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的运用

时间:2024-09-25 23:19:39 敏冰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的运用

  身势语也称为体态语言或动作语言,是人际交往中一种传情达意的方式,通过人体的姿势、动作和表情来传达信息。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的运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的运用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的运用 1

  身势语是非语言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它的交际作用不可忽视。身势语使用的好,可以取得较好的交际效果。反之,会陷入交际误区,影响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学习和了解身势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含义和运用。

  一、引言

  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身势语是非语言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周国光在《体态语》一书中指出:所谓身势语是指由人体发出的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一套图像性符号.包括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身体位置的变化。身势语是人类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是辅助性的交通工具,它以表达感情信息为主,也表达一一定的理性信息。它可以加强、补充有声语言表达,并使语言信息具体化。

  身势语具有信息量大、信息连续性和变化性强、以及信息可靠程度高的特点。因为:

  (1)身势语可以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交流。一个人的眼神、服饰、手势、身姿、距离、音调、节奏等都可以同时传输.使对方能同时、多方面、多渠道地接受多种信息。

  (2)交际双方只要处于视听范围内,双方之间的身势语信息交流就能不断地进行。交谈者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所处的位置都在不断变化着,这些变化都可以通过视觉传递给对方,传递连续性和变化性的信息。

  (3)身势语多数是人们在相对无意识状态下显示出来的,大多都是实际心态的体现,虚假成分较少,增强交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学习身势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身势语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媒介,它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如身体动作、姿势、目光、面部表情、四肢动作、坐力姿态和接触等等。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两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50%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来实现的。从人们获取的信息渠道来看,只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而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口 这说明身势语在交际过程中十分重要。但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点、宗教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等存在差异,每种语言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别国难以完全理解和琢磨透。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预先了解某些身势语在别国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含义,才能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沟通。因此,为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身势语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下面主要针对不同国家体态语言中空间距离、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身势语动作的含义及运用进行对比。

  三、不同文化中身势语的含义及运用

  1.空间距离

  当人们进行交际的时候,交际双方在空间所处位置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交际双方的关系、心理状态,而且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个性等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有不同的看法。根据霍尔博士(美国人类学家)研究,欧美人生活中有四种距离表示不同情况:

  (1)亲密接触(intimate distance 0—45 cm)交谈双方关系密切,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七见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

  (2)私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 45—120 cm)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3)礼貌距离(social distance 120~360 cm)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

  (4)一般距离(public distance 360~750 cm)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听演出等。

  从这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距离。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的人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英语国家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会凑得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时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不同文化的交谈双方,交谈时采取不同的交谈距离,是因为交谈双方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交谈距离。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东方人“隐私”的概念薄弱。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对空间的要求不甚强烈。而西方人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喜欢宽松的氛围。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要求、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模式,从而赋予空间的使用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

  2.目光注视

  俗语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心理表达与接受往往与眼睛分不开。目光的直接接触可以引起感情的微妙交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交往对象保持目光接触是十分必要的。眼睛是透露人的内心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人的一切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变化,都可从眼睛里显示出来。如:两个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时会用非常热情的目光凝视对方,因为他们认为双目是个人存在的钥匙。有教养的英国男子认为直接凝视与之交往的人的眼睛是一种绅士风度,而瑞典人在交谈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多于英国人。法国人则特别欣赏一种鉴赏似的注视,这种眼光看人是就传达了一种非语言信号: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从内心底欣赏你的美,所以法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对妇女士的凝视是人们公认的`一种文化准则。日本人与人交谈时的目光一般落在对方的颈部,而对方的脸部和双眼要在自己眼帘的外缘,他们认为眼对眼是一种失礼的行为。中国人则对紧盯着自己看的目光感到不自在,甚至惶惑不安,原因是“羞耻感”文化的影响。目光的礼节,各种凝视行为及目光在交际中的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其含义复杂。规定繁多,需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

  3.身体接触

  在人类交际活动中,眼睛的信息传递是微妙的,而握手发出的信号却是直截了当的。在美国,男人之间的握手是很用力的。俄罗斯人不允许两人隔着一道门或跨着门槛握手,以为这样做是不吉利的。而中国人的握手则没有什么忌讳。异性之间握手,如果女方不主动伸出手来,男性是不能去握她的手的。在阿拉伯国家,伸左手与人相握,是无礼的表现。

  4.拥抱与亲吻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礼貌和礼仪,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两个女生见面时拥抱在一起是常见现象,夫妻久别重逢时拥抱亲吻也非常自然。但阿拉伯人,俄国人,法国人,东欧人,地中海沿岸和有些拉丁美洲国家的人,两个男人之间也会拥抱及亲吻双额。阿拉伯人甚至不停地嗅着对方身上散发出的气息,对他们来说,好的气味能令人精神为之一爽。而在东亚国家,男人之间一般只是握手表示欢迎,很少拥抱或亲吻对方。

  5.手势

  手势在各国有不同的表达意义,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好”,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坏”;美国人将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车,将拇指朝下则表示“坏”;而日本人伸出小指却表示“情人”。在美国,人们用挥手来表示再见;而在南美,人们见到这种动作时不但不会离去,反而会向你跑过来。在美国,用拇指和食指捏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指头分开向上伸直,则表示“OK”一词;在日本,这种手势则表示钱;在阿拉伯人中,这种动作常常伴以咬紧牙关,一起表示深恶痛绝。日本人用手戳向肚子表示剖腹自杀。在新几内亚,将手架在脖子上表示自杀;在中国,这种手势表示被人砍头。

  6.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指由眼、嘴、面部肌肉等变化而显现脸部的情感体验。面部表情一般是随意的、自发的。相对目光而言,表情是更容易辨别对方心情和态度的线索。感情的表达是在文化背景中习得的,它们的表现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汉民族在贵客来到时,笑脸相迎才合情理,而美国的印地安部族却大哭来迎接客人的到来。在某些文化中,咂嘴唇是认可的表示;在中国文化中,表示有滋有味;在英国文化中,表示没有滋味;在许多地中海国家,则是过分夸大痛苦和悲哀的标志。另外,东方人比较含蓄,感情不外露,习惯用面部来遮掩感情。而西方人比较豪爽直白,七情六欲都能表现出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身势语是非语言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身势语(Body Language)又称非语言交际,非话语交际或表情交际。 身势语作为社会交际的手段,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比有声语言的历史还要古远。如果身势语使用的好,可以取得较好的交际效果。反之,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或处于尴尬的地位,影响交际的进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学习和了解身势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含义和运用,以减少交际冲突,提高交际质量。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的运用 2

  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语言习得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身势语有助于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本文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运用身势语。

  一、必要性

  当今时代是信息交流时代,如何恰当地进行信息表达和选择,对人生的各方面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言语信息交流和非言语信息交流都以各自的优势在交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索绪尔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言语信息交流在交际过程中的位置。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伯德惠斯特尔统计,两个人在交谈时只有35%的信息是由语言传递的,其他65%的信息则由非语言交际方式传递的。从中不难看出身势语在信息交流的中的作用。语文教学属“科学世界”语文教育,是“学校语文”的教学现象,用“生活世界”语文教育的“习得”随意剪裁“科学世界”语文教育的“学得”。我想,身势语应该在语文课堂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以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可行性

  纵观中国数千年语文教学史,以诵读经典为中心的古代语文教学模式,似乎不需要过多考虑身势语的存在,但先生摇头晃脑的范读,弟子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就是自发的身势语的典型。以讲授范文和语文知识为中心的近代教学模式由于以教师主持的班级授课为基本方式渐渐重视身势语的作用。这对教师的言语交际能力和非言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于是,对身势语的研究应运而生。1952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伯德惠斯特尔创造了kinesics(身势语)这个词,对身势语陆续展开了系统的研究。1970年,朱利叶斯-法斯特发表了一部关于身体语言的著作以后,公众才意识到这种现象的存在。于是,语言课堂教学慢慢自觉重视身势语的作用,但这一时期的身势语仅仅是作为语文课堂范文讲解和分析的辅助工具而存在。直到以科学高效培养语文能力为直接教学目的、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中心的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出现,身势语才获得了自己合理的名分。它与言语交际相辅相成来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不仅是语文课堂的教学工具,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直接目标。

  三、概念、分类、特点

  身势语又称体态语、形体语言,指人们利用姿态、动作(包括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非言语行为。人们交际时的点头、招手、扬眉、耸肩等姿态动作构成身势语的单位。

  很多身势语可能是人类所共有的、先天的,也是无意识或下意识的。如:人在最兴奋时,眼睛瞳仁会自动扩大,打招呼时眉毛会快速闪动,不满时会皱眉。有些身势语是后天习得的。由于人们生活于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身势语。这些身势语大都需要模仿才能习得,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同是跷二郎腿,英、美男子的姿势却截然不同,中国人对此均认为极不礼貌。同一身势语在同一文化中的不同场合下,往往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如:美国人擦鼻子时,可能表示不同意某人或拒绝某事,但也可能表示另外的含义。相同的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常具有不同的含义,从而代表不同的交际功能。如:吐舌头,英美人往往表示蔑视对方,而汉族人表示惊讶,藏族人则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不同的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可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意义,起到相似的社会交际效果。如:表示问候或欢迎时,美国人一般握握手,日本人则弯腰鞠躬,阿拉伯人、犹太人与南欧一些民族则相互抚摸或闻对方的气味。

  四、身势语的选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突出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往往会用加重语气、放慢语速、反复强调等有声语言形式来增强对学生听觉系统的刺激,以期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有经验的教师会运用身势语的模拟性和象征性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善于选择和运用身势语这种特殊的语言。以科学高效培养语文能力为直接教学目的、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中心的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对身势语运用和培养是有所选择的——并非所有的身势语都可以挪进课堂,必须有所选择。首先,要恰当运用面部表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察“颜”观“色”,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眼、眉、鼻、嘴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使自己的表情与教学的内容相吻合,以感染学生,增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如:讲解《藤野先生》一文第一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个关键句子时,就可以同时做以下动作:轻锁眉头,稍耸鼻子,缓缓摆动头部。这样,学生就能够较容易地理解作者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感情,即对东京的失望;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行为的轻蔑、愤怒。其次,要注意手势的运用。人的整个手势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区,不同区域的手势可表达不同的含义。如:肩部以上为上部区,这个区的手势多表示理想、宏大、张扬的内容和情感;肩至腹部为中部区,这个区的手势可表示记叙事情和说明事理;腹部以下为下部区,这个区的手势多表示憎恶、鄙视的内容和情感。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对待。如:讲《最后一次讲演》时,对“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和“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象李先生那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里”等句子,就可辅以上部区的手势,用以表达昂扬的英雄气概。再如:讲《核舟记》一文“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这句时,就可以用中部区手势再现核舟小巧灵珑的形象。而且,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训练对身势语的利用也有所选择。第三,要用眼睛接触。在各种身势语中,眼睛接触是最重要的——这样最能传递微妙的感情差别。虽然眼球本身表示不了什么,但是目光的长短、眼睑的开阖、眼睛附近面部表皮的变化,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意思。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眼睛所传达的信息,同时要适当发挥眼睛在传情达意方面的魅力,以期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另外,听、说、读、写言语技能的单项目训练对身势语的要求各不相同。听说的训练对身势语要求较多,而读写的训练则相对要求较少。教师对身势语在课堂上的运用也要控制一定的度,因为教室不是舞台,师生不是演员,都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的运用 3

  在希腊,手掌张开推向对方的"莫查"动作具有很高的侮辱性。此手势是从一项将污秽之物掷在罪犯的脸上的古拜占庭习俗演化而来。但对于非希腊人而言,这只不过是一个温和的"退后"手势。同样在希腊也视为一个猥亵手势,他们认为与性有关,用以代表5种最不好的性关系,用来诅咒对方的女性亲友。

  或翘起大拇指表示“赞扬”,希腊人则都认为叫他“滚蛋”;中国人用“点头”表“同意”,尼泊尔人则用摇头表示“同意”

  同一身势语在同一文化中不同场合下往往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如美国人擦鼻子时,可能表示不同意某人或拒绝某事,但也可能表示另外的含义。又如学生与教授交谈时,目光接触时间比通常稍长,既可能表示尊敬和倾慕,也可能表示对教授的一种微妙挑战,或者其他完全不同的意思。中国人的微笑,既能表示赞许,也可表示某种不安。挥手既可表示问候、欢迎,也能表示告别、再见。

  相同的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常具有不同的含义,从而代表不同的交际功能。如吐舌头,英美人往往表示蔑视对方,而汉族人表示惊讶,藏族人则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不同的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可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意义,起到相似的社会交际效果。如表示问候或欢迎时,美国人一般握握手,日本人则弯腰鞠躬,阿拉伯人、犹太人与南欧一些民族则相互抚摸或闻对方的气味,有些印第安人则以拳头击拍彼此头部或背部。阿伊姆人问候对方更为不同:兄妹见面时,兄弟紧握对方的手,并在几秒钟后突然松开去抓对方的耳朵并习惯地大声叫喊,之后还要先抚摸耳朵,后抚摸面颊。

  肢体语言,也称体态语言、态势语言、态势语,它是运用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肢体作出动作,以表达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表达形式。肢体语言是一种无声语言,它与有声语言一样,是人们交往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交际形式。

  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很多。由于文化环境不同,有些肢体语言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了解一些常见、常用肢体语言的用法,对于我们恰当、得体地运用肢体语言,提高交际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1、点头与摇头

  在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点头表示肯定、同意、承认、认可、满意、理解、顺从、感谢或打招呼等(英、美人点头还可表示告别)。与点头相反,摇头则表示否定、不同意、不承认、不满意、不理解等。但是,在印度、斯里兰卡、保加利亚、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或其中的一些地区,则是摇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不同意。比如,在印度表示同意就是把头向左摇动。

  2、伸舌头(吐舌头)

  在我国,伸舌头有表示吃惊、得意、艳羡、惊讶、调皮、害羞、不好意思,或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而表示抱歉等意思。而纽西兰的毛利人对某人伸舌头,则是尊敬的表示。当贵宾到来时,为了表示欢迎,毛利人不仅上身裸露穿干草制作的裙子跳草裙舞,而且在跳舞的过程中,一边跺脚一边把舌头伸出来。据说,鲜红的舌头是表示赤诚的心。

  3、竖大拇指

  在我国,竖大拇指是表示“好”的意思,用来称赞交际对方干得好、了不起、高明等,这个意思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相同的。但是,在有些国家还有其他一些意思。在德国,竖大拇指表示数字“1”;在日本,表示数字“5”,还表示“男人”、“您的父亲”、“最高”;在韩国,表示“首领”、“自己的父亲”、“部长”、“队长”;在墨西哥、荷兰等国,表示“祈祷幸运”;在美国、法国、印度等国,表示“拦路搭车”;而在澳大利亚、希腊,竖起大拇指,尤其是横向伸出大拇指被认为是一种污辱。

  在我国,一些人往往用大拇指指自己的鼻尖表示“自己”的意思。而在西方,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大拇指指自己的鼻尖,谈到自己时应用手掌轻按自己的左胸,那样会显得端庄、大方、可信。

  4、伸食指

  伸出食指往下弯曲这一手势,使用范围也很广泛。在我国,表示数字“9”;在日本,表示“偷窃”;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表示“死亡”;在墨西哥,表示“钱”或询问价格、数量的多少。

  5、伸中指

  在我国,中指伸出,其他四至弯曲向下,像乌龟的样子,是脏话。在国外,伸出中指则有不同的意思。在美国、新加坡等,表示“被激怒和极度的不愉快”;在墨西哥,表示“不满”;在澳大利亚、突尼斯,表示“侮辱”;在法国,则表示“下流的行为”。

  6、长角手势

  即大姆指、小姆指伸直,其余三指呈握拳方式,像动物长犄角的形状。在我国,人们常用这种手势表示数字“6”,而在西方一些国家则表示“戴绿帽子”。当某人配偶有了外遇,人们就用这个手势暗中进行嘲笑,表示这个人已长角了。另外,有人在争吵时,不甘受辱的一方也可以用双角手势指向对方,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抗议。也有人用这种手势驱魔避邪,如在黑夜荒野中经过坟场时,用这种手势求得心安,遇见灵车经过时用这种手势自保,以免被鬼魂附身或是犯了杀气。

  7、OK手势

  OK手势就是拇指、食指相接成环形,其余三指伸直,掌心向外,它已成为世界语了,运用很普遍。但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意义。在美国,表示“同意”、“顺利”、“很好”的意思;在法国,表示“零”,或表示某件事情不值一提,也表示自己的不赞成;在日本,则表示“钱”;在泰国,它表示“没问题”;在巴西,表示“肛门” ,是粗俗下流动作。而在中东等地区,这种手势则象征了孔或洞,有明显同性恋的意涵。如果在酒吧等公共场所,有人向你出示这种手势,大概就是寻找伴侣了,千万不要回以竖大姆指的手势,也不要以为他向你比OK。

  8、V形手势

  V形手势源于英国,因为“V”字是英文“Victory”(胜利)的字头,所以用V形手势表示“胜利”。使用这种手势时,需掌心向外,以手指背向自己。如果掌心向内,则是一个不礼貌的动作,表示侮辱、轻视的意思,就变成骂人的手势了。但在希腊,使用这种手势时则必须把手指背向对方,否则就表示污辱,轻视对方的意思。因为在希腊一般V字手势代表了视对方为恶魔、邪恶之人的意思。

  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出席一个场面盛大而又重要的集会时,他一露面,群众对他鼓掌欢呼,邱吉尔则做了一个V形手势。不知邱吉尔是不知道,还是一时失误,把手背对着观众了。人群当中,有人鼓掌喝倒彩,有人发愣,有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9、作揖

  作揖是海内外华人独特的肢体语言,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过春节时,晚辈向长辈还常用作揖伴以问好来拜年。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左掌对右拳或包或盖。右拳左掌是“吉拜”,反过来,左拳右掌就是“凶拜”了,这是作揖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的!

  A、动作一样,意义不同

  (1) 跺 脚

  汉语意义:气愤;恼怒;灰心;悔恨 英语意义 :不耐烦

  (2) 观众和听众鼓掌,表演或讲话人也鼓掌

  汉语意义 :谢谢,互相表示友好感情 英语意义 :为自己鼓掌,被认为是不谦虚

  (3) 目不转睛地看

  汉语意义:好奇;有时是惊讶 英语意义 :不礼貌;使人发窘;不自在

  (4) 发 “嘘 ”声

  汉语意义 :反对;责骂;轰赶 英语意义 :要求安静

  (5) 拍别人的脑袋

  汉语意义 :(少见;一般见于成人对孩子)疼爱;(对成人或青年,会引起反感,是侮辱人的动作)

  英语意义:安慰;鼓励;钟爱

  B、意义相同,动作有差异

  (1) “过来 ”(叫别人过来)

  中国的肢体语言: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

  美国的肢体语言: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中国人对此反感)。

  (2) “丢人 ”“没羞”(半开玩笑)

  中 国的肢体语言:伸出食指,用指尖在自己脸上划几下,象搔痒,不过手指是直的,

  美 国的肢体语言:伸出两只手的食指,手心向下,用一个食指擦另一个食指的背面。

  (3) “我吃饱了,’(吃饭后)

  中国的肢体语言:一只手或两只手轻轻拍拍自己的肚子;美国的肢体语言: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心向下(常同时说“到这儿}")

  C、只存在于美国文化中的动作。

  (1)顺指甲

  意义:重大思想负担;担心,不知所措

  (2)用大拇指顶着鼻尖,其他四指弯着一起动

  意义:挑战;蔑视

  (3)摇动食指(食指向上伸出,其他四指收拢)

  意义:警告别人不要作某事,表示对方在做错事

  (4)把胳膊放在胸前,握紧拳头,拇指向下,向下摆几次

  意义:反对某一建议、设想;反对某人;表示强烈反对

  (5)眨眼(很快地合上一只眼,微微一笑点点头)

  意义:表示会意;赞许;鼓励;传递信息;团结等

  D、只存在于中国文化中的动作

  (1)用食指点点或指指自己的鼻子

  意义 :“ 是我”,“是我干的”(西方人认为这个手势有点可笑)

  (2) 说话时用一只张开的手遮着嘴(一般是老年人用)

  意义 :说秘密话(有时没有明显的意义)

  (3 )两只手递(即使可以用一只手拿起的)东西给客人或别人

  意义 :表示尊敬

  (4) 别人为自己倒茶或斟酒时,张开一只手或两只手,放在杯子旁边

  意义 :表示感谢

  (5) 伸出两个竖起的食指在身前慢慢接近(往往在戏曲中出现)

  意 义 :男女相爱;匹配良缘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的运用】相关文章:

谈跨文化中身势语的含义及运用03-19

浅谈身势语与英语教学03-08

浅谈网络交际与跨文化意识03-01

浅谈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03-21

关于基础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浅谈03-20

浅谈对跨文化交际中日语教学的思考03-19

浅谈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03-20

浅谈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11-16

浅谈用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02-21

浅谈视觉语言在包装中的运用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