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乳发酵工艺的优化

时间:2022-11-18 04:58:40 硕士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酸乳发酵工艺的优化

引言
  
  乳酸菌是指一群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球菌和杆菌[1-3]。酸乳具有减轻乳糖不耐受症,调整肠胃、减少疾病等功能。但酸乳生产中易出现发酵时间长,菌种活力不够等问题,因此,进行酸乳工艺的优化具有实际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菌种:混合型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由法国罗地亚公司提供)
  (2)新鲜无抗牛乳(收购合格奶源)
  (3)脱脂奶粉(新西兰)
  
  1.2 实验方法
  (1)酸度测定:依照GB/T5009.46—2003
  (2)产品感官评定:由6 名经验丰富的现场品控人员组成,采用百分制对产品质量中的质地、外观、香味和滋味[4]进行评定,六个数据取平均值(取整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一菌种发酵实验
  (1)嗜热链球菌
  ①接种量
  接种量分别取1%、3%、5%,优质鲜奶43℃连续发酵12h,每2h 测一次酸度,具体如图1 所示。由图可知,接种量不同,产酸速度不同,随着接种量的增大,产酸速度增大。接种量为3%和5%组,在发酵的2-4h 产酸速度增大,12h 后酸度分别长到76°T 和89°T,虽然3%组的酸度相比5%的有点低,但基本达到要求,且凝乳状态良好;而1%组产酸速度缓慢,4-6h 产酸速度稍有提高,但随后又进入缓慢状态,12h 后酸度仅达到62°T,凝乳状态不好,质地松软。所以,对于嗜热链球菌来说,接种量应取3%-5% 。
  ②发酵温度
  发酵温度分别取40℃、43℃和45℃,接种量取3%,发酵12h,连续测定酸度。如图2所示结果看出,发酵温度为40℃时,嗜热链球菌生长缓慢,一开始产酸速度很慢,直到8h时产酸速度才有所加快;而45℃时的高温会抑制嗜热链球菌的正常生长,产酸活性下降,因此酸度增加也很慢,12h 后仍达不到要求的酸度。所以对嗜热链球菌来说,40℃发酵12h后酸乳凝乳状态良好,但需要的时间太长,不利于酸乳生产进程,发酵温度应选43℃。
  ③乳固体含量
  乳固体含量分别取8%、10%、12%,接种量取3%,43℃发酵12h。
  由结果可知,8%组在发酵12h 后酸度只长到78°T,没有达到要求,且在发酵的2-4h,8%组产生乳清较多。10%组和12%组酸度在8h 时就长到89°T、97°T。因此,对于嗜热链球菌来说,乳固体含量应在10%以上。
  (2)保加利亚乳杆菌
  ①接种量
  接种量分别取1%、3%、5%,用优质鲜奶,43℃连续发酵12h,酸度变化图4。可以看出,接种量的多少对产酸速度影响很大,接种量越大,产酸速度越快。对于保加利亚乳杆菌来说,接种量为3%组的在发酵4-6h 产酸速度加快;5%组的从发酵一开始产酸速度就很快,产生的酸味较强烈,有大量的乳清析出;1%组酸度增长的速度一直很缓慢,12h 后酸度仅达到79°T,并且质地松软,可以看见有轻度的流动状态,凝乳效果不理想。综上分析,对于保加利亚乳杆菌来说,接种量选择3%较适宜。
  ②发酵温度
  同嗜热链球菌一样,发酵温度分别取40℃、43℃、45℃,接种3%的保加利亚乳杆菌,保温发酵12h,连续测定其酸度,每2h 一次。由结果可知,发酵温度越高,产酸速度也越快。发酵温度为43℃、45℃,在发酵6-8h 产酸速度加快,12h 后酸度分别达到99°T、109°T;40℃发酵时产酸速度相对比较缓慢,12h 发酵酸度长到77°T。40℃发酵12h 酸度达不到要求,45℃发酵析出的乳清比较多。因此,推荐发酵温度选取43℃。
  ③乳固体含量
  同嗜热链球菌,乳固体含量仍取8%、10%、12%,接种3%的保加利亚乳杆菌,43℃发酵12h,每2h 测一次酸度,由结果可以看出,乳固体含量不同,产酸速度不同,乳固体含量增大,产酸速度也增大,与其他两组相比,乳固体含量为8%组的酸度增长缓慢,最终酸度达到79°T,基本达到要求,但乳清析出较多,凝乳效果也不好,质地松软。因此,对于保加利亚乳杆菌来说,乳固体含量为10%就能满足发酵的要求。
  
  2.2 酸乳发酵工艺优化
  在以上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乳固体含量、接种量、发酵温度、菌种配比四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进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采用L9(34)正交试验,每个因素设定3 个水平,正交试验情况见下表所示[5,6]。
  由上表极差分析知,各因素对产酸影响的大小依次为:乳固体含量>菌种配比>接种量>
  发酵温度,而各因素对感官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乳固体含量>菌种配比>发酵温度>接种量。
  (1)优方案的确定
  在该实验中,感官评定是本实验的评定指标,指标越大越好,所以应挑取每个因素的K1、K2、K3(或k1、k2、k3)中最大的值对应的那个水平,由于:
  A 因素列:K1>K3>K2 B 因素列:K2>K1>K3 C 因素列:K2>K3>K1 D 因素列:
  K3>K2>K1所以优方案为 A1B2C2D3,即菌种配比为1:1,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43℃,乳固体含量为12%。通过实验发现,乳固体含量为10%就基本能达到优方案的效果,所以在工业生产中为节约成本,乳固体含量取10%即可。综合以上分析得到的优方案为A1B2C2D3(D2)。
  (2)趋势图
  上述优方案是在给定的因素和水平的条件下得到的,若不限定给定的水平,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实验方案,所以我们可以将因素水平作为横坐标,以它的实验指标的平均值ki’为纵坐标,画出因素水平与指标的关系图——趋势图。
  由上面几个趋势图可以看出,当杆球比为1:1,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43℃,乳固体含量为12%(10%以上即可)时,感官评定都是最高的。并且中间两个连续的趋势图均呈倒钟形,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43℃时分别为各自的最优水平。所以综合组织状态及感官评定最佳工艺水平组合为A1B2C2D3(D2)。根据试验结果与分析,混合菌种发酵最佳工艺为杆球比1:1,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43℃,乳固体含量为10%以上即可满足酸乳品质的要求。在此工艺下,酸乳凝乳质地较硬,乳清析出较少,风味良好。
  
  3 结论
  
  (1)单一菌种发酵试验表明,嗜热链球菌的最优发酵工艺为:接种量为3%-5%,发酵温度为43℃,乳固体含量为10%以上;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最优发酵工艺为: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43℃,乳固体含量为10%以上。
  (2)单一菌发酵实验,我们得出,只有嗜热链球菌时表现出较低的酸度,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产酸能力大于嗜热链球菌,嗜热链球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粘。可见,两种菌混合发酵时,各司其职,嗜热链球菌产粘,满足口感上的要求,保加利亚乳杆菌负责后期酸度的进一步提升。
  (3)混合菌种发酵实验,菌种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及乳固体含量均对酸乳的质地、滋气味造成影响,其中乳固体含量、菌种配比对其影响较大,但各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
  (4)混合菌种发酵试验最佳工艺条件:菌种配比(杆:球)=1:1,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43℃,乳固体含量为10%以上。

中国硕士论文网提供大量免费硕士毕业论文,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谢继志等.液态乳制品科学与技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0-35;
  [2] 夏文水等.食品工艺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355-356;
  [3] TAMIMEAY,LAW B A.Mechanisation and Automation in Dairy[J].Technology 2001,153;
  [4] 杨起恒.乳酸菌发酵机理及酸奶工艺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09;
  [5] 刘振学,黄仁和,田爱民.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 张云,薛薇.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软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

【酸乳发酵工艺的优化】相关文章:

生物工程专业发酵工艺教学改革探索05-06

论我国消费环境的优化05-11

金融贸易结构优化研讨05-30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08-24

商品期货优化投资组合的实证检验08-26

税制改革、优化与税收征管均衡发展06-01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开题报告08-18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能力论文11-03

蒙牛集团供应管理系统的改造和优化05-15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与创新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