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儒家的知识论传统与扬雄的重智思想
一、
在先秦各家学说中,对于知识和智慧一直就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正如余英时所指出的,始终存在着重智与反智两条线索,而且,这两条线索不仅存在于儒、道、法等不同的派系之间,也存在于内部。
在道、法诸家中,对知则历来表现出一种轻视乃至反对的态度。法家将思想中的愚民学说发挥到了极至。在《淮南子》里,充满了对智能的轻视和对于思辨的抹杀[1]:
夫先知远见,远视千里,人才之隆也,而治世不以责于民;博闻强志,口辨辞给,人智之美也,而明主不以求于下;敖世轻物,不污于俗,士之伉行也,而治世不为民化;神机阴闭,??? 无迹,人巧之妙也,而治世不以为民业。故苌弘师旷,先知祸福,言无遗策,而不可与众同职也;公孙龙折辨抗辞,别同异,离坚白,不可与众同道也......鲁般墨子以木为鸢而飞之,三日不集,而不可使为工也......视高下不差尺寸,明主弗任......故国治可与愚守也。(《齐俗》篇)
从儒家内部看,虽然将知识即向外的学习看作是成就的必要条件,但在仁智两者之间,他还是有所偏重的。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和智往往是成对出现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和智代表生活的两种不同的风格,但当孔子断言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乐,智者利仁”(《论语·里仁》),一个人离开了仁既不能长期经受得起贫困,也不能长期经受得起安乐,他在仁、智中间偏重于何者就十分明确了。智必须由仁来维持,而为了达到仁又必须有智。“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论语》中的智,有时也带有贬义地专指零碎的或无关紧要的知识,如“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有时,无智也可能具有敏于感受或灵活变通的意思:“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甚至智的对立面愚,也可在特殊情况下被当作内在力量的确证而博得赞许:“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到了孟子,在其心性之学中,几乎完全忽略了智性层面,因而从总体上看,对知识则采取了一种较为轻视的态度。《孟子》说:“所恶夫智者,为其凿也。”如果仅从传统文献来看,似乎在儒家主要人物中,唯有荀子对知识较为重视。荀子特别强调学习礼义的重要性,极大地弘扬了孔子心性之学的智性层面,成为后世重智主义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荀子强调必须通过心的知虑工夫而知“道”,学习师法,认识礼义,用礼义节制欲望,节制情性,使正理平治,使个人化性起伪。不仅如此,荀子还具体论证了心知“道”的理由,提出了虚壹而静,以达大清明的一整套认识理论,把孔子学诗学礼的智性思想大大具体化、理论化了。荀子遏制了孟子单纯发展仁性理论的倾向,成为孔子之智性与宋明联系的桥梁[2]。;
二、
扬雄思想中,一个最值得我们重视的现象就是他对智性的重视。在扬雄看来,“智”是成为圣哲的必需条件。
天下有三门:由于情欲,入自禽门;由于礼仪,入自人门;由于独智,入自圣门。(《法言》卷三《修身》)
在这段论述中,扬雄乃是模仿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将人分为“禽”、“人”、“圣”三品,任由情欲驱使的乃是如禽兽般的下人,可由礼仪教化的是普通的中人,具有超绝众人的智慧才是圣人。值得注意的是在扬雄看来入圣的条件既不是孔子的生而知之,也不是董仲舒的生而有善,而是有高于常人的智慧。所以,要成为圣人,就必须追求智慧和知识,做人的一个基本价值趋向即是“尚智”。
或问“人何尚?”曰:“尚智。”(《法言·问明》)
由此可见,扬雄将孔子心性之学中的智性层面发挥到了极至,由此建立起其知识论。在这样的背景下,扬雄将智视作是成圣的必要甚至是唯一的条件,就不能不令人感到惊讶。但郭店楚简的出土,使得我们清楚地了解到,“独智入圣”这一观念并不是扬雄的独创,它乃是儒家子思学派的一贯主张。在郭店楚简中,智往往是与圣紧密联系的一对范畴。《六德》篇云:
何谓六德?圣,智也;仁,义也;忠,信也。圣与智戚矣,仁与义戚矣,忠与信戚[3]。
《五行》篇云:
闻君子道而不智(知),其君子道也,谓之不圣。见贤人而不智(知)其有德也,谓之不智。见而知之,智也;闻而知之,圣也。明明,智也;虩虩,圣也[4]。
可见在子思学派中,一直存在着将高度的智慧视之是成圣的必要条件这种观念。这一派的学说显然在汉朝还有着巨大的影响。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有《五行》一篇,与简书《五行》大致相同。又有《四行》篇,其云:
圣,天知也。知人道曰知,知天道曰圣。
子思学派的知识论和观,显然也深刻地影响到了扬雄。
扬雄的知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在知识的对象上,不局限于人生论范围,而以自然=宇宙为研究的对象,这表现出从儒家传统思想中获得了相对的解放。我们知道,孔子在中术史上前无古人地创立了学问的体系,知识的界限问题,也由其原则地规定起来。孔子知识论的对象,即他在言语中常提到的“文”,包含了二义,一是礼乐制度,一是道德的规范。孔子极少注意自然宇宙方面的知识,所有宇宙观的重要范畴,在孔子思想中几乎全然没出现。《论语》言“学”言“知”都限于人事范围,而不以自然为认识的对象,《论语》中凡涉及自然界事物时,皆是比喻或象征,而非研究的对象,它不是以自然为知识对象而发现其规律,乃是依古代直观的自然知识为媒介而证明人事范围的道德规范。扬雄接受了道家的影响,十分注意探索自然宇宙的根本规律,其《太玄》便是对于自然宇宙总的规律的根本把握,《太玄·玄莹》篇说:“夫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故不攫所有,不强所无。譬诸身,增则赘,而割则亏。”在扬雄看来,唯有从客观世界出发,世界观才有根据,才可成为伟大的体系。因此,在扬雄看来,所谓智,首先是感官接触事物而产生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才会有智慧与知识,其云:
聪明其至矣乎。不聪,是无耳也。不明,是无目也。(《法言·问明》)
长耳朵的目的就是为了能灵敏的听取,长眼睛的目的就是为了清晰的看视,人有感官的目的即是为了求取知识。对知识的求取则是人生的一种极至境界。所谓智还应是对事物的一种细致深入的认识:
或问“明”,曰“微”。或曰:“微如何其明也?”曰:“微而见之,明其悖乎。”(《法言·问明》)
但人们通常只喜欢诸子近人的言说,而对圣人的圣人的远见卓识,则不感兴趣,所以他说:
吾寡见人之好徦者也。迩文之视,迩言之听,偭则徦焉。(《法言·寡见》)
为了知幽见微,就必须掌握越多越好的知识。扬雄个人的知识范围极为广泛,无论是、、,还是天文、历法、文字、等无不旁搜博采。
多闻见而识乎至道者,至识也。(《法言·寡见》)
然而,仅仅是对具体事物的知识尚还不是智者的最高目标:在扬雄看来,知识的重要程度是有高下之别的。从认识上来说,扬雄注重事物的根本性规律,认为这是小知与大知的区别。
或问:“小每知之,可谓师乎?”曰:“是何师与?是何师与?天下小事为不少矣,每知之,是谓师乎?师之贵也,知大知也,小知之师,亦贱矣。”(《法言·问明》)
《法言·寡见》篇云:“鹪明冲天,不在六翮乎?拔而傅尸鸠,其累矣乎。”李轨注曰:“拔鹪明之翼以傅尸鸠,不能冲天,适足为累耳。谕授小人以大位而不能成大功也。又言学小说不能成大儒。”
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法言·重黎》)
圣人存神索至,成天下之大顺,致天下之大利,和同天人之际,使之无间也。(《法言·问神》)
只有贯通天人,才是智的真正体现。这正是《四行》篇所谓的"知天道曰圣"的具体化。也就是在这一目的的驱使之下,扬雄才构拟《太玄》,试图为自然与人事寻找出一个根本性的规律。
对于理论中一个普遍的观念──即知识与智慧反而会害及自身,扬雄进行了旗帜鲜明的驳斥。在扬雄看来,不能保身的智只能称之为小慧,真正的大智完全能够做到避害全身:“或问:‘人何尚?曰:‘尚智。曰:‘多以智杀身者,何其尚?曰:‘昔乎,皋陶以其智为帝谟,杀身者远矣;箕子以其智为武王陈洪范,杀身者远矣。”( 《法言·问明》)
这种观点当是受到董仲舒的影响,在董仲舒那里,所谓智即有预见性、有判断力,行为得当、简约不可更易,而最终的表现乃是能够保身无患,福及子孙:
何谓之智?先言而后当。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智先规而后为之。其规是者,其所为得,其所事当,其行遂,其名荣,其身故利而无患,福及子孙,德加万民,汤武是也。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所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绝世无复,残类灭宗亡国是也。故曰莫急于智。智者见祸福远,其知利害蚤,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言之而无敢哗,立之而不可废,取之而不可舍,前后不相悖,终始有类,思之而有复,及之而不可厌,其言寡而足,约而喻,简而达,省而具,少而不可益,多而不可损。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智。(《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就认识论而言,有一个根本问题,即知识的来源问题,“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将知识的获取分为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两种,由此也就开启了知识论的两条发展线索。不过实际上,那种不待学而能知的“生知”,在只是虚悬一格。它给以后孟子先验主义的“良知良能”说预开了门户,但总的说来客观上在前期的思想中并不占重要的位置。在知识的起源问题上,早期儒家更多的是经验主义的,即知识起源于经验。扬雄完全否认了有生而知之者,即有可以不接触经验生来就有正确知识的天才。扬雄也仿照孔子把人分为四等:“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法言·学行》)但在他的四等分类中,完全没有可以不学而知者的地位。扬雄又说:
“先知其几于神乎!敢问先知。”曰:“不知。知其道者其如视,忽、眇、绵作昞。”(《法言·先知》)
圣人所以能先知如神者,非有异术也,见微知著而已。这就像眼睛视物一样,善于观察的人,能够看到秋毫之末;善于运用智慧的人,能够看到几微之萌。并不存在可以不接触事物而天生知之的先知。;
三、;
在知识的获取如何可能这一点上,扬雄显然也接受了荀子认识论的影响。荀子的认识论充满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乃是先秦认识论上的最高成就.荀子极其重视“心”的作用:“心也者,道之工宰也。”(《正名》)“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解蔽》)知识的获取如何可能,通过什么途径呢?同样是“心”在起作用。荀子说:“故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解蔽》)“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解蔽》)在这一点上,扬雄的知识论受荀子的影响最大。知识的获取、尤其是隐微幽奥的、规律性的、有关“天”的知识的获取,是由于心的作用。扬雄认为心灵具有穷神知化、深入事物内部认识其规律和法则的能力:
或问神。曰:“心”。请问之。曰:“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天地,神明而不可测也,心之潜也,犹将测之,况于人乎!况于事伦乎!”(《法言·问神》)
认识的主体──心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但是知识的获取必须还借助于耳目等感官普遍地接触客观的对象,“目上于天,耳入于渊”(《太玄·睟首·次三》)。如果耳目塞闭,那就断绝了心的认知能力,“割其耳目,及其心腹”(《割首·初一》),“冥断否,在塞耳”(《断首· 次二》),就不会有明白、正确的认识。扬雄还特别强调心对于认识的作用,认为内心清明、通达,就可以视无不见,无所不晓,“内其明,目窥深也”(《太玄·视首·次二测辞》),“中冥独达,内晓无方也”(《达首·初一测辞》)。相反,内心昏暗,就会耳目错乱,视而不见。这是对荀子认识论思想的继承。
扬雄认为人的认识应该客观地反映对象的情况。他说:“上索下索,遵天之度。往述来述,遵天之术。无或改造,遵天之丑。拟之天元”。“上拟诸天,下拟诸地,中拟诸人。天地作函,日月固明,五行该丑,五岳宗山,四渎长川,五经括矩。天违、地违,人违,而天下之大事悖矣”(《玄掜》)。这是说,客观世界有天地、日月、五行、山川等存在;天地有自己的规律;日月有其固有的光明。《太玄》只是摹拟这些客观的情况,不敢改变。如果一个思想体系或者措施与实际情况相违背,那就非碰壁不可。
扬雄认为真正的理论必须对客观世界有所遵循。他说:“夫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也。其所循也大,则其体也壮;其所循也小,则其体也瘠。其所循也直,则其体也浑;其所循也曲,则其体也散。故不攫所有,不强所无。譬诸身,增则赘而割则亏。故质干在乎自然,藻华在乎人事也,其可损益欤?”(《玄莹》)自然,即事物之本然、本来的样子。循,即遵循,遵循客观的实际情况。体自然,即以自然为体材,也即以客观的实际的本来样子为内容,既不能有所增加,也不能有所减少,忠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因此冯友兰先生说,扬雄的认识论有反映论的因素。
获取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先秦儒家主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知识的获取乃是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部分,其最终目的是的自我完善,知识的价值在于它对自我实现、帮助人们与天合一有着重要的作用,求取、使用知识的目的决不在于占有知识以便作为控制自然的方式。扬雄对知识的态度与先秦儒家有着显著不同:
智也者,知也。夫智用不用,益不益,则不赘亏矣。(《法言·问道》)
智慧的目的就在于把不为人所知的东西,变为为人所知的东西;而知识的目的即是把本来不为所用的东西,变成人所用的东西,把本来无益于人的东西,变成于人有益的东西。有所知而不用,则其知若赘;有所不知而不益,则其知必亏。能用人所不用,则知不赘;能益人所不益,则知不亏[5]。圣人存神索知的目的最终也要成天下之大顺、致天下之大利,和同天人,运用于人类社会的。
何以知道那些是正确的知识,那些是不正确的知识,亦即真理的标准何在?初看起来,扬雄的观点完全是教条主义的观点,即圣人经书之言乃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或曰:“人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将谁使正之?”曰:“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或曰:“恶睹乎圣而折诸?”曰:“在则人,亡则书,其统一也。”《法言·吾子》
这是胡适所谓的“标准的”知识论。因为知识易有谬误,故不能不有个可以取法的标准模范。孟子说:“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离娄上》),荀子也说:“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法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其】类,以务象效其人。”(《解蔽》)他们两人都把“法圣王”看作一条的捷径。譬如古人用了心思目力,造下规矩准绳,后世的人依着去做,便也可方圆平直。学问知识也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是如此。依着好榜样做去,便也可得正确的知识学问,便也可免了许多谬误[6]。但实际上,扬雄心目中的真理必须是经过事实验证的,圣人经书之言之所以是真理,原因就在于它们是得到了验证的:
君子之言,幽必有验乎明,远必有验乎近,大必有验乎小,微必有验乎著。无验而言之为妄。君子妄乎?不妄。(《法言·问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扬雄在认识论问题上有着相当健全清醒的理论,从他强调对事物本身的客观反映和重视征验的立场上,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理性主义态度,这使得他在神学迷信盛行的西汉,在对神怪之事和长生成仙之说持有清醒的理智态度:
或问:“赵世多神,何也?”曰:“神怪茫茫,若存若亡,圣人曼云。”《法言·重黎》
神怪之事从经验事实不能证其有,也不能证其无,但扬雄还是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圣人曼云。”
自武帝掀起一股候神求仙以祈长生的热潮之后,方士阶层极为活跃。在他们的把持下,汉朝国家宗教几乎所有的重要仪典都是在方仙道精神的下设计的,各种神仙方术之说也异常丰富。元帝以后,尽管儒生在宗教上为摆脱方仙道精神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但至成帝年间,由于成帝晚年无嗣,所以对方术神仙之说重新给予高度重视。《汉书》卷二十《祭祀志》说:“成帝晚年颇好鬼神,亦以无继嗣故,多上书言祭祀方术者,皆得待诏,祠祭上林苑中长安城旁,费用甚多。”而当时的一些著名儒生如刘向等,也相信神仙方术之说,就在这样的时代风气下,扬雄却清醒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的观点是: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或问:“人言仙者有诸乎?”“吁,吾闻伏羲神农殁,黄帝尧舜殂落而死,文王毕,鲁城之北。独子爱其死乎?非人之所及也。”(《法言·君子》)
说得虽委婉,意思却很明确:圣人都有死,何况常人?所以成仙之说:“非人之所及也。”增寿的唯一办法是增德:
或问:“寿可益乎?”曰:“德。”曰:“回、牛之行德矣,曷寿之不益也?”曰:“德,故尔。如回之残,牛之贼也,焉得尔?”(《法言·君子》)
正是由于这种重视征验的理性主义立场,使他对当时一些夸大不经假托编造神话的文本保持了相当的警觉,和司马迁一样,自觉地以一种辨伪的眼光加以考察:
或问“黄帝终始。”曰:“托也。昔者, 氏治水土而巫步。扁鹊,卢人也,而医多卢。夫欲雠伪真,必假真。禹乎,卢乎,终始乎!”(《法言·重黎》)
综上所述,从孔子开始,由子思及其门徒,到荀子、董仲舒,再到扬雄,尽管其门派并不相同,但其重智思想构成了知识论中一个一脉相承的传统。扬雄在知识的对象、知识的价值、知识的来源、知识获取的可能性、知识的目的及其真理的标准等问题上,均有丰富独到的论述,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
--------------------------------------------------------------------------------
[1] 道法两家的反智理论可参见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传统》,收入《历史与思想》,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
[2] 以上参见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中有关章节,中国科学出版社1995年。
[3] 《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87页,
[4] 《郭店楚墓竹简》,第150页。;
[5] 此句解释各家不同。司马光云:言天地之理,人物之性,皆生于自然,不可强变。智者能知其可以然,则因而导之尔。苟或恃其智巧,欲用所不可用,益所不可益,譬如人之形体,益之则赘,损之则亏矣。俞樾云:凡物用之则亏,益之则赘。智者以不用为用,以不益为益。用而不用,是不亏也;益而不益,是不赘也。今取徐复观、汪荣宝说。;
[6] 参见胡适《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36页。
【儒家的知识论传统与扬雄的重智思想】相关文章:
浅析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中的意志自由问题05-09
儒家音乐思想的基本特点05-29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05-29
试论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06-13
试论儒家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05-09
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05-29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传统文化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