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校园文化建构中音乐文化的作用论文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培养弟子所设置的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音乐被放在了较重要的地位,即已凸显出了音乐文化教育在人的教育中的作用。他还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论述,将音乐修养提升至关系到人格是否健全的高度。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梁启超曾说:“盖欲改造国民的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在西方,古希腊学校中的课程“自由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中就有音乐。欧洲许多国家初步形成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比较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音乐艺术教育成为普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中曾说过:“节奏与乐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界事物中的丑陋,但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他们,并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音乐家李斯特在《柏辽兹与舒曼》一文中也谈到:“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火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由此可见,音乐作为艺术领域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由于它所具有的审美、认知,教育和娱乐等社会功能,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而在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上都得到了社会和众多学者的认可。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大学教育的兴起,新型的适应性大学校园文化急需建设。音乐文化是大文化系统中最活跃和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被广泛运用于文化建设的领域,在形式设计上也是最受年轻大学生喜欢的,以其固有的文化特征占据着文化建设的制高点。
音乐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体现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情感的艺术,是表现的艺术。其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音乐作品的创作及过程中,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大学生能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读懂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含义,进而确立其文化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鲜明的多样性群体文化,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美育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和途径。作为重要组成因素之一的音乐文化,其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的实施,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音乐文化的育人功能
1.作曲家人格的感召力。音乐文化的主要表现载体是其创作背景、创作人、创作意义等。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提炼、概括出来的,音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品创作过程中音乐家的思想情感、审美方式都体现在其中,通过自己传达和折射出伟大人格魅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2.作品主题的渗透力。优秀的音乐作用往往蕴含着作曲者和演奏者崇高的爱国之情、英雄情结和优美的道德情愫。对作品本身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的了解和理解,也蕴含着深刻的德育内容。以民族音乐为例,这类音乐作品的主题凸显出民族的行为方式、民族文化、名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能够增强受培养者对民族的认同感、归宿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二)音乐具有愉悦精神的功能
音乐审美教育具有愉悦精神的特点,也就是说,音乐审美教育不仅需要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而且也可以给参与者双方(施教者和受教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快感和满足。此外,音乐通过自身音响运动引起机体的感性与理性的思维活动,调动机体积极能动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更为明显。古代《乐论》中曾说:“乐者,乐也”,也就是说,音乐就是快乐,当然这种快乐包含生理和精神上的双重快乐和愉悦。所以,音乐教育首先是快乐的教育,这是由音乐艺术的愉悦性功能所决定的。在大学校园内开展音乐文化类活动,参与人数多,学生之间有着同龄人所能理解并激发的快乐,能够比较完全释放自己的情绪,彻底从精神上获得愉悦。
(三)音乐文化的智育功能
研究表明,音乐是乐音音响在时间过程中展开并作用于人体听觉的一种艺术,是人类智慧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开发智力的功能。音乐以丰富的色彩和无穷变化的美妙音响丰富听众的想象,启发创造才能;以起承转合、层次分明、严密有序的主题发展及多声部的有机结合,培养听众的逻辑思维能力;以真挚而丰富的感情唤起听众的共鸣,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激发听众的热情及创造欲望,从而提高人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效率,提升文化学习成绩。
(四)音乐文化的美育功能
《礼记乐记》中明确提出,音乐具有通乎伦理的特性,一个人只有通过音乐才能真正完成自身,成为一个成熟的人。音乐文化的美育功能就在于此。人是感性存在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理性以抽象为特征,强调普遍性、确定性,而个体在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获得并展示自己丰富的独特感受。这种感受不追求同一和确定,恰恰相反,其价值正在于这种独特性。德育和智育主要发展了人的德行和心智等方面的个性,而音乐欣赏则强化了人的审美个性。在校园里,优秀的音乐文化能通过对学生的精神情感世界的感染,促进其自身和谐,全面发展。
音乐文化嵌入校园文化构建的模式探讨
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重视与培养校园里每个学生的人文素质,所谓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是将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音乐文化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塑造方面起着内化的作用。同时,它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平台和丰富高雅的精神食粮,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是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水平及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课程设置———专业教育渗透与辅修教育延伸相结合
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包含精神文化的建设,精神文化体系的构建需要基础性的知识做铺垫。对高校而言,抓好课程建设是传播传递音乐文化、灌输音乐教育、构建校园文化的关键。课程的设置应从普及层级、提高层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几方面来考虑,即:要将专业教育、辅修教育和选修课教育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和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一方面要使专业教育的渗透与辅修教育的延伸相结合,另一方面也要兼顾音乐实践教学与校园音乐文化的结合。
1.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体现宽口径。音乐文化是宽口径的,它需要多学科文化知识沉淀。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应结合课堂教学和非课堂教学,将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和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能力作为核心因素统筹考虑。基础知识方面尽量涵盖音乐文献赏析、乐理知识,技能提高以乐器和器乐演奏、歌唱和合唱训练为主。
2.展开音乐辅修教育。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拓宽知识面,增强对社会多种需求的适应性,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音乐辅修课程的比例。目前国内各高校辅修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以法学、经济学、行政管理、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计算机及语言类学习的课程为主,提升了学生立足本专业的同时习得多学科知识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口径的学习渠道。但开展音乐辅修教育的高校仅为几所艺术类院校。综合型高校应利用丰富的学科优势设置与音乐相关的辅修课程以及音乐专业第二学位。
3.突出音乐选修课程的设置。选修课是为了适应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发挥专长,学生自由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在各高校都有修定学分的规定。非音乐专业学生对音乐审美的状态差异较大,为补充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应把音乐融入学校常规教育中,对大学生实施全方位的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达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美乐群等多方面的效果。②同时,音乐类选修课程的设置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以“兴趣教学”的方式习得基本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审美素养。
(二)实践教学———非课堂教学与音乐社团相结合
1.培育非课堂教学的增长极。非课堂教学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通过开展非课堂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实践动手能力,容易拉近一些教学和社会需求的距离。另外,形式多样的非课堂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多样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对课堂理论学习的具体实践,避免形式内容单一造成学习倦怠。这类教学可以借助艺术实践完成,例如让学生组织音乐会、晚会、周末文化广场、社会公益活动义演等,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实施,锻炼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专业演唱能力、舞台艺术表现力等。亦可借助学校各类大型活动,如合唱节、艺术周、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校园迎新晚会等形式实现。需要注意的是,非课堂教学并非学生完全自主学习,而是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由学校安排教师指导或学生自己聘请教师指导,在各项活动开展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2.加强对音乐类社团的管理与指导。参与社团的学生大多数是在音乐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有强烈的学习热情,但在社团的实际运行中却出现了较多问题,如音乐社团发展缺乏延续性、目标也不明确,音乐专业性较差,大多数情况下,音乐社团只能成为一群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交流的平台,而并未使之成为展现社员们个人音乐风采的场所。所以需要专业的老师在社团的管理体制、社团建设的连续性、社团建设深度、社团硬件保障方面给予管理和支持。
(三)能力扩展———师生音乐会与专业讲座相结合
1.师生音乐会。师生音乐会以师生同台演出的形式,形成了一个最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摆脱束缚,在接受亲身指导的同时,打破师生界限,与老师共同打造一片音乐的天空。④这种提升学生音乐能力的形式灵活有效,形式多样,学生乐于接受。同时,受到教育的不仅仅是音乐系的学生,还有在场的师生观众。音乐会的举办要有新意和新引力,使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才能;扩大音乐会的影响力,促进系部之间的相互交流。形式上可采取多样性,如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举办的告别母校师生音乐会、器乐类师生音乐会等。
2.专业性的音乐文化类讲座。目前国内各高校都存在高校对口支援的政策,可以聘请从事音乐工作的专家学者来学校举办讲座,分门别类的安排相关的专题讲座介绍音乐文化。也可以请一些音乐家来一边作介绍一边表演。专业型的讲座可以使听众从一个专业的角度了解音乐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涵义,也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上一个层次。
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化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优秀的音乐文化对于校园中的个体和谐、文化和谐以及集体组织凝聚力等方面具有促进功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多姿多彩的宽阔平台和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丰富学科体系,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的提高,使整个校园达到协调、和谐的发展。因此学校应重视构建符合校情、促进和谐发展的音乐文化教育体系。
【校园文化建构中音乐文化的作用论文】相关文章:
谈音乐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论文01-07
浅论舞蹈在校园文化中的发展的论文12-11
有关校园文化论文03-26
音乐教育在地方高校教育中的作用论文11-20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情商育成过程中的作用12-05
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论文02-20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