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试索问题导向教学法培养口腔医学生的科研能力
摘要:文章对尝试以问题导向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提高口腔专业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做简要总结并提出见解,主要从PBL教学法对科研能力培养的优势、应用方案和理论基础、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PBL教学;科研;高等教育;口腔医学
一名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手c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在面对各种各样病患的时候能够独立思维.用其所学准确完成诊疗过程。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能够时时紧跟口腔医学的更新和前沿.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进取和创新,从而指导、提升临床实践和诊疗水平。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该涵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问题导向教学(probleln-based learning,PBL)是以实际病例为基础.小组讨论为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知识获取与技能获取并重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法从设计思路到执行过程都与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相符合。
近年来。我院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在七年制口腔专业本科生中尝试PBL教学。拟通过构建适用于学生发展的口腔内科专业课程的PBL教学模式.设计实施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衔接的科研训练方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本科教育阶段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其以后走上临床工作岗位或进入深层次的科研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即对本教研室尝试实施PBL教学对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做简要总结,并提出一些见解,以期为以后类似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PBL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优势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对医学毕业生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制定了“基本要求”。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来规范我国医学教育,鼓励PBL教学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推广应用.是促进我国医学生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的保证。
长期以来。讲授法成为我国医学教育常规,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传递给学生较多的知识内容.教学效率很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如知识的滞后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和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等 另外,由于目前国内医学教育实施的课程评价主要以定量评价为主.导致部分学生形成了以取得分数为主要目的的学习动机.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其次,传统授课法留给专业科研的训练空问狭窄,专业科研实践形式单一,专业科研训练与专业课程教学未能衔接,使得学生对专业科研认识不足.科研训练意识淡薄,主动性及参与性不够。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临床病例的处理缺乏灵活性。对医学科研缺乏热情和敏感性.这势必导致医学人才质量下降.医学水平停顿不前。
PBL教学是将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打破学科界限。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小组讨论或教学的方式。PBL教学能够让医学生在临床案例的实际情景中在教师指导下从实际案例出发去发掘问题、思索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处理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自行收集资料和构建有用的知识,这种探索式的学习历程不仅使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而且更易促进学习迁移,培养其面对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作用早为多数学者所重视。有学者认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可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毕业论文、实践、乖斗研实验、学术报告等多个环节中实现。PBL教学由于自身特点,正可在这些环节中发挥优势。有研究证实,经过PBL教学与导师制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的本科生,其科研实践能力(如毕业论文设计、论文发表、参与科研项目能力等)显著优于以常规方式培养的学生。由此可见,将PBL教学模式与科研训练相衔接.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科研的基本思想和科研方法的学习掌握.保证学生专业科研训练的持续.规范化开展.对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利研能力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二、PBL教学法对培养口腔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应用探索
Barrows教授曾明确提出PBL教学的四个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构建知识;发展有效的临床推理;发展有效的自我指导学习技能;增强学习动机。PBL教学以问题作为基础,并要求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创新,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是不断循环和往复的历程。Wrigley认为,PBL教学的过程包括主题选择、制定计划、研究、发表成果和结果分享等阶段。参考这些研究,本教研室以口腔黏膜病学课程中较为重点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部分设计教学内容、构建口腔 号业七年制本科学生科研训练的PBL教学课程。
作为对照。本教研室同时选择另一个口腔黏膜病学课程的重点疾病—— 口腔黏膜白斑部分,以常规讲授法授课。PBL教学过程以选定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病例为课程出发点.以学生主动汲取知识和相关领域的科研没计实践为主线整合课程,以教师的引导为辅助,在整个螺旋形循环进展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设计相应课题来解决问题等各个环节中系统的、综合的、全面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在以上科研训练中,还力求使学生学会协调几方面的关系,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科研思路的逻辑性、科研程序的严谨性与创新思维的灵活性的关系:独立思考工作与科研团队协作的关系等。
设计方案包括两个阶段.以教师选择临床较为常见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病种的具体病例作为PBL教学的起点。第一阶段中,首先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典型病例, 以主动了解背景知识、鉴别和完成诊疗的实践为主线,学生自行收集和积累资料.熟悉和复习以前相关的理论知识,随后再重新认识和分析病例.与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这一过程由教师加以引导和辅助.提高教学效率。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的认知结构越巩固,越有助于新的学习。在设计方案的第一阶段中,学生围绕病例反复整理、提取已学习过的知识。使这部分知识得以加强和理解. 同时又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正面影响。根据官能心理学和形式训练学说,本设计方案第一阶段的训练中,学生的意志、记忆、思维和推理四种官能在训练过程中得到加强并相互促进。这即是学习迁移的实质.也是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的必要条件.本设计方案第一阶段的阶段性目的即在于此。在这一阶段中,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要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和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本设计方案的第二阶段中.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可能的科研方向。再进行资料收集并了解相关前沿知识。提出科研课题并制定科研计划。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升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与其他学生进行知识和结果的分享.同时学生要进行自我指导.自己总结适合的研究方法,自己发现不足并加以弥补,同样,教师在必要时需要加以引导和辅助。这一阶段仍是以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即执行科研设计的过程)作为主线,最终获得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此阶段的思路正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说相符合:教学中不向学生提供学习的主要内容.而学生必须经历自行发现的过程才能得到结论或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智慧、发挥其潜力,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学会发现的试探法。巩固对知识的记忆等。
与他人的交流或协作也是这一阶段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任何一个科研活动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单独完成的`,在执行科研课题的过程中,与他人的交流能够产生解决问题的灵感或思路。而与他人的合作能够弥补自身的不足,相互发挥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科研活动又需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自我指导是这一阶段学生的科研素质达到质的提高的体现。当学生经过。定时期的训练后,初步具备了独立科研的能力。此时,可以借助一些条件对自己的发现和学习过程进行正确的评价,总结经验.认识以往的不足.并及时纠正或发扬。在教师的协助下,一旦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指导,就能够快速进步,大幅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三、PBL教学法的成效分析与改进思路
口腔黏膜病学课程结束后。本教研室对参与此次PBL教学的16名七年制学生学习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和口腔黏膜白斑两个重要病种的情况进行试卷考查(满分8分),发现口腔黏膜扁平苔藓试卷的评分(7.4+0 8)分显著高于口腔黏膜白斑的试卷评分(4.3+2.2)分(F=26.824,P=0.000)。说明PBL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PBL教学法在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教研室尝试利用PBL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也处于探索之中,虽然此次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学生来讲,从其小学、中学到本科阶段接受的都是传统讲授法的教育方式。早已习惯课堂由教师作为主导的以教材传授知识的观念.而PBL教学使学生一下子成为课堂的主角,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都要靠自己.许多学生显得无所适从。
有些学生适应较快,信息、资料收集能力强,科研课题设计出色,往往成为每次小组讨论的核心。而适应慢的学生锻炼机会减少。逐渐从心理上产生依赖或干脆放弃,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强的越强,弱的越弱,水平差距呈扩大趋势。本教研室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也可以了解到,许多学生认为学习的重点把握不够明确,收集的资料没有标准可参照,掌握的知识有些依赖于同学问的讨论和交流,难辨正误。针对这一现象,教师有意加以干预,以提问、单独协助、强弱搭配、及时点评的方式在PBL教学开始阶段对一些较弱的学生引导和辅助。取得了较好效果。
其次,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在整个螺旋形的科研训练中.教师的角色并不占据主要地位,而是分别在两个阶段中处于辅助位置。这说明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起到必要的引导、辅助、调节作用,而训练是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为主体的。教师由主导角色到辅助角色的转换事实上对执行PBL训练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新的教师角色不仅需要具有很好的宏观调控和整体协调能力,还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察觉学生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并及时引导和解决。然而,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讲,PBL教学也是一项新颖的内容, 以往的教师培训中并未接触过PBL教学,因此,在PBL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在病例情景选择的设计、学生科研课题设计原则的把握、科研课题执行过程的引导、小组讨论的节奏和方向把握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显得经验缺乏,因此.对教师进行专门的PBL教学前的系统培训是必要的。
再者. 时间也是PBL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PBL教学中平衡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与科研训练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PBL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对病例的研究分析、课题的筛选、科研方案的确定等工作。而且要求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制定课程进度安排,选择合适的病例情景。阅读掌握大量的背景知识。对学生的课题资料把关,以及对部分落后学生的辅助等。在短短一个学期的几个月中,只能安排少量PBL教学课程,否则会给学生和教师造成过多的负担,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在本研究实施PBL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以上问题,也为了在尝试PBL教学进行科研训练的过程中出现过激的转变。
本教研室将PBL教学的频率定为每周1次。每次6个学时.而内容则围绕近期讲授法教授的理论课的相关知识.如此既可以在PBL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提前铺垫相关背景知识,利于下一步新知识的传授。经过PBL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的整理和运用后,以往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摆脱了机械式的记忆,真正成为了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这使得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进行科研训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进入良性循环的上升通道,因此。PBL教学也不再是学生额外的负担尽管存在一些问题. 然而本教研室利用PBL教学法培养的学生,其病例分析能力、创新和课题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科研素质都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明显提高,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PBL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极具潜力。
【探试索问题导向教学法培养口腔医学生的科研能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