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的农学思想及启示

时间:2023-03-19 03:13:26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吕氏春秋》的农学思想及启示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和分析了《吕氏春秋》中关于“三才”理论、发展重农思想、农业技术思想等三方面的农学思想,并古为今用,做了一些思考和研究,以求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吕氏春秋》;农学思想;启示
    
  《吕氏春秋》是一部用综合研究方法思想学说的专著。在《汉书·艺文志》中被列为“杂家”。该书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军事、、、、农学、以及养生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卷末四篇农学论文,可以说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农史文献,学者齐思和曾高度评价说:“《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自具统系,盖先秦农家言之精华也”[1](P287),足见其非常珍贵。不过,学术界对其甚少论述。本文拟对此略作分析,以求古为今用,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参考。
  
  一、农业“三才”理论
  
  作为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农史文献,《吕氏春秋》卷末四篇农学论文,也是我国古代农学理论化的典型代表。其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生产本质和规律的整体认识上,即农业是由天、地、人三大要素与作物构成的有机系统,通常称之为农业“三才”理论。
  《审时》篇曰:“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2](P936)这就明白地揭示了农业生产涉及的三大因素及其功能,实际上是现代所谓农业生态系统在古代的最早表述,深刻地揭示了农业生产与其自然的联系。这里所说的“稼”是指生物有机体,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天”与“地”主要指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天”有光、热、水气、四时变化,是供给作物能量和导致作物生死荣枯的天然因素,“地”有水、土、植被,是作物生长的载体,可以通过人类劳动,为作物生长提供较好的土壤条件。在农业“三才”理论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自然规律,尽可能改变不利的条件,才能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取得人类所需的农产品。
  农业“三才”理论对农业生产与环境因素的整体揭示,有利于者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充分考虑所涉及的多种因素;对农业生产要素各自功能的揭示,则有利于管理者对不同要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这在《上农》等篇论文中均有反映。
  进行农业生产,首先涉及人的因素,需要的投入。《上农》诸篇中有许多对人的管理的禁令和措施,如通过政策制约,使民重农力田;通过技术督导,使民精于农道;通过农知传授,使民不违农时。在以往的“三才”思想中,为“天—地—人”的模式,而《吕氏春秋》的“三才”理论则反将“人”置于首位,变成“人—天—地”的模式,突出了人的地位和作用,反映出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自信。从而也利于在农作管理中注意充分投入劳力,发挥人力及其生产技能。其次就是对土地的整治与耕作。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直接参与作物生产过程,其状况优劣与作物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大人力投入,改良土壤条件,通过“耕方”、“耕道”提高土壤肥力。吕书“三才”论将“地”的因素紧随“人”之后,表明人的劳动对象主要在于土壤,从而也为农业管理指明了方向。至于天时,为自然运行规律所支配,无疑是人类难以控制和干预的自然因素,但却是农作物不可或缺的获取外界能量的能源,农业生产不能不受其制约和影响。故而《审时》篇强调:“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3](卷26,P17)可见天时只能遵从,不可违背,在管理上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二、发展重农思想
  
  重农思想是吕书关于农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吕书关于农业教育的其他方面都是基于重农思想教育基础之上的。与《商君书》等农学书籍一样,该书认为发展农业生产是国家富强、民食充足的根本途径,是稳定的经济基础,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上农》篇中的“上农”就是“尚农”、重农之意,该篇开宗明义地指出,“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并从经济作用、政治作用、教育作用三方面阐明了重农思想。
  (一)农业具有安国兴邦的经济作用。经济是基础,经济的稳定是政治稳定的前提和条件,对此吕书表述地十分清楚和明白。其中指出,“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徙,轻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2](P916)显然,百姓重视农业就家产繁多,家产繁多就会害怕迁徙,害怕迁徙就会固守家乡而别无二虑。反之,百姓如果舍弃农业就会不听政令,不听政令就既不能依靠他们防守,又不能依靠他们攻战。放弃农业百姓的家产就会减少,家产简单就会随意迁徙,随意迁徙在国家遭受困难时就会远走高飞,国家也就难于治理。
  (二)农业具有强化法制的政治作用。吕书还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农业对于法制的重要作用。“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2](P915-916)这里就将农业与制联系起来,教育统治者要重视农业,原因在于百姓从事农业,作风就会持重,持重就会很少私下发表议论,很少私下发表议论就能使国家的法制确立。而一旦百姓放弃农业,就会喜好玩弄智谋,喜好玩弄智谋行为就会诡诈多端,结果就会在法令上投机取巧,就会失去是非观念,以对为错,以错为对。
  (三)农业具有稳定统治的教育作用。吕书特别强调,“民农非徙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2](P915)就是说,百姓从事农业,不仅仅是为了地里的出产,更重要的是陶冶他们的心志。农业能使百姓的思想淳朴,淳朴就容易统治,就会使边境安全,就会使君位尊崇。
  
  三、技术思想
  
  《任地》、《辨土》、《审时》三篇主要是论述农业生产的耕作原则、方法以及及时耕作的理论。这些整地、播种、田间等耕作技术和理论,奠定了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基础。
  (一)进行农作一定要因地制宜。吕书十分重视对土壤耕作的。《任地》篇主要讲述如何使用土地。《任地》篇中谈到,“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3](卷26,P11)就是说,整理土地时,硬地要使它柔和,柔地要使它刚硬;闲地要频种,频种之地要休耕;薄地要使它肥沃,过肥之地要使它贫瘠;坚实之地要使它疏松,疏松之地要使它坚实;等等。又说,耕种的深度要以见到湿土为准,这样的耕地就不会生杂草,也不会生害虫,就能取得好收成。
  (二)进行农作一定要遵守农时。《辨土》篇主要讲述应视不同的时令、土地情况而采取不同的耕作方法。在将一年划分为十二纪并在每纪指明物候、政令和农业生产主要活动的基础上,吕书特别注重教育人们要笃守农时,从正反两个方面指出了遵守农时的好处和延误农时的坏处。“不知事者,时未至而逆之,时既往而慕之,当时而薄之,使其民而却之。民既却,乃以良时慕,此从事之下也。操事则苦。不知高下,民乃逾处。种?禾不为?,种重(通“?”)禾不为重,是以粟少而失功。” [3](卷26,P13-14)《审时》篇则专论农作要适应天时,对当时禾(谷子)、黍、稻、麻、(豆子)、麦等作物的得时与失时的情况做了非常具体的描述,更加细致而直观地教育人们恪守农时,不违天时。
  (三)进行农作一定要防止“三窃”。所谓“三窃”,即地窃、苗窃与草窃。《辨土》篇在谈及“地窃”时说,“夫四序参发,大圳小亩,为青鱼?,苗若直猎,地窃之也。” [3](卷26,P14-15)意思是四时依次出现,是和农事相参验的,有些人田畦做得太窄,垄沟做得太宽,田畦就象一条条被困在地上的青鱼,上面的禾苗长得就象兽颈上的鬃毛,地把苗侵吞了,这是地窃。所谓“苗窃”,就是“即种而无行,耕而不长,则苗相窃也。” [3](卷26,P15)即所种庄稼密密麻麻地没有行列,尽力耕耘也难以长大,苗与苗相互侵吞了,这是苗窃。所谓“草窃”,就是“弗除则无,除之则虚,则草窃之也。” [3](卷26,P15)即不除杂草,田地就会荒芜,清除杂草便会弄活苗根,草把苗侵吞了,这是草窃。可见,这“三窃”对于农作危害极大,必须除掉,才能多打粮食,提高产量,否则就会“营而无获也”。
  
  四、几点启示
  
  《吕氏春秋》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农史文献,其中关于农业“三才”理论、重农思想以及农业技术思想的论述,即使处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应当继承和发扬。
  (一)农业“三才”理论,阐述了农业生产涉及的三大因素及其功能,实际上是现代所谓农业生态系统在古代的最早表述,深刻地揭示了农业生产与其自然的联系。众所周知,在现代化过程中物质文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和破坏,因而,实现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而先秦时期,特别是《吕氏春秋》中所包含的农业“三才”理论,其核心就是要协调天人关系,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相互影响,这与今天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目标,可谓同出一辙。所以,在充分利用科技成果的同时,有必要而且应该弘扬上的优良传统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有效保护农业生产环境,通过对农业自然资源结构的优化组合,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重农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即使在解决温饱、步入小康的今天,仍需高度重视,不能放松警惕。时处化初期的我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曾一度地放松了农业发展的步伐,一旦出现自然灾害或战争等意外情况,一个有13亿国家的吃饭问题就至关重要、生死攸关了。再说,古代农业具有安国兴邦的经济作用、强化法制的作用、以及稳定统治的教育作用,即使在今天也不算过时和落伍,大力发展农业,不仅可以解决处于工业化初期所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更能提高、改善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我国快步进入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可见,古代中国的重农思想仍需高度重视,不能放松警惕。
  (三)农业技术思想中关于因地制宜、精耕细作、遵守农时以及田间管理等合理成分,至今仍需继承和研究。在今天,我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之时,也应注意因地制宜,搞好地域之间的科学规划,使农业自然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较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和精品;我国人多地少,耕地严重不足,人口大量沉淀在农业上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和改变,依靠精耕细作、集约经营,提高产量和质量,仍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理性选择;遵守农时、加强田间管理,这既是尊重自然规律的体现,又是农民增产增收的必然要求,仍具较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不能小视。
  
  [参考文献]
  [1]齐思和.先秦农家学说考[M].中国史探研[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双棣等.吕氏春秋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3]许维?.吕氏春秋集释(下册)[M].北京:中国书店,1985.
  【责任编辑:刘清荣】

【《吕氏春秋》的农学思想及启示】相关文章:

实证法思想的演化05-11

在“跨越”问题上马克思思想与恩格斯思想的比较06-02

论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02-23

儒家音乐思想的基本特点05-29

浅论先秦“中和”美学思想05-03

中国思想与先天综合判断05-30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05-29

浅探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05-30

试论刘勰的视听觉美学思想08-09

《西游记》佛教思想略论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