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论文

时间:2024-05-20 16:31:25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汽车文化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汽车文化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汽车文化论文

汽车文化论文1

  我们往往更多地关注其显性的科技与功能,而忽略它的文化内涵,其实,在大力追求汽车科技的同时,应对汽车文化予以同样程度的重视。福田公司今年提出的“科技&未来之美”之口号,便更加侧重了汽车的文化内涵。科技&未来之美,既是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也是运用科技创造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过程。

  汽车文化以汽车为载体,其务虚和隐性的意义在汽车的发展中,日益突出,从展现功能的科技显性,到文化隐性的品牌闪光,这也是汽车研发在高级阶段的特点,以下粗略探讨一下汽车文化的变化历程,期待与各位同行共同交流。

  (一)速度文化的初级意义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其最基础的属性是它的速度,这也是作为汽车文化属性的最基本的要义。通过速度,来改变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来解放人们的身心,让有局限的身体生命,更接近人们思维的无限遨游,从某种意义上讲,汽车是把人们陆地飞驰的梦想推向了极致。

  最初的汽车比赛的举办正是对这种属性的诠释。

  其中典型的比赛有国际汽联的F1比赛、勒芒拉力赛等。F1比赛是对汽车速度文化的终极演绎。当然今天的F1和其他赛事一样不仅仅局限赛车的意义了,更多的是赛车之外的商业和文化价值。

  它所调动车迷口味的是那份历史的轰鸣;是激情燃烧时代的偶像迷恋;是五大洲赛场的风土和人情的展示。

  它是法拉利战旗的红云;是雷诺新贵的崛起;是布朗GP的凤凰涅盘;是汽车赛场的猎猎烽烟,是战略战术的军事玩味;是人情、事故面前的斗智斗勇;是新技术,新材料的试验基地;是专业人士和汽车菜鸟都可以津津乐道的午后甜品。

  这就是F1的魅力,这就是F1的玩法,也是文化和商业意义的混合。

  (二)综合人文的商业意义

  后来的汽车文化推广活动不仅仅是对于速度的追求了,更加强调汽车性能、环保指数、显示地位和身份特性,乃至娱乐因素等等,其文化和科技的意义更加深广宽泛。

  当汽车是一种稀罕物时,它为精英人群做代言,如布加迪、劳斯莱斯、宾利为代表的高级车;再如在中国,奥迪车形成的官民汽车心理,是“独具社会主义特色的”。当汽车普及率提高,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时,它将形成一种大众文化,当它像大玩具展现在人们面前时,这种大众式文化的意义也更重要,更深远,也更应该为我们所关注!

  如果说F1是室内观花,那么达喀尔拉力赛就是户外猎艳了。达喀尔以它艰苦卓绝的赛事闻名于世。大赛的难度不仅是挑战了车辆的性能,也挑战着每个参赛人员的生命极限。同时也展示着大自然的孤绝迥异的荒凉,那是一条通往天堂的圣地,吸引着全球无数爱好者的心。其文化价值凸显,意义非凡。

  相比之下,国内对于汽车大赛的举办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资金运作、技术支持、推广规划等待方面都需要积累经验。特别是卡车大赛方面,福田公司这几年的投入和商业运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是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其文化的价值应该有更大的挖掘潜力。

  (三)品牌文化战略的高度

  在汽车文化的商业开发中,品牌战略已经成为业界追求的共识。

  品牌的意义,不仅是差异化的商品;更具有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国际化意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品牌可以是一个公司、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旗帜。

  脱离了文化的品牌,也就是迷失了自身。所以文化力量的发展才是品牌战略的基石和最好的武器。在这些推广中,传统的媒介是很好的方式,平面广告、影视网络都是很好的舞台。汽车博物馆的建设,把那些与汽车公司发展的相关历史记录下来。形成文化的沉淀和积累;还有一种“流动的博物馆”,如国外的不定期、不定地点的老爷车大赛,好似一个大的PARTY,让人在欢愉中感受汽车文化的魅力。在这方面国内的运作还没开始,都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

  (四)汽车文化的先导意义

  汽车文化对于汽车设计具有决定性的先导意义。

  文化是设计之母。市场的细分和全球化的战略看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是我们公司产品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以东方文化来整合全球的开发设计,在其中我们看到汽车文化的先导力量的展现,以我为主的文化框架和兼容并包的吸收与融合成为设计的基调。有我,才会脚踏实地,不会迷失方向;融合和吸收,才会动用全球的资源,差异化的开发,去赢得市场。

  在汽车设计的文化推广中,各种汽车设计大赛的举办,是很重要的途径。法国标致汽车公司举办的汽车设计大赛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它已经成为青年汽车设计师设计的平台,成为广大汽车设计爱好者的年度大餐;既很好的宣传了标致的汽车品牌,也网罗了大量有价值的设计创意,收集了相关的前沿信息,对于未来及概念开发方向都提供了很好的助力。同时也为企业吸引选拔优秀设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更高高度讲对于法兰西的整体设计都是有利的,使其浪漫之姿更加摇曳,设计的软实力更加雄厚。

  这一点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国内也组织过相关的比赛,但是在问题多多,。没有长效机制,形成不了持续影响力,也就没有了文化的积累和沉淀;范围太小,仅限于高校,这样往往成为某些权力高校瓜分利益的.蛋糕。评委的能力和评审机制都与国外的大赛有相当差距,往往有失公平和公正,仅仅是一种利益的炒作而已。还有就是广大汽车爱好者的能力还不够强,汽车文化的普及率在国内还有待提高。另外汽车设计公司的混乱竞争,致使国内的设计环境不利于优秀设计的产生。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看到这种大赛在国内推行的可行性。期待在中国能有重量级的汽车大赛产生,为业界和汽车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汽车个性文化意义的展示

  谈到汽车个性文化,就要说到民间或是官方组织的俱乐部的玩法,那些QQ群,菠萝饭,狮跑俱乐部,他们在现代网络的编织下,自发结成队伍,组织旅游、采摘、探险等等交流活动,让那些陌生的人,通过汽车这个载体,相知相识,感受集体、感受假日的汽车风情!

  改装车的个性展示也值得一提。对于个性化的追求,特别是新新人类,他们的叛逆,他们的与众不同,体现在汽车这个大玩具上最好不过了。排气管的低吼咆哮,告诉世人我的存在。招摇和夸张的色彩,个性的创意图案,炫动着多彩的青春。强悍的外观、巨大的车轮、专业的音箱,还有那高高的涉水器,都那么强调刺激、另类。汽车改装市场将是汽车文化市场的另类江湖。我国对于改装市场管理还没有相关的法规细则,对这个方兴未艾的产物,亟需重视起来,积极疏导这个潮流,不能让它成为地下暗流,以确保它的安全发展,健康发展。

  有人说,中国正处于类似一个康乾盛世的轮回开端,这无疑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大时代,必有大经济,大经济之下必有大文化的兴起,那么在大文化背景下,汽车文化这支溪流,也将奔腾跳跃,炫起美丽的浪花!

汽车文化论文2

  汽车文化论文的参考文献1

  [1]叶旋.论实训基地文化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

  [2]范毅.高职汽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思考[J].探索教育研究,20xx.

  [3]罗婷劼,周霞.浅谈职业意识教育与汽车实训基地文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xx.

  [4]吴雄彪,张雁平,花有清.论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

  [5]叶挺宁.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EB/OL].20xx.

  [6]王凤兰.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汽车文化论文的参考文献2

  [1]邓闰姝,李小慧,吴广平,关于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关系的探讨[J],山东大学出版社,20xx,(4);51-53

  [2]沈爱华,张小妹,朱止平,浅谈汽车文化是促进社会文明进程的一种文化形态[J],职业技术,20xx,(14);193

  [3]王东林,陈羡矾,黄芝林,汽车文化引领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J],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4);51-53

  [4]沈银涛,张国强,李家辉,汽车文化正从多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J]职业技术学院,20xx,(18);193

  [5]蓝月晶,占成安,吴成林,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关系之我见[J]教育学院出版社,20xx,(8);51-53

  [6]刘百慧,路引明,江止清,对提高汽车文明之我见[J],职业技术,20xx,(25);193

  [7]陈可明,林小东,袁小顺,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内在联系研究[J],华南理工学院出版社,20xx,(7);51-53

  [8]刘玲秀,吴国斌,李佳佳,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区别分析[J],职业技术学院,20xx,(15);193

  汽车文化论文的参考文献3

  [1]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新华出版社,20xx:181~183

  [2]郑也夫,轿车文明批判,光明日报,1994.8.9.

  [3]顾翔华.繁荣汽车文化,构建和谐汽车社会[J]时代汽车,20xx(10)

  [4]张国方.论车文化的.形成标志及特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xx(02)

  [5]赵亚夫.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xx(1-2)

  [6]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7]高立宝.人文教育: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责任——基于一项调查的分析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xx-10-01

  [8]本书编写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9]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

汽车文化论文3

  [摘要]传播汽车品牌文化、进行汽车文化传播,是一种汽车营销策略。这种营销策略具有效果持久、成本较低的特点。本文在论述汽车品牌文化营销的基础上,分析了汽车品牌文化营销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而阐述了汽车品牌文化定位的三种策略,即以产品特征、利益诉求以及整体形象为定位标准。最后,本文详细分析了更好的传播汽车文化、促进汽车文化营销的几种途径,即对品牌进行战略定位,构筑企业的品牌文化,并且根据产品的文化特征与定价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辅之以不同的促销策略,这样汽车文化营销不仅可以更好的传播汽车文化,也能有效促进汽车的市场营销,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份额。

  [关键词]传播汽车文化市场营销策略文化营销

  引言

  21世纪,汽车行业竞争的重心是汽车的营销,因此如何使用最先进的汽车营销模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是起着经营者密切关注的。汽车的营销不仅应当顺应市场发展的方向,还应当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的心理需求。因此,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不仅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量、市场占有份额等,还会对汽车的品牌文化的传播产生影响,文化营销思维走进人文的视野,尤其是品牌文化营销。本文即讨论了汽车品牌文化营销的定义、要素与主要策略,旨在有效的促进汽车的市场营销,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一、汽车的品牌文化营销

  汽车的文化营销就是在汽车营销中加入品牌文化营销的概念,不仅提升产品以及相关服务的加之,更是将汽车文化作为营销策略的核心,通过文化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沟通,维持品牌忠诚度。而在汽车的文化营销中,汽车的品牌文化的传播是最为重要的。品牌文化的营销可以很好的满足传播汽车文化、构筑品牌形象、提升市场份额的多样化需求。

  我国目前的品牌文化营销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品牌定位存在缺陷。我国的汽车品牌定位普遍为中低档轿车与特殊车型,这种定位的局限直接导致企业动力的下滑。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的发展十分艰难,这时由于外国成熟品牌具有更大的合作共赢的空间。我国汽车企业品牌文化存在的上述问题促使我们必须在分析汽车品牌文化要素与定位基本方向策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促进品牌文化营销的策略,以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

  二、汽车品牌文化营销的主要构成要素

  在汽车品牌文化营销中,其构成要素是多层次的。第一层就是表露与消费者面前的、可以真切的感受得到的,即品牌的名称与标志。第二层就是品牌的深层文化内涵,如品牌的利益诉求、情感归属、文化沿袭以及个性化特征。总结下来,汽车品牌文化营销的主要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即名称、标志、广告、品牌的延伸与管理。

  1.品牌名称

  品牌名称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的文化、产品的特点,因此企业品牌文化营销中第一位的要素就是品牌的名称。好的品牌名称不仅能够直接显示出产品的特性,还能很好地转播企业文化,通过最大限度的包含品牌的文化内容还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公民,进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君威”在融入中国文化之后,象征威望与气魄,迅速占领了部分高档汽车市场,成为成功人士的坐骑。“宝马”则以尊贵、活力为代名词,成为渴望张扬个性、寻求成功的消费者的首选。可见,品牌名称对于品牌文化的传播、品牌的营销是至关重要的。

  2.品牌标志

  品牌标志具有依附于品牌文化的特点,随着品牌文化的`不同产生差异。品牌标志一方面可以从直观上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提升其对品牌的情感依赖。另一方面,品牌标志还能传播品牌文化,影响汽车的营销策略的制定。例如“别克”的徽章则集中展示了品牌文化的特点,表现了其生动的气韵。此外,品牌标志对于品牌的成长与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人们接受信息80%来源于眼睛的特点决定的。

  3.品牌广告

  一直以来,品牌的广告都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主要手段,品牌广告不仅以其特殊的方式、巨大的视听震撼力影响着人们的认知与情感,还能传播汽车文化,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品牌广告也是品牌文化营销中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广告投放之前,必须考虑消费者与广告内容的文化因素,使广告准确的将其品牌信息传达给受众,宣传企业的品牌文化,促进品牌的文化营销。

  4.品牌延伸

  品牌的延伸指的是借助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来推出新品牌。品牌延伸一方面可以节省宣传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尽快消除消费者的抵触心理,使消费者更加快速的认同并接受新品牌。例如上海通用借助了“君威”轿车的市场影响力,在对其进行外观、功能上的改变之后,以“君越”命名新品牌进行推广销售,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5.品牌管理

  在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仅仅树立品牌远远不能保证品牌的长久的生命力,因此进行品牌的管理也是传播汽车文化、促进汽车文化营销的关键要素。成功的品牌不仅包括品牌名称的确定,还包括从原料到售后服务整个业务流程。只有这个业务流程的决策与行动都符合品牌文化的设定,才能更好的实施汽车的品牌文化营销。劳斯莱斯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全程的品牌管理不仅传播了汽车品牌文化,还有效地促进了该品牌的营销。

  三、汽车品牌文化定位的基本方向策略

  汽车品牌文化定位的三种策略,即以产品特点、利益诉求以及整体形象为定位标准。这三种策略是按照品牌文化内涵的层次来区分的,如果能够很好的实施这三种策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既传播汽车文化,又能促进汽车的文化营销。

  1.产品特点

  产品的特点是品牌文化的基础,以这个方向对品牌文化进行定位,不仅可以在同类产品中突出目标产品,还能不断的强化目标品牌的文化影响力。例如,奔驰轿车以安全为品牌定位方向,创造性地设计了安全气囊与安全客舱,使奔驰品牌的安全至上的品牌文化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2.利益诉求

  利益诉求指的是以消费者的利益诉求为基本点对品牌文化进行定位。消费者对于一个品牌的认定不是仅依靠其产品特点,而是体现在这个品牌能够实现其利益诉求的满足上。

  只有以满足消费者的利益为基点进行品牌文化的传播,才能更容易打动消费者,建立其对品牌的心理依赖,实现品牌的文化营销策略。

  3.整体形象

  在上述以产品特点、利益诉求为基点进行品牌文化的定位的基础上,以品牌的整体形象为基础来对品牌进行整体定位,不仅能够与消费者建立稳固的心理沟通桥梁,还能保证品牌的忠实消费者的数量。企业在对品牌进行整体形象的文化定位时,应当参考目标消费者对其自身的定位,突出表现品牌的独特气质或者文化积淀,这样才能与消费者的自我认知产生共鸣,建立稳固的客户群。

  四、传播汽车品牌文化、促进汽车市场营销的途径

  本文详细分析了更好的传播汽车文化、促进汽车文化营销的几种途径,即对品牌进行战略定位,构筑企业的品牌文化,并且根据产品的文化特征与定价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辅之以不同的促销策略,这样汽车文化营销不仅可以更好的传播汽车文化,也能有效促进汽车的市场营销,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份额。

  1.对品牌进行战略性重构

  对企业品牌文化定位进行战略性的重构,不仅可以获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还能突出品牌特点,使品牌具备长期的、稳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企业必须对企业文化进行经营,这是因为汽车营销会传播汽车企业的文化。只有构建鲜明的、积极的企业文化,才能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品牌形象,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构建企业文化可以从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品牌的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等方面着手,构建独特的品牌文化。其次,在进行品牌文化营销策略时,不仅要掌握为品牌命名的技巧,为品牌树立鲜明的、易于识别的标志,还要以多品牌的策略引领汽车的营销模式。多品牌的营销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市场占有率,还可以有效地抵御竞争对手。最后,还应当掌握品牌延伸的策略,这样就可以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成效,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2.制定区别化的营销策略

  制定区别的营销策略就是指要根据不同的产品文化定于与定价,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只有这种区别化营销策略才能很好的突出产品的特性,在产品文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定价的因素,制定符合产品特点的营销策略。首先,根据不同的产品文化特征来制定营销策略,这是因为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是最为关注的就是他个人的需要。只有突出产品的服务性特征,才能更好地传播产品的文化,实现产品的市场营销的目标。其次,产品的不同定价也会影响其营销策略的制定。

  产品的定价可以直接反映产品的特征,传播汽车文化,是制定文化营销策略必须考虑的因素。不同的定价可以反映不同的消费理念与价值观,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定价文化产品文化的物质化反映。因此,根据产品的文化特征与定价来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才能最大化的传播汽车文化、提高汽车的市场营销效果。

  3.辅以多样化的促销策略

  品牌文化的传播不仅需要上述品牌的战略性重构与区别化的营销策略,还必须辅以多样化的促销方式才能最大化的实现产品的市场营销目标,扩大汽车产品文化的影响力。多样化的促销策略包括价格激励、免费服务、金融配合以及公关促销、广告促销等手段。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公关促销与广告促销,公关促销是利用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来实现汽车的成功促销,广告促销则是利用多种形式的广告、利用不同风格的广告来实现产品文化的传播,进而促进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文化营销的成效。

  项目基金: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课题号:GXTSZY125。

  参考文献

  [1]汪圣君,胡桑,金双林.融入中国文化因素制定汽车营销组合策略的探讨[J]金融经济(理论版),20xx(5).

  [2]刘宇.关于我国汽车文化营销的探讨[J]汽车工业研究,20xx(9).

  [3]杨雪.试论汽车营销模式中营销新思维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xx(28).

  [4]宋仁丰.汽车市场营销模式转型——首家汽车文化城将现京城[J]中国机电工业,20xx(18).

  [5]林峰,王韧,刘杰.汽车文化与汽车专卖店建筑[J]建筑学报,20xx(6).

汽车文化论文4

  摘要:随着汽车行业迅猛发展,汽车广告在其中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接下来,首先简单阐述了汽车广告文化的商业、社会特点,其次,通过对具备主题以及创意、注重广告目的性、注重广告效果以及引导健康消费观念等方面,就汽车广告文化及其在汽车营销中地运用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提出自己一点看法。

  关键词:广告文化;汽车营销;汽车广告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对汽车的购买力也逐年增长,也使我国汽车市场形成一定规模。而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发展,汽车广告作为汽车营销重要手段,逐渐受到汽车企业的重视,也因此,在所有行业中汽车广告的投放量位居前列,最终导致其影响力不断增加,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所以,针对汽车广告文化在汽车营销中地运用已经具备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1汽车广告文化的特点

  (1)商业特点。汽车广告,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一系列宣传方式,向受众传达汽车信息,从而达到促进汽车营销目的的一种手段,其具备极强的商业性特点。(2)依附特点。汽车广告是用来宣传汽车、传播汽车特点的载体,其本身具有商业广告所有的特点,又依附与广告本身,所以汽车广告存在依附性。(3)社会特点。汽车广告由于投入量较大,不仅只与汽车企业、汽车购买人员和广告人员相关,在社会各个角落都存在汽车广告的影子,因此存在一定社会特点。

  2汽车广告文化在汽车营销中运用

  2.1具备主题以及创意

  主题是广告的核心思想,主要表现为向受众传达的信息,如汽车发动机性能强、汽车性价比高等,通过核心思想的传达,让受众对汽车特点有一定了解,此外,在广告主题的基础上,需要适当增加创意,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如大众CC推广的一个汽车广告中:一个青年小伙蹑手蹑脚摸进一款大众CC汽车中,他对汽车充满好奇。他回忆父亲的开车动作,进行相应的模仿,在倒车过程中,仪表盘上显示出汽车尾部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在画面上方显示里程表数字,男孩并没有理会,继续倒车,突然原本显示里程表数字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最后成为一句话:勇敢的尝试--父亲。原来男孩的父亲早就猜测到男孩会偷开他的车,因此在汽车中设置这句话。这则广告创意非常精彩,通过大众CC的倒车影像功能,来表现出男孩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其中大众汽车的功能便是广告的主题而父子之间的关心便是广告制作者的创意。

  2.2注重广告的目的性

  制作广告的目的便是为了宣传汽车的特点,从而达到提升汽车销量的目的,因此在制作广告过程中,需要以此为根本,通过一些创意或者宣传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也为汽车广告宣传提供的发展空间,在投放广告过程中,需要注重网络、手机等能够起到宣传作用平台地利用,加大投放力度,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如20xx某款宝马车,其特点在于能够通过后备箱自动感应系统起到自动开启后备箱的作用,广告需要针对其特点进行宣传,这种功能对一些喜欢购物的人群提供很大的便利。

  2.3注重广告的效果,引导健康消费观念

  注重广告效果,最主要在于广告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广告目的得到的实现程度。因此,对广告效果的评价需要通过对这两方面进行分析。此外,在广告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广告的表现深度,除了要注重广告目的性,还需要添加一些公益、思政教育方面的元素。广告投放时,需要注意广告产生的效果以及外界对广告的评价,通过评价便能知晓广告形成什么样的效果。汽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需要以社会进步为主,来引导受众健康的消费观念。①量入为出、注重消费的效益以及经济环保方面情况,在进行广告宣传过程中,应重视低碳环保意识的引导,从而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提升;②应在对广告人进行培养过程中,使其心存道德,来营造出和谐、健康文明的汽车广告文化的核心氛围,最终起到引导大众消费,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作用。

  3结语

  汽车广告在汽车营销中,能够通过广告有效设计达到对汽车进行宣传的目的,此外,还需要在广告中添加绿色环保、公益、思政教育等方面的元素。

  参考文献

  [1]李小洲.汽车广告文化及其在汽车营销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xx,(23):282-283.

  [2]张国方,陈令华.汽车广告文化及其在汽车营销中的应用[J].汽车工业研究,20xx,(5):46-48.

汽车文化论文5

  【摘 要】作为新时代的人们,现代汽车是新时代毋庸置疑的产物。车在中国历史的浮沉中,在所有的历史变迁中,蜕变衍生逐渐发展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发展。车的变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且具备时代的个性。

  【关键词】车;中国汽车发展;欧洲汽车文化;世界汽车风格;汽车时代

  汽车,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是一种驰骋世界的工具,是一方历史悠久的文化,更是一类风靡全球的潮流。它来源于人们对于“打破空间、时间限制”的需求。它的出现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提升了时间的价值。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对于汽车的认识,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识。

  一、中国的车文化的变迁与汽车文化的发展

  虽然汽车起源于欧洲,但在中国古代车文化就已经产生并发展壮大,中国古代的车文化对于现代的汽车文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历史变迁中,车的变迁,可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都具有时代个性,代表着一种文化背景和品位。车的发展由简到繁、由人畜力到机械、由慢到快的沧桑巨变,在我国就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英雄好汉驰骋沙场英勇杀敌骑的是马;后来应皇上出游或战争的需要,人们发明马、牛、驴拉的两轮车,从兵马桶的出土和许多古迹壁画上也恰恰反映了这点。到了汉代,四川民间出现了“鸡公车”是用硬木制造而成,在独轮两侧安设车架,用于载人或者载物,长大约4村,由一人掌握两个车把推动前进,也可以前拉后推,车子看着小巧,却可以载重几百斤。“鸡公车”因为是独轮着地,不管平原还是山地小道都可以畅行无阻,这是一种胜过人力担挑和畜力驮载的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更是人类交通史上一项重要发明。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在《三国演义》中提到 “司马懿占北原谓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这一项发明比“鸡公车”进了一大步,可以爬坡上坎。到了宋代,“鸡公车又进行了一次改革,一人掌握变成两旁扶推,前面用驴拉,这就称为“串车”。到了明代,在“串车”的基础上加上拱形的席作顶,用来拉客,被称为“双缱独轮车”。到了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增加了风帆,巧妙地利用了风力。在战争时期,将粮草运往前线,起到巨大的作用。到了20世纪初,城市里出现了双轮的人力黄包车,可以说翻开了城市客运的新篇章,通行便捷,至今仍然是城市客运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颇受旅游者青睐。

  作为新时代的人类,相信没有人会拒绝时代的产物。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兴起更是带动了成千上万个子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929年5月我国第一辆汽车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而成,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这一次试验成功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为我国现代汽车行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自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兴建,1956年7月投产,1957年7月13日我国生产出了第一辆载货用的汽车,被称为解放牌汽车。1958年5月,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自行研制设计生产了第一辆红旗牌轿车,被誉为“东方神韵”。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53中国汽车行业的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第一次正式建造汽车的这一阶段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在这一阶段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等各类汽车都有了全面发展。而这一阶段也被称为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全面融入世界的汽车工业体。

  二、欧洲汽车文化的.发展

  汽车作为工业文明之境,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的变迁。1600年由荷兰工程师史文发明制造,顺风时速可达30km的世界上最早的“风力大车”。1769年法国陆军技术官居诺花了6年时间制成,时速为4km世界上最早的一辆蒸汽汽车。1860年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油汽车。

  回顾欧洲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赛车的“竞赛”意识是深植在他们的文化中。欧洲作为汽车产生的先驱者,其政治文化多起源于古希腊,在政治方面 “竞争”成为整个欧洲政治体制主流;在民俗方面,赛马等竞技体育竞赛转化为风靡全球的赛车运动,并成为了欧洲汽车文化的核心。因此我们发现其汽车工业的发展与赛车是不可分割的。因为赛场是检测一辆车的性能、品质和安全性极好的场所,这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

  三、汽车文化的发展带来的利弊

  汽车的出现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世界各国的汽车形态、功能有什么差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汽车的速度、性能等也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发生改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汽车从诞生到融入社会机体,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各个方面,凝聚并丰富着人类文化,推进着人类文明进程。汽车文化遍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不断追求,汽车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会不断延伸,将越来越深入地改变世界,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

  当然无论什么东西,什么事情,它总是有利有弊的,汽车也是一样。人类在享受汽车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汽车社会所带来的能源、环境和安全等负面影响。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无时无刻不再污染着我们呼吸的空气,汽车的噪音在一定程度上也危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汽车行驶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和财产。

  我认为只有建立健康和谐的汽车文化,人类才能更好地享受汽车文明,才能更快实现人车和平共处,达到“人车合一”的理想境界。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文化的逐步完善,中国的汽车强国之路将势不可挡,我们也终将走进真正的汽车时代!

  参考文献

  [1] 叶挺宁.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EB/OL].20xx.

  [2] 王凤兰.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汽车文化论文6

  汽车文化是人类在汽车的设计、发明、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代步工具,汽车文化开始在中国培育、发展。人们对汽车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汽车专业的学生,更是应该深刻了解汽车文化的相关内容。就此主要讨论汽车相关专业中《汽车文化概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教学内容的设计

  本课程面向汽车相关专业学生,内容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汽车历史

  主要包括世界汽车发展简史和我国汽车发展历程,从古战车到蒸汽机、内燃机的出现,从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到当今汽车工业全球化,该部分介绍汽车从无到有的世界发展历程和今后发展趋势,揭示了当今世界汽车欧、美、日三大车系形成的历史渊源。并介绍我国1901年出现汽车,建国后正式发展汽车工业到现在的发展状况。

  1.2 汽车总体构造

  这一部分内容包括汽车的总体构造、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和汽车编号基础及汽车使用性能。虽然内容较多,但对于发动机、底盘四大系统等的结构可不做重点讲解,因为汽车相关专业学生都会有另外的专业课来讲授这部分内容。所以该部分以让学生了解汽车总体结构、驱动形式、分类、编号为主,并补充讲解现代汽车新技术,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驱动防滑转系统(ASR)、电子稳定程序(ESP)、安全气囊、废气涡轮增压、自动变速器、电控悬架系统、巡航系统、导航系统等涉及到安全、环保、舒适性能多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学生了解各种汽车新技术的原理,作为汽车专业的学生,不断掌握汽车新技术是必要的。

  1.3 汽车外形和色彩

  这部分介绍100多年来汽车外形的发展,从马车形、箱形、甲壳虫形到船形、鱼形、楔形等各种形状的变化,揭示了影响汽车外形演变的三个因素,即机械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同时也介绍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汽车使用功能、使用环境、使用对象等对汽车色彩的影响,也介绍了色彩对汽车行驶安全的影响。

  1.4 著名汽车公司和名车及车标

  汽车专业的学生通常对名车非常感兴趣,能说出部分汽车公司和名车,但对其缺乏深入的了解。这部分主要介绍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英国、韩国、中国等国家主要汽车公司及其汽车品牌、车标。汽车公司的创建、发展记录了世界汽车工业的成长历程,车标的发展是汽车公司生存和发展的缩影,同时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和无形的财富,这部分主要针对学生掌握情况,提高掌握层次,加深掌握内容。

  1.5 汽车竞赛

  通过教学实际观察,这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汽车竞赛是汽车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运动为汽车爱好者带来了刺激和享受,也为汽车生产厂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现在越来越多人成为赛车迷,汽车竞赛的讲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汽车产品及性能。这一部分主要讲授赛车运动的'、冠军车队、赛车明星等内容。

  2 教学方法的探讨

  教学方法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汽车文化概论》这门课程来说,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索相结合,达到知识和能力同时培养的目的。主要采用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能使课堂讲授产生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除了突出重点、难点外,还应注重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想办法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能有效地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而这种主动探索的能力和倾向正是学习汽车文化日趋繁盛、包罗万象的知识所必需的。另外,引导式教学方法对高等教育也很有必要,高等教育的人才应具有横向扩展能力和纵向延伸能力,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上学的那点知识。在这个电视、杂志、网络等各种传媒极大充盈的年代,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更新的汽车文化知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可穿插讨论式教学,当学生受到教师启发和引导发现问题时,或教师提出汽车文化与社会相关问题时,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先由小组统一观点,然后每组推选一个代表,轮流发言。这种方法既能让学生轻松的把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又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还能很好的带动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手段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相当大的影响。本门课程知识日新月异、覆盖面广,有很多内容需要图片或动画展示,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满足课堂教学信息量大、显示清晰、图文并茂的要求,同时也可以节约课时,还能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图片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可谓一举数得。除了课堂教学以外,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如带

  学生观察学校停放的各种车辆,包括品牌、外形、颜色等等,分析本校教师对汽车的喜好和原因;带学生去不同的汽车销售店参观,分析社会需求和品牌效应;鼓励学生周末和节假日参观车展,分析大众喜好和流行趋势等等。通过这种实践锻炼,学生能更好的重视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达到充实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4 结束语

  当代中国社会,汽车的普及化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汽车文化不仅是汽车相关专业学生的必须知识,也对普及全民汽车教育、减少汽车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而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更是肩负着传播和发展汽车文化知识的责任。对该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方法,希望对该课程的教学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汽车技术的更新、汽车占有率的提升,对这门课的教学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教学内容也会逐步接近或统一,并不断向前发展。任课教师要有不断学习进取,不断改革发展的精神,以适应当代汽车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汽车文化素养。

汽车文化论文7

  汽车是工业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跨越,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反映着社会的变迁。一百多年前,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随着汽车速度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被它越带越快,它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汽车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百余年来,汽车满足人们代步需求的同时,也积累和蕴含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除此之外,汽车还在另一个层面影响着我们,那就是艺术领域。虽然外壳的金属光泽和发动机的轰鸣声让汽车显得死板生硬,缺乏着艺术的美感,但是这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机器还是无意间闯入了文艺圈,掀起了一波狂澜。

  1、 汽车是艺术的重要桥梁

  艺术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因为艺术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同时也是不分阶层的,任何人都可以欣赏艺术,体会艺术。一个好的艺术应该有一个引起大家共鸣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汽车品牌通过艺术,可以更好地赋予我们产品生命力,也就是说给一个机械的东西更多一些灵性。就像美食和服装一样,汽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当美食有了不同的文化,服装有了自己的潮流时,汽车是否也对我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影响?实际上在很多方面汽车的确做到了这一点,这个产业制造出的文化衍生品已经钻进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所创造的艺术价值是无法被忽略的。

  2、 汽车本身拥有的艺术

  2.1、 车身的造型艺术

  汽车车身的造型艺术表达是通过其外观、内室的形态、图案、色彩、材质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形态:汽车的形态包括整车外形和局部的前脸、后脸、车身侧面、顶面、车窗面、风栅口、车灯、保险杆、后视镜、门把手等、还包括内室的仪表台、方向盘、座椅、门内护板、手柄、按钮等局部的形态。这些形态通过线条、块面、形体元素的恰当组合,体现出统一与变化、调和与对比、对称与均衡、稳定与轻巧、节奏与韵律、过渡与呼应、静感与动感等造型的艺术形态之美。

  色彩:首先是汽车外部色彩,每辆车都会突出某一种色彩,使之占绝对优势,形成一个主色调,而其他色彩围绕这个主色调进行变化,以体现出“多样统一”的装饰艺术效果。其次是汽车内部色彩,汽车室内色彩也有主色调,通常采用偏向不同色彩倾向和明度的灰色,这是由于室内是驾驶员工作的场所和乘客休息的地方,色彩搭配需要达到安静、柔和、协调、舒适的目的。

  材质:车身用材料及其广泛,不同的材料除了物理性能不同外,其不同材质的视觉效果和触觉效果还会给驾乘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车声中运用的不同质地和肌理的材料,能使相应部件具有良好的视觉美感和触摸感,使驾驶员拥有舒适的操作、舒畅的心情。

  整体造型风格:现代汽车造型发展了几十年,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纵观世界知名汽车品牌,无不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德国车线条挺拔有力,造型传统严谨;意大利车造型奔放、性感、洒脱时尚;法国车线条简练、极富动感,体现出浪漫情调,引领了世界汽车造型的潮流;美国车线条舒展流畅、强劲有力、宽敞舒适、设备齐全、体现出豪华风格;英国车造型优雅脱俗。充满了绅士贵族风度;13韩的车兼具了欧美轿车的许多优点并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个性:轻巧、简洁、善变、紧凑、经济、细致;这些国度的汽车无不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地域特色。

  2.2 、汽车标志设计艺术

  汽车标志是艺术性和象征性的统一,是质量、信誉、原则和精神展示于世的图腾,是沟通人与汽车、汽车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最直观的中介形象之一。汽车标志作为一种文化介入社会,使其特有的信息成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和文明的象征。汽车标志的设计要体现出形态美、构成美、色彩美、神态美和寓意美,通常需要表现出力量、动感和速度。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具象型、抽象型、文字型和综合型。具象型是对自然景物、动植物及人物的具体形象进行简化而成的标志形象。抽象型是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以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标志形象。文字型是以外文、中文及数字加以装饰及变体而形成的标志形象。综合型是上述类别的综合运用,具有更加丰富和灵活的语义。汽车标志的整体造型有方形、圆形、椭圆形、盾牌形、三角形、菱形及其它形状,其色彩有纯净的单色、活泼的双色和艳丽的多色.其中以单色居多。不同的的造型样式均传达出不同的语义信息,代表着不同的企业精神和品牌形象。但都体现出极佳的形式美感和很高的造型艺术水准。

  2.3、汽车吉祥物与雕塑艺术

  汽车吉祥物就是一种体现速度、魅力和优雅的`标志,被选用的肖像大部分是轻盈的女性和相关动物,它们使人们联想到一个美丽、快速、恬静的世界。这种吉祥标志均由雕塑艺术家精心创作而成,每件均堪称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2.4、 汽车中的音乐、电影、电视艺术

  汽车通过安装车载收录机、VCD、DVD、电视、网络终端显示仪及音响等设备,可以使驾乘人员在车内享受到影院、剧院和歌厅的音乐、戏剧、曲艺、电影、电视剧等视听艺术作品。随着人们在汽车上停留时间的增多,汽车逐渐变成了音乐最流行的舞台。众多要求高质量音质的有车族常常对汽车音响系统行了改装,强化听觉效果。在车中欣赏视听艺术不仅可以愉悦心情,舒缓紧张的神经,排遣人们的孤独感,避免浮躁情绪的产生,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享受美感。

  3、 车身表面的艺术活动

  3.1、车身彩绘艺术

  浓墨重彩也可以在汽车上描绘出美丽的图案。车主们可以像汽车服装设计师一样为自己的爱车进行装饰,过一把艺术家的瘾。通过画面构思和各种艺术元素的结合,创造出匠心独具、轻松自由的汽车彩绘作品,体现出汽车和车主生活的精彩和时尚,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车身彩绘艺术不仅是大众的绘画活动,而且还是很好的汽车宣传、促销活动,是当代汽车文化的组成部分

  3.2、 车身广告艺术

  车身广告是一种将车身作为广告承载媒体的广告形式。其特点是针对性强、流动性强、阅读率高、成本低。它可以在移动中“主动”的、多地点的、多角度方位的、近距离的将广告信息传播给预期的受众,达到广告的目的由于受环境的限制,车身广告的色彩须与环境和谐共生,相互映衬,才会提升城市环境的整体美感。由于广告的接收者大多是在运动的状态下阅读广告内容,所以车身广告常采用少量的文字和明确易识的字体,精美独特的图形.换起人们的情感和审美体验,不仅能达到过目难忘的目的,而且带给人们视觉上的艺术享受。 总结:

  汽车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迁移,也跟随潮流一样演变出了很多不一样的元素。汽车艺术的形成与社会文化是分隔不开的,当文化进步的同时,艺术也随之紧跟步伐。汽车颇有艺术造型的风格使人爱不释手、心情愉悦、赏心悦目,大大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成为时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严杨,刘志国,高华云.汽车造型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2]李卓森.现代汽车造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3]林平.汽车夜话—— 汽车发展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

汽车文化论文8

  一、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重庆生产的五十铃人货两用车,车辆使用一段时期后,由于车辆密封性和发动机隔热效果明显变差,使制冷剂冷却不充分,从而不能满足制冷的要求。通过采用增加一级冷凝器的方法,弥补了制冷剂冷却不足,同时避免了要通过减少循环流量来达到降低蒸发温度的限制。

  关键词:空调制冷不足;蒸发器和冷凝器温度和压力偏高;提高冷凝效果

  二、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使用的汽车要求也越来越提高。不单对汽车技术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有更高要求,而且对其使用的舒适性也有新的要求。而提高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汽车能够提供良好的空调制冷效果,以满足驾驶员舒适性要求。若空调制冷系统效果不佳,则无法为驾驶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三、正文

  (一)汽车空调制冷不良故障

  据驾驶员反映,我单位一辆五十铃NKR人货两用车空调制冷系统,空调制冷不足。接上岐管压力表测试压力,低压侧压力为0。34MPa,高压侧压力为1。72MPa,高低压侧压力均痹积常标准偏高。运行时观察视液镜制冷剂的流动情况,发现有很多气泡,这反映系统内制冷剂不足,但由于高低压力偏高,说明系统内已混入了大量空气。测试蒸发器温度与压力、冷凝器温度与压力,均已超出正常的范围,若这时不考虑系统压力高,已混人大量空气的故障情况,而直接补充制冷剂,则会使发动机功率消耗增大,系统运行时使压缩机拖死,皮带发热熔断。但不补充制冷剂,系统的制冷剂不足势必造成制冷系统制冷不良。所以应先排除蒸发器和冷凝器温度和压力偏高的故障,然后再补充系统内的制冷剂。

  (二)造成故障的原因分析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工作过程是:经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从高压管路进人冷凝器冷却后,以液态形式进入贮液干燥过滤器,滤去杂质、除去水分再经膨胀阀节流降压,以雾状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通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吸收车厢内空气的热量。吸热后的制冷剂变成低压蒸气,被重新吸回压缩机再压缩循环,通过不断循环,吸收车厢内空气的热量而使车厢内降温。如果制冷系统冷凝器冷凝效果不良,制冷剂不能通过其将仍霍气状态冷却成液体状态而降温,则通过膨胀阀的制冷剂将不能很好降压蒸发,而进行吸热。同时也会使蒸发器过热造成热交换效果不佳,令蒸发器吸热量不大,从而不能大量吸收车厢内空气的热量而使车厢的温度降低。所以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和蒸发器这两个产生热交换的中心部件,只有在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处于最佳状态下才产生最高制冷量,否则必定造成车辆空调制冷系统制冷不良。

  五十铃NKP人货两用车空调制冷系统选用的是排量为138mL的SD508型压缩机或排量为161mL的SD510型压缩机。原车有一个350mm×450mm的板式冷凝器装在发动机散热器前面。一个A6型蒸发器安装在车厢内。此车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当车厢的密封性和发动机的隔热能力比新车明显下降时,运行空调系统会出现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状态下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比原设计标准偏高的情况,从而导致参与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出现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升高,超出正常的技术范围(正常值:冷凝温度为40~45℃,蒸发温度为—12。5~—5℃)的故障。同时,制冷剂温度升高若接近至冷冻机油闪点时,部分冷冻机油会炭化并集聚在阀门中。这样既增加压缩机冷冻机油的消耗量,又影响阀门的`密封性,易使阀门变形损坏,使压缩机充气降低,从而减少制冷剂循环流量。如果部分冷冻机油炭化后窜人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内,容易造成膨胀阀堵塞,也会使参与制冷循环的制冷量减少。以上所有这些情况都会使系统运行条件恶化,令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显著降低。

  解决以上的故障,如果采用从加大冷却空气与冷凝器之间的热传导效果来考虑降低冷凝温度,由于冷凝器安装在发动机散热器的前面,而散热器内的水温较高,虽然车辆前进时,受到空气流冷却,但热量仍能传导到前面的冷凝器上,同时汽车的冷凝器紧靠发动机,散热条件较为恶劣。所以用加大原有冷凝器冷却能力来提高冷凝效果估计提高的幅度有限。

  是否可以采用提高膨胀阀节流量来降低蒸发温度呢?

  汽车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R12(F—12),其蒸发温度可达到—29。8℃,现在此汽车蒸发温度选取在—5~—4℃(曰本最大的轿车空调装置制造商电装“DENSO”株式会社,把蒸发温度定为—1℃。美国汽车公司“AMC”其蒸发温度定为—5~4℃),相对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而言,还有下降空间。然而降低蒸发温度是有一定限制的,不能无限度地降低,因为降低蒸发温度是通过减少循环流量来达到,减少循环流量会使压缩机的性能指标降低,经济指标变差。由于制冷剂流量降低,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比容增大,单位容积制冷量降低,使压缩机的制冷系数下降;而且由于只是蒸发温度降低,而冷凝温度未下降,会令膨胀节流阀前后的压力差增大,压力差过大,单位重量制冷量也会降低,使蒸气比容增大,进而使压缩机容积系数减少,令制冷量降低。所以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只单方面从降低蒸发温度人手,会受到一定限制。

  (三)排除故障的措施和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排除此车故障只能从额外加强冷凝强度人手,以此去保证整个系统的冷凝和蒸发温度处于正常状态。若单靠清洗冷凝器、蒸发器或加大原有冷凝器的体积来提高冷却量,或调较甚至更换膨胀阀都不能使冷凝和蒸发温度两者协调符合要求。

  曾尝试在冷凝器处加装冷却风扇,或改变冷凝器相对发动机和冷却风扇的位置,但收效都不大。后来通过在膨胀节流阀流量固定不变情况下,在此车蓄电池后面的位置,加装一个350mm×350mm冷凝器及冷却风扇,把连接原有冷凝器的高压管改为先接人新装的冷凝器再由输出口接原有冷凝器(即在原有的冷凝器前再串入一个冷凝器)。由于增加多一级冷凝器,冷凝效果明显提高,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温度下降,又使蒸发温度相应下降,使系统运行时制冷剂的冷凝和蒸发温度及压力均达到原有的技术要求。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方法,排除了五十铃NKP空调使用一段时间后制冷不良故障。从中得出结论:此车设计上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只能在新车时即车厢密封性良好和发动机隔热良好的情况下,才能满足制冷要求,而当车辆使用一段时间,车辆密封性和发动机隔热效果明显变差后,就不能满足制冷的要求。采取增加一级冷凝器去弥补制冷剂冷却不足,是一个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

汽车文化论文9

  两厢车-----不就是三厢车少装个尾巴吗?其实这一“变种说”是对两厢车缺乏了解。追溯起来,两厢车的历史几乎和汽车发展史一样长久。

  在21世纪50年代前,两厢车一直是汽车市场的主要角色。大众甲壳虫、奥斯丁迷你等两厢车型不仅是汽车史上的里程碑,更是车坛常青树,至今仍备受广大车迷拥戴。上个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令体积小巧、燃油经济性显著的两厢车又重新风靡市场。如今,在巴黎、罗马、汉堡、伦敦这些人口较为稠密、街道相对狭窄的欧洲城市中,两厢车更是大行其道。长期以来,两厢车在国内被认为是配角,主流市场上纵横驰骋的一直是三厢车。但近几年市场格局逐渐发生变化,两厢车的销售持续看好。

  两厢车自从引入中国以来一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消费者不认可,政府又在有意无意的进行着限制,然而最近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和真正的两厢车概念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的情况下,两厢车的命运似乎有了新的转机。

  我一直很关注两厢车的发展,在中国出现的两厢车中老一辈的算是奥拓和夏利等底档次的产品,由于那个时期的市场主要由官方车和有钱老板的车来支持,所以在他们的意识里两厢车是不会被认可的,而在汽车逐渐进入家庭的现在这个时期,更多的老百姓开始成了汽车消费的主力军,而更小巧更经济更环保的汽车概念自然会在这样的一个消费群体中受到青睐;由于最近石油价格疯长,能源问题和油价问题被大多数消费者放在了考虑的范围内,而经济省油的两厢车成了首选也在情理之中;自从政府上台以来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放在了议事日程,而随着各大城市限制小排量汽车的不合理法规被曝光,政府的一系列相关保护小排量经济型汽车的举措正在酝酿或正在实施。这一切有促使两厢车现在备受关注。

  至于说到两厢车的优点,它的实用之处首先是占地面积小,驾驶灵活。车子美长一点在城市里转弯和停车的灵活性都会降低一分,两厢车优势相当明显;其次,两厢车由于没有后背箱,制造时原材料使用少,整车成本低,且整车质量较轻,油耗也会相应的`比三厢车低;没有后背箱的两厢车,在转弯时离心力较小,高速转弯时车子不容易发生甩尾,在运动性能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所以在设计这类大两厢车时,厂家一般都把运动性能作为设计的重点;没有后背箱的好处还有,不必在设计车身外形时,牺牲后排乘员的头部空间来照顾整车的流线造型。两厢车充足的后排头部空间,使整车舒适性更高;装载大件物品时,两厢车比三厢车有更大的灵活性也是大家认同的。

  有些人会认为两厢车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毕竟少了个后备箱从后面的撞击必定会直接缓冲到后排乘坐人员身上,这点不可否认,从追尾事故上看三厢车有着先天的优势,但是事情总是两面的:首先,在正常行驶尤其是在城市中行驶的情况下,家用轿车的速度相对于客车和货车来讲是相对较快的,而被从后面的撞击还要达到一定的相对速度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被追尾的车多是静止停放的情况,更多的情况是大雾天遇到交通以外以后的车辆,这种车后排再坐上人的情况就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发现在现行的各国的碰撞试验中很少有测试后面撞击的;其次,在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的正面撞击,这种情况下肯定是两厢车安全,因为车相对轻,惯性小,容易减速和操控;即使以同样的速度撞击,质量小的话撞击能量就小一些.大家可以设想一:BORA和一GOLF同样速度撞墙,肯定是车轻的Golf安全;另外车头部的结实程度如果从一个级别或者说一个平台开发车来的两厢和三厢车应该是一样的,例如凯悦HRV和凯悦或者BORA和一GOLF,这一点是肯定的。

  再来谈谈中国的两厢车市场,最早的两厢车在中国是奥拓和夏利,因此现在有些人一谈到两厢车还是总拿夏利做比较,其实那早已是时过境迁的事了。在中国首先出现的主流两厢车市大众的POLO,它真正开启了中国两厢车的大门,无论从营销策划还是广告宣传它都为现在的汽车销售作出了典范,从那时起人们也真正接受了两厢车的概念,POLO的造车工艺在当时应该算是先进,更蕴含着德国车的谨慎原则,更难得的是两厢POLO更是时尚的代名词,它代表着追求高品质的精致生活和崇尚敬业精神,努力工作,但也懂得自我放松的生活品味,然而,POLO的配件和维修业由于其造车工艺的先进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让工薪阶层望而却步,这也是现在在没有广告的情况下POLO的销售举步维艰的原因所在。

  真正在中国进入工薪阶层的两厢车还是奇瑞的QQ,它在中国车市可以是和桑塔纳媲美的神话,价格也就是三四万,很受年轻人的喜爱,而由于它可爱的造型更是吸引了无数女性的眼球,它的热销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对这款仅为老百姓设计的车来讲,在技术和做工上我们还能要求它怎么样呢?但就我个人看现在的QQ做工上已经和当年刚出道时有了明显改善,我认为这就够了。

  另一款主流畅销的两厢车是广州本田的飞度,它无论从工艺上还是外观设计上可以说都是两厢车的一个高峰,连正在酝酿的大众新款POLO在设计上除了那个典型的进气隔栅外其余都酷似两厢飞度,而它的热销自然也在情理当中,据说广州本田的生产线是国内最高效率的生产线,唯一的不足我认为这个档次的车仍采用后轮鼓式制动,对于这样一款外形酷似MPV的车来说未免有些小气。然而和POLO一样在高价位搏杀的两厢车飞度也陷入了销售下滑的低谷中,十月份的销量已经跌破4500辆,看来今年很难实现去年的辉煌了。

  最后我要介绍的是目前被期待最多也是年底即将上市的标志206,在经历了307两厢改三厢的尴尬局面以后,此次206几乎原封没动搬到了中国市场,只是内饰上才用了和307同样的色调而已,而从307看标志的造车工艺和态度应该说还是有保障的,据说价格会定在8万左右,也就是说这样一款欧洲主流的两厢车即将在中档两厢车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对雨燕、飞度、骐达、POLO和已经半死不活的GOLF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要么降价,要么淘汰,市场将面临又一场混战之中,而我个人认为它的定价将十分贴近9万,去争取飞度的市场,而对于已经下探到5万左右的GOL、乐驰、SPARK和本就底价的QQ、吉利系列等汽车来说基本上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总结中国车市的两厢车品种已经丰富了很多,从低档的吉利系列到GOLF已经覆盖了3万到16万的价格区间,但普遍还不够贴近大众生活,按市场定价而不是按成本定价的现象仍然普遍。现在的政策我认为对两厢车来说十分有利,税收政策的倾斜、保护经济型轿车政策的出台和正在酝酿的燃油税的政策无疑都是为两厢车的推广注入了强心剂,下面就是看各方如何把握时机的问题了。

汽车文化论文10

  一、高职推进文化育人改革应明晰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明晰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指导文化育人的建设

  高职教育的文化核心应该是以“自强不息、创新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大学精神,从这个视角来审视,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应该是“殊途同归”的,都将以德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与此同时,高职教育文化也应包含其鲜明的职业特色的文化形式,那就是以“职业导向、经世致用”为主要内容的职教规律,这也是高职教育文化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文化的地方。因此,高职教育文化的内涵应该是“重德尚能,德业并进”,它应被视为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一脉相承的文化。只有在正确理解高职教育文化基础上推行的文化育人改革才不会偏离轨道,既能坚守教育的本质属性,又能彰显高职的教育特色。

  (二)构建和完善高职文化育人的建设机制

  高职文化育人的顺利有效推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机制和制度保证。首先应该建立有利于高职文化发展的组织和决策机制,而且要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及顶层设计,需要有整合资源以及科学决策的组织统筹;其次应建立为高职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咨询机构,以加强高职文化建设规律的研究探索,确保高职文化的科学发展;再次必须建立以师生为主体、以大学精神为内核、以专业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模式;最后应建立一整套以文化育人为导向的高职育人综合评价体系。

  (三)文化育人必须充分发挥专业文化的.核心堡垒作用

  学校的人才培养都是以专业为单位予以实施,因此,专业文化的形成及传播对学校的文化育人工程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各专业都应该在学校文化育人内涵的整体框架内提炼和总结本专业的专业文化内涵,并在专业教育中予以积极的传播和推进。

  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文化的凝练

  (一)专业文化的界定

  教育界许多学者都对专业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虽然在文字表述上各有差异,但反映出的内涵却是基本一致的。专业文化应该是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以及从事专业教学和研究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该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体现专业成员共同的追求和理想。

  (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文化的凝练

  从专业文化应遵从大学基本精神的视角来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毋庸置疑应该传播“追求真理、人文关怀、理性选择、自由独立”的大学精神。此外,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也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理念。专业自身的文化理念应该包含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行为准则等多种元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汽车销售、汽车技术服务类岗位的高素质人才,专业文化主要还是应该包容服务类岗位的人才文化属性。因此,专业文化理念可以高度的概括为“诚信、仁和、坚韧、担当”。首先,“汽车营销人”必须诚信,对企业诚信,对顾客诚信,对社会诚信,这是最起码的职业精神;其次,服务类岗位应该倾听顾客的心声,理解顾客的行为,包容顾客,也就是“汽车营销人”应该具有“仁和”的精神,这也是一种气质的体现;再次,“汽车营销人”在职场上经常会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经常会因为压力而破坏自己设计好的职业规划,阻碍了人生的发展。因此,“汽车营销人”应该体现“坚韧”的精神;最后,“汽车营销人”还应该具有“担当”的勇气和精神,勇于担起责任。在上述专业精神背后表现出来的行为准则应是“与人为友、仁爱宽和、挑战自我、激越灵动”。

  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文化的传播路径

  (一)打造具有高度人文素养和文化气质

  的品牌教师团队,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文化传播中的主导作用在文化育人的改革中,如果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自身都缺乏文化熏陶、文化素养,甚至缺失起码的师德修养,即使拥有再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育人也只是徒劳。育人先育己,专业文化的建设必须打造具有师德品格、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品牌教师团队。一方面可以借助外力,如聘请一些文化大师、名师做一些有关人文方面的专题讲座,多宣传一些身边优秀教师的人文事迹等;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在评价教师考核体系中建立一种机制激励教师的文化育人行为。

  (二)形成以专业文化为指引的专业行为准则和标准礼仪体系,约束所有专业学生的行为

  1、打造专业的诚信文化,体现“汽车营销人”的诚信。如建立专业学生“诚信评分卡”,内容包含学生的考勤、品德操行、课堂行为等;建立班级“诚信指数观察站”并进行评比;开展“诚信”主题的演讲赛、辩论赛等,在专业内形成建设诚信文化的氛围。

  2、严格制定学生的课堂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对学生课堂的着装、用语规范以及尊师态度都应该有规范的标准,并以此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体系,同时还可以评比出“行为礼仪标兵”在宣传栏进行表扬和宣传。

  (三)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推出一批和专业知识有交集的人文素质课程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以岗位需求为依托,形成了较为稳定和成熟的课程体系。但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角度来看,稍显缺失。因此,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可以做出一些调整,开设一些和专业知识有交集的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如开设“演讲与口才”“汽车文化”“销售艺术”“中华文明赏析”等系列的专业课程,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为学生建立整体的科学和正确的方法论提供知识、思维和价值上的帮助。

  (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灵活

  调整课程教学单元设计及教学组织,有机融入人文精神和文化元素,推进专业文化育人只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所有的专业课程都能够融入文化元素,这样大的文化渗透空间应该被充分利用并显现出文化育人的效果。例如,《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课程,就可以融入“汽车文化”“营销艺术”“成功汽车营销人赏析”等专题,传递色彩斑斓的汽车文化和营销文化;《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可以融入“诚信文化”“保险人精神”等精神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操等。

  (五)充分利用实训课堂推进职场文化的渗透

  首先,在实训课堂营造出真实、仿真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实训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其次,完全引入企业的管理规范和文化标准,用职业精神和行为约束规范学生的实训,尽量使学生对职业形成认同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汽车文化论文11

  一、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汽车客运站的必要性

  1.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客运站特定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汽车客运站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展现城市文明程度,代表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形象。它依托站场,在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阵地的作用,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作为“无缝”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一个网点,为广大旅客的出行和道路经营者提供了服务,成为运输企业的支柱产业。汽车客运站在诸多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也对城市价值和形象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客运站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符合人民出行多样化的趋势,方便民间商贸往来,为经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2.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步伐是竞争激烈的客运市场需要公路客运自“十二五”以来,形势日益险峻,人民对出行有了更高的需求。高速铁路建设(以下简称高铁)在此期间快速发展,更加符合旅客对“质”和“量”的要求。随着高铁投入运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挑战,客运企业不仅要在优化场站服务环境和基础建设方面下功夫,更应该着力于“文化强企”的战略,让优秀文化强化企业创造力,增强员工凝聚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化解危机,赶抓机遇,以利于客运市场发展阵地的占领和保持。

  二、汽车客运站如何探索与实践文化建设

  诚信敬业,无私奉献,精诚团结是文化建设对企业员工的要求。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使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从而更加热爱企业,凝聚人心。那么,怎么使客运站文化建设增强呢?

  1.营造学习文化氛围强化学习提升素质

  旅客群体参差不齐,有着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有一支“全能型”的职工队伍,不仅政治敏锐,而且要精通业务,作风过硬。队伍的培养,离不开学习文化,学习是企业发展的“永动机”,努力打造学习型车站尤为重要。只要做到以下几点,这个目标就会实现:首先是制度先行,实行年年有计划,月月有考核,做到每季度对学习情况评比一次,形成一套系统而全面的学习制度。其次,学习内容要丰富,建立一套综合各类学科的《学习手册》,让员工了解并学习各种法律法规、行为规范、业务知识、礼貌礼节、外语、团队协作、手语、有效沟通、紧急救护、旅客心理等知识。第三是形式要创新,为激发员工学习热情,采取灵活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方式,设立服务示范岗和党员先锋岗,开展部门学习交流和班组竞赛,新老结合,互相促进,边学边工作,干中有学,学中有干,形成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最后是要注重学习的实效,不流于形式,每年都要有学习主题,如主人翁心声演讲,学习史改梅精神、“青春杯”服务竞赛等,引导大家理论联系实际,在各自岗位工作中,发挥学习效能,增强团队精神,使服务水平更上一层。

  2.以人为本彰显细节树立企业文化品牌

  品牌是企业文化中最为有价值、最为有效的表现形式,不仅凸显企业品质和内涵,也最具影响力。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车站应着眼于细节,注重管理,精心打造特色化服务班组,树立其服务品牌。车站应依托岗位,加强服务意识,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让文明服务的春风,如蒲公英一样,将文明、和谐、美好的一粒粒种子,播撒到旅客心中,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里,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车站要顺应时代潮流,确立“亲情服务”和“微笑服务”的口号,对差错和缺陷实行零容忍,制定“五心”服务标准,对旅客服务承诺“热心、耐心、细心、虚心、尽心”,紧紧围绕旅客需求,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完善各项服务功能。

  3.增强责任感狠抓措施落实打造安全文化

  树立和强化旅客安全第一的'意识,车站以安全就是生命线为出发点,在“确保安全、突出安全、落实安全”方针指引下,认真落实每一项安全制度,严抓“双基”和“两头”,全面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探索新形势下安全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第一要建立新的安全防范体系,依托安全技术装备、安全制度机构、应急救援保障、安全预控监控、安全文化、安全目标考核等六大安全体系。第二要创建渗透到每个角落的管控系统,“一岗双责”制度落实到位,做到每一个层面都要签订《安全责任书》。第三要强化安全意识,发挥多媒体、显示屏、短信、车载电视、QQ等宣传媒介资源优势,加强教育,营造浓浓的安全文化氛围,严格审查营运手续,禁止超员超载,做好车辆安检,把好进站关,杜绝“三品”进入。

  4.全员动员共同管理齐心协力树立形象文化

  (1)齐抓共管,创建优良经营秩序严抓市场环境的净化工作,联合运管和交警等相关部门,取缔车站周边的非法营运,严禁兜圈、“喊客”和“倒客”等行为,树立行业形象,打造良好的营运秩序。

  (2)加强合作形成共赢创建优质服务环境依循市场规律,统一形象、线路、票价、车型、管理与服务,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改变经营中抢客恶性竞争、经营主体多和规模小等现状,创建新模式,打破同线经营竞争的局面,加强合作,实现双赢。

  (3)进一步增强投资力度提高服务档次首先对车站硬件设施加大投资,实现一条龙服务,开设公营超市、快捷酒店、快餐和自助银行,在站内提供旅客“吃、住、行”服务。其次,加快更新换代步伐,淘汰老旧车型,提升客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4)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开展形象工程建设,引导员工进行换位思考,对职工行为加以规范,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不仅要在服装设计和标牌佩戴上下功夫,更要加强“软服务”建设,从与旅客交流时说话的语速、语气、语调,到眼睛注视的角度、范围、时间持续,甚至递水手势,都有可供执行的标准规范。

  (5)敢当责任回报社会打造和谐文化稳步推进和谐家园建设,结合温暖服务、公益事业、民生关注等,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内外兼修,弘扬社会主旋律,着力打造和谐文化。企业要创新思路,着力于文化氛围的建设,科学分析职工的岗位分工、年龄结构和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制定岗位规范,树立榜样,在工作中比学赶帮超,营造良好的氛围。汽车客运站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以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播方式,建设和宣传企业文化,让职工用自己的思想来理解文化,从而传播文化和影响文化,使企业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汽车文化论文12

  摘要:自汽车诞生以来,关于汽车文化的界定就存在着多维度的体系,汽车文化在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作为汽车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企业物流,其发展也必定受到汽车文化多维度视角的影响。本文基于汽车文化的多维度视角,对我国汽车企业物流发展进行分析,更多汽车论文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汽车论文

  引言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的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相比过去都大大提高。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权威数字,截至20xx年7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33亿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14亿辆。同时,截至20xx年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到2.4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86亿人。[1]我国已进入车轮滚滚汽车时代。汽车不是单纯的机械,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欧美日等汽车工业发达且文化积淀厚实的地区和国家,经过汽车文化长期的熏陶,人们有着较高的安全环保意识,在我国,汽车的迅速普及使关心汽车的群体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汽车文化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展汽车文化推广教育,有利于国民正确地、全面地认识汽车与汽车产业政策,有利于培养遵纪守法、节能环保、安全文明,顺应社会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

  1 汽车文化进高校的价值和意义

  1.1 汽车文化进高校是普及汽车文化的有效手段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能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国家还提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汽车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汽车文化对社会文化发展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高校学校的主要人群,他们具备较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与较强的理解能力,随着汽车进入普通家庭,他们中很多人希望了解汽车,对汽车文化有浓厚的兴趣。近几年的汽车热使高校教师拥有私家车已是普遍现象。而作为思想活跃,积极进取,生活现代时尚的在校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带动未来汽车消费的潜在动力,也将是促进汽车健康和谐发展的主力军,更应该深刻了解汽车文化的相关内容。高校师生来自全国各个地区,各种家庭,在高校师生中普及汽车文化知识能有效、正确地影响到其他社会群体,在某种程度上有益于更便捷地将汽车文化知识在国民中推而广之。因此在高校开展汽车文化教育,是普及汽车文化的有效手段。

  1.2 汽车文化进高校是引导广大学生掌握汽车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用人单位对实用型人才需要的转变,迫切需要高校增加对大学生关于汽车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汽车的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和维修。许多大学生将汽车驾驶证和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视为求职必备的三件宝。学考驾照、品评车型、参观车展……成为了大学生学校生活的一部分。这都说明了人们对汽车文化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汽车文化不仅仅是香车美女,汽车文化还有更深的内涵。为弘扬汽车文化,推动学校及社会汽车文化的发展,普及大学生汽车基本常识,引导大学生对汽车文化形成正确认识。为此许多高校纷纷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汽车文化》公选课,将汽车文化知识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1.3 汽车文化进高校是提升社会汽车文化素养的有力举措 汽车文化是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形成的,它包括五个方面:生产文化、销售文化、管理文化、消费文化和延伸文化。而消费文化是靠司机、靠广大的消费者来建立的。高水平的消费文化是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而提高的`。汽车已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汽车使用的日渐普及,许多高速飙车、乱闯红灯、抢道、频繁变线、私自改装、低俗等糟粕“汽车文化”也越来越多,因此很有必要弘扬汽车文明和道路交通文明,倡导节俭、环保型的汽车消费理念和汽车生活方式。社会文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大学是社会文明的灯塔,而大学生是社会文明的传承和拓荒者。将汽车文化进高校,促进汽车消费文化的发展。引导学校师生正确认识汽车,提高汽车消费自我约束,从而提高觉悟、提高素质。以此带动全社会汽车文化素养的提高。

  2 加强汽车文化进高校工作的价值提升

  在高校开展汽车文化普及教育,首先应积极引导师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汽车的兴趣,再利用学校的各种现有资源进行汽车文化教育。发挥汽车文化对社会大文明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

  2.1 加强汽车文化课程建设,满足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汽车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汽车文化推广首先应抓好课堂教学,一是汽车专业课程教学,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汽车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二是抓好面向全校大学生的《汽车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紧紧围绕汽车文化时代特征,既要体现汽车相关基本知识,又要反映汽车文化紧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和趋势,还要紧跟社会发展需求。除了汽车基本知识,汽车发展史、汽车新技术的学习,更要引导学生对汽车带来社会问题的思考。如近期议论比较多的雾霾天气、《新交通法规》、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等都可以作为教学材料引入课堂。总之在课堂教学上应紧紧围绕汽车知识普及、汽车品质学习、汽车文明安全和和谐发展展开,优化课程体系。以培养懂汽车基本知识,又有较高的安全环保意识,遵纪守法、安全文明、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为目的。

  2.2 弘扬汽车学校文化主旋律,打造高品位育人环境

  紧紧抓住学校文化的大环境,树立氛围浓郁的汽车学校文化。可依托学校团委、学生会成立社团,组织成立“汽车爱好者协会”、“汽车驾驶员协会”,通过协会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汽车专题讲座、学校汽车文化节、汽车知识竞赛、有关汽车的辩论赛等。以吸引全校师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充分挖掘汽车文化资源,将汽车文化融入学校文化活动之中,打造高品位育人环境。

  2.3 重视汽车文化课程教育培训,加强汽车学校文化队伍建设 汽车文化进高校,课堂教学与引导是主阵地,因重视汽车文化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汽车学校文化队伍建设。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有高深的学科造诣,高尚的人文精神,同时又要与时俱进,不断从人类文化的宝库中吸取营养,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应重视汽车文化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带出一批有一定领导力和组织力的学生队伍,让他们开展汽车文化宣传工作。从而将课堂教育延伸到学校文化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

  2.4 加强汽车文化进高校的理论研究 汽车文化进高校是现代汽车社会发展的一种需求。而对发展一百多年的汽车来说,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有专业技术层面的,有文化素质层面的。开展汽车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构建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需要专人对汽车文化这一内容进行多方面研究。如教学理念的确认,文化特色的挖掘,知识体系构建,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汽车文化论文13

  德国是这一浪潮中的“弄潮儿”,制造业、电讯业、银行业,可以说,凡有重大兼并事件,几乎都可见德国的身影。在德国经济发展战略中,汽车工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显然是由其在德国整个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全球范围内汽车工业的竞争特点决定的。

  一、德国汽车工业的现状:

  德国是个工业化程度极高的国家。长期以来,汽车工业一直是德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德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1999年德国拥有各种汽车生产企业(整车和零部件)888家,销售额为3978亿马克,就业人数75.5万人。占到全部加工业销售额的17.6%,创造价值的14.6%,就业人数的12.4%。1999年,全球范围来看,德国本土企业及在国外的合资企业共生产各种品牌的汽车569万辆,其中小轿车531万辆,商用车38万辆。德国汽车总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的10.2%,占全欧洲两种车型总产量的31%和16%。占欧洲汽车业产值和销售额的40%,创造价值的45%,就业人数的42%。

  二、德国汽车工业在国内的地位:

  1、它是德国最大的雇主

  目前约有76万人就业于汽车行业,占加工业就业总人数的12%。如果考虑到汽车行业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由此带动的下游行业,例如,与汽车使用有关的汽车销售、管理、维修、加油等,以及与汽车服务有关的银行、保险、行政管理等行业,每7个工作位置中就有一个与汽车行业有关。按这样的口径计算,76万直接参与汽车产品生产的就业者就只是一小部分,目前大约有近500万人就业于与此相关的各种岗位上。

  2、它是德国税收的主要来源

  汽车在生产、销售及使用中创造的毛价值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5。1999年国家从汽车工业获得20xx亿马克的税收,相当于当年国家税收总额的1/4。另一方面,消费者在使用汽车时还有一些特殊的支出,例如,石油税、增值税、车辆税以及1995年起实行的载重车道路使用费等,仅这些当年就为国库增加了大约800亿马克的收入。

  3、它是设备投资的主体力量

  95-99五年中,德国汽车工业的国内投资累计约700亿马克,占全国工业设备总投资的1/5,其中,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现代化水平的投资占80%,为生产的合理化和替代品的投资占20%。随着国际竞争压力的加剧,出于国际化战略和减轻成本压力的考虑,各厂商更加注重国外直接投资。1999年比98年全部设备投资增加9.4%,其中海外投资达90亿马克,主要仍在欧盟和美国。

  4、汽车行业的研发力量名列前茅

  汽车行业属于高技术含量的行业。1999年该行业研发支出为223.65亿马克。90年代初,该行业的研发投入仅占德国全国研发投入的17%,99年已占到28%。超过电子数据处理行业和化工行业,成为全国之最。全德各行业的专职研发人员约有30万人,其中汽车行业占到21%,约为6万多人。

  三、德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地位:

  1、从企业规模来看

  经过90年代以来的调整壮大,目前德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按照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统计,1999年全球共生产汽车5556.4万辆,其中,德国占到10.2%,568.7万辆,日本占17.8%,为989.5万辆,美国占23.4%,为1302.1万辆。在生产总量上,位于全球第三位。在全球以生产量排名的十大整车厂商中,德国有两家榜上有名。大众公司以占世界总产量的9%位于第四位,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以8%的份额位居第六位。

  2、从市场占有情况来看

  1)、欧洲市场:1998年德国向欧洲市场出口小轿车327万辆,商用车24.2万辆,出口额1900亿马克,进口额910亿马克,贸易顺差1000亿马克。几乎占欧盟市场的半壁江山。按国别比较,在销售额、产值、毛价值及就业人数等指标中,德国分别占欧盟总数的40.8%、40.5%、45.2%和41.8%。

  2)、美国市场:美国虽然拥有占据世界汽车行业头把交椅的通用和福特两大汽车公司,但德国向其出口仍占有相当比例,1998年出口额260亿马克,进口额40亿马克,贸易顺差220亿马克。

  3)、日本市场:1998年出口额约60亿马克,数量不大,但日本却是德国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汽车工业每年要从世界各地进口约90亿马克的特殊材料和零部件,其中1/10来自日本。

  四、德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未来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全球汽车工业的走向。决定未来汽车工业走向的主要外部推动力量是:

  1、市场的发展

  北美和西欧市场需求量将趋于下降。两个地区的市场占有率,1998年轿车为38%、32%,商用车为17%、27%,预计20xx年变化为32%、27%和13%、20%。亚洲将成为新的增长点,两种车同期的比例变化为:轿车由18%增加到23%,商用车由43%增加到55%(戴姆勒-克莱斯勒分析报告)。未来汽车工业争夺市场的主战场将在亚洲。

  2、客户的`要求

  客户的消费理念更趋成熟,对个性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就对产品的创新思维、上市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品牌的维护和发展以及多品牌经营对引导消费也至关重要。

  3、技术的进步

  就汽车行业来说,未来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替代燃料的电子部件方面。就燃料而言,未来的走向是:燃料电池技术-混合燃料车辆-其它替代燃料-无硫汽油和柴油-沼气、氢气(长期)。就电子部件而言,主要作用体现在:安全导向、舒适导向、通讯、降低燃料消耗的发动机管理及远程导向。因此,德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

  1)、独立整车生产厂减少,竞争进一步加剧合并。1960年全球规模较大的独立整车生产厂大约有50家,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截止99年,作为集中的结果,全球只幸存13家完全独立的汽车康采恩。未来这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继续。幸存的几个巨型厂商利用旗下品牌在全球竞争中定位。

  2)、结构调整将带来汽车行业的全方位竞争。目前全球汽车行业的结构划分是:大众化份额部分,大约年产2640万辆;专用(多用)车部分,年产约1080万辆;豪华品牌车,年产380万辆。经过几十年的相互融合渗透,全球几大品牌厂商几乎在这三大领域都有建树,只是比例多少不同而已。未来的结构调整将体现在:大众化车份额将挤占高档车份额,同时也挤占专用车份额;高档车份额也在考虑适当涉足大众车领域外,更注重进入专用车领域。也可以说,未来的竞争将集中在专用车领域。

  3)、节能、环保和应用电子商务将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和噪音标准会提出更高要求。同时,电子商务已渗透到从研发、采购、生产、市场销售以及财务控制等领域,从厂商对厂商客户,汽车工业与电子商务越来越密不可分。在上述各方面,德国汽车工业可预见的未来仍具有明显优势。而且,他们也已为此作好了充分准备,并已经采取了行动。

汽车文化论文14

  汽车社会的前提是大众可以普遍享受汽车文明。毫无疑问,汽车极大地扩张了人们的生活半径,也改变了社会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汽车文化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出现汽车文化营销这一新的方式。本文从汽车产品命名文化营销、汽车车展的文化营销、汽车品牌定位的文化营销和汽车运动的文化营销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诠释汽车文化营销的重要作用。更多汽车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汽车论文

  一、汽车文化营销的含义

  随着汽车产品的日益同质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消费者的逐步成熟,与其说我们在销售汽车有形产品,不如说我们在销售汽车产品的品牌文化。这个以结合公司品牌文化为主旋律的营销方式,有着给人眼前一亮的新鲜感,给传统的营销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此,用文化来赢得目标客户的心将是一种新颖而又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

  文化营销的理论前提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是为了物质上或功能上的满足,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要。文化营销是差异化营销战略的必然结果,越是高档的商品,其目标消费者对商品的个性化要求就越多,也就越需要企业开展文化营销。

  汽车营销中的文化营销,是指汽车企业在提升汽车产品及服务价值的同时,通过以文化理念为核心的情感传递,来引发消费者内心共鸣,从而形成一种对品牌文化的依赖,并影响购买决定或者维持品牌忠诚度的一种营销方式。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的同时,得到的不仅仅是企业生产出来的汽车和提供的相关服务,更获得了企业赋予的品牌文化与生活方式。

  二、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现状

  1 国外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现状

  汽车产品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不同的设计师对汽车产品注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使得汽车已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浓缩品。汽车文化营销起源于欧美等实力雄厚的汽车企业,德系车的严谨豪华、法系车的浪漫时尚、英系车的高贵古典、日系车的实用精明、美系车的大气舒适,都是这些国家文化在汽车产品中的集中体现。对于新进入一个市场的汽车企业,特别是对于进入一个具有强势文化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而言,与其进行品牌文化的输出,不如设立新的品牌,将汽车的自有品牌有机地融合进目标国的文化中去,能够起到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作用。日本丰田公司为了开拓欧美的豪华车市场,聘请了以美国贝茨利奇取名的研究所,为新车的品牌命名为“Lexus(现译雷克萨斯,旧译凌志)”,取其发音与Luxury(豪华、奢华)相近,通过汽车的品牌设计,迅速打动了目标市场中消费者的心,畅销欧美。如今,这些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已经将目光放在了全球的市场,致力于将本企业文化与他国文化相结合来制造出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的汽车产品。汽车属于高价值产品,其目标客户在文化层次上需求会更高一些,因此,适当的文化营销活动能够起到很好的品牌推广效果。

  2 我国汽车文化营销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已有数十年的时间,但是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品牌文化营销战略相比,我国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我国开展汽车文化营销还得借鉴国外的经验。如表1所示,国产轿车排行榜上都是合资品牌车型。

  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第一,在品牌定位方面,由于受到国外品牌的强势竞争,我国的自主汽车品牌的市场占有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中低档轿车以及一些特殊车型,市场的局限性导致了品牌定位的局限性;第二,自主品牌的文化空间受到侵占,一些本来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更倾向于与国外成熟品牌合作,以达到强强联手成立合资企业实现共赢的局面,这样会导致自主品牌的生存与发展步履维艰。但是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一些自主品牌已经开始吹响品牌文化营销的号角。奇瑞QQ准确定位产品与品牌战略,将QQ这个代表网络与时尚、自由新生活的名词融入到汽车本身的品牌文化中去,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则吹响了国产汽车开始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

  三、我国汽车文化营销策略分析

  1 从企业角度分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和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种优秀文化的吸引力可以吸引外部优秀的营销人员来为本企业效力,还可以使本企业内部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从而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

  知识经济这个时代,人们在消费物质形态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消费文化形态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最大的效益是由文化创造的,利用文化力营销,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由此看来,文化营销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企业要取得文化营销的成功,必须要有强势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定位,则直接关系到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的形式与发挥,从而决定文化营销的成效。

  (1)必须培育和强化文化营销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伴生物,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一种企业内部大多数成员所共识的理念,员工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当这种文化渗透到营销人员的意识中,与其营销知识相结合,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

  (2)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文化定位。文化定位对营销理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个企业的基本条件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也就各具特色。首先,应该崇尚高效,憎恶浪费,创造一种低成本、规范化的企业文化。其次,鼓励个人想象力,创造一种渴望创造未来这一思维方式的企业文化。最后,是具体而专业的服务,创造一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努力发展深切、持久的顾客关系的企业文化。

  (3)营销形象的塑造是文化营销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关键要素。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产品质量和技术的普遍提高以及商品种类的日益繁多,只靠质量和技术很难具有市场优势。在众多企业和商品形成汪洋大海之时,只有那些营销形象好的企业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才会受到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青睐。

  2 从顾客角度分析

  目前,学术界普遍公认的顾客满意度定义是顾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心理反应,是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特征或产品服务本身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判断。顾客在对产品或服务感到满意之前肯定是先认识产品或服务,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销售到消费群体中去,给消费者留下好的印象以后,消费者会对产品或服务产生一种情感因素在里面。

  顾客是企业所面临的直接对象,也是企业所能生存的最终根源。所以企业必须把握好顾客的需求,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给他们。这样有利于激励顾客以创造需求和领导潮流,有助于企业与顾客互利互惠而实现双赢。

  文化营销已经成为销售手段中最高层次的沟通手段,通过借助情感包装、情感设计、情感广告、情感促销等策略,来激发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打动消费者,而消费者在选择了一款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能实现企业获取利益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四、汽车文化营销的发展方向

  结合上述分析,根据这几年我国汽车营销界的实践来看,文化营销应主要在以下方向上发展。

  1 与当前社会提倡的理念相融合

  理念是行事的指导原则,所以汽车文化营销应倡导一种符合消费者趋势的新理念,把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情趣等消费思想灌输给消费者,使其接受新的消费观念,改变传统的消费思维、消费习俗、消费方式,使消费走上新的层次。作为公司营销指导理念的同时还能帮助品牌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汽车企业竞争将从有形产品的竞争转变为无形理念的竞争,打造企业自己的经营理念、传播消费理念将是企业未来竞争成功的关键。

  2 重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

  汽车企业的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对外传播,影响到消费群体,它的营销功能才能体现出来。这里的传播是指企业有意识地主动去展示自己的文化,所以重视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不是防止外界看到“不该看”的,而是要让外界看到想看的,是体现其营销功能的有效保障。

  3 积极策划、参与各种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

  现代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越来越重视产品服务中体现的情感、感觉等文化心理因素。随着消费者的基本物质需要越来越得到满足,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更多的经济能量将用于解决消费者对产品的美感魅力、快感和独特性等方面的要求。

  4 通过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可以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借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影响消费者,使其对该企业的产品产生偏好,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产品。企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且能够使公司的形象增强,很多大公司在制定长远战略时都将公益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考虑。从这一点上来看,公益活动可以作为一个企业文化营销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和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

  汽车企业必须依靠正确的营销策略才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性,营销策略的正确选择来自汽车企业对企业营销战略地位及优势劣势正确判断。一个优秀的营销策略应能够及时抓住环境中的机会,成功回避环境中的威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有效地克服企业自身的劣势。文化营销作为一个新兴的营销策略,顺理成章地成为各大汽车企业争相采纳的新措施。

汽车文化论文15

  摘要:简述汽车的发展史,以及现在汽车的发展趋势,即汽车发展未来,也浅谈汽车文化内涵和外延。

  序言:汽车的发明改变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它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汽车已经分布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慢慢的汽车的文化、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而且现在汽车已经进入了艺术领域,每年的的汽车展览,吸引了许多人们的眼光,大量的靓丽的汽车让人发现,原来汽车也可以制造的如此豪华、奢侈。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一:汽车文化内涵

  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当一种消费品已经达到一定数量时,它自然就会在人们生活中发挥其“使用价值”以外的作用。从而也就形成了其自身的一种文化目前人们对车的兴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谈资,更看重它能够给生活带来哪样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正是人们对汽车需求的原动力,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这个时候,对汽车文化的介绍,对汽车生活的渲染就更重要。

  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 本茨和高特利布 戴姆勒发明的汽车并没有车标,三年后法国人路易斯 雷纳 潘哈德开创了使用汽车商标的先河,提高了汽车品牌的知名度,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由于他生产的汽车与众不同,并用商标与其他汽车区别开来,极大地促进了汽车的销售。汽车标志包含两部分,文字标志和图案标志,它们构成了汽车文化功能性与精神性的内涵,它使汽车成为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艺术文化的完美器物。

  1、 法国汽车发展史

  在汽车发展史上,法国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早在1769年,法国陆军技术官居尼奥就在政府的支持下试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辆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汽车,从而引发了世界性的研究和制造汽车的热潮。但随后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却让法国的汽车研究中断了几十年,直到1828年,巴黎技工学校校长配夸尔制造了一辆蒸汽牵引汽车,其独创的差速器及独立悬挂技术至今仍在汽车上广泛应用着。法国出现第一辆汽油汽车是在1890年,由阿尔芒·标致创立的标致公司生产,一战前,标致的年产量达到1.2万辆,到1939年时年产量达4.8万辆.而1915年创办的雪铁龙汽车公司发展更快,在二十年代初年产量就突破10万辆,1928年日产达汽车400辆,占全法汽车产量三分之一。另一创办于1898年的大型汽车厂雷诺汽车公司发展也很快,1914年便形成了大规模生产,一战期间筹集了大量资金用于汽车生产。进入8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法国汽车工业受到了一定的挫折,雷诺公司更是连年亏损,1984年产量急剧下降到30万辆,但几年后雷诺公司便恢复了元气,1999年3月还收购了日产汽车公司36.8%的股份,去年的产量达229万辆。法国汽车的总体特点就是车体较小而设计新颖,符合大众化的方向,因此在西欧成为家庭轿车的热门,雷诺的“丽人行”微型车在欧洲曾多次获销量第一。但是在豪华车、跑车领域,法国汽车公司就不如美、德、日等国汽车公司出色,这成为法国汽车业的遗憾。

  2、德国汽车发展史

  1885年10月,卡尔·奔驰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她的妻子贝尔塔驾驶它时走时停地开了100多公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女驾驶员。1886年1月26日,奔驰取得了专利权,德国人便把1886年称为汽车诞生年。同年戈特利布·戴姆勒也发明了一部四轮汽油汽车。两人各自成立了自己的汽车公司,1926年两家合并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汽车的诱人前景使德国的汽车厂纷纷出现,一些其他行业的厂家也转向汽车生产。1901年,德国共有12家汽车厂,职工1773人,年产884辆,而到1908年,汽车厂达到53家,职工12400多人,年产5547辆。1914年“一战”前,德国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年产量达2万辆。汽车工业的发达从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一战”的爆发。 从总体上看,德国汽车以质量好、安全可靠而著称,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和保时捷跑车在世界车坛享有盛誉,经久而不衰,其品牌含金量极高。所以,1998年春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合并时,戴姆勒-奔驰的年产量仅百万辆有余,而克莱斯勒年产量近400多万辆,但戴姆勒-奔驰取得了新公司的支配权。当然,德国汽车一味追求高档、豪华也给其市场开拓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除了大众能以真正大众特色的产品雄居世界十大汽车厂商第四位外,其他公司的产量都不高,这也是日本后来居上超越德国的原因。

  3、美国汽车工业史

  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汽车展览始于1900年11月,在纽约市当时的麦迪逊花园广场举行。从历次汽车展览可以看出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出美国汽车工业汽车造型及功能的发展。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工业生产开始处于世界前列,它的钢铁和石油化工等工业的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创造了条件。1908年,福特汽车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这种售价不足500美元后降到300美元的汽车,只有当时同类汽车价格的1/4甚至1/10,美国一个普通工人用一年工资就可以购买到。福特的T型车战略使汽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交通工具。1913年,福特公司首先在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汽车,这给汽车工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美国随即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

  从20世纪初到现在,美国汽车工业已超过了100多年的历史,在与同行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创新发展,迎合消费者对汽车造型的性能的需求,主宰了世界汽车工业,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工业大国。在这一过程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不仅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也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跨国集团(通用1993财政年度销售额为1336亿美元,约等于同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5%。它消耗了美国10%以上的钢铁、25%以上的橡胶),直到今天仍没有第二家汽车公司可以取代它的霸主位置。

  4、日本汽车发展史

  日本汽车制造业的开山者应是吉田真太郎,1904年他成立了东京汽车制造厂,三年后制造出第一辆国产汽油轿车“太古里1号”。随后日本国内出现了众多汽车制造厂,情形不亚于80年代的中国。出于军事的需要,政府颁布了《军用汽车补助法》,对汽车厂商进行扶持,这成为早年日本汽车业发展的原动力。二战失败后,盟军司令部曾下令全面禁止汽车生产,但没有得到执行,丰田、东洋工业、富士重工都推出了自己的新车型。但在50年代前期,美国、欧洲生产的汽车充斥日本汽车市场,大有泛滥之趋势。特别是欧洲生产的小型廉价汽车,对处在半毁灭状态的日本汽车工业构成了致命的威胁。当时的日本政府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对进口汽车征收高达40%的关税(本项关税于1978年废止,其后直到今天日本对进口汽车全免关税),同时严格禁止外国资本渗透国产汽车工业。而一些小的汽车厂家为了生存,纷纷采取与国外厂家连手搞“事业合作”或“技术合作”,唯有丰田依然靠自身力量开发生产国产轿车。进入九十年,日本汽车工业渐呈颓势,许多厂商出现了开工不足、生产力闲置的情况,而美欧汽车商则通过兼并重组恢复了元气,反过来把日本汽车公司当做并购的对象。现在,通用汽车在富士重工、五十铃、铃木三家公司分别拥有20%、49%、9.9%的股份,福特汽车则拥有马自达33.4%的股份,戴姆勒-克莱斯勒拥有三菱汽车34%的股份。1999年,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日产汽车公司因亏损严重,被迫将36.8%的股权卖给法国雷诺公司,成为日本汽车工业危机的一次大暴露。曾经辉煌一时的日本汽车工业会向何处去?这将成为国际汽车界的一个悬念

  二、汽车发展的趋势

  未来的汽车发展方向,概括起来应该是:零油耗,零排放,零堵塞,零事故,甚至零付费,零等待。大量的环境污染,让人类对环境产生了危机感,那么我们最迫切的想法就是:

  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格局趋势,在20世纪以前全球汽车生产,主要是集中在西欧、北美及日本。进入21世纪后,由于亚洲汽车市场的全面扩容,加上中国汽车业的蓬勃兴起,亚洲正在形成与北美欧洲鼎足而立的汽车市场。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当前世界汽车产业呈现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发展特点。

  1、绿色汽车发展趋势

  1.1新能源

  天然气能源目前正在普及,并将长时间存在。天然气开采技术的提高,尤其是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提高,使得天然气可开采量急剧升高、开采成本越来越低。

  不过最终的未来动力,还是要靠电力。电动汽车的零污染、零排放、零噪音等特点,是别的动力无法比拟的。目前最大的瓶颈还在于电池技术。

  1.2汽车小型化、轻型化

  马被汽车淘汰,司机被无人驾驶技术淘汰。二三十年前,司机还是一项很专业的技能,现在已经普及,未来会继续演变成专业技能,仅存在于竞技赛中。无人驾驶技术提供的安全性,是任何司机无法做到的。鉴于高达93%的碰撞事故都是人的原因导致,采用智能车可以大大减少交通事故。

  1.3依托于互联网

  汽车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未来汽车中,领袖企业可能诞生于IT、互联网企业,而不是传统汽车制造商。IBM的电池技术、智能计算,谷歌的无人驾驶都是未来汽车的大势。

  2、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2.1传感器技术

  由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多样化,使其所需要的传感器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为此,研制新型、高精度、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传感器是十分必要的。未来的智能化集成传感器,不仅要能提供用于模拟和处理的信号,而且还能对信号作放大和处理。同时,它还能自动进行时漂、温漂和非线性的自校正,具有较强的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保证传感器信号的质量不受影响,即使在特别严酷的使用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精度。它还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优点,从而免受机械特性的影响。

  2.2多通道传输技术

  多通道传输技术由试验室将逐步进入实用阶段。采用这种技术后,使各个数据线成为一个网络,以便分离汽车中心计算机的信息。微处理机可通过网络接收其它单元的信号。传感器和执行机构之间要有一个新式接口,以便与多通道传输系统相联系。

  2.3数据传输载体方面的电子新技术应用

  汽车电子技术未来将实现整车控制系统。这一系统要求有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信息交换与控制系统,车用计算机的容量要求更大,计算速度则要求更高。由于汽车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量日益增多,采用高速数据传输网络日益显得必要。

  结论

  在我们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各个方面达成平衡条件。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我们应该认识到它是一个有背景有发展有历史的行业。在未来,应该不断正、整合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断完善,促进企业发展。才能使社会受益。

  参考文献

  [1]牟晓莉:新型汽车营销模式探讨[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

  [2]申荣卫.汽车电子技术[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3]熊永森,黄嘉宁.汽车文化[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汽车文化论文】相关文章:

论文化与民族文化01-01

论文化关联与文化翻译03-06

茶文化论文11-04

茶文化论文05-16

关联理论文化的语境论文11-19

跨文化交际论文05-17

公共领域的文化论文11-23

跨文化交际论文11-03

汽车营销毕业论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