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从四、五年级起,抽象程度较大的要领逐步增加,要让四、五年级学生掌握这些抽象的概念,有一 定的困难。
但他们对具体的材料和经验性的知识却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抓住儿童这一特点,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测量、新旧知识相联系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讲清概念,使学生理解又快又深。
在讲圆锥体积时,我先用纸做了三个圆锥体和一圆柱体。
其中一个圆锥体和圆柱等底等高;圆柱等底不等高;一个和圆柱等高不等底。
然后把圆锥里盛满沙子(每个圆锥盛三次)倒入圆柱。
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看到:三个圆锥体中,只有那个和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里的沙子三次正好填满圆柱体,其余两个不合适。
接着再让学生思考,找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动用已学过的圆柱体积的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最后,给学生小结,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经过这样由浅入深的直观演示和讲解,既复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又学会了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效果很好。
五年级在讲了正比例以后,我出两个题:一是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什么比例?二是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宽和周长成什么比例?学生一看题,马上就错误地判断成正比例。
这是什么总是这主要是教材中的难点还没有攻破。
在回讲正比例时,我重新反复强调了三点:
(一)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必须以某一种的量固定不变为前提,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一边变化,其余的边也随着变化。
其中没有一个固定量,所以边长和面积不成正比例。
(二)充分强调了“相同倍数”这个要领相关联的两种量,虽然其中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但如果它们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不相同,这两种量仍不叫成正比例的量。
比如,长方形的长固定,宽和周长就不成正比例,因为宽扩大或缩小,周长虽然也随着扩大或缩小,但它不是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
因此也就不成正比例。
(三)告诉学生如果两种量之间成正比例,那么自变的一个量相当于乘法中的一个因数,固定的一个量相当于另一个因数,随之变化的另一个量相当于积。
在判断成正比例时,如果能肯定两种量存在着因数与积的关系,这两种量就一定成正比例。
这样强调并反复举例说明,学生就掌握了判断正比例的方法,达到了深刻理解要领突破教材难点的目的。
讲清概念的含义,突破难点以后,要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为了加深理解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方法,每一节我只讲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
其余时间,在教师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
在讲完一个概念之后,就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要求学生逐字逐句推敲,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知识。
讲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这一概念以后,我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中的例题,观察思考题中的图解和算式,从而理解了它是从乘法和除法逆运算关系上推导出来的,知道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条件,“求这个数”是问题,“用除法”是计算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03-02
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论文12-09
浅谈地理概念教学中的能力培养12-03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法论文03-3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1-22
浅谈小学数学引导法教学03-30
浅谈对“价值”概念的几种界定03-18
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的概念教学探析11-16
独立学院大学数学概念教学11-26
浅谈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