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谈新时期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之我见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尤其是计算机运用已很普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的需求,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很有必要学习计算机基础性操作和相关知识。但是,在某些学校中,计算机教育发展极不平衡。中职教育本身的特点对中等职业计算机教育影响很大,由此,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有必要进行改革,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中职生现状教师素质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分析.中职新生入校时计算机水平不平衡。由于计算机教育发展不平衡,还有些中职学生是来自农村(城市学生一般选择上高中升大学),而在农村中教育更加不平衡,这就造成了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有高有低。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职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更大。城市的学生计算机知识普遍好,但读中职的学生学习态度普遍较差,他们的计算机知识也主要体现在网络方面,特别是网络聊天和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农村的学生计算机知识特别差,甚至于有的学生从没见过计算机。
学生素质整体较差。一方面,现在由于普高与大学的扩招,中职学生素质普遍较差。他们对学习计算机知识并不很感兴趣,只对游戏与网络聊天感兴趣。另一方面,现在网络飞速发展,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已经成为危害青少年成长的毒瘤,被称为“网络毒药”。青少年因网络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这给计算机教学带来的影响非常大。
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态度。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更新知识备感吃力。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而学校对教师专业培训重视不够,教师缺乏与外界同行交流,没有机会外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少教师教学靠自学或吃专业老本。
学校的管理水平也会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教学。各个学校、各个班管理水平各异,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在各个学校中也存在,如有的学校对计算机教学不够重视;还有少数学校没有计算机教研组(室),没有来管理和组织全校的计算机教学与教研。
二、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管理.编写校本教材,因材施教。使用传统的中专统编教材,存在教学知识老化,理论过多等问题,以该方式培养出的学生,第一不能与社会接轨;第二不能为其他需要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打好基础。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知识衰减周期短,技术淘汰快。根据学生的要求、特点和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应开发校本教材。要打破统编教材的知识体系,按模块化知识结构编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让学生学得懂、够用、实用、能用。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自学习能力。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又取决培养目标,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中等技术人才,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强调能力培养,并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学习不是被动接受既定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建构主要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学不应”“由外而内”的注入,而应是“由内丽外”的主动吸收。
例如:笔者在word章节的设计,任务为“报刊设计操作”和“毕业自荐表制作”,内容涵盖Word里的文字设置、段落设置、图文混排、表格制作等知识点。上面这些任务都是学生现时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经过在学生中了解,这些任务也是学生特别想学习的内容。
教育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学习,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辅助者、协作者,学生才是教育过程中真正的主体,所有教育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中心进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索、思考和建构离不开教师事先所做的教学设计,更离不开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常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种学习过程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极大地调动学生渴求知识,探索究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教师带来了紧迫感,教师若缺乏必要的培养和进修学习,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会直接影响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师资水平,教师要积极自我学习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并且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这门学科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上的最新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只有提高整个计算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计算机水平,才能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得以顺利进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定期进行教学法研究和专题讲座,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提高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及学术水平。
由于计算机不同于其它基础和专业科目,教师要及时学习计算机的新知识。如果教师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知识结构将会老化,就不能适应新的计算机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认真负责,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中职教育的新形势。教师角色定位要准,要做好学生的“向导和顾问”,当好学生学习技能的“教练员”和“训练员”。其次,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有些学校通过采取分类、分层培训的策略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企业实践、进修等途径来提高教师素质,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再次,建立一个环境良好、思想稳定的师资队伍。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为教师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育人环境,认真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师关心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搞好计算机机房和各种实训室建设,保障计算机专业教学顺利实施。做好上机实验是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是学不会、学不好计算机课的。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和学习平台建设,创建良好的、能调动教学双方积极互动教学平台,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以上仅是笔者从教以来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总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依靠每一位热爱职教的同行们认真分析、深入研究,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今后社会发展的实用技能人才。
【谈新时期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之我见】相关文章:
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探讨09-07
浅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09-13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创新08-23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分析05-24
谈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分层教学10-27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开发的实践10-2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生本教育研究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