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培养进行分析和阐述论文
摘要:数学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关键和基础学科, 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密切关系。新时期下,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 数学学科的分类也逐渐增多, 应用数学逐渐受到公众和社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 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培养进行分析和阐述, 希望给予我国高等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应用数学; 教学改革; 应用数学意识; 培养策略;
在高中、初中以及小学阶段, 数学都是各个教育时期的基础学科, 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 就已经接受了较为系统的数学教育。
数学学习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应付升学考试, 而是通过系统性的数学学习, 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意识, 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见的各种问题。
在大学阶段, 应用数学与之前的数学知识存在本质区别, 自由性是高校应用数学的最明显特征, 因此, 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改革和创新是提升应用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唯一途径[1].
一、应用数学的内涵
在大学阶段, 应用数学是一门独立课程, 与纯数学具有一定的差异, 其在学科针对性以及研究方向方面, 都与数学学科具有本质区别。
首先, 其在知识应用方面, 应用数学的针对性要更强, 而纯数学则相对笼统。
其次, 应用数学更加强调实践与理论的联系, 而纯数学的理论性要更强。
两种数学虽然存在一定差异和不同, 但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应用数学是数学教学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 其是为了满足各种需求而设立的应用学科, 可以适用于多个专业领域。例如, 应用于航天行业、汽车专业以及机械制造等领域。应用数学学科是为不同应用对象所设立的,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运用数学理论进行解决, 对促进社会发展以及专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2].
二、开设应用数学的积极意义
新时期下, 随着我国技术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 数学学科也在不断的演化和转变中, 数学已经告别了纯理论时代, 在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 数学与其他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
应用数学学科的开设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首先, 应用数学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通过相关课程学习, 可以显着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锻炼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见的各种问题, 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其次, 应用数学能够帮助学生奠定专业基础, 尤其针对理工科专业, 如果没有扎实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 学生的专业能力难以得到进一步强化。
最后, 在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 不同学科之间具有较强的共同性, 应用数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学生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创设有利条件[3].
三、应用数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 课程设置方面。高校数学的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理论性, 很多专业课程在设置方面, 都更加注重教授数学理论知识, 没有根据专业特点, 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导致数学知识应用不能符合专业要求, 同时,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难以对数学应用知识进行深度的掌握和理解, 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带来负面影响[4].
(2) 教学手段方面。当前, 高校在开展应用数学教学中, 依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手段, 教师处于课程的中心地位, 更加注重传授理论知识, 没有结合专业具体情况, 对知识应用进行深度分析, 在课堂中缺乏探究过程, 导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学习缺乏主动性。同时, 在整个教学中, 学生与教师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课堂气氛沉闷而枯燥。
(3) 课程内容方面。在应用数学课程内容设计中, 教师更加强调对数学学习的技巧传授, 注重严谨的数学思维推理, 缺乏对应用数学实际应用的教学, 不能为专业提供数学应用支撑, 导致数学实践与理论知识相互分离, 没有发挥应用数学对学生职业素养、岗位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强化功能[5].
(4) 教师团队方面。在高等教育中, 应用数学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但是大部分教师只是具备数学学科知识, 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 严重缺乏创新性, 导致学生无法全面掌握应用数学的相关内容。
四、应用数学改革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相关策略
(1) 制定科学的教学理念。高校在开展应用数学的过程中, 首先要结合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 根据专业特点, 对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调整, 以适用性原则为开展教学的前提, 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数学能力为教学目标。同时, 高校还要强调应用数学的育人功能, 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促使学生运用已学数学知识解决遇见的各种问题, 结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 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高校要结合相关专业的不同需求, 对应用数学课程进行弹性设置, 保证课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同时, 高校还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不需要强调其思维严谨性, 课程内容要切实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为学生未来的技能提升提供数学支撑, 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6].
(3) 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教师在开展应用数学教学中, 要转变传统的固化教学手段, 通过启发性和引发性的方式, 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转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对应用数学知识的兴趣。
同时, 教师还要在应用数学教学中, 为学生创设愉悦而轻松的学习氛围, 以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应用能力为基础, 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开展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对应用数学的情感体验,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对学生基本意识进行培养。在组织开展应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应用意识进行培养, 加强学生对应用数学学科的情感体验, 强调对学生基本意识的培养。
首先, 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应用数学的兴趣;其次, 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全新的意识培养手段, 发挥应用教学的积极作用, 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意识[7].
(5) 利用数学建模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要利用数学建模, 落实相关教学任务, 将以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为教学核心, 加强数学建模与应用数学的联系, 通过建模帮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同时, 通过数学建模还可以阐述设计问题, 做到实际与理论的充分结合。
(6) 加强应用数学教师团队建设。应用数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 同时还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将专业教学与应用数学充分结合。
因此, 高校要定期组织应用数学教师学习专业课程, 并且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 通过考核提升教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高校还要提供给教师进修的机会, 将骨干教师派到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 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8].
五、结语
总而言之, 应用数学改革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 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 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学进行动态的调整。高校在改革过程中, 要注重形式的灵活性, 以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为出发点, 促使教学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 全面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娜, 朱奕奕。浅谈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J].信息化建设, 2015, (04) :61-63.
[2]叶志萍。新形势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 (13) :31-32.
[3]邢春峰, 周华丽。应用导向以生为本--高职高专数学课程建设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02) :67-69.
[4]张俊芳, 张艳芳。农林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 (s1) :92-94.
[5]樊红云, 堵秀凤, 魏连锁, 杨秀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技广场, 2008, (02) :182-183.
[6]王玮明, 赵才地, 徐安察, 连新泽, 林望, 安荣, 郭正光, 张笑钦。应用数学创新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数学教学研究, 2015, 34 (03) :21-24+27.
[7]鲁习文, 张建初, 陆元鸿, 邵念慈, 李瑞遐。推广常用应用数学方法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 1997, (04) :51-53.
[8]刘彩云, 陈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教学体系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 11 (28) :110-111+124.
【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培养进行分析和阐述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