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传统服饰的民族文化蕴涵

时间:2024-09-13 05:28:47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楚汉传统服饰的民族文化蕴涵

  [摘要]楚汉传统服饰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以其鲜明的独特性成为人类服装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4个世纪的时间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罢黜儒家,独尊儒术”的理念对楚汉服饰造型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而它本身蕴藏的民族文化学、历史文化学等诸多的美学意蕴,都能够带给我们对于现代服饰发展更多的美学思考。

楚汉传统服饰的民族文化蕴涵

  [关键词]楚汉传统服饰 文化蕴涵 美学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旷古悠久,服饰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形成了独特的体系。楚汉时期的服饰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璀璨而耀眼,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在服饰文化中得以充分体现,这个时期出现的深衣更是确立为承上启下的服饰,在深衣出现之前,中国的服饰一直是“上衣下裳”样式,而深衣作为“上下连属”样式一直沿用至近代,可以说楚汉服饰奠定了中国一千多年的服饰造型观和服饰审美观,这些观点为中国服饰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没的贡献。

  一、楚汉文化及传统服饰

  楚汉文化指的是两汉时期的湘楚文化,两汉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里早已成为最为坚固的基础,两汉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无论是过去或是现在都使东西方的现代文明人士崇拜和羡慕。它是在百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形成基础则是以华夏文化为核心,还包括齐鲁文化,关中文化,中原文化,北方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两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里,“无为而治”、“独尊儒术”、“龙凤文化”为其主要思想,其中“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中央集权由此产生,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这些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服饰艺术。

  楚文化起源于长江流域,最早建于荆山一带,文化遗迹集中在湖南、湖北,楚庄王时期不断扩张疆土,在这期间楚文化不断吸收、消化来自长江下游、东南淮水流域和华夏,巴蜀文化圈的一些艺术因素,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马王堆出土文物中就有各种丝织物,有绢、罗、纱、锦等,数量大,品种多,保存好,工艺高超,尤以绒圈锦最为珍贵,其中更有举世闻名的素纱禅衣,衣长1.28米,重量仅有49克,织造技术非常之高,代表汉代纺织的最高水平。

  楚汉时期服饰有两种造型,上下连属和上衣下裙,上下连属的服饰为袍服,楚汉时期服饰以袍为贵,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袍服的主要款式是深衣,以宽袖为主,袖口有明显的收口,领、袖缘花边,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深衣是官吏的普通装束,文武职别都可穿着。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曲裾深衣缠绕型的,主要为了遮挡无裆裤,当服饰逐渐完善后,便产生了直裾造型的深衣。除袍服外,还有衫、榆、襦、裙,上襦下裙是楚汉时期女子服饰的主要造型,上襦极短,直到腰间,下裙极长,垂至地面,这种裙形在之后一千多年里都为女性所穿着,除了长短胖瘦稍有不同外,基本形制始终如一,楚汉妇女的礼服主要有庙服,蚕服。楚汉时期重祭祀,男子祭祀时穿着冠服,主要有冕冠服、长冠服、委貌冠服、皮冠服,而等级地位的区分主要是体现在官式上,这个时期官式丰富,名目繁多,主要有冕冠、长冠、通天冠、进贤冠、却非冠、法冠、武冠等,冕冠与长冠为祭祀时所戴的冠,通天冠为皇帝专用,进贤冠为文吏,儒士所戴的礼冠,却非冠专用于宫殿门吏及仆射等人所戴。楚汉时期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富贵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粗布做的短衣。

  二、楚汉服饰的民族文化蕴涵

  (1)楚汉服饰中体现的传统美学思想

  楚汉文化不仅文学方面受“楚辞”影响,而且在服饰造型方面也偏向“楚衣”和“楚冠”,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服装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研究材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其服装的裁剪具有明显的楚衣造型,服装形制的变化就是统治者的思想的折射,传统思想观念对于礼仪制度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服饰文化正是学术文化的再体现。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各种学派,主要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墨翟为代表的法家等,各学派坚持自己的理论,产生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儒家提倡“君权神授”和“大统一”的思想,强调尊卑等级,并形成以此为核心的思想体系,道家提倡“自然而为”,“被褐怀玉”,墨家则提倡节俭,不必过分奢华,法家主张崇尚自然,反对修饰,各种不同的思想家以自己不同的视角对美作了定义,而人们在长期的熏陶中逐渐改变着自己的审美意识,着装观念随之改变,楚汉时期从“黄老无为”到“独尊儒术”,其美学思想深深影响着服饰的特征,“黄老无为”倡导的是无为而治,对人民的事物实行不干涉,这使得当时的政治气氛很和谐,由此衍生的美学观强调的是自然朴实的形象,不追求过分的色彩装饰和奢侈的外装饰,这种思想下看到的楚汉初期的服饰正是朴实、素雅,不追求华服造型。汉武帝时推崇儒术,儒家十分重视服饰之美,“恶衣服而美乎黻冕”,强调的就是平时可以衣着朴实,但是到了祭祀时就必须要华服而出,这样的服饰美学观里不仅强调了礼仪服饰之美,也强调了服饰的社会性和功能性,冕服和冠服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里,有着很深的封建观念,服饰美学的伦理方面体现的主要是隐蔽和包藏,这也与中国服饰美学观点――闭合,内敛,含蓄,遮掩人体吻合,服饰美强调的是含蓄,空灵,在外观上要遮掩体型,以巨大的平面结构来淡化人体的曲线,同时又要表达出独特的东方美感,服饰造型上既符合含蓄的美学观,又能明确地显示人的身份,体现社会等级观念。楚汉服饰正好汲取了儒家美学的精华,宽衣大袍,以纯平面的结构覆盖人体,长袖遮手,及地长摆盖脚,体型曲线美被巨大的袍服完全掩盖,这表现出来的正好是含蓄而内敛的美。

  传统美学思想中还强调一个重点就是均衡美,均衡,是一种物理状态,是力的均衡与分配,是趋向于对等,相似的概念,《礼记・深衣》中记载:“古者深衣,以应规、矩、绳、权、横。短毋见肤,长毋被土。”指的是衣服要有一定的制度,与圆规、曲尺、墨绳、称垂、横杆相应和,短不露体,长不覆地。这其实就是说的服饰的均衡性,楚汉时期袍服形制:上衣正裁四片,宽各大半幅,两袖无胡,袖缘与领缘窄,呈现的就是结构上一种对等的均衡形态,其均衡性是静态的。《中国美学思想史》中提到:“汉人继承了道家美学的基本思想,舍弃了它消极出世的思想,吸取了儒家某些观点,注意了自然规律与人目的的统一性。”这取舍中就是在寻找美学中的均衡性。楚汉服饰中不管是上衣下裳的襦裙还是上下连体的深衣都会在形制上强调其均衡的特征。

  (2)楚汉服制中体现的礼制观念

  服饰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在人类裹着兽皮时,并没有不穿衣服的羞耻感,在进入到礼制社会后,各种思想不断洗刷着人类灵魂,服装的作用不再是御寒保暖,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更多的限制,最主要的就是等级限制,这就代表着服饰已经成为身份的一种表现,服是用来表现礼仪,礼仪用来推动社会,服饰思想已经深受时代的约束,君主的指导思想直接导致服饰的变化,这其中就蕴含着中华民族博大的知识文化,也使得楚汉服饰具有很浓的民族文化底蕴。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各个时期都有其推崇的礼制,楚汉时期推崇儒学的道德观念和审美体系,儒学思想最初指的是司仪,后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依儒家典章制度和秦法,可以看出随着封建统治权利的集中和强化,儒家学越来越成为统治阶层的思想,儒学强调的是礼,儒家认为,衣与裳的形制,主要是依据天地、男女、尊卑、阴阳等象征来构建的,衣取白乾,象征着天、尊和男,裳取白坤,象征着地、卑和女,因此,上衣下裳构成形制与天地宇宙是共通的。衣服穿在身上是表象,衣还应该体现人的精神,衣服在造型上要绝对符合礼制道德观,“礼”在古代生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吉礼用服,宾礼用服,凶礼用服以及军礼用服都需要遵守当时的礼制观念。祭祀在楚汉时期占着重要的地位,因此祭服就显得尤为贵重,祭服延用“大制度”,遵从古礼穿冕服佩绶、佩玉。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长冠是指汉高祖采用楚制之冠,名为刘氏冠或长冠,后汉书《舆服志》中说:“此冠高祖所造,故以为祭服”,定为祭祀大典上通用的冠服。祭服多用深衣,需要缘赤色边,因为楚汉时期赤色为最尊贵的颜色,将之用在祭祀仪式上以显其重视程度,从祭服形制上体现了明确的礼仪道德观,其一,等级严明,尊卑有序;其二,服色明确,古朴端庄。

  楚汉时期的墓葬是非常讲究的,隆重的凶礼是对逝者的尊重,兼及对天灾人祸的哀吊,因此陪葬品非常奢华,从出土墓葬中可以还原当时的服制特征。1972年轰动世界的马王堆墓葬出土文物中就有12件袍服,曲裾九件,直裾三件,这些珍贵的文物直观地呈现出来,从造型、用料、色彩、纹样,清晰地展现了楚汉服饰的特征及其内在的文化意蕴,从造型上看,所有袍均为交须右衽,上衣下裳连为一件,在领口、袖口,下摆均有缘,缘的装饰在服装中体现为矩形,《礼记・深衣》中记载:“袂圆以规矩,曲如矩以应方”。缘的装饰正好印证了古语中的“方”,有方即有圆,服饰中自然不会把“圆”忽略,服装穿在身上,呈现出来的就是整体的圆,这是大方位的圆,小方位上的圆可以表现在衣袖,“袂圆以规矩”指的就是袖子的圆,在人的手臂部位纵向和横向都表达了圆的造型,规矩方圆本来就是天地间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马王堆汉墓中服饰中的“缘”与“曲”正好取喻于天和地,人类要求的圆满与方正正好体现在了服饰上。色彩纹样一直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服饰中重要的部分,如果说西洋服饰是在立体的三维空间里做外装饰的变化,中国服饰则是在平面的二维空间里做色彩和纹样的变化,由此可见其在中国服饰中的重要性。中国社会等级严格,复杂,服色在君主制度下呈现两种功能:一为区别身份地位;二为表示所处的场合。《五德始终说》中把色彩与五行相生里下来联系起来,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白青黑红黄,居中的为土,因此,黄色为最尊贵的颜色,红色其次,秦朝时期重黑色,因此在祭服中会缘黑色边,楚汉时期重红色,因此在服饰中多用红色,马王堆汉墓中的服饰中多见绛红色的丝锦,而红色在中国的传统中也一直是吉祥色,重要的场合着红色服装以表喜庆和隆重,这些均符合当时的礼制观念。

  三、楚汉服饰文化的延续

  楚汉服饰内涵中强调的是民族性,对于楚汉时期服饰的研究最主要是要将其文化延续,不管是造型还是色彩纹样,都将成为现代服饰设计中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楚汉服饰已经消亡成为历史,留下的就是文化内涵,后人对于楚汉服饰的传承也就是吸取精华,再增加现代元素,为了将汉服文化推广和传播,2006年国家举办了“汉服设计表演大赛”,2010年纽约也举办了“全球汉服设计回归大奖赛”,以赛事将汉服文化推广到了世界。另外,汉服文化中的纹样也在现代设计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北京奥运会中的云纹就是楚汉纹样的精华,更有设计师将楚汉中的深衣领,缘边造型与欧洲服饰造型结合,形成独具一格的具有新的创意的服饰,中西结合,以传统服饰文化内涵诠释现代设计,既有深度,又有创意!

  楚汉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集权统治形成和完善的时代,封建礼法的确立为楚汉服饰形制的产生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奠定了之后二千年的服饰造型观,服饰审美观以及服饰道德观,严格的礼制观念,儒学思想的影响都让楚汉时期的服饰具有很深的文化蕴涵,这个时期出现的两种造型: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的造型均符合人体结构和人的审美意识,并且沿用至今,它所包含的价值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作为服装设计师就必须懂得这些内涵,才不会在设计中歪曲其本质,要能够将传统的服饰元素合理,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即承载中国优秀的传统,又能体现新的审美倾向,达到服饰设计“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楚汉传统服饰的民族文化蕴涵】相关文章:

蕴涵与句义分析01-06

探析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03-19

论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06-17

论析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06-07

浅探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03-20

论文化与民族文化01-01

《礼记》与礼学蕴涵的忧患意识03-05

浅谈俄语语言发展与民族文化12-12

中国动画发展的民族文化根基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