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本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利用本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对家乡的认识;能帮助学生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地域特色、特产风情等传统文化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豪情。本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关键字: 本土文化 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水土滋养的不仅仅是这一方人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滋养着一方人的精神生活。本土文化作为精神滋养的介质,对于一方人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民族的延续,最重要的民族精神的延续、民族文化的延续。语文教学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本土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语文课程标准》上说“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是的,每个人都会有浓厚的乡土情结,都会对家乡的民俗风情、名胜古迹、轶闻趣事、名土特产有着特殊的感情。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本土文化优势,积极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既能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容及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本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以语文这门课为例,本土深厚悠久的历史很有可能成为教师教学的良兵利器。教师结合泗阳的饮食文化,名人文化,地名文化、地方戏曲,习俗文化,民间工艺,历史文化,典故传说等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了解本土文化的的渴望。学生把字身边耳熟能详的故事与学习结合,必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对家乡的认同感、对祖国的认同感。例如:学习《长城》一课时,我们在学习到“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学生并未从真正意义上领悟这句话的含义,读的时候感情体会明显不到位。或许他们觉得长城修筑在北京,地理距离甚远,文中讲到的修筑长城的人与我们的生活年代也太远,那种“伟大”孩子们体会不到。我适时引入: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京杭大运河经过我们泗阳县境,我们的祖先也投入到运河的开凿和修整工程中。京杭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这种“伟大”我们的祖先参与了,作为他们的子孙自豪感瞬间提升,朗读的情绪高涨,读书的语气语调立刻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豪情满怀,效果非常不错。
二、本土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面对熟悉的家乡,年幼的小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知之甚少,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他们走进家乡,帮助他们领略家乡之美。让本土文化为语文教学服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地方本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识。
一条河,流水清澈,象一条巨龙贯穿这里,这里曾是淮泗县最早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它蕴藏着悠久文化历史,一江春水,万顷田。这里人才辈出,这里物华天宏,人杰地灵。这里有被奉为“卢祖”的卢廷兰,著名的教育先驱陈仕洋,著名的当代作家刘溪,我国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爱国主义者张相文……
世上好景象,最美在泗阳。茫茫绿海杨树林,风吹绿色伴鸟唱;湖面听欢歌,远近高低几重音;行船看日出,蓝天碧水闪银光,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美丽的泗阳。唱着《美丽的泗阳》,我们的心潮澎湃,家乡美景如花,人们幸福安康。
人文精神和环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自己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联,激发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以情感目标的达成为首要目标,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实践操作等,来正视本土文化的价值,进而由接触到了解,能关爱本土,激发爱家乡的情感及责任感。
三、本土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以本土文化为源泉,以发掘和表现生活的真善美为主旋律,它使学生在特定的地域内,占有丰富的作文养料,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因而能写出一篇篇鲜活感人的佳作。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是学生获取信息、累积经验的最好的方法,”学生走进意杨林,参加杨树节活动,于是写下了《我爱意杨林》、《杨树,我爱你》《绿色家园》《杨树之乡》等美文。
八集小花生是泗阳名特产之一。相传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由鲁赴吴讲学,路过今天八集这个地方,当地学子闻名挽留夫子讲授,学子们有的送干肉,有的送当地土产花生,孔夫子品尝花生后,连声赞道:“微乎此果,食可长生”,孔夫子走后,人们把他讲学的地方起名“学城”,建房立牌位,他夸赞的花生土产,取名“长生果”。当孩子们听到这样的故事以后,立刻对八集的小花生另眼相看了,原来我们泗阳的小花生连大教育家孔子都啧啧称赞,立刻请求老师带着他们到八集去参观八集花生的种植和加工。于是老师带领学生参观了泗阳八集的“金六塘”小花生厂,回来以后,小花生在学生头脑中的形象更加具体,学生们对八集小花生赞不绝口,写下的作文也言之有物,生动自然。
罗丹说过这么一句话:“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发现家乡之美。本土文化就是我们身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本土文化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的美好心灵。
【参考文献】
[1]《罗丹艺术论》,天津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罗丹,葛赛尔著,傅雷译。
[2]《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全日制义务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秦训刚、晏渝生主编
【浅谈本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文章:
本土文化是设计的基石08-27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礼仪文化08-04
浅谈文化与语言的互动教学08-08
浅谈“以文化人”与语文数学07-15
浅论本土文化与现代设计07-2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识字教学09-06
浅谈高校音乐教育的本土化09-26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及方法05-24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