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论文
现如今,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茶文化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茶文化论文1
小小的一片茶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氨基酸、茶多酚、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它们是人体必需并具有一定营养及功能的物质。茶是一种健康的天然饮料,喝茶有益健康是很多人越来越认同的事情,随着茶文化知识的普及,许多同学越来越认识到喝茶的好处,认识到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以振奋精神,兴奋中枢;强化思维,提高工作效率;强心活血,帮助消化等;茶多酚物质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有解毒、抗辐射及防癌抗癌的作用;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绿茶中含有的维生素C,能有效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茶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饮品,具有很好的保健和药用、养生价值,对人体的健康有着积极作用。[1]喝茶是一件优雅的事情,经常喝茶之人身上都有一种恬静泰然的气质。可见,茶人受到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很大。另外,茶文化还涉及到一些戏曲、小说、诗词等等,其中可以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这极大的丰富了大学生知识面,同时也潜移默化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茶文化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内涵
茶道的文化功能体现在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发扬传统美德等方面。茶道“五谛”的内涵:廉-清廉自律;美-崇尚美德;和-和睦相处;敬-敬人爱民;勤-勤劳朴实。通过学习茶道文化,达到弘扬廉洁自律、勤劳朴实、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和睦相处等传统美德。中国的茶道,为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茶文化中蕴含的知识和精神,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和品位,让大学生在茶文化的熏染下,感悟到茶的清静之美,理解了今后面对生活中的所有问题时都要泰然处之,才能正确的解决。同时通过学习茶文化,大学生会渐渐地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地远离低俗和暴力,综合素质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茶的礼仪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温、良、恭、俭、让、孝、悌”。通过对茶礼仪的学习,可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礼仪,引导学生知礼、习礼、重礼,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通过茶中蕴涵的丰富思想和道德观来辐射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倡“茶味人生”,茶味入口时先苦涩而后甘甜,启示人生像茶一样,不会一帆风顺,总会经历风雨,人生如茶,有甘甜亦有苦涩,茶味不管有过怎样的甘甜与苦涩,终将归于平淡,正如人生,无论有过怎样的辉煌,终不失质朴与平凡。
二、茶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进一步探索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能够帮助大学生完善品德,提高内心素养,学习茶道、茶艺,能够让大学生更为系统地领略到祖国茶文化的内涵。茶德所倡导的“廉、美、和、敬”精神,[4]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启示大学生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急功近利”,才能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茶,犹如君子,君子性情高洁,重情重义。品茶,就像和君子对话,学习君子的性情。我国从古至今十分崇尚君子的风骨,因此茶文化也推崇君子的高尚品德。大学生在接受茶文化的教育时,自然就会领悟到茶文化中所蕴涵的高尚品德,所以说,茶文化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增进大学生的修养。
三、弘扬校园茶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茶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展不同形式的“茶文化”活动,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可对大学生起着多方位的教育作用。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茶与健康”宣传活动,可引导学生科学饮食,喝健康饮品,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二是定期邀请茶学专家开展“茶科学、茶文化”的.专题讲座,可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茶文化、茶历史,以及茶叶对人类的贡献等,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是开展系列的茶艺、茶道表演及“以茶会友”活动,帮助学生增进友谊,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以茶艺社为载体,通过举办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茶艺活动以及开展茶艺技能大赛等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加强同学间交流、协作,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茶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密切相连,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和茶事活动,大学生感到提升很大、受益匪浅,同时学校文化氛围也日益浓厚,育人环境也不断得到优化。
普及茶文化知识,增强大学生对茶的了解。茶文化包含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茶文化的内容也在不断添加,其中包含的内容,总是某个时代最推崇的、可以传承的文化。茶文化主要包含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精髓。尤其是儒家思想,所包含的传统美德,更是现代人应该学习的。茶在被赋予了这些文化知识以外,还保存着自身的文化,即茶本身的知识。比如茶的原产地,茶的种类,以及每种茶本身带有的故事等。因此,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普及茶文化,开展茶文化课程,可以加强大学生对茶文化知识的了解,同时对提高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思想道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文化素养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素质体现。茶文化所包含的知识是十分丰富的,涉及到很多的领域。茶作为传播祖国文明的载体,在高校通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可达到以茶敬客,以茶会友,以茶示礼,以茶联谊,增强同学之间友谊,增强团队和协作精神,建立和谐人际关系。通过茶文化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此把茶文化渗入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中,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茶文化论文2
摘要:我国茶文化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广大劳动人们智慧,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茶文化发展中起到重要传承作用,因此茶文化表现出我国优秀的思想道德,研究茶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关系对于促进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茶文化的内涵与定位,探讨了茶文化体现的思想道德和茶文化的道德功能。
关键词:茶文化,思想道德,价值理念
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并对我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茶文化的内涵来看,茶文化与思想道德息息相关,茶文化体现出我国儒家、道家、佛家中优秀的思想文化,茶文化还具有显著的道德功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茶文化和思想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茶文化的定位
茶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来说,茶文化是茶人在茶叶生产(包括育种、栽培、制作、销售)和品饮过程中体现的一种精神力量;狭义来说,是人们在品茶中所传播或交流的一种信息。但目前的茶文化都是狭义理解地较多,中国的茶文化是文人墨客、禅者、道者借茶的清心功能产生的对茶的赞咏。《茶文化学》中对茶文化的定义是:“茶文化,就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成的总称。”
1.1 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的茶文化是最表层的,主要表现出茶的实用价值,与茶相关的文化传承价值。人们根据茶的种植、采摘、烘焙、分类等一系列过程,以及烹茶、品茶、茶具选择等方法积累了大量的文化书籍,是物质生产活动形成的体现,物质层面的茶文化是较为稳定的基础性文化特征。
1.2 行为层面
饮茶方式、泡制茶的方法、饮茶习俗及与茶相关的民俗等都是茶文化的行为表现,是茶文化较深层次内涵的表现。行为层面的茶文化指的是人们在从事与茶相关事务的过程中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例如茶艺、茶礼、茶风、茶俗等,行为层面的茶文化不仅具有稳定性,也具有时代性,在不同的时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1.3 制度层面
制度层面的茶文化指的是人们从事茶叶生产、销售等过程中形成稳定的`行为规范,例如古代社会的茶政,现代社会称为茶叶行政管理等,都是茶文化在制度层面的体现。与古代社会制度相比,现代社会对于茶文化制度方面的制约减少,古代茶与官制是相关联的,例如“榷茶”、“茶马古道”等文化现象。这表明制度层面的茶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2、茶文化体现的思想道德
2.1 儒家思想
茶文化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中庸、礼”。从古至今,有识之士提倡勤俭、节约,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而历代文人雅士的饮茶也具有神了的文化内涵,表现出品茶之士的清廉高洁、仁义,古代对君子之风的崇尚与饮茶融合在一起,茶文化中体现的优秀传统美德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认为茶可以协调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环境,这也正是儒家思想真实的理想,茶在民间习俗中真正起到促进人际关系的作用。儒家思想认为中庸是处理一切事情的原则和标准,茶事活动正体现出高逸的中庸美学境界,茶事中的礼数与儒家重视的言行举止相一致。
2.2 佛家文化
佛学对茶业推广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佛学的传播也将茶文化传播出去,并引进先进的种植培养技术。茶文化和禅文化之间有着奇妙的关联,二者的境界具有相似性。禅文化中的“苦、静、凡、放”在茶文化中有所体现。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正是佛家思想中的“品味人生,参破苦谛”。有人曾说,“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这正是茶道中“凡”的体现,而茶文化中倡导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释放天性,这与禅文化中的“放”寓意相通。
2.3 道家文化
茶文化体现出道家思想中的“长生久视、天人合一、清静无为”。道家文化中崇尚生命、热爱生命,这与茶文化中的修身养性相一致,茶也是道教徒炼丹服药的首选之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应顺应自然,不能将物质与精神分离,强调物我情景的结合。茶道中需要茶人具有烹茶的技艺,烹茶的过程就是将自身与茶的精神相交流,注重内心的平和,在品茶中体会人与自然的交流。“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重要方法,文人雅士追求淡薄、自然、淳朴的精神境界,这与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相一致。
3、茶文化的道德功能
3.1 实践茶道,提高思想道德
从古至今,爱好养生的人不仅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视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内心素养,也就是“心灵养生”,通过形成心理平衡的状态,促进身体健康。如果人人都具有平衡、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促进内分泌在体内正常发展,有利于形成平和的心境,增强抵抗力和生命力。因此,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茶道精神、茶德的实践能够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生活中培养心智,实现修心养性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我国茶文化和茶道的核心思想就是真、善、美,这也是茶道的魅力所在。“以茶载道”是茶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人在茗饮中感受茶文化和茶道的精神内涵。可以说,提高思想道德是茶道的重要作用[3-4]。我国的茶道是饮茶艺术和修身养性的统一,是茶事与文化、修养与教化的统一。
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养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茶道被赋予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色,茶文化的真、善、美内涵是相互渗透的,启示人们面对社会中的诱惑始终保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践茶道的精神内涵,有利于发扬真善美,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端正人们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
3.2 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现代社会,快餐文化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但也逐渐侵蚀人们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例如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肯老等不良价值取向,滋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使人们逐渐变得浮躁,思想道德素质降低。茶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与当前社会的快餐文化截然不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其体现出的质朴和平和的精神实质对社会浮躁的人们具有重要现实作用。茶文化中的美学功能能够引导人们形成积极的审美,面对信息时代的审美文化的多元化和繁杂化,茶文化指导人们避免受到消极审美的影响,并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标杆,引导人们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人们的审美层次。茶文化提倡健康、雅静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缓解当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使身心得到放松,形成良好的生活心态。茶道精神中的“和”主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在社会中形成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从而提升人们的整体思想道德。
3.3 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
在修身养性方面,我国茶道形成“清”、“寂”、“廉”、“美”、“静”、“俭”、“洁”、“性”等思想主张,喜爱品茶的人通过各项茶艺活动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有利于陶冶情操。将茶的功能性上升至精神高度,超出茶的物质范畴,成为高尚情操的象征[5]。自古以来,品茶之人感受到茶文化中清净之气、恬淡之感,能够抚慰心灵、怡情养性,同时文人墨客将自身情感、理想寄托在对茶文化的理解中。我国茶学大师将茶德概括为“廉、美、和、敬”。茶德自古以来是我国提倡的优良传统美德和正确价值取向,茶德就是人德,对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茶德能够涤荡人们的心灵、规范行为举止,有利于人们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我国古代文人,尤其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君子,在品茶、颂茶、作诗赏画中寄托自己的高尚道德追求。古诗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这表明品茶能够净化人的心灵,茶文化能够启示人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3.4 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
从古至今,我国茶道形成“和”、“敬”、“融”、“理”、“伦”的人际关系主张,宣扬人与人之间要形成和谐的关系,真诚地对待他人,诚心诚意地解决矛盾,在为人处世上将和谐作为核心,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团结发展,是促进社会秩序稳定的表现[6]。从茶的品性老来看,具有醇厚温和、悠然闲适的特点,与自然和谐融合在一起。茶文化深刻体现出我国儒家思想的精髓,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人与自然的精神交流。茶道中的和谐精神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主张人与人之间形成和平共处、团结融洽的关系,并学会敬爱他人。通过举办品茶会、茶文化讲座、茶艺术作品欣赏等相关文化活动,营造出良好的茶文化教育氛围,促进良好精神境界的形成,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美好。
4、结语
茶文化与思想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茶文化的传承受到儒家、佛家、道家等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同时茶文化也不断传播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茶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弘扬茶文化,发挥茶文化中优秀思想道德的教育作用,在实现修身养性的同时,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瑞华.解读茶文化与思想道德之关联[J].福建茶叶,20xx(2):245-246.
[2]王旭烽.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思想——浙江绿茶的和平之饮[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6):75-77.
[3]邹婷.论传统茶文化中敬茶为礼思想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xx(2):227-228.
茶文化论文3
摘要: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文化历史传承中,充分吸收了儒家的仁爱、佛家的宽容以及道家的洒脱思想,散发着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同时,茶文化中包含的茶德、茶艺以及茶道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生境界。图书馆作为知识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主要场所,极大程度提高了大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素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文意识的逐步提高,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建设图书馆。茶文化思想与图书馆的功能拥有类似的目标,因此,本文基于茶文化角度分析图书馆人文氛围营造,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事业建设。
关键词:茶文化;图书馆;人文氛围;营造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其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了有效整合,并且体现出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茶事活动,极大程度弘扬与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茶文化中包括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源,对图书馆营造人文氛围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茶文化内涵以及进入图书馆的意义
在唐朝之前,中国的茶文化虽然出现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社会习俗,比如茶道和茶艺等,但是在理论上却没有形成系统化。自从《茶经》出现之后,我国茶文化逐步朝着理论化的方向进行建构,包含了传统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文化。具体来讲,茶文化思想的精髓包括下列方面:一是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茶有一种系统性和社会性的重视。部分学者认为,中国茶文化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与禅宗思想作为了本质特性,这一特殊的信仰结构决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开放和包容的信仰体系,而并非是一种强制性的文化系统。我们认为:尽管中国茶文化拥有多元交融的信仰内涵,其实质上却是将儒家思想作为了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提倡的天人合一俨然成为我国茶文化最为重要的内涵。二是求同存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茶文化发挥了一种桥梁的作用,也可以充分体现出中国的国民性,其在交际层面融合了儒家思想理念,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属于一种互相尊重和包容,并不是一种极端主体关系。对此,茶文化认可了孔子所提倡的一种与人为善却又求同存异的交际价值思想。基于这一层次分析,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孔子茶道,与天人合一的思想融会贯通。三是重视养生。中国茶文化并非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文化,而是与中华文化充分融合,真实体现出人与万物、人与自我和谐互动的关系。在物质层面,不管是茶文化的硬件设施还是茶艺术的氛围都表现出国人重视养生的思想,是一种高度结合茶具与价值理念的饮茶文化活动。作为传统民族文化代表的茶文化,深入融合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不但有利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图书馆建立特色馆藏与文化,并且对宣传与保护茶文化发挥了巨大意义。其重要性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我国茶文化引入图书馆与我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高度相符。茶文化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民族文化中其哲学思想与文化内涵是主要部分,但是由于缺少特定的保护与传播方式,与茶有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很难达到当代文化参与者的体验需求。而茶文化进入图书馆可以为研究与传播我国物质性与非物质性茶文化提供传播途径,促使层次不同的文化参与者可以直接、迅速的获得形式不同的资源,在我国文化体系中扩大茶的影响力。其次,茶文化进入图书馆可以帮助传统文化形成一个完善的文献资源与检索资源。茶文化进入图书馆使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信息体现出时代特点,不但有利于管理茶文化,还可以积极吸引青年爱好者的'参加。再者,茶文化融合图书馆有利于我国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现代社会不仅要求文化资源的便捷性,更加需要极具个性化的文化体验,强调文化创新,并且茶文化进入图书馆使我国图书馆建立了具备文化特点的市场品牌,凭借创新服务内容与形式提升竞争水平,为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最后,茶文化进入图书馆帮助参与者系统学习茶文化,在我国虽然茶文化形成了广泛的传播范围,但是茶爱好者也基本上是自发热爱茶文化,而茶文化进入图书馆为有关茶爱好者创新了学习茶文化的形式、内容,对全面学习民族文化具有巨大的意义。
2我国茶文化与图书馆融合的现状
茶文化与图书馆的融合为研究与传播茶文化、个性化发展图书馆提供重要指导,但是茶文化特点与图书馆目前的发展情况,尚未与现代社会文化产业及图书馆文化的发展很好适应。
2.1尚未充分认识茶文化与图书馆融合的重要性
我国文化以及文化产业大部分认为茶文化是物质文化,而图书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的主要机构,二者之间缺少密切联系与融合的基础,甚至一部分图书馆没有密切联系茶文化及其文学资源和服务活动,严重缺少茶文化专题资源与活动。
2.2图书馆缺乏科学安排与设计茶文化的宣传和传承
目前虽然一些图书馆开始在自身的服务范围内引入茶文化资源与主题活动,但是尚未把宣传和保护茶文化工作作为系统工程,而是认为其是一种简单的文化休闲或者是补充性质的活动。同时图书馆融合茶文化的方式单一,只是单纯购入、收藏与茶叶有关的材料,将阅读和检索服务提供给读者,忽视了读者与爱好者参与文化的需求,也就是在茶文化进入图书馆的过程中,尚未形成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很难在图书馆中融入茶文化并进一步对其进行体验和交流。最后,茶文化进入图书馆的过程中数字化水平不高。虽然茶文化进入图书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主要还是开展线下活动,不能为茶文化爱好者提供远程参与机会,也不能利用互联网获得参与者的反馈。
3茶文化对图书馆人文氛围营造的价值
实际上从茶文化着手分析当代教育创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意义,促使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茶文化启发教育的功能。
3.1茶文化资源是隐性德育教育开展的主要素材
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十分发达的隐性教育,通常称之为柔性教育,属于一种潜意识的对学生人格进行熏陶,重塑学生价值观,提升学生世界观的方法。与中国传统显性教育不同,隐性教育更加强调了获取学生的好感以及提高教学效果。茶文化资源并非是一种外部强制性约束,也不属于灌输式的教育资源,更多的是一种自主的、开放性的知识交际体系,更加有利于我们创新德育工作。
3.2茶文化资源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利用素质教育可以对应试教育有效扭转,通常基于知识来源分析素质教育满足了跨学科、复合型特点,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的能力。茶文化思想不只是一些凸显抽象性的道德标准,由于其高度代表了我国的国民人格与价值理念,是构成我国传统国学的主要内容,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也是一种珍贵的文化交流桥梁。因此,基于素质教育方向分析,将茶文化巧妙引入图书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
4茶文化营造图书馆人文氛围的策略
4.1开辟基于茶文化的特色图书专柜
目前在客观上随着我国茶文化学科建设、学术界深入研究传统茶文化等,已经拥有很多有关茶文化的研究资料,这些茶文化知识从各个角度把有关养生、修身养性、跨文化探索等知识传输给我们,为此,图书馆可以初步构建茶文化专柜、设置茶文化专题阅读室、开办围绕茶文化的读书沙龙等,集中大量有关茶文化的知识资料,拓展人们的知识范围。图书馆不但是传播信息的平台,也是集散人类文明的核心,它包含了古今中外上千年的灿烂文明,可以在有限的时空内了解到大量的信息资源,发挥了拓展眼界、陶冶情操的作用。图书馆还可以针对儿童、老年人分别建立阅览室,对建筑格局和室内布置科学安排,为特殊人群开发适合的书架与桌椅,使图书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部分。
4.2巧妙利用茶文化的励志格言
我国茶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完美融合了国学传统,进一步融会贯通儒家思想的治国精神,同时密切结合道家思想与禅宗思想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因此,可以选择在图书馆的墙壁、走廊等显眼位置张贴或者悬挂体现茶文化精神的励志格言,进一步对人们学习进行勉励。比如,“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代表人们之间的友谊,可以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交友理念;“五色土陶千年神韵,紫砂壶品百味人生”代表了一种人生修为,非常适合营造图书馆的学习环境。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传统茶文化、茶道、茶艺术如茶曲,以及与茶文化相关的绘画等经典元素巧妙在图书馆中布置,为人们创造一个快乐、舒适、充满诗意的学习氛围。
4.3加强团队建设,实现和谐的人员管理
图书馆内部应当建立和谐的人文理念,积极建设管理队伍,鼓励工作人员在和谐的工作氛围中获取最大效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将全体人员的力量集中在一起,为图书馆和谐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从茶文化视阈分析,图书馆应当重视每一位馆员的心理需求与能力,确保科学分工,同时制定鲜明的任务和目标,构建人文关怀的管理机制与高效的协调制度,对每个员工的价值充分肯定,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调动工作人员全面参与集体活动。其中,高度重视建设图书馆激励制度,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系统的老化速度日益加快,大部分中老年工作人员的知识体系已经与现代化管理工作需求严重不符,图书馆必须构建人才培训机制,定期安排工作岗位培训,组织学习深造等,逐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特别是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网络管理能力,图书馆还可以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方式如精神激励法、物质激励法等,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合理的生活补助,最大程度发挥员工的智慧。
4.4建立图书馆和谐的外部格局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永远不变的主题,人们将书籍作为精神粮食,是文明不断进步的阶梯,也是开启世界大门的钥匙,作为聚集知识财富的图书馆,在设计内外格局上应当高度符合这种处世哲学,若是与附近的蓝天白云、绿树青草发生了冲突,必将形成违和感;在设计图书馆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中外典故,与阴阳五行协调思想高度相符,在附近种植绿树和花草,避免噪声与污染,为读者创造一种宁静致远的外部环境。比如某图书馆的外形选择轮船结构,附近是一圈澄清的水渠,各种花草树木种植在外围,灰色大理石上镶嵌了浅蓝色的玻璃好像钻石一样,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由空中俯瞰,图书馆就像是大海中航行的一艘小船,将知识作为动力,驶向美丽的崭新天地,也有人认为这符合了诺亚方舟的典故,代表着知识是拯救人类的方舟,使人获得平静的港湾。此外,在图书馆内部需要强化绿色存在感,将一些植物盆景摆在走廊和楼梯拐角,同时保持简洁明快的屋顶和墙面,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为读者打造一个舒适、文星的阅读环境。
4.5注重与读者保持高度的和谐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读者,也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现代管理中图书馆应当强化读者的人文关怀,重视读者的内部感受和阅读需要,对读者的个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尽量将良好的服务及管理体验提供给读者。一方面,图书馆应当积极改善阅读环境,利用现代审美标准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空间,与读者的审美需求高度符合,进一步形成一种流连忘返的感受;另一方面,图书馆也需要高度重视读者的个性化需要,在允许范围内不断扩大图书馆资源,不断改善书架资源表现方式和检索网络资源的方式,与读者之间加强互动,定期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整理读者对图书馆的意见,将计算机、打印机、饮水机等设置在图书馆内,整体覆盖无线网络,更加方便读者阅览。
5结语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哲理思想,并且逐步产生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茶文化系统,体现出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其在日益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初步跨越了物质本性,汲取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其的渗透影响下,体现出美化人心灵的主要作用。图书馆是我国最关键的信息服务单位,应当与历史发展潮流有效适应,引入茶文化思想,进一步解决管理问题。基于茶文化的图书馆人文氛围的营造,可以有效满足读者的合理化需求,采取公平、科学的运营管理手段,帮助读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完整服务项目的构建,强化读者的归属感,全面落实图书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兴海.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对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J].中国茶叶加工,20xx(3):42-44.
[2]张倩.高校图书馆开设茶艺室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J].福建茶叶,20xx(6):191-192.
[3]周淑云.试论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休闲功能[J].黑龙江史志,20xx(3):28-29.
茶文化论文4
摘要:音乐教学需要融入全新内涵,尤其是创新教学机制。音乐教学体系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教学训练活动,不仅需要创新训练方案,同时也要注重完善融入相关元素内涵,本文拟从当前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分析入手,结合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体系内涵,通过分析传统茶文化理念对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价值影响,结合高职院校音乐课程开展的具体要求,从而探究高职院校音乐课程中茶文化理念的具体融入思路。
关键词:茶文化;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融入机制;教学体系
在当前现代教育机制日益成熟的发展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系统化发展。特别是通过探究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实施的核心重点,从而实现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的最佳效果。从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实际看,课堂的文化元素融入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完善,可以说,在整个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入传统茶文化理念内涵,对整个音乐教学活动开展有着直接关联,尤其是传统茶文化理念的有效融入,能够丰富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活动的价值内涵。
1当前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分析
从当前整个高职院校教学机制不断体系化看,如今优化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元素,提升教学品质已经成为实现整个教学体系价值最大化的基础和关键。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是具体教学内容的完善应用,同时也是教学理念的诠释与表达,尤其是随着当前学生培养理念日益体系化,在高职音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凸显整个教学活动的职业性内涵,而想要实现这一理想效果,就需要将该专业学生培养的时代内涵融入其中,特别是将专业特点放在学生培养活动的首要位置。通过对当前高职音乐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问题表现为:首先,整个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与职业教育特点和要求的有效融入,尤其是未能凸显高职音乐教学的职业性要求,从而影响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水平发挥。对于高职音乐教学活动开展来说,职业性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和关键。因此,以职业性为切入点,丰富诠释教学理念,就极为必要。其次,当前高职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事实上,高职音乐教学活动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和音乐技能教育,其中也包含了丰富而体系化的文化属性,因此,融入人文理念,提升价值属性应用点,实际上是当前高职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首要目标。当然,在融入人文理念时,也要注重选择合适的人文元素。当然,在高职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完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体系化的审美理念和价值内涵。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的元素不仅是一种艺术理念,同时其中也诠释了丰富完善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理念,而学生想要学好这些内容,其基础就是要形成全面完善的审美理念。最后,整个高职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有效创新,尤其是未能将各项时代元素融入其中,实现整个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完善。从当前整个时代发展趋势看,多样化、多元性是其主要内涵,而想要满足这一目标,就需要将适合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相融入。无论是传统的音乐元素,还是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实际上都是当前高职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供借鉴和运用的资源。
2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体系内涵
茶文化理念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与关键,同时其中也融入了诸多内涵,尤其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与我国各项文化机制相融合,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体系。可以说,如果将茶文化理念内涵融入到整个高职音乐教学活动中,其不仅能够丰富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素材,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学习融入完善的理念元素。茶及茶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载体,认知各种文化机制的形成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茶文化的形成机制,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对各个茶文化产地的具体文化状况形成全面完善的了解和认知。从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体系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诸多元素和价值内涵,特别是结合我国整个传统文化发展状况,可以看到茶及传统茶文化理念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具体要求,同时也能够为我们开展教学活动提供重要的素材内容。对于学生培养活动开展来说,不仅需要注重丰富创新教学素材,同时也要充分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理念,尤其是从当前教学机制创新优化这一背景看,学生学习理念的完善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更是整个教学活动实现最佳效果的基础和关键。
3传统茶文化理念对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价值影响
在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用传统茶文化理念,实际上是丰富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机制的重要要求。完善的教学理念是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活动实现最佳效果的基础和关键。而任何教学活动从根源上看,都是相关教学理念的实际化展现。通过对目前整个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诠释,不难看出完善教学理念的欠缺和不足,尤其是缺乏对整个高职音乐课程价值作用的准确认知,是影响整个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效果的关键。通过对传统茶文化思维的'内涵和价值作用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应用完善的茶文化理念,能够为学生形成积极全面的学习理念提供重要的补充。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与关键,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内,不仅融入了社会大众的饮茶生活习惯,同时更重要的是其中诠释和表达了我国丰富而完善的社会大众生活习惯。将传统茶文化理念融入到整个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机制中,不仅是当前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同时更能够充分发挥传统茶文化元素理念的积极价值。当然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能使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4高职院校音乐课程开展的具体要求
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影响不断增加,如今文化元素对整个教学体系的影响大大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如今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出现了全新状况,无论是具体的教学机制,还是教学内涵,都与时代发展之间形成了重要关联。当然,对于整个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来说,想要实现最佳效果,就需要结合教学活动发展的整体特征,通过创新教学机制,优化教学方案,从而实现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发展的最佳效果。从当前整个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的时代发展特点和背景来看,文化因素对其发展影响,超过了任何要素内容。特别是与传统茶文化理念相结合,从而极其有效提升了整个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的品质与内涵。在高职院校音乐课程开展过程中,其不仅要注重文化要素的融入,同时更要注重不同文化元素内涵的系统化创新。而对于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选择合适的素材内容,特别是选择符合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元素内容,通过诠释音乐课程的价值元素,从而实现多元文化体系下的最佳教学效果。当然,在高职院校音乐课程开展过程中,其不仅符合多元文化传播的客观趋势,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有完善的教学元素,同时也需要优化教学机制,赋予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活动相应内涵。高职院校音乐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凸显文化属性,同时也要注重诠释艺术理念和价值内涵,尤其是要将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活动的价值要素融入其中,从而提升高职音乐教学活动的人才培养效果。
5高职院校音乐课程中茶文化理念的具体融入思路
随着当前高职院校音乐课程体系日益完善,现阶段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从音乐课程体系优化出发,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将职业化元素融入到整个高职院校音乐课程体系中。尤其是要从专业需要出发,通过融入具体的职业要求,从而实现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对于高职音乐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完善的文化要素和价值体系能够创新教学体系,同时也能丰富整个教学活动的实际内涵,因此,如何结合时代内涵和实际需要,优化高职音乐教学体系就成为当前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首要要求。从当前学生培养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看,融入学生需求,创新教学理念,特别是将时代发展的要求融入其中,就极为必要。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机制不断成熟完善,高等教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就业过程中,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就必须从完善教学元素,优化教学内涵出发。从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分析上看,可以看到茶文化理念中包含了诸多元素,其都能为当前学生培养提供重要借鉴。在高职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认识到整个教学活动的人文艺术特性,尤其是音乐活动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不仅是艺术属性的诠释与表达,同时也是学生培养效果最大化的必然要求。结合我国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和传播情况看,其中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同时其在发展过程中,也融入了多样元素,形成了体系化、内涵化的艺术体系。
6结语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在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尤其是高职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整个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体系中,其不仅能够教学元素,同时更重要的是其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体系化的学习理念。从当前整个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看,由于缺乏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从而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整个课程的内涵,进而影响了学生的成长。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机制不断成熟,融入茶文化已经发展成为整个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参考文献
[1]任红军.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J].音乐探索,20xx(2):115-118.
[2]马晓倩.论中国传统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xx(17):31-36.
[3]王旭华.论当代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J].民族艺术,20xx(12):126-131.
[4]魏永治.江南地区莲湘舞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发展[J].艺术探索,20xx(19):26-33.
[5]吴红岩.粤北采茶戏的艺术特色、生态环境与发展走向[J].人民音乐,20xx(11):82-86.
茶文化论文5
摘要:茶起源于中国,但随着的文化和商贸交流,在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较早地传入日本。日本茶文化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融哲学、宗教、文学、伦理、道德、绘画、建筑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文化艺术。茶道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成为了世界茶文化的一抹亮点。
关键字:茶文化,中国,茶叶
一、简介
茶起源于中国,但随着的文化和商贸交流,在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较早地传入日本。日本茶文化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融哲学、宗教、文学、伦理、道德、绘画、建筑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文化艺术。茶道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成为了世界茶文化的一抹亮点。
日本茶道是茶文化日本本土化的产物。在日本,茶道组织遍布日本,研习茶道的人有四五百万人,其中90%以上都是女性。日本茶道流派纷呈,代代相传,沿袭至今,如今20多个流派中最著名的是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家。不少茶室的内外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精神实质没变,成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二、历史起源
众所周知,茶文化最早发源于中国。中国的茶叶首传日本,一般上溯到遣唐使日本高僧最澄来华,实际上,茶首次传播到日本的时间还要早一些,据文献记载,隋文帝开皇十三年,茶已传到日本。至唐代,茶叶由日本高僧最澄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茶这种饮料就在日本生根发芽,日本栽培茶树由此开始。
后弘仁六年,嵯峨天*巡幸近江,过京都西北的崇福寺和梵释寺时,因大僧正永忠亲自煎茶奉献天*,天*饮后龙心大悦,赞美有加,便命令进行种植,设立造茶所,专供宫廷,在皇宫中的法要会式里面也有使用茶的纪录。这就是日本茶饮用的最早记载,当时,茶叶十分贵重,只有僧侣、贵族阶级等少部分人才能品尝。
到了宽平六年遣唐使的废止,与中国的交流也为之中断,在上层社会兴起的饮茶之风也逐渐衰退,仅有少部份的僧侣保持饮茶的习惯,当时高僧们播种的茶树,也淡出了记载。总的说来,平安时期的日本茶文化,无论各方面都是照搬中国唐代的茶文化。
到了中国宋朝,日本国力又兴盛了起来,这时日本到了平安时代的末期,当权者平清盛再度与中国开始交流。到镰仓初期,后来被日本称为“日本茶祖”荣西禅师从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并将优质茶种与茶具带回日本,将种子种在九州的背振山上,当时荣西禅师所种植之茶被称为石上茶,他于公元一二一一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对日本茶道产生起了重要影响,书中介绍中国宋代的末茶冲饮法,为后来日本茶道的品茶艺术开了先河。之后公元一二五九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之后,日本的茶文化逐渐演化为禅宗和律宗两大流派。镰仓时代,日本的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以茶为药,茶文化逐渐由寺院普及到民间。镰仓末期,受中国宋代“斗茶”的影响,在日本上层武士中,“斗茶”开始兴起,“茶寄合”等游戏大受欢迎,茶歌舞伎等抹茶法也迅速扩展开来。
经过几个世纪的消化吸收,直到16世纪日本丰臣秀吉时代(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提出茶道应以“无中万般有”、“一即是多”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删除了茶文化中繁文缛节,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 进一步融入禅的简素清寂的精神,俗称“空寂茶”, 并在武士中流行,最终形成了现代所说的“茶道”。日本有“茶禅一昧”的说法,在禅茶一体化的基础上,将茶道还原到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为茶道的大众化奠定了基础。经千利休改良的茶道,其基本精神为“四规”,即“和、敬、清、寂”其实质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凝聚化。千利休完全消除了茶道的娱乐性,将茶道的艺术境界带向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向,茶道开始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体系。
现在日本流行的茶道,就是由千利休创立的。他集茶道之大成,主张茶室的简洁化,庭园的创意化,茶具小巧,木竹混用,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千家流”茶法。它的基本理论显然是受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迄今为止,对日本民族文化艺术影响最为深远的,非千利休莫属。千利休不愧为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三、中日茶道区别
中日茶道有着渊源关系,一般人初始感觉日本人喝茶比较郑重,而我们更讲究的是闲情逸致,悠哉慢哉的品味其中的内涵,修养身心。中国没有茶道的规程仪式,但不能否认中国也有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几点明显区别:
1、核心思想不同
日本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禅”。日本茶道讲究“四则”,即“和、敬、清、寂”,是佛教禅宗精神之所在。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于三家思想的统一,内容十分丰富。茶道精神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儒家思想的平和快乐是中国茶道的主调,佛教对中国茶道的影响也很大。
2、表现形式不同
日本茶道强调古朴、清寂之美,程式严谨,将高雅的茶艺术与意境相融合。中国茶道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注重茶的生活化、实用化。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
3、普及层次不同
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中国的茶道具有民众性。日本茶道,有着许多著名的派系和世家,世代相传,在茶道中影响较广,具有典型精英性。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包含了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成为人们聚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是社会生活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茶文化要发展成世界的,还要学习日本,将高雅的茶道艺术与深远的意境相融合,使茶文化这块瑰宝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茶道程序
日本茶道是通过品茶艺术来接待宾客、交谊、恳亲的特殊礼节。它按照程式进行喝茶活动,而茶道的精神就蕴含其中。其中浓茶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具体方式则根据不同的茶道流派而有所不同。
进入茶室一般有身穿和服主人跪在门前迎客,举止优雅的女茶师礼貌地迎上前引领并简要说明。入茶室前,经过一段自然景观区,使宾客先静下心来,除去凡尘杂念,使身心融入自然。之后在茶室门外的水缸里用一长柄的.水瓢盛水,洗手,之后将水慢慢送入口中漱口以示清净,再把一干净的手绢,放入前胸衣襟内,再取一把小折扇,插在身后的腰带上,稍静下心后,便进入茶室。
进入茶室,强调不分尊卑,第一位进茶室者是首席宾客,其他客人则随后入室。宾主相互鞠躬,主人称谢光临,客人感谢主人盛情邀请,之后客人们入室观赏四壁书画、茶室布置和插花艺术,落座首宾须坐于主人左边,主人即忙于生火煮水,这期间宾客可自由在茶室内外观赏和花园中散步,待水将煮沸,主人备齐所有茶道器具时,宾客们再重新入座,茶道仪式正式开始。
主人在敬茶前,要先品尝一下甜点心,避免空腹喝茶伤胃。敬茶时,主人用左手掌托碗,右手五指持碗边,跪地后举起茶碗,依次递给客人品饮。客人恭敬地用双手接过茶碗后,应先欣赏一下茶碗和茶汤,然后缓缓品饮。饮时要使茶汤在舌间滚动,吸啜有声,以示赞赏。待客人品饮完毕,主人便请大家玩赏精美茶具。仪式结束,宾客们鞠躬告辞,主人复跪坐门侧送客。整个过程数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宾客人可自由交谈,正宗日本茶道,不谈论金钱、政治、生意等世俗话题的,谈话议题多是大自然的话题。日本茶道之所以这么繁杂,就是要把宾客注意力从茶的本身上引开,而是专心致志于饮茶的全过程,从而把人从世俗的紧张、烦恼等事务中解脱出来。
由上可知,日本茶道是一场静心清魂的佛事,茶人不愧为在家的僧人,茶室可比作寺院的佛堂。所以,日本茶道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茶中有禅,禅又在品茶中得到体会。
五、茶道的影响
如今,茶道已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文化形式,也是最常举行的文化活动。喜爱茶道的人比比皆是。现在,茶道被认为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
日本茶道强调通过品茶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强调宾主间有一种高尚精神、典雅仪式和双方间的融洽关系。学习日本茶道,就要先学习行礼、寒暄的方法,如来宾入室后,宾主均要行鞠躬礼。接下来是学习每一个茶道具的操作方法及其相关知识,然后是由浅入深地学习各种点炭、点茶的方法及其相关知识,为了能够点出一碗美味可口的茶,不仅需要主人的刻苦修为,而且作为客人也必须得具备同样的修为,主客间必须做到心心相印。点一碗茶的过程,其实也恰是人们尝试着去建立各种人际关系、进行角色转换的一个训练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与人交往的心理平衡过程,而这一点恰是中国茶道所不具备的。“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等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内心与内心的相互沟通,这就是“和”的感觉。
茶道现已完全融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已成为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的最有效的礼仪教育。日本一般姑娘出嫁前也要经过特别的茶道程序训练,为主妇有条不紊地操持家务的提供训练。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茶道也成为心理辅导的重要一课,是人们缓解压力、寻找心理平衡、消除身心疲劳的好方式。
茶道的内容十分丰富,提高了日本的书画、服装、插花、音乐、舞蹈、文学、陶艺,漆器、建筑、制造等工艺技术水平。为日本的精神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传统艺术及建筑和制造工艺等的不断发展打下了基础,发挥了巨大作用。
茶文化论文6
摘要:茶在我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自从有了华夏文明,就已经诞生了茶文化。对于茶文化的追溯,最早可以上升到神农尝百草,无论是在历史地位还是现实意义上都举足轻重,其中包含的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割舍的瑰宝之一。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首先能给人带来身体上的愉悦,茶除了和咖啡一样具有解乏的作用以外,它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一壶茶,从烧水、茶叶的选取再到浸渍、冲水这个过程充满讲究、饱含文化,甚至茶具的选取都是一门学问。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启发,将茶文化与体育文化完美结合在一起,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旨在分析茶文化和体育文化之间的共性,探究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会带来的效果,最后对于如何将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茶文化;体育文化;融合
1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的共性分析
1.1体育文化与茶文化都强调团结协作和健康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体育活动经常是集体或者团队活动,离开任何人都是一种损失,都会导致团队的凝聚力大大下降,从而影响团队的整体实力,不仅不能起到整体力量大于个体之和的效果,反而因为成员内部的矛盾和纠纷导致水平有大幅度的退步。只有团队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才能将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我国传统茶文化讲究工序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同时选茶、泡茶、制茶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协作关系,任何一道工序的失败都会导致最终效果的差强人意,茶文化本身就在向人们无声地展示着合作精神。因此,将茶文化融入到体育文化中去会在无形中对从事体育活动的成员进行耳濡目染,让他们意识到协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地球缺少谁都会一样转动,自己不过是团队的一份子,离开了团队自己也是无英雄用武之地,从而扫除内心的不安,更好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体育文化的精髓不在于比赛的胜负,而在于加强交流、丰富人的内心、健全人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过分强调了胜负的重要性,将比赛的乐趣和重心摆放在错误的位置,这就导致体育文化的发展进入了歧途。茶文化讲究内心的安静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可以荡涤人们内心的杂质。引入茶文化必然能够净化运动员的内心,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更完美的体育人。
1.2体育文化与茶文化都注重礼仪规范、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活动的竞技成分很高,肢体接触也比较频繁,因此在比赛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矛盾。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不同的体育活动都制订了一系列的规则和规范,在它们的指引下,比赛才能正常进行。但是即便有这些规则规范的约束,现实中因为越界造成的体育冲突依然不胜枚举,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运动员缺少必要的道德修养,对于道德规范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做到尊重对手、尊重比赛。体育活动的初衷是为了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如果发展成这样赤裸裸的相互攻击则与它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茶文化对于选茶、制茶、泡茶的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讲究、甚至对于茶具的选取也有一定的规范,这样的环境能够让运动员充分认识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在潜移默化的环境里明确礼仪规范的重要性,在赛场上也会表现出自己的风度和风采,无论输赢的最终结果,都能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个人魅力。另一方面,民族的体育文化活动,其目不仅是培养优秀的运动员,而是在于健全人们的内心、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茶文化在这一方面和体育文化有着相似的最终目的,饮茶的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个过程是个人的修炼也是个人的提升,讲究内心的祥和和平静。将茶文化引到体育文化中去能够促进身心的共同发展,促进人格的健全、形成健康的三观。
1.3两者都易于参与、有利于个人的拓展
绝大多数体育活动的门槛都是很低的,如果不以成为专业运动员为目的的前提,都是能够在短时间内上手,对于身体素质、年龄、性别等等都没有苛刻的要求,只需要你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即可。同样的,茶文化亦如此,只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参与到茶文化、茶艺的研究中去,就能够体会到其中的部分奥秘,它对于爱好者的要求没有特殊的规定,同样很容易上手,因此这两种文化的全民参与度很高、门槛低,群众基础强。另一方面,茶文化和体育文化都能够培养人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展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在体育文化的实践中,如果按图索骥、一成不变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很多体育活动都讲究一定的`创新,如体操、跳水、乒乓球、足球、篮球等,几乎每一项体育活动都需要主观因素的渗入,形成一个创举。如香蕉球、托马斯回旋、程菲跳等等,这些技术性名词都是因为有无数人在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不断实践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才出现的。事实上,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打法,这些都是个人思考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个人能力和素质拓展的过程。茶文化亦如此,茶艺的学习不是对古人艺术成果的照搬照套,只有融入自己的想法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2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相融合的意义与价值探究
2.1有利于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我国无论是大中小学在体育教学上存在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很多人抱怨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体育课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变过。这样长期无聊的学习自然而然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在内心形成厌倦和烦闷的心情,上课也变得不积极、被动起来。这既让体育课失去了原本的目的,同时更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在这个关键时候,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小小举措就能改变现状,重新找到体育课的乐趣。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对于茶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领悟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宝贵之处,同时因为茶文化和体育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促使体育课的教学变得更加简单,学生的领域度也会得到提升。
2.2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茶文化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成功,这份收获不仅局限在体育课身上,更将伴随学生终身。茶文化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茶文化的学习既是丰富和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做法,同时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品格,让他们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在后面的体育活动中通过努力和训练来改变现状,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水平。另一方面,茶文化中内敛、谦让的元素能够促进学生恬静淡然、不争不抢,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礼仪和素质,展现独特的个人魅力。最后,茶文化中包含不计其数的理念和规范,对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体育课上的内容有着功不可没的帮助,通过对于茶文化的融入,学生理解事物的能力也会上升,看待事物也多了一个新的角度,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品质,是在课堂上学不来的,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获得,因此,也减少了诸多壁垒和不和谐的学习障碍。
3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方式探索
3.1积极开展茶文化教育,通过茶文化培养体育活动的集体意识
出于多重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方面,当今社会的学生个人能力和表现能力相对以前来说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但是在集体意识方面却不尽如人意,简单来说,就是自私泛滥。这一点表现在体育活动中来就是争强好胜、藐视规范,这种“吃相”实际上是很难看的,一时的胜负可能通过明争暗斗得来,但是个人的修养和礼仪也随之付诸东流,得不偿失。茶文化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人人平等,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学生会渐渐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有限和集体力量的无限性,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的难处,不恃宠而骄、咄咄逼人。如果将茶文化引入到体育文化中来的话,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到规范的重要性,同时更能够在比赛的过程中尊重对手、尊重自己秉持的价值观,从而保证赛场上的和谐,体育文化的教学氛围也会有一个质的上升和提高。
3.2推广茶文化的同时,融入体育精神
要想将茶文化和体育文化进行充分结合,茶文化和体育文化两者都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只通过一方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其中主要的问题自然是如何将茶文化融入到体育文化中去,但是在宣传茶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将体育文化的精髓进行分析和举例,在茶文化中体现体育精神,只有二者相互借鉴,才能相得益彰,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将体育精神融入到茶文化中去在新的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是对传统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的推陈出新。这也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茶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在新时期需要通过一定的革新才能让其赋予新的力量和生命,在新时期有一个更长足的发展。体育精神中不怕吃苦、用于开拓的特点就是茶文化所缺少的,将其引入到茶文化中来则能丰富茶文化的内容和精髓。
3.3积极调动全民参与度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国家,无论是茶文化还是体育文化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都有着不一样的精髓和特点,因此呈现出来的面貌自然也千差万别。这些不同的特点不是我们发展茶文化和体育文化的障碍,反而给我们融合和发展这两项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源泉,是我们不竭的动力。另一方面,对于茶文化和体育文化,我国都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喜爱这两种文化的人群众多,如果能够调动社会的集体力量,那么则能掀起波澜壮阔的惊天骇浪出来,而且这一效果是我们无法预料的,带来的成果也会让我们瞠目结舌。但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仍然没有能将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而且也没能调动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3.4开拓市场,发展相关的文化产业
文化和经济的融合形成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播,同时更是对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茶文化和体育文化都是文化的分支,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如果利用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将其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特殊的产业,那么必然会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首先因为这两种文化都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也就意味着市场潜力巨大,两者的结合就是对双重市场的打开,群众基础加倍,市场潜力也会翻番。笔者前一段时间在江西看到茶艺武术的表演,即将体育文化中的武术融入到传统的茶艺中去,使得茶艺中带有铿锵有力的精神,让原本柔和的事物赋予了张力,让人眼前一亮,人们在欣赏茶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武术的魅力,双重享受自然让人拍手称快。这只是其中一个简单的例子,将二者融合发展成新的产业目前在我国仍然处于起始阶段,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因此,抓住早期的机遇至关重要,等到后期市场饱和时难度就大了。
参考文献
[1]张丽;蔡伟璐.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的共性探讨与分析[J].福建茶叶,20xx(10):289-290.
[2]唐尧.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茶文化生态学研究[J].福建茶叶,20xx(5):382-383.
[3]康娜娜,张文慧,张玉超.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与传承[J].体育研究与教育,20xx(6):81-84.
[4]卢喜.基于茶文化的体育教学融合思路[J].体育世界,20xx(19):96-99.
[5]熊根民.茶文化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改革[J].福建茶叶,20xx(1):125-129.
茶文化论文7
摘要:声乐演唱教学是以声乐艺术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演唱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形式,因此,声乐理论知识是教学的基础和框架,而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情感理解与思维认知,则是整个教学创新的精髓所在。本文拟从声乐演唱教学的实施特点认知入手,结合现阶段声乐演唱教学的创新要求,结合茶文化素养培养内涵理解,注重探究声乐演唱教学中茶文化素养培养的综合融入机制。
关键词:茶文化素养培养;声乐演唱教学;运用机制;文化融合;精神表达
对于声乐演唱教学活动而言,茶文化素养培养将让学生真正体会和感知到文化艺术背后的精神理念,通过诠释茶文化体系的复杂多样性,从而实现声乐演唱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将茶文化素养培养融入到声乐演唱教学活动之中,其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更是实现了教学创新。
1美学情感与音乐技巧的双重“感知”:声乐演唱教学的实施特点认知
美学情感和人文理念是声乐演唱教学活动的关键,更是对声乐演唱曲目情感的核心诠释。想要发自内心对声乐演唱的内容形成理解与认知,就必须从具体的情感理解视角出发,尤其是通过对声乐演唱过程中所具体蕴含的情感思维进行客观认知,只有学生自身切实体会或感知到声乐演唱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声乐演唱中所具体表达的成熟意境。对于声乐演唱教学活动来说,想要让学生掌握好、练习好声乐演唱内容,就需要引导学生发自内心来体验与感受整个声乐曲目内容,通过对声乐曲目的情感进行捕捉,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价值。客观地说,声乐演唱教学并不是简单的音乐曲目练习和音乐技巧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其中倡导学生在参与声乐演唱学习之后,能够对声乐曲目形成有效的情感理解。这与茶文化素养培养的价值目标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
2现阶段声乐演唱教学的创新要求
在当前声乐演唱教育活动全面创新与深化推进时,想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不仅需要我们充分注重声乐演唱教学机制的具体变革与全面完善,同时也要从精神启迪和教学创新视角出发,尤其是通过不断包容,在融入多种艺术元素的基础上,从而真正实现整个声乐演唱教学活动的本质化创新与发展。在当前学生参与具体声乐演唱学习活动时,其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对声乐演唱教学的本质期待,乃至教学精神的把握之间等等,都有着重要关注,这恰恰是实现学生最佳培养效果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创新的今天,理性对待教学资源的集中整合,从而实现茶文化精神的合理应用。对于学生培养来说,其中所需要包容的内容极为丰富,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学生形成扎实的多种素养。对于声乐演唱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来说,其中需要把控声乐演唱的“理论”和“技巧”,同时也要注重考虑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此外,也要注重综合应用多种教育信息技术,在提升声乐演唱教学活动趣味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成熟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参与声乐演唱学习的主动性,在完善设置声乐演唱教学实践体系的同时,实现声乐演唱教学活动的本质创新。事实上,对于茶文化素养来说,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中不仅有着能够直接被应用与声乐演唱教学的茶歌艺术曲目,同时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理念,都是当前声乐演唱学生培养过程中,所值得关注和应用的重要内容。
3茶文化素养培养内涵理解
在茶文化成熟发展的今天,在茶文化发展认知日益成熟的今天,想要合理应用多种文化资源和艺术体系,就必须选择与之相关的文化元素,通过合理融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发展。今天,茶歌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正在面临失传的尴尬处境。在声乐演唱教学活动中,茶歌艺术作为融入了茶文化内涵和声乐演唱两种内涵的艺术形式,茶歌艺术不仅生动表达和诠释了大众的情感理念,同时也将茶文化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予以表达。因此,大众在倾听茶歌艺术曲目时,其不仅能够体会到音乐演唱的特点,同时也能通过具体的音乐审美,加上客观情感理解,从而对茶文化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所以,茶文化与声乐演唱教学两者之间情感内涵的关联性,恰恰是茶文化与声乐演唱教学活动深度结合的关键所在。融入茶文化素养理念,创新声乐演唱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选择鲜活、内涵的音乐艺术形式,从而增强和优化学生的声乐演唱学习效果,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声乐演唱内容的交流与具体学习过程之中,当然,这恰恰也是当前文化与声乐演唱教学活动深度融合的全面应用。客观地看,茶文化体系中所诠释的积极性、创造性,恰恰也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声乐演唱学习活动之中,因此,充分发挥茶文化的人文素养价值,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积极参与到声乐演唱创造之中,使得学生能够将自身所学习的声乐知识内容,更好地将个人理解内化为自身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出“实用型”、“创造型”的声乐学习效果,进而满足现阶段声乐演唱教学体系全面创新与深度改革的理想目标。
4声乐演唱教学中茶文化素养培养的综合融入机制
在声乐演唱教学中,诠释合理的文化内涵,融入学生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情感理念,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声乐歌唱教学所期待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内涵。融入茶文化素养培养,其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对声乐艺术的歌词与旋律形成理解,更重要的是从文化与艺术品鉴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发挥和文化表达形成理性认知。此外,声乐表演教学作为一项融入音乐、表演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教学形式,因此,理想的`声乐表演教学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声乐表演知识,同时也需要注重多种能够激发学生精神启迪的素养,通过教学资源的全面整合,从而实现声乐表演教学活动的预期革新效果。声乐教学活动在创新实施进程中,需要老师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掌握声乐表演知识和技巧,事实上,完善、系统化的声乐演唱教学活动中,其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乐理知识,也要从情感理解视角出发,让学生在掌握具体演唱技巧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音乐素养。茶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对当前声乐演唱教育活动的全面革新,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同时,茶文化恰恰也成为当前声乐教育体系全面的革新基础,并且在诠释文化优势的前提下,注入了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站在文化融入与应用的全面视野,选择相应的声乐演唱学习素材,进而为声乐演唱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茶文化中所倡导的是一种以礼仪文化和个人感知为基础的文化体系,其中全面客观的显示了大众处理事务的正确态度,这是现阶段我们利用和认知茶文化的基础,更是构建茶文化应用新体系的关键。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了约束大众行为、规范大众举止的茶文化。随着大众理解与认知不断成熟,茶文化日趋成熟、完善,因此,在声乐演唱教学过程中,就是要通过茶文化元素的合理融入,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思想理念和人文思维。在理解茶文化素养内涵时,必须注重选择融入合适的应用视角,比如茶文化的包容性,茶文化理念的创新色彩等等,都是现阶段我们综合应用茶文化,培养学生形成必要茶文化素养的关键所在。事实上,在茶文化长期发展历程中,其形成了一系列与茶文化相关的人文理念和艺术要素,这些恰恰当前声乐演唱教学活动中所需要融入的内容。当然,如何才能更好的将该文化素养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就需要注重将文化素养与理念挖掘放在教学创新的核心位置之中。声乐演唱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基于情感认识下的艺术表达,所以茶文化素养中所诠释的人文精神和思维认知能够为当前整个声乐演唱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5结语
客观地看,任何一首声乐表演歌曲都有自身的旋律特色,可以说,音乐旋律的起伏和节奏变化,实质上都是声乐表演情感理念和艺术内涵的生动表达,因此,在声乐演唱教学过程中,其不仅需要注重创新教学体系,同时更要从学生自身的感知与体会出发,通过构建声乐表演与素养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机制,进而从本质上实现声乐演唱教学活动的实质性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抒丹.新时期文化视域下高等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多元化——探索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艺术研究,20xx,(02):188-191.
[2]周淑真;魏琳.关于声乐教学民族化的探索———以运用闽南音乐元素为例[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12):151-153.
[3]黄春媛.传统文化在高校多元化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性研究———以跨界演唱教学改革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xx,(11):222-224.
茶文化论文8
摘要:对于我国来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更已经成为了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此过程中囊括了整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多种内容,其内在价值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极强的借鉴作用。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更加重视对于空间和布局的准确把控,该种理念完全符合传统茶文化的基本需求和外在特征。受到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以及我国受众审美观念的直接影响,使得现代平面设计中完美地展现了传统茶文化的基本理念,其更是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茶文化;元素;平面设计;运用
毫无疑问,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庞大机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在我国的社会和文明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现代平面设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品味,在平面设计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必须以传统文化作为装饰。丰富的茶文化中蕴含的元素能够极强地支撑平面设计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平面设计中应用传统茶文化元素能够进一步推动针对茶文化的研究和分析,继而找寻到弘扬和传承茶文化的方式方法。本文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使用,期待为我国的现代平面设计创新做出必要的贡献。
1对于中国传统茶元素和现代平面设计的完美融合
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现代平面设计的基本理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设计师来说,其自身更加关注和强调借助象征性的传统图形开展设计,与此同时通过部分巧妙的设计方式,确保民族精神和外来文化能够形成完美的融合,最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展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性。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通过中国传统茶元素能够产生更多的理念和灵感,继而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创新应当以深入研究中国产文化的基本特点为基础,充分吸收其中的养分,根据现代平面设计的基本需求,形成茶文化的精华聚集。当前来说,人们对于茶文化的认识相对于以往已经变得更加深刻和全面,从而使得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因此平面设计师完全可以在海报、广告以及茶叶包装等方面的设计都完美地使用茶文化元素,当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也加入了一定的现代元素,从而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融合。此外,我国传统茶元素能够营造出一定的神奇意境,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对于茶文化的使用能够对传统设计过程中部分难以构造的设计问题予以轻松解决,从而展现出现代平面设计的意境美感,最终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总而言之,所有时代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隶属于自己的特色,将中国茶文化和先进时代元素进行完美融合,能够给予其更多的新内容和文化底蕴,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于中国茶文化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展现出设计者自身的基本理念,并进行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
2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于中国传统茶元素的具体使用
2.1以材质为基础对茶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的研究
作为我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应用,规划设计环境必须以材质为基础,在此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便是树根和藤椅、石茶磨桩以及紫砂茶壶等。在中国传统建筑作品中,材质能够完美地展现建筑和设计的基本特色,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囊括了天然、朴素以及自然的基本特点,在此过程中,现代平面设计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有面貌和精神实质,从而保证平面设计作品展现出了人文性特征。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有关中式设计风格的作品主要具有以下几种特性:一是在中式风格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都是以木材为核心材质的;二是中式风格的建筑更加重视纹路和色泽等多种艺术氛围的营造,在此过程中能够给予观赏者舒适和自然的审美感受;三是在中式建筑中更加重视和强调中正合一的布局理念。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设计手法变得多样化,现代平面设计往往会使用智能化和电子等多种技术,但是该种做法使得现代设计的人文气息和适应性大大降低。但是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能够对现代科技发展对其产生的冲击作用形成弥补作用,最终使得现代平面设计展现出人文关怀精神。
2.2以摆设布局为基础,对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应用的分析
现代平面设计受到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布局的影响,主要展现在现代平面设计的摆设布局要求能够从大局出发,展现出设计自身的整体意识以及和谐精神,对于设计师自身的统一指挥和规划作用要求更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在现代平面设计布局中,要求重视对休闲文化的融入,譬如,在平面设计中加入简约大方的装饰画面,不但能够准确展现平面设计强大的装饰作用,更能够展现现代平面设计特殊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二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必须按照不同区域功能的划分进行开展,此外还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对平面设计思路进行规划,并且有效突出现代平面设计的`核心,即必须在景观和植物配置过程中展现出平面设计的基本性质,强化对于文化元素的整合。对于文化元素的合理使用是现代平面设计的追崇目标,在此过程中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对设计思维进行优化,从而保证茶文化元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和谐和统一。对于不同元素的完美配合能够展现出中国传统茶文化具有的审美价值,最终推动现代平面设计向着人文和时代的方向发展。
2.3以氛围意境为基础,分析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使用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囊括的设计理念,是我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最普遍的使用,而茶文化中囊括的历史文化内涵则是现代平面设计取之不尽的资源。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要求作品能够展现出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要展现我国悠久历史的发展轨迹。对于桌椅来说,其自身便具有古香古色的性质,在平面设计过程中便必须展现出该种特性。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中庸和谐思想,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应当展现出中正合一的基本特点和理念。在现代茶楼的平面设计过程中,应当对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进行使用,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将整体风格设计成为园林式结构,通过亭台楼榭的设计,具有明显历史代表的红木家具使用,在茶楼中营造出古典文化氛围,最终使得设计作品能够展现出幽静典雅、舒适大方的基本特点。仿古方式的茶具摆设更可以创造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此外对于现代元素的融合,能够给予茶楼独特的文化魅力。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是现代设计实际发展过程中的不懈追求。通过该种方式不但能够保证作品设计的和谐统一,更能够确保其自身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时代发展精神。与此同时,传统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使用能够极大地拓展人们的视觉感受,为受众提供视觉体验冲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融入视听元素则可以充分弘扬传统茶文化的内在精神,提升平面设计自身的生命力和持久力。
3结语
总之,我国传统茶文化元素所囊括的种类和内涵都极为丰富,我国传统茶文化元素的形成是以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其他多种元素共同影响的重要产物,基于此,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自身在长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都能够形成强劲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我国传统茶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使用,主要展现在材质、摆设布局以及氛围营造等方面。茶文化的存在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布局更是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现代平面设计的方式和人文内涵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了现代平面设计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小娜.浅谈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中的中国传统元素[J].艺术与设计(理论),20xx,(05):67-68.
[2]侯明勇,黄芬.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初探[J].艺术评论,20xx,(10):132-133.
茶文化论文9
1.体验经济理论背景下功夫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综合论述
1.1 功夫茶文化的基本论述
中国的茶道虽然兴于盛唐时期,但是功夫茶到宋代达到盛世。宋代将品茶艺术传承下去并使之发扬光大。宋代文学家苏辙曾有诗曰:“倾身事茶不知劳。”由此可见功夫茶在宋代的地位。从宋代至今日一直最有名气的就属潮汕的功夫茶,所谓功夫茶,并不是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指一种泡茶的技术手法。功夫茶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特别的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手法,并且功夫茶讲求的更是一种精神和礼仪,这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功夫。
1.2 体验经济与旅游开发论述
国外关于体验经济的论述比中国提出的要早一些,波士顿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了体验旅游的概念,并把此概念定义为了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并在二十世纪末提出了体验经济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并反映人们消费行为和心理的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虽然中国在二十世纪末也曾提出过旅游体验的这一理论,但是至今还没有很明确的概念,那么在中国所谓体验旅游基本上指继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之后的一种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同时也代表着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和心理的成熟。
1.3 茶文化旅游概况论述
关于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开发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宏观上茶文化的研究,我国有很多关于茶文化旅游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也给予了一些解决方案,同时也预测了相关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方向,并且也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我国茶文化旅游,此种方法主要是找到不同的地区做研究,并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进行研究,有茶文化旅游的地方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成果却是有好有坏,所以,有关专家就要更深入的研究我国茶文化旅游业产品和模式的开发了。
2.体验经济理论背景下功夫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
2.1 国内体验经济理论下的茶文化旅游的研究现状
我国在提出发展经济茶文化旅游策略的同时将我国功夫茶文化和体验经济理论相结合,并深入研究茶文化关于体验的各种功能,例如,休闲娱乐功能、健身体验功能、审美体验功能等等。并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避免狭义的开发,应当给茶文化旅游构建一个积极并广阔的平台,并利用旅游业更好地去继承和发扬我国功夫茶文化。
2.2 我国功夫茶文化旅游开发问题的分析
自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我国功夫茶文化也是比较受欢迎,但是,在茶文化和旅游开发上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这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2.1 旅游规划开发者没有更深层次挖掘我国的茶文化。我国功夫茶文化承载着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精神,但是,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商并没有足够的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内涵,同时研究挖掘的力度也是不够,所以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就总会有一些问题,例如,旅游产品茶文化含量少、没有足够的文化特色、主题和品牌也不是很鲜明等;还有因为旅游规划者和开发商们没有足够的创新的意识,所有的旅游项目都存在一定的雷同现象,很多的就是购买茶叶和游览观光等项目,不能满足游客的体验心理。
2.2.2 旅游规划开发者不够重视游客的'参与心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更希望旅游项目积多种多样又要很有特色,在体验经济理论的背景下,游客们更想进行具有体验性的消费,但是我国旅游规划者和开发商并没有很重视游客们的参与心理,有些开发商只是为了营利,让游客不停的购买茶叶,但是,旅游六大要素中,除了食、住、行、游、购之外,还有娱,所以,开发商们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多多重视一下游客们的参与心理。
2.2.3 旅游资源开发的整合度低并宣传力度也不够。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中国的功夫茶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同时做到提高历史文化的经济价值,但当前的旅游开发商对于茶文化这个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整合度也比较低,没有很好的将茶文化和当地的民族风俗文化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很难使我国经济、环境、文化和社会效益进行有效的统一,对我国功夫茶文化的开发力度不够,这就很难使产品和项目丰富起来,从长远利益上来讲,这将难以使我国茶文化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3.体验经济理论背景下功夫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探索
3.1 增强功夫茶文化旅游体验性
3.1.1 注重游客的参与体验性。我国传统经济模式下的茶文化旅游主要是大力度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功能,注重产品的包装从而走价格的路线,而现在体验经济理论背景下,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就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要更注重游客的参与度和感官体验度,从这个角度来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并更好地开发茶文化旅游的项目和产品。然而,在体验经济理论的背景下不能把每个旅游者都当作是消费者来看,而是要以消费者为中心,让消费者体验消费的过程,满足他们的参与体验度。
3.1.2 丰富体验活动的内容形式。茶文化的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场景化的体验上,还要利用历史的真实再现和人文构造等一些科技手段,把地方的民俗民风融合进来,提高茶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同时还要在茶园、茶博物馆和茶楼的基础上融合其他的文化元素,例如,让游客参与在茶园中管理,游览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采茶的项目、在茶楼喝茶的时候,表演一些当地民族的舞蹈、歌曲或者是古典乐器,让游客们欣赏,这样就有利于旅游的回头率的提高,从而,更进一步的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2 开发茶文化旅游创意新模式
3.2.1 文化主题以及文化创意模式的开发。在体验经济理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钟情于文化主题和文化创新模式的旅游了。在茶文化旅游的规划的开发中我们也可以参考这种旅游模式,在以功夫茶文化为主题的同时,可融入其他的休闲娱乐以及养生文化等因素进去,让游客们以体验为主,从而获得独特的功夫茶文化上的体验,同时更要注重文化创意的开展。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手段来进行茶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整合,再加工,例如,可以借助高科技灯光舞蹈美化的技术,将功夫茶文化更生动、更实在地展现在游客面前,做到创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完美结合。
3.2.2 现代商务度假以及养生健康模式的开发。功夫茶文化既可以养生又可以怡情,所以,茶文化的旅游就可以融入现代商务度假和健康养生的旅游模式了。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步伐过快,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就需要依托空气清新和风景怡人的茶文化旅游这一项目来缓解人们的压力,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3.2.3 以故事为主题的旅游模式的开发。这种模式一定要有一些娱乐性质,可以结合功夫茶文化的历史和传说并结合茶区的自然风光,构建一个具有戏剧性的故事,从而在表现茶文化主题的同时也可以做到丰富茶文化旅游的内容。
3.3 构建功夫茶文化旅游开发新平台
3.3.1 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步发展。因为茶文化的旅游资源多在高山地区,有可能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所以在茶文化旅游开发之前就要争取政府进行一定的财力和政策的支持,在初期设施完善的条件下才可以吸引一定的游客量来旅游观光。
3.3.2 加强功夫茶文化旅游的特色开发。例如,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尤其是有名有优质的特产。从而丰富旅游市场的发展,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另外旅游开发商和旅游企业不要只受利益的驱动,对景区过度开发,这样会造成游客体验的负面影响。所以,茶文化旅游可以在特色文化建设上来避免开发商的过度开发。
3.3.3 注重旅游区宣传力度的加强。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合理的手段来进行茶文化旅游的宣传,例如,在电视台播广告、杂志宣传、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分发旅游小册子或者是举办一些茶文化旅游节等。还可以找明星代言扩大景区宣传的影响力。
4.结束语
根据本文的论述,我们分析了在体验经济下功夫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旅游开发者一定要做到旅游和茶文化创新的结合,并注重新经济下游客体验性的需求心理,尽可能的将我国功夫茶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也要实现我国功夫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茶文化论文10
摘要: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与核心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也兼具一定的教育功能,所以将其引入高校创业教育是可行的。本文从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入手,结合高校创业教育与茶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对茶文化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渗透方式与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以期创新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提升创业教育效果。
关键词:茶文化;创业教育;注意事项;共通性;渗透方式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政府部门、社会大众十分关注的热点之一,各界同仁要共同努力。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也要自我改善、自我发展,具备一定创业能力,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融入茶文化教育,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大学生具有韧性、能力,更好开展创业活动。
1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1.1急功近利
就目前而言,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高校开设了创业辅导、就业辅导等课程,想以此增强大学生对就业、创业的认识,帮助大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但是具体执行过程中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创业教育方式过于急功近利,只讲速度、不求效率,不少大学生都未真正了解创业是什么,自己应当具备哪些创业品质与能力。
1.2空洞无物
创业教育初衷是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价值目标,培养大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和与意志品质,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能力等,形成从事创业的思维方式,等等。尽管创业教育目标很明确,但是由于教育内容过于空洞,缺少实质性的东西,如侧重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等,空有形式,远远不能满足创业教育目标需求。
1.3死板陈旧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方法死板陈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上授课以念PPT为主,未根据大学生兴趣、情绪等调整课堂节奏,师生间缺乏互动,教学效果甚微;第二,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之间的结合少,一些课程在课上开始了,课下却没有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造成课上所学内容无法得到进一步巩固;第三,创业课程的一些实质内容没有讲解出来,教学过于形式化。
2高校创业教育与茶文化的共通性
2.1以人为本
茶文化以茶品茶德为核心思想,讲究心性,在心静情况下品茗饮茶会更好的体会茶的美妙。而且,无论是饮茶,还是茶艺表演、茶社设计,都以满足饮茶者的喜好为主要目的。所以茶文化以人为本,是一种与人相关的文化,正好契合了“茶品即人品”这一句老话。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学生为本,自当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即把学生需求放在首位,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展开,使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或就业而服务。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以人为本是茶文化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之间的共通性之一。
2.2注重德育
茶文化与大学生创业教育都以德育作为主要内容。茶文化求和、求自然,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其中充满着德育教育内容。大学生创业教育也讲究德育,德育贯穿整个创业教育过程。创业教育比较重视创新教育,鼓励大学生开拓思维,大胆创新、创作,同时也强调德育教育,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与职业操守,不能迷失本心,这是成功创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
2.3具有时代性
茶文化是经过历史积累、沉淀下来的悠久文化,融合了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化,可谓见证了历史,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直至今日,这种时代性依然没有消亡。随着时代的变迁,为了迎合社会变化与人们口味,茶艺、茶技也在不断变化,其中茶艺更是结合了歌舞表演及其他艺术文化。大学生创业教育要与社会人才需求、经济发展形势等相适应,本身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只有与时代相适应的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业人才。
3茶文化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渗透方式
3.1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在茶文化背景下,为了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要积极进行市场观念宣传,培养大学生的市场意识,并帮助大学生制定初步创业计划,让大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能力开展创业活动。基于此,采用开放式创业教育模式,优化教学系统,更新教育理念和内容,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确保大学生掌握创业课程的主要知识、能力等。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讲述与创业有关的`知识、技能、能力等内容,为大学生提供技术辅导、心理辅导,使大学生形成创业必须的综合素质;另一个方面,将茶文化引入到课程中,向学生传授与茶文化相关的知识,培养大学生坚强、开拓的意识品质,有毅力开展创业活动。在整个创业教育过程中,都要把课上教学与课下实践结合起来,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训练课程,在见习基地、创业实习中积累更多的创业经验。为了保证创业教育效果,高校采用统一监管与审查,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按照课程实践要求进行课外实践,锻炼自身的创业技能。此外,学校、教师应当为大学生创业实践创造适合的环境氛围,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
3.2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活获取创业信息、经验、知识、技能等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创业教育渗透茶文化要好好的利用这一点。各网站、运营商为了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一般都会在站共享创业知识,大学生借助各大站不断获取创业相关的内容。考虑到茶文化的繁多,站应当分门别类的罗列茶文化知识,方便读者查询与阅读。同时,大学生对于搜索到的信息也要加以鉴别,根据自身需求筛选出需要的有用茶文化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在创业教育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活动,同时引入个人情感教学,传授人际交往技巧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创业活动中的人与人交往的技巧。而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意识等,传授给学生创业理念、方法、技巧,可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几率。
3.3引导大学生关注创业的相关因素变化
创业活动与市场、政策、环境、技术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甚至决定着创业活动成功与否,为此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以便更了解创业活动与市场信息。创业教育中渗透茶文化,向大学生讲述茶人的辛苦劳动、创业的古诗,传输茶品茶德给他们,帮助他们了解茶文化,实现自我发掘与发展,增强创业意识与能力。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大学生了解与创业活动相关的市场、政策、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变化情况,以及分析、利用这些因素的能力,为创业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4茶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注意事项
4.1切忌盲目创业
为增加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几率,教师必须告诫大学生不可盲目创业,要做好资金、技术及市场分析等基础准备工作,否则不能开展创业活动。创业是一个艰难过程,大学生不可逞一时之勇,要有风险预测、承担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成功创业需要具备几点条件:第一,自身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状态,了解自身的优势,懂得利用自身优势,不盲目模仿他人创业;第二,一些大学生的个人能力不足,缺乏社会经验、社会资源,本身不适合进行创业活动,如果创业可能遇到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这就要求他们掌握茶人的精神、意志品质,不畏艰难艰苦。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些扶持政策,利于大学生创业,但是如果大学生本身不具有相关的创业条件,势必增加创业成功的难度。特别是部分大学生没有做好面临失败的准备,遇到打击后意识消沉,一蹶不振。所以,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也要告诫他们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心理准备、资金准备、经验准备、技术准备等,不能听信他人吹捧、蛊惑,清楚创业的艰难与风险,尽量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4.2避免盲目跟风
当前社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一些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渴望成功创业,获得“第一桶金”,然而血气方刚的大学生缺乏经验,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新闻媒体上摆到了很多成功创业案例,这些会给大学生一些错觉,认为模仿其创业理念也得到一样的成功结果,实则不然。在国内,与茶相关的创业活动不是很多,而茶文化包罗万象,学生学习中只了解了简单的茶艺、茶技、茶舞、茶歌等知识,缺乏对茶文化的深层次了解。如果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运用自己这些方面的不完善知识,势必给创业造成困难,甚至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大学生创业不能盲目跟风,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4.3不可感情用事
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与茶文化知识过程中,喜欢融入个人的情感,也会受到周围亲朋好友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创业时,喜欢选择自己的亲朋好友一同开展创业活动,主要在于彼此熟悉、了解。选择这样的合作伙伴虽然能增强彼此间的信任,减少创业初期的磨合,但是也具有一定缺陷。由于彼此是熟人,创业之初可能不会制定合同条款,彼此间的权益、分红、薪酬等划分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出现较大的矛盾,不利于开展创业活动。所以,大学生创业不应感情用事,不论与什么人合作,都要事前签订合同,明确各方的权责利,权益清楚,方便办事,避免为彼此间的友好合作埋下隐患。而且,签订合同情况下,双方合作更容易展开,不会出现责任推诿等情况。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创业教育与茶文化之间有着的内在的共通性,这为茶文化融入高校创业教育奠定了基础。在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搜索、教育体系等方式方法渗透禅文化,宣传茶德茶品,引导学生掌握坚强的意志品质,了解茶文化,便于更顺利的开展创业活动。同时,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不要盲目创业、盲目跟风、感情用事,理性创业。
参考文献
[1]陈仲先.试分析茶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J].福建茶叶,20xx(12):203-204.
[2]周博,赵丽丽.探析茶文化在大学生创业文化中的特征表现[J].福建茶叶,20xx(7):309-310.
[3]宫岩.茶文化在大学生创业文化中的特征表现[J].福建茶叶,20xx(5):179-180.
[4]黄宝丽.茶文化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研究[J].福建茶叶,20xx(1):247-248.
[5]王洪东.传统茶文化对大学生创业思维的影响初探[J].福建茶叶,20xx(11):223-224.
茶文化论文11
1、高校茶文化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既处于学生时期,又处于学生向社会工作者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时间段内,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参与感强、求知欲强、对客观事物有一定判断能力但又容易判断失准等特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阅历不深,尤其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欠缺,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了很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塑造,不失为一个非常良好的尝试。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至少可起到这么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完善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知识结构方面仍然较为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而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一定的完善,在传统文化方面为大学生注入更多的营养,间接完善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大学生走入社会做好准备。二是提高大学生在人文方面的思维能力。人文学科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个社会领域和科学领域,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当代社会的人文内涵,掌握基本的人文价值观念,透过我国茶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的融会贯通,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非常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茶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我国茶文化在当代被漠视甚至丢弃,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传统文化失去了魅力和价值,而是传统文化没有被很好地发扬和传承,以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为切入点,向学生传授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智慧、道德情操,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并有效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高校茶文化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茶文化的诸多积极意义,高校在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客观来看,我国高校茶文化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对茶文化深刻内涵的传授方式存在缺陷,导致大学生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全面,甚至无法准确领会茶文化中的基本内涵,这对茶文化的传承、传播不利,也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二是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老套,缺乏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载体,在依托历史、偏重茶史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实用性和魅力,这对茶文化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不利。三是茶文化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学生实践环节,在有理论、无实践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成了“纸上谈兵”,在连泡茶、饮茶、品茶都没有接触过,连茶具、茶服、茶室都没有见识过的情况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就很难深入,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也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四是茶文化课程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和细化,虽然一直在强调通过茶文化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但这样的目标仅仅是泛泛而谈,并未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规定,这也间接导致不少茶文化课程教师缺乏授课动力,甚至在授课中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
3、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分析
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基于良好文化素养的更加完善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基于当前高校茶文化课程客观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必要对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进行客观分析,以帮助高校通过茶文化教学将茶文化的魅力和茶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1理论教学和充分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众所周知,茶文化虽然体系庞大、内涵丰富,但却是从基本的饮茶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为向学生充分传授茶文化的内涵,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亲身体验饮茶活动的魅力,这即是茶文化课程的实践环节,也是茶文化课程教学中基础性的内容。实现茶文化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好结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带领学生初窥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应当涉及茶文化的来源与定义、茶之道、茶之善、茶之美等,使学生对茶文化产生求知欲和喜爱感,在奠定了这样的茶文化教学基础和教学基调后,茶文化的深入教学将会更加容易开展,学生对茶文化也更容易由浅入深地深入理解;二是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包括饮茶和品茶,参观茶艺博物馆,感悟茶艺馆,品味茶艺精神等,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茶艺文化的魅力,感悟茶艺精神内涵,体会茶文化内在精髓,逐步形成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并最终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3.2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划分
茶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向学生全盘传授茶文化内容,相对难以做到,而且耗时耗力,因此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对茶文化的教学划分层次性和阶段性。从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来说,对于非茶叶专业的学生,应当重视茶文化基础应用知识的讲授,将茶文化的通俗内容和精髓表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传统茶文化形成初步的、正确的理解,对于深入的茶文化内容,应当有选择性地决定是否以授课的形式进行教授;而对于茶叶专科的学生,茶文化教学则应当适当深入,不仅要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性的茶文化内容,也要帮助学生拓宽对茶文化的理解,以茶文化为工具实现学生人文思考能力的提升,以茶文化授课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以茶文化为支撑的文化理论体系和文化理论能力。从茶文化教学的阶段性来说,茶文化教学应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以阶段性、衔接性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一层一层地品味、掌握茶文化的内涵,形成基础牢固的茶文化知识理解和理论能力。
3.3对于茶文化中“真、善、美”的教学主线的把握
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真、善、美”是茶文化的主线,在高校茶文化课程中,“真、善、美”也是教学的主线。茶文化中“真、善、美”三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真”所体现的是茶叶之真,指的是茶叶来自自然、清新脱俗的本性、本质,“善”所体现的是茶文化内在的和谐、包容的精神,是我国民族性的象征,“美”所体现的是茶文化中追求美好、热爱美好的精神,对人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启发。在茶文化教学中,把握“真、善、美”的主线,要做到以茶叶发展史实为依据,传达茶文化的精神实质,上升茶文化的内涵和本真,展示茶文化在调节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乃至国家、民族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探索茶文化中蕴含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为帮助学生理解茶文化中蕴含的“真、善、美”,必须通过良好的、富有情感的教学,让茶文化真正以民族精神代表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真正领略到我国土生土长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茶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文化魅力,感受茶文化在当代的魅力所在,并以此为契机完善自身的价值观、文化观。
3.4对于茶文化课程授课者能力的较高要求
基于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传授茶文化内涵的较高难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必须为其配备教学能力突出并且对茶文化乃至我国传统文化理解深刻的教师。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对于授课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一是必须深刻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茶文化的渊源、定义、发展以及茶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品质、人文精神、时代精神等要有深入的理解,并能以此形成茶文化的完善理论体系;二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必须本身是爱茶、敬茶的,这是茶文化课程老师应当具备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爱茶、敬茶的基础上,教师才会产生传播茶文化的热情,对于茶文化的教授才会更加一针见血、有理有据;三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应当能够做到将茶文化和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这将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顺畅地理解茶文化内涵、掌握茶文化精髓,提升授课的效率,优化授课的方式;四是茶文化授课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足够的授课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在有限的课时内,要通过良好的、高效的授课,将茶文化内涵有效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茶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4、结语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的的确确可以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效果,以此实现大学生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的继续提升,必须深入挖掘茶文化的优秀品质内涵,深入探索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茶文化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助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秒高.平等参与式教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茶业,20xx(1):15-16.
[2]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xx(23):154-156.
[3]张玥娟.基于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茶文化课程建设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8-110.
[4]赵永青.浅述高校开设茶文化课程的必要性[J].旅游纵览(下半月),20xx(6):219+221.
茶文化论文12
摘要:茶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够让学前教育内容更具文化底蕴,而且也能够推动茶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促进茶文化与学前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与价值,为此,如何利用教育技术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融合发展,成为了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之一。本文在对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中的优势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利用教育技术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教育技术;茶文化;学前教育;融合发展
1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也是教育下一代的启蒙书。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德育还是美育方面都展现出了重要价值,推动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深度融合,对于丰富学前教育资源、推动幼儿素质发展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学前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融合路径做出探索,并积极运用教育技术推动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成效的提升。
1.1丰富学前教育资源的要求
我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在我国茶文化漫长的发展,茶文化逐渐渗透到社会大众生活当中,并成为了大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茶文化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而且也与社会大众的生活经验体现出了贴合性。在学前教育当中,幼儿所具有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决定了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越容易被幼儿所接受,而我国茶文化则正是幼儿能够亲身体验与感受的教育内容,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尊重幼儿所具有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重视对我国茶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通过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融合发展,为学前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丰富以及学前教育成效的进一步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在此过程中,我国茶文化所具有的茶文学、茶画、茶联、茶艺、茶故事等形式,都能够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对茶文化内容的挖掘与选择提供广阔空间。以茶故事为例,我国茶文化中的茶故事十分丰富,利用这些茶故事推动茶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渗透,是引导幼儿对我国茶文化做出了解与理解的重要方式,如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黄帝与茶的千古奇缘”、“朱元璋给泡茶师傅连升三级”、“乾隆帝嗜茶如命”等兼具历史性与趣味性茶故事,引导幼儿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做出认知,也可以利用铁罗汉的传说、虎跑泉的传说等向幼儿讲解乌龙茶、龙井茶等名茶的由来和典故,从而深化幼儿对我国茶文化做出了解。总之,重视挖掘与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相契合的茶文化内容,并推动这些茶文化内容与学前教育课程的整合,对于丰富学前教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2推动幼儿素质发展的要求
推动幼儿素质发展,是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而我国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融合发展,对于幼儿素质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我国茶文化中多样化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对于幼儿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的发展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茶文化中的茶文学、茶画、茶联、茶艺、茶故事与学前教育的整合,不仅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素养、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等,而且也能够让幼儿在开展茶文化学习和茶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另外,在学前教育过程中,重视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对于提升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茶文化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由幼儿进行亲身操作与亲身经历,如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茶艺表演、采茶舞中选取一些简单的内容,并渗透到学前教育当中,这不仅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活动形式,而且也能够在强化幼儿对茶文化的体验基础上深化幼儿对茶文化的了解。由此可见,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拓展幼儿的文化视野与艺术视野,这对于推动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推动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融合发展,可以在引导幼儿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基础上提升幼儿的文化自豪感,继而强化幼儿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自觉。在推动茶文化和学前教育实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无论将茶文化的何种内容引入学前教育当中,都不仅需要引导幼儿对茶文化知识做出了解与掌握,而且也需要重视挖掘与呈现茶文化所具有的魅力。与此同时,在开展茶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学前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对不同地区的`茶文化做出介绍,从而让幼儿看到我国茶文化以及不同地区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多元性,这对于强化幼儿对我国茶文化的认知以及幼儿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2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中的优势
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结合,对于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以及幼儿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方面展现出了明显优势。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灵活的教学模式、生动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培养幼儿创新精神、推动师生共同发展。从教学模式方面来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茶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渗透,能够克服传统学前教育工作中教学模式欠缺互动以及吸引力的问题。如在利用多媒体开展茶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能够在讲解茶文化的过程中强化与幼儿的交流,从而更好的了解与掌握幼儿对茶文化的理解程度,继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推动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成效的提升;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面来看,相对于传统学前教育中以图文呈现和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而言,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实现文字、图片、声频、视频等信息呈现形式的继承,而这也让现代教育技术在茶文化的呈现过程中展现出了更为直观和生动的优势,这种呈现方式不仅更加符合幼儿所具有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中茶文化内容所具有的吸引力,从而有效激发幼儿接触茶文化的兴趣、提升幼儿了解与理解茶文化的效率;从教学手段方面来看,现代教育技术仍旧处在飞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因此,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也在持续丰富。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呈现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可以在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过程中进行应用的教育手段包括演式教学法、参观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让幼儿在获得多重感官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茶文化的了解,从而有效实现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深度融合。
3利用教育技术,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融合发展
3.1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能力
在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了明显优势,因此,为了提升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成效,提升学前教育当中茶文化所具有的吸引力,学前教育工作者重视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融合发展过程当中。当然,这项工作的开展,对学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首先,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了解茶文化、挖掘茶文化、彰显茶文化在学前教育当中的价值。茶文化能够在丰富学前教育资源、推动幼儿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为此,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提升自身的茶文化素养。在这样的要求下,学前教育机构不仅需要重视引入茶文化人才并对既有学前教育人才开展培训,而且有必要引导学前教育工作者通过书籍、网络等对茶文化做出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学前教育机构还有必要以讲座的形式,对茶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做出宣传,从而促使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够了解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的意义,并具备推动茶文化向学前教育工作渗透的积极性;其次,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提升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从而为现代教育的运用、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中的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方面,学前教育机构有必要组织学前教育工作者更多的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引导学前教育工作者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提升教育效率与教育质量过程中的意义,从而既能确保学前教育工作者所具备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符合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的需求,又能确保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具备更高的积极性。另外,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学前教育机构还有必要引导学前教育工作者对现代教育技术做出准确的定位,即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过程的直观性、趣味性,但是现代教育技术仅仅是一项教学工具,在茶文化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辅助作用,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避免过度依赖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茶文化教育,而应当做到适时与适度。
3.2依托网络资源,开发园本教材
我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与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在我国茶文化中,具有教育意义且与学前教育目标相契合的内容数不胜数,然而,一方面,幼儿作为学前教育对象,并不具备到图书馆或者使用互联网对我国茶文化资源进行查找与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国茶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如果总是在开展教育之前才进行茶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则难免会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为此,在利用教育技术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学前教育机构有必要依托网络资源,开发校本教材。从网络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方面来看,互联网为学前教育中茶文化的收集与整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学前教育工作者通过在互联网中检索茶文化资源,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当然,学前教育工作者所开展的茶文化资源收集与整合工作,需要避免出现盲目性的倾向,为此,学前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对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做出考虑,而且需要以此为依据制定资源库目录,从而有选择的将互联网中的资源添加到茶文化资源库当中,如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将茶文化资源库目录分为茶类别、茶专著、茶艺表演等。在设计好茶文化资源库目录之后,学前教育工作者则需要将收集到的茶文化内容添加到目录之下,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情况,学前教育工作者之间需要开展合作、交流与沟通。在茶文化资源库建设完成之后,教师则需要利用各类现代化教育技术,将茶文化资源呈现于课堂之上,并根据幼儿所具有的反应以及教学效果,对茶文化资源库中的内容进行调整;从园本教材的开发来看,茶文化资源库的建设能够为原本教材的开发构建良好的内容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不仅需要将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茶文化资源纳入园本教材当中,而且需要重视收集本地文化中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从而确保园本教材内容能够与幼儿生活经验体现出关联性,从而促使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融合发展体现出尊重幼儿认知规律的特征。
3.3重视教研工作,培养学科带头人
在利用教育技术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依托于教育技术以及茶文化资源所开展的学前教育实践,能够为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探索出更为丰富且系统的理论,与此同时,教研工作也是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理论的重要来源,为此,学前教育机构需要重视引导学前教育工作者开展教研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首先,学前教育机构有必要围绕教育技术在茶文化教学中的运用这一课题,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并要求科研小组通过阅读文献、开展教育实践等方式,对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其次,为了提升科研效果,充分彰显教育技术在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学前教育机构还有必要在中青年教师中培养学科带头人。在此方面,学前教育机构不仅需要重视针对培养对象开展师德教育与教育技术理论培训,而且需要重视不断提升培养对象所具有的茶文化素养。另外,学前教育机构有必要要求学科带头人定期利用各类教育技术开展茶文化教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所具有的示范作用。
4结语
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融合发展,对于丰富学前教育资源、推动幼儿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运用教育技术促进茶文化与学前教育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学前教育机构也应当通过转变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提升学前教育工作者教育能力、挖掘茶文化资源、开发园本课程、重视教研工作、培养学科带头人等策略,为茶文化与学前教育融合发展成效的提升以及教育技术优势与价值在此过程中的彰显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暖.探析中国茶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J].福建茶叶,20xx(6):172-173.
[2]张玉暖.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究[J].福建茶叶,20xx(5):176-177.
[3]孟亭含.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及意义分析[J].福建茶叶,20xx(9):258-259.
[4]龙世杰.中国茶文化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探讨[J].福建茶叶,20xx(6):307-308.
茶文化论文13
摘要:茶文化是我国独特的文化形式之一,而这些文化形式能够应用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当中,发挥良好的指导和实践作用。从茶文化的角度来看,茶文化与海南和越南国际旅游的融合具备较高的可行性,不仅能够带来共赢,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交流。本文主要从茶文化的视角下研究了海南和越南国际旅游合作的方向和方式,并提出了合理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茶文化;海南;越南;国际旅游;合作
茶文化最初仅仅是一种现实文化,它描述的事物仅仅是关于茶的种植和品饮方式。之后,人们开始对茶文化进行拓展,并赋予了多方面不同的意义。茶文化逐渐成为了人们精神思想的表现,茶文化所具备的文化特征已经不再局限于茶叶的种植和品饮上,转而衍生了一些特殊的文化事物。这些文化事物赋予了茶文化独特的内涵,给予了茶文化全新的发展认知。新时期的茶文化已经不再是一种现实文化,转而成为了一种共通文化,不同的领域纷纷对茶文化加以借鉴和学习,而借鉴的内容主要就是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引导作用。海南和越南开始筹划旅游项目上的国系合作,一方面可以扩大旅游资源,带来更多的效益,另一方面能够推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吸引更多的人们认识两国之间的文化。从茶文化的视角分析,这种国际间的旅游合作具备较高的可行性,既能够实现两国旅游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又可以多方面促进彼此的文化交流,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到交流合作当中。
1茶文化在海南和越南国际旅游方面的指导意义
茶文化是我国的特色文化,这种文化包含了一些特色的精神意境和文化内涵,人们可以在品鉴茶文化的时候,感受到独特的茶文化内涵。在当前国内的文化融合过程中,茶文化扮演了十分独特的角色,茶文化在海南和越南国际旅游方面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文化方面的指导作用。海南和越南国际旅游方面的合作,需要从文化出发,文化是旅游合作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全的文化体系,才能确保整个文化的渲染较为合理,相应的旅游合作开展也会较为有效。海南和越南属于的地域不同,文化体系的基础不同,两者的文化融合却能够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认知。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融合方式,可以引导旅游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国际融合,为旅游文化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第二是茶文化的精神拓展作用。茶文化的精神拓展是一种现实效益,它能够直接将茶文化完全地转移到旅游层次,并且也会形成全新的认知。伴随着国内旅游文化的健全,相应的旅游文化引导也更多地变成了一种国内文化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到了茶文化的旅游文化特征,并开始在实践的过程中较多地融合茶文化。因此,新时期的海南与越南国际旅游的合作,必然需要以茶文化作为精神和文化引导,进行多方面的文化拓展,相应地提高文化融合价值。
2茶文化视角下海南和越南国际旅游合作的方向
2.1以茶文化为导向促进国际旅游合作
首先,茶文化讲求以文化的联系打破地域之间的限制。海南和越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旅游地域的限制,但是在文化的引导下,这些状况能够被合理地打破。以茶文化为导向促进国际旅游合作,可以提高国际旅游合作的趣味性,还可以为旅游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吸引客户形成明确的旅游兴趣,改善旅游收益。其次,茶文化讲求合作的精神意境,这里的精神意境指的是合作取得共赢。越南与海南的旅游产业在当前时代已经较为发达,但是相比于其他地域,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无论是旅游内容的丰富性,还是旅游服务的健全性,都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而越南与海南的旅游合作,可以完全弥补这一不足,并创新出全新的合作旅游项目。最后,两者之间的旅游项目本身呈现出了互补和联系性,可以建立确切的联系,提高彼此之间的旅游文化交流。茶文化是两者进行联结的文化基础,有利于改善文化效益,升华旅游文化价值。
2.2以茶文化为中心拓展旅游文化内涵
以茶文化为中心拓展旅游文化内涵,不仅能够提高茶文化本身的文化价值,渲染相应的旅游文化色彩,还能够改善旅游文化的整体现实效益,使得原来旅游特色不明显的旅游文化变得多姿多彩,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海南和越南虽然在近些年的文化优化当中,整体的旅游文化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但是依旧存在不足之处。在新时期的优化过程中,需要以自身文化为基础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和创新,更多地探索茶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体系,并将这些文化内涵合理地应用到旅游文化拓展当中,给予旅游文化不一样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选择将一部分旅游项目的打造方向设定为文化方向,更多地通过风景与文化的融合进行旅游文化合作。考虑到越南文化的特殊性,可以选择以茶文化为引导,逐步让国外的人群认识到茶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内涵,能够被茶文化所吸引,从而更多地去接触国内文化,形成更加明确的旅游合作优势。
3茶文化视角下海南和越南国际旅游方式分析
3.1注重多方面的文化拓展
在茶文化视角下的海南和越南国际旅游,首先需要从文化融合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拓展。这里的文化拓展指的并不是简单的越南与海南旅游文化拓展,而是深层次的国家文化交流,包括茶文化、旅游文化以及各种文化体系。其次,在旅游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以茶文化为导向,因为茶文化在当前的国际社会上已经具备一定的知名度,这样的知名度促使茶文化成为了文化拓展的不二选择。越南与海南文化的拓展也是如此,需要着重从茶文化的视角下进行拓展,以便于形成完善的旅游文化合作效益。第三,旅游文化的拓展,本身是以景物为基础的,只有景物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才能确保相应的文化拓展较为合理,接下来的文化融合也会呈现出统一的现实文化效益。
3.2茶文化的和合思想
茶文化之所以在国内的发展较为完善,并且拥有健全的文化体系,主要原因是由于它的思想合理明确,能够与不同的文化进行普遍融合,对不同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在现有的茶文化当中,最著名的思想在于和合思想。茶文化的和合思想是以和气和合作为基础的,不仅注重和气,也关注合作,要求合作产生共知,不断改变现实效益,升华现实价值。茶文化的合作思想可以为越南和海南国际旅游的合作提供明确的指导。一方面可以帮助两者建立明确的合作体系,提高基础的文化拓展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改善两者旅游合作的目的性和精神引导,使得相应的旅游合作可以进行多方面拓展。海南和越南之间的旅游合作,必须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多注重自身文化的合作意义和合作价值,将彼此的合作落实到较深层次,如旅游景观的渠道和方向上,以便于改善最终的合作效益,取得独特的合作效果。
4结束语
茶文化是国内的基础文化体系之一,这一文化不仅可以与其他文化进行普遍的融合和拓展,还能够形成健全的文化引导功能,对其他文化形成科学的指导意义,为最终的文化拓展和文化引导形成实践效果。而海南与越南的国际旅游合作,迎合了茶文化的合作思想,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更多地从茶文化视角进行研究和考虑,推动国际旅游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晓丽,祝亚雯.基于点-轴理论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xx(9):1082-1088.
[2]邓满姣.杭州市国际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xx.
[3]李萌.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D].复旦大学,20xx.
茶文化论文14
摘要:茶文化传播途径的建立应以文化元素和英语教学绩效提升结合在一起为基础。高职英语教学在茶文化传播方面起到的作用,从历史视域下来通过跨文化教学内容的设置,能够完全符合本文提出的三个理由。英语教学中渗透茶文化的传播,可以从具体四个方面来展现:茶文化传播的概念、英语教师相关知识扩展、学生兴趣的激发以及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高职英语;茶文化传播;渗透;跨文化教学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目前在很多论文中有详细阐述,本文不做过多解析。本文研究的宗旨在于使高职英语教学绩效得到明显提升,然而策略构建的过程中应突出英语教学绩效和文化元素的结合,同时达到学生视野的拓展,和教学氛围的营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的原因在于:第一,从文化元素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探索性,这些都对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提升;第二,从文化元素为突破口逐渐使学生内在文化事业得到不断的拓宽,这明显与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相一致;第三,从文化元素的角度推进学生文化修养水平的提升,目前看来高职学生文化修养较为缺乏;所以,高职英语教学中增加茶文化传播内容,通过跨文化教学的方式,完全匹配上述三点原因。
1茶文化传播影响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具体方面
根据上述三点原因,能够发现对应的茶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力:
1.1激发学生更加深厚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茶文化传播,教学的主题是我国茶文化历史。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茶文化通过古丝绸之路成功由波斯商人传播到欧洲地区,当时欧洲贵族将茶作为日常必备的饮品。伴随茶叶消费进一步推广到广大群众中,欧洲国家的茶文化也逐渐形成,并具备自身个性化的特点[1]。因此,在茶文化知识的传播过程中更让生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对于英语学习环境进行重新的认识,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能够自觉主动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1.2学生职业素质逐步得到增强
目前看来,高职院校面临高等教育体系要求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出高于其他本科院校的状况,然而就人才培养现状所反馈出来的信息能够明显发现,职业文化素质是目前大多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劣势方面。这将导致在高职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人际互动效应将受到较大影响,当他们面临解决问题时思路和眼界较为狭窄。从这方面考虑,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增加传播茶文化内容的学习,能够解决他们职业素质养成中出现的劣势方面。与此同时,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学生看来有强烈的熟悉感。
1.3提升学生国别文化知识修养
在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的状况下,提升学生国别文化知识方面的修养水平,能够在将来的就业中达到国际化人才标准,在自身国际化视野全面提升的状态下,能够帮助其职业技能在工作中得到发挥。所以,茶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力明显体现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延展性和扩展性,使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短板补齐,呈现出全面提升的学生素质。
2具体分析茶文化传播中各个教学环境
传播茶文化应对应分析当前各种教学环境的特点:
2.1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实际学习状态
高职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茶文化信息的接收将产生较大作用,尤其是接收过程中产生的镜面反应和能动反应。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来看,具体可以发现下列特点:第一,学生英语知识整体掌握情况较差,大多数学生面临较为薄弱的英语基础,在学习新知识时常常出现畏难情绪,对新知识有排斥的心理:第二,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因此在课堂中受到低水平的英语知识限制,并不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第三,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气导致大多数学生面对课堂英语学习出现烦躁的心理状态。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茶文化学习状态的负面影响。
2.2教师英语课堂实际教学情况
“教学相长”表明教师和学生的状况受到相互影响,而在高职院校中,很多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消极、烦躁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状态,教师面对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不能在英语知识的拓展上做出更多努力,所以茶文化传播在英语课堂中的体现将受到影响。实际上,近年来不断推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要求,高职教师团队面对改革新形势下也主动积极配合新要求做出努力,然而这些努力都针对于教材和教法的完善,并未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找到有效的改进措施,因此在传播茶文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表现出自信心的严重缺乏。
2.3教师和学生教学互动方面
通过分析能够发现,当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较为缺乏,学生整体和教师很难围绕教材展开有效互动,当前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因此很多课堂互动被取消[2]。缺少了教学互动将明显影响到教学效果,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发现:第一,教师不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应知应会的内容;第二,单向反馈模式将带领学生进入路径依赖,使学生不能够摆脱依赖自主学习。
3茶文化传播以及高职英语教学环境的两者融合
分析当前教学环境,能够对应建立适合茶文化传播的策略。将茶文化和英语教学二者之间的融合找到合适的契合点。下面将分别从三方面进行阐释:
3.1茶文化传播和英语教学模块的契合之处
高职英语教学模块内基本不包含英文文化教学内容,因此和英语教学模块的契合点将成为主要研究方面。根据当前教学模块特点,茶文化和英语教学将以板块式结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并非有机结合的特点,重构教学模块在短时间内与实际不符。所以,应维持现有教学模块现状,通过契合点的筛选来成功实现茶文化传播。笔者认为,在高职素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专项形式的建立传播茶文化能够得到有效施行,同时也将引起学生的关注。
3.2茶文化传播和英语教学测评的契合之处
调查发现,学生学习状况测评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学生将从应试的角度认真看待知识点的学习。然而本文将茶文化的传播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影响具体定义为三方面:提升学习兴趣、培养职业素质、开拓国际视野,所以,这并非传统闭卷考试的方式能够衡量,应通过与专项教学对应的方式来开展测评。
3.3茶文化传播和英语教师能力的契合之处
在英语教学的同时传播茶文化,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教师知识储备的方式。如果要求茶文化传播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将增加很大工作量,同时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发挥也面临较大压力。所以,这里说的契合之处在教师能力提升的同时,还应考虑到茶文化传播边界。
4构建茶文化传播模式
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发现茶文化的传播模式应通过下列四个方面具体构建:
4.1确定茶文化传播知识边界
根据前文中提到的茶文化传播的意义,茶文化传播过程中应重点呈现出我国和英语国家在茶文化方面的联系、英语国家茶文化从建立至发展体现的明显特点、英语国家之前茶文化呈现出的明显区别。通过知识边界的确定能够了解到,重点突出历史文化以及各国风土人情,这些内容符合高职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此同时,高职学生学习各个专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的过程中,增加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能够有助于改善知识短板的劣势方面。
4.2英语教师增加相关知识储备
根据上述确定茶文化传播知识边界内容来看,在英语课程中渗透茶文化传播内容显然包含历史文化知识,当前英语教师并未具备这方面知识内容储备,一些英语教师在兴趣的引领下能够主动探索常识类知识,然而这些常识类知识应用到教学中并不能起到根本性效果。所以,高职院校应组织开展各项社会文化类活动,增强英语教师茶文化传播相关知识储备,例如茶文化专题讲座、茶文化知识探讨会、教学讨论会等。尤其重要的是要求教师自身能够积极主动的认识到学习茶文化传播知识的重要影响,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增加茶文化历史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了解国别信息等内容,如此一来更加有利于英语教育中茶文化的传播。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注重两方面措施的推进:第一,理论培训活动的开展。当前从调查反馈中能够发现,岗位培训应以拓宽教师视野为目的,基于此,培训活动应以理论培训为主,为英语教师讲授各学科专业概论,要求英语教师将专业知识和英语教学融为一体。第二,注重业务能力的提升。学校应建立激励措施,并且同时开展组织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促进业务能力提升的氛围。
4.3多种方式结合注重学生兴趣的养成
教师在对中国茶文化特点以及英语国家茶文化特点进行细致讲述时,应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全面性地体现出古丝绸之路对于茶文化传播的具体方式,同时也展现出各种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这种教学法不能改变单项反馈导致的教学限制,因此应采取实训室方式具体展现英语国家茶文化体现出的行为特点。举例来说,美国人日常喜欢喝冰红茶,教学过程中在实训室内可以为学生准备冰红茶,邀请学生品尝,来一同感受美国移民文化对茶文化传播的影响。
4.4教学评价方式的改进
面对教学评价环节,学生对以往的教学评价感受到紧张、焦虑、不安。因此应采用新型测评方式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3]。笔者认为,测评方式可以选择中国茶道文化中的茶道技艺,这种方式能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性。不建议通过提交论文的方式来测评,高职学生会在网络中搜索和下载相关资料拼凑论文,并不能达到职业文化素质提升的效果。
5小结
归纳以上,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茶文化的传播,具体原因在于:第一,以文化元素的渗透逐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兴趣为指引开展学习;第二,以文化元素的渗透使学生的文化视野得到扩展,对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第三,以文化植入的方式来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水平,当前高职学生文化修养水平较低。针对于历史视域特点设置跨文化教学内容,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传播模式具体涵盖:茶文化传播知识边界的确定、英语教师知识储备的提升、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改变传统教学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程兰芝.英语文化传播的特征和媒介研究———评《英语文化》[J].新闻爱好者,20xx(6):110-111.
[2]陈瑞琳,陈俊玉.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评《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J].新闻爱好者,20xx(11):89-89.
[3]周蕾.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学英语教育对实用英语学习的影响[J].新闻传播,20xx(10):22-23.
茶文化论文15
摘要:当前中国非常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文化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理应得到重视和保护,使其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艺术设计教学存在教育理念不完善、师生互动少等问题,而茶文化中蕴含有适合艺术设计教学的教育理念,如果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必然会推动我国高校艺术教学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文化;艺术教学
茶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对象。茶文化自身就具有绿色、生态、健康等属性,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文化的保护,将其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有利于提升艺术设计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推广和传播茶文化,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
1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问题
1.1茶文化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茶都是被当作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一种事物,所以也忽视了茶文化教育。学校并没有用从小学开始就重视对茶文化的教育,与之相对,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术、书法等所受到的关注度明显更高。因此,茶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许多青年学生对茶文化缺乏必要了解,在学习过程也遇到了很多阻碍。因此,对青少年茶文化的教育应该从小时候就抓起,使其耳濡目染茶文化知识,从小就成为茶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1.2茶文化传承的断层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同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自诞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文人雅士都将饮茶作为生活的乐趣之一,同时也将饮茶看作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而形成的茶文化也是别具一格。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古时候辉煌璀璨的茶文化相比,茶文化在现代已经显示出没落状态。虽然人们仍然爱好饮茶,茶也成为全国人民最普遍的饮品,但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继续延伸。虽然很多人喜爱茶,但只是追思古人、附庸风雅,很少能够领略茶文化内涵的,所以在保护和宣传方面就更不够了,由此导致了茶文化传承的`断层。
1.3外来文化的冲击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多。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更广范围内传播,被广泛接受。与茶文化相关的产品也逐渐走向了世界市场,被他国人民使用。与之相对应的是,他国的文化和产品也进入了国内,受到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从年轻人角度来说,其喜欢追求新鲜和刺激,崇尚时尚、便利的生活方式。所以其在饮品方面更喜欢开盖即喝的外来饮料,更为时尚和便利。而中国本土的茶文化,则需要更为繁琐的手续来泡制,而且味道偏苦,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并不喜欢饮茶。外国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压缩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空间,不利于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4缺少宣扬茶文化的对策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代年轻对茶文化了解甚少,即使放到老一辈人身上,对茶文化的了解也不多。虽然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弘扬茶文化的重要性,但因为茶文化留下来的原始文献资料较少,流失较多,所以无法延伸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缺少更好的对策。
2中国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艺术设计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理念上的应用,还是选择设计元素上面,都体现了现代化的教学的特色。通过对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具体的实践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教学实践的相关活动,导致艺术设计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2.1现状分析
中国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仍然是处在探索发展阶段,虽然已经拜托了早前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且在管理上更加科学,倡导利用人文精神来进行管理,要把学生放在核心位置。教师要保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教学质量,但在这个过程中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教育实践活动。只有简单的理论课安排,没有为教育实践提供相应的平台,所以对实践教学的影响很大。与此同时,学校在艺术设计的相关课程安排上面不够合理,所进行的改革也不够彻底,比较排斥外国的思想,而且人文教育也很不到位,设计思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些问题都对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教师在开展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除了将必要的艺术素养融入到课堂中,还要融入人文理念和时代理念,但我们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都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2.2解决策略分析
为了能够解决当前我国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在设置具体课程的时候应该融入绿色、生态创新发展理念,利用这种创新理念开展教学,要引入茶文化思想到艺术设计教学中。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资源的节约,要以学生为根本,抓住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从思想上进行根本改造,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学校和学院要在教学中及时和学生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及时完善。艺术设计教学在整个艺术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完善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够促使教育效果的提升。因此买在综合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艺术设计教学活动的应用价值,从而实现整个艺术设计达到理想的效果。
3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文化理念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茶文化理念是一种文化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生态理念。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理念,必然能能够优化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方法,促进艺术设计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将茶文化理念融入艺术设计教学,有利于推广、传播茶文化,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
3.1重视材料回收,节约资源
我国当前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有很多资源浪费的现象,而最突出的问题就表现在对教材的利用不够充分。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很多教学材料都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用不到,或者是在学期结束之后就被当作废纸扔掉了。这不仅让学生承担了经济负担,还导致资源浪费。正因为如此,学院在安排学习材料的时候应该考虑得更加全面和理性,要重视材料的回收和利用,打造节约型课堂,充分发挥茶文化理念的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从而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整个艺术教学活动中,课堂建设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充分应用教学素材,进一步丰富教学理念,从而为整个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3.2重视传统,创新艺术思维
将茶文化运用到艺术设计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宽学校的管理思路。尤其重要的是,学员可以更好的借鉴茶文化中系统性的特点,便于开展学院的管理。这体现了现代和传统的结合,重视传统并不是因循守旧,而是要继承精华部分。与此同时,在教育思想上借鉴茶文化理念并不是复古的体现,而是将茶文化中的绿色、生态、健康等传统理念融入到艺术设计课堂上,使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艺术设计的创新。课堂上加入师生互动,主要是引起学生观念上的改变,要兼顾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引入茶文化理念,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在需求类型上的改变,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艺术设计教学中,重视实践活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理念,更重要的是一种内涵引导,在开展实践过程中,要兼顾艺术性和实用性,从而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
3.3引入生态设计理念,加强人文教育模式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生态设计理念,学校重视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改革,更要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方案中,应该创新生态设计理念,老师要带头做好,从而为学术树立榜样,这有利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教师和学生的改变之外,同样需要学院和学校的配合。所谓的人文教育,重点在于把学生放在核心地位,使学生能够学到和运用生态设计的知识。从当前整个艺术设计活动存在的问题来看,非常有必要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人文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语
生态环境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所以要重视保护它。茶文化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教育的缺失,很多人不了解。通过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到艺术设计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创新设计理念,更有利于学生提升设计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与茶文化有关的知识,从而推广、传播茶文化。
参考文献
[1]姚珏.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寻与创新实践—以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改革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xx(9):164-166.
[2]张榕泉,吴海燕,夏建红等.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探讨—以闽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剑南义学(经典教苑),20xx(10):394-395.
作者:高飞 单位:平顶山学院
【茶文化论文】相关文章:
茶文化论文11-04
中国茶文化论文07-26
茶文化论文15篇11-04
中国茶文化选修论文03-26
浅谈中日茶文化特征研究论文11-07
高校体育传承茶文化策略研究论文11-08
茶文化对古代文学的影响毕业论文01-01
高校茶文化音乐钢琴教学研究论文11-20
中国古代茶文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12-07
茶文化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