- 相关推荐
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 要】在充分认清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必然性的基础上,以保证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分析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思考促进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工作顺利开展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学制 改革 问题 对策
近几年来,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引起了教育学术界的重视,同时也引起了高校、导师、学生、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很多高校开始实施以缩短学制为特点的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同时,部分相对较早完成学制改革的高校出现了“回流”的现象。“回流”现象的产生,充分说明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工作在处于不断探索、有待完善的初级阶段。笔者试图从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背景入手,在充分认清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必然性的基础上,以保证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分析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背景
20世纪80、90年代,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重任,也是高校服务社会、提高学校科研水平的主要途径。鉴于处于发展初期的高等教育水平有限,为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学位条例明确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求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各培养单位为保证硕士生的培养质量,一般将硕士生的培养年限定为3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逐渐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特别是随着博士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学术型硕士生的相对独立性越来越弱,逐渐变成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做专业知识准备的过渡性学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领域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促使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逐步从“以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并重”转化。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正是推动我国硕士生学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此外,对于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的我国高等教育而言,与国际接轨、与国际研究生教育开展交流合作对于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大多数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遍实行1-2年短学制,我国若坚持以3年制为核心长学制,必将阻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现阶段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状况
1992年底,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曾提出,培养研究生可实行“灵活的学制”。 1995年 11月,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将研究生教育“学习年限偏长”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要求“硕士生的学习年限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科和人才培养规格分别确定”。这段时期,研究生学制改革基本处于议论阶段,仅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试行2年制学制。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促进了高校研究生学制改革工作的全面启动。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第一个全面改革硕士研究生学制,当年该校70%左右的专业采取了两年制的培养模式。随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相继对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实行或试行两年学制。
经过调查,我国目前已经实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高校,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改革措施相对成熟,改革结果初见成效,正在现有经验和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改革;另一种情况是盲目地推行改革,没有做好与学制改革密切相关的配套改革工作,仅是简单地将学制改革理解和执行为将学习年限由原来的3年或2.5年压缩为两年。不难想象,后一种不成熟的改革,无法实现改革的最初目标,无疑会遭遇到来自导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多方质疑。甚至在部分高校,出现了“回流”的现象,即将已经缩短的硕士研究生学制延长为原来的3年。
笔者认为,“回流”的现象产生,充分说明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工作在处于不断探索、有待完善的初级阶段。对于未实行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高校,应在充分考虑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不同专业的培养特点和社会需求差异等的前提下,在认真细致地做好改革措施规划和制定的基础上,慎重实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工作,避免仓促性和盲目性;对于已经实行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高校,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认真剖析改革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促进该项改革工作的成熟与发展。
三、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不清阻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变化是学制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很多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被定位于培养“通才”和“专业型人才”的中间阶段,硕士学位属于过渡性学位,因此硕士生培养模式呈现多样化特点,修业年限普遍较短。目前,随着我国高校培养研究生能力的显著提高以及社会各领域对科学技术需求程度的提高,科研院所、高校等学术研究型单位大多已将招聘对象的学位层次提高至博士学位,而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则大多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实践性较强的技术性或管理性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对硕士研究生原有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变,显然不适合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在充分考虑不同学科差异性的基础上,正确定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并在此前提下推动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工作的开展。不考虑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或在目标定位模糊的情况下,盲目推行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必将引发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阻碍改革的顺利开展。
2.配套改革的不到位导致学生培养质量遭到质疑
在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学制短为2年甚至1年,但由于其教育制度比较成熟,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在我国,部分高校推行研究生学制改革的做法比较简单,仅是通过减少课时的方式将学业年限压缩至2年,对于课程设置、教学和指导方式、教学管理等与学制改革紧密相关的政策,没有实施有效地配套改革,结果必将引发对于学生培养质量的质疑。例如,在课程设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压缩课时便意味着减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量;在教师教学和导师指导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学习时间的减少意味着学生与导师交流沟通的机会减少、参与实践科学研究课题的深度难以保证等。四、关于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的思考
1.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曾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该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各自的特点和社会适应面,从而也应当有各自的教育质量标准。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一方面存在“一刀切”现象,没有充分考虑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差异;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能体现当前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要确定是否实施学制改革,如何进行学制改革,应该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改变原有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学术型人才”的定位,并且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科差异。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后,学制的改革工作则可以有的放矢地服务于培养目标。其中,对于选择继续进修博士学位、未来从事科学研究或高校教学的学术型硕士,以缩短修业年限为特点的学制改革不应盲目求短,应保证其有足够的修业时间来扎实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较强的思辨、分析能力;对于选择面向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应用型硕士,可以侧重对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适当压缩理论知识学习时间,从而缩短修业年限。
2.学制改革的大方向是实现弹性学制
所谓弹性学制,就是指学校为了满足不同类别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完成同一目标的学业要求而采取的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措施是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分段完成学业。它是以学分制和选修课为基础,以导师制为支撑,对修业年限不做统一、严格的要求,只要学生在一个弹性化的时间内达到培养目标的相关要求,就可以获得学位证书。实行弹性学制既符合不同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硕士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是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大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由目前一元化学制向弹性学制改革,完善的学分制度、配套的教学体制以及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3.科学的培养模式是学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
实行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必须做好培养模式的配套改革。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形成的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与运行方式。它包括课程设置、导师指导方式等许多因素。例如,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应该根据学术型、应用型硕士的不同培养目标,从整体上考虑知识结构的基础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应用性;另一方面,应该注意根据学制安排合理的课堂学习、实践学习、论文写作的时间比例,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参考文献:
[1]彭静.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研究[D].西南大学,2006,11.
[2]王沛,张晓炜.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浅析[D].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2,9.
[3]陈兰,胡弼成.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问题与出路[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5):83-86.
【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相关文章:
对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12-02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03-07
研究我国玉米深加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03-07
研究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3-19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03-19
浅谈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03-18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3-20
我国农业融资面临的问题及对策03-07
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