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丁玲女性意识的独特性与深刻性

时间:2020-10-13 17:43:48 硕士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丁玲女性意识的独特性与深刻性

 欢迎来到YJBYS求职网,以下是一篇关于论丁玲女性意识的独特性与深刻性的文学硕士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论丁玲女性意识的独特性与深刻性

 
 
  [摘要]女作家丁玲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意识,超越“自我”的理想意识和风格各异的独特意识,表现了她以女性意识为核心的小说创作特点,也表达了她清醒、深刻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丁玲 女性意识 深刻性 独特性
 
  丁玲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封建大家庭中,幼年丧父,孤儿寡母,她和母亲在家中的地位和经历可想而知,母女二人在那个封建的家庭中一直处于被欺凌的处境之中。丁玲一生最大的幸运是她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同时幸运的她又遇到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丁玲的母亲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伟大女性,她和女儿一起读书,学习知识,接受新的思想,甚至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创办了新型学校。丁玲从小就深受母亲反抗封建礼教,主张妇女独立自强思想的熏陶,她骄傲地称母亲“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期的长篇小说《母亲》即以她母亲为原型。
 
  丁玲这种特有的生活经历,以及她母亲对她产生的巨大影响,深深地影响和决定了丁玲的一生。当“五四”的号角响彻中华大地的时候,丁玲以其独特的精神成为首批被时代所唤醒的女性。丁玲深深地知道当时中国女性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那是一种对于女性的压迫甚至是残害,唤醒中国女性,呼吁妇女解放,维护女性的权利、尊严、人格和地位,成为丁玲在文学上的自觉倾向。丁玲的`作品,有意识地将她这种对于女性解放的思想融入其中,从而塑造了众多生动、真实、鲜明的女性形象。
 
  一、女性写作是中国妇女解放的见证
 
  上世纪前期,中国妇女曾经历过一场波澜壮阔、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五四”运动引入了众多的西方思潮,从“德先生”和“赛先生”到各种西方思想的引入,同样引起了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女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将广大的妇女解放出来的呼声越来越高。至此,中国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妇女解放运动。丁玲作为新时代下的知识女性,自然担负起了这一历史使命。丁玲是她们的杰出代表。
 
  二、如实写出女性悲剧命运的历史必然性是丁玲女性意识的深刻性与独特性的记录
 
  丁玲充分意识到并如实写出了女性悲剧命运的历史必然性。在男权中心社会里,女性的天空永远都是低矮昏暗的,女性的反抗只能立足于真正的女性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立场,将自我命运依附于男性或依附于爱情都无法真正获得女性解放。丁玲本身就是一个真正具有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性。在五四文学革命的浪潮中,她首先看到了“从魔掌的指缝漏出了‘人’的光线”,于是十分勇敢地向读者敞开了自己的感情世界,创作了《莎菲女士的日记》。莎菲是从五四走来的具有个性解放精神的新女性,她敢于追求爱情并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是的,我了解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女性十足的女人,女人只把心思放到她要征服的男人们身上,我要占有他,我要他无条件地献上他的心,跪着求我赐给他的吻呢。”丁玲以女作家独有的思维方式、观察角度、创作个性,描绘了中国妇女的女性意识觉醒的轨迹。她的莎菲女性形象,断然采取了一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心愿出发,对男性和男权进行彻底反叛与颠覆的抗争姿态,表现了作为“人”而存在的女性尊严。这种女性意识较之五四初期以冯沅君、庐隐为代表的一代女作家在作品中表达出的女性应尽力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女性意识更为深刻、独特。
 
  三、对男性和男权制度的彻底反叛是丁玲女性意识的深刻性与独特性的见证
 
  上文我们说了丁玲的女性意识较其他的作家更具有深刻性与独特性。她的独特性在于她对男性和男权制度的彻底反叛,她独立的人格意识和精神力量将自我的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不依附于男性也不依附于爱情,不再是一个被奴役的附属物,而是男人精神上的统治者。同是写女性意识的觉醒、追求个性解放的,鲁迅的《伤逝》和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两个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却不同。我们不妨把她们作一个比较。
 
  《伤逝》里,子君最初作为一名生长在传统封建家庭的女性,思想上深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但是当她与涓生相遇,涓生的新思想大大地刺激了子君的世界,如同黑暗中的人看见了一丝光亮,是那么地渴望。这种对新生活的渴望,担负了子君的一切,有这种渴望时的子君充满了勇气,子君与涓生刚刚交往半年后,就毅然决然地与传统的封建家庭相决裂,这种力量,完全来源于对于新生活的渴望。子君以无比的勇气与传统家庭决裂,她藐视一切讥笑和轻蔑。这些都是来源于一个女性对于新生活的向往。子君勇敢地和涓生开始了同居生活,子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向往着开始幸福的新生活。两个人开始沉浸在幸福之中,但是未来两个人要怎么样去生活,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两个人却没有思考过。激情过后,一切必然归于平淡,单调而繁琐的家务,平淡而简单的日子,一天一天在消磨这两个人的激情。子君渐渐地在这样的日子中变得麻木和空虚。两人的经济上又出现了问题,经济上的压迫和社会亲友情感上的压迫,最终击碎了子君的梦想。曾经海誓山盟的涓生终于对子君说出了不再相爱的话语。至此彻底地击碎了,这个曾经充满了梦想的、历尽千辛冲破封建礼教枷锁而成立的家。这时,子君的一切美好,一切梦想就此被击得粉碎,一切都消失得那么干净,什么也没有留下,如同文中所述,在她前面的是连墓碑都没有的坟墓。
 
  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涓生所给予的真实——“无爱的人间”死灭了。那么莎菲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呢?《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是一个生病养病的女学生,作家大胆、细致地描写了她追求爱情和个性解放中苦闷彷徨心理过程。她不像传统女性那样被动地等待男性的垂青和爱怜。她认为自己和男人在精神人格、社会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因此,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苇弟纯洁无私地爱恋着她,但她却轻视苇弟的软弱、缺乏男子气;漂亮富有的凌吉士风流倜傥的外表使她产生痴狂的爱恋、性的冲动,可一旦认清其华丽外表掩盖的不过是一颗庸俗、卑劣的心时,她就决然地加以拒绝。莎菲的形象显示了五四时期知识女性不依附男性的独立人格意识和精神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莎菲的形象其意义远远不同于子君,她始终把自己的命运控制在自己手里,子君内心深处却有很深的封建思想的阴魂:当经过艰苦抗争夺得的爱情一下子消失的时候,子君在爱情方面的不幸就像被一阵狂风吹熄的火焰。在与涓生建立家庭后,她把狭小的天地当成整个世界,把小家庭当做整个人生,变得庸俗、空虚、胆小,爱情也因此褪色。而莎菲在爱情上不依赖于任何男性,渴求的是精神和肉体高度和谐统一的爱情,是人类在精神及情感上的高尚境界。莎菲的追求和反抗比子君更进步了些。可见,丁玲的女性自主自强自立意识较鲁迅更为深刻和独特。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丁玲是最同情妇女、最关注妇女命运的革命女作家,是在妇女解放之路上走得最远也是最伟大的战士,为中国妇女从女性到人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丁玲的女性文学创作,是中国妇女的生存现状,精神风貌在她们头脑中反映的结晶。丁玲忠实地反映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并且充分肯定了这种贡献对当前健全女性意识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她的历史功绩和文学成就是中国妇女的骄傲。
 
  【参考文献】
 
  [1]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
 
  [2]王明丽.女性?革命?政治——论丁玲女性意识的深化和超越.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第37卷,第5期.
 
  [3]蒋明玳.女性意识觉醒的真实写照——庐隐丁玲女性文学创作之比较.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2月,第32期.

【论丁玲女性意识的独特性与深刻性】相关文章:

1.对“城中村”青年女性公民政治意识的调查与思考

2.论《野草》中的现代性意识

3.论公共管理中的生态意识

4.现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探幽

5.试从韩愈的女性墓志铭论其女性观

6.论日语语言文学中的家园意识

7.试析铁凝作品所彰显的女性意识

8.秘书的意识与气质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