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建筑文化的德育功能论文
一、高职院校建筑文化的内涵
1。高校建筑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校容校貌等的载体,是人们了解该校、关注该校的桥头堡,是校园文化的“显型式样”之一。高校建筑文化是指通过高校建筑群体及其周围环境空间,既包括校园规划、校园环境设计、校园内各种建筑,也包括校园内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人文景观等,以及使用这些建筑所体现的评价、欣赏、情感依附等文明因素的总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从办学层次上讲属于高等教育,从类型上讲属于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职”。因此,高职院校建筑文化作为高校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有高校建筑质量共有特征外,更多地融入职业性建筑元素。高职院校建筑文化特色体现在:其一,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企业性特征。“教学工厂”(有时也称为实训楼)是高职院校最显性的建筑物,也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它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生产为一体。
2。教学工厂建筑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重视与企业合作,实现了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零距离”接触。教学工厂的出现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使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造能力。“教学工厂”是职业技术学院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最大特点,营造“职业”氛围,使学生身处于职业环境中学习,学生通过这种真实、紧密的接触,既可以学习到企业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了解职业规范,又使高职院校建筑文化更具有职业化、特色化。其二,具有服务性、实用性特征。如果说教学工厂是高职院校建筑文化的显性特征,那么,镶嵌在高职院校建筑中的教育理念则是隐性的建筑文化特色。高职院校虽然因所处区域、自身条件的不同,在办学定位、课程设置、招生就业、管理理念、队伍建设等方面各不相同,但都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专业。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院校建筑文化更突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服务性和实用性。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以明天的科技,培训今天的学员,为未来服务”的文化墙,突显了学院办学宗旨,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快速对接真实的生产需要,强调“量身定制”服务与快速反应能力。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建筑是彰显校园文化、体现校园精神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折射出高职院校内在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同时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
二、高职院校建筑文化独特的德育优势
高职院校建筑不是一个封闭起来的外壳,而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群体。优秀的校园建筑文化不仅能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更能为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气质提供精神依托。因此,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第一,融入现代高职理念的特色建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占领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职业教育,在当下中国人缺少对技术与技能的基本价值认同的影响下,仍被是看成低人一等的高等教育。这无形中给了学生一种挫败感,学生们体会不到作为天之骄子的喜悦和自豪,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到极大影响。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特色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承载着学校的文化底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自2006年以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掀起“捣墙运动”,把传统教室改造成一个集生产、研发、教学于一体的教学工厂。
引企业入校,把教室变教学工厂,实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无缝对接,打造出办学特色。学生们不仅在“实战”中增长了技艺,学到了真本领,提升了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质;更在学习中深刻领悟了高职教育理念,认同高职教育,不自觉中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精心设计的高职院校建筑群是学生进行人格养成的生动素材
高职院校的建筑具有形势与内容的双重纪念性,并以其深刻的教育内涵和突出的德育功能而自成一体,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人文含量和教育功能,默默地向学生述说着学校的成长、高职院校建筑文化的德育功能探微吕雪松骄傲和精神追求。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环境布局大都经过专家指导、名家设计,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独特内涵。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标志性建筑——软件大厦设计为“L”形,立面呈现生机勃勃的树状构图,寓意着初生和成长,展示了现代大学生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能引发学生自豪感和归宿感。学院专业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和建筑群,具有很好的宣传、标识作用,能使师生取得认同感,增加内聚力,并且时时刻刻熏陶和感染在校师生,使人感受到一种人格化的力量。它们既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载体,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在反映。这对学生的人格养成远远胜过空洞枯燥的说教。
第三,合理的校园规划和空间设计对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潜移默化的熏陶
建筑环境具有以某种可预测的方式去诱导一种行为倾向的功能。学生在高职院校建筑环境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在学习着人际交往。这既是一种信息交换与传播的过程,也是交往双方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很多的高职院校设计便于师生直接交流的建筑空间,如在实训楼安排了各种适合师生停留、小憩、交谈、游戏的场所,并放置了舒适的座椅、沙发等小构件;在校园内的海棠园、玫瑰园、紫藤廊等校园景区旁,适当开辟一些凹形空间,围以栏杆,构成宜人的交流环境等,在这样的设计空间里便于师生之间面对面接触、交流、分享,老师的人格魅力也在悄然中传递给了学生,让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巧妙的空间设计可以营造有归属感和亲和力的交流空间,这不仅对学生的求知解惑有重要的帮助,也对促进他们道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师生透过高职院校建筑这种显性的形式,能深切体会高职院校文化的隐含意义。
三、构建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德育功能新思路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建筑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因此,新时期要打造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1、建造校园特色建筑,提升校园文化底蕴
优秀的校园建筑文化必然体现出地域性,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即校园建筑注意与周围环境、区域文化的融合,追求整体校园风格及建筑物的总体轮廓之美,追求理性设计与感性认知和谐统一。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周恩来总理很喜欢海棠花,在他逝世后的十二年之后,他的夫人曾写下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海棠花祭》,以纪念她的战友、伴侣周恩来总理。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的主景区恰好有一大片海棠园,如果校园建筑景观设计中重视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合,在海棠园里设计一个大石碑,上面刻下邓的《海棠花祭》,这一建筑小品必将成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建筑,使学生们在欣赏海棠花美丽的同时,缅怀周恩来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还能够提升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底蕴,打造文化校园。
2、营造开放交流的氛围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路易康曾说过:“学校是一处适于学习的空间环境。一群人坐在树下就自己的理解进行知识的交流……”加强产学合作、促进人才产销衔接是高职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高职院校建筑的功能布局要体现校企深度融合,融入园区办学的办学理念,教学实训区、演讲交流区、研发区、学生创业区、商业区等布局既相对独立又要集中。相对独立便于各个功能区的工作、活动的开展,遇到紧急情况便于人员疏散,体现人文关怀;而相对集中是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企业人员与学院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相对集中、相对正式的交流场所,让他们在这个空间里碰撞出激情和创造的火花,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这个交流空间,并在此停留、交谈和畅想。通过强烈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用文化观点来提升精神层次,达到培育理想人格的目的。
3、倡导建筑环境参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建筑与人的行为之间有着特殊关系,建筑是人的存在的实质证明,是文化的工具。广大学生要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就必须了解本校独特的文化内涵。学校需要创新建筑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本校的设计理念、建筑物的功能布局,以及建筑、雕塑、厅廊阁角的寓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良好的高职院校建筑文化环境对人所产生的作用,积淀为人的文化心理,形成特定的文化观念,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曾组织师生进行海棠园景观设计,积极倡导学生参与校园建筑环境文化艺术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维护,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把握自然、社会、人的关系,体现建筑文化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实现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4、狠抓校园建筑质量,打造建筑精品工程
高职院校建筑质量关系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是百年大计。而且学生的行为心理与建筑形式、建筑空间设计有着密切关系,学校作为建设单位应该从建筑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程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加大质量安全教育宣传,强化责任意识。同时,要吸收当代建筑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把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的设计理念融入校园建筑中来,建设美观、经济、实用的精品建筑工程。将建筑与新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成就、周围环境、人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高品质的高职院校建筑文化。享受建筑之美的学生在此学习和生活,既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鼓舞,增强自信心、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又得以开拓视野、启迪心智、陶冶情操,进而继承和发扬科学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承担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历史责任。高职院校建筑文化,应远离官场、远离逐利、远离浮华、远离西化;要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民族、贴近传统文化,方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浅谈高职院校建筑文化的德育功能论文】相关文章:
8.企业文化功能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