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姓名语言文化的对比论文

时间:2021-04-09 18:55:26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汉英姓名语言文化的对比论文

  【摘 要】姓名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标识码,更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社会状况等各方面的信息。本文从汉英两大姓名体系着手,对姓名语言文化特色的对比分析,揭示出隐含在这两大姓名体系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

汉英姓名语言文化的对比论文

  【关键词】命名 译名 姓 文化特色

  命名有广狭两义。狭义的命名指的是专有事物的名称如人名、地名、公司字号名、商品商标名等的命名;广义的命名扩展到一般事物甚至普通概念的名称。前者是一般所谓命名学的研究对象,后者则扩展到词源学上去了。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必要时不妨放在一起讨论。从语言交流的角度看,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就是译名。译名可说是对一种事物或一种概念的再命名,它也应该成为命名学的对象。

  姓名作为一个人的代号和标志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每个人从孩提时就把父母为自己所取的.名字与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姓名还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几乎没有一天不和姓名打交道。其次,对姓名的称呼还带有许多感情色彩,有尊称、昵称、爱称,这些都是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凝聚。因此,不同的文化对姓氏习俗都有不同的传承。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不同也造成了中英姓氏习俗的差异。

  中英姓名语言文化特色之对比:

  一、中国

  1、名字担负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父母的情趣爱好。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就给孩子取名“鹏飞”,父母喜欢冬天的红梅,便为女儿起名“丹梅”。

  2、名字中包含着消灾免病、逢凶化吉、弥补命运缺憾的意义。如给孩子取名“去病”、“长生”等。

  3、生活的地域和时代以及出生时的重量也会反映在名字当中。据调查,北京人喜欢用“荣”,上海人喜欢用“宝”、“妹”等。“九斤”、“六斤”等是其出生时的重量,也是一些地方命名的习俗。解放初有人叫“建国”,改革开放年代有人叫“开放”。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又有人起了洋名叫“珍妮”、“莉莎”等,这些名字都带有时代的痕迹。

  4、伦理、道德以及宗族观念在中国人的名字中也有所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这一特点在姓名中有充分体现。“德”、“仁”、“忠”、“孝”等字眼在名中的出现,对高尚人格的景慕而与其同名、同字,根据族谱中按辈序规定好的辈分取名等等都是传统文化思想在名字上的体现。

  二、英语国家

  英语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其结构为:教名+中间名+姓。首名或教名一般是父母或牧师取的,中名多是以父母亲朋的某个名为己名,这样可以表明孩子与父母亲朋的关系,所以孩子是可以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的,如英国着名科学家达尔文的全名是Charles Robert Darwin(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达尔文的父亲名叫罗伯特,叔叔名叫查理斯,所以取名为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目的就是希望达尔文能够继承父亲和叔叔的事业和中国敬慕英雄人物而与圣贤或名人同名一样,英语国家的人们也有用圣贤的名字取名的习惯,这反映了人们崇拜英雄的社会心理。不少人直接以名人的姓为名,如Washington(美国第一任总统)这本来是姓,但后来为了表示对他的热爱和尊敬,也就广泛用作名字了。

  在英语国家里,人们还会用一些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的名字或祖父母的名字给孩子起名,这样做是为了向政治人物或他们的祖父母表达敬意。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是不允许的,中国的传统社会等级分明,上辈亲属的名字、官员的名字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是“讳”。

  三、共同点

  取名应该男女有别,并且要悦耳动听,能够引起听者美好的联想,这是取名的原则。因此,英汉人名都具性别特征,男性名字通常体现阳刚威武之气,气宇轩昂之态。如中国人喜欢用志坚、治国等词为名。英语中则多用Andrew(安德鲁)源于希腊语,意为勇敢直率;Peter(彼得)源于希腊语,意为岩石,是坚忍不拔的象征。女性名字则蕴含秀美靓丽之貌,文雅高尚之德。如中国人喜欢用静娴、丽娟等词为名;英语中则是用Hellene(海伦)源于希腊语,意为迷人的,Susan(苏珊)源于希伯莱语,表示优雅、亲切的意思。当然,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男取女名或女取男名的现象都不少,但是无论如何,取名时都应兼顾到音美、义美。

  四、结束语

  姓名作为一种符号,传递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姓名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称谓,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可以说,姓名隐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语言,心理、伦理观和道德观,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组成部分。中国人的姓名体现着血缘宗法观念、以家族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代表着家长、群体的意志,相比之下,英语民族的姓名及命名行为体现着西方文化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浸染着基督教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雷风行.姓名与人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2]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张明娟.汉英命名方式的国俗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4]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邓卫峰.姓名,透视文化的窗口———汉英姓名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

  [6]张明娟.汉英命名方式的国俗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7]吴琳.汉英姓氏对比分析[J].语言研究,2002年特刊.

【汉英姓名语言文化的对比论文】相关文章:

汉英姓名语言文化的对比的论文08-21

从汉英姓名看中西方文化论文08-11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分析的论文09-04

现代汉英语构词法的对比08-18

浅谈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谈成人英语学习现状论文08-14

语言文化与翻译的论文10-22

汉英语言中语序与限定范畴的关联研究论文07-29

英德语言具体知识点的对比论文09-05

浅议对比语言学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