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电教论文

时间:2024-08-12 15:14:52 数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电教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1

  摘要:利用电教媒体教学虽然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但是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为了更好地发挥电教媒体的教学作用,应该在使用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策略,比如创造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考虑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寻找最好的作用点。教师只有这样做,才能使电教媒体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教媒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时,可以恰当地使用电教媒体,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率地获取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对课程改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优化,让课堂气氛变得浓厚,也使学生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学习,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一、利用电教媒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地创设教学情境

  电教媒体通过动画、声音等方式,可以将数学概念等抽象的内容直观的表现出来,让课堂中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电教媒体,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例如,在有关数据统计教学中,为了阐明如何进行数据收集的知识点,可以采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形式进行数据展示。然后,通过电教媒体模拟场景,将书本上的数据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通过电教媒体营造教学氛围

  如果教师想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工作,还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缓解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情绪,创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喜欢通过电教媒体来获取知识;第二,学生应该作为教学中的主体部分,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在电教媒体的帮助下,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应该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独立思考和处理学习上遇到的难题。通过电教媒体的支持,可以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很方便地向自己的老师请教。这样教师便能够及时地为学生答疑,并且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利用电教媒体突出重难点

  数学的很多概念和内容都是非常抽象的,大部分的学生都很难去理解并掌握他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但是利用电教媒体却能够改变这种现状。电教媒体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实物等,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二、利用电教媒体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利用电教媒体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如果采用电教媒体,必然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而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识,也会对数学概念和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电教媒体可以通过图片、实物、动画和声音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教师结合教材就可以创造相应的教学情境,使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突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二)激励教师去利用电教媒体营造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想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通过电教媒体可以营造好的学习氛围,但是利用电教媒体的工作量要比传统教学的工作量大得多,因此很多教师对新的教学模式望而却步,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针对这种现象,也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让教师心甘情愿地去做更多的工作,让电教媒体被推广使用,这样学生才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三)利用电教媒体使教学中能够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教学矛盾,而随着教学进程不断深化,这些矛盾也逐渐得到解决。教师和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认知也得到统一。此时,利用电教媒体设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逻辑思维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也能有更好的掌握。而且,利用电教媒体能够提前储存大量的信息,操作也非常的简单,这就能节约很多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练习和思考。这样教师就能够增加更多的教学容量,使课堂效益得到提高。总之,利用电教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静止的数学问题变得鲜活生动,复杂多变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选择利用电教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不怕苦、不怕累,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努力转变自己原有的教育观念,用最好的教学方式去培育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2

  一、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使“数学”主题更有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思维,使他们想学、愿学。

  在教学中,我采用过直观导入、实验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进入学习活动之中。例如故事导入,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先放录音听故事:猴山上的小猴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猴甲一块。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乙两块。猴丙更贪心了,它抢着说:“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最多吗?随着上述情境的不断展开,学生趣味盎然,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此时教师把握时机,导入新课。这样的开头一下就抓住了学生。

  二、运用现代电教媒体,撷取活动素材,使“数学”形式更灵活

  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亲自操作感知,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动脑中形成鲜明的知觉表象,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启迪心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探究精神,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猜一猜,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调动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获取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圆的认识》一课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如果车轮做成长方形或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教师如果只进行讲解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中,学生无法看到可以这么比较的物体,没有感性认识,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而用电教媒体设计的课件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课件演示:装着长方形(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着前进;装着椭圆形车轮的汽车忽高忽低的前进着;车轴没有装在圆心的汽车歪歪斜斜地行驶着……学生在笑声中最直接的感受到了车轮是圆的,车轴应装在车轮圆心的道理。

  三、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增强自主能力,使“数学”个性更突出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求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求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在巩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出示练习题“有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把它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分成的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 )平方厘米,也可能是( )平方厘米,还可能是()平方厘米。”练习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怎样分。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强,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学生讨论后,结合电教进行教学,出示一个长方体,按学生的方法在电脑上演示,分别沿着长、宽、高将这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了两个长方体,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不同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注重运用电教媒体,则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挖掘确切的数学意义和运用条件,能利用它们顺利地进行正向迁移,有效解决一些实际数学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情境的想象的真正结合。小学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是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课堂教学中应强化空间抽象能力。运用计算机三维动画的形象、直观、逼真性。从不同角度展示情景,从而获得很强的视觉刺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维性。

  四、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发展信息素养,使“数学”与时代更贴近

  在运用现代电教媒体,优化数学教学的同时,学生接触现代信息媒体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这样,他们在活动中对媒体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烈,选择、组合以及使用各种信息媒体的能力就会随之得到发展和提高。由于课堂教学中,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强化了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形象性,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一方面是对学生提高认识能力,发展智力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也可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行为,激发学习内驱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精神,因此,让电教媒体走进课堂,合理运用,不仅使 “数学”与时代更贴近,而且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虽然电教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 实际教学中,不少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最佳时机。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何时使用电教媒体。

  ( 一)、于教学重点之处

  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其要点是:①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②在能正确分析此类应用题数量关 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时,在两张胶纸上各画一汽车,通过抽拉直观演示,显现两车相遇的全过程。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投影片抽、拉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 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 ——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教师通过投影的直观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 直到两车相遇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二)、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

  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电教手段助一臂之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 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设计了两组画面。第一组认识一个数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再通过学具操作,让学生折折、摆摆、画画 ,感知单位"1",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以及何为“平均分” 。第二组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如五个学生组成的整体、八棵小树组成的整体 ……通过幻灯在屏幕上依次展示。在此同时,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讲解“分数的 意义”过程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

  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的几个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然后 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些小旗、一片森林、一 群羊、一队小朋友……)都可看作单位"1"(同时银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 "1"小可小到比细胞还小,大可大到整个宇宙)。由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 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很自然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 三)、在学生思维的困惑处

  教师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的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 ;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 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

  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 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 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于学生思维的转折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既少走弯路,又提高了学生解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学生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此刻,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伴以 “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的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运用电教媒体的最佳时机,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形成了电教“满堂灌”。只要我们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利用各种电教媒体,数学教学就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20xx年12月30日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3

  摘要:小学数学的知识是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但是对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这些却并不简单,学习数学需要一些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相对来说有些单调,并不是很丰富多彩,这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随着科技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被广泛应用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电教媒体可以应用数学新课的导入、计算等多个过程,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使教学效果显著。本文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分析如何利用电教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电教媒体;新课导入;方式探究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只依靠黑板和粉笔进行教学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和工具被直接应用在教学中,例如:电脑、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等。这些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曾经那些在课堂上难以实现的方法都变得可行。而利用电教媒体的新课导入,使学生们愿意跟着老师的步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会让学生溜号,能够很好的完成新知识的导入。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被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和方案所淘汰,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应用。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除了一些发展较为落后的乡镇和农村在基础设施上没有太多的变化外,很多地方基本都有了多媒体设备,但是比较明显的问题是它的应用率并不是很高,一些教师即使有这些新型的教学工具,但他们还是习惯用之前的教学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没有太多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学生不愿意听讲,老师的教课兴致也不高涨。

  三、如何利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

  (一)激发学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产生兴趣,就会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电教媒体可以摆脱课本上枯燥单调的文字和符号,应用很多声音、视频等。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间》这一节时,可以在投影仪上放映时钟行走的过程,让同学们观察一分钟、五分钟、一小时,秒针、分针和时针是怎样变化的,它们分别运动了几个圆周,每个针转动一周都代表什么等等,若是真的观察钟表,有很多时间就无法完成和观察,这就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二)设置疑问导入新课。中国有句古语“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最大的学习的动力,它可以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寻求答案,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多设置疑问,启发学者。例如,在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先在投影仪上放置集中几种商品并标记单价,例如,苹果一元钱,桃子两元钱,香蕉三元钱,如果你手中有十元钱,购买一个苹果、一个香蕉后还剩多少钱?以上三种商品都购买一个还剩几元钱?若两个香蕉。两个桃子,是否还剩钱?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们产生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而通过这些问题的反复练习,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对未知的`事物,会激发人们探索的本能,而小学生更是对未知的事物有强烈的猜想,激发他们思维的不断应用。例,在学习《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首先在投影仪上放映1+2+3+4+5+6+7+…+98+99+100=?这样一个问题,然后告诉同学们,“这道题除了一个一个进行加总计算,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著名的数学家高斯在他上学的时候使用的方法,可以更加快捷准确,大家开动脑筋,看你能不能找到这种好的方法?”通过设置这个悬念,强烈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去努力和探索,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愿意去尝试。

  (四)创造情景导入新课。建立一个情境,将数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有求知的欲望,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这种方法,更加依赖电教媒体才能实施。例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观察一组动图,就是交通灯颜色变化的顺序,让学生观察之后,说出自己的发现,然后老师向同学们解释这就是生活中的无限循环的例子,然后再进行课本上知识点的学习,这种知识点的新课导入方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创立一个真实的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若是离开了电子媒体,显然这种教学方法就不能实现,就不能实现这种动态的展示方式。再如,在学习应用题计算时,两个人在100米的跑道上来回跑,两个人速度分别是6m/s和9m/s,当两个人同时回到出发点时共相遇了几次?老师可以制作一个模拟动画让学生观察,虽然很快能知道答案,教师再用数学方法给予解释。

  总而言之,电教媒体的出现对小数数学教学来说是一个福音,它给教学带来了太多的便利,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为新课的导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本篇文章对优化小学数学电教媒体导入新课的方法的探究,可以对小学教育事业有所帮助,也欢迎仁人志士可以提供更加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国新,高晓艳.适时适度发挥电教媒体的最大作用[J].科技展望,2016(02).

  [2]伍刚.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6).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4

  摘要:电教已经普及到了教育事业当中,这使得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由于小学生们刚接触书本,很多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晦涩难懂,因此电教给小学教学带来的便利尤为显著。但是如果小学教师运用电教手段不恰当,那么电教也只会是教学过程中的累赘。

  关键词:电教手段;小学数学教学;优化

  一、引言

  因为小学生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力很弱,而数学课又偏向于抽象化,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在没有外部辅助的情况下教学十分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将电教设施(多媒体等设备)和书本结合授课。而且利用电教设施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源来将数学中的概念和抽象问题具体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电教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电教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它自出现之后就被各大行业所看重,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当像投影仪、幻灯片、计算机等电教设施被运用到教学中,受到的反响很大,对老师而言,教学更加便利;对于学生而言,理解抽象知识也相对简单了。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字应用中的入门基础教学,而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们只能对简单直观和可触可见可听的事物进行理解记忆,并且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缓慢构建中。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电教不恰当出现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时过度依赖电教设施,将所有将要教授的内容不假思索地加入幻灯片里面,没进行过修改,这样只会显得过于冗余,而且讲授的内容会无法突出重点。或者本该用幻灯片讲解效果会更好的却没有用,而该直接手写加口述会更简单方便时却用幻灯片繁琐的演示的现象。有时幻灯片里选取的内容太过呆板不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小学数学中关于时间问题的计算。当知道现在时间是十三点四十五分,求二十五分钟后的时间。教学时幻灯片里没有用时钟图片来将问题的抽象化变为具体化,相反却在幻灯片加入大量讲解过程,即一小时等于六十分钟的概念,四十五分钟还差十五分钟达到一小时的简单减法运算,然后就是将二十五分钟分为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的解法,最后就是得出的结论,十五分钟后,时间变成十四点,还剩十分钟,由此可以得出二十五分钟后时间是十四点十分。从根本来说这样和没用幻灯片是一样的效果,无法展现出电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果。

  四、正确运用电教手段,使电教充当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好帮手”

  (一)不盲目选择材料添加到电教中,巧用电教手段

  1.使用小学数学重要概念加上图片等信息的电教手段教学小学数学的概念一般比较重要,在以后的中学或大学时,都可能会用到。但是概念都是文字描述,十分抽象,对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这时候就要使用合适的电教手段来教学了。例如,在三年级学习矩形面积概念时,矩形面积概念就是由长和宽围成的面,定义是长和宽相乘。这样手写或者口述都使学生不能充分理解,最好的办法是选取两个矩形图片(长方形和正方形)插入幻灯片里面,红色标记长,蓝色标记宽,面积是什么,就由灰色阴影将矩形形成的面填充,而且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选择较卡通的图片来加强小学生对概念的记忆。2.删除数学教学中的`不必要的内容,只进行重点的详述这一类电教手段大都选择应用在试题讲解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将整道题的算法都一股脑插入幻灯片里面,而是将对这道题的归纳性思想用小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在幻灯片里面表达出来。例如,有10颗糖果,分给小明3颗,小东4颗,剩下的给小红,求三人所得糖果占总数的多少。这时候老师用幻灯片展示的效果作用不大,毕竟解题步骤不算这道考题的重点,所以可以删除,只要在黑板上书写加老师口述即可,但是应该在幻灯片上写出这道考题考的是分数的概念,以及两张3个糖果一堆的图片,一张4个糖果一堆的图片,分数由分子和分母构成,并指出分子是整体的一部分,即3、3、4是分子,分母是整体的数量,即10是分母,以及整体是1,所有的分数相加就得到一个整体,和为1。这样的教学,既解了题,也突出了重点,复习了教学内容,同样可以添加一些趣味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依据学生学习情况使用相应电教手段助学

  1.小学数学抽象课题运用多种多样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们数学学得如何,关键是要看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大不大。只有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才能提高,但是如果单纯的口述加黑板上的手写,想要提起小孩的兴趣的可能性不大。这时候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让数学变得有趣。例如,一道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妈妈给了小明80元钱,要求小明买2本3元钱的笔记本、24元钱的拖鞋和一辆30元钱的玩具车,小明可以用剩余的钱买一样下面商品中的哪一样商品,钱刚好花完。这时候可以在一张幻灯片上加载多个卡通或实物缩小版图片(题目中已经确定的商品图片和其他商品图片隔开),图片下面标注相应的价格,然后让小学生来计算和选择。这样比简单的文字表述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能够慢慢喜欢上数学。2.巧用电教手段使小学数学中的难点通俗易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多相对较难的,这时候我们需要运用幻灯片、声音、图像加文字等电教手段来作为辅助手段,让学生在看到和听到的前提下,把数学知识理解透,这相当于把难点简化了从而有助于教学。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用幻灯片添加其他方法解题,让学生在易理解的同时能扩展自己的思维方式,让小学生们思维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求半圆的周长。小学生可能只理解了整个圆的周长,而半圆的周长会求错。这时候可以在幻灯片里加入卡通半圆,再讲其求解,即圆的周长的一半加上平滑线段,即围成半圆的边界长度。这时候可以联想到半矩形的周长和半三角形的周长等求解问题。

  五、结束语

  合理并正确地运用电教手段,不过度地使用电教设施,帮助学生从直观的理解能力慢慢地向抽象思维转变。另外电教手段添加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更好地帮助小学生们记忆和理解数学的那些偏向抽象性的概念和知识点。

  参考文献:

  [1]范翠花,侯兆芬.运用电教手段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体会[J].山东教育科研,2002,(07):58-59.

  [2]冯艳军.充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12):43.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5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巧用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别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巧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也促进了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中。

  关键词:电教媒体,应用,不用 ,提高,数学教学

  电教媒体网络教学通过图、文、音、像等信息,形象、具体地传授知识和表现教学内容,并大大扩展时空范围,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将其上升为理性知识。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多媒体应用与不用

  是不是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或者是为了节约备课时间根本就没必要用多媒体教学?这都是比较偏面的观点。多媒体课件当用则用,我认为在遇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时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1、对于学生不熟悉的又需要了解的形象,或者是限于学校没有的直观教具,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比如在进行钟表的认识的教学时,虽然小学生知道钟表,但是对于钟表的构成却不完全了解,学校又没有钟表教具,那么就可以能过多媒体,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钟表图片,然后把一个完整的钟表平面图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钟表中的时针、分针、秒针,大格和小格,为学生后面学习认识时刻打下基础。

  2、需要直观展示的形象过程。比如,在讲1分时,可以通过分针走一小格为1分的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1分是分针走1小格,而分针走一圈是60分,能过把分针走的路线用色彩标示出来,了解分针走1圈走了60小格也就是60分,这时同样用不同的色彩把时针走的路线标出来,让学生直观了解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时,1时=60分。这个过程虽然用钟表可以直接操作,但是学生看实际钟表教具没有用课件色彩分别展示那样形象,特别是1圈,1大格,课件展示更加准确、直观,同时学生更有兴趣,观察更方便。

  3、较抽象的问题。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能过讲解学生并不能了解的,可能通过课件来辅助了解。比如在教学千米时,对于千米这个长度学生并不了解,1千米到底多长,我通过课件配合讲解来完成的。本校到北蛘蛱焯焐坛〈笤7千米,我就把本校到北蛘蛱焯焐坛」路线图做成课件,每隔1千米设置一个点,都是学生们熟悉的地方,如XX地名、XX同学的家、XX桥等。然后动画展示,从出发点到XX地名刚好是1千米。学生们对这个地名都很熟悉,就建立起1千米的概念,这些路有弯的,有直的,就问学生,从XX地名到XX地名是1千米,有几个弯,从XX桥过到XX同学家有1千米,是直的,从桥到XX同学家要走多久,让这位学生回答后,再用动画演示小朋友走1千米的时间,大约15分钟,这样加深对1千米的认识。

  4、需要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时。比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要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后,呈现其特点时,就可以用课件展示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表格,让学生一下子就看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边和角上各自的特征,而且可以直接对比出其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通过色彩和闪烁,让学生加深对特征的了解。

  当然,很多时时候我们是没有必要用课件的,对于通过传统教学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用课件去展示了。比如在展示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用课件展示反而让学生不明了,倒是用实物展示,直接拉扯平行四边形让其变形,会更直观更形象一些。

  二、巧用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

  如在教学统计中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小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巧用电脑创设教学情景,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动画显示出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乐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三、巧用电教媒体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当今的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向学生展开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圆的特征,教师先提问:“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在学生回答后,运用电教媒体显示自行车、摩托车的模型,然后再问:“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随着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椭圆形的车轮,在行使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接着再运用多媒体将车轮依次换成长方形、正方形、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不断的变换,把它们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的比较,在对比的情境中,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表象认识。

  学生注意力更易集中,获得了深刻的表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巧用电教媒体突出重点分化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巧用起来促进知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例如,相遇问题应用题的重难点是正确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分析解题思路。在教学中先设置这样一道准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钟走60米,李诚每分钟走70米。在运用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时,可分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创设动态情境,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用屏幕显示:张华、李诚两家用太阳表示并不断闪烁,当发出第一声悦耳的响声后,张华、李诚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张华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李诚走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屏幕底色是浅黄色,色彩清晰艳丽。这时教师提出问题:有几个人在运动?出发时间怎样?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怎样?结果怎样?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加深学生对”两地、同时、相遇,关键词的分析和领会,形象深刻的提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使学生准确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清除障碍。第二步,观察、质疑,得出结论。巧用电教媒体逐步的演示两人走的时间与路程的变化情况,并质疑:(1)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2)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准确理解到: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就是两家的距离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这样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适时启发、点拨,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上路”,从而为后面的例题提供丰富的信息与表象。

  五、巧用电教媒体多样化练习

  电教媒体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上思想最容易溜号,只有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

  总之,巧用电教媒体应用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绝对的意义。需要教育战线上的每一位教师不断分析、总结、探索电教媒体中的问题、经验和方法。电教媒体应用才会更加科学合理,更能体现出电教媒体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黄勇南《小学数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2]何春梅《在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6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对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进行再认识,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保持对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电教媒体应用功能的最大化。

  1.电教媒体的应用利于创设学习情境

  学生的学习作为一种活动过程、一种建构过程,是需要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应用电教媒体,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乐于接受的富有思考性和探索价值的学习情境,使教学变得更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小猴、小狗进行的骑车比赛。小猴骑的车的车轮是椭圆形的,小狗骑的车的'车轮是圆形的。小猴的车行驶时一高一低,既费力又缓慢;小狗的车行驶时轻松自如,又快又稳。圆形车轮的车为什么跑得快?椭圆形车轮的车为什么跑得慢?在这种富有探索性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他们调动原有的知识,积极探索思考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心理上产生了对学习新知的渴望和期待,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为正确认识圆的特征做好准备。

  2.电教媒体的应用利于优化学习过程

  应用电教媒体可以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了解更生动直观的事物形象,可以根据需要变曲为直,变静为动,或作可大可小、可快可慢的呈现,使变化过程可停止可重复,可变分散为集中,变整体为分散,把不便于感知的事物或过程以易于感知的方式表现出来。以教学“行程问题”为例,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认识实际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行程问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以下内容: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没有相遇。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交叉而过。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相遇。甲乙两车从两地相向而行,甲先行一段路程后,乙车才出发,又经过一段时间两车相遇。甲乙两车同时从同地向相反的方向行驶,两车的距离随着行驶的时间变化而变化。在演示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发出的声、光,彩色画面和图像,以及模拟运动变化的动画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了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路程三种量之间的关系,认识了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及相遇的含义。通过优化学习过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探索意义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展开观察、思考的思维过程,探究“速度”的含义,为学习“行程问题”奠定思维的基础。

  3.电教媒体的应用利于转变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也是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和要求。电教媒体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人机交互的学习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知识基础和思维背景的方式,自主构建数学问题模型,并进行深入探究、合作交流、灵活应用。同时,电教媒体提供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转变。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合情推理。要允许学生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上,根据学习兴趣来展开学习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实现教学的个别化和个性化,促使学生通过自主的、积极的思考,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例如“统计图”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统计观念,学会从统计的角度去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经历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推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报刊和网站中去收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数据信息,如江河污染、车流量、近视、龋齿发病率、身高体重、某物品的销售量、电视节目收视率等。在收集有关数据资料和了解运用电脑制作简单统计图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适合的统计图类型,尝试用电脑制作,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教师给予引导及提出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例如从江河污染情况统计图中,你有什么发现?你想提出什么建议?从近视眼发病率情况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统计数量怎样变化?变化的趋势怎样?你可以作出什么推断?通过运用电脑制作的统计图,形象直观、整洁美观,制作简便,学生的操作技能、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培养。电教媒体虽然功能显著、优势突出,但是它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无法完全替代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的情感交流,无法替代学生的思维和操作,无法替代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我们不能因为电教媒体的应用而淡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电教媒体这个平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探究、发现、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教学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好电教媒体为教学服务的功能和价值。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7

  从班级授课制初创开始,传统教学媒体就开始流行,经典的传统教学媒体就是黑板加粉笔。随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目标不断提高与传统教学媒体不能满足目标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电教教学应时而生。虽然电教教学在初入小学数学课堂是备受教育者质疑,但是随着试用时间的推移,电教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顺利地通过了教学实践的考验。笔者认为电教教学主要可以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优化。

  一、课前的情境创设

  一堂生动的课并不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有趣程度,而是依赖于教师的。一成不变的教师口述式教学通常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同时也降低了教学效率,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但是电教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数学知识环环相扣,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考虑到小学生整体的认知能力,教师应该利用电教资源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弱化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赋予数学知识一定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例如,一年级小学数学内容《比一比》,一年级小学生思维简单,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来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呈现几幅图片,让学生明白“多和少”的概念,教师可以将画着两张一样的物品图片放在一起,各占幻灯片的一半,比如左边图片的盘子里放着堆得高高的六个苹果,而右边图片的盘子里只有一个苹果,教师提问学生哪个是“多”?哪个是“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多和少”的概念,从而进入到《比一比》的学习中来。再举个例子,小学三年级《认识小数》,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搜集资源在屏幕上显示图片:超市水果上的`价签上标着“6.5、赛车玩具上标着“88.9”、书店里的漫画书上标着“20.8”,教师试探性的问学生:这些都表示什么呢?这些数字和我们以前接触的数字有什么不一样?你想知道它们的含义吗?这样教师就成功地利用电教媒体将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距离拉近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课堂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往往是一节数学知识的核心,也是数学考试中分值占得较多的一部分,所以数学教师特别重视重点教学内容的灌输,但是在未使用电教教学之前,教师除了对重点教学知识进行多次口头重复之外没有更多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总是重复地进行统一知识点的讲解不仅教学效果不佳,而且耽误了课堂时间影响了其他知识点的教学,学生也会对这种“老生常谈”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电教教学表现形式多样,教师可以利用特殊的音频,特殊字体颜色和动画甚至是图片视频来突出教学重点,用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表达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加深重点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比如,小学数学九九乘法口诀表是小学数学的重中之中,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但是教师只是一味口头强调乘法口诀表的重要性太过苍白,学生也难以背下来,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的音频播放《九九乘法表》的歌曲,这样就降低了学生背诵的难度,同时将歌曲和数学知识相融合,学生在课堂上纷纷尝试,数学课堂增添了较多活力。

  三、数学教学难点

  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不高,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难点问题是十分正常的。但是作为小学教师,还是要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况,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采用有效的重点讲授方法。多数情况下,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小学生偶尔挑战知识难点有利于其数学能力的提高和拓展。小学数学课堂四十分钟,教师要让学生吃透教学难点具有一定挑战性,但是教师可以利用电教教学降低难度。电教教学的最大优势表现在它强大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电教教学集声音、文字、图像、视频为一体,它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将文字转换成图画,大幅度地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比如,小学五年级数学《求长方形的体积》的相关教学内容,一道例题只给出了长方形的具体“长、宽、高”的数据,要学生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是一个空间图形,而小学生习惯了求平面图形的面积,难以想象“体积”的大致意义,因此教师要再电教媒体上显示该长方体的平面图形,让学生仔细读题将题目中的“长、宽、高”与图片中的边一一对应。这就是利用电教媒体将教学难点简化的过程。以上就是笔者对于优化小学数学电教教学的具体建议,作为合格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从更多方面考虑,不断优化电教教学的课堂效果,为学生快乐学习而创新努力。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相关文章:

让电教走进数学课堂的教学论文12-05

小学数学的论文12-11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1-19

小学数学论文11-23

小学数学的教学论文11-22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精选06-13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5-17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06-20

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