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互联网企业文化论文
正移动互联网引起一场社会、经济变革,这场革命还会深入地发展。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互联网企业文化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1、互联网思维及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概述
1.1互联网思维
回顾人类发展历史,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成熟和应用,曾让欧美,甚至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获益良多。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互联网思维为代表的新生经济力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潜力,不容小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互联网改变了传统产业的产业结构、经营模式、营销战略,同时在微观层面的企业也深受其影响。“互联网思维”第一次出现在众人视野中的时刻是2011年。相对于工业思维而言的互联网思维,最早由百度总裁李彦宏提及,意思是新时期,新常态下我们要以互联网思维来进行思考决策。2013年,央视新闻联播发布专题报道: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这个词汇继而走红。互联网的特征众所周知。衍生出的互联网思维充分继承了互联网特征的深刻内涵品质。互联网思维即指: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生活和工作的思维方式。同时,我们也必须进一步认识到,互联网思维并不仅仅局限在一个行业领域内,它最重要的意义是把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从一个新技术形态或工具提升到一个可以应用到所有行业的思维方式。
1.2企业文化
1.2.1文化
“文”和“化”的并连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责卦·象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基本含义是“以文教化”,用伦理道德、礼仪规范去教化天下世人,使之开化走向文明。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①。这是从精神层面理解文化的含义。我国的《新华词典》关于文化有两项释义:一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二是语文、科学等的一般知识。《辞海》对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本文对企业文化的论述是基于狭义的文化概念来论述的。
1.2.2企业文化
管理学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与企业当时所处历史条件和企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然而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甚至这样一种思维的本身也是一种决定论性质的思维。企业文化强调理念的力量,强调因为心理认同而产生的自律与引导。这种力量被称为“文化力”。②企业文化所具有的软实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西方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经由管理科学演变而来。具体而言就是,西方的经济管理学经过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丛林”阶段以后,80年代初出现了“企业文化热”。③这股热潮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之前的管理学理论的影响,给管理学的实践和应用带来了新模式。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相对西方来说起步较晚。然而,企业文化所反映出的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同时,企业文化理论诞生的原因也是为了使得企业内部发展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实现企业内外部发展“力出一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必然会有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特征,并以其无形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推动企业具有更好的凝聚力。
2、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的企业文化特征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思维全面渗透到企业内部各个方面,企业文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都应体现为以人为本、尊重员工,以用户为中心和注重企业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许多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在新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注重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使之与新的经济大环境相适应。
2.1以人为本互联网思维下的企业文化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管理思想。因此,如何发现人才、团结人才、实用人才是互联网时代对企业经营者提出的一个重大考验。今天的劳动力正在寻求一种新的工作方式,传统的雇主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它们必须建立一种能吸引当今人才的现代文化。今天的公司需要吸引现代的劳动力,对待劳动力的方式不能再像传统企业一样。问题在于,很多雇主仍然不理解和不重视新一代人的思维模式,以及这种思维模式使工作方式放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公司,例如脸谱网、谷歌、领英网以及数不胜数的新创公司都清楚,抢夺人才的大战已经开始,他们要让自己核心团队感受到挑战带来的刺激,让他们觉得能为这样的雇主工作很自豪。这些公司为员工提供优厚的福利,并且给他们自由去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些公司还想方设法与员工亲近,积极采用一些新措施,比如给他们更多的自由时间,不看出勤率只看结果、采用最新的技术。所有企业都必须经历相似的转变,否则它们将错失人才。80、90后被认为是“自我意识觉醒”、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一代,他们比父辈们更加关注自己与所从事的职业,所供职的企业之间的精神契合。也就是说,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对自己与企业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要求地更多了。在情怀流行的时代,我们很难再找到“只看在钱的份上”的年轻员工。当金钱需求退居其次,更多的软性激励才是真正留住员工的要素。脸谱网、推、特,这些在几年前我们闻所未闻的公司,如今已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求职之地,因为它们除了开发出新产品之外,还深知当今劳动力的需求,建立了吸引并能留住员工的企业文化。简而言之,它们的文化更具创业精神,等级制度变得不那么重要了。④脸谱网在引领创业时代的文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依据员工的资历、职位给员工提供机会,而是赋予每个人同等的机会去做有意义的贡献。
2.2以用户为中心
互联网时代,环境变了,规则变了。以前卖家和买家的二元模式、二元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和消费模式。互联网产品的本质就是为用户服务,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培育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一本万利。观察现实,互联网时代诞生的新贵脸谱网(Facebook)、推、特(Twitter)、谷歌,这些所有伟大的互联网企业都有巨大用户价值。然而,他们获得巨大用户基础的前提是给用户提供了若干有价值的服务。⑤以腾讯的“黑马”产品微信为例。在微信出现之初,业内完全没有意识到它的威力和杀伤力,它完全是黑马的姿态在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三足鼎立的互联网时代冲出重围,第一个拿到了互联网时代诺亚方舟的船票。微信诞生之初的营销思路和360非常相似,以免费的产品,简易便捷的操作迅速俘获了几亿用户。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用户基础上,微信有着极大的施展发挥空间。嫁接电商大有可为、发布游戏引发了一场全民打飞机大战。以微信现在发展的如火如荼的微店项目为例,嫁接的O2O(onlinetooffline,在线离线商务模式)模式,同样也是在短短数月时间内就拥有了可以和淘宝相提并论的分量。腾讯通过用户群得到的收益是一份令所有企业艳羡的市场份额。运营商在微信构建的游戏规则里,已经成为了流量通道。用户不再使用短信业务、彩信业务,他们使用的都是微信的便捷服务,他们从运营商的客户转变成了微信的用户。诚然,没有运营商的修路铺桥,微信也不能跑车。可是,使用微信的用户会去关心是谁修的路吗?当用户无法感知到企业的存在,那么它所能创造的商业价值已经非常有限了。微信对运营商最大的杀伤力就是,它让几亿每个月消费的用户跟运营商隔绝了。没有对用户的接触、了解,就无法了解用户的需求,就不能促使业务上、产品上的推陈出新,从而沦为了流量商。奇虎360总裁周鸿祎表达过同样的价值观。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是没办法靠奖惩分明的制度来实现的,而是靠员工对产品发自内心的热爱,对用户的热爱。这就不得不提互联网软件安全行业的360企业。360企业提倡的自己是“拜用户教”,理念就是“用户至上”。这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而不是单纯的杀毒软件公司。因为360并不是卖杀毒软件赚钱,而是通过提供免费杀毒的服务得到了海量的用户基数。在360的产品中,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在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下诞生的。比如现实生活中,许多保险公司、地产中介的电话让人不胜其烦,360依靠海量的用户群,通过让用户举报、标记骚扰电话,完善了360手机卫士拦截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的功能,但是用户依然可以选择接听或者拒绝。很多用户会对新买手机的预装软件产生抱怨,360根据用户需求,手机助手推出了卸载预装软件的功能。结果冰火两重天,用户高兴,但是得罪了同行。事实上,没有“用户至上”的理念,360也做不到今天的规模。在这样的思维下,掌握互联网的规律,瞄准用户的需求点,同时在技术开发方面采用小步快跑、循序渐进、不断试错的思路,积沙成塔,集小胜为大胜,通过点点滴滴的进步,实现弯道超车,超越大公司大企业。
2.3注重“微创新”
举个例子,在今天,虽然“微博式微”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有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微博开放式的广场交流属性,依然让它成为一个最好的传播平台。它的普及是因为拥有独到的技术吗?当然不是。微博之前博客已经风光了好几年,但是没有多少人能够坚持每天都写2000字的博客,可能用户会一个月或者一周写一次。但是,微博在博客的基础上做了一点点微创新,就是缩短了字数。140字的限制降低了所有人的门栏。在今天的阅读快速化社会,这140字满足了读者快速阅读的需求。同时,微博也对新闻和资讯的产生方式产生了颠覆,它让每个人都拥有发声的“麦克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微博的游戏里来。这对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甚至对新浪自身都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站在专业人士的角度看,我们或许觉得微博的幼稚。但是这个小小的改变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产品,完全不一样的经济效应。互联网产品的开发周期也有一个小步快走的原则。具备核心功能的产品在用户的使用反馈中,甚至是骂声中才会更贴近用户的使用需求,才会更接近最佳状态。产品有许多的构成环节,如果满分是1分,但是每个环节都只做到0.8,最终的结果是0.8乘以0.8,总分是0.51。
因此,物贵在精,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极致。什么是极致?产品和用户的最大契合,就是极致。而这种极致只有在不断和用户接触、吸取反馈才能实现。硅谷的创业公司里,年轻的创业者极具产品经理精神,企业的目标也会集中聚焦在产品上。这种精神,可能太务实、太实用主义,没有宏大的战略,但是,世界上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不都是从一款产品开始的吗?反观我们的互联网公司,创业者缺乏胆量和气魄,大家对大企业趋之若鹜,却绕道躲避尝试创新开发新产品。我们对失败缺乏宽容的价值观,导致了大公司不愿意创新,小公司的创新最后却是做了铺路石,探路者。所以,小公司同样不愿意创新。美国出来一个新的团购,我们就有了一个“百团大战”的局面。在企业内部,评论家的高谈阔论不如实现产品的落地。因为战略不管如何宏大,最终都是需要去用产品打开市场,打动用户,顺利实现产品价值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消费者的消费并不都是理性的,选择一款产品,抛弃一款产品都是在点点滴滴积累的用户体验中得到的。这些点滴积累,离不开产品的微创新。互联网产品需要打磨、经营,细微的改变只要足以打动消费者,都具有无限的价值。
【互联网企业文化论文】相关文章:
企业文化论文06-25
企业文化论文提纲11-15
国内的企业文化论文12-06
云端互联网的便利论文11-23
企业文化毕业论文03-19
有关企业文化研究论文11-27
互联网加小学教育论文11-25
业务思考互联网电视的论文11-23
互联网时代的审美与艺术论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