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学科创新与文化传承研究论文

时间:2024-07-13 21:58:36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艺学学科创新与文化传承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在文艺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到现有的理论并不能很好地阐释日新月异的文学现象,也难以满足大众不断提高的审美实践活动,文艺学知识得不到很好的转化,并产生了理论艰涩难懂、高不可攀的排斥心理。同时文学活动样式和艺术审美形式的变革要求文学理论对现实及时作出解释与回应。本文从文艺学学科发展规律出发,试图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学和艺术活动,引入到文艺理论学科当中,探索文艺学学科新体系,将地方文化研究与文艺学学科结合起来并贯穿到文学实践当中。

文艺学学科创新与文化传承研究论文

  关键词:文艺学;地方文化;传承;创新

  文艺学学科的创新与建设,是近十年来文艺学学科持续关注和探索的热点问题。2005年陶东风教授在《文艺学学科的反思》一文中就提出文艺学理论的历史化和地方化问题,文艺学知识的重构,以及如何将地方化引入文学学科等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2006年10月,“文艺学的知识状况”全国学术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召开,与会专家就文艺学的知识状况、学科边界、教材建设以及未来走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2009年11月,“全国文艺学专家高峰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和《文艺研究》杂志社在北京发起,就大学文艺理论课教学等问题继续进行深入探索。可见,文艺学学科反思已经成为文艺理论界持续关注和探讨的核心问题。尽管如此,文艺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仍存在着严重的“本质主义”思维,一个原理适用于普遍的文艺现象,文艺学知识没有贯穿文学的历史性,学生在学习中没能对文学观念、文学史演变有系统了解,没能从已有的知识中总结创作方法以及规律的形成,没有找到文学知识与地方文化的契合点。[1]如何利用高校平台,发挥大同本土的地域优势,把大同地方文化与文艺学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扩大视野的同时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文艺现象,在不断的需求中把文艺学运用到实践中,传承创新地方文化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文艺学学科自身优势与地方文化的互渗

  文艺学有着独特的实践性,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它与现实的文学现象联系尤为密切,在整个人文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比如文艺学科始终关注的文学与人性、文艺学的新方法问题、雅与俗的问题、文学创作中历史主义和人文主义关怀问题、大众文化问题、文化产业问题等等,都是在新时期的文学实践中提出来的,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又反过来推动、指导、影响着当前的文艺理论,因此文艺学地方化的教学改革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而文艺学学科面临的问题归跟结底是由于社会的快速多元发展造成的,因此,文艺学学科发展既是一个普遍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它直接影响到理论对文艺和生活的干预,影响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发展关系。当今社会正处于互联网大变革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播手段由过去的纸质媒介到现在数字化、网络化等多元发展,新兴产业文化和不断提高的大众审美对传统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艺学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文艺学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推陈出新,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研究新问题,进行新的探索,扩大学科的边界,实现理论创新。社会的变革,理论的创新,促使高校文艺学学科体系改变以往传统的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文艺思想为指导,结合具体的文艺现象、社会问题,利用高校所处本地文化资源进行教学研究。总之文艺理论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关注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动态,把握文艺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努力探索一条既能够促进文艺学学科建设,又能指导地方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山西大同大学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文艺学学科为例,结合大同非遗传承保护和地方文化产业化来探讨文艺学学科的改革。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北魏文化为代表的云冈文化研究涵盖了石窟建筑、石窟绘画艺术以及石窟周边地方文化。除此之外,北魏平城建都以来以大同为中心的整个地域文化的共同点和内涵,汉民族和少数民族融合交汇形成的独特地域、思维、习俗等风格也是云冈文化涵盖的重要内容。辽金文化涵盖了辽金文学以及众多寺庙文化,包括华严寺以及大同各县区寺庙的历史文化。明清军事文化涵盖重要战役、堡寨遗迹等。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成为大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大同戏曲民俗研究、民族文化研究以及地域文学与大同作家群研究等课题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古城保护计划的实施,大同正从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向旅游文化城市过渡,文化先行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而高校正是承担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既是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是学科研究与实际结合的有利条件,这就需要我们从文艺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定位、整合,使地方文化得以真正推广和传承。[2]

  二、文艺学学科创新与文学创作实践

  结合地方文化研究和文学创作实践,在原有理论基础上把学科分为四个特色鲜明的方向。方向一: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主要致力于文学的基本原理、西方文论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和运用。从宏观的理论研究推进到微观的文本和具体的文艺现象研究,将学术研究及时向批评实践转化。从文化生存状态出发考察中国古代文论状况及其独特个性,探索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化,拓宽文艺学研究的学科边界,在文学文本之外,对中国当代审美与消费文化进行跟踪研究。方向二:民俗文艺学与地方文化产业开发,主要致力于一般文艺美学理论探索和大同地方民俗、民间文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大同处在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界地带,独特的地域和人口环境,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民风民俗和文化艺术资源。地方剧种“耍孩儿”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活跃在城市和乡村的舞台;广灵剪纸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文艺学学科可以从地方文化出发,探讨“非遗”在当地的受众和消费、传播和发展,把学科理论融合在实践中,同时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作出贡献。方向三:文艺美学与云冈文化审美研究,着重研究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探求北魏平城建都以来以大同为中心的整个地域文化的共同点和内涵,对大同众多的文化历史遗存,对汉民族和少数民族融合交汇形成的独特地域、思维、习俗等风格进行认知和总结,勾勒出大同鲜明的地域文化标识,为推进大同地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服务。本方向研究的宗旨是在理念的提升和引导方面做先行者、推动者,利用大学的人文资源和人才优势,在理论上打造服务地方经济、服务旅游文化的综合文化产业链,为大同的社会和经济建设出谋划策,创造价值。方向四:现当代文艺思潮与地域文学研究,主要关注并研究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和文学创作,着重对山西作家作品展开具体批评。这是对文艺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实践,是理论对现实发挥指导作用的必须环节。本方向的研究特色在于,在关注全国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山西、特别是大同本土作家的文艺创作。

  当代山西作家李锐、张平享誉全国,女作家蒋韵、葛水平更是女性作家中的佼佼者。大同作家曹乃谦、王祥夫、聂还贵在全国文坛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这些作家的作品都可以做为课堂上鲜活的文本进行研究,对于大同作家群和女性文学研究方面将会产生深远影响。文学创作实践侧重从专家讲座示范、论文考核等多个环节入手,将地方文学艺术内容有机穿插融合,寻求建立行之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文艺学教学模式,目前专业在很多方面已经开展类似的改革实践。比如在现有的理论课基础上,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专业选修课《大同作家作品研究》,对山西作家群进行专题研究。把作家置身于历史的背景之下进行全方位关照,突出地域特点,评论和发现作家,从作家生活、历史根源、对社会的影响等角度分析评价文学作品。邀请作家进行课堂评论,阐释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与作家的关系,共同体验文学既是社会的再现,又部分为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规律。已经实践的活动有:2013年5月,邀请大同作家曹乃谦进行讲座研讨,师生就怎样看待作品中的雁北方言、生活中的作家等问题与作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曹乃谦先生从自身写作经历出发,把理论还原于生活本真,结合大众对于写作的困惑总结了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与作家面对面的交流也打破了小说创作的神秘壁垒,极大地鼓舞了文学爱好者创作和学习的热情。2014年邀请大同市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讲座,使同学们从雕塑、美术、历史等方面对云冈石窟艺术有了深入了解。2014年12月11日,邀请大同作家聂还贵举办讲座,作家与师生感悟文学的情感性与人文性、历史性,探讨文学的颜色,指出文艺创作研究的责任与担当,讲述人物所蕴含的历史积淀与民族命运。讲座式的研讨让学生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使他们接受新鲜的学术观点,了解大同丰富的地方文化。丰富多彩的讲座也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感悟创作与理论的关系,并把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今后的创作中。在此基础上教研组研究制定了文艺学学科地方化的具体实施方案:如积极开展和组织外出参观和考察的活动,提交关于地方文学和艺术鉴赏的听课感受或研究论文,并进行系统整理。此外毕业论文论题注重对各地民俗、古迹资料的考察和记录,从2013年开始引导学生从地方文化入手选择毕业论文题目,利用假期进行田野调查,考察家乡民风民俗,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访“非遗”传承人,使理论与地方文化结合起来,变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把知识范围从课堂扩展到社会。这种活动一方面能够加深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鉴赏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系统的调查研究,科学的梳理“非遗”项目,并将田野采访以论文的形式收集整理,也是对地方“非遗”保护工作的极大贡献。[3]

  三、文艺学学科与地方文化结合的方法及现实意义

  文艺学学科的发展促使我们进行新的探索,积极利用地域优势,将地方文化与理论有机结合,寻求建立行之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文艺学学科模式。如,地域文学与大同作家研究:将大同作家放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观照,突出地域特点,评论和发现地域文学作家。总结文学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一般创作规律及地方作家的地域风格。对山西本土的作家、文化现象等做专题梳理与教学讲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作家和作品,并进行深入分析和点评,挖掘作品的内涵。大同戏曲民俗研究:包括大同历史上流传的戏曲样式,当代兴起的柴氏数来宝艺术,大同节日风俗和民间习俗等。从民族戏曲的古老形式和民俗意蕴探索认识文学艺术的起源,以及它们对当地文学艺术产生的影响。石窟艺术研究:包括从石窟建筑造型艺术、宗教绘画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组织参观石窟,探寻北魏文化源流以及佛教文化,从美学的视角关照和挖掘石窟艺术的生命张力。大同地方文化研究:包括广灵剪纸、耍孩儿、二人台、右玉道情等,认识民间艺术美的本质,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通过实地考察,采访记录,观看影像资料等形式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出具体方案。民族文化研究:如晋北民族戏剧交流、胡文化研究等专题研究。大同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胡汉文化的融合,很多当地风俗和戏剧都带有独特的地域风貌,因此地方文艺研究应在民族文化的视野中进行。文艺学学科与地方文化结合有着积极的实践探索意义,可以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学科团队建设,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师资源,充分凝聚团队力量,促进学科良性成长。将地方化与特色化的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统一结合起来,以科研成果推动学科优化,通过地方化的教学活动,促进了科研的深化。同时,使民族文化遗产在高校得到传承发扬。目前在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高校即将面临和承担的新课题。文化的传承除了收集、整理、保护以外,更应注重的是精神的传承,而文艺学课堂教学与地方文化的结合正是在实质上解决了“保护什么”和“为什么要保护”的问题,在文艺学理论指导下的研究,增添了文学和艺术批评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产生“发现的乐趣”。这种学科体系会进一步促使人们关注并热爱本土文化,更好地继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为宣传和提升地方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美)乔纳森卡勒著,李平译.文学理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2](美)拉尔夫科恩主编,程锡麟等译.文学理论的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李强.民族戏剧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4]宋晓奇主编.大同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文艺学学科创新与文化传承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体育传承茶文化策略研究论文07-16

基于审计主题的审计学科体系创新研究论文10-05

戏曲音乐配器的传承与创新论文05-05

浅谈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06-01

浅谈当代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论文06-20

科技创新研究论文格式09-22

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研究论文09-08

美术教学创新精神研究论文08-06

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论文10-29

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论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