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高效课堂组织形式

时间:2024-09-12 01:42:27 数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数学高效课堂组织形式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现象。高成本与低收效之间的矛盾始终困绕着数学教学。如何关注并分析当下中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这一问题,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有效,甚至高效,仍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话题。高效课堂的提出给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不同科目的不同教师都在积极的改革自己的课堂,力求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获。大家都在各施奇方的同时,也在积极的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才能高效”。我对曾经尝试过的课堂组织形式的优缺点进行归纳。

浅谈数学高效课堂组织形式

  一、教师帮、带、领,学生探、讨、总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与以往的老式教学相似,就是有教师引入新课带领学生却学习新知识。不同之处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学生的参与更好的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它的优点在于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效果好起来了。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跳出教师为主体的框子,学生的时间较少,分层目标不明显,教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

  例如在“黄金分割”的教学中我通过展示给学生生活中的黄金分割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通过画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我做的点C就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学生自己学习课本后小组讨论,并证明点C是AB的黄金分割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有一定的目的,会很认真的投入到探究中去。但对于部分同学而言会觉得难度较大不容易理解。这样看似学生参与了学习了可效率并不高。

  二、运用导学案组织教学

  导学案是教师在备课的同时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导学案的应用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有适当的梯度。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构建立体交互环境、做到生生交互、书生交互、师生交互、组内交互、组际交互、生媒交互齐举,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

  如《不等关系》课的学习目标:知道不等号涵义,说出不等式的意义,会用不等号表示常见的不等关系。其中“知道、说出、表示常见的”等词语既表示学习方式又指出了达标程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对本课进行自主的学习。对于自己存在的不足,可以通过小组 间的组内交流得到补充 。虽然备课的工作量增大了,当课堂上教师可以解放出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问题。

  导学案虽好但在很多方面还要注意,否则就是走形式,学生不但没有提高还会让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注意的方面有:(1)设计要有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2)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3)应为问题思考留有空间。(4)每个活动应展现完整认知过程或思维过程。

  三、分组学习

  分组学习可以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本班学生进行分组,依据学生学力的水平、兴趣的深广度、思维的敏捷度、语言的表达能力等以4――5人分组。将本组角色分工为组长、记录员、检查员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而且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互赖,防止出现“滥竽充数”的状况,有利于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同伴互助、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他的优点在于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加大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但它在操作上有一定的困难,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学生会倾听、会质疑、会表达、自觉遵守组织纪律,还要求学生有对问题正误的辨析能力,克服自闭、胆怯、羞涩等不良心理,有合作,互助尊敬的团队精神。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中学生们通过组内学习很快的了解了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几乎是人人参与有几个同学思想开小差都让组内同学发现并制止了。接下来他们开始认真的解一个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分别解好了可是不知道不等式组的解是谁。这时就有人提议再读读概念,他们就小声的读了一遍。有人就发现应该是两个解的公共部分,有人就问那它两的公共部分是谁呢?这是所有人都不说话了都在思考,突然组长说了现在数轴上画画看,结果问题解决了所有人都记忆犹新。可有的组学生却一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额口。因此在分组教学中还要探究恰当的合作时机,如当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学生个人思考、探索有困难,需要互相启发时,答案多样性时,问题涉及面大,学生回答不全面时,学生意见不一样需交流时,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组内冷静的思考,理智地分析。

  四、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到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课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测试分层、评价分层。

  像教学目标分层时可分为A、B、C三层。A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C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如“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学生能说出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计算;B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C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性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能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性质。

  分层教学让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由于分层的不固定,学生分层可上可下,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但也有不足,如:分层评价方面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不能实现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分层,虽然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等方面,我们注意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对考试的最终评价上没有太大的改变,老师的心目中还是主要以考试成绩论英雄。

  总之,学生信念的确定,行为的顺应,目标的认同,达到教学活动的同频共振,在教学这个复杂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是属于决定地位的主体,谁赢得了学生,谁就赢得了教育。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有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且各有利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试验不断总结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浅谈数学高效课堂组织形式】相关文章:

浅谈高效数学课堂论文07-18

浅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06-07

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11-15

高效课堂数学的论文12-09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高效课堂03-16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12-06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03-27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05-29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03-27

浅谈数学课堂情境的创设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