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论文

时间:2024-06-29 15:37:08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土木工程论文15篇(精华)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土木工程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土木工程论文15篇(精华)

土木工程论文1

  1、前 言。

  土建部分在工厂投补中至关重要,厂房卫生条件、使用便利、毅备支架与基础可靠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工厂产品都具有重要关系,在全部建厂投资中土建部分比重较大。所以,土建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对于工厂设计经济合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2、工厂建筑的艺术性。

  工厂设计应重视其艺术性,但在工业设计人员中存在忽视建筑艺术美观的表现。在艺术上获得的成就不明显,工作中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平面设计只注重工艺过程及便于运输等内容,布置还依然比较机械,只是按照防空防火标准不考虑美观。通常在整体上考虑厂房设计,一些工厂设计还是按照建筑成果展示形式设计,因此,很多建成的工厂中较好的不多。目前土建人员不熟悉复杂工艺过程时,对其全面掌握的程度很重要。因此,工艺设计与土建人员应多多沟通交流,详细了解相关设计要求及工艺过程,多听取建筑设计人员意见,使设计人员的才能充分发挥,对工艺不影响的情况下,合理布置厂房更加艺术美观,工艺设计人员应避免存在所有设计为工艺设计服务的观点。

  3、统一标准。

  各设计单位在原则上应具有就一标准,在用料上统一,就可以基于统一标准设计,不仅使财力物力得到明显节约,还可以降低各类事故发生率。在地震烈度方面,同一地区各设计单位对工厂设计存在不同考虑。同样被批准的设计建成的工厂应考虑好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统一作出规定,设计单位应复核建成的厂,确定安全限度后进行相应加固,以确保安全。

  4、改建厂的相关问题。

  在厂房设计改建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旧厂房的标准与要求不符,防火、卫生标准不高,与规范要求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在改建设计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善。我国目前缺乏充足的资金,应加以应用,充分利用旧厂。建议对改建厂的规范另行补充,若目前考虑不充分,也应采取变通的方法予以妥善解决。不仅要节约资金,还要减少对生产的影响。

  诸如在一起的两个房间,其中一个应该改建,另一个由于生产任务没有发生变化,可使原状保待,设计人员应将不合标准的地方进行改建与标准相符,若厂房出现一些问题,应采取有效解决措施。

  5、设计及研究单位的配合。

  近年来,因设计及研究机构达不到足够的配合,造成很多设计问题由设计单位委托研究部门予以解决,而研究部门的.成果设计单位并不清楚,联系配合不紧密的情况应在努力予以解决。设计单位期望研究部门对所需资料可随时提供,诸如研究部门曾经研究一些建筑材料及土壤的时间较长,据说一些结论的获得需要较长时间,设计部门资料不完备时不能盲目设计。所以,研究部门应公布初步掌握的有关资料,使设计单位能够获得相关依据,相对于盲目设计具有一定优势。设计单位也期望与研究部门配合融洽,使设计中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诸如锻锤或落锤基础振幅对半幅内基础措施产生的影响,改震受打板椿效能的影响,实际空间分配系数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差异,预应力构件问题等,都需要研究测定后才能有效解决。将问题向研究机构提交进行研究时,有时被告知没有计划无法接受该任务。设计机构因无仪器,没有有效试验方法,盲目设计容易引发事故。因此,应密切配合建立相关联系,对于国家社会主义建没要求也更为适宜。建议研究机构应针对生产安排技术人员参与工地施工,在建筑物中发现更具有实际意义的试验对象,经多次试验可获得结论。

  6、质量相关问题。

  设计质量问题比较重要,在土建施工图纸上任何设计机构都存在一定的错误之处。除大部分是因土建技术人员的疏漏,应迅速修正外,还有一些是受到外来影响而产生的。在工艺设计方面老返工是发生比较频繁的问题,一些工艺人员提出高达十余次的修改,对土建设计人员情绪将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因多次修改难免产生错乱,最后一些图纸修改后而忘记对其它有关图纸进行修正,甚至最后应修正的资料,因时间比较紧,考虑不够细致周到,难免在忙乱中出图,对设计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诚然,目前还达不到工艺资料不修改的情况,但期望修改的尽可能少,在提资料时应细致考虑,不可为片面完成计划,采用不成熟资料进行凑数,将导致欲速不达的不利后果,如车间构造标准化也是对土建设计质量产生影响的一个工艺问题。

  7、结 语。

  综上所述,土建设计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很多单位对某些复杂技术都掌握的较详细,土建设计水平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设计成果水平,但在实际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日后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华升。浅析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7(05)。

  [2]薛桂荣。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6(02)。

  [3]李曌博。房屋建筑施工和工程节能技术管理对策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5(08)。

  [4]罗礼培。电机节能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上海节能,2015(11)。

  [5]王丽琴。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09)。

土木工程论文2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土木工程材料种类繁多,各类自成体系,教学内容大多数是叙述性和分析性内容;同时,土工工程材料发展迅速,新材料层出不穷,以致学生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习中难以抓住重点,出现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好的情况。为了进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笔者从教材编写、授课内容编排、课时分配等三个方面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一)教材编写

  20xx年,南昌大学与其他兄弟院校编写出版了教材《土木工程材料》。新编教材充分考虑到现有教材的不足,强化混凝土章节内容,增加了轻质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纤维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等新型混凝土的相关知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弱化部分章节,将石材、木材、合成高分子材料等章节内容进行相应删减;紧跟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增加建筑节能材料章节;设置案例,在各章节中多设案例,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与实践相结合。

  (二)授课内容编排

  根据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力求做到以下几点:突出重点内容,授课时以水泥、混凝土、沥青、沥青混合料为主要重点,以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建筑钢材、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材料为次要重点,同时兼顾建筑功能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砂浆、石材、木材等;体现专业特点,注意授课内容与不同专业方向的有机融合,土木工程工民建方向专业重点突出水泥与混凝土的内容,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则要求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则要求详细讲解大体积混凝土及其施工;紧跟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授课时将土木工程新材料(如新型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新技术(如隧道盾构技术、大型混凝土构件预制技术)以及教师自身科研课题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结合工程应用,将国内外典型工程(如新型混凝土技术在三峡大坝、杭州湾跨海大桥应用)融入课堂教学中。

  (三)课时分配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实验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学时有限,在教学中合理分配课时是保证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南昌大学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共48学时,其中课堂授课32学时,实践2学时,实验14学时。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目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模式一般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笔者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调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除进行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外,还适当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

  (一)理论教学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需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组成、结构、生产、工艺、性能与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此,有必要将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组为土木工程材料的组成与结构、生产与工艺、性能与应用三大块进行统一讲授。同时可采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方法进行理论教学,以达到缩减课时、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实验教学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现有的实验项目基本上是验证性实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因此在实验教学改革时,除了开展水泥实验、砂石实验、普通混凝土实验、沥青实验等验证性实验外,还设计了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在设定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坍落度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实验。创新性实验是让学生自选材料和自行设计实验。创新性实验前先将学生分为3~4个组并确定实验题目,要求小组同学查阅资料、集中讨论后完成创新性实验,比如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实验、缓凝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实验、不同等级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实验等。通过开展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实践教学

  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组织学生到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了解混凝土的生产运输过程,认知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熟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或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见识混凝土的浇注养护,了解建筑钢材的性能和加工,实现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对土木工程材料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鉴于这一缺陷,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视频播放与课堂讨论环节,提供了网络辅助教学,完善考核方法。

  (一)视频播放与课堂讨论

  为让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引导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笔者充分利用多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优势,特别制作了一段50分钟左右关于材料在仿生、智能领域研究和发展的视频资料,要求学生提前自行观看,同时在课堂上也组织学生利用1个学时观看视频资料,之后用1个学时让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观后感想。

  (二)网络辅助教学

  网络辅助教学是高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辅助教学为学生与教师之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教师可将很多相关的文档、幻灯片、视频资料上传到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让学生自行下载。学生也可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向教师提问,教师可定期查看和回答学生问题。在教学方法上,网络辅助教学是对课堂授课方式的一种补充。

  (三)考核方法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考核方法采用课堂考勤与课堂讨论、实验实践(报告)、期中考试(开卷)、期末考试(闭卷)四种形式相结合的全程考核方法,其中四种形式占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15%、15%、20%和50%。四种形式相结合的全程考核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改变传统的一考定成绩、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分阶段检验教学效果、改革考试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经过上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授课内容

  教师讲课内容有主次之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不仅简单轻松,而且也更有针对性。对此教师可以适当减少理论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实践。

  (2)上课形式

  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并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积极发言,既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3)实验实践环节

  除了部分验证性实验项目之外,还增设了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见识到各种不同要求的混凝土,创新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4)考核方法

  采用上述四种形式相结合的全程考核方法,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程学习效果。

  五、结语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集理论、实验、实践于一体的课程,学好土木工程材料,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本身的特点和学时的限制,要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知识,学会合理运用土木工程材料,必须从教材编写、授课内容编排、课时分配等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以及视频播放与课堂讨论、网络辅助教学、考核方法等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实施,同时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土木工程论文3

  论文题目:探析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防控

  摘 要:本研究生论文主要阐述了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了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好质量防控,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字:混凝土表面 硅酸盐水泥 质量控制

  1.1水的质量要求

  凡可以饮用的水均可用于拌制和养护混凝土。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不能使用,对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不允许使用海水。

  1.2 水泥的质量控制

  水泥是混凝土应用材料之首。目前我国的水泥品种较多,按用途和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种水泥。通用水泥主要用于一般土建工程,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在使用水泥的时候必须区分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这样既可提高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水泥。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优先使用散装水泥;(2)运到工地的水泥,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到有明显标志的仓库中,不得混装;(3)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已受潮结块的水泥应经处理并检验合格方可使用;(4)水泥库房应有排水、通风措施,保持干燥;(5)先出厂的水泥先用; (6)应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作好环境保护。

  1.3骨料的质量控制

  (1)砂砂优先选用优质江砂或河砂,混凝土工程应选用中粗砂,对于泵送混凝土,砂宜用中砂,砂率宜控制在39~43%。

  (2)石子碎石针片状颗粒状必需严格控制。针片状含量较大,直接影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石子粒形好,接近方或圆形,针片状颗粒含量很小,适宜配置泵送混凝土或高强泵送混凝土。

  1.4掺加掺合料

  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的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具有滚珠效应,起到润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从而改善了可泵性。特别重要的效果是掺加原状或磨细粉煤灰后,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减少绝热条件下的温度升高。目前,我国有关标准规定粉煤灰掺量不能大于25%,对预应力混凝土中的掺量有更为严格的限制。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

  2、混凝土的搅拌及运输质量控制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并结合施工单位自身设备条件选取相应的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提前预测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并及时安排机修人员作好设备的检查和修理工作。不能因为设备故障而停止混凝土的浇筑,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提供工程所需混凝土,促进工程有序向前推进,保证施工进度。

  (1)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控制,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均匀。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粘聚性要好,易于施工。

  (2)混凝土最小拌和时间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根据施工规范要求确定,掺有外加剂时,搅拌的时间应适当延长。粉煤灰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比基准混凝土延长10~30s。

  (3)混凝土运输过程注意事项:运输中不致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过多温度回升和坍落度损失。

  3、混凝土浇筑

  3.1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

  (1)组织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班组必须熟悉图纸,明确施工部位的各种技术因素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初凝时间等);

  (2)组织班组对钢筋、模板进行交接检,如果不具备混凝土施工条件则不能进行混凝土施工;

  (3)组织施工设备、工具用品等,确保良好;(4)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3.2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3m,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洞;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最大不超过500ra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3)开动振动棒,振捣手握住振捣棒上端的软轴胶管,快速插入混凝土内部,振捣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捣时间为20~30s,但以混凝土面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泛浆和表面形成水平面为准。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做到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靠近模板距离不应小于2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 50~100ra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5)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6)浇筑完毕后,检查钢筋表面是否被混凝土污染,并及时擦洗干净。

  3.3浇筑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停止浇筑

  (1)混凝土初凝并超过允许面积;(2)混凝土平均浇筑气温超过允许偏差质,并在1h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内;(3)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

  3.4 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挖出混凝土

  (1)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水工建筑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2)长时间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3)下到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混凝土料。

  4、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1)在保证浇筑坍落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水量。夏季施工时应用缓凝型的泵送剂;(2)选粒形好、级配好、含泥量小、空隙率小的粗细骨料,并优选最佳砂率;(3)施工时,不能过振、欠振、漏振,要快插慢提振捣棒;(4)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对已浇筑的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反复抹压或滚压,如表面开始硬结人力抹不动时,可进行二次振动,这样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石子、水平钢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反复抹压、搓压时,最关键的是要掌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5)遇到大风或暴雨时,应及时保湿、覆盖。当混凝土失水产生裂缝、表面出现硬皮时,可用喷壶喷雾水进行表面处理;(6)严格控制拆模时间,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模。

  5、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早期养护,应派专人负责,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应能满足混凝土硬化和强度增长的需要,使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注重浇筑完毕后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①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l2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②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③ 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

  6、结语

  随着预拌混凝土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工程质量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工程,将会加强控制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土木工程论文4

  摘要:以大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为目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技活动三方面进行改革。提出以工程意识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手段、以工程能力提升为主的实践教学手段和以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的科技活动组织,为国内同类院校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一般开设在大学二年级,由于大多数学生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和工程实践,对该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不了解,更不清楚该课程对日后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专业分别于20xx年、20xx年获批成为云南省教育厅及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以此为契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技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及提升学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以工程意识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认识实习

  专业认识实习是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第一课,是开启学生专业兴趣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使学生提早对专业有所认识,了解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与作用,许多高校都设置了认识实习环节。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土建类专业基础课,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种类、应用及工程技术要求等。为此,课程改革小组建议合理搭配认识实习指导教师的人员组成,承担建筑材料方面的主讲教师应积极参与认识实习。在认识实习过程中:一方面,带领学生参观工程现场,听取现场技术人员讲解,并与学生针对工程所选品种、施工工艺等进行广泛讨论,使学生从感官上实际认识土木工程材料;另一方面,通过观看《超级工程》《伟大工程巡礼》中关于土木工程材料讲解的部分科学纪录片,使学生能够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以及材料如何选择、应用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改革后的认识实习教学,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理论学习内容更加明确。

  2.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土木工程材料教材为满足“大土木”的培养目标,内容上虽具有较大的包容性,但仍未能将原有知识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之学时限制,无法面面俱到,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将会导致无法有效支撑后续课程的学习。为此,按使用领域将土木工程材料分为土木工程通用材料和专用材料进行讲解。其中,将石料、无机结合料(石灰、水泥)、水泥混凝土、建筑钢材、防水材料等列为土木工程通用材料,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墙体与屋面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建筑防火材料等列为专用材料,以满足各专业的`学习需求。对于通用材料的讲解,在材料基本性质方面主要以材料自身性质与组成特点讲解为主,不需要刻意结合专业特点,而在工程技术指标及工程应用方面则结合专业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对于专用材料的讲解,主要结合专业特点及后续课程的需要而选择或增加,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建筑工程专用材料:墙体与屋面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给排水管材等;(2)道路工程专用材料: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土工合成材料等;(3)消防工程专用材料:建筑功能性材料、建筑防火材料等。此外,适时引入材料应用实例,实例最好结合授课专业,以此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3.注重作业的有效性

  除了课堂教学环节外,教师还应注重布置课后作业这一教学环节。作业不但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授课教师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建立讨论、交流制度,促进创新思维和工程意识培养氛围的形成。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与其他课程,如力学、数学等课程要有所差别,作业内容不能仅仅是课后习题或整理课堂笔记,应通过大量做题来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应定期要求学生查阅文献,或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阅读相关科技文献,学生才能及时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发展的新动态和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实地调查又能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也能够利用理论知识来解释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最后,通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以工程能力提升为主的实践教学手段

  土木工程材料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明确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与材料组成结构之间的关系,掌握材料工程技术试验仪器操作与指标评定方法,因此,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1.在实验课中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

  首先,合理安排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教学计划,如在水泥、水泥混凝土以及建筑砂浆的理论课程完成后,集中安排一次实验课,使实验内容与学时得到集中,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实验和操作仪器等。其次,在实验课组织形式方面采取分组形式,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提交试验方案,其中包括实验目的、材料与仪器、实验步骤、数据与分析、问题与分析等,最后要列出参考规范,保证学生在实验前对试验全过程有基本了解,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现象。最后,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手机等形式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便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对整个实验情况进行讨论与总结。

  2.借助实习基地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

  通过产学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实验检测技术骨干人员作为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依托工程项目,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实践操作与结果分析能力,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材料评定的基本技能。更为主要的是学生通过对某一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指标进行完整实验检测,可以增加对土木工程材料各技术指标的工程意义,也能加深对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在评定过程中,学生通过翻阅相关技术规范提高了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化的工程意识。

  三、以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的科技活动组织

  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要依靠理论教学环节培养思维,通过科研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验证并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创新动力,为此,课程改革小组结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科技活动的组织。对于有创新想法的学生,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实行开放制度,以小组为单位填写申请表,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新性试验;如没有创新性想法,但又有参与创新性实验愿望的学生,可采取助研的方式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使创新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发现可行性强的创新性实验,可进行校级科技创新项目推荐,或作为毕业论文选题,通过完成科技项目或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的创新思维、仪器操作、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此外,通过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将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的目标。近几年,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依托,学生申请西南林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3项,其中,一项获第八届云南省大中专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二等奖;获批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完成毕业论文7篇。

  四、结束语

  通过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技活动三个方面的改革,学生的工程意识有所增强,能够有目的地学习,避免了以往死记硬、学而无用现象的发生。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新胜,胡习兵,马远荣.土木工程材料教学体系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xx,21(6):76—78.

  [2]裴锐.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xx,16(1):59—61.

  [3]蒋慧,黄小林,王荣,等.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xx,23(4):152—154.

  [4]彭艳周,刘冬梅,朱乔森,等.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的层次化教学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xx,22(6):117—121.

  [5]孙家瑛.将科研活动融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xx,11,(46):163—165.

  [6]朱洪波,闰关珠,李晨,等.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作用探讨———以土木工程材料类项目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xx,23(2):99—102.

土木工程论文5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规模日益扩大,为建筑行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平台。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生活基础设施的要求不断增加,建筑物质量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模式,是实现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建筑经济效益和建筑物的功能合理发挥提供了平台。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功能的合理发挥,还是企业形象和施工效益的衡量依据,更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和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通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各个方面分析,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建筑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质量监管的概念、内容和具体措施都在不断的变化,在建筑行业中应用发展空间也不断的增加,如何在建筑工程中提高建设质量是目前建筑企业和人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在建设多元化为主要结构的新时期,建筑企业更是要加强对质量的监管工作,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必须做好技术管理、质量监理和制度上的创新,不断完成各种合理的监督手段,有效的发挥工程项目质量监管工作的功能,合理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1、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1.1概念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内容,主要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了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根据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工程施工标准对有关主体施工结构的责任行为及其施工主体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且是维护公众的利益行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日益完善,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监管体制逐步完善,结合社会技术综合分析,旨在为建筑行业提供有力的保障依据。

  1.2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是具有着复杂化、系统化的特点,其在工作中设计到建设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因此在施工中要全面的掌握各种不同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拿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产品,为建筑施工企业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信誉评价,促进企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包括:登记和资料汇总、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图纸的审核工作、材料质量控制、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督、工程验收监督等几个主要的方面。登记和资料汇总是工程质量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施工单位提供的质量申报进行登记,同时对质量监督站所提供的合同、施工图、地质勘测报告、设计图纸的审查报告、建立合同等相关的资料进行汇总,如果相关的资料不齐全,监督人员有权停止施工。

  2、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

  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来看,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要在每一个阶段进行管理,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工程质量监管要分段进行,也就是从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和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具体的质量监管工作。

  2.1建筑施工前的质量监管工作。施工前的质量监管主要是对施工的准备进行监管,为具体的施工做好准备工作,为具体的施工打下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对施工所需要的文件进行整理。主要是对旌工前的各种文件进行审核整理,避免出现违规行为,保证为工程提供数据的各种有效的工数据和文件。(2)对施工招标工作进行监管。在监管时将市场监督和质量规范结合起来,对参与投标的单位进行资质的审核和评价,通过竞争的机制来保证市场化的良性筛选。(3)对施工合同进行监管。在施工前对合同内容进行深刻分析,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2.2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监管工作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监管工作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在施工中的质量监管要以工程的重点为中心,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采用各种手段进行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1)有重点的进行质量监管工作。在实际的工程中有三个重点工程需要特别的注意,包括: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施工环境,将这几方面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就能够有效的监管整个工程的`质量。通过有重点的进行质量监管工作,可以使工程质量监管变得相对简单化。在对重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保证各项工程规范进行。建筑施工正式开始后,监管工作就进入了关键时期,在具体的监管中要确保现场检测控制工作的质量,保证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工作效率,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说服力,进而保障了现场质量监管的权威性。同时在对重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中,要增强规范标准的执行和贯彻,从而保证工程的各项规范得到实施。

  (2)加强对工程建筑技术的监管。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在监管中一定要从技术工艺上入手,确保此类技术工艺适合建筑的需要,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对现场质量监管时,确保硬件条件符合规范的要求;对重点项目竣工检测的结果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对现场形成的质量保证文件机进行检查和评价,将质量监管工作在生活中体现出来;对工程中的重点项目进行实地的测量和检查,确保关键点的质量。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在对关键点的监管时,要以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实现了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管理理念是管理水平提升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也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元素之一。

  (3)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融入到质量监管中,实现质量监管的网络化、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2.3建筑施工后的质量监管。施工后的工程质量监管,要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建筑合同的标准,不合格的建筑不能投入使用,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避免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注意对后续工程的监管,避免对前期主体工程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影响工程质量监管的成果。

  3、结束语

  建筑管理是实现建筑企业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基础,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而快速发展。建筑项目的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是建筑工程企业施工效益的衡量标准,同时也是企业信誉良好的外在表现,因此在施工中不断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的合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了建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一旦有哪一方面做的不好,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质量监管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避免因质量不好造成的群众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规模日益扩大,为建筑行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平台。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生活基础设施的要求不断增加,建筑物质量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模式,是实现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建筑经济效益和建筑物的功能合理发挥提供了平台。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功能的合理发挥,还是企业形象和施工效益的衡量依据,更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和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通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各个方面分析,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土木工程论文6

  现阶段,园林在净化城市空气、增强城市生态多样性等方面的工作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城市热衷于开展园林建设工作。在园林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是园林工程管理的基础。在过去,曾经发生过多起园林施工安全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因此,园林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充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1 园林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1安全施工的资金投入不足

  要进行安全施工的检查,还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只有资金支持到位了,施工方才能够进行完整的安全施工管理。但是,许多施工方在进行资金投入的时候忽视了安全施工管理,为了压缩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造价来提高自己的利润,在进行财政分配的时候对安全管理有所忽视,导致相关资金不足。有时为了减少资金投入人为缩短工期造成安全隐患。

  如果施工单位想要尽可能的获得利润,那么压缩工期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工期能够得到压缩,那么施工方就可以减少场地费、设备租用费、施工人员薪酬,可以最大化的提高利润。所以,许多施工方催促工人尽快施工,造成工人长时间造疲劳的状态下工作,造成了严重的施工隐患。

  1. 2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部分企业对于园林绿化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流于形式,相关的.书面要求、书面规定、书面应急预案印制的规规矩矩、头头是道,但一到发生安全事故问题的时候,这些条文就显得很苍白了,因为拿不出具体的整治办法。

  不仅如此,由于整个安全管理的细则的苍白无力,在界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时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同时,还存在一些转包、挂靠工程,建设单位的指定分包商存在着只收管理费而疏于管理的现象,项目部安全员形同虚设,违章、隐患等各种现象未得到有效的治理。由此,园林工程现场管理势必存在或多或少的施工隐患。

  1. 3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通过调查走访,发现不少园林工程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这些施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难以形成主动学习、不断创新的习惯,从而对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部分施工人员不遵守施工单位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服从管理人员的调度安排,严重降低了施工工作的安全性与质量。

  2 园林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2. 1改善园林工程施工的作业环境

  总体上看,国内园林工程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较差,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园林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其中包括消防设施陈旧、安置不合理以及施工现场人员混杂等。

  因此,施工单位应当积极改善园林工程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检查现场消防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中,发现消防设施无法使用后必须及时更换新的消防器械。施工现场需要制定严格的人员准入制度,从而防止与园林工程无关的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除此之外,应当设立严格的工程机械车辆与施工设备进出场制度,避免大型施工设备与工程车辆引发安全问题。

  2. 2提升安全监管保障与能力

  配备足够的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车辆和设备及物品装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制。赋予安全督查人员责令停工和进行经济处罚的权力; 对整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可取消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在本项目继续施工的资格的权力; 同时设立对安全督查人员进行监督处理岗位和制度。

  2. 3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

  人是园林施工中最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是园林企业应有的责任。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如安全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等,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工作人员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工作人员在生产作业时提高警惕。培训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也是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形成园林通风安全管理知识培训的系统。培训应制定具体的计划,定期进行,而不是随意进行。

  2. 4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在园林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至关重要。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应该事先佩戴好安全帽,有些园林工程施工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而对于高空作业施工人员,还应该系好安全带,同时还需要对园林工程施工现场加强安全管理。

  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违反规则操作的施工人员应该及时制止,按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并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使得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能够明确意识到园林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另外,园林工程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多,对此,应该对所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施工现场各个通道的通畅性。在园林工程施工外围,还应该挂拉安全网,并且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安全警示标牌,确保园林工程施工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3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说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综合又细微的,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问题,一切问题为安全管理亮绿灯,因为安全管理是首要的,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本着“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原则,开创园林绿化施工安全管理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周艺烽。上海市园林绿化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筑,20xx(10)。

  [2]刘君芳,侯淑娟。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安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xx(29)。

  [3]孟建丹,商红标。浅析市政园林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一般成因及应对措施[J].湖南交通科技,20xx,22(02) :178 - 181.

土木工程论文7

  摘要:

  实验教学在高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开放式实验教学逐渐受到高校的重视。本文基于土木工程专业传统封闭实验教学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对比及实验案例分析,通过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提出了“三层次”+“三阶段”+“四开放”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最后给出了适应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建设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高校;土木工程;开放实验室

  自20xx年起我国开始逐步告别精英教育,迅速步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行列。大学教育逐渐将从精英式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单一化向以大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多元化转变,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的零距离结合[1-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知识发展为导向的学科中心正走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生中心模式,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大批处于“金字塔塔身”的地方高等院校之必然选择[4-6]。我国目前处于大规模的城市基础投资建设时期,社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综合性土木工程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工科专业的代表,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成为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7-8]。然而,目前传统封闭式实验教学已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特色的实验教学方式是深化应用科技大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而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研究是改革传统封闭式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本文以部分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转型为背景,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的研究,最终提出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合理化建议,为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提供研究基础。

  一、土木工程专业传统封闭实验教学

  罗杰尔培根曾说过“没有实验,便没有科学”[9]。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即担负着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又是应用技术高校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对地方高校的走访调查,发现传统的封闭实验教学具有以下特点:①实验教学内容固定且单一,以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缺少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②实验教学方法落后,多以灌输性教学为主,学生缺乏自主能动性;③实验操作单调,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难激发学生对学科实验的兴趣[9]。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科学思维方式、学习基本的科学实验研究方法。然而,土木工程专业传统封闭实验教学整个过程以“验证”为主,让学生们固定而单一地按照老师给出的实验步骤完成,使学生失去了体验探索的乐趣,从而很难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验证性”实验作为传统封闭实验教学的主体,不仅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混凝土结构中简支梁实验为例,传统的实验教学的实验准备过程,从简支梁试件的设计、选料、制作、养护、安装、粘贴应变片、接线、架设测试设备都是实验教师进行准备,学生并未参与其中。因此,实验课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的仅仅是加载、记录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报告。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教师在主导地位,学生对钢筋的切割、绑扎、定位等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无法通过实验获得,而且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仍然停留在概念层面,无法体会到探索知识的乐趣,无从产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也感到教学任务繁重。因此,当以目前应用技术型大学的需求重新审视实验教学时,不难发现传统实验教学已不能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土木工程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面的不足日益凸现。如何增强实验中实践的趣味性,如何将实验、实践、科研有机结合在一起,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一个需要重视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

  传统实验教学模型逐渐向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转变是实验教学发展的需求。所谓开放式实验教学,即将实验室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针对教学要求自行设计实验,然后根据课程安排选择时间开展实验[2]。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①教学内容丰富,为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实验项目;②教学对象多样,可对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开放,充分利用实验仪器设备,实现资源共享;③教学方法灵活,利用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通过实验时间、实验空间、实验资源的开放,以及实验教学类型、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观念、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等的开放,全面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创新实践平台[3]。因此,实施开放实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以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实验为例,可增设结构优化与模型设计开放式实验。可提供一些如多层建筑、桥梁、高耸结构等的工程设计题目,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模型设计选型、分析计算、加工制作,然后进行加载实验。通过模型设计选型,使学生了解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合理的施工工艺对结构整体安全的重要性,体会建筑施工课程以外的专业知识;通过模型加载实验,观察模型在荷载下的响应和最终的极限承载力,让学生对“结构优化与设计”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模型加载过程实际是结构服役过程与破坏过程的展示,通过整个实验使学生认识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力极限状态时的工作性能,进一步增强对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专业课程的理解。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将更好地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三、应用技术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已明确提出“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高校转型的意义不仅仅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而且也是给希望继续学习的社会人员提供一个通道,也能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储备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且也希望转型能够改变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及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不良境况。转型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而对于技术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完全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1.基于专业课程特点实施传统实验设置改革。实验项目的设置结合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多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例如混凝土结构综合性实验,在学习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等课程后开展的实验教学,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设计结构实验深入探索和理解结构构件破坏状态,而不再是课堂上抽象的讲解和传统实验教学中结构实验的演示,而是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来体会构件破坏的状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设计、制作、加载的整个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拓展实验教学平台采用多种实验教学方式。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验场地可以拓展到户外或者施工现场,可以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解答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基础工程现场,可让学生制定相关检查方案以及确定相关的`加载分级表,通过教师和相关技术人员审核批准后,让学生分组独立进行静载荷试验的实验。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实验方法而且了解了实际操作的步骤,同时感受到实验结果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此外,教师可以结合科研项目及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开设开放性实验教学,积极鼓励具有钻研精神的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使得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培养有兴趣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及实验时间,突破课程的限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搭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将大量仅为理论教学服务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进行总体优化设计,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实验教学分解到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开放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安排仍以教学年安排,但是学生可以在不同学期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实验时间,知识结构上按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基本规律设置,增加开设综合实验及设计性实验。为搭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开放实验教学体系可将实验教学分解为“三个层面”和“三个阶段”,即在第一阶段(大一、大二阶段)设置基础性验证性实验,开放实验时间及实验场地;第二阶段(大二、大三阶段)设置设计性综合实验,开放实验方案、实验时间、实验场地;第三阶段(大三、大四阶段)设置研究性创新实验,开放实验项目、实验方案、实验时间、实验场地。

  4.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从欧洲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实践及我国高等院校办学实践来看,“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开放性实验教学的需求,更是办好应用技术型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而目前高校既有博士学位又有五年以上实践工作经历的教师,微乎其微。因此,必须加快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定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兼职政策,鼓励教师参加企业新技术培训等多种途径,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以适应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满足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需要。

  (二)建立“三层次”+“三阶段”+“四开放”实验教学模式

  在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对已有土木工程实验进行精简和整合,增加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特点的实验项目,是土木工程传统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时间上即按照专业教学基本规律,将实验教学体系拆分为三个层面和三个阶段,同时要做到四个开放,真正做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两手抓。因此,通过分析提出“三层次+三阶段+四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三层次”是指:基础性、设计性、开放性三个层次的实验;“三阶段”,是指:①基本阶段(大一、大二),②提升阶段(大三、大四),③跨越阶段(大三、大四);“四开放”是指:开放实验教学时间、开放实验教学内容、开放实验教学方法、开放学生评价。“四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贯穿于“三层次”和“三阶段”的实验教学。首先,在基本阶段通过基础实验让低年级学生认识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概念及原理,同时培养学生对实验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掌握实验方法及实验处理分析方法;在提升阶段,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根据实验条件、专业知识及工程问题自行设计实验,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跨越阶段,通过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类试验,在研究型开放性实验中,实行全方位开放,完全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实验课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安排实验时间,重点培养部分优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式研究型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勤于开拓的科学思想。

  四、结论

  本文基于土木工程专业传统封闭实验教学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对比及实验案例分析,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提出了“三层次”+“三阶段”+“四开放”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并给出以下合理化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平台

  一方面,土木工程专业要根据理论教学内容不断地优化实验课程体系,贯彻自主设计实验项目、科技创新项目,实行全方位实验平台的开放,其次,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构建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

  搭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并保证开放时间多元化、开放内容多元化、开放模式多元化。

  (三)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

  整合实验室资源,改革实验教学经费,制定设备共享制度等。

  (四)建设和完善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平台

  通过建立实验教学管理平台,提高实验教学开放式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达到科学有效地利用实验室资源,推动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文彬.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整合及教学安排[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xx,(6):76-78.

  [2]胡杰.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内江科技,20xx,(1):190-191.

  [3]白文辉,梁超锋,孙斌祥,王伟.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xx,18(6):25-27.

  [4]孙文彬.构建多层面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xx,15(3):107-111.

  [5]黄发军,刘红飞,李嘉,熊厚仁.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20xx,22(6):131-135.

  [6]纪静.地方工科高校实验室开放共享平台的构筑——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xx.

  [7]孙文彬.加速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5):79-82.

  [8]杨大田,刘红.导师制在土木工程开放式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16):47-49.

  [9]肖红霞.开放式实验教学对创新性应用人才培养的内在机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20(8):326-328.

  [10]黄本笑,刘信信,邢俊瑜.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索[J].大连大学学报,20xx,29(2):128-132.

土木工程论文8

  一、力学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工程教育理念与工程实践经验缺乏

  目前,我校大部分力学教师是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时,经历的就是“学科型”的培养模式,理论学习多、实践训练少,从而导致了他们理论知识较为扎实,而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先天不足”;从学校毕业后,他们又直接到学校从事教师工作,很少有工程实践的机会,这又造成他们工程实践经验与创新能力后天的“营养不良”。因此,从自身能力与教学模式上,他们习惯于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弱化了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同样缺乏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这与“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教学内容与工程应用脱节

  企业需要的是力学概念清晰,能够应用力学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人才,而传统力学课程的教学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力学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教学内容以求解、求证为主,缺乏针对工程应用的内容设计,致使学生不善于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致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欠缺,阻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授课学时减少,单位学时课堂信息量增加的形势下,力学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是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没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是被动、消极与盲从的学习知识,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性。

  二、适应于“卓越计划”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建立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团队

  力学课程教学团队从展开卓越工程教育理念讨论出发,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坚持在力学课程中不断开展适应于“卓越计划”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在教育改革实践探索中,团队成员教育思想逐渐完成了“学科型”教育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转变,形成了适应卓越人才教育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模式;通过学历进修、深入实际工程体验,加强产学研密切联系与合作、开展面向工程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参加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式,疏通了团队成员参加工程研究与实践的渠道,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提高了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建立了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团队。

  (二)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为主线,改革与完善教学内容

  1.按照“卓越计划”培养目标要求,围绕“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在明确每门力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力学系列课程教学新体系,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减少繁琐的公式推证,注重应用能力培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主要分为静定结构的计算、应力应变分析、超静定结构的计算三大模块,避免了内容上的重复。如弯曲剪应力公式,在教学中不进行繁琐的推导直接给出,主要讲公式的应用,并配合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弯曲剪应力有感性认识,且具有对梁进行强度计算的能力。

  2.使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现科学性和适用性。从工程实际需要出发,凝练教学内容,强化概念理解与分析,注重结论的分析和实际应用。如在讲到温度应力时,通过案例分析计算,得到在超静定结构中,温度改变将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根据分析计算结论,告诉学生在铁路钢轨接头处,以及混凝土路面中,通常需预留空隙;高温管道隔一段距离要设一个“Ω”型弯,都是考虑温度的影响,防止由于温度变化产生应力而导致结构破坏或影响结构物的正常工作。这样,学生就会加深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了解理论指导实际的作用。力学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编写了力学概念分析典型案例与例题,繁琐的理论推证的简化,定理、公式及例题结论的工程应用,并应用于教学中。

  3.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力学课程教学团队的多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及“材料力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研究与实践”等科技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所学的`力学知识应用于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中,加深了对力学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4.增加了《结构力学求解器》应用的教学内容,突出电算能力的培养。对于简单结构,要求学生能进行手算,这有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对于超静定结构的计算中遇到的复杂的计算问题,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应用《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计算,不仅增加了力学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培养学生使用软件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建立了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复杂的力学问题进行分析,把繁琐的计算留给计算机的理念。

  (三)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1.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加强工程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每章内容学习之前我们都通过导入案例提出问题,引出本章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以工程实例为案例进行结构简化、荷载收集、结构构件计算,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注重定理、公式及习题结论的工程应用,更多地剖析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再举一反三,由一个问题展开到多个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讲弯曲应力这一章时,导入长春市滨河小区阳台坍塌事故案例:20xx6年9月8日,长春市滨河小区东区512栋3单元一侧阳台从一楼到七楼全部坍塌,二楼一女子不幸遇难。首先,让学生画出阳台的计算简图,然后让学生讨论引发阳台坍塌的可能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阳台坍塌的起因:事发时天降大雨,该楼居民安装的保温阳台的夹层内珍珠岩吸水后重量骤增,使阳台根部上侧混凝土承受过多拉力,加上钢筋的位置不合理,锈蚀也比较严重,不能充分发挥其抗拉作用,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低,当其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时,混凝土开裂,使阳台根部失去抗弯能力,形成铰链,从而导致阳台坍塌。通过该案例向学生说明,工程设计时不仅要有经济意识,而且更要具备安全意识。由于学生对案例分析很有兴趣,一旦发现今后工作中的问题能够自己解决,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积极性。力学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编写了力学在工程及生活中应用的案例及课程导入案例,并应用于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工程思维渗透到力学课的学习过程中。

  2.采用启发式、对比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启发、引导、互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将新学知识与已学知识进行对比,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对原有知识的记忆,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扩展知识。针对一题多解的问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进行讨论,主动地、创造性地探究和获取知识。

  3.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及计算机网络教学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基本理论知识、例题等逻辑性较强的内容我们采用传统的板书讲解,有利于学生思考;对难以表达的知识点及工程实例我们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丰富工程素材,增大课堂信息量,弥补课时的不足。为了适应网络时代对教育发展与课程建设的要求,我们建立了力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上网学习,它对学生的课后自学有很大帮助。

  三、结语

  基于“卓越计划”的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从20xx年开始应用到力学系列课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力学课程教师团队成员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和统一,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20xx年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工程意识。3)各类学科竞赛与课外科技活动异彩纷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多名学生获“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一等奖;“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省级二等奖。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应用,课程功能相互有机结合方面都在精心组织、有序安排、循序渐进、良性互动中进行。已有一门课程获省级精品课、三名课程获省级优秀课。5)力学课程共同搭建教学平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功能互补,使学生的工程意识、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更系统、更全面。

土木工程论文9

  摘 要:为了能够准确合理的把握软件工程硕士论文的质量,本篇文章对建立一个软件工程硕士论文质量评价模型,制定了一套清晰的论文质量衡量标准,并且根据此项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将会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与解决。

  关键词:工程硕士;质量评价;质量标准;问题研究

  1 存在的问题与质量评价度量模型

  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论文质量评价与实际评审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由于在实际评审中不能客观的对论文作出合理的度量,导致整篇论文无法发挥出他实际所拥有的价值。比如,科技论文本身就是一种纯理论性文章,但是书写的时候就要求选题来自于科学实践、结论准确、并且应用性较强。而对于论文质量度量标准要求则是:技术先进、内容丰富,运用基本的理论知识、专业的技术和科学的方法。结构清晰,有一定的创造性和针对性,逻辑清楚,社会评价较高等等。但是在实际的论文质量评价上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注意:(1)在论文质量要素的选取上过于普通、抽象与虚拟,所以在表达上很难形象、新颖、且直观的体现出表述对象的真实状况。(2)对质量要素的审判,用标志性的事件、交付物的成果和质量要素的度量进行评价,使抽象的评论更加具有了抽象的意义。(3)质量要素的度量和评价是固定的,它缺乏了对事件的实际性分析,当给予准确的评分时就会错误的判断了它本身所特有的价值。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制定者在制定时考虑到论文的多样性,如果过于细致的标准会限制作者的发挥,所以对论文的评论标准范围就加大了,准确程度减小,致使以上的问题同时也随之出现。另一方面就是标准制定者对软件硕士论文的`发展方向和内容的判定不能作出准确的判定,所以很难掌握论文的度量标准,最终导致不能制定出确切的标准。

  要想解决论文评审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本文通过软件工程硕士论文这一特定的对象,建立了一个新的论文质量评价模型,以用来解决论文评审中所产生的问题:首先,要将不同种类的论文进行严格的分类。其次就是对论文进行分析,找出论文必备的基本结构。再就是要找出论文中的论述对象,并对其论述进行分析与评估。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在论文找出最终的质量评估要素的度量方法,将其转化成成绩的形式得出最后的评价标准。

  2 论文的分类

  要想对软件工程硕士论文质量作出准确的评价和度量,首先就要明确论文是哪一种类,我们研究的是软件工程硕士论文,那就可以将其划分为软件技术研究和软件工程项目二类。在将论文确定类型之后,我们对论文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从而相应的也就找到了合适的评价标准,就可以对其对象作出真实、客观的评论。

  3 论文的基本要求

  对软件工程论文进行分类,可以确定论文的大致写作方向可以向工程项目类毕业论文,有了明确的方向之后就可以着手进行写作。要想写好一篇论文就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从而会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3.1 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事先了解项目的一些相关信息,例如:研究的背景;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的目标描述,还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考察,了解学生对他们所在的行业领域的业务知识和领域的链接等问题,同时也是考察他们对其了解的范围和深度,也就是考察他们对论文课题的掌握水平。

  3.2 技术水准。通过对学生论文水平的技术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的解决能力,这里考验了学生在运用技术方法,使用工具的能力和具体方案,在这里,不仅需要他们要亲身的实践,更多的是学习到更多有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3 完成能力。通过学生对项目的关键技术的实际实施过程,对学生遇见专业技术上的问题时的解决能了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学生所具有的实际能力。

  3.4 实施能力。通过学生的项目实施过程报告,对学生在遇到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的实现作为基础,组织实施软件工程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对其的控制能力。

  4 质量要求及论文的度量标准级模型建立

  根据以上论文内容涉及到的四个相关要求,我们相应的将四个要求进行分解,更加细致的解释每一项的质量度量要素,提供给论文评审时进行分析与评价。

  4.1 项目研究的背景与目标。

  先要对其进行领域背景的描述,然后再对领域问题解决的状况和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在确定之后,就要设计项目的技术方案的思路与设计,当各方面都做好之后,再表述一下具体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所承担的子目标。这样项目研究的背景与目标就可以了。

  4.2 项目技术方案的分析。第一步要对领域问题核心技术的概念进行介绍,概念明确之后也就是第二步领域问题涉及到的历史方面和现状进行描述,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为下一步就要对相关技术和计划方案进行比较与评价,紧接着就是项目技术方案的思路与设计,有了明确的思路才能使论文顺利的进行下去,项目技术方案分析的最后一步就是实现策略,每一步都有了,最终就看实际实施的状况如何。这些步骤环环相扣,使结构更加的紧密。

  4.3 项目中关键技术的实施。关键技术在实施中占得成分比较重要,所以关键技术的实施一定要具体描述,本人在解决关键问题中承担了怎样的责任并在实施中的位置和缠身的影响,关键在于,在技术实施中攻破了怎样的难关,同时也要对技术的基础进行描述,和全过程的描述,最后总结项目关键技术的结果和评价。

  4.4 项目过程结论报告。报告就是对论文的最后总结,本文是关于对软件工程项目的论文,那么就对范围定义与需求开发过程总结,然后对整个系统架构进行分析,设计一套完整的过程,测试系统实现成果展现全过程,接近结尾写一下项目管理和软件过程的控制,最终,结尾就要做出项目总结并对未来的计划展望。

  参考文献:

  [1]张家浩.软件工程硕士论文质量评价模型及相关问题研究[J].计算机教育,20xx,11(12):12-14.

  [2]杨培涛,谭骏珊,王帅,苏慧.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2(11).

  [3]张笑燕,宋茂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xx,06(06):34-36.

  [4]许长青.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评估报告:以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xx,05(03):23-25.

  [5]王燕芳,缪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评教指标的构建及应用――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工程硕士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xx,06(15):21-15.

土木工程论文10

  摘要: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建筑物的整体质量,特别是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成为了焦点问题。本文将重点分析的是房建土木工程质量管理,围绕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展开讨论,明确土木工程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举措,稳步的推动国家土木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房建土木工程;质量管理;举措

  在土木工程施工阶段,由于整个施工过程会涉及到较多的环节,为保证项目可以更为顺畅的开展,同时获取更为优质的施工成果,需要重视高效管理方案的采取,保证施工项目的流程和细节更加到位,土木工程施工阶段还应该积极的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在施工工程的投资和多项管理工作稳步落实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化的施工管理举措[1]。

  1房建土木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相较于工厂生产而言,土木工程本身具有着特殊性,因工厂生产往往会涉及到较多的主体,如固定的车间和特定的厂房等,而土木工程施工则不存在这方面的构造,其主要是表现出一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其不具备相对完善的生产设备,也不存在更为适宜的环境,会受到多种偶然因素的影响,这类因素的存在使得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受到无法预计的影响。由于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多是露天场地,很容易受到地质和气候等外界因素的作用,在具体的施工阶段,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会让施工周期有所延长,甚至于使得不同工种间穿插作业。若未能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检查,将会给后续的工作设下阻碍,难以保证土木工程的完整性。

  2房建土木工程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施工管理问题

  在房建土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会直接的影响到项目整体质量,其显示出的漏洞和管理不到位存有直接的联系。从当前施工管理执行情况分析,虽然能够使用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是收获的成果不尽如人意,出现了很多不恰当之处。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表现于管理制度不科学、工作人员的能力不足等,最终影响到项目整体的质量[2]。

  2.2施工材料问题

  结合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众多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明确施工材料也是影响的关键所在,其对项目本身的干扰不容忽视。在土木工程项目质量要求稳步提升的今天,施工材料面临着的需求量和严要求也成为关键点,若是没有经过细致的分析而盲目选择施工材料的话,将会影响到施工整体质量。在施工材料的种类日趋繁多的今天,很多劣质产品的出现给项目质量埋下隐患,致使施工的质量不达标,施工效果不尽如人意。

  2.3施工质量问题

  结合现阶段国家的建筑物整体质量来看,除了施工安全问题值得分析外,还有施工技术等亟待优化[3]。现阶段房建土木工程项目在验收时很难让业主们真正的认可,还有部分建筑物影响到业主们的使用,使其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导致建筑销售行业出现了低迷的行情。

  3房建土木工程质量管理的针对性举措

  建筑工程在现阶段的市场竞争中呈现出管理不健全的混乱状态,常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今天,城市化进程日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使得房建工程项目只增不减,在施工过程中,城市居民和施工单位均关注施工质量管理的细节,只有将其逐步的落实,才能促使房建工程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3.1确立更为科学且严谨的制度

  从土建施工的角度分析,自开工之日起,需要将每一步根据特定的设计标准执行,同时适当的结合着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确立更为科学且完善的施工管理规划,整个施工阶段,应该将安全放在首位,逐步的健全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对于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条例而言,施工单位确定相关制度的关键之处就是将实际的行动落实到基本的实践中,避免出现制度形同虚设的问题[4]。在实际施工的阶段,为让施工人员的安全得到有效的维护,同时又能保证施工质量更为可靠,主张项目部积极的制定方针对策,促使相应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通过不断的检查,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化的解决方案处理。为让施工过程更加顺利,应该严格的抓住质量关,使用科学化的材料,如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等,完成相应的考核。应该采取合理的安全对策,比如说工作人员配戴安全帽等,也需要将其列为考察的方面,只有经过了严格的审查,才能更好的在施工现场投入的工作。施工现场的.多种材料和设备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才可入场,需要合理的将其摆放,制定出适宜的设备管理制度,重视对设备的科学化管理及维护,保证其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3.2重视对材料和设备的科学管理

  积极的落实好材料的采购及运输等工作,同时将保存、加工等多个环节合理的串联起来,材料的采购环节应该积极的重视供应室的资质审核,选择更为适宜的材料采购单位,保证其口碑和服务质量较佳[5]。稳步的落实材料的生产监督和检验监督工作,重视材料的科学化管理,保证其具备着最基础的出厂证明和质量证明,当材料入场的时候,应该落实科学化的抽样检测工作,当合格达标后方可入场。应该配备着相对科学的材料库房管理方案,避免材料产生腐蚀和其他严重的问题。在材料进行加工的时候,应该积极的落实好监督和控制流程,严禁出现材料浪费的问题,促使加工过程趋向规范与合理。在设备管理方面,应该重视日常检测和维护保养工作的落实,确保相关的设备在正常使用的阶段,不会出现任何的故障问题。积极的优化设备资源的配置,以免出现设备超负荷工作的情况,这会让设备运行面临着困难,还有部分会出现过度闲置的情况,难以保证资源的科学化配置。

  3.3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无论是在工程项目的哪一个施工阶段,都需要将安全摆在首位,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环节和流程细节中会涉及到安全标准,若是施工人员未能依照相应的安全准则落实施工,将会对施工质量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会让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蒙受损失,若未能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案,将会导致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6]。要求在项目施工阶段,积极的督促相关的工作人员提升安全意识,施工单位还应该完善相应的安全准则,确立更为细致的安全生产制度,将其合理的贯穿至整个施工流程,保证其能够积极的参与施工,针对于施工质量的维护起到良好的影响。

  3.4工期阶段性分配工作的落实

  为了保证项目的进度更加合理,同时能够与工期预算相匹配,在不会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的前提下,需要在施工阶段积极的关注多个方面的细节工作,做好较为详细的预算,借助于相对科学且合理的统筹规划,在保证整体工程进度趋向合理的基础上,实现施工和质量监督的有效结合,确立相对完善的调控方案,让每一个环节和流程更加科学,完成实时监控的顺利开展,提升任意施工段的项目水平。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人们愈加重视房建土木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如果未能将其落实到位,将会影响到项目的使用。建筑施工单位落实的质量管理工作会对项目本身的质量产生影响,这会对项目本身的安全性等建立起直接的关系。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应该迎合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寻求不断的进步,确立更为得当的发展目标,通过合理的优化具体方案,创新相应的技术模式,稳步的扩大建筑企业品牌效应,促使建筑产品本身的质量呈现出有效提升的趋势,从而彰显出更卓越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青楠.新时期土木工程房建工程质量问题与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xx(15):175.

  [2]蒋特.提高房建土木工程质量保障的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05):179.

  [3]李晨光.提高房建土木工程质量保障的措施研究[J].科技与创新,20xx(01):123-124.

  [4]刘名扬.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xx(24):118-119.

  [5]缪学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xx(16):106+108.

  [6]李帆,邹波.试分析土木工程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xx(32):34-35.

土木工程论文11

  从理论上讲,如果要处理的数据具有空间分布性,就可以应用GIS进行数据的管理、处理和分析。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到建成后的运营、维护管理,都需要处理大量的工程数据;而一般的土木工程都是与空间分布有关,如路线的设计、城市管道的布局、建(构)筑物的分布和变形等。利用传统的方式处理这些信息常常会由于主观原因造成效率低、周期长,不能够满足现代信息化施工建设的需求;而与GIS相结合,不仅可以保证获得信息的客观性、高效性,还能够利用其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结构健康监测是为评估结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对结构的管理、维护和验证设计参数来讲是十分重要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一般由传感器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和分析系统、系统操作与控制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由于采集数据的海量特征和采样点(传感器位置)的空间分布特征,使得传统的基于文件和单机形式的关系数据库的管理方法制约了系统管理空间信息的效率。GIS作为采集、存贮、管理、分析和显示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有效工具的同时,也管理空间信息和属性数据。将GIS技术引入到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各种与结构有关信息可以集成在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这将会提高系统的功能并丰富系统对图形和属性数据进行存贮、管理、分析和可视化方面的能力,如文献[7]中设计的基于GIS的桥梁结构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施工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成功地完成施工项目各阶段的目标,就必须加强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G1S为大型复杂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开发平台。通过GIS的二次开发,可以把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融合在一起,可以把多媒体技术与GIS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方便实用的施工项目管理可视化信息系统,为施工设计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为决策分析提供迅速的信息支持,使施工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如王红卫(1996年)以GIS和数字媒体技术为基础,研制了三峡工程决策支持系统集成指挥中心。该系统以三峡工程施工现场的全貌为背景,在可视化的环境下以多种媒体形式为决策用户提供各种施工动态、静态信息,实现了施工仿真、高度优化等决策支持功能;钟登华(20xx年)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管理的特点,研制出基于GIS的施工导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对大型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具有借鉴意义[8]。GIS在工程设计、运营管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在此不再赘述。

  一、土木工程专业的GIS教育

  由以上论述可见,GIS与土木工程的结合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作为土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人才,在专业知识结构中,有必要具备GIS相关知识和技能。另外,目前GIS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掌握GIS需要具备测绘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等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这种复杂的知识面要求使得GIS的应用还集中在少数的专业人才上。所以,只有培养更多具备GIS知识的人才,才能适应现代土木工程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与专业的GIS教育相比,土木工程专业的GIS教育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同。GIS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学科。GIS学习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其中,地理学基础、计算机基础和数理基础尤为重要。GIS专业学生一般经过严格的地理学、地图学与测量学的学习,具有比较扎实的地理学和地图学基础,同时,数理和计算机基础也比较好,而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大多学生没有或很少具备上述基础。其次,专业教育的目标不同。GIS本科专业一方面要强化基本技能的教学,同时还必须要求掌握GIS基本理论。而对土木工程专业来说,无论是基础理论、技术手段还是具体应用,都与GIS专业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土木工程专业开展GIS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应用即让学生了解GIS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GIS软件,学会用GIS进行空间分析,以解决专业相关问题。这两个特征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GIS课程要与GIS专业区别开来,要体现专业要求,强调GIS在土木工程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二、土木工程专业GIS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开展GIS教育的目的是为其提供一个GIS分析手段以解决专业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与专业的结合。GIS的主要的内容是数据的输入、处理与分析和输出;土木工程专业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因此,相对于GIS专业的学生来讲,土木工程的学生教学侧重点不同,其基本的理论教学内容见表1。土木工程专业GIS实践教学主要的内容为:熟悉一种GIS软件,如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空间数据结构与组织,理解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的联系方式及空间数据库建库方法、空间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等。

  三、土木工程专业GIS教学实践

  土木工程专业的GIS教育,其目的在于利用GIS功能更好地解决工程问题,也就是在教学上要求突出应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根据土木专业订立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实验大纲、实验计划,课程设计大纲、课程计划,并确定课时、学分、授课方式、实验比例、考核办法和要求。专业GIS教育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比较多的考虑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而非GIS专业的GIS课程设置很少顾及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和连接性,所以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开课时间的选取很重要。对于地理、测绘学科下的其他专业的学生,由于地理学、地图学与测量学等学科基础比较好,可以修完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后再开设,以确保实验操作顺利进行;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GIS课程,最好安排在三年级下半学期开设,这样一方面尽量让同学们具有了比较宽的知识面以后再安排GIS课程,确保他们在难点问题上接受的更快;另一方面这期间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已经学完,相对有比较充裕的课余时间用来练习实际操作。

  1GIS理论教学

  作为一门多种学科交叉的课程,GIS大量的`理论知识涉及了测量学、地图制图学、计算机技术、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大部分理论知识难免枯燥,晦涩难懂。如何让学生学好GIS的基本理论知识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土木工程专业开设GIS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应有相关课程的背景知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具体来讲,这些课程包括:工程测量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理论与基础等,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中补充相关地图制图学、摄影测量与遥感、拓扑学等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接触和学习GIS,就相对比较容易。另一方面,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启发式教学,教师用通俗简单方法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使学生建立一定的自信心,不被问题吓倒,尝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式教学,课堂教学引导思维,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避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研究式教学,通过研究问题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讨论,从过去、现在、将来的发展方向来阐述问题,以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根源,达到教学目的;互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应该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其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手段,也是开发和使用教学资源的系统化过程,如,可以采用录像、网络、E-mail等方式实现互动交流,以及时获得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效率。

  2GIS实验教学

  由于GIS的技术性和应用性很强,并且安排GIS实验有助于消化理论教学知识,增强对GIS基本原理的理解,所以GIS实验一直是GIS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相关学科知识的缺乏,GIS数据结构、投影与变换、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等内容都是不易理解和接受的。因此,在基本实验项目不变的前提下,应该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适当调整实验内容的比重。基本实验项目包括:GIS的认识与应用、GIS数据结构、GIS数据转换、GIS空间分析、GIS数据表达、3维显示与分析、GIS二次开发环境。通过这样的调整,不仅保证内容的全面完整,也减少了知识的重复,突出了难点,提高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计算机的角度看,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部分组成。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整个GIS都是围绕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表达展开。因而,培养通过软件和硬件操纵数据的能力显得格外重要。综上所述,并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采用GIS软件上开发比较成熟的ESRI公司的ArcGIS软件,并介绍MapInfo和MapGIS软件。在结合基本实验项目,分基本练习型、综合型和应用设计型三个层次的实验,注重培养学生利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基本练习型实验主要是训练学生对ArcGIS软件的界面、功能的了解和掌握,并对几何图形和属性的编辑修改、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网络分析、地形分析等基本分析功能进行了解和练习,使学生熟悉软件各种功能的操作思路,做到能够独立、快速地使用软件的基本功能,加深学生对GIS课程基础理论知识部分的掌握;综合性实验是训练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GIS空间分析功能以及已经学过的土木工程专业其它课程的知识,来解决专业领域中遇到的与空间信息相关的问题。如利用GIS的叠置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功能,来解决在工程选址设计规划中遇到的问题。该层次实验一定程度上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是通过设计好的解决实际空间问题的分析模型,运用ArcGIS软件提供的空间分析扩展模块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与教师事先做好的分析结论相比较来检查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以此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设计型实验主要与课程设计相结合,其难易程度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决定,不管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结果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导,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在教学方面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与实践应用的能力。其一是增加实验课课时,GIS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GIS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另外,GIS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抽象与枯燥,加入一定数量的实验学时,会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二是开放实验室,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生对软件操作的练习时间是比较有限的,学校应该把实验室开放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去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3考核与质量保障

  调查发现,目前大学学生考核的方法一般是老师给学生先划出重点和范围,而学生为了考核成绩一般是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这样只是考查了学生突击应付考试的能力,造成学生侥幸心理的增长,达不到高等教育教学的目的,也考查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针对土木工程专业GIS课程的特点,考核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是平时作业,主要针对课后习题和读书报告,约占总成绩的10%;第二是实验及实验报告,主要针对学生做实验的情况以及提交的电子文本报告,而检查的重点是看学生所采用的操作流程是否符合GIS空间分析的过程、空间模型是否可行、数据图表是否合理全面、实验结果是否正确等项目,约占总成绩的40%;第三是课程结束时的考试,侧重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约占总成绩的50%,以此改变应试考试的作风,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达到教学目的。目前,各个专业一般自己选择专业教师进行GIS课程的教学,由于这些教师一般没有受过专业的熏陶,只是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和认识进行教学,对课程内容整体的把握不够全面。所以,应该在学院下面设立GIS教研室,通过教研室的方式教学管理,有利于课程内容的规范,有利于GIS专业教师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控制。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参观学习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效途径。通过参观,学生可以获得感性的GIS建设的认识。因此,学校可与某些从事GIS产品的公司、数据生产、数据管理单位、各级信息中心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合理地利用这些有效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产、学、研的一体化进程。另外,还应该注重GIS配套实验教材的建设。实践是GIS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途径。所以,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规范实验教学。

  四、结束语

  土木工程专业开设GIS课程具有积极意义,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规划要求。加强对土木类学生在GIS应用方面的训练将有助于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综合服务能力,有利于充分利用GIS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和规范的依据,为科学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在GIS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该突出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实际专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注重培养学生GIS软件操作和应用的能力;在开课时间的选择上,应该注意学生知识面的衔接和开拓,使学生能够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去思考、解决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考核方面,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平时学习效果,以保障教学质量。另外,还应该不断改善实践教学项目,紧跟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保证最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科研能力。总之,做好土木工程专业GIS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日益关注,相信GIS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深入和推广。

土木工程论文1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为建筑行业的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土木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促进建筑工程事业健康长远发展,在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剖析了土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并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 施工项目管理 质量管理

  前言

  当前建筑市场的竞争随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日趋激烈,土建工程的规模也在城市经济和建筑工程发展的带动下得到了发展,同时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必须加强对土建施工技术的研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生存之地,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得以提升,为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土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必须加强土建施工技术水平。本文剖析了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常遇见难题的产生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在实际工程操作中可以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与指导。

  一、土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技术管理的问题

  施工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在施工管理两个方面都涉及的到,也正是这个问题,应验了那句三个和尚没水喝,哪三个和尚?即施工技术管理、施工流程管理、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常日受到土建工程管理部门监督,自养成发现问题不上报,留着管理部门不用我操什么心,别好心上报,反倒落了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埋怨。这个现象并不常见,主要是现代工作压力大,企业职员往往利职业高低进行私人情绪的发泄,导致上下级关系不和睦,大多数都走表面化、形式化,管理部门与施工部门纯属上下级关系,只有相互多沟通才能将施工问题细致完善。

  2施工项目管理的问题

  由于土建工程施工类型众多,设计到管理的问题也众多,现在很多施工企业在管理方面都根据该企业实际情况增加很多管理类型,但是不得不承认,很多施工方面的问题都是由于施工管理分类众多而导致的,这对我国目前社会发展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期,是施工管理制约没有一个规定,使得现在管理方面的条约越加啰嗦繁琐,毫无精简可言。制约工程管理一直都把土建施工技术的管理部门进行优化作为首要重点,可见国家针对这个问题有多重视,另一层面反映着,项目施工管理因为部门繁多而造成的负面弊端已经让大部门施工项目企业有目共睹,可见针对施工项目管理部门过多这一问题的对应策略如果不当当即得到落实,必将影响施工企业的效益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力度。说到经济效益,成本预算的节约也可以视为提经济效益的做法,可是部门繁琐在解决施工问题上,重复性繁多,不仅施工效率得不到进展,在薪水开销上,也铺张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所以施工项目管理部门过多问题应视为当机立断解决的重要问题。

  3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问题

  土建施工管理毕竟处于城市高楼建设所应用,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使得土建施工格外重视安全管理。但是随着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近些年来在施工安全上也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何为物极必反,阴晴圆缺。正是安全由于多年的重视,近些年来,越发的不得到重视,不论从施工管理制度上,还是施工机械上,甚至连最为形式化的安全保障工作也不配合,比如安全帽,随着国家与世界接轨,进入施工团队的施工人员年龄普遍年轻化,追求个性追求美,使得管理一部没到位,就把安全帽拿掉。施工安全上该得到重视的都轻描淡写谈笑风生的态度对应,完全没有安全意识。

  二、土建施工存在问题的对应策略

  1细化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与施工流程管理必须得到任务分化,严格制定工作流程,在监督时间上,尽量避免错开,应该两方同时进行,上级管理机构一定要针对这一问题给予明示分化,另外重视文明建设,促进上下级员工关系,等级现象不可避免,也有存在的意义,这是下级遵循上级命令的依据。但是切勿制止因为私人情绪带入工作中,并施加到下级人员中,做到和谐施工,促进沟通。

  2不能过分倚重政府管理

  只要不违背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定,可在这基础上,进行管理制度的改良,将现有繁琐的项目管理根据企业现实的规模情况进行合理化的综合,并通过实践靠量,如果分配合拢不正确,切勿为了顾全面子而置之不理有些企业部门管理,都存在这个致命现象,就是意识到自己的策划错误后,没有勇气承认接受自己的不足,最终置之不理,放任之流,这个现象要严格制止。

  3加强安全方面的管理

  安全方面的问题一定要进行惩罚奖励机制的应用,这个方式解决这种问题的有效性从很多公司的应用广泛度就能看出来,并且有时实践意义。通过制度的约束,管理者也要以身作则,这对促进社会效益公司企业经济效益都有很大效果,最重要是,可以让一切制度和人员在安全得到保障的`状态下进行施工。

  三、针对施工质量管理现状的措施

  1.建立质量管理部门

  由于建筑施工的复杂性,致使职能部门繁多,但部门权责的不一致,导致了在管理方面无法一次完成。在施工的过程中,将各个部门间的职能进行细化,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这种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工程的每道步骤都管理到位。

  2.对目标进行细化管理

  上述的管理部门同时还负有管理质量目标的职责。在工程开始前,都要想将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目标确定好,对有可能给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因为进行分析与讨论,将信息反对计划提前制定出来,充分的了解施工中的各项工序,,从而制定出最佳的质量控制方案。

  3.现场管理

  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密布控。现场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重点,它会对工程的完成进度与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它也是执行施工方案的载体。在大多数的建筑工程中都会有质量检查小组进行现场跟进,但是同时也要将安全管理的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应急方案能随时启动,要牢牢的将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掌握住。

  4.确保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虽然高效的管理部门负有目标管理的责任,但是它并非是任何事都需要管理的部门,在进行统筹领导时,要让其他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经济、认为和技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都实施动态管理。

  5.监督检查监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

  现场工程需要负责的项目比较繁多,因此不免有失误发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抓工作重点的办法,主要监督、检查监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监理人员应在企业自我检查的基础上在对重点工序进行抽检,独立的进行检测,检查其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业主汇报。

  四、建立起完善的监督体系

  1.质量严格把关

  1.1考核施工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包括了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等,考核的制度要严格执行,同时进行定期的检查,对于不符合上岗要求和不具备相关资格者,立刻进行处理;

  1.2进一步完善工作环境。施工的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气候、湿度等,这些因素对于施工的质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施工前必须要对施工的环境进行考察,明确各处施工环境与施工方案中规定的要求是否相符,只有检查通过才能进行施工。同时要对危险性大的工具与设备等物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存放与使用的合理性;

  1.3有其他部门对施工单位的自检进行监督。为了检查施工单位的自觉性,应该增设旁站监督,让施工人员自行检查,并找出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找到质量问题所在,对每一个部分都进行排查,只要不合格就绝对不能验收。

  结语

  越来越多的土建施工难题会随着土建施工规模和速度不断提升而出现,只有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改进与应用,才能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为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土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促进建筑工程事业健康长远发展,在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卜文辉;闫叶东;刘*.关于强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的探讨[J].门窗.20xx(07)

  [2]. 陈刚.土建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分析[J].中华建设.20xx(02)

  [3]. 容辉.当代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xx(12).

土木工程论文13

  答辩一般围绕设计或论文内容,教师按此范围去提问,但也会去提问相关的知识。

  一般提问5~6个问题。

  1. 框架结构按承重体系分为哪几类?说明优缺点。

  答:(1) 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优点:横向框架数较少有利于增加房屋横向抗侧移刚度;纵向连系梁截面尺寸较小,有利于建筑的通风采光。缺点:主梁截面尺寸较大,使结构层高增加。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优点:适用于大空间房屋,净空高度较大,房屋布置灵活。缺点:进深尺寸受到板长度的限制,同时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小。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优点:各杆件受力较均匀,整体性能较好;

  2. 框架体系的优点是什么?说明它的应用范围。

  答: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结构,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形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适用范围:工业厂房及公共建筑中广泛使用。

  3. 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是什么?

  答:(1)、结构平面布置;(2)、柱网和层高的确定;(3)、承重方案的确定(4)、荷载计算;(5)、内力、位移计算;(6)、配筋计算;(7)、钢筋选择;(8)、绘制结构施工图。

  4. 怎样确定柱网尺寸?

  答:框架结构柱网应满足房屋使用要求,同时构件的规格、类型要少,柱网间距一般不宜小于3.6m,也不宜大于6.0m,柱网跨度根据使用要求不同,有2.4m、2.7m、3.0m、5.8m、7.5m、8.0m、12.0m 等。

  20xx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答辩问题 相关内容:

  20xx年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08级二班的xxx。我的论文题目是浅谈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我的这篇论文是在朱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感谢朱老师,也感谢各位老师在答辩过程中对我论文的指导。

  关于自考论文答辩做好三项准备

  今年下半年自考毕业论文答辩临近,考生正在对毕业论文进行最后的修改。然而只写完毕业论文还不算完,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才算通过了自考最后一关。自考过来人建议,考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要做好与导师沟通、答辩文案以及答辩演练3项准备。

  最新答辩中要注意的四点

  考生进入答辩会场后,要向各位答辩委员致意。待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开始后,考生应首先做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简明扼要而又生动的阐述论文题目、选题意义、论文结构、观点等,特别是自己的创新观点要阐述清楚,不要念或背论文摘要。

  20xx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答辩问题

  答辩一般围绕设计或论文内容,教师按此范围去提问,但也会去提问相关的知识。一般提问5~6个问题。1. 框架结构按承重体系分为哪几类?说明优缺点。

  最新毕业论文答辩稿精选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试论独立董事制度和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毕业论文是在xxx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

  今年下半年自考毕业论文答辩临近,考生正在对毕业论文进行最后的修改。然而只写完毕业论文还不算完,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才算通过了自考最后一关。自考过来人建议,考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要做好与导师沟通、答辩文案以及答辩演练3项准备。

  关于毕业答辩幻灯制作技巧

  毕业答辩幻灯不同于一般的幻灯片。做好幻灯片是研究生答辩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具体谈谈毕业答辩幻灯的主要内容及制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研究生有用。(一)答辩报告中需包含的内容答辩报告包含的内容根据事先拟定的提纲来安排。

  论文答辩开场白及结束语精选

  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文章的真伪、审查写作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审查文章是否符合体裁格式,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答辩,让教师、专家进一步了解文章立论的依据,处理课题的实际能力。

土木工程论文14

  摘要:土木工程建设施工发展到如今阶段,虽有不小的成就,但是,在很多方面仍存在问题,比如施工技术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到位、桩基技术不到位等等,本文就普遍出现的这些问题,探讨解决对策,希望能引起相关的重视,进一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

  1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土木工程建设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与此同时,相应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土木工程建设又是一项基础工程建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复杂性的特点决定其在施工的过程必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实现在专业技术上的进一步突破。

  2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涵盖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不同类型的土木工程项目,技术要求也不同,导致所需的结构技术越来越复杂;土木工程施工环境恶劣,大多是露天作业,工程建设受当地天气和地形地质的影响很大,作业人员也需要克服恶劣的户外条件;土木工程的施工量大,施工规模大,所需的人力物力多,相应的技术设备和材料的需求也大;土木工程建设的流动性较大,施工地点通常不固定,作业人员往往来自农村,素质不高,且人员流动性大,极大地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技术不规范

  我国的土木工程技术起步较晚,且土木工程技术复杂多样,尚缺乏相关的统一技术标准,这就造成土木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率的许多问题。施工技术不合理,相关的技术条件落后,甚至存在着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不考虑技术规范要求的施工单位,技术规范不达标,材料陈旧劣质,使得建设好的工程项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质量不过关,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建设完工之后,养护技术也不规范,时常造成混凝土工程中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

  3.2技术管理机制不完善

  土木工程的施工量大,建设周期长,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来对此进行管理控制。但目前,我国的许多土木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机制不科学,不完善,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相关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对项目工程的整体和细节监管,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解不到位,岗位责任制的观念不明确,同时,施工单位对技术管理机制的建立不够重视,导致相关的监管部门和职位形同虚设。管理机制做不到位,将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进一步影响建设的效率。

  3.3桩基技术方面的问题

  基桩技术是整个土木工程中决定建筑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果在基桩施工方面出现技术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首先,基桩的承载力和沉降度要严格符合相关要求,因其设计较为复杂,涉及到压力、负荷受力等的计算,在技术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部分施工单位通常会在此环节疏忽,造成技术上的问题,影响施工质量。

  4解决对策

  4.1完善和创新技术管理机制

  技术管理机制是土木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机制,有助于实现土木工程质量的提高,效率的增加。①土木工程技术管理与普通的建筑工程管理是有区别的,因为土木工程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建设施工,因此相对应的管理机制也需有所不同,并依据不同类型进行创新。②要做到对实施的土木工程建设类型、特点、要求有全方位的解,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配备相适应的专业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施岗位责任制。③要做到对土木工程技术进行严格的审查,做好档案交接作业,落实到土木工程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位人员,如此才能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能顺利高效地进行。

  4.2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目前许多土木工程的作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因此,要对其进行专业的技能素养培训,定期举行培训活动,此外,还要注意培养相关人员的思想素质,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认识到专业技术操作的重要性,规范作业的必要性,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的作业人员,才能真正把高质量的土木工程建设完成。

  4.3做好基桩基础施工

  基桩基础施工是土木工程建设的关键工程之一,在基础施工前,要提前做好科学完善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桩基实验和排水工作,打桩的`顺序也要进行严密的监控,针对桩规格,也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包括桩的长度、密度等,严选合格精良的材料,禁止劣质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此外,要注意清理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安排监管人员进行实时监控,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4.4加强防渗漏的施工

  土木工程中的渗漏问题的出现也较普遍,要想避免出现这一问题,就必须做到对当地的水文、天气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掌握专业的防渗技术,严格地依照相关的技术规定进行施工,对防渗材料的质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实时监控,杜绝渗漏问题的出现。

  5结束语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确保土木工程质量和效率的一大关键,在技术层面上的不断突破和进步有助于该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除因地制宜地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地改造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土木工程论文15

  一、土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安全施工意识

  安全是建筑施工中一个永恒的主体,也是施工管理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部分。但是,在当前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缺乏安全施工意识,管理方面也往往忽视对于施工的安全管理,使得施工中存在着大量的违规操作现象,如高空作业不系安全绳,进入工地不带安全帽,对于临时电线私拉乱扯等,安全隐患众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也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2.缺乏风险意识

  土木工程的建设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如暴雨、狂风等自然灾害,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等客观因素,以及其他突发偶然性因素,都会造成一定的风险。但是,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管理人员缺乏风险管理和风险预控意识,往往在风险发生后采取进行弥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缺乏人员管理意识

  在当前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人员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土木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工作人员较多,使得人员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重要,也更加困难。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中,往往缺乏人员管理意识,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标准,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

  二、提升土木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1.加强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开始前,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于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消除质量隐患,切实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一个健全完善的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建设中的不足和缺陷,将质量事故发生的机率降到最低。

  2.加强设备管理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土木工程的施工单位存在跨度大、范围广、种类全、领域多的特点,如果对工程设备进行大量购置,不仅会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还存在设备闲置的情况。因此,在土木工程管理中,要结合施工的特点以及不同工程之间的时间差,加强对于设备的管理,兼顾经济、质量和安全。例如,对于大型挖掘设备,一方面,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购置,保证施工的`适用性,不会出现设备闲置的情况。如果两个分项工程项目同时进行,可以对工程施工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利用时间差协调设备的使用,减少设备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避免在施工中由于设备问题造成相应的事故。

  3.加强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是土木工程施工中最为关键的因素,需要引起工程管理人员的重视。首先,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做好对于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引导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和质量控制意识,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感,使得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坚持规范化操作,避免危险行为和违规行为,切实保证施工质量;然后,在施工前,要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的关键和重点,明确施工的质量要求,从而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保证施工的质量;最后,要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施工中去,间接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4.加强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是十分重要的,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管理能力和管理需求,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体系,做好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分析、风险控制等工作,针对土木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避免风险因素对于工程施工的影响。

  5.加强材料控制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也是影响建筑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于建筑材料的控制,一方面严把质量关,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排除在工地之外,另一方面,要对施工工艺进行管理,确保材料的性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三、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关系着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更关系着企业的发展,良好的土木工程管理是保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要加强土木工程管理,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土木工程论文】相关文章:

土木工程论文(经典)06-12

土木工程论文11-15

土木工程论文05-15

[热]土木工程论文05-30

土木工程本科论文06-14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05-16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经典)05-20

土木工程的专业论文11-28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11-15

土木工程论文【实用】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