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数学论文
小学的学科单一,但是想要学好语文和数学也是比较难的,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小学语文数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1
一、对学生的反馈进行科学评价
俗话“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现在的学生在家喜欢得到家人的表扬,在学校最喜欢得到老师的鼓励,尤其是小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的是赐予热情的激励和体贴关心的语言,老师的每一句话,对他们来说都是有影响力的[1]。在课堂上,我们老师一边教课文一边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现场反馈回来,以及时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环节尤其要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有的时候也可以在课文讲解结束时立即对当堂对所学内容进行检测,当然训练题是我们语文教研组老师集体备课精选出来打印好的,题型不定,有选择、连线、填空和探究,内容不仅有基础知识,也有运用和拓展性的,如语文课《赵州桥》写的是我国一座古老的石拱桥,现存完好,有1300多年的历史,作业中就可以让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家附近的一座自己非常了解的石拱桥或者混凝钢筋桥。这样检测不仅让学生达到知识的强化,而且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还可以进行当堂检测,当堂检测像考试一样,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当堂批改,下课立即收交[2]。整个课堂像考试一样紧张,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因而换来的是学习的高效。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弱势群体”的点滴进步,要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经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的及时反馈,我们老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成绩好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正确,成绩中等尤其是成绩还比较差的学生的回答有的时候答案不完美甚至不正确的时候我们要都鼓励,不能批评,这类学生能够回答问题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他们还在思考,有积极的参与问答意识,如果老师批评回答错误的学生,那么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以后参与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所以在课堂上不管是对于上课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还是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甚至成绩提升较快者,老师可以通过语言、物品来奖励。奖励的形式和奖品可多样范围,也可一次一次扩大。这样的話,在以后教学中,学生不但没有了心里负担,反而个个会抢着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在给予评价这是评价的方式之一。我们还可以进行学生与学生的互相评价,因为他们的评价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还有就是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相互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使同学们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除了课堂上的鼓励之外,我们老师在同学们的作业中也可以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做的好的同学给予一朵大红花,有进步的同学给予一个大大的赞,有的时候一旦发现书写凌乱,潦草,于是,我批语道:“如果你是乖孩子,从现在开始,作业正确的多一点,字写得漂亮点,老师就奖你一个笑脸。”当学生看到这样的批语的时候作业真的变样了。其实,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们老师只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都要进行表扬,对于答案不完美我们也要给予鼓励,让其更加有信心,有勇气面对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语文的学习感兴趣[3]。
二、借助现代教学媒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应该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他们读和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个世界里。”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实验心理学家日赤拉曾做过两个实验: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3.5%来自于嗅觉,1.5%来自于触觉,1%来自于味觉。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实验,实践证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同时看到和听到内容的50%。运用多媒体可以无限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无限拓展时间和空间领域
[4]。的确,兴趣非常重要,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就是一件难事。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很多课文老师讲起来是非常的枯燥,学生很难懂得其中的意思。这样的语文教学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语文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如今很多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多媒体的发展则给予了学生更广阔的空间,我们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促使语文训练趣味化、生活化。因为,多媒体课件极大满足了学生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距离,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文时,并不作多余的叙述,直接请学生欣赏一段关于庐山瀑布的视频,学生被瀑布气势及周边的独特景色所吸引,学习起来很认真。在讲解课文时,学生对于瀑布的整体形状、瀑布的声音理解水到渠成,十分轻松。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愉悦地、主动地学习知识的前提[5]。
参考文献
[1] 时莉莉.浅析如何构建自主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群文天地,2012,(10):176.
[2] 秦仕红.浅析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读书文摘,2014,(24).
[3] 王朋芳.浅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J].关爱明天,2015,(10).
[4] 张海瑞.让展示点亮高效教育之灯——浅析小学语文的课堂展示[J].学周刊,2014(14):135-135.
[5] 王萍.浅析如何打造小学高效语文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3).
小学数学论文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牵着学生走。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也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认为如何引入数学新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重视数学新知识的引入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深入思考的问题。那么,如何引入数学知识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从生活实例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一些大家熟悉的生活情景景引入课堂来,结合生活实例引入知识是数学知识教学的一个很好并且非常有效的途径。它可以让数学变得简单易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举个例子来说一下:教学一年级“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可以利用课件呈现几组生活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一:几个小朋友一起用积木组装房子等,突出不同的积木。情景二:一些中学生在操场踢球,突出球。情境三:超市里的一堆堆的矿泉水。教师可以提出问题:1.刚才你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2.你能给这些物体分分类吗?这些熟悉的生活情景不仅唤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而且会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
二、从动手操作引入
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借助动作思维,获得非常明显的感知。如:教学一年级“5的分法”,可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5根小棒摆一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摆法。讓几个学生说一说,通过实际操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5的分法有几种。再用这种方法教授其它数的分法即可。
三、从已学知识引入
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学习,许多知识可以通过联系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直接引入。例如:“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知道并掌握了进行整数的加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的原则,所以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可以从复习整数的加减法入手,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这样利用引入已学知识来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学生就会较好的理解这部分知识,从而轻而易举的.掌握这部分知识,也就解决了新知识的难点。
四、从设置问题引入
设置问题可以让学生产生特别好奇的心理,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能激发学生探索、追求新知识的浓厚兴趣。从一开始上课,教师就合理巧妙地设置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新的数学知识的强烈探究欲望,从而把学生带入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老师先写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2+2+2+2”,问一个学生得数是多少,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8”。然后老师再出几个类似的加法问题,让几个学生说出结果。接着让学生来考考老师,几个同学说不同的算式,看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算出它们的结果。这时,教室里学生都动了起来,大家似乎都想难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说的算式都能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大家能快速准确地算出这类题的结果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这时候,掌握新知识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所以,巧妙的设置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
五、从探究过程引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把课本中的已有的结论转化成学生探究的素材,让静的知识点变成动的知识点,用新颖的思路来探究新的数学问题,用独特的方式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一边学一边用,而不是让学生接受了新知识已有的结论后通过单纯的复习去巩固掌握这些结论。如:教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通过让学生自带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1.它们各部分名称?2.各有什么特点?通过探究学生自主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点。在这里,教师讲得不多,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仔细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各部分的特点。整个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创造地学习,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
总之,引入数学知识的方法很多,有时需要结合使用不同的几种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只有将这些方法巧妙地结合运用,才会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学会数学知识。
【小学语文数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论文07-15
小学数学论文07-15
小学数学论文11-23
浅谈小学数学论文01-01
浅谈小学数学论文06-07
【必备】小学数学论文10-20
小学数学论文(实用)10-25
【实用】小学数学论文07-04
小学数学论文(推荐)07-05
浅谈小学数学论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