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

时间:2024-10-15 12:05:17 数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

  2013年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改。很明显,改版后的小学数学知识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更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

  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计算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时最基本且最重要的能力。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的生活和将来的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本文中,笔者结合计算教学实践,阐述了怎样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计算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小学生;重要性

  引言

  数学是一门以数字为沟通语言的科目,学生在初次接触数学时也是从数字开始的,且数字计算是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技能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会使以后的数学学习更加顺利,也为其他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说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能力,而老师要怎样使学生的计算率既高又准确,这便是教学中的难点。

  一、引导学生意识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计算学习的热情

  计算兼具乏味和单调两种教学困境,所以必须激发小学生的计算热情。布卢姆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老师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放在首要位置。当然,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道路上,老师要具有足够的耐心。学生刚接触数学计算方面的问题,肯定会对其不感兴趣,进而出现课堂中注意力分散的现象,这时,老师不可以批评学生,而是要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特征,以感性教学为出发点,让学生们逐渐地、理性地认识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学初期,老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在计算课堂中多组织一些实际操作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教学学具对计算学习有一个较为直接的认识。老师可以利用实物,如课本、粉笔、三角尺等工具,设计出一些有趣味的数学故事,让学生领会到加减乘除法的现实意义,进而使学生真正地意识到计算能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所以,在计算教学初期,老师需要从生活实际着手,激发学生计算的热情,进而使学生意识到计算能力在生活中的意义,这样学生便会逐渐喜欢上计算。鉴于此,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唯有将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和总结,进而自己得到结论才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真正发展起来。这正应验了郑毓信教授的那句话:“如果我们始终停留于实际操作层面,而未能很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就不可能发展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

  二、透彻掌握算理,提高计算准确性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老师经常在学生还没有明白算理时,便盲目地进行计算训练和布置作业,导致学生计算时没有头绪,从而出现计算困难的现象。因此,老师必须让学生透彻地掌握算理,进而提升计算的信心。比如在《凑整》教学时,老师可以先设计这样的题目:89+53+11,19+49+51,102+29+98。老师要让学生先观察这三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点,怎么计算比较简单。问题提出后,学生便会积极地思考和反复地计算,之后便会发现:89+11,49+51,102+98加起来都是整百的规律,很快学生便从自己的计算中掌握了凑整的算理,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计算信心大增,同时也使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不断提高。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降低计算的错误率

  在数学教学中,令老师困扰的因素之一便是学生的计算错误率高,即使是进行了反复的练习,还是没有太大的效果。且计算错误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将数字抄错了,如将9抄成了6、将1抄成7、将3抄成8等;有的学生将符号抄错了,如将除号抄成加号;还有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粗心算错结果等。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应先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科目是一门非常严谨且细致的学科,不能以自己的粗心为借口对此问题不加以重视,要让学生自己对计算错误的点进行改正,只有这样树立正确的计算态度才可以逐渐降低计算错误率。学生没有审清楚题目就进行计算,是由于学生的总体感知能力较弱,更多的是只重视题目的表面现象,没有认真关注事物间的特点和内在联系。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老师要重视每一次训练,使之逐渐养成。在计算教学中,随着年级的增加会遇到更多的数学公式,且要学生运用这些公式去解决不同的问题,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计算练习时,老师要挑选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进行练习,量不用多,重要的是要精,还要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必须集中精力认真去做,避免出现计算基本的错误。

  四、采用多元化的练习形式:

        加快运算的速度随着学习的发展,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会越来越丰富,计算题的综合性也会越来越强,计算的复杂度也会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计算大背景下,不仅要保证学生计算的正确性,还要确保计算的速度。而想要实现这一最高目标,必须依靠一定的训练。多元化的练习形式是有效提升计算能力的途径之一。老师必须从实际的学习阶段和情况出发,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常用的训练形式有随堂练习、课后练习、对比练习、针对练习和反思练习等。随堂练习是指完成每节课的讲解之后,老师可以适当地安排适量的随堂练习来进行巩固,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当然要注意的是随堂练习要以基础性为主。而课后练习要重视层次性,练习题的难度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布置的题目可以不同,还要遵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计算能力。对比练习是指随着学生的学习广度的扩大,很多计算顺序会混淆,因此要及时地进行对比练习,进而使计算概念、顺序达到清晰化,让学生掌握其运算的规则,达到温故知新的程度。针对性练习是指重视差异性教学,尤其是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老师更要以学生为计算教学的主体,在进行练习时必须认真观察每个学生存在的不足,进而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以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反思练习是指要引导学生在每次计算完之后都进行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自行分析和反思,达到运算速率提升的效果。

  结语

  计算能力在学生的终生发展中都有很大的影响。老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对计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可以从大量的计算中寻找到计算的规律,进而深化对计算知识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的目的。同时,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再通过多元化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此外,老师不可以局限于一点点的计算成果,还要依据教学实践,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优化和创新,使学生在创新的教学形式之中,更善于学习和计算,使其朝着正确的计算道路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芹英.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26).

  [2]张惠昀.彰显内涵算出趣味——如何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J].科普童话,2014(33).

  [3]田立.提高小学中段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实践[J].新课程,2016(03).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相关文章:

试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03-13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方法06-02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举例论文12-10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11-17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05-18

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探讨11-16

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趣”03-15

小学数学中教学创新的实现论文11-21

在新课程计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05-28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