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材料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1
论文摘要:实验课是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实验室建设、优化实验课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室开放程度、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改革实验课程评价考核机制共5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论文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 实验教学 质量 改革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建类专业,如: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开设此课的目的是为专业课程学习提供材料性能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同时使学生毕业后具备在设计中合理选材,施工中正确用材的能力。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质,实验课是该课程体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土木工程材料的实验方法,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目前高校不断压缩课程学时的趋势下,各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计划学时一般在36-54之间,其中实验课学时在6一18之间。土木工程材料涉及面较广,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内容繁杂,由于学时有限,理论课很难完成,往往压缩实验课,特别在实验资源较差的学校更为突出,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实验课。不仅如此,开设的实验课往往也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针对不同专业的选做实验,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明显不足。如何在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情况下提高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是十分迫切的任务,作者在此作了一些思考,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教学资源
实验室、实验设备等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是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基础,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硬件”。土木工程材料基本实验包括6个:材料基本物理性质实验、水泥实验、混凝土实验、墙体材料实验、钢筋实验、沥青实验,实验时学生按3-4人分组,根据学校规模不同,有相应的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要求,这是开设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的基本条件,学校必须予以满足。同时学校应加大实验室投人,开放实验室,为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选做实验创造条件。
土木工程材料品种、型号较多,实验室还应设置专门的样品室,集中展现材料的实物、模型,使学生对各种材料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教师还应制作或收集各种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检测和工程应用的动画和录像,在实验条件有限或者实验学时有限时,可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通过动画演示和播放录像,让学生能充分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以及材料的应用条件、范围和施工程序,达到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并扩展学生的`知识。
二、优化实验课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针对的专业较多,各专业有土木工程材料品种、型号较多,实验室还应设置专门的样品室,集中展现材料的实物、模型,使学生对各种材料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教师还应制作或收集各种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检测和工程应用的动画和录像,在实验条件有限或者实验学时有限时,可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通过动画演示和播放录像,让学生能充分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以及材料的应用条件、范围和施工程序,达到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并扩展学生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专业特点,优化实验课内容。我们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改革,如将原来的“砂、石实验”与“普通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实验”综合,并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结合,使之成为一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增设了“沥青混合料”选做实验;针对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增设了“陶瓷砖性能”选做实验;针对给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增设了“塑料管材性能”选做实验等,改革后的实验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自己的特点,而实验学时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专业特点,优化实验课内容。我们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改革,如将原来的“砂、石实验”与“普通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实验”综合,并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结合,使之成为一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增设了“沥青混合料”选做实验;针对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增设了“陶瓷砖性能”选做实验;针对给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增设了“塑料管材性能”选做实验等,改革后的实验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
三、加强实验室开放程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的过程。例如表1中的混凝土实验,实验实施时分小组进行,首先教师由提出实验的目标,如配制C30,C40,C50混凝土,小组选择各自的目标;然后学生测定配制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质,如砂石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级配等,选择相应的材料;再次按配制目标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后进行混凝土的试配和强度测试。实验完成后,按小组提交实验报告,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是不相同的。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针对专业性质不同开设选做实验,没有开放的实验室,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以上的混凝土实验,涉及的环节多,周期长(28天),在各种教学任务安排紧张的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在固定、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加强实验室开放程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时间去进行自己设计的实验,才能真正达到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四、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实验课教学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师首先应从思想上重视实验课教学,注意教学方法。在上实验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如实验教学大纲、讲义等,开始上课后,一般花10一15分钟,将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操作注意事项讲述清楚(应有适当的演示)。学生进行实验时,指导教师应耐心指导,对于验证性实验应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操作规则操作,观察学生每个实验步骤,并随时纠正。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学会怎么开展
未知领域的实验,而不至于在碰到新课题时束手无策。目前,多数高校都给教师配备了助教,上实验课教师不到场,完全由助教替代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的表现,必须予以制止。
五、改革实验课程评价考核机制
实验教学考核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检查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程度;二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各高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考核一般理论考试占80%左右,实验考核占20%左右,传统的实验考核办法大多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验告的质量来进行,对实验的过程不够重视。考核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检验。考核时教师不仅要看实验的结果,而且要将考核重点放在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来。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评价。
六、结语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开设面较广,凡是有土建类专业的学校都开设该课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将带来较大的受益面。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的一项长期任务。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2
为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文献分析,对南昌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并获得了省级和校级教改课题的支持。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并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土木工程材料种类繁多,各类自成体系,教学内容大多数是叙述性和分析性内容;同时,土工工程材料发展迅速,新材料层出不穷,以致学生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习中难以抓住重点,出现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好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笔者从教材编写、授课内容编排、课时分配等三个方面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一)教材编写
20xx年,南昌大学与其他兄弟院校编写出版了教材《土木工程材料》[12]。新编教材充分考虑到现有教材的不足,强化混凝土章节内容,增加了轻质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纤维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等新型混凝土的相关知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弱化部分章节,将石材、木材、合成高分子材料等章节内容进行相应删减;紧跟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增加建筑节能材料章节;设置案例,在各章节中多设案例,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与实践相结合。
(二)授课内容编排
根据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力求做到以下几点:突出重点内容,授课时以水泥、混凝土、沥青、沥青混合料为主要重点,以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建筑钢材、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材料为次要重点,同时兼顾建筑功能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砂浆、石材、木材等;体现专业特点,注意授课内容与不同专业方向的有机融合,土木工程工民建方向专业重点突出水泥与混凝土的内容,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则要求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则要求详细讲解大体积混凝土及其施工;紧跟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授课时将土木工程新材料(如新型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新技术(如隧道盾构技术、大型混凝土构件预制技术)以及教师自身科研课题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结合工程应用,将国内外典型工程(如新型混凝土技术在三峡大坝、杭州湾跨海大桥应用)融入课堂教学中。
(三)课时分配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实验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学时有限,在教学中合理分配课时是保证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南昌大学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共48学时,其中课堂授课32学时,实践2学时,实验14学时,具体安排见表1。
二、 教学模式的构建
目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模式一般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笔者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调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除进行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外,还适当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
(一)理论教学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需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组成、结构、生产、工艺、性能与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此,有必要将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组为土木工程材料的组成与结构、生产与工艺、性能与应用三大块进行统一讲授。同时可采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方法进行理论教学,以达到缩减课时、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实验教学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现有的实验项目基本上是验证性实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因此在实验教学改革时,除了开展水泥实验、砂石实验、普通混凝土实验、沥青实验等验证性实验外,还设计了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在设定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坍落度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实验。创新性实验是让学生自选材料和自行设计实验。创新性实验前先将学生分为3~4个组并确定实验题目,要求小组同学查阅资料、集中讨论后完成创新性实验,比如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实验、缓凝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实验、不同等级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实验等。通过开展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实践教学
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组织学生到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了解混凝土的生产运输过程,认知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熟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或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见识混凝土的浇注养护,了解建筑钢材的性能和加工,实现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对土木工程材料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鉴于这一缺陷,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视频播放与课堂讨论环节,提供了网络辅助教学,完善考核方法。
(一)视频播放与课堂讨论
为让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引导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笔者充分利用多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优势,特别制作了一段50分钟左右关于材料在仿生、智能领域研究和发展的视频资料,要求
学生提前自行观看,同时在课堂上也组织学生利用1个学时观看视频资料,之后用1个学时让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观后感想。
(二)网络辅助教学
网络辅助教学是高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辅助教学为学生与教师之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教师可将很多相关的文档、幻灯片、视频资料上传到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让学生自行下载。学生也可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向教师提问,教师可定期查看和回答学生问题。在教学方法上,网络辅助教学是对课堂授课方式的一种补充。
(三)考核方法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考核方法采用课堂考勤与课堂讨论、实验实践(报告)、期中考试(开卷)、期末考试(闭卷)四种形式相结合的全程考核方法,其中四种形式占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15%、15%、20%和50%。四种形式相结合的全程考核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改变传统的一考定成绩、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分阶段检验教学效果、改革考试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经过上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授课内容:教师讲课内容有主次之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不仅简单轻松,而且也更有针对性。对此教师可以适当减少理论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实践。
(2)上课形式: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并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积极发言,既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3)实验实践环节:除了部分验证性实验项目之外,还增设了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见识到各种不同要求的混凝土,创新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4)考核方法:采用上述四种形式相结合的全程考核方法,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程学习效果。
五、 结语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集理论、实验、实践于一体的课程,学好土木工程材料,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本身的特点和学时的限制,要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知识,学会合理运用土木工程材料,必须从教材编写、授课内容编排、课时分配等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以及视频播放与课堂讨论、网络辅助教学、考核方法等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实施,同时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参考文献:
[1] 苏达根,张志杰,张慧珍,等.《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刍议[J].理工高教研究,20xx,23(3):86-87.
[2] 杨医博,梁松.《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S2):104-105.
[3] 吴芳,杨长辉.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xx,15(4):79-81.
[4] 安明喆,吴萱, 潘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xx,15(2):89-92.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3
【摘要】针对《土木工程材料》双语教学的课程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通过总结实践教学过程进一步完善该双语教学课程,相关成果为土木工程材料双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教学实践
一、课程简介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提高教学效果、顺应国际土木工程领域的教学改革发展,开展土木工程材料双语教学显得十分必要。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土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内容包括:绪论、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钢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砌体材料、屋面材料、沥青、沥青混合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木材和建筑功能材料。其中重点介绍了这些材料的基本组成、技术性质、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及选用原则。在介绍土木工程材料基本知识的同时,力求反映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间的本质关系,并引导学生熟悉和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标准。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具有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的基本能力,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材料科学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土木工程中常用材料(包括建筑钢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砌体材料及屋面材料、沥青、沥青混合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木材、建筑功能材料等)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用途、质量检测和评定的标准,具备针对具体工程合理选材与用材的分析能力。(2)了解各种常用材料的试验方法,并通过实验环节的学习,掌握主要材料的试验方法和基本试验操作技能,具备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评判的能力。(3)了解各种材料的生产方法、常用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及改善材料性能的途径,具备对各种配合比进行设计的能力和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校核的能力。
三、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1.国内外教材的互补。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依据,是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中首先面对的课题。为实现教学内容与国外教学内容接轨,本课程主讲老师根据国外的学习工作经验,结合国内工程实践,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异同点,选取了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和拓展。2.双语课件PPT的制作。本课程课件PPT在中文课件的基础上,完成了全英文课件的制作。PPT课件中设计穿插大量实验室及工程实践图片及大量视频及Flash动画演示。详细展示了各种工程材料内部组成与结构间的关系,材料性能在工程中的应用等特性。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工程适用情况。本课程双语课件的一大特点是融合了国外相关建筑材料的课程信息,让学生能更生动地熟悉相关工程材料的发展史及研究进展,夯实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3.双语课程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形式不同,本课程双语教学形式吸取了国外相关教学模式的经验,采用“启发式”及“提问式”等互动模式进行教学。这一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由原先的被动受学转变为课堂的主动学习,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起到了引导学生去掌握各知识点的作用,一改原先单调的介绍及讲解等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授课效率。
四、双语教学实践及问题处理
双语教学在实践教学初期由于教学模式新颖,课件内容丰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随着课程实践的深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们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因对专业词汇的不熟悉而跟不上课程节奏。由于大学英语授课内容与专业英语关联性不强,即便是英语基础好的本科生也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来进行双语授课。为此,本课程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专业词汇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双语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国内外由于工程特点及发展历程的不同而出现的标准规范的差异性。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地穿插相关背景发展的介绍,让学生能从根本上了解其异同点。
五、总结
双语教学对本科生而言是一个具有挑战也充满兴趣的教学模式。《土木工程材料》由于其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专业面广,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不少实践性问题。归纳总结这些问题发现,双语教材的选择、教师水平的提高及学生基础的夯实是三个关键性因素。此外学校应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为双语教学提供相应的安排,帮助教师及学生克服上述几个短板。
参考文献:
[1]孙振平.《特种建筑材料》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09,(34):233.
[2]元强.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J].科教文汇,2012,(19):54-55.
[3]董素芬.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创新切入点初探[J].黑龙江教育,2016,(03):13-14.
[4]郭咏梅.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69-71.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4
摘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存在的问题,建立并完善三个课堂体系,即实践教学课堂、课外互动课堂和社会实践课堂,提升学生检测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实践教学;课外互动;社会实践
随着实体经济回归,调整产业结构、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必然趋势。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机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教育输出和社会输入对接,培养技能型及创新型人才。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地方师范院校纷纷向工科转型,申报土木、机械等工科专业。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实践环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占很大比例,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甚至达到30%以上,它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基础课,该课程在土木培养方案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开始认识专业课的桥梁。不同于力学课程和结构原理课程,土木工程材料课贴近工程现实,实践性很强,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大部分组成。理论课主要讲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制备、性能、国家标准和应用等,知识较多,内容繁杂,各章之间相对独立,要掌握好这部分理论知识,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设计性”实验模式,建立教学实验评定机制,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等措施[2];实验教学要从原教学体系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置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或设置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周[3];编制学生实验手册,开放实验室并与课题相结合等优化实验课的组织与实施[4]。为提高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参考。
一、实验课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设备利用率低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涵盖水泥试验、混凝土骨料试验和石油沥青试验等,但由于高校课时压缩,实验课课时较少,需分组上课,为防止和理论课冲突,一般集中几周完成,导致实验设备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这样不仅导致实验仪器设备教学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本专业可持续发展。
(二)学生积极性不高
首先实验教学成绩一般占《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总成绩的30%,这部分成绩虽然比例较高,但是成绩仅根据实验报告和出勤率确定,学生不需掌握材料检测的技能,便可完成以上两个内容,没有学习压力。其次学生身处学校,未走向工作岗位,无法意识到实验教学内容的重要性,缺乏学习目标。最后实验课程无闭卷考试,学生课前不预习,课下无复习,只是被动和机械性的完成学习任务。
(三)创新性、挑战性不足
传统实验课一般是教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演示仪器操作方式,交代应注意事项,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获得数据并处理数据。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没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实验内容单一,没有融合到具体材料的整个研究中,无法让学生思考实验数据的意义,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
二、实验教学改革
根据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现状及存在问题,建立并完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三个实践育人课堂融合机制,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学校实践育人特色。第一课堂(实践教学)针对教学内容单一,不能引导学生思考等问题,进行实验方案综合设计创新,针对学生学习态度,探索实验技能考核创新。第二课堂(课外活动)针对实验设备利用率低、创新性、挑战性不足等问题,成立兴趣小组,申请实验室开放课题,以预约方式为同学开放设备。第三课堂(社会实践)针对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建立学生进入教师研究中心的导师制,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积极洽谈合作企业,让学生参观并参与其中。
(一)第一课堂实践内容项目化
1.增加设计性项目类型
传统实验项目如水泥凝结时间实验、体积安定性实验都是针对某种材料的单一实验。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需要增加设计性实验项目类型,以水泥混凝土综合实验为例,学生想要全面掌握这个实验,需要从配合比计算开始,利用理论知识计算配制水泥混凝土需要的砂子、石子、水和水泥的量,并计算砂子的规范级配,根据计算出的结果,称取各成分的量,进行混凝土搅拌机拌和与人工拌和的比较,测试坍落度,并根据坍落度及时调整各成分的量,重复实验步骤,直至配出的混凝土满足要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起解疑达惑的辅助作用,学生是主体,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采用多方案实验
传统实验项目如水泥强度实验都是针对某种单一影响因素的实验,但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指标受多因素和多条件影响,所以需要设计多方案实验。水泥强度受水泥细度、养护条件、混合材料品种和掺量、水泥矿物组成等因素影响,养护条件如温度不同,测出的结果也不同。不同年级测试不同影响因素下水泥强度,同一年级不同小组测试同一影响因素不同条件下水泥强度,让学生讨论各种因素及各种条件对水泥强度的影响,加深知识点的理解。
3.改革实验评价体系
制定学生实验评价体系,纳入实验技能考核。要求学生课堂实验完成后,不仅要写实验报告,还要按照材料检测单位格式填写相关材料检测报告。学生除完成实验课的任务及实验报告的书写,还必须通过技能考核,才能达到实验课及格的标准,然而,实验项目非常多,如果所有项目都进行考核,耗时耗力,为了有效推进实验技能考核制度,提高效率,学生采取抽签的方式,抽到的实验项目必须按照国家规范流程完成,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二)第二课堂开放化
1.兴趣小组探索性实验
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兴趣小组宗旨是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实验方案,查阅资料,并且独立进行实验,写出实验论文或实验报告。学生自愿报名,自愿组合,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采取加学分的激励机制。
2.实验室开放制度探索
由教师申请实验课题,通过学分激励机制调动一部分同学参与进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练习实验仪器的操作,学生在进实验室之前要承诺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并在使用登记表上填写详细信息。
(三)第三课堂多样化
通过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的学习和探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积极主动加入到土木相关教师的科研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师的相关课题,完成理论知识向课外的延伸。教师积极寻找材料检测合作单位,带学生到合作单位参观实际工程的检测实验,让学生了解工程中需要检测的实验项目、检测的方法、检测的仪器以及如何出具检测报告。
三、结语
第一课堂实验内容项目化,采用多方案实验和改革实验评价体系,可以较好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切实掌握该部分知识,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探索性实验和实验室开放制度探索可以开发学生创新性和逻辑性思维,带动学生了解科研方向和科研手段。第三课堂导师制制度可以让学生深入导师课题,切实完成科研任务。三个课堂融合体系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又可以加深学生和教师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张长清,金康宁.土木工程材料创新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xx,(4):73-75.
[2]彭春元,张俊平.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思路[J].理工高教研究,20xx,(4):123-124.
[3]张旭贤.《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探索[J].塔里木大学学报,20xx,22(1):114-117.
[4]丁铸,孙坤,刘伟,董必钦,邢锋.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组织与实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1):116-118.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5
摘 要:简介了土木工程材料现状,综合比较了当前建材使用缺陷,阐述了生态材料、智能材料的应用前景和优劣性,强调了建材节能的重要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 生态建材 节能效应 智能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是指土木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其制品,它是一切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工程的使用质量和寿命。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建筑材料的使用性能、外观、环保性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材料质量、节能效果也越来越看重。
土木工程材料按照其特性规格有不同种分类方法,其更新换代也随着建筑工艺创新不断加速。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对生存空间的要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土木工程材料的生产研究使用和发展提出了更新的挑战。特别是“十八大”关于城镇化的全面推进,预示着我国未来几十年的的经济发展对土木工程材料有着更大的市场需求,也意味着我国土木工程材料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的发展状况,把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1、土木工程材料发展现状
作为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木材、石灰、水泥、沥青、混凝土、砌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等构筑了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基础。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的形成发展, 土木工程材料性能和质量不断改善, 品种不断增加, 以有机材料为主的化学建材异军突起, 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土木工程材料, 如绝热材料、吸声隔声材料、各种装饰材料、耐热防火材料、防水抗渗材料以及耐磨、耐腐蚀、防爆和防辐射材料等应运而生。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全球性资源匮乏和能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大量的建筑废弃物等待处理,废旧物品的再生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环保、生态、绿色、健康”,已成为21 世纪人类生活的主题。 因此,现阶段土木工程材料的使用,不仅要满足轻质、高强、耐用、多功能的优良技术性能和美观的美学功能,更要具备健康、安全、环保的基本特征。也正是在这种需要的带动下,以生态建材、智能建材为代表的新型材料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人们建筑节能材料的需求也呼之欲出。
2、发展生态建材是趋势
材料及其制品的制造、使用及废弃过程是造成能源短缺、资源过度消耗和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建筑发展道路。在工程建设中,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及回收,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量,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寻找既能满足材料性能的要求,又不破坏环境,而且还能够改善环境的“生态建材”是当前土木工程发展的趋势。
2.1 使用生态建材的优势
生态建材又称绿色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1) 生态材料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
2)生态材料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3)生态材料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添加剂等对有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
4)生态材料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
2.2 生态建材的应用和意义
目前,生态建材在土木工程中已得到初步推广,在高层建筑、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也不断广泛,使用效果和质量亦越来越多的得到肯定。诸如钢结构、木材陶瓷、工业废渣微晶玻璃等生态建材不断为人们所常见。生态建材追求的不仅是具有先进的使用性能,而且是从材料的制造、使用、废弃直到再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必须具备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及舒适性,它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做到了发展与环境的统一,现代与长远的结合,这样符合现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对环境、资源的更大需求。
3、建筑材料节能化的必要性
生态建材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的节能化,在材料节能问题上做文章能使建筑本身得到巨大的经济效益,纵观土木工程材料节能发展历程,会发现两项基本特征:
(1)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为建筑节能提供原动力。相比于以往简单的砖、石块、混凝土等墙体保温材料,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酚醛板、聚氨酯板、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新型保温材料的运用使得建筑更加节能环保,墙体保温质量也得到很好的满足。
(2)提高建筑施工工艺是建筑技能环保的重要途径。在大量工程实例中,施工人员发现适当改变施工工艺能使得建筑更加节能环保,由此而提炼出的屋面节能
技术和地面、楼板及楼梯间隔墙技术、建筑遮阳技术都是典型代表,也催生出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这门新学科的出现。
4、智能材料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智能材料是21世纪新诞生的一种材料,其灵感源于仿生物学,特指具有感知环境刺激,并且对环境的刺激进行分析、处理、判断,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适度反应的具有智能特性的新型材料。智能材料具有传感、反馈、自我诊断修复等功能,是横跨多个专业而产生的新产品。
现阶段,智能材料在具体结构的安全检测、根基桥梁检测及损坏评估方面已经获得初步成果,在研究和土木工程结构实践应用中已经突现出其优越性能。例如在地基中放入光线传感器,可直接判断根基是否破坏;把碳纤维材料放置于水泥溶浆中,根据其变硬特性而电阻随外界压力变化而变化,可在内部结构接近损坏区或破坏区时进行自动报警。
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是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土木工程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是土木工程材料发展的最终方向。
5、结语
土木工程材料与人类的生活及生产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该对土木工程材料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而明确的认识。无论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三大难题,亦或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生活质量和环境,都与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密切相关。也正因为如此,生态材料、智能材料、建材节能化才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新世纪的土木专业人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树立“绿色建材”的理念,更多的关注科技发展前沿,最终为土木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6
摘 要:土木工程材料课是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直接构成土木工程实体的各种材料的组成、生产、技术标准、性质、使用及检测等知识。材料是土木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质量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论文
土木工程材料课是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直接构成土木工程实体的各种材料的组成、生产、技术标准、性质、使用及检测等知识。材料是土木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质量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正确的选择和合理使用土木工程材料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的工程材料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且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同时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土建类专业人才,我校土木工程教学团队通过细化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重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及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构建“一主线、三层次、立体化”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
“一主线”是在讲授各种材料时,既突出重点(以水泥、混凝土、钢材、沥青作为教学重点),又体现“一主线”的模式。“一主线”是按照“生产原料→生产工艺→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应用”讲解各类材料的基本知识,授课条理分明,学生学习思路清晰,从而培养了学生正确学习的有效方法和分析归纳能力。“三层次”是在课堂教学中把每个知识点分为逐层深入的三个层次———基础知识、观察和讨论、工程案例,并使每一个知识点达到基础性、扩展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第一层次基本知识是依据以上突出重点、体现一主线的模式讲授,并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第二层次观察和讨论是通过观察建设工程中某现象(或事故)、某试验或试验结果,启发学生展开讨论。学生通过对这些现象、结果的分析讨论,既加深对相关基本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中悟,悟中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思维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提升。第三个层次工程案例是结合所教授的知识点与实际工程案例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工程案例,分析讨论工程案例,教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立体化”是教学内容的立体化结构。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建立立体化的教学内容结构。首先以教材为蓝本,广泛收集、整理大量的教学资料,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其次收集图片、视频、实物样品,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另外制作功能强大、师生互动网络课程,作为支撑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突出“一定位、三最新、重优化”的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设计上导入国内外最新知识、最新标准,结合大量实际工程案例,强调基础,注重应用。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学内容上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目标需要,优化教学内容,突出“三最新”的教学,即结合最新的国家标准教学,将新型材料及其发展新动向纳入教学内容,将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注意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满足厚基础、大专业的要求,突出基础性和系统性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淘汰陈旧材料与标准,适当减少砌墙粘土砖等不符合现代技术要求的传统材料内容,增加新型墙体材料和新型防水材料等内容,实现内容的优化与更新,避免与后续课程重复。增设讨论课题、研究型专题作业和开放式作业,培养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学科前沿的形式,介绍混凝土耐久性、生态建筑与生态建材、新型屋面体系———种植屋面、膜材料与结构等反映学科最新进展的内容,丰富了课程体系,突出前沿性特点。
三、建立“一结合、三类型、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土木工程材料”实践教学的特点,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将理论教学贯穿到实验教学过程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感知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实验教学内容的新体系。具体是做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设计基础型试验、设计型试验和研究创新型试验三种类型,实验室由“封闭式”变“开放式”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实行任课教师和实验人员共同参与指导和管理工作,学生以组为单位,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基础和设计型试验;一些优秀的学生,根据兴趣和个人意愿,参与和完成研究创新型试验(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主),在上班时间学生可比较自由地安排时间,在试验过程中及时得到试验人员的指导。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掌握试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型和研究型试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四、确定“一素质、三能力、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确定“一素质、三能力、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素质”是指工程素质。作为工科学生应有广博的工程知识素质、良好的思维素质、工程实践操作能力、沟通协作素质、把构思变为现实的技术能力及工程创新素质。工程素质是通过大学课程,逐步培养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在教学中由始至终注重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试验课及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素质、工程实践操作能力。“三能力”的教学方法,是以设置疑问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启发对比、分析讨论式及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单一传授知识型、填鸭应试型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和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以实际工程为载体,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发现问题,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教学模式的改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借助学校强大的教学网络平台,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图像、动画、授课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有机结合,使材料或动态过程直接呈现给学生,扩大材料科学前沿信息量,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形式的考核方式。建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学习与考核相互结合,理论测试、试验考评、课外学习成绩评定等多形式的考核方式。
五、建立“一平台、三拓展、信息强”的教学资源
“一平台”是指教务处的网络教学平台。土木工程材料已经在此平台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课程资源,可以供学生课下学习使用。进一步完善了师生互动平台的利用,使教师与学生能够有效沟通。“三拓展”是指通过网络平台,拓展土木工程材料的前沿知识,跟进新材料的发展,使学生及时了解材料发展动向;拓展土木工程材料的最新国家或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培养学生严格遵守标准和规范的工程意识;拓展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发现、生产过程创新漫谈,目的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其创新精神。“信息强”是指在上课过程中,指导学生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强大的信息资源,搜集和查阅有关土木工程材料的最新研究动态、研究论文等资源,并指导学生写作科技论文;二是充分利用教务处网络课程资源,利用课余时间时时进行访问,以及完成师生互动的学习任务。总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不断改革,因材施教,把工程素质、工程意识和工程思维的培养贯穿始终,才能使学生根据不同的工程实际、不同的使用环境,能正确选用土木工程材料,并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工程中出现的土木工程材料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解决方案,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平.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xx(6):112-ll3.
[2]陈宝瑶.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与实践[J].福建建材,20xx(4):114-118.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7
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突出问题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除了上述实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外,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学生实验学习与实验考评成绩之间并没有必然对应关系。实验成绩主要是对实验报告的考评,依据单一,而且往往实验报告抄袭现象非常严重,以致学生做好做坏一个样,动手操作与旁观一个样,预习与不预习一个样,这实际上是对学生不主动学习、实验不动手操作惰性的纵容。因此,要改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关键在于打破这种不对应关系。学生课堂学习通过试卷考试来考评,但实验成绩不能采用试卷考试成绩来考评,因为试卷考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验操作情况。那么,要建立实验学习与实验考评成绩之间的对应关系,必须做到学习中有考评,考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两者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共同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真正实现上述实验教学的两个目的。
二、实验学习与考评相结合的方法
(一)实验过程控制
为了使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在实验课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
(1)按照自愿组合原则将每个班学生分成实验小组。
(2)详细讲解考评规则,强调实验学习与实验考评的结合方式,让学生清楚考评规则。
(3)课堂理论教学可利用视频、动漫等教学手段讲解实验,演示实验;实验课将不再讲解实验操作、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4)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做好预习报告,对预习报告格式不作限定,但其中必须包括小组如何分工合作等内容。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实验,传统实验都安排约2个小时,其中30分钟由教师讲授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但实际上,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实际操作时间短,但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做好课前预习,对实验不熟悉,实验现场只好边看书边做,或者看别人做完后自己再依葫芦画瓢,学生实验操作既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验安排上将实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取消教师讲授时间,将实验完成时间纳入考评成绩,以促使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以及分工合作安排,做到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人人动手操作,而不是由个别学生包办,并将实验过程的分工合作情况纳入考评成绩。1小时实验时间分成三部分:5分钟由教师简单介绍实验用仪器和原材料;40分钟由学生实验操作;15~20分钟安排实验讨论。
(二)实验情况讨论
学生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接触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常常担心学生出错,一旦发现学生操作失误,就马上中断学生实验,再指导应该如何操作,甚至代替操作。这种教学方法表面上保证了学生实验的顺利完成,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使实验过程变得不连续,而且打击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实验过程中,教师是主导方,教师常常无意识地用自己成熟的实验概念强制代替学生初次的实验思考。其结果是学生完成实验后对自己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应注意的细节、实验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实验操作程序是否正确都不清楚。因此,教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最好不对学生进行任何指导,不打断学生实验,只在旁边观察,了解与掌握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实验完成后再组织学生对整个实验情况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尤其对操作失误的要进行重点分析。讨论分析具体步骤如下:先请一位学生将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注意事项等陈述一遍。在此基础上,其他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情况进行补充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根据观察到的实验情况以及学生讨论的情况,对每个小组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与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以下具体举例说明。实例一:在水泥胶砂实验讨论中,有学生说他们发现胶砂搅拌后不均匀,影响了试件成型效果。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引起搅拌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搅拌叶片与搅拌锅底距离过大,由此强调说明实验设备对实验精确性的影响,每次实验前应对实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验;然后提出如何才能使胶砂搅拌均匀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搅拌叶片停止90秒时应该做什么这一实验细节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除了强调规范中“用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的内容外,还可以引出如果用刮具将锅底胶砂搅拌起来,将有利于提高胶砂均匀效果这一实验技巧。通过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实验仪器、操作细节重要性的认识。实例二:粗骨料表观密度测量实验中包括饱和面干、开口孔隙等知识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用湿抹布将粗骨料表面积水抹干就直接称量。针对这一问题,在讨论时,首先对多孔材料空隙结构和表观密度计算公式作简单复习,引导学生思考操作中出现的细节错误,突出实验操作细节的重要性;同时对饱和面干、材料空隙结构、表观密度等相关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讨论结束后,再由教师将正确实验操作程序从头至尾复述一遍,突出实验注意事项,总结实验目的,给学生正确的实验知识。
(三)实验报告内容
每个小组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不拘泥于形式,鼓励学生在形式上自由发挥,但在内容上要包括实验操作过程的描述、小组每位成员对自己所负责工作的介绍以及实验操作的体会、实验结果分析等。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鼓励采用多种形式,如结合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各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等。
(四)实验考评方法
考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即实验时间、实验卫生、实验操作、实验讨论和实验报告。具体考评细则和评分标准如下:
(1)对实验完成时间的考验占考评成绩的5%,考评对象为各小组,小组成绩即为小组每位成员的成绩。其中每个班级10个小组前两名得分为100分,中间六名为90分,最后两名为80分。对实验完成时间的考评只作为一个鼓励措施,考评成绩不能太低。
(2)对实验卫生情况的考评占考评成绩的'5%,考评对象为各小组。根据每个小组实验操作结束后对仪器设备等的整理情况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分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和60分。实验卫生是良好实验习惯的表现,考评成绩上可拉开差距。
(3)实验操作成绩占考评成绩的10%,考评对象为小组。主要考评每个小组成员合作情况和操作熟练的程度,评分标准分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和60分。
(4)实验讨论考核成绩占考评成绩的30%,考评对象为每位学生。所有实验完成后,讨论时学生未发言的0分,有一次发言的80分,两次发言的90分,三次及三次以上的100分。发言讨论能反映学生对实验的态度,实验讨论成绩占考评成绩比例应大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
(5)实验报告成绩占考评成绩的50%,考评对象为小组。考评内容为实验报告内容,评分标准分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和60分。在考评细则中,只有实验讨论的考核是针对小组每个成员的,旨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其他四项都是对小组统一评分,鼓励团队合作;对实验报告,如果要求小组成员每人一份,很多内容会重复,流于形式,因此,可调整为要求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由小组统一提交一份具有实际内容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教学方法实施要点
相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缩短了实验时间,加重了对实验操作过程的考核,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
(1)教师和助教集中精力,随时了解与掌握学生的操作情况,按照考评细则及时对每个小组的完成时间、卫生情况、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和讨论发言做好定量考评;
(2)保证实验仪器运行稳定;
(3)讨论中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四、结语
学生学习不主动、实验学习与实验考评成绩之间不对应是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实验学习与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即: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分工合作;重视对实验教学过程的控制,重点要求学生动手操作;重视实验细节,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及时总结讨论,加深学生对规范实验操作的印象;重视实验报告内容,实验结果分析多样化。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上述方法后发现,学生实验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很多学生反映在实验过程中虽然较紧张,但大家都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印象深刻,收获也很大。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8
摘要: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的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影响混凝土结构耐性的因素很多,大体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中的内部因素是因为其砼质量及其保护层,它们会影响混泥土材料的耐久性。它的外在影响因素是由环境和载荷功能影响的。混凝土材料在生活中通常被人用在很多方面,它的耐久性的高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其中在土木工程中,对于混凝土的使用是很广泛的,而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也制约着工程的进度。影响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的原因不同导致的后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对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分析探索时,应该先进行影响因素的探析,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探析
1引言
混凝土材料在人们的生活中常被用作建筑工程中用来进行凝固两物体,用于加固作用。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制是约着一个建筑寿命的因素之一。对于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是由很多原因制约的,例如:混凝土的地质;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的冻融破坏等等。对于这些制约因素的明确了解,可以在使用混凝土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本文通过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提出了相关措施,以便为使用混凝土的相关工程提供借鉴特别是为土木工程。
2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
2.1混凝土的原材料
人们通常使用的混凝土是用碎石、砂子水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混合而成的,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对于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土木工程中也是十分常见的。而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好坏对于混凝土在后期的抵抗外界压力以及混凝土的密度会产生很大影响。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市场上的分布是很广泛的,由于对于这个市场国家没有进行很严格的细分管理,所以导致市场当中的劣质品横行,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时要做好严格的把关,以便得到高质量的原材料,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当今社会的发展日异月新,土木方程等其他工程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正在朝着智能化高新化发展,但是对于混凝土的使用还是和传统一样,在对工程进行施工时要加强相关的把控措施,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例如:对于原材料质量把控出现问题,只看重混凝土的'对于压力的抵抗能力,而忽略了密度等问题在土木工程施工当中屡见不鲜,而且其造成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会导致建筑物的墙壁出现断裂现象,造成项目不能按时转接和相关的安全问题。
2.2混凝土的密实度
对于混凝土的耐久度除了原材料的影响外,还有其它的因素便是混凝土的密实度,对于混凝土的密实度来说影响他的有很多因素,主要是在建筑过程中对与混凝土的干扰和侵害,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混凝土对于外界的渗透力的抵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抗渗性,是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外界液体等的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抵抗液体的渗透的能力,主要是对于水的渗透的抵抗能力。在自然界中,雨水是一个“常客”,当雨水进入建筑物时,混凝土便起到了对雨水的抵抗力,如果混凝土的密实度不够,便会导致建筑物受到侵蚀,从而导致建筑物受损影响建筑物的寿命,所以说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密实度二者是息息相关的;第二,就是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一年有四季,严寒到来的时候说明冬季到来了,随之而来的是寒冷,在严寒天气下混凝土会因为内部含水,而导致结冰,从而致使混凝土内部结构遭到破坏,我们称这种叫作冻融破坏。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混凝土的抗冻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内部的气孔结构和气泡数量,二者成反比。当混凝土内部气泡多时,混凝土的抗冻能力就会减弱;当混凝土内部气泡少时,混凝土的抗冻能力就强;第三,是混凝土的碳化。这是一个化学过程,就是混凝土逐步遭受侵蚀和腐坏的过程,空气中充满着各种气体,其中有一个叫作二氧化碳的气体,它会进入混凝土中,经过一个漫长的化学反应形成CaCO3和水,而形成的CaCO3是一种降低混凝土碱性的物质,而且这个化学过程也降低了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使钢筋暴露在空气中与其内部物质发生反应,导致钢筋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导致最终的墙壁开裂,从而影响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可靠性,影响工程施工进程。
3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1)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必须减低混凝土的空隙率,特别是毛细管空隙率。混凝土在形成的时候主要使用水来作为混合介质。在对混凝土搅拌时,减少水的使用量,来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但是,意味的降低用水量不但不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现在在建筑工程实施工程中主要使用高效减水剂,来减少混凝土中含水量。另外,在对于混凝土的原材料采购时,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空隙率,以保证混凝土拥有较高的耐久性,提高建筑施工速度。(2)预防钢筋的腐蚀。常用的方法有环氧涂层钢筋,采用静电喷涂环氧树脂粉末在钢筋表面涂上一层厚厚的物质,已达到钢筋与外界隔离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涂层,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的还是添加高效减水剂。(3)在混凝土中添加高效活性矿物掺料,高效活性矿物掺料能够加强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减少用水量,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4)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要合理添加水量,做好均匀的搅拌工作,继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结论
混凝土在我们的经常被用到建筑工程中,高效的混凝土耐久性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混凝土的耐久性应该被重视,生活中的高楼大厦的耸立离不开混凝土的作用,搞笑的混凝土耐久性不但可以提高建筑物寿命,还能为人们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本文只是简单的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并简单的提出了解决措施。要想真正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还是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南瑞芳.水工混凝土材料的抗冻耐久性能劣化规律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xx.
[2]金伟良,薛文,陈驹.海岸及近海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设计指标的影响参数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xx(12):86~97.
[3]盖爽.超高性能结构混凝土材料工程化应用基础研究达国际先进[N].中国建设报,20xx:(7).
[4]李玉飞.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门窗,20xx(3):125~126.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9
摘要:将现代科技的发展成果应用于土木工程中,能够推动土木工程更高效发展。新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得以更大范围、更为深入地应用,对于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感有重要帮助作用。因而,深入地探讨当前土木工程中新材料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新材料;应用
在土木工程设计管理工作中,如何更为科学、合理、高效地应用新技术以及新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对土木工程的未来发展有着指导下的作用。因而,在土木工程壮大与发展中,大范围地引入、应用新材料至关重要。
1当前土木工程中新材料的应用
在当前土木工程中,新材料主要得以如下多方面的应用:
1.1隔热新材料
在土木工程设计中,隔热是非常重要的设计环节,需要完全符合建筑工程的设计标准。将隔热新材料深入应用于土木工程中,能够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达到良好的隔热应用效果。比如,将先进的绝热材料应用于建筑工程内,其外观主要体现为透明的状态,主要由一层玻璃、空气间层以及吸收面等三部分组成。玻璃间层,主要体现为蜂窝状态,能够达到阳光反射的效果。而空气间层则主要起到将土木工程建筑物外部热量吸收的应用效果;吸收层,则处于绝热材料的最外层,则能够起到良好的外部热量阻断的效果。
1.2通风系统新材料
通风系统,是土木工程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有着关键的决定因素。因而,在土木工程通风系统中投入使用新材料,能够将新材料的低成本、高环保等优势充分地体现出,具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比如,在土木工程的窗框结构中,设计使用了新的材料品类,比如在窗框的底部加入了空气流通的渠道部分,这样就能够窗框内的空气由内部到达顶端,然后再到土木工程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土木工程所存在的窗口空气流通速度过快的突出问题,提升了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同时,在土木工程窗框结构中使用了新材料,能够达到空气净化的作用。另外,将数字化技术加入到土木工程设计领域内,能够通过数字化控制的方法控制窗框,大大地简化了新材料的应用复杂程度。
1.3保温新材料
在土木工程中,将保温新材料应用于建筑物中,能够解决材料过多地问题,并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在传统建筑领域内所使用的保温材料厚度很厚,不利于提高设计空间,大大地降低了建筑物的灵活度。而将保温新材料应用于土木工程中,保温效果更为理想,轻巧性、便捷性特点更为突出。真空绝热板是保温新材料的重要成果,材料结构薄度很薄,只有传统保温材料厚度的1/4,已成为土木工程保温领域的首选材料。
2土木工程中新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结合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居民对建筑物的居住需求,新材料未来需要往如下多个方向发展:
2.1绿色化发展
推动材料的绿色应用发展,是土木工程内材料应用的最重要发展目标。对于土木工程而言,应用材料的绿色化是其应用的最重要标准,这对于突出土木工程建筑物的生态、环保等重要发展方向。因而,突出土木工程新材料的绿色化发展方向,与土木工程资源分配优化以及土木工程环境保护等发展目标高度一致,能够最大化地改变过去土木工程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真正地实现土木工程行业健康发展。
2.2节能化发展
节能、减排,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能够最大化地降低材料的消耗,控制土木工程设计施工成本,从而提高土木工程的经济效益。因而,新材料在土木工程的应用应满足节能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比如,在传统土木工程领域,对物资的消耗相对较多,这就要求土木工程设计工作人员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从而达到物资以及能耗控制的目的。同时,在土木工程发展中,实现节能减排、施工新技术的改善应用,以及新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作业中的高效应用,能够确保新材料以及新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而,新技术以及新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与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一致,这也体现出居民对居住环境改善的根本需求。
2.3融合化发展
在土木工程领域内,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并非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不可分割的,呈现出重要的融合性发展方向。比如,土木工程的未来发展,对新技术以及新材料均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应用要求,这必然会推动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融合发展。因而,在土木工程发展中,应设计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深入配合的应用方案,以更好地规范土木工程的设计工作。
3结束语
提高土木工程的居住舒适度,在土木工程科学、合理地应用新材料至关重要。在当前土木工程领域中,主要包括保温新材料、隔热新材料以及通风系统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范围,这与绿色化发展、节能化发展以及融合化发展等发展方向相一致。
参考文献
[1]毕晓茜.浅析现代建筑中土木工程新型材料的应用[J].江西建材,20xx(22):60+65.
[2]常爱国.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微[J].江西建材,20xx(16):23+26.
[3]涂远.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xx(02):26~28.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10
一、理顺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
我们必须在教材的基础上,理顺我们要交接的内容,并依据大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深化和适当的扩展。《土木工程材料》内容多而繁杂,但授课学时数有限,必须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使教学重点与专业相结合同时有所侧重。引导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正确理解,为工程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授课过程中,教学重点放在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上,通过对其关系的分析,导出材料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对材料性能、应用特点的认识,了解材料改性的途径,知道材料的适宜使用环境、施工技术等,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工程及环境条件,合理选用材料。
二、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增强其系统性、条理性
由于教材内容的特点,即内容偏重于叙述,内容多、繁杂,没有逻辑性,章节之间联系不大,初学者往往找不到重点。因此,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明确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认真研究教材,增强授课内容的系统性、条理性,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材料在组成、结构、性能和应用上的共性和特性,加强课程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着重引导学生顺着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能,而原材料种类和生产施工、工艺又决定了组成、结构,这条主线去学习,培养同学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专业素质。
三、改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思想比较注重教师的决定作用,忽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因而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手段,要求学生课前复习,课后预习,教师在讲课时要适当穿插提问、设疑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同时多多采用工程案例,以具体的工程案例为引例,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发表意见,从而加深学生对材料性能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改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该课程属于实践比较强的课程,但实验学时有限,大部分测试方法、测试手段需课内讲解,所需时间长、表达不直观,学生难以透彻理解。因此,老师要从有关各种期刊等获取有关的信息,及时掌握最新标准,同时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关信息和政策,各种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克服教材的局限性。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直观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通过动画演示和播放实验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达到除满足本科教学的目的,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的坚实、牢固。
五、利用实验课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实践性较强。通过实验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熟悉材料的生产、施工工艺、测试方法等,验证已学材料性质,加深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将实验课放在重要地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新材料的开发研究和验证等,可以进一步开设设计性选题实验;同时,可以与实验室老师联系,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做一些基础的实验,先有老师进行基础的培训,等学生熟练掌握操作之后,由学生直接进行操作,得出实验结果,以实验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把实验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11
1对工程结构发挥的加固和补强的作用
对于复合材料的应用,主要是采取某种方式,将FRP附着在构件的表面,达成受力状态,目的是强化原有构件的受力能力。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于这种构想就进行的常识,主要是在混凝土外加贴纤维复合材料,内部带有高强度的钢丝,实现加固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主要的作用是增强防腐效果,实现了钢丝与混凝土的结合。发展到九十年代,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出现,应用在对桥梁的加固方面,促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加固和修复方面的影响增强,研究的范围实现了拓展,在具体的工程中得到应有,促使FRP在修复和加固方面彰显优势。此时,我国的CFRP加固工程出现,为新型复合材料的发展奠定的基础,当前,FRP技术在结构加固工程中得到极大推广,发展到桥梁和建筑,涉及混凝土、地下隧道等多种形式,加固方式展现为缠绕、粘贴等多种方法。FRP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加固形式较多,在各种结构架构中应用比较普及,其中,在钢结构加工方面的运用最为突出。
2FRP筋索和预应力FRP筋混凝土结构介绍
(1)对于FRP,整个纤维的比重较大,其筋的重量较小,同时,强度较高,是常规钢筋的多倍。它在耐腐蚀方面特点突出,也是实现对钢筋有效代替的主要性能,避免出现锈蚀现象,致使结构受到破坏,也有利于节省维护费用,降低时间成本。另外,其非磁性的特征突出,能够达到相关工程的无磁性标准。FRP索在桥梁工程中应用较多,可以发挥缆绳的作用,抑或是用作预应力筋。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种配筋就应用在混凝土的桥梁建设中,目的是借助GFRP的性能,避免一些特殊地区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寒冷或者沿海地区的盐蚀现象。另外,GFRP价格不高,操作简单,耐久性强,使用比较广泛。
(2)在我国,使用较大的市FRP筋、索产品以及配套锚夹具。在FRP筋混凝土的研究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混凝土与筋之间粘结的问题,一旦效果不佳,加之处理方式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粘结效果。另外一方面是在力学方面的性能,主要是鉴于FRP筋具有弹脆性材料类型,使得其在混凝土构件受力方面与传统方式存在不同,为此,要立足不同,进行深入研究。
3对FRP组合结构的介绍
FRP组合几个就是将不同类型的形式的FRP产品与钢材或者混凝土进行结合,发挥各自最大优势,从而形成新的结构。对于FRP,鉴于性能的完善下,其可塑性较强。
3.1FRP管混凝土分析
将混凝土填至缠绕成型的FRP管仲,形成混合构件,这种方式比较合理,除了发挥对混凝土约束的作用外,还可以发挥模板的作用,加快施工,提高较高的耐久性。对于FRP管混凝土的研究比较多,深入开展对组合结构的受力等方面的探索。
3.2FRP-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的分析
在构件的中间部分设置空心的钢管,外面包FRP,之间添加混凝土,在具体施工进行中,钢管发挥的承力的作用,FRP充当模板,钢管受到了保护,防止锈蚀的发生,变形几率降低,自重降低,
3.3FRP-混凝土组合梁分析
FRP-混凝土组合梁分析主要是借助组合方式关键,促使上部混凝土受压,下部受拉。在组合件的作用下,材料的利用率提高,将其作为长久使用的模板,有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
3.4CFRP-铝合金组合构件的分析
CFRP-铝合金组合构件是将FRP在铝合金的外面进行包裹,以实际设计为依据,最大地发挥二者的优势,如高强、耐腐蚀等,防止脆性的发生,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在大跨度的结构中使用。
3.5FRP-木组合构件
FRP在纤维构造方面与木材具有相似的构成,具有受力方面的特性,抗火能力不强,在实现组合之后,FRP能够发挥增强的作用,木材发挥内部填充的功能,在力学方面达到性能最强。这种组合方式操作简单,技术成熟,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支出。
4对全FRP结构的介绍
鉴于FRP在力学方面的优势,例如,耐腐蚀性、绝缘性以及隔热性,使得其在设计和优化方面优势明显,全FRP结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用工程中应用较多。在当前的土木工程中,全FRP结构主要分为如下几种形式。
4.1对FRP桥面体系的分析
以FRP材料作为桥梁的`面板,能够实现结构内力的降低,增强对环境侵蚀的抵抗能力,减少后期维护的支出。借助这种新的桥板,桥面的重量降低,使用时间增长。
4.2对FRP轻质桥梁的分析
对于这种轻型的桥梁,主要应用在人行天桥,几乎全部构件都采用FRP,较小了整个上部构造的重量。FRP轻质桥梁与传统方式存在受力的不同,首先,这种桥梁承载能力强,但是刚度不大,采取变形控制的方式。其次,受力特点为线性,变形与承载成正比关系,在出现完全破坏之前,变形十分明显,呈现比较突然的状态。当前,这轻质桥梁的研究发展不大,缺少相关标准和要求。
4.3对FRP编制网结构的分析
这种方式的结果是以一定的标准为依据,将FRP板条进行编织,在张拉作用下,形成一种结构体系,柔性较强。这种结构借助的是轻质的特征,比较适合于较大跨度的结构,建筑效果比较突出,适合于大型建筑。
4.4FRP杆间空间结构分析
在空间结构系统中应用FRP,能够实现网架结构的获取。FRP网架结构杆件主要是由CFRP片粘贴而成,按照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实现节点与锥头的有效连接。这种结构重量较小,施工方便,不需较长时间,具有较强的耐腐性,防止凝露的出现,维护费用不高。这种结果比较适合于环境差、跨度大的结构。
4.5多种款式的FRP曲面结构物
如果采用传统材料来实现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形式,需要较高的成本,但是FRP效能较高、成本较低,有利于多样化的结构形态的需求。同时,FRP的可设计性较强,有利于结构方面的优化。FRP有利于弥补传统结构的不足,借助优化作用,促进结构受力的合理化,为此,FRP是非线型建筑的理想结构物。
5结束语
综上,随着土木工程的高速发展,虽然混凝土和钢材使用量较大、规模庞大、应用时间长,但是面对复杂的建筑环境,仍无法满足土木工程的需要。FRP作为一种全新的复合材料,以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领域,应用愈加广泛,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12
据研究资料炉渣在5次浸泡和烘干循环后质量损失为4.32%,故炉渣坚固性满足作为公路面层和基层填料的使用要求。有机质会影响集料的工程性质,降低集料本身及经无机结合料(水泥、石灰或二灰)稳定后所得到的稳定土强度,因而集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宜过高。据调查我国焚烧炉渣中可燃物的含量较低(5mm以上颗粒中的可燃物含量在0.06%~1.34%),能够满足石灰稳定土集料有机质的含量要求(不超过30%)、二灰稳定土的集料有机质的含量要求(不超过10%)和水泥稳定土集料中的有机质含量要求(不超过2%)。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物理组成调查得知其有机质含量为0.42%,炉渣的灼减率(LOI)为2.73%,均表明其有机质含量较低,能够满足作为公路基层集料的应用要求。炉渣的化学组成元素主要是Si、Al、Ca、Na、Fe、C、K、Mg和O,矿物成分主要是SiO2、CaAl2Si2O8、Al2SiO5及少量的CaCO3、CaO和ZnMn2O4等。炉渣中含有一定的重金属,如Cd、Hg、Pb、Cu和Zn等,但重金属浸出浓度远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值,属于一般固体废物,故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风险较小。炉渣的溶解盐量一般小于1%,因此处理处置时因溶解盐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小,其中硫酸盐的'含量约0.06%~0.10%(以SO3计),能够满足道路中各种稳定土中对硫酸盐含量的要求。炉渣的酸中和能力约为4meq/g,pH缓冲能力大,能有效抑制重金属的浸出。另外焚烧炉渣中的二恶英含量约为0.015~0.3ngTEQ/g,远低于许多国家的土壤质量标准限值(1.0或1.5ngTEQ/g)。还有研究发现炉渣不存在放射性风险,综上所述,从环境安全的角度炉渣的资源化利用是可行的。
炉渣的理化性质及工程特性表明炉渣具有骨料性质。同时,炉渣的重金属含量、浸出毒性和溶解盐含量均较低,没有放射性危害,因此资源化利用的环境风险较小。而且炉渣残余有机物含量较少,坚固性较好,作为土木工程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可行性。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炉渣(或是混合灰渣)己经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尤其在欧洲,炉渣资源化利用的比例较高,总体比例在50%以上,其中作为道路工程的集料和填埋场的覆盖材料是目前炉渣资源化利用最主要的方式。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的替代骨料炉渣的物理组成、级配、坚固性等均符合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替代骨料的要求。另外有研究发现,垃圾焚烧炉渣中含有一定量的活性SiO2、Al2O3、Fe2O3等成分,具备一定的火山灰活性,故将炉渣用作水泥混凝土骨料对强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在休斯敦、华盛顿和费城等地,至少完成了6项含混合炉渣的沥青道路铺筑示范工程,炉渣被分别用于道路粘结层、耐磨层或表层和基层。示范工程的测试结果表明,石油沥青铺面在一年内不会发生开裂现象,并且只要处置得当,炉渣沥青利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美国StonyBrook大学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用稳定后焚烧炉渣制成的水泥砖建成2座人工暗礁,历经6年没有发现有机或无机的有毒有害成分渗出到周围环境;用炉渣空心砖建造船库,经30个月的测定结果表明:炉渣中的污染物能被有效地截留于水泥基质中,船库内的空气质量与周围大气相同,并且工程测试表明炉渣砖与标准混凝土砖的抗压强度相当。但与传统的砂石相比,炉渣作为集料仍有其欠缺之处,应用时需注意:
其一原状炉渣由于含有大粒径砖块、石头和金属,使得其只能用作二级公路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底基层集料,只有去除这些大颗粒后,炉渣才能用作基层和二级公路以上公路底基层集料。另外大颗粒组成可能会破毁施工设备,对施工的危害较大,应该尽可能地除去。
其二由于水淬降温排渣作用,原状炉渣的含水率高达12.0%~18.9%,炉渣含水率会直接影响到集料压实程度、密度、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含水率过高,还会出现渗水现象,且不便于运输,也难以形成高强度。在应用时,必须根据应用途径作进一步分析确定是否需要通过风干降低炉渣的含水率。
其三是由于炉渣中含有一定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对环境有一定的潜在影响,资源化应用过程中应对炉渣及其产品进行严格的环保检测,另外工程应用时可以考虑加入适量的水泥、石灰等胶凝材料进行稳定化处理,以降低环境风险。路基、路堤等的建筑填料由于天然砂石骨料的缺乏,炉渣用作停车场、道路等的建筑填土材料,成为欧洲目前灰渣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填埋场覆盖材料填埋场的覆盖层由5个部分组成,由上层到下层分别是植被层、营养层、排水层、阻隔层和基础层。其中基础层对整个覆盖系统起着支撑、稳定的作用,其材料为土壤、砂砾,甚至可以为一些坚固的垃圾,如建筑垃圾等。炉渣若用作填埋场覆盖材料,可不必进行筛选、磁选、粒径分配等预处理工艺。由于填埋场自身存在有利的卫生条件(具备环境保护设施如防渗层及渗滤液回收系统等),能够很好地控制炉渣中的重金属或水溶性盐分的浸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另外,焚烧炉渣作为垃圾填埋场的日临时覆盖材料可以起到一定的阻止填埋场臭气溢出作用正在逐渐地被采用。
目前这些灰渣主要进入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这将显着增加城市周边填埋库容的压力,因此炉渣的资源化利用有很大的必要性。炉渣的理化性质和工程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炉渣的物理组成及级配满足作为集料的使用要求;有机物含量较少,坚固性较好,适合作为混凝土集料、填土材料及垃圾填埋场覆盖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炉渣的重金属含量、浸出毒性、溶解盐含量及二恶英类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且炉渣没有放射性危害,资源化利用具有环境安全性。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紧缺的国家,天然建材原料缺乏,将炉渣就地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节省填埋库容,减少运输费用和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够节约资源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从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上来说,炉渣不属于危险废物,鼓励发展资源化利用技术。因此,探索适合我国炉渣特性的资源化应用技术对于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13
1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的问题
(1)对材料的管理方式没有更新。为了保证工程的进度和工程的正常运行,施工企业需要时刻掌握建筑材料的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补充。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企业对于建筑材料都存在着问题。现如今,大部分建筑企业都采取了传统管理方式对建筑材料进行管理,没有对材料进行统一管理,各个部门对于其他相关部门材料的粗存情况不了解。建筑材料名目繁多,在进出库房的过程中都要经过都要经过一定的手续,这样就使得办事效率降低,增加了工作人员犯错的几率。一旦发生错误,那么就会使得库房积压,使得资金流动减慢。使得最后统计数据变得困难,企业难以对材料在部门之间进行调剂,导致工程的进度滞停。(2)严重缺乏优秀材料管理人才。现如今,在建筑材料的管理层人员,各方面水平有所欠缺,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不仅需要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还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在现实中,往往管理人员都会缺乏其中一部分,但是社会所需要的却是综合型的人才[2]。
2如何做好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分析
对于建筑材料的一些相关工作而言,其不仅是在施工过程中有所体现,在施工结束后其也有所表现,例如回收、管理和放置材料等工作,它在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都有所涉及。要想做好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分析不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相反,它极其复杂和繁琐。在施工企业的各部门和各个岗位中,都需要做好这项工作,并且还要做好与其长期争斗的打算。通过与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相结合,本文探讨出以下几项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1)对采购部门进行单独划分,将材料选择工作做好。为让企业材料得到集中选择和管理,就需要在企业中成立专门的材料采购部门。在做好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工作中,这是极为关键的。若材料有专业人员把关,那就不仅可以确保材料价格的合理性,还能保证其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企业层面各项目之间的平衡。除此之外,这还能减少企业内部之间的一些暗箱操作情况和腐朽现象。
(2)让现代信息化材料管理模式建立起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计算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企业在管理材料时,也应该建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使这项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和易于操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实现升级和共享。若建立信息化材料管理,那在施工过程中,就能及时知道其存在的问题,对资料的实时状况有效查看,对于企业的各个工程项目而言,也能对其进行最大程度的调配,从而确保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保证施工企业的工程进度。
(3)加强材料管理制度和体系合理化。作为建设工程中特殊产品的原料,建筑材料质量好坏会对未来工程产品的优劣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就需要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加强材料管理制度和体系的合理化。在土木工程项目中,材料是其实体,对于施工监理工作而言,监理材料就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确保施工质量体系,就需要严格控制进场材料。(4)强化对材料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不仅要对材料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理论培训,还要注重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在提高企业各个层面人员思想觉悟的同时,还应该提高相关人员的文化素养,在基础上防止浪费材料现象的出现,还要杜绝各种不管不问和以次充好现象的出现。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相关材料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例如对材料管理人员进行技能操作的演练和讲解等。为了让材料管理人员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真正的作用,还要对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只有做到这个,我们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的材料管理人才[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分析,就必须对相关程序及思路加以理清,因为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不仅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也是一项极其需细化的工作。只有将这项工作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工作中出现的情况不断分析及探讨,和一些相关的科技、制度相结合,才能真正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14
摘要:相比于其他天然材料,膨胀土防水材料在土木工程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膨胀土防水材料经过合理的开发或者拓展,可以将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双骑并下。
关键词:膨胀土防水材料;渗透性;吸附性;润滑性
在许多土木工程中,由膨胀土防水材料作为主体的地质体是最为容易发生危害的地质之一,膨胀土防水材料的构成原理是具备收缩与膨胀双重性质的黏土材质。较大规模的滑坡一般发生在高边坡或者低边坡等坡体,无论是隆起,还是变形等地质变化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其次,路基在发生坍塌崩解时,裂缝的产生、路基局部变形等地质变化都是有可能的,严重甚至导致坡体不稳固。作为一种矿产资源,膨胀土防水材料是化工领域的重要资源之一,并发挥其重要价值,例如护壁材料、防渗材料、用于垃圾填埋场、沙漠的隔污材料等,陶瓷制造的主要材料来源也有膨胀土防水材料的存在。在许多土木工程中,由膨胀土防水材料作为主体的地质体是最为容易发生危害的地质之一,膨胀土防水材料的构成原理是具备收缩与膨胀双重性质的黏土材质。较大规模的滑坡一般发生在高边坡或者低边坡等坡体,无论是隆起,还是变形等地质变化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其次,路基在发生坍塌崩解时,裂缝的产生、路基局部变形等地质变化都是有可能的,严重甚至导致坡体不稳固。作为一种矿产资源,膨胀土防水材料是化工领域的重要资源之一,并发挥其重要价值,例如护壁材料、防渗材料、用于垃圾填埋场、沙漠的隔污材料等,陶瓷制造的主要材料来源也有膨胀土防水材料的存在。图1高边坡的示意图
1地质的形成根源
在全球各地,膨胀土防水材料的来源地丰富多样,并且其品种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就以我国为例,华北、华南以及东北都是膨胀土防水材料的来源地。全球的地质变化可以根据世纪时代而划分,其中侏罗纪之前的时代的膨胀土材质大部分属于原生火山岩风化型,而沉积类型多分布在第三纪、第四纪时代。同时,以河流-湖泊为主的类型是岩相的主要形态,地质构造单元一般以凹陷盆地、断陷盆地为主要类型。膨胀土防水材料是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黏土,经过不同程度的火山岩风化、搬运沉积等物理运动后形成的蒙脱石、伊利石等硅铝酸盐的矿物质。其次,膨胀土防水材料也可以说是通过海洋的风化作用,将原始的喷出岩、凝灰岩、火山灰等物质。再者,砂砾岩与水产生化学作用后经由搬运、沉积形成相互联系的矿物质。
2膨胀土防水材料的类型
蒙脱石是膨胀土防水材料的主要成分。同时伊利石、绿泥石等地质是次要黏土矿物质。其中,绿泥石与蒙脱石经由特殊的混合作用后形成间层矿物,可分为不规则或是规则的形态。黄铁石、长石、石英等氧化物也是膨胀土防水材料的重要组成成分,火山碎屑以及易溶盐都是形成膨胀土防水材料必不可少的成分。根据组成成分可将膨胀土防水材料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蒙脱石交换阳离子的种类以及比例,第二种则是以蒙脱石层电荷高低为划分依据,最后一种是黏土矿物与蒙脱石相互作用产生的间层结构而成的。根据第一种分类,钠基膨胀土、钙基膨胀土以及过渡类型膨胀土等都是依据蒙脱石的可交换性阳离子的各种因素进行的。第二种的划分类型可分为高低层电荷蒙脱石这两大类型。一般情况下,过渡类型的膨胀土防水材料在自然界以两种形态存在。间层结构的产生原理是根据蒙脱石与其他黏土矿物在化学作用下形成的,既有单矿物存在,也有相互交叠的黏土矿物存在。
3膨胀土的特征
膨胀土防水材料不仅在形态丰富多样,在颜色层次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浅红、紫红、灰白色等不同颜色之分,同时在外表也有蜡脂光泽的效果。结构类型一般分为粉砂质、泥质等不同形态的膨胀土防水材料,肉眼可见的层次有致密块状、层状等。同时,膨胀土遇水易崩解且膨胀,而且对于水的吸附作用大。由于膨胀土防水材料的密度仅有约2g/cm3,所以在太阳的直射下易过于干燥而开裂。但自身的优势丰富,使其在广大的领域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与发展。根据调查研究发现,膨胀土防水材料可分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具有较强的膨胀性。相比于其他种类的黏性土,膨胀土防水材料对于水的吸附作用更大,自身体积随着水的吸收程度加大而不断增加,膨胀率经过测试可达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一百。同时,吸附性的作用大离不开自身的表面积比例这一关系,高达800每克平方米的蒙脱石表面积有助于吸附水的作用。第二,具有较好的润滑性、黏稠性等功能。其他矿物质经过特殊作用的处理下与膨胀土防水材料容易产生具备黏性的其他矿物。其中,产生黏稠性的性能并不代表膨胀土防水材料自身发生了化学变化,而是因为胶体状态而使其变得更为浓稠。长期使用的膨胀土防水材料自身不会发生沉积沉淀的现象,始终保持连贯的泥浆状态。其次,润滑性的特征是根据古代历史记载所得,古代的马车轮、钻孔施工等都需要采用润滑剂。第三,塑性是膨胀土防水材料的主要特征之一。吸附性较强也使得膨胀土具备了较高的塑限与液限,顾名思义是指吸附力强。第四,具备较小的渗透作用。一般情况下,自然沉积的膨胀土防水材料相对于其他黏土具有更小的渗透指数,一般控制在10-6cm/s范围内。为了有效避免砂的渗透作用过大,可将膨胀土防水材料适量添加其中来降低指数。相比于纯砂地层,自然沉积的.砂土混合地层的渗透作用更小。第五,蒙脱石的可交换阳离子作用。交换和吸附作用在等电量交换作用下可以可逆,水化离子中的水分子由于多层状的蒙脱石发生离子反应可在层间中自由进出。第六,触变性以及灵敏性。相对于其他的原状土以及重塑土下,膨胀土防水材料的灵敏度都要强于这些黏土物质。膨胀土防水材料的强度变化不会随着重塑土的变化而降低,经由时间的沉淀自行提升为原状土所规定的强度水平。第七,耐久性以及稳固性。土木工程对于黏土的使用规定是具有一定的承载力以及抗风化作用的要求,不易产生化学变化等。
4土木工程对于膨胀土防水材料的运用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经济在不断提升效益,同时环境问题在日益凸显,例如居民生活垃圾增加、垃圾处理难度加大等。为了有效解决居民生活垃圾这一大难题,应该从污染防渗这一关键出发。天然防渗材料黏土是防渗的有效材料,另外复合土工膜与膨胀土经过一定的混合后形成更好的防渗物质。膨胀土防水材料的吸附性强以及防渗效果好等优势备受广大群众青睐,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之中,例如人工湖、水塘、水库等水利工程中。膨胀土泥浆注入在砂卵石地层能的内部中,可以有效降低透水的情况。作为水利工程最为复杂的建设项目,渠道是一种建筑物形式而存在。复合土工膜材料配合混凝土衬砌板这一使用时目前渠道最为广泛使用的材料,但费用成本高是不足之处。若将其材料改为膨胀土防水材料,加以其他材料配合使用,不仅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也可以起到防渗效果。
5结束语
简而言之,作为一种自然的矿产资源,膨胀土防水材料的优点有许多,因此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之中。膨胀土也有不足之处,在运用到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不同工程项目中,应该避免膨胀土的不足,充分发挥它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殷宗泽,哀俊平,等.论裂隙对膨胀土边坡稳定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xx,34(12):2155-2161.
[2]李雄威,土爱军,土勇.降幽蒸发作用下膨胀土湿热和裂隙特性室内模拟试验[J].岩土力学,20xx,35(9):2473.
[3]李雄威,玛欣,张勇.膨胀土裂隙的平而描述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xx,36(1):96-99.
[4]李雄威,代国忠,于常瑶,等.基于裂隙描述的膨胀土堑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xx,35(6):1069-1075.
[5]张家俊,龚壁卫,胡波,等.十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裂隙演化规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xx,32(9):2729-2734.
[6]肖凯成.自动化统计分析膨胀土裂隙分维特征的研究[J].路基工程,20xx(6):96-97.
[7]易匝民,黎志恒,张延中.膨胀土裂隙结构的分形特征及其意义[J].岩土工程学报,1999,21(3):38-42.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15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作为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其中施工材料管理作为管理项目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整个项目管理工作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要确保施工的质量,首先就应该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控制,选择最优的材料。本文简单介绍了材料的选择,重点探讨了土木工程施工中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策略
材料是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材料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近些年,随着我国工程建筑在质量上出现的问题愈加频繁,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在材料质量控制和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1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原则
1.1经济性
经济性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对材料质量的控制上,应该进行最优的选择。换个角度来看,只有为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利润价值,才能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材料选择上,应该将经济效益的原则落实到实处。管理人员要对相关材料的质量和价格和类别进行严格的控制,不能使用劣质材料。
1.2规范性
土木工程项目中材料的选择上,还要秉承着规范性的原则,从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审查,这是实践规范性原则最为有效的方式。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施工单位必须提高对材料规范性的操作和关注度。确保各项操作都能严格按照基本原则进行操作。针对一些复杂程度较高或者是选择难度较大的材料,更是需要对其进行规范性的控制。
1.3服务性
土木工程项目材料的管理和控制上,还应该从服务性的原则出发,这是工程项目材料控制的一个基础属性。主要表现在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程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态度,才能让服务性原则得到最为有效的落实。
2土木工程施工中材料的质量控制策略
2.1明确材料的特点进行选择
施工中需要的材料种类比较多,且不同的材料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质,施工企业所需要做的就是针对材料的特点,对其进行选择。达到了合格范围内的材料,才能将其运用于施工中。例如,在钢筋的选择上,由于钢筋自身的特性,让它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和抗压性,所以施工企业要针对这一特点,对钢筋进行测试。只有对材料进行针对性的选择,才能保证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提升工程的建设进度。为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要求相符合,就需要施工单位对其进行科学的.划分,在选择计划方面,提前做好相应的计划工作。根据施工设计和管理的基本要求,进行统一的规划,这样能够避免对材料的浪费,同时,对原材料厂家的考察上,需要确定厂家的资质、生产技术和能力,这样才能从众多的厂家中选择最合适的一家。
2.2加强管理人员对材料的管理意识,注意施工安全
整个土木工程施工的领导人员需要加强对材料的重视程度,完善材料和管理机构,建立一个健全的体系,确定对材料进行分管的负责人。尤其是在采购和施工技术方面,需要成立一个专业小组,对工程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在采购之前,就进行提前的预测和分析,确保成本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采购完成之后还要对其进行综合的评价。相关人员要及时发现采购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合适的措施,尽量不要出现资金浪费或者是损失较为严重的情况。同时,也有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品种和强度等级都较为合适的水泥与混凝土,力求与设计相互符合。明确规定混凝土的出厂检验、交货验收等规范程序,当混凝土送至施工现场的时候,需要双方在共同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复查。材料在运输的过程中,厂家必须严格把关,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除此之外,安全也是土木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伴随着整个施工进程。增强管理人员对材料管理的时候,也要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2.3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方式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建设设计的要求相互符合,就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选择。而具备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是每个建筑施工中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需求,在确定了施工管理体系之后,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由于材料问题所引起的施工缺陷。所以,要完善责任分配制度,明确施工中每个人应该完成和需要完成的工作,这样可以有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而提高施工的工程质量。完善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管理方式进行适当的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对材料的管理中,能够提高材料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在材料的入口、出口和库存管理这些方面,都需要施工人员的创新意识,实现对材料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将各项制度严格落实到实处,在保障质量的同时,也能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3结束语
土木工程施工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建设设计的要求相互符合,就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选择。从对管理方式的创新、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来实现建筑材料的选择与控制,满足工程的高效率、高质量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袁卉,岳洋.土木工程施工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xx(09):277.
[2]杜厚兆,谢晓杰.城市建设施工中的材料采购选择与质控措施[J].中国市场,20xx(21):69~70.
[3]张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12):287.
作者:王斌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相关文章:
土木工程智能材料的应用发展研究论文10-08
探求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革新论文10-10
土木工程论文11-15
土木工程论文05-15
TPU材料论文11-21
土木工程论文题目12-07
土木工程的专业论文11-28
土木工程本科论文11-11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