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论文

时间:2020-11-21 11:39:50 数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论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论文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择我任教的江苏省射阳实验中学的初一(11)班、(14)班,两个班级为平行班,均有60人,共有120人被试。两个班级人数、性别以及原有的兴趣水平基本相当,无明显差异。两个班级的学生入学成绩没有明显偏差,数学教学所采用的教材和教师均相同。

  (二)研究方法

  初一(11)班作为实验组,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极力采用创设有效数学情境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数学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初一(14)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有效性通过两个方面来评价:分别是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成绩和数学兴趣水平。第一次对比是在半个学期的数学课堂情境教学,通过期中考试测试,第二次对比是在整个学期结束后,利用期末考试进行测试。成绩测试和调查在内容、时间、方式上相同。数学学习成绩通过数学考试,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数学试卷,并且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统一阅卷。数学兴趣水平则通过我自己设计的数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表来测试。此表根据初中学生特点共设计了10道题,主要调查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对数学以及数学课的兴趣,对数学及数学作业的态度,学习数学的焦虑程度。被调查学生根据题中所叙述的内容与自己的相应情况,按是否进行判定,分别赋分值1或是0,通过累计总分,来反映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兴趣变化。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数学学习成绩对比分析

  在完成期中和期末两次数学考试后,统计两个班级的考试成绩。分别从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三个方面进行对比。从两次考试前后成绩整体来看,每个班级的成绩均有提高,可能由于试卷难易度的影响或其他原因导致。第一次测试结果说明:经过半个学期的不同方式的教学行为的实施,两个班的平均分成绩已经开始有差别,及格率和优秀率也开始有区别;等到整个学期结束后,第二次测试结果,已经可以发现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无论是平均分,或及格率和优良率的对照。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创设情境教学的实验干预以后,实验班的成绩大幅攀升,明显好于对照班,创设良好情境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成绩非常有效。

  (二)数学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在两个班级的学生入学时学习水平和兴趣水平相对均衡的情况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发放《数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表》,实验班60份,对照班60份,指导学生填写并且全部有效回收。测试卷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评判,累计总分后求平均数,以此反映检测学生的兴趣水平的差异情况。测试结果显示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显著差异。期中阶段,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开始优于对照班,到了期末阶段,实验班的学习兴趣已经明显好于对照班,并且兴趣提高的幅度也高于对照班。因而可以认定经过一个学期的情境教学试验后,实验班的数学兴趣水平显著提高。

  三、提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研究发现,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具有比较高的有效性,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很受学生的喜爱,教师更应基于情景教学理论,投入时间和精力,开发高质量的有效数学情境,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促进教学质量,寻找提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学行为有效性意识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实施教学行为过程中,应当具有有效性意识。教师应该具有“学习时间有限”的意识,也就是说,提高初中生学习有效性不能单独依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进行。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具有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意识,提高时间效率的观念,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去占用学生很多额外的学习时间,而且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时间的利用效率上。数学教师巧妙地将教学时间与学生主动学习时间有效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创设有效情境教学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多媒体信息等手段,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以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着力点,有的放矢;要难度适宜,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的挑战性与可及性,做到能激活学生自主思维,同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动力;要注意各个学习阶段,向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教学情境的设置要具有新意,既可以满足不同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能保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激发学习主体能动性

  新课改指出,数学教学应由重“教”转向重“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变“教”为“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将激发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作为教学行为的目的之一。初中数学教师授课过程中应具有灵活性,照本宣科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教师应改变“主体”意识,将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角交给学生。通过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积极发言,教学过程气氛宽松、自然,使学生愿意主动地将自己的想象力、语言能力、思维力参与进去,教师不断改进授课方式,使初中数学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课堂。在数学课堂上,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创新与信息化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教学创新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使用。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到今天大大地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进程。在初中教学行为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告别单调的黑板粉笔的局限性和不足,有效使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情境创设更加生动多彩,结合具体数学问题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课堂教学过程也更吸引学生兴趣,提高了形象思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大大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初中数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初中数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关键在于教学行为有效性,能否帮助学生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为今后数学思维的奠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围绕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开展研究,采用情景模式教学对比,通过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数据结果,提出改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一线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当然,对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研究是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还需要在探索道路上继续努力钻研,这不管是对个人的成长还是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都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1.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13篇)

2.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14篇)

3.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14篇

4.2021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范文

5.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13篇

6.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11篇

7.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8.有关初中口语教学的论文

9.初中政治教学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