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在数学教学中设问题串的设想的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在数学教学中设问题串的设想
【摘要】相对数学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与其本人的用功程度有关,还与老师的导向作用是密不可分,而“问题串”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问题原则设计范例
1问题是数学的关键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的学习科目增多了,由此觉得学习负担很重、对课程无兴趣,从而成绩下降。怎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问题串”。
问题是数学的关键——这是指数学的问题;相对数学教学而言,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影响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往往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一连串相关的问题进行递进式的启发和引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问题串”。
2问题串应怎样设计
2.1从学生的熟知中设计问题串
从学生的熟知中设计问题串,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对中学生设计一些数字游戏。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就需要我们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知识经验相关联的问题串,为他们提供熟悉的生活背景。这不仅能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从数学的严谨中设计问题串
我们可以按数学的逻辑结构来设计递进式系列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新知识。
2.3从知识的探究中设计问题串
在教学中,教师对问题串的设计应当层次分明,不断深入,要注意引导学生挖掘问题的本质特征和属性,不被其表面现象所干扰,不断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而产生思维的深刻和认知的飞跃。
3设计“问题串”的原则
3.1目的鲜明:难易适中,问题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对最终解决问题起什么作用?在教学时选择一些繁简得当,难度适中的问题,少提质量粗糙、简单重复、无关紧要的问题。
3.2面向整体:因人而异问题要有层次,照顾到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对整体学生心中有数。
3.3鼓励创新:讲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无疑处找疑,在有疑处解疑。
4以一元一次方程为例创设问题串
问题1:“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对而行,距离是50km,甲每小时走3km,乙每小时走2km,问他俩几小时可以碰到?”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本题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甲乙相遇时,他们共行的路程为()
从路程角度分析: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
从时间角度分析:甲行走的时间=乙行走的时间。
如果设:甲、乙相遇他们的时间为x,此时等量关系。
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
即甲行走的速度×甲行走的()+乙行走的()×乙行走的时间=()
则可得方程:50=3x+2x
解:设甲乙相遇时行走了x小时,根据题意得:
3x+2x=50
5x=50
x=10
答:他们10小时能相遇。
问题2:老师继续设问:一只小狗每小时走5km,它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时它又往甲这边走,碰到甲它又往乙这边走,问小狗在甲、乙相遇时,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学生继续分析讨论然后教师点评分析:
①画出示意图:(略)
②分析:
小狗走的路程=小狗走的速度×小狗走的时间,现在只需求出小狗走的时间,问题就解决了。
小狗走的时间为多少呢?
显然,小狗往返跑直到甲、乙相遇时才停下来,故小狗跑的时间就是甲、乙相遇前走的时间,问题由此应迎刃而解。
解:(略)
事情还没有结束,老师把这个问题又向学生问了几个问题,学生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回答了这几个问题。老师紧接着又试试看,你还能行吗?
问题3:学生A提出问题:
如果甲、乙、小狗都从一点出发,同向而行,其速度皆不变,乙和小狗先出发3小时,甲再出发追赶乙,当甲追上乙时,小狗跑了多少米?
学生分组讨论。由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的见解,然后教师点评分析:
①画出示意图(略)
②分析:变换情境后,变成了什么问题?问题的等量关系又是什么?
小狗走的路程=小狗走的速度×小狗走的时间,故关键还是求出时间,而这个时间就是甲追上乙的时间,可由下列追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求得。
甲行走的速度×甲追上乙行走的时间=乙行走的速度×甲追上乙行走的时间+乙提前
行走的速度×乙提前行走的时间。
问题4:学生B提出问题:
如果甲、乙小狗从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而甲先出发5小时乙才和小狗一起出发,当小狗追上甲时,甲走了多少米?乙还能追上甲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由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的见解。之后教师引导分析:
显然,小狗和甲又形成了追及问题,由问题4知,设小狗追赶甲的时间为x,则可得到:
5x=3x+5×3。
此时小狗行走的路程=甲行走的路程=5×7.5=37.5千米,乙不能追上甲,原因何在呢?如果乙能追上甲,则肯定有2x=3×5=3x。
解得x=-15。
显然时间不能为负。
说明:速度较大者追速度较小者,定能追上,然而速度较小者追速度较大者,肯定不能追上。
五、问题串的设计对数学的重要性
“问题是教学的关键”,因为问题串的设计决定着一堂课的效果或成败,问题串的设计决定着学生思维活动展开的深度和广度,问题串的设计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个好的问题串,无论对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是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都能够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突破一堂课的重点和化解难点,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应当科学地设计。
【有关在数学教学中设问题串的设想的教学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