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道的论文

时间:2024-04-30 20:28:07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道的论文

  在国学热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学。不仅名家学者们发表鸿篇高论,普通的国学爱好者也有着自己独到睿智的见解。文化中国国学馆愿为这些国学爱好者们提供一方讲坛,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编者按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道的论文

  中国的国家历史自夏起至今已四千余年,历朝历代为了实现社会秩序稳定化,各有各的治国方针,但总体看来不外四种方式:神治、德治、人治和法治。对一个现代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便不可为。

  一、 神治和人治:

  所谓神治,以神为国家信仰的治国之道;所谓人治,以统治者为国家信仰的治国之道。

  神治世界,大约位于三皇五帝以巫主政时代;人治世界,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的治国理论,占据二千余年封建统治。

  神治和人治之道已被历史和现实摈弃,此文不再“复辟”。

  二、 中国法治理论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既强调君主专制,更强调完善法治,“缘法而治”,以法治国。法家认为,法治具有传统礼治无法比拟的公正性,法是国家颁布的准则,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的“公”利,具有公开、客观、公正的特点和效果。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元前536年(郑简公三十年)三月,郑国执政子产命令把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到鼎上,公布于众,令国民周知这是国家常用的法律。

  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总结春秋以来各诸候国立法经验,著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是谓《法经》。

  三、 孔子单一德治实践的失败及老子对道德的总结:

  1、《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適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离开曹国来到宋国,和弟子们在大树下讲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加害孔子,就把那大树给砍了。孔子只好离去,弟子说:“我们该快一点走!”孔子说:“上天既然赋了道德使命给我,桓魋他又能把我怎样?”

  2、《论语》: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来治理国家,我一年就可以有个样子,三年的话功业会大有成效。”

  3、《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常被寇。孔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於是孔子去陈。”

  可见孔子在陈国三年里“以德治国”的失败。

  4、老子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

  失道者才求德。而“失道寡助“也说明了单一德治的此路不通。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只有上德不德时,就会有道。下德不失德时,就会无道。

  四、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对一个现代国家的治理方针来说,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平等性、公开性、应当性是依法治国的特征。

  而道德的概念:“道者,路也”,“德者,得也”。《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如一切都能按一定的原则去做,就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道德因此成为立法、执法、守法的基础。

  对于维护和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来说,法治和德治都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法律带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依法治国,避免了随意性和任意性,保证了国家机器有秩运行和人的合法权益;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人的价值判断、人的良知和传统习惯来维系。

  法治必须要发挥德治的作用,需要德治的支持和配合。

  德治必须发挥法治的作用,需要法治的保障和辅助。

  依法治国则致力于通过约束群体的外部行为,建设群体的行为文明,开掘群体的内心文明。以德治国致力于以建设个体文明而促进群体文明。

  法治和德治兼治,是一种标本兼治的强国至道,强调和规范人与群体的权利、义务和意识行为。两者相得益彰,大道至止也。(作者:古越中兴? 原题:《强国至道: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本文由国学复兴文化论坛供稿? 刊载本文只为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道的论文】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论文06-24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05-27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漫谈03-11

法学论文的发表及相关问题漫谈03-02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精选8篇)03-17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通用7篇)03-17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圣人观06-12

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03-06

漫谈中国商场购物环境的变迁03-25

中国动漫设计中的水墨艺术风格论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