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浅谈

时间:2024-07-14 16:21:39 数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让学生经历数学生活化过程的活动,新《标准》强调学科课程生活化,这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更需要体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的生活化。笔者认为: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础;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强化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有力保证。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

  关键词:数学,教育,课堂,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让学生经历数学生活化过程的活动,老师在教学中要深入地了解学生,让学生以自身的现实情况出发,用数学的眼光在实际生活中捕捉自己感兴趣的数学不足,积极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浅析生活当中的所遇到的不足,以而自主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不足,以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新课程也着重强调数学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它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有用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呢?这确实需要老师去引领,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所以“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成为了我们数学教师的研究课题。

  一、教师的教育意识要生活化

  (一)教学树立服务意识

  服务是一种资源,优质服务是创设舒心环境,获取最佳效益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者服务学生,旨在点拨、引导、创设情境,教师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会思维。教学树立服务意识,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如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首先取一排4个棱长是1厘米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观察:长4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与体积4立方厘米,然后取三排同样长方体摆3排一层,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与体积12立方厘米,再取6排同样长方体摆3排2层,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与体积24立方厘米。经过操作、观察、思考,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此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有意识板书就是对活动主体的服务。又如,在教学“利息”前,我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二是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学生交头接耳、跃跃欲试、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他们或邀同学,或邀父母,或独立操作,兴致盎然的完成了这一特殊的作业。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的告诉我他们的发现:自己回家与父母以前的存单比较了一下,发现利率下调了;甚至还有同学告诉我他还计算了一下,发现存单上填写的本息合计少了,是不是银行弄错了??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让学生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也是对活动主体的服务。

  (二)教学树立生活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养成一种生活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这种教育的核心是注重知识的来源,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知识正由原来的系统太强,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密切,向实际生活相联系靠拢,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达到同步进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生活,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把教学归朴实践,归朴生活。如:在学了“小数乘除法”后,可以设计一节活动课“野餐”,要求在活动中安排好时间、车辆、食物问题和设计好采购方案。在这之前他们分组了解市场的食品价格,主副食品的搭配及来回路线的安排等问题为活动课打基础。在活动课中,每个学生都是问题解决的小主人,他们情绪高涨,积极主动的制定方案,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各自的见解。又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我是一位出色的售货员”活动,让他们在逼真的买卖中掌握、消化和应用知识。再如,相遇问题应用题教学,采用学生登台表演,情景再现的方法,把抽象的相关的各种数学术语让学生迅速地理解,这样的活动中既增长了见识,又明白了实际生活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真正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真谛。

  二、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和提炼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规律的方法。若教育者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而学生的头脑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炬。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但40分钟毕竟有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书本信息,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

  例如:在一年级教材中的`“几个和第几个”是生活中常用的话语,学生会说,但不是很清楚它的实际含义,通过教学,我们要使学生在会说的基础上会用--正确用、熟练用。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小组排队、男女排队,指名说说这排有几个小朋友?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谁是第几个?让学生在游戏中熟练掌握知识。

  (二)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和承认"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对学生已

  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加以分析,也许就很难准确地把握住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很可能会回到"灌输"的老路上去。着力实施一种"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也正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如在三年级一次数学单元测验的一道填空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在阅卷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而且不是少数。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将这样的选择判为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长呢?"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试卷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学生围着我问。"你们见过黄瓜吗?"我觉得挺奇怪,就试探着问了一句。小家伙们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那它有多长呢?""我们家拌的黄瓜是大约长3厘米呀!"一个小家伙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画着。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我没有贸然地去否定他们:"这样,老师明天带一根黄瓜给大家看一看好吗?”第二天,我带去一根黄瓜,孩子们的困惑也便迎刃而解了。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说过:"儿童回答老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学生说黄瓜长约3厘米,刚开始我以为学生是没有建立起1厘米1分米的正确表象。其实,不是这样的。学生填"厘米"是基于他们特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见得最多的便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如果问题说清楚是"一根黄瓜"也许好些。尊重学生的经验既包括那些正确的经验,也应该包括那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经验,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即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低年级学生数一数客厅的资砖、光碟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如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个的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又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如知道了某一物品的单价和数量,用乘法估计一下最多带多少钱就够了;或知道了两种以上物品的价格,用加法估算大约需要多少钱等等。因此,小学数学新大纲重视加强对各种估算的运用,教师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还有在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打开眼界,增加信息量,使他们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特殊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过教学论文生日时的情景,我们切生日蛋糕,怎样分才公平,才分得一样多?学生讨论,然后自己动手也来分一下。要求分得一样多??最后,得出每人一份,分得一样多,这叫“平均分”。这样,利用人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不但使学生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且使学生对新概念感到新颖、亲切。

  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大胆探讨的兴趣。

  三、创设生活情景,使教学语言童趣化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不少数学表象,因此,在数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的内容,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趣为实例。使学生感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足一样,需要大家一起来研讨解决,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集体的共同探讨,最终得出学习结论。

  (一)运用实例创设情境

  如在“不同方向看”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的事物,引导学生探讨图形的特点,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之初步的空间概念,教学中,组织学生分小组到操场上选定一个建筑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建筑物,感受以不同角度看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画下来,这样,学生就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又如在“认识

  人民币”这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情景:小明妈妈给小明一些一分的人民币,去买一块一角钱的橡皮,谁帮一帮他呀,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一角等于10分。小明和妈妈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有5元的和10元面值的,怎么办呢?使学生意识到兑换人民币的作用,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不足,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探讨实践的能力。

  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我给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老和尚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变化,引出“循环”的概念。

  又如在“比多少”的教学中,用教学符号“〉”、“〈”或“=”来表示两数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景,如“猜小棒政治论文”“参观水族馆”“到花店走一走”等,描述性的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表达数与数之间的大小联系,原来呆板的数字和符号在这样的设计下鲜活起来,学生轻松自如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主动地学数学,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浅析能力都得以提高,建立起较强的数感。(二)运用实物创设情境

  “圆的认识”教学时,我这样引入: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为什么?学生们回答:“不喜欢。因为这车虽然漂亮但踩不动。”我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同学们还是说不喜欢,因为骑这样的自行车,即使是在平坦大路上也象在颠跛不平的路上骑一样,我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

  (三)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三句话很在哲理、教学中教师就让学生主动去体验、探索、构建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和态度。如在圆锥公式推导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直尺、水、细沙、大小不一的圆柱,圆锥容器等研究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所需材料,分组实验、讨论,并填写实验报告单,发现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像科学家那样研究事物规律的过程,经历了一个充满探索、思考的生动活泼的过程。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师要尽量多地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他们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探讨寻求结论的过程。如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量一量课桌、教室、篮球场的长与宽,计算面积等。

  (四)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如我在教三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先请上男、女学生各一名站在讲台前,然后,我拿出4个月饼,请其余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要求大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我边分边说:“我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乔艺静和龙康,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我接着问如果只有一个月饼,要平均分给乔艺静和龙康,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我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

  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这样创设了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景,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五)运用作业中的错误创设情景

  在学生的作业中经常出现容易混淆的概念,马虎做错的习题,不易辨别的运算等方面的错误,教师及时把握好出现的问题,及时创设改错的情景。如以学生喜欢的故事、游戏、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亲临其境,在宽松的环境中改正错误,获取知识。

  总的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生活化课堂教学,能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语言是师生进行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中介。把枯燥的数学和有趣的歌谣联系在一起,用编写的“数学歌谣”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并尝试让他们自己创作。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他们用一首歌谣来记忆12个月的天数:“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又如:在上《亿以内数的读法》时,将亿以内数的读法编成如下歌谣:“万级先,个级后,万级按照个级读,后面加上万;每级末尾0不读,中间有0读一遍。”结果学生对这节知识掌握得非常好。接着,在教《亿以内数的写法》时,尝试让学生自己编歌谣。结果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你一言我一语,竟编出了许多种。通过歌谣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巩固记忆,这样学生不但乐于接受而且记忆深刻。

  四、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学校数学与生活数学

  毋庸质疑,学生在学校中所接触的生活问题,尽管具有生活意味,但是绝大多数还是经过老师的笔触抽象化了的生活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所触及的并不是纯生活性的问题。比如包装问题中,学生所求包装纸的面积就不含边角料,所求的包装袋的长度就不包括打结部分的长度等。而往往就是这类生活数学题,因为缺乏明确的界定,才使得许多学生被“整”得不知所措。

  比如在长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给“长方体水池”粉刷水泥、给教室粉刷墙壁、做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铁皮烟囱,粉刷圆柱形沼气池的地面和周边的面积等练习。也就这种“生活问题”,常常引得学生大伤脑筋,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不是成人,不具备足够多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因为缺乏严密的思维,因此常常会多算或者少算一个面的现象。对于城里的孩子而言,沼气池是什么样的说不定也不知道的,让他计算,有点为难。但是,面对失败,垂头丧气之后,学生还是“不思悔改”(当然,有时候的命题本身就不注意这方面的倾向);尤其在考试的时候,因为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学生为此而失分的现象十分常见。分数固然是次要的,但却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实际情况:生活问题,需要老师的友情提示。当然,并非因此而使问题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友情提示的过于泛滥,要是这样的话,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了。那么,什么样的生活问题才需要友情提示呢?集装箱装货物的时候,在算出所装物体的体积为小数的时,需要用四舍五入保留整数时,所有货物的体积不能超过集装箱的容积,此时应该用“去尾法”保留整数;这种方法对于用布做衣服的生活问题,同样适用。对于买地板砖的问题,如果用所铺的面积除以每块砖的面积,结果是小数时,则要提醒学生注意,结果是小数时,半块砖也要算一块,否则就不够用;换句话说,就是在问题中要注意有“至少”“至多”的字眼。在解决这些生活问题时,加上这些必要的友情提示,那么就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缓解一些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从而能更好地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必要的数学思考和数学探究上了。在不同的事实面前,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保留数位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要求,这也让学生体味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数学,浅谈】相关文章:

浅谈数学作业的设计01-06

浅谈关于数学的魅力06-09

浅谈数学与建筑的论文11-22

浅谈数学美与数学教学论文11-22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反思11-12

浅谈小学数学论文01-01

浅谈数学教学反思优秀06-29

浅谈小学数学论文06-07

浅谈物理和数学的关系07-07

浅谈生活中的数学应用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