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上博楚简《恒先》之“恒先”“恒气”窥探
摘要:《恒先》是一篇道家著作。本文通过“恒先”所具有的质、静、虚特点以及“或作”之情境,认为“恒先”即“道”、“恒气”,三者乃是同一个概念。其次,从生成论的角度探讨了“恒气”由“欲”而“作”所形成的和人事两种路向,二者实质上是殊途而同“复”,“复归于朴”。最后,通过分析道家中所具有的像“一”“气”等概念,道(“恒先”)与气的关系,以及道所具有的形上、形下之特点,进一步论证了《恒先》实为道家著作。
关键词:恒先恒气道欲作复
《恒先》篇出自《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三册,包含有恒、气、有、复、性、名、言等哲学概念。据李零教授认定,这是一篇首尾实具的道家著作。本文就是结合传世文献《老子》、《庄子》等道家著作对其中的“恒气”作一探析,仅以此示教于方家。
一、“恒先”即“道”、“恒气”
《恒先》篇开头云:
恒先无有,质、静、虚。质大质、静大静、虚大虚。①
就本体论而言,“恒先”即“道”。李零教授认为,“恒先”就是指先天地而生,独立不改,周行不殆,作为永恒创造力的“道”。恒,乃常恒、永恒;先,乃初始之端。“恒先无有”即说,道虚无,但实有(“气”)。道以空虚不排斥万物为实质,道的空虚可视作“常无”,实有气视作“常有”,“恒先”有三个特点:
一是“质”。“质”即是“朴”。道家视“道”为“朴”,《老子》曰:“道常无名,朴”(32章),“敦乎其若朴”(15章)。“朴”指原始自然质朴的存在,即“恒先”(“道”)。“朴”亦“无名”,称“无名之朴”(37章),就是纯朴未割、浑全未散的原点,亦可称为“小”(见《老子
【上博楚简《恒先》之“恒先”“恒气”窥探】相关文章:
《恒先》易解(上)03-06
上博藏竹书《恒先》试解03-26
试论《恒先》的“自生”03-20
在恒诚科技的实习日志11-24
基于恒频准滑模控制的PFC03-07
浅论桑恒昌诗歌的文本意义03-18
浅谈恒隆广场物业管理的设备管理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