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叙事与创作结构

时间:2022-11-27 05:28:03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叙事与创作结构

  摘要:20 世纪初期的世界文学五彩纷呈,其中英国文学作家劳伦斯所创作的代表作品《儿子与情人》对其他作家影响深远。在这部小说中,作家采用叙事的独特性让小说具有持久影响力与艺术魅力。本文从叙事时间与叙事视角两个方面对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所具有的叙事结构做出分析与探讨。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叙事与创作结构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 劳伦斯 叙事结构

  引言

  《儿子与情人》是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创作的一部类似于自传的小说,作者通过对一个家庭内部复杂关系的描写呈现出自己的生活情状,另外,文章内部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也正是作者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生活中复杂情感的体现。在这部作品中,劳伦斯用他独特的方式通过把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微型的社会,将当时社会中人性的普遍问题以及社会的弊端通过一种尖锐的批判性的角度体现了出来。自《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出现在市面上起,人们对这部作品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并且它的中心思想的展现方式超过了以往的小说。本文则是通过对《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的内部结构以及叙事风格进行深刻的研讨,来研究劳伦斯时代的文化以及社会背景,这不仅仅是对这部小说的内涵的了解,也是对那个时代所有小说的一个总体性的分析。

  一、《儿子与情人》的时间线顺序

  我们阅读并分析一部作品,可以首先从叙事的顺序方面进行分析,而在外国的文学著作当中,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是顺序的主要形式,在《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当中,无论是怎样的顺序构架都是和时间顺序有关的,这也是劳伦斯在构建这部小说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手法。而在作者叙述一部小说的顺序的时候,可以以叙事时间作为一条线,而以故事内容发展的时间线作为另一条线,这两条线交织在一起形成整个故事的时间。

  在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叙事时间是由作者决定的,不过叙事时间需要和故事发展的时间线相呼应,彼此不应该有太大的差别,这样才能将一项相对比较复杂的事情叙述得更加清楚明白。对于人们平时经常看到的文学作品来说,叙事时间一般都是和故事的发展时间相互统一的,这样便于作者写作,也有利于读者们对作品中心思想的解读。另外一种则是让这两种时间线混合在一起,并且将各自的时间线打乱,形成顺叙、倒叙和插叙共同存在的形式,这样对故事的发生有着更加特别的意义,这类小说的作者更具有探索的意愿,小说的可读性也因此提高,不过这也需要文章叙事的章法存在,否则一味地打断顺序会模糊了主题。在作者进行创作的时候,前一种叙事手法的构建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这种一致的手法能够降低写作难度,不过大多数作者还是喜欢用后一种写作手法,尽管第二种方式的手法不容易控制,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可以表现出更丰富的文章内涵,但是在使用这种方式的时候,作者需要将每一条时间线列举出来,再寻找最恰当的结合方式。

  在《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当中,叙事时间的发展和故事发展的时间线是相互统一并且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对生命迷茫的青年逐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艺术家的故事,我们从文章的开始就能明确地找到故事发展的时间线,从主人公保罗的出生,到他的成长阶段,再到他母亲去世,以一种顺叙的方式展现给读者。而在保罗和三位女性主角发生感情纠葛的时候,作者着重描绘了保罗内心世界的波动,这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让保罗幼年时期的感情线贯穿整部作品,这也是作者使用顺叙方式呈现的部分。

  通过《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的时间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运用的主要叙事手法就是时间线的顺向叙述,这种叙事方式对于作品整体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是我们在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到劳伦斯利用插叙的方式对故事的主线进行描写,这种方式有利于读者更加全面地看清主角的人生历程,便于读者解读主人公的心理,这是一种非常细致的刻画方式,同时也是满足读者好奇心的一种表现。如果作者没有对这些事情解释清楚的话,那么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疑问,为什么主人公会有这么大的心理变化,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作者不利用插叙的手法也就无从解释这些问题,这些线索的发生也让读者们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给读者一种特殊的阅读经历。在《儿子与情人》中,作者劳伦斯就利用了莫雷尔一家的感情经历做出了插叙,从莫雷尔太太现在的经历回溯到莫雷尔太太在与她先生结婚之前的经历,利用婚前和婚后的情感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小说中人物的幸福。劳伦斯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将二人的情感纠葛以一种“时间穿梭”的方式表现出来,增加了作品内部人物的鲜活程度,从而体现了文章内部的真实感。

  二、《儿子与情人》断裂式叙述

  另外,这部作品中也有一种“断裂”的特点,这在叙事中也是非常明显的,而正是因为这种剧情的“断裂”,这部作品在刚刚问世的时候就受到了很多争议。不过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人们发现这种写法也有意外的好处,就是这种叙事方式并没有对文章整体的结构造成很大影响,而且文章的整体性依然存在。这仅仅是作品写作手法的改变,因此,这种写作手法仍然值得人们做出更多的研究。

  当看到《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的题目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出这部小说是以一种情感线为主的作品,而这正是劳伦斯埋下“断裂”式叙事的伏笔。面对这个题目,读者会好奇,儿子和情人都是谁?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当读者在阅读文章的前部分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保罗的母亲才是作品的主要任务,但是,事实上作品的主角只有保罗,当然,还有他的情人们。但是如果作者没有简单地把《儿子与情人》作为作品的名字,而是取了《莫雷尔的儿子与保罗的情人》这样一个名字的话,那么就会让读者的视角固定在保罗身上,而没有一种时间线和情感线的变动,而《儿子与情人》这个标题则会让读者的视角在莫雷尔太太和保罗之间不断地变换,这样既能符合文章的主旨也能够让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也是作品内容的整合过程,作者通过这种省略的手法,增加了文章整体的张力,以一种多元化的视角让这部作品的内部出现了“断裂”和复合两种结构。

  当我们再将视角转回到《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的内容,我们就可以看到,劳伦斯巧妙地将文章的叙事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莫雷尔太太的部分,那时候保罗还没有出生,这时候劳伦斯是以莫雷尔太太的视角为主线的;第二部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莫雷尔太太去世,作者就转而将视角放在保罗身上,也就有了保罗和他的三位情人之间的故事。虽然这部作品中的视角并不是统一的,而且也会让作者在作品的主角问题上产生矛盾,但是作者却利用了这一点将作品的走向变成了一种读者无法想象的角度。保罗没有出生的时候就不存在保罗的视角,而当保罗的母亲莫雷尔太太去世之后,作品的主要视角自然不能以保罗的母亲为主了,因此“断裂”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正是因为断裂的存在,作者才没有选择以第一人称作为作品的主要叙事视角。因此,作品中虽然存在了视角的转换,但是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却是一直没有改变的,所以,在作品的视角转换的时候,读者虽然看到了断裂的情况,却不会觉得过于唐突。

  我们在阅读《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的时候会发现,虽然劳伦斯在视角转换的时候有一个相对平稳的过渡,但是读者依旧能感受到视角断裂的作用。例如,当作品中写到有关保罗母亲生前的回忆时,就用了断裂的手法。因为这段回忆是保罗母亲生前的回忆,回忆的时候保罗的母亲已经去世,而保罗却无法回忆到在自己出生之前有关母亲的事,于是作者就一环套一环地将母亲的回忆安排在了保罗的回忆当中,虽然保罗仍然是这段回忆的主体部分,但是母亲的回忆作为一个穿插的方式出现在了文章的叙事当中,将这两部分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有人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母亲的去世也就导致了母亲的时间线的终止,笔者认为这样的布局设置有利于表现保罗的转变历程。由此可见,母亲的回忆是十分重要的,把它放在整篇文章的叙事当中能够让作者的中心思想得到更加清晰地展现。另外,虽然后面保罗的母亲的视角已经不是文章的第一视角,但是母亲的声音依旧穿插在文章的叙事当中,而且在很多章节的名称部分也是以莫雷尔太太也就是保罗母亲的视角书写的,因此,这种“断裂”也不是完全的断裂,而是潜移默化的转换,是一种对读者的暗示,这种方式有利于保罗的情感转换。

  三、结语

  《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中的叙事方式是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在文章中“断裂”视角虽然使这部作品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但是作者以保罗母亲为主要视角的思想内涵也推动了整部作品的发展,这对故事内容以及思想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这部作品本身来说,这种“断裂”的叙述其实是符合故事的逻辑观点的,而且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方式,作品的视角转换虽然呈“断裂”形式,但是这种断裂在不断地发生的过程中也就让读者“习以为常”了。《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中包含了两个视角,无论作者选择的叙事视角是保罗的母亲还是保罗本身,对文章故事内容的发展以及文章内涵的体现都是尤为重要的。作者通过这两个视角来表现自身的心路历程,他通过这部作品表现了自己一生所经历的重要事情,也体现了他对母亲的怀念,其实在我们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莫雷尔太太”的插叙看出这一点。正是基于这种情感上的创新,才使得《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在饱受争议的同时拥有了高度的影响力和艺术上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劳伦斯.儿子与情人[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

  [2]刘宪之.劳伦斯研究[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1.

  [3]葛有进.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人物形象阐释[J].语文建设,2014(2).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叙事与创作结构】相关文章:

中国现代儿童歌曲歌词创作和创作旋律的特点02-23

谈少儿舞蹈音乐的创作论文06-25

雕塑创作中的语言及感受09-12

学位论文的结构要件04-26

结构方面的毛病05-08

浅谈德国的教育结构06-19

工笔花鸟画创作开题报告09-02

浅析公益招贴传创作的基本要点05-04

论文的结构和排版格式07-25

汤显祖《南柯记》创作思想浅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