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先》易解上

时间:2023-03-06 13:18:56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恒先》易解(上)

  

上博楚简《恒先》是上苍赐予中外学术界的又一件珍贵礼物。[1]庞朴先生谓之“首尾完好,有残无缺,文字工整,篇章清晰,诚为难得瑰宝。惟其思想内容,未必明白易晓,因而编联释读,多有商榷余地。”[2]它一问世,便再一次激发了中外学者的巨大研究热情,并已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3]在诸位前辈时贤的启发下,笔者在此略抒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为了讨论方便,先录出释文,以李零先生的释文为主,以庞朴先生的简序为准,兼容各家,断以己意,为方便排版,尽量径用今字,为标明次第,姑分两篇、五章[4]、十八节,竹简编号用黑方括号标出:

恒先【3背】[5]

一、恒先无,有朴、静、虚:朴,大朴;静,大静;虚,大虚。

二、自厌不自忍,或作。有或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

三、[昔]者未有天地,未【1】有作行,出生虚静,为一若寂,梦梦静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

四、气是自生,恒莫生气,气是自生自作。恒、气之【2】生,不独有与也。或,恒焉,生或者同焉。

五、昏昏不宁,求其所生:异生异,畏生畏,韦生非,非生韦,依生依。求欲自复,复【3】生之生行。

六、浊气生地,清气生天。气信神哉!云云相生,信盈天地,同出而异生,因生其所欲。

七、业业天地,纷纷而【4】多采物。先者有善,有治无乱;有人,焉有不善,乱出于人。

八、先有中,焉有外;先有小,焉有大;先有柔,焉【8】有刚;先有圆,焉有方;先有晦,焉有明;先有短,焉有长。天道既载,唯一以犹一,唯复以犹复。

九、恒、气之生,因【9】复其所欲。明明天行,唯复以不法。智既而亡思不天。

十、有出于或,生出于有,音出于生,言出于音,名出于【5】言,事出于名。或非或,无谓或;有非有,无谓有;生非生,无谓生;音非音,无谓音;言非言,无谓言;名非【6】名,无谓名;事非事,无谓事。

十一、恙宜利主,采物出于作。作焉有事,不作无事。

十二、与天之事,自作为事,甬以不可赓也。

十三、凡【7】言名,先者有疑,妄言之,后者学比焉。举天下之名虚属,习以不可改也。

十四、举天下之作,强者果天下【10】之大作,其冥尨不自若。作甬有果与不果?两者不废。

十五、举天下之为也,无夜也,无与也,而能自为也。【11】

十六、举天下之生同也,其事无不复。

十七、天下之作也,无许恒,无非其所。举天下之作也,无不得其恒而果述,甬或【12】得之?甬或失之?

十八、举天下之名无有法者,与天下之明王、明君、明士,甬有求而不虑?【13】

;

一、恒先无,有朴、静、虚:朴,大朴;静,大静;虚,大虚。

此句目前学者皆读为:“恒先无有,朴……”

按,《·天地》云:“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名。”其中的“泰初有无”与“恒先无”正相对应,[6]“泰”与“恒”正相对应,[7]“初”与“先”正相对应,“有无”与“无”正同。“无”与“虚”古韵同属鱼部,正好押韵,而“有”属之部,与“虚”不谐韵。古文献中“虚静”(含“虚”与“静”对举之例)比“静虚”(含“静”与“虚”对举之例)更为常见,《恒先》下文即有“出生虚静”,在此用“静虚”而不用“虚静”,当即为与“无”押韵之故。因此,读“恒先无有,朴……”虽然亦可,且“无有”确为古代文献所习用,但其文气有些不顺,不如读“恒先无,有朴……”文从字顺,韵谐意通。

1、恒先:道在宇宙演化之最初。恒:道也,宇宙之本原。本篇下文即云:“气是自生,恒莫生气。”[8]先:初也,太初,宇宙演化之最初。《广雅·释诂一》:“先,始也。”《庄子·知北游》:“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庄子·列御寇》:“迷惑于宇宙,不知太初。”

李零先生已指出,“恒先”已见于马王堆帛书《道原》“恒先之初,迵(洞)同大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混混)梦梦,未有明晦。”[9]并云:“‘恒先’是道”,“‘恒先’是‘道’之别名”,解释为“终极之先”,“就是指先天地而生,独立不改,周行不殆,作为永恒创造力的‘道’”。许多学者从之。

按,以“恒先”连读,作为一个复音词,固无不可,但鉴于“恒先”在古文献中极为罕见,帛书《道原》虽有一例,但颇可疑,[10]而“恒”与“常”则互通[11],在古文献中常为“道”之同义词,故在此以“恒先”为恒之先,以“恒”为道,似更合文义。该篇下文“气是自生,恒莫生气”即是明证。《》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常”在此训为恒常、永恒,用来修饰“道”。在某些语境中“常”可直接指代“道”,如《老子》第十六章“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五十五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帛书《经法·论约》:“不循天常”,《庄子·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荀子·天论》“天行有常”,等等。考虑到古文献因避汉文帝讳有改“恒”为“常”之例,许多“常”也许原本就作“恒”,而在帛书《老子》中,通行本《老子》中的“常”即多作“恒”。

从文字学上来考察,“恒”字渊源甚古。殷人先祖即有一位王恒。[12]《周礼·春官·司巫》:“国有大烖,则帅巫而造巫恒。”其以“恒”为名,说明“恒”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字。传本《归藏》、《周易》和马王堆帛书《周易》皆有“恒”卦。王家台秦简《归藏》有“恒我”卦,多者认为“我”系衍文,林忠军先生则提出“我”“决非衍文”。[13]无论如何,其与传本《归藏》、《周易》和帛书《周易》“恒”卦的紧密相关都是不言而喻的。《周易·恒》:“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周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周易·恒·彖》:“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通行本《周易·系辞上》之“大极”在帛书《系辞》中作“大恒”。《尚书·汤诰》:“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论语·子路》:“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帛书《经法·道法》:“天地有恒常,万民有恒事,贵贱有恒位,畜臣有恒道,使民有恒度。”帛书《经·三禁》:“行非恒者,天禁之。”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时雨进退,亡有常恒。……建恒怀民,五正乃明。”饶宗颐先生就此指出:“‘恒’的道理,在楚人的著作和记录中,特别流行,……楚俗对于‘恒’这一观念的重视,殊非偶然。”[14]由此可见,以“恒”为最高范畴的《恒先》再次现身楚地,亦殊非偶然。

2、无:无声无形,超言绝名,即《老子》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庄子·天地》“泰初有无”之“无”。《墨子·经下》:“无不必待有,说在所谓。”《墨子·经说下》“无若无焉,则有之而后无;无无焉,则无之而无。”

3、有:即《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之“有”。

4、朴:该字目前有“质”(李零)、“全”(李学勤)、“朴”(廖名春、李锐[15]、庞朴)、“素”(曹峰、李锐)、“初”(曹峰)[16]五种讲法。

按,从上下文来看,似以释“朴”为优。“朴”是古文献描述、指称“道”的习用词汇,而“质”、“全”用以描述“道”的情况颇为罕见。《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二十八章:“为天下谷,常德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第三十二章:“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第三十七章:“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天地》:“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文子·道原》:“故道者,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此五者,道之形象也。……纯粹素朴者,道之干也。……有形者遂事也,无形者作始也。遂事者成器也,作始者朴也。”《文子·自然》:“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大者无度量。”其中的“朴”即指称或描述“道”。

5、静:该字原作“”,李零先生读为“静”,李学勤先生读为“清”。廖名春先生认为:“文献中‘静虚’、‘清虚’并多见,但下文受‘大’修饰,读‘太静’不如读‘太清’。”

按,考虑到《恒先》紧承此句之“自厌,不自忍,或作”及下文之“浊气生地,清气生天”,该字似以释“静”为优,因为“静”与“作”呼应,而“清”与“浊”正对。文献中以“静”与“虚”对举之例比比皆是,如《》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管子·心术上》“天之道虚,地之道静。虚者不屈,静者不变,不变则不过,故曰不伐”,帛书《道原》“上虚下静,而道得其正”,《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焉。……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等等。其实,《恒先》下文即有“出生虚静”。

; 6、大:庞朴先生似径读“大”,廖名春先生读为“太”,李学勤先生则读为“大全、太清、太虚”。

按,大:读为太,极也,至也。“太”在古文中通作“大”,如《周易·系辞上》“易有大极”,《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左传》隐公十一年“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礼记·礼运》“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庄子·天道》“知谋不用,必归其天,此之谓大平,治之至也。……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运》“吾奏之以人,征之以天,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大清”,《庄子·山木》“大公任往吊之”,《庄子·田子方》“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其神经乎大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处卑细而不惫,充满天地”,《庄子·知北游》“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其中之“大”,陆德明《经典释文》皆注曰:“音泰。”《老子》第十七章:“大上下知有之。”《庄子·列御寇》:“及其牵而入于大庙。”其中之“大”,《经典释文》皆注曰:“音太。”

7、大朴:读为太朴,至朴,浑朴之极,相当于《易纬·乾凿度》和《列子·天瑞》之“太素”。《文子·自然》:“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大者无度量。”

8、大静:读为太静,至静,静寂之极,相当于《周易·系辞上》之“寂然不动”。《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9、大虚:读为太虚,至虚,虚无之极。郭店楚简《老子》:“至虚,恒也。”《庄子·知北游》:“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大虚。”帛书《道原》:“恒先之初,迵同大虚,……”

董珊博士认为:“《恒先》的作者意识到以来描述‘道’所受到的局限,所以,在列举了‘道’的三种属性‘朴’、‘静’、‘虚’之后,又着重加说明‘朴’为‘大朴’、‘静’为‘大静’、‘虚’为‘大虚’,以同一般所谓的‘朴’、‘静’、‘虚’区分开来。”说是。

【句意】“恒”(道)起初是“无”,(但这个“无”不是啥也没有),它以“朴、静、虚”的形式“有”(存在)着,而这里的“朴、静、虚”不是一般的“朴、静、虚”,而是最高程度的、达到极致的、无与伦比的“朴、静、虚”。郭齐勇先生指出:“《恒先》首句偏重于讲道的原始性、绝对性、无限性、先在性、超越性、终极性,是最高的抽象,偏重于讲道之体。”[17]



二、自厌,不自忍,或作。有或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

1、自厌:自足,安然自足,泰然自若,完善美满,冥然自合。厌:原作猒,通作厌,饱也,足也,满足;通懕,安也,安然;合也,冥然自合。庞朴先生训为“安祥自足”。说是。《说文》:“猒,饱也。”《集韵·豔部》:“厌,足也。”《尚书·洛诰》:“万年厌于乃德。”陆德明《经典释文》:“马云:厌:饫也。”《广韵·御韵》:“饫,饱也,厌也。”《说文》:“懕,安也。”《尔雅·释训》:“懕懕,安也。”《集韵·盐韵》:“懕,《说文》:安也。或作厌。”《诗经·小雅·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毛《传》:“厌厌,安也。”《诗经·秦风·小戎》:“厌厌良人。”毛《传》:“厌厌,安静也。”《说文》:“厌,一曰合也。”《国语·周语下》:“克厌帝心。”韦昭《注》:“厌,合也。”

作为宇宙本原的“恒”、“道”是安然自足、泰然自若、完善美满、冥然自合的,文献一再强调这一点。如《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管子·心术上》:“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淮南子·原道》:“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宇宙而章三光,甚而滒,甚纤而微。”

2、忍:忍耐,抑制,克制。《说文》:“忍,能也。”王筠《句读》:“能读为耐。”《广雅·释言》:“忍,耐也。”《玉篇·心部》:“忍,含忍也。”《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皇侃《义疏》:“忍,犹容耐也。”《离骚》:“纵欲而不忍。”《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

3、不自忍:不自我抑制,不能不,不得不,顺其自然。《庄子·在宥》:“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为者,天也。”帛书《经·本伐》:“道之行也,由不得已。”《列子·天瑞》:“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

4、或:读为域,宇也。《墨子·经下》:“宇或徙。”孙诒让《閒诂》:“《说文·戈部》云:‘或,邦也。’或从土作域,此即邦、域正字。”李学勤先生说:“‘域’训为界,和‘宇’意义类同,所以‘域中’、‘域外’即‘宇中’、‘宇外’,就道家宇宙论而言,系指空间。”朱渊清先生说:“《恒先》的域实际上只表明一个范围,而不是具象物质世界的宇宙。”[18]郭齐勇先生说:“‘域’是一个‘场’或‘场有’,不仅是空间,而且是时间。”皆可从。《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河上公《注》:“八极之内有四大,王居其一也。”此以“八极”释“域”。陈柱《老子集训》:“此‘域’字当作宇宙解。”

丁四新先生说:“‘域’这一概念在《老子》一书中只是给‘四大’依存和活动的空间乃至时间意义上无限敞开的一个‘场’;但无论如何,它还不是一个先天地生的存在者。它的明晰性和形而下的特性,与竹简所说‘或’的概念,明显不相类似。总之,‘或’,在竹简中可以肯定是一个混沌体,是或有气或无气,或无有或有的形上存在状态。”[19]可备一说。

5、作:兴起,行动。《说文》:“作,起也。”《诗经·大雅·常武》:“王舒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保作。”郑玄《笺》:“作,行也。”《》第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周易·乾·文言》:“圣人作而万物睹。”陆德明《经典释文》:“郑云:作,起。”“恒”“太静”,“自厌”,物极必反,故“作”。《周易·序卦》云:“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

6、焉:王引之《经传释词》:“犹于是也,乃也,则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有知,焉谓之友;无知,焉谓之主。”

7、有有:后一个“有”相当于《老子》第一章“有,名万物之母”、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之“有”。

8、始:相当于《老子》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之“始”,《易纬·乾凿度》和《列子·天瑞》之“太始”。

9、往:指“始”后的无限化生过程,相当于《老子》第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之“逝”、“远”、“反”。《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帛书《经法·四度》:“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事之李(理)也。”帛书《经·本伐》:“道之行也,由不得已。由不得已,则无穷。”《周易·系辞上》:“往来不穷谓之通。”《周易·序卦》:“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10、有始焉有往:与下文“求欲自复”相呼应。《周易·泰·九三》:“无往不复。”《文子·自然》:“夫道,至亲不可疏,至近不可远,求之远者,往而复反。”

【句意】作为宇宙本原的“恒”、“道”安然自足,又不自我抑制,自然而然便有空域兴起。有空域于是有元气,有元气于是有纯有,有纯有于是有太始,有太始于是有往复。刘贻群先生说,“域”、“气”、“有”等之间“只是一种次第关系,时序关系。它们也可能有因果关系,甚至母子关系,但那必须要有别的条件,必要的条件,否则我们是不能给‘焉有’以普通的‘生’的意义的。”[20]说是。

此节文字除了与《淮南子·天文》开篇“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一段颇相应合外,还可与其他一些文献互相发明。如《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一生水》:“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礼记·礼运》:“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越绝书·外传枕中》:“道生气,气生阴,阴生阳,阳生天地。”《易纬·乾凿度》:“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列子·天瑞》亦有与《易纬》相似之语。《白虎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春秋元命包》:“水者,天地之包囗,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腠液也。……元气之阳为天精,精为日,散而分布为大辰。”《子华子·大道》:“一者众之字也,道得之谓太一……太一也者,无不有家,能化一以为二,化二以为三,因三以成万物。”《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夫混茫之中,是名太初,实生三气……三阳之正气于水,枢其专精之名曰太一。太一,正阳也。……水涵太一之中精,故能润泽百物,而行乎地中。”

;

※ 以上为第一章。这是重见天日的又一珍贵的宇宙论,是一种新的宇宙本根论和生成论,有着典型的思想特征,可与许多其他文献相互发明。



三、[昔]者未有天地,未有作行,出生虚静,为一若寂,梦梦静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

此从廖名春先生读。有学者读为:([昔]者)“未有天地,未有作行、出生,虚静为一,若寂梦梦,静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此读固无不可,但终觉于文不顺,且“未有作行、出生”与“未或滋生”有重复之嫌,故不从。

1、[昔]者:原释文只有“者”。李学勤先生认为,“有始焉有往”“下脱去一重文号。‘有始焉有往’下断句,另以‘往者未有天地’起下一章。‘往者’意思是过去,古书常见。”有学者以“者”属上读,然诚如廖名春先生所说:“‘者’,疑为衍文。当然有‘者’也通,这样下文都是解释。但语气有点不太顺。”

按,李先生说颇有启发性,然“往者”在古书中虽亦常见,但较少作“过去”讲,古人在此语境下更常用“昔者”或“昔”,如在《》中,“往者”仅4见,《山木》“来者勿禁,往者勿止”,《徐无鬼》“请只风与日相与守河,而河以为未始其撄也,恃源而往者也”,《渔父》“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皆非“过去”之意。而“昔者”在《庄子》中则出现了21次,皆当“过去”讲,且皆在句首。其他多数古籍与《庄子》情况类似,如《论语》、《礼记》、《大戴礼记》、《孟子》、《荀子》、《左传》、《国语》、《战国策》、《淮南子》等等。“昔”在句首作“过去”讲亦常见,如帛书《经·成法》:“昔天地既成,正若有名,合若有刑。”据此,“者”应属下读,疑其后脱一合文号,或其前因形似而误夺“昔”字,或因形似而误将“昔”抄为“者”,似以前者可能性更大。“昔者”在句首作“过去”讲为古文献所习见,如上博楚简即有《昔者君老》一篇。

2、作行:作为,行动。《诗经·大雅·常武》:“王舒保作。”郑玄《笺》:“作,行也。”《墨子·经上》:“作,为也。”《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周易·系辞上》:“推而行之谓之通。”孔颖达《疏》:“因推此以可变而施行之,谓之通也。”“作”与“行”义同,可组成复音词。廖名春先生说:“文献常作‘行作’。”《周礼·秋官·野庐氏》:“以几禁行作不时者、不物者。”《商君书·垦令》:“声服无通于百县,则民行作不顾,休居不听。休居不听,则气不淫;行作不顾,则意必壹。”《管子·小匡》:“故卒伍之人,人与人相保,家与家相爱,少相居,长相游,祭祀相福,死丧相恤,祸福相忧,居处相乐,行作相和,哭泣相哀。”《鹖冠子·王鈇》:“祭祀同福,死生同爱,祸灾同忧,居处同乐,行作同和,吊贺同杂,哭泣同哀。”此处作“作行”,不作“行作”,当有与“静”、“同”、“明”、“生”押韵之故。

3、出生:在此与上下文义不合,“出”疑为“止”之误,两字在楚系文字中酷似,形似而误。止:静止。止生:静止不生,即上文之“大静”。《庄子·大宗师》:“生生者不生。”

4、为一:廖名春先生训为:“处于混沌。”陈静先生训为:“尚未分化的整全。”[21]皆可从。

5、寂:寂静。黄人二、林志鹏先生说:“‘寂’,整理者所读,殆以为是马王堆帛书《经法》‘虚无刑(形),其叔(从衣,寂)冥冥,万物之所从生’之‘叔(从衣)’,然依字形看,从水、哉声(下部歧出一人形),寔与‘(叔)’形不似,疑或可读‘哉’,《尔雅·释诂》云‘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则‘为一若哉’意即‘为一若始’,或者读‘俶’训‘始’,形容‘或’欲开始运动前,孤独单一之状态,如初始之无物素朴一般。”[22]

6、梦梦:读为冥冥,冥然无形。《尔雅·释训》:“梦梦、,乱也。”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郭璞《注》:“皆闇乱。”邢昺《疏》引孙炎曰:“梦梦,昏昏之乱也。”《尔雅·释训》:“儚儚、洄洄,也。”郭璞《注》:“皆迷。”《诗·大雅·抑》:“视尔梦梦。”《小雅·正月》:“视天梦梦。”黄人二、林志鹏先生说:“‘梦梦’,联绵辞也,亦见《楚帛书》‘梦梦墨墨’、马王堆帛书《道原》‘湿湿梦梦,未有明晦’,又可为‘萌萌’、‘蒙蒙’、‘瞢瞢’、‘冥冥’,皆以音近假。”董珊博士说:“‘寂寂’是形容不动的状态,‘梦梦’是说昏乱的样子。二者都是描述‘道’在运行之前的混沌状态。”皆可从。《》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知北游》:“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之论者,谓之冥冥,所以论道而非道也。”《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帛书《经法·道法》:“其寂冥冥。”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梦梦墨墨,亡章弼弼。”《文子·道原》:“窈窈冥冥。”

7、或:犹有也。王引之《经传释词》:“或,犹有也。……古‘有’字通作‘或’。……《易·益·上九》曰:‘莫益之,或击之。’‘或’与‘莫’相对为文,‘莫’者,无也;‘或’者,有也。……‘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系辞传》)‘或’亦‘有’也。‘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礼器》)‘有’亦‘或’也。是‘或’、‘有’二字,随举一言而其义皆通也。”

【句意】起初未有天地,未有作行,静止不生,虚静空灵,浑然一体,似乎寂然不动,冥然无形,清静混同,而未有光明,未有生成。《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帛书《经法·道法》:“虚无形,其寂冥冥,万物之所从生。”帛书《道原》:“恒先之初,迵同大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文子·道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惟象无形,窈窈冥冥,寂寥淡漠,不闻其声,吾强为之名,字之曰道。……夫道者,陶冶万物,终始无形,寂然不动,大通混冥;深闳广大,不可为外;折毫剖芒,不可为内;无环堵之宇,而生有无之总名也。”



四、气是自生,恒莫生气,气是自生自作。恒、气之生,不独有与也。或,恒焉,生或者同焉。

1、气是自生,恒莫生气,气是自生自作:《庄子·在宥》:“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

董珊博士认为:“‘是’当读为‘寔’,训为‘实’,在句中做表示强调语气的副词,而非判断动词‘是’。”亦通。

曹峰先生说:“‘恒莫生气’可以这样理解,由‘气’形成的万物并非‘恒’故意地、有目的地、有意识地生成出来的。‘自生’必须与‘自化’、‘自然’等概念结合起来研究,《恒先》上篇论述宇宙生成论中的‘自生’,目的是为了导出下篇‘自为’之的合理性。”[23]可从

2、恒、气之生:作为宇宙本原的恒、气的存在状态和生成万物的过程。

有学者将“恒气”连读,作为一个词。鉴于其紧接“气是自生,恒莫生气,气是自生自作”,又紧承“不独有与”,似以读“恒、气”、作为两个词为宜。

3、不:借为丕,作语气助词或训为大皆通。《诗经·周颂·清庙》:“不显不承。”《孟子·滕文公下》作“丕显”、“丕承”。王引之《经传释词》:“《传》云:‘显于天矣,见承于人矣。’则‘不’为发声可知。”《孟子·滕文公》引《书》:“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王引之《经传释词》:“‘丕’则发声也,字通作‘不’。”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不假借为丕。”《尔雅·释诂》、《说文》:“丕,大也。”《尚书·大禹谟》:“嘉乃丕绩。”孔《传》:“丕,大也。”郝懿行《义疏》引戴震《毛郑诗考正》:“凡《诗》中‘不显’、‘不承’、‘不时’、‘不宁’、‘不康’,皆当读为‘丕’。《诗》之‘不显不承’即《书》之‘丕显丕承’也。”《尔雅·释虫》:“不蜩,王蚥。”郝懿行《义疏》引翟灏《尔雅补郭》:“《诗》、《书》及古金石文‘不’多通‘丕’。丕,大也。”

又,“不”亦可借为 ,通作疑,叠韵而假,训为定,止,不移,不改。《尔雅·释言》:“疑,戾也。”郭璞《注》:“戾,止也。疑者亦止。”《尔雅·释诂》:“戾,止也。”《说文》:“戾,曲也。”段玉裁《注》:“曲必有所至,故引申为止,为待,又为定。”《诗经·采》:“亦是戾矣。”毛《传》:“戾,至也。”郑玄《笺》:“戾,止也。”《国语·晋语四》:“可以戾也。”韦昭《注》:“戾,定也。”《说文》:“ ,未定也。”段玉裁注:“未,衍字也。《大雅》:‘靡所止疑。’《传》云:‘疑,定也。’《笺》云:‘止息。’《礼》十七篇多云‘疑立’,[24]郑于《士昏礼》云:‘疑,止立自定之貌。’于《乡饮酒礼》云:‘疑,读如然从于赵孟之。疑,止立自定之貌。’于《乡射礼》云:‘疑,止也,有矜庄之色。’《释言》:‘疑、休,戾也。’郭云:‘戾,止也。疑者亦止。’按,已上‘疑’字即《说文》之‘ ’字,非《说文》训‘惑’之‘疑’也。疑、 字相似,学者识疑不识 ,于是经典无 ,于许书‘定也’之上增之‘未’字矣。 从矢声,其字在古音十五部,故《桑柔》以与、资、维、阶为韵,郑注《礼》读如。若疑字,古音在一部,其字从子、从止、从 省,会意,非矢声也。”其说可从。[25]王筠《说文解字句读》:“ 与疑同,而各有别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经传皆以疑为之,而本字废置不用。”皆从之为说。《仪礼·公食大夫礼》:“宾立于阶西,疑立。”郑玄注:“疑,正立也,自定之貌。”《诗经·大雅·桑柔》:“靡所止疑。”陆德明《经典释文》:“疑,鱼陟反,定也。”朱熹《诗集传》云:“疑,读如《仪礼》‘疑立’之‘疑’,定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疑者, 字之假借。《说文》:‘ ,未定也。’段玉裁曰‘未’为衍字。是也。盖即本毛《传》‘疑,定也’为训。……《诗》言‘靡所止疑’与下章‘靡所定处’同义。”《荀子·王制》:“无所凝止之。”杨倞《注》:“凝,定也。”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凝,当作疑,止定之貌。见《诗·桑柔传》及《仪礼·士昏》等《注》。荀书凝字古本必皆作疑,今改作凝,经典亦多改凝,人皆知凝而不知疑矣。《庄子》‘用志不分,乃疑于神’今亦改凝。”《列子·天瑞》:“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陶鸿庆《读诸子记·列子》:“疑者,止也。……《诗·桑柔》:‘靡所止疑。’孙卿《解蔽》篇:‘而无所疑止之。’皆与‘止’连文,是‘疑’与‘止’同义。此云‘疑独’,亦谓止于独。”严北溟、严捷注云:“疑——固定不变。……文中的‘疑独’,即谓独立永存的意思”。[26]

4、不独:即“丕独”(或“疑独”),相当于《老子》第二十五章之“独立而不改”,《庄子·田子方》“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之“独”,帛书《道原》“上道……独立不偶,万物莫之能令”之“独立不偶”,和《列子·天瑞》“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之“疑独”。《淮南子·原道》:“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文子·》:“一也者,无适之道也,万物之本也。”王利器《文子疏义》:“‘适’、‘敌’古通。”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5、与:助也,辅助,相辅相成。《》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马叙伦《校诂》:“与,读与助之与。”高亨《正诂》:“《吕氏春秋·乐成》篇:‘孰杀子产?吾其与之。’高注:‘与,助也。’”《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与魏以劲之。”高诱《注》:“与,犹助也。”《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朱熹《集注》:“与,犹许也,助也。”

《慎子·德立》:“害在有与,不在独也。”是“与”、“独”对举之例。

6、或:读为域,宇也。

7、或,恒焉,生或者同焉:王志平先生训为:“‘域’是永恒的,而生‘域’的(也即‘恒’)与此相同,也是永恒的。”[27]可从。

【句意】气是自己生成的,作为宇宙本原的恒(即道)不派生气(因为气原本就是恒的一部分,或者就是恒本身),气是自己生成、自己作为的。作为宇宙本原的恒、气在其存在和生成万物之时,既是独立而不改的,又是相辅相成的。宇宙是永恒的,生成宇宙的道同样是永恒的。

;



五、昏昏不宁,求其所生:异生异,畏生畏,韦生非,非生韦,依生依。求欲自复,复生之生行。

1、昏昏不宁:混沌不宁,与上文“自厌不自忍”相应。

廖名春先生说:“‘昏’与‘混’,两字韵同声近,当可互用。《孟子·离娄下》:‘源泉混混,不舍昼夜。’《晋书·傅咸传》:‘江海之流混混,故能成其深广也。’‘混混’同‘滚滚’,是水奔流不绝的样子。‘不宁’,不止息。”陈静先生引《淮南子·原道》的“混混滑滑”,说“昏昏”即是“混混”;“混混不宁”,是以水流奔腾来形容气的蒸腾、弥漫、翻滚之状。陈丽桂先生说:“其实‘混混滑滑’原本就是指水势奔腾、翻滚之状,而不只是‘奔腾’。”[28]亦皆通。

2、异:异常,奇异,诡异。《说文》:“异,分也。”段玉裁《注》:“分之则有彼此之异。”《释名·释天》:“异者,异于常也。”《玉篇·异部》:“异,殊也,怪也,尤也。”《广韵·志韵》:“异,奇也。”

3、畏:可畏,恐怖。《广雅·释诂二》:“畏,惧也。”《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4、韦:乖违,违反。《说文》:“韦,相背也。”朱骏声《通训定声》:“经传多以违为之。”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韦”之甲骨文“象两人相背行,又象两足有隔,乃违之本字也。后借为皮韦字,而出违代韦,本义废矣。”

5、非:非常,反常。《说文》:“非,违也。”《广韵·之韵》:“非,不是也。”

6、韦生非,非生韦:李学勤先生认为“韦生非,非生韦”有倒文,当作“韦生韦,非生非”。[29]说是。

7、依:依存,因循。《说文》:“依,倚也。”《广雅·释诂三》:“依,恃也。”《尚书·无逸》:“则知小人之依。”孔安国《传》:“则知小人之所依怙。”《诗经·小雅·小旻》:“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郑玄《笺》:“谋之善者俱违背之,其不善者依就之。”《·养生主》:“依乎天理。”《离骚》:“愿依彭咸之遗则。”

8、求欲:想要,期望。《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夫多贪,求欲无厌。”《吕氏春秋·离俗览·为欲》:“文公可谓知求欲矣。”《战国策·赵策二》:“夫断右臂而求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无危,岂可得哉?”

9、复:返也,返回,回归,返本归真。《尔雅·释言》:“复,返也。”《周易·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周易·复》:“复:亨。……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何妥曰:“复者,归本之名。”《周易·复·彖》:“‘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王弼注:“复者,反本之谓也。”《周易·杂卦》:“复,反也。”《尚书·舜典》:“卒乃复。”郑玄《注》:“复,归也。”《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庄子·秋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在宥》:“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庄子·天地》:“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帛书《经·姓争》:“天稽环周。”帛书《经·成法》:“循名复一,民无乱纪。”《文子·自然》:“夫道,至亲不可疏,至近不可远,求之远者,往而复反。”《淮南子·原道》:“大道坦坦,去身不远,求之近者,往而复反。”

10、复生之生行:《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周易·乾·彖》:“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朱熹《本义》:“各正者,得于有生之初。”《周易·序卦》:“复则不妄矣。”《庄子·齐物论》:“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句意】宇宙本原混沌不宁,探求它所生成的事物:奇异的属性生成奇异的事物,可畏的属性生成可畏的事物,乖违的属性生成乖违的事物,反常的属性生成反常的事物,依顺的属性生成依顺的事物。所有事物都想要自我反本归真,返回天生本真的生长正道。



六、浊气生地,清气生天。气信神哉!云云相生,信盈天地,同出而异生,因生其所欲。

1、浊气生地,清气生天:《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淮南子·天文》:“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列子·天瑞》:“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易纬·乾凿度》与《列子》几同。《说文》:“地,元气初分,清轻阳者为天,浊重阴者为地,万物所陈列也。”

2、信:确实,诚然。后一“信”亦可借为伸,训为伸张,充满。

3、神:神奇无比,神妙莫测。《周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周易·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4、云云:迄无确诂,联系上文“浊气生地,清气生天”,及《老子》第三十二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周易·泰·彖》“天地交而万物通”、《周易·否·彖》“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周易·咸·彖》“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周易·归妹·彖》“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周易·序卦》“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帛书《经·果童》“夫天有[恒]干,地有恒常,合[干与]常,是以有晦有明,有阴有阳。……地俗(育)德以静,而天正名以作,静作相养,德虐相成;两若有名,相与则成,阴阳备物,化变乃生。”帛书《经·观》“(上残)为一囷,无晦无明,未有阴阳。阴阳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为两,分为阴阳,离为四时”、《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成和,而物生焉”、《庄子·秋水》“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至乐》“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30]”、《鹖冠子·环流》“阴、阳不同气,然其为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和《越绝书·外传枕中》“阴、阳气不同处,万物生焉”,等等,“云云”当借为氤氲,音似相假,指天地阴阳二气交感绵密之状。《周易·系辞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陆德明《经典释文》:“絪,本又作氤,同,音因。缊,本又作氲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纡云反。”李鼎祚《集解》引虞翻云:“天地交,万物通,故‘化醇’。”此以“交”释“絪缊”。孔颖达《疏》:“絪缊,相附着之义。言天地无心,自然得一,唯二气絪缊,共相和会,万物感之,变化而精醇也。天地若有心为二,则不能使万物化醇也。”朱熹《本义》:“絪缊,交密之状。醇,谓厚而凝也,言气化者也。”来知德《集注》:“絪,麻線也。缊,绵絮也。借字以言天地之气缠绵交密之意。醇者,凝厚也,本醇酒,亦借字也。天地之气本虚而万物之质则实,其实者乃虚气之化而凝,得气成形,渐渐凝实,故曰‘化醇’。”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絪缊借为氤氲,阴阳二气交融也。醇,纯也,均也。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融,则万物之化均遍。”诸说虽略有差异,但于“絪缊”则皆可通。

有学者据《》第十六章“夫物芸芸”(郭店楚简本作“天道员员”)、《·在宥》“万物云云”而训此“云云”为众多、万物、纷然杂陈、运而不已、圆转不已、周而复始等,虽然亦似可通,但终觉于义未洽。古今学者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31]

5、云云相生,信盈天地:阴阳二气氤氲相生,充盈于天地之间。

6、因:因而,于是。

7、同出而异生,因生其所欲:帛书《经法·道法》:“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祸福同道,莫知其所从生。”汉简《文子》2371号简:“天形其物各不同。”[32]

【句意】宇宙本原中的浊气生成地,清气生成天。气真是神奇啊!阴阳二气氤氲相生,二气及其生成的万物充盈于天地之间。万物虽然同出于宇宙本原,却是具有不同性质的不同事物,于是产生了各自不同的需要。

;

※ 以上为第二章,是对第一章的展开阐述,许多语汇、思想可与文献、《易传》等相互参酌。



[1] 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版。下引李零先生说即出自此书,不再出注。

[2] 庞朴:《〈恒先〉试读》,“简帛研究”网。下引不注。

[3] 主要见于“简帛研究”网“上博三专栏”和“2000”网“清华大学简帛研究”专栏。

[4] 第一、二节为第一章,三至六节为第二章,七至九节为第三章,十节为第四章,十一至十八节为第五章。前三章为上篇,重点论述天道;后两章为下篇,主要论述人事。

[5] 《恒先》自题篇名。

[6] 董珊博士已指出这一点,见董珊:《楚简〈恒先〉初探》,“简帛研究”网。下引不注。

[7] “泰”与“太”古通(说见下文),“太”、“恒”皆可指道,故曰:“泰”与“恒”正相对应。《老子》第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据《庄子·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强为之名曰大”之“大”当读为“太”,为“道”之别名。因为《老子》常以“一”指称“道”,如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第二十二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等,而在《老子》中没有比“强为之名曰大”之“大”更适合读为“太”之例。张岱年先生早已指出:“大读为太,前人皆直读为大字,实非。《庄子·天下篇》述老聃关尹之学云:‘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昔人或以常无有三字分读,甚是,而太一二字亦应分读,谓太与一。一即‘道生一’之一,太即此文大字。如此文大字非太,何《天下篇》谓老子之学生以太一,而今《老子》中有一而无太?又《老子》下文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是非独道为大,何得以大为道之名乎?”见张岱年:《大纲》,中国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7页。其中“学生”之“生”当作“主”。钟泰先生与张岱年先生的观点几同,见钟泰:《庄子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85-786页。

[8] 丁四新先生指出:“在竹简《恒先》篇中,‘恒’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具有恒常不动、恒常不变之义,而‘恒先’只是‘恒’的端先。作者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变有的物事世界,通过对此变有世界的反思而领悟到‘恒’的世界,显然‘恒’是‘道’(本体与作用)的根本特性,而‘恒先’或‘恒初’则极言恒常之极,从纯粹精一处而言道体自身(本体),也就是帛书所说的‘道原’一概念。”亦通。见丁四新:《帛书〈道原〉集释》,“简帛研究”网2004年8月7日。

[9] 帛书《道原》的原整理者释“恒先”为“恒无”,李学勤先生改释为“恒先”。见李学勤:《古文献丛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页;《楚简〈恒先〉首章释义》,“孔子2000”网或“简帛研究”网。下引不注。

[10] 例如,丁四新先生即认为:“李学勤等先生将‘恒无’读作‘恒先’,也难以成立。在帛书中‘无’与‘先’,字形颇为相近。单纯从字形来看,释‘无’与‘先’都有可能。但是从义理上来看,将《道原》首句释读为‘恒先之初’,则产生出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恒先’一词的内涵问题,其次是‘恒’与‘先’两个词素的涵义问题,再次是‘恒先之初’中的‘先’与‘初’的关系问题。”见丁四新:《帛书〈道原〉集释》,“简帛研究”网。

[11] 《尔雅·释诂》、《说文》:“恒,常也。”《玉篇·心部》:“恒,常也,久也。”《玉篇·巾部》:“常,恒也。”《周易·乾·文言》:“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恒”与“常”互文义同。《周易·坤·彖》:“先迷失道,后顺得常。”“道”与“常”互文义同。

[12] 参阅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卷九;《古史新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0页。

[13] 林忠军:《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14] 饶宗颐:《帛书〈系辞传〉“大恒”说》,《道家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5] 廖名春:《上博藏楚竹书〈恒先〉简释》(修订稿);李锐:《〈恒先〉浅释》。均见“简帛研究”网。下引不注。

[16] 见李锐:《〈恒先〉记两则》,“孔子2000”网;《“气是自生”:《恒先》独特的宇宙论》,《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3期。后两说只是猜想,姑置不论。

[17] 郭齐勇:《〈恒先〉——道法家形名思想的佚篇》,“简帛研究”网。下引不注。

[18] 朱渊清:《“域”的形上学意义》,“孔子2000”网及“简帛研究”网。

[19] 丁四新:《有无之辩和气的思想——楚简〈亘先〉首章哲学释义》,《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3期。

[20] 刘贻群:《试论《恒先》的“自生”》,“简帛研究”网。下引不注。

[21] 见陈丽桂:《上博简(三):〈亘先〉的义理与结构》,“简帛研究”网。下引不注。

[22] 黄人二、林志鹏:《上博藏简第三册恒先试探》,“简帛研究”网。下引不注。

[23] 曹峰:《从“自生”到“自为”——〈恒先〉哲学探析》,“孔子2000”网。

[24] 如《仪礼·乡射礼》:“宾升西阶上疑立。……主人阼阶东疑立。”

[25] 其中,“赵孟”当作“赵盾”。段玉裁的基本结论勿庸置疑,只是有些字词、句读尚有歧异。《仪礼·士昏礼》:“妇疑立于席西。”郑玄《注》:“疑,正立自定之貌。”或读为“疑,止。立,自定之貌。”《仪礼·乡饮酒礼》:“宾西阶上疑立。”郑玄《注》:“疑,读为‘疑然从于赵盾’之‘疑’。疑,正立自定之貌。”《春秋公羊传·宣公六年》:“然从乎赵盾而入。”何休《注》:“然,壮勇貌。”二者可以相通,贾公彦《仪礼注疏·乡饮酒礼》即以为“其义不殊,字义与何少异也。”然以何休《注》为优。此中多有歧异,皆从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本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从《四部精要》本。

[26] 严北溟、严捷:《列子译注》,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列子·天瑞》:“不生者疑独。”晋人张湛《注》:“不生之生,岂可实而验哉?疑其冥一而无始终也。”唐人卢重玄《解》:“神无方比,故称独也,曰‘独立而不改’也。疑者,不敢决言以明深妙者也。”恐皆非。

[27] 王志平:《〈恒先〉管窥》,“简帛研究”网。

[28] 陈丽桂:《上博简(三):〈亘先〉的义理与结构》,“简帛研究”网。下引不注。

[29] 见前引廖名春先生文。

[30] “生”字据刘文典《补正》补。

[31] 参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00-301页;陈鼓应主编:《研究》第17辑,三联书店1999年版;姜广辉主编:《》第20辑,辽宁出版社2000年版;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8页。

[32]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释文》,《文物》1995年第12期。下引不注。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恒先》易解上】相关文章:

浅谈解肝煎的临床应用07-26

巧用晨昏线妙解日照图04-21

苏宁易购电子商务模式案例分析论文08-09

木质素热解失重特性及其气相产物释放规律05-02

浅论物权法上的区分原则06-13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模式究讨08-05

《范进中举》自测训练(上)08-12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的浅谈04-29

法国民法上的“表见行为”06-08

SiC衬底上SiCGe外延薄膜的结构分析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