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地域文化电视文化产业的着力点论文

时间:2024-10-07 10:32:50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弘扬地域文化电视文化产业的着力点论文

  一、整合资源

弘扬地域文化电视文化产业的着力点论文

  一是以历史的视角看待地域文化的底蕴,去粗取精,去弱取强,传承本土历史文化。盐城地处黄海之滨,历史上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范仲淹、吕夷简、晏殊三位宋代丞相曾在盐城做过盐监官,又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和全国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红色文化、海盐文化和湿地文化积淀相当深厚。盐城是淮剧和杂技的发源地,所属九个县(市、区)有“中国发绣之乡”、“中国二胡之乡”、“中国书法县”、“中国散文县”、“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剪纸之乡”、“中国小戏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面塑之乡”等多个特色文化县(市、区),传统文化资源丰饶,传人辈出。盐城电视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和分析本地的文化遗存,梳理出具有产业开发价值与竞争优势的文化资源,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开发后劲的现代文艺节目和文化产业。盐城电视台创办了《唱响淮剧》、《艺字号巴士》、《石头剪刀布》栏目,举办了“淮剧大典”、“淮剧票友戏迷演唱大赛”、“老年才艺大赛”、“首届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活动,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电视文艺节目和内容产业经营活动。

  二是以现实的视角看待地域文化的个性,扬优蓄势,巧妙发势,发展电视特色文化。凭借盐城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盐城电视瞄准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富矿和核心资源,寻求启动文化资本的突破口。我们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唱响淮剧》采取戏迷、票友自动报名参赛的方式,集纳遴选业余尖子选手,展示淮剧的传统精华;组织《淮剧大典》,特邀各地专业淮剧团梅花奖、白玉兰奖的得主和优秀演员演唱经典唱段,制成专题片刻成光碟进入市场销售;开办《石头剪刀布》情景剧专栏,选择有关住房、上学、看病、就业、医保、社保、拆迁、物价等社会热点事件和故事,编成短剧,挑选社会业余演员进行排演,拍摄电视短剧。这些活动不仅充实了节目内容,也获得了相关行业的资助,还成功进入市场营销,增强了电视媒体的扩张力和内容产业的延伸力。

  三是以未来的视角看待地域文化的潜力,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提升电视文艺节目品牌形象。盐城台成立了大型活动部,招募文化业内资深的行家担当策划和组织要任,每月组织一次到两次大型文艺活动。如2008、2009、2010连续三年的“5?18”经贸洽谈会暨湿地文化节,邀请到国内当红的大牌明星来盐献艺,其票务收入和现场转播广告收入及后期制成碟片的销售收入都相当可观。大型文艺活动已成为盐城台内容产业创收的支柱之一,锻炼了队伍,扩大了创收渠道,提升了电视媒体的美誉度和公信力。盐城台自办的“广电文化周”活动,全台各频道、频率及有关部门自编自演节目,在台内外共演出20余场。这些资源经组合、包装成40多档不同样式的电视文艺节目,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统筹发展

  一是在政策和管理机制上体现“实”,打造扶持电视文化产业的浓烈氛围。发展电视文化产业要依赖市场运作手段才能保证降低成本,实现盈利。比如大型文艺活动的票务销售,一场活动演出公司就要拿走上千万元。电视台完全可以从中分一杯羹,在销售票务时将一些营销高手推上市场。电视台的相关栏目也要主动配合,回报有关赞助商和赞助单位。这其中,售票人至关重要。我们拟定奖励政策,让售票人每卖出一张票得到20%的劳务薪酬。2009年“5?18”和2010年“5?18”湿地文化节的大型文艺活动,台内售票业绩最高的人一次就获得劳务薪酬20多万。有运行机制规则摆在那里,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谁多劳谁就多得。这种绩效挂钩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也是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是在培育市场上做到“佳”,努力增强电视文化产业远程的抢滩能力。一要培育观众喜爱的文化、文艺人才,增强电视文化内容产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二要实施高端品牌战略,创立品牌活动和名牌栏目,增强电视文化内容产业的渗透力和美誉度;三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手段,培育驾驭市场的营销干将,增强电视文化内容产业的扩张力和聚财力。市场佳、效益好,名声远扬,才能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谋求更好更快地发展。盐城台对上海世博会文艺节目与周边兄弟市和长三角地区兄弟台进行城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既节约成本,又增加了社会影响和经济收益。

【弘扬地域文化电视文化产业的着力点论文】相关文章:

地域文化教育论文08-22

谈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论文10-04

论文化产业管理及其特征06-15

文化产业的周期性论文10-25

宁波历史地域文化论文06-06

谈建筑的地域文化精神与性格论文10-11

古代文学教学及地域文化论文09-21

关于文化产业的管理论文08-20

地域文化对大庆油画创作的潜在影响论文06-29

文化与地域的共生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