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周易、太极代数与直觉思维
(一);周易与太极代数本人在《周易研究》1992年第一期(总第十一期)上发表了"太极代数"一文。
太极代数源于周易是显而易见的。读者可以看出,一元三级太极模型源于"伏羲八卦次序图",一元六级太极模型源于"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而二元、三元太极模型只是将一维的"伏羲次序图"推广到二维和三维。并由此推出三维以上的多维太极模型。
太极代数的二分法源于《周易;系辞》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数的二进制表示法也依照易卦阴阳两爻的二值,因此也同易卦一样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
太极代数中"隶属程度"的概念,可以使我们更深刻解汉易中,"亲比"、"得比"、"相应"等不仅反映出的"中庸"思想,同时也符合现代科学的系统思想。
易中"太极"这一概念,非常接近我们今天从最广义的意义上理解的"系统"概念。
我们今天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针对提出的目标和问题作出系统模型,求得解决的方案,以我们的行动,这和古人应用《周易》以解决疑难问题是类似的。
正因为《周易》极大地影响了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所以,源于《周易》的太极代数必然反映了东方思维方式中的某些本质的特点,使得太极代数不同于
(二);定性与定量;
《周易》中蕴含着精辟的思想,这一点今天已是人们不争的共识。
然而,当初《周易》除了担负着哲学的任务,还担负着科学的使命。哲学只要求定性的判断,科学还要求有定量的分析。
太极代数采用一分为二的方式层层推进,逐步达到令人满意的精度要求。
一分为二的方法,在人们进行思维判断时屡屡采用。但是人们仅仅用它作为"定性"的方法,以判断是非、曲直、真假、善恶、美丑……然而,从科学的立场出发,仅有"定性"的判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定量"的分析。太极代数采用层层"定性"的方法,逐步逼近"定量"的要求。
例如,当班主任说某学习成?quot;不好"时,这只是一个定性的判断,这是在一元一级(两仪)层次上,如果说该生学习成绩"较差"。意思是说他在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中还不算是"很差"的,这就不仅是一个定性的判断,而是其中已经包含有一点"定量"的成分了。即在"很好、较差、很差"这四个等级中他属于第三等级。这是在一元二级太极(四象)层次上,如果班主任将该学生六门学科的每一门都进行一次"好"与"不好"的定性的判断,根据太极代数可以将他的成绩列出,例如为100111,它是在S16的64个等级中列第40位。如果将该生每一门学科成绩进行二次定性,经太极代数的"合运算"例如为100111,000011,即在S26的2,816个等级中列第2,500位,其定量的程度已相当高了。
因此,可以说,太极代数通过层层定性的方法达到适当的定量化,能够使许多不严谨、不科学、缺少量化的领域(如科学、思维科学等)有可能加强定量化,从而更为科学化。;
(三)精确与模糊
太极代数逐步逼近的终点并不是绝对的精确,而只是达到适当(令人满意)的精度为止。因此,太极代数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模糊。或者说,模糊性是太极代数的基本特性。
模糊!不精确!这并不是太极代数的缺陷,而恰恰是太极代数的优点所在。
在很多情况下,绝对精确是完全必要的。这时,我们可以采用西方的、分解的、微观的思维方式以及已掌握的数学方法。太极代数绝对没有取而代之的意图。;
但是,也在很多情况下,绝对精确不仅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常常是没有必要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这时,"模糊"常常不仅是可行的,甚至是更好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系统十分庞大,不仅包含诸多的因素,而且每一个因素又包含诸多的变量。这时,如果要求每一个因素的每一个变量都十分精确,计算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尽管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使得许多人们不可能完成的运算成为可能,但是仍然有很多计算是现代电子计算机也无法承受的。;
例如,下棋是一种数学性很强的游戏。棋手每下一步棋,都要经过认真的计算。一个好的棋手往往能够计算出以后的十几步甚至几十步棋。最近,名为"更深的蓝"的大型电子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据一些与电子计算机较量过的国际大师们介绍,与计算机对弈必须有很大的耐心,因为"计算机下得太慢了"。
中国象棋比国际象棋要复杂一些。吴韧是研究中国象棋计算机的权威,他研制的名为"NKW"的计算机是目前该领域中最好的。记者采访吴先生时观看了一盘人机对局。NKW的对手是曾获全国高校中国象棋赛冠军的石刚。经过32分5秒的战斗,NKW败下阵来。
吴先生说:"人总是比计算机聪明。"并且指出计算机与人的根本不同在于"人有直觉","能够整体的把握棋势"。这说明人更为深谋远虑,能够预想更多步以后的棋势。这难道不需要更多的计算时间吗?难道人脑的运算速度比计算机更快吗?显然不是。
人虽然在某一个具体的、局部的计算上不如计算机,但在棋势整体的"把握"上优于计算机。这种对整体把握并不是局部精确计算的简单累加。否则,在局部精确计算方面不如计算机的人脑,怎么可能在累加后反而超过计算机呢?这种对于整体的把握显然采用了另外的方法。
这"直觉"就是另外的方法。
直觉是什么?是说不清、道不明,不可捉摸的吗?不是。;
一个没有经验的棋手,不可能凭"直觉"把握整个棋势。
人的所谓"直觉",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是在瞬间对诸多复杂因素的诸多复杂变化的综合判断。这种判断的依据是"模糊"的。正因为它模糊,所以简单明了,使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出结论。
同时,也正因为它模糊,所以容易出现差错。绝大多数人是不能战胜NKW的,他们的直觉并不一定引导他们走向胜利,这是因为"直觉"往往缺乏充足的依据,这种定性判断的先天不足就是缺乏定量分析。
直觉常常令人感到作捉摸不定,虽然没有充足的理由来肯定它,可没有充足的理由来否定它。所以人们一说到"这是一种直觉"时,就意味着到此为止,不需要再做更多的解释了。
太极代数就是要对人们的这种所谓"直觉"思维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看看"直觉"到底是怎样对诸多复杂因素的诸多复杂变化进行综合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同时给以科学的数学描述。
仅有模糊是不够的,仅有精确也是不够的。只有在模糊和精确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点,即"令人满意的精度"。这正是太极代数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四)太极代数与直觉思维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实际问题,思考、计算、判断,寻找对策,然后作出抉择,这正如下棋一样。这时我们可以依赖"直觉",也可以应用太极代数。
当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多元系统来考察。
首先,我们要明确系统的"元"数,从我们的考察目的出发,找出影响系统的各个因素。保证一切与之相关的因素包括在系统之内,不要有所遗漏;同时将不相关的因素排除于系统之外。
其次,我们要明确系统的边界,确定各相关因素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将不相关的变量值排除于系统边界之外。
接着要确定在这些因素中,哪些是最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将这些因素按照主次排出一个顺序。有些因素的主次顺序是一目了然的,可是常常一些因素的主次没有明显的顺序关系。这时我们可以从某种特定的角度来看,也许顺序关系就比较明显了。依此可以制订出一个排序的准则。因为太极模型要求元素必须是有序的。此时必须牢记我们自己制订的排序准则,只是在这一前提下模型才是成立的。如果排序准则变化了,模型也必须随之而变,才能保证它的正确性。当我们不能确定某一排序是绝对正确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别制订不同的排序,建立起相应不同的太极模型,最终将得到不同的对策,供我们选择。仍以下棋为例,不同的排序准则能够体现不同棋手的风格特点。
接下来我们要开始具体分析了。当然是从一级子太极入手。将每个因素作为一元,M个因素就有M元,对它们分别作一分为二的"定性"判断,就会得到2m;个方案可供选择。这时,也许我们已经可以淘汰一批方案,留下一个或几个方案。但是这只是粗略的方案,其精确还不能令我们满意。于是可以将这几个子太极作进一步的考察。已经淘汰的子太极可以放弃不再考虑,这就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正如围棋中棋手在下一个棋子时,并不需要将棋盘上所有空着的点都考虑计算一番,"直觉"能够告诉他只有哪些部分才是棋局的关键所在,除此以外的部分是想也不想的。
当我们层层筛选,最后只剩下几个乃至一个方案,而且这个方案的精确度已经令人满意时,先不要忙于作出决定。再回过头来考虑一下,我们原来制订的排序准则有没有问题,是否换一个角度出发,产生另外的排序,从而产生另外的方案。好像棋手在下围棋时,已经找到了最佳攻击点,这时仍不急于落子,而是再从防守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棋是否还有弱点,是否给对手留下了对自己更为严厉的攻击点。;
随着排序准则的改变,太极模型将提供不同的方案。将几套方案进行比较,也许还需要找出新的元素,建立新的太极模型,然后再来分析、判断、定性、定量……最终确定自己的决策。
如此作出决策,也许比单?quot;直觉"要慢一些,却更可靠、更科学。
将来根据"太极代数"的思想编制出"太极思维"程序软件,不仅能面对庞大、复杂的问题迅速作出正确、科学的抉择,而且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周易、太极代数与直觉思维】相关文章:
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03-18
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的论文12-06
《周易》、武术与灵感思维03-06
谈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03-20
《周易》与《乐记》12-17
周易的现代反思11-21
Peirce*逻辑代数03-02
《周易》与现代管理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