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高诗歌教学

时间:2024-10-13 22:36:33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职高诗歌教学

毕业论文

谈职高诗歌教学


内容摘要:鉴赏诗歌是感情与认识相统1的精神活动,要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联想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言外之意,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1)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2)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生动、鲜明的意象,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增补诗中没有说出的内容,表达独特的感悟,缓缓咀嚼出诗歌的滋味。

关键词:诗歌 艺术鉴赏 意象 审美体验

中国是1个伟大的诗的国度,文学艺术起源于诗歌。诗歌是通过形象思维,用凝练、形象和有韵律节奏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1种文学样式。它在文学发展史上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学的主要体裁之1。作为最高艺术审美形式的代表,诗歌最能激发人的情感和想象力。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必须重视诗歌的教学。然而,当前职业中专的诗歌教学存在较大的问题,学生由于学习基础的薄弱,学习兴趣的缺失,不知道如何读诗;教师为了赶进度忽略诗歌教学,很多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大都把诗歌的主要内容讲1遍,然后让学生去死背。结果是完成了任务,扼杀了学生的艺术美感。诗歌教学的混乱和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感受力。著名文艺美学家、理论家朱光潜说过,1般青年喜欢听诗,而不喜欢读诗,这说明现代学生在诵读、品读诗歌上下的功夫远远不够。俗语也说:熟读唐诗3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因此,诗歌的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为主,教学重点必须放在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这方面。作为1名职高语文教师,我认为应该重新认识诗歌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如何读诗,开阔学生审美视野。


1、教会学生如何读诗

(1) 从语言本身找信息,找诗歌的“诗眼”。散文有文眼,诗歌也有诗眼。诗眼就是诗歌的关键词,体现了情感起伏和思绪变迁。诗眼是整首诗的脊骨,支撑着诗歌的构架,其他的枝叶都是在此基础上伸展出去的。1般情况下,诗歌的诗眼是形容词或动词。形容词表现事物的状态、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动词表现动作以及情感的变化。王国维在评价“红杏枝头春意闹”1句时,说道,“著‘闹’字而境界出”,“闹”就是诗眼,刻画出了热闹的景象,使得春景动态化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是诗眼,绿色代表了优美的春景,使“吹”具有了视觉感受,“又”暗示着新的年头,表达了诗人对家的眷念。曹操的《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忧思”就是全诗的诗眼,因为整首诗都是诗人英才难求、壮志未酬的感慨。找到诗眼,就把握了诗歌的大致脉络,读诗就有了线索。

(2)体会诗歌的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诗歌的本质特征,也是诗歌的最高境界。诗歌中的写景,不是单纯、孤立的,而是诗人配合情感需要的“计策”。我们熟悉的比兴手法,就是很好的证明。“先言它物,而引起所咏之辞”,它物只是个铺垫,诗人意在“辞”。例如《诗经·桃夭》,每章开头都以桃花渲染欢快热闹的气氛。诗歌中的“兴”与“正文”没有意义上的关联,但有情调上的联系。要悉心体会诗歌的景物描写,景中含情,透露了诗人的思绪。例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乡关、烟波体现了愁情,配合暮色和弥漫的烟波,愁情更重,同时,愁也具体化了。

(3)琢磨诗歌意象。意象通俗点说,就是小说、散文中的形象,但诗歌中的意象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意象是诗歌的核心,是诗歌的灵魂。意象与诗眼是密不可分的,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具体化。透过意象,可以看到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月”、“柳”、“黄昏”都是很典型的意象。“暮色起愁”,看到月亮,漂泊在外的人想与亲人团聚;看到黄昏,恋人们期待甜蜜的约会,游子涌起归家的冲动。“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传统,提到“柳”有种伤感。短短的1句诗,通过几个相互联系的意象,表现了丰富的内涵。

(4)探讨艺术特征。诗歌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语言特征、修辞手法。这是读诗的高层次追求,对思路的开阔、想象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探讨艺术特征,就像走进诗人的世界,与诗人对话,要体会当时的语境、感同身受。这1点,在读古诗时尤为重要。由于年代的久远,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难以理解古人的情感。就像我们不理解屈原为何要自杀,陶渊明为何要安于清贫。诗歌中的象征是用具体的形象或形象体系暗示性地意指这1形象或形象体系之外的事物或对象,包括某种思想感情或抽象意义。


2、我觉得在诗歌教学中必须反复钻研,深入体会,把握诗歌的跳跃性和含蓄性。

教师对所要教的每1篇文章或作品,都要事先反复钻研,深入体会它,熟悉它,做到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在讲课时胸有成竹,运用自如地步步引导学生去深入分析和领会,对诗歌作品自然也要如此。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从备课到讲课,我们有些教师往往感到,诗歌要比其他体裁作品难教。篇幅越短越难,这是什么缘故呢?我想这除了主观上的原因以外,从作品方面来说,因为诗歌是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它不像散文、小说那样,对生活作具体的、细致的铺叙和描写,而是作者在对生活有着深切感受的基础上,用最精炼的文字和鲜明的形象,对最富有意义、最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或生活片断,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有的作品仅寥寥数句,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表现出1个极为深刻的主题。所以,在备课时,就应该在了解和掌握作品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尽量把诗歌的跳跃性和含蓄性弄清楚。
  所谓诗歌的跳跃性,就是诗句的内容之间距离比较大,而且往往只有内在联系而无形式上的承接关系,不用笔墨去作关联、交代、转折、过渡等,形成了1种跳跃性的发展。对诗歌的这种跳跃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你“跳”我也“跳”,把诗句割裂开来,孤立地分析,而应该根据其内在联系,在思想内容上加以开掘,连缀起来,带领学生步步地“走”过去。
  所谓诗歌的含蓄性,就是诗歌的思想和感情含而不露,不是直白的表达出来。诗歌的含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地运用各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来加以实现的。它使作品更富有“诗味”,给作者留下广阔的思索余地,以收到更大的艺术效果。由于诗歌的含蓄性,往往有的作品在内容上似乎可以这样去理解,也可以那样去理解,特别是对那些象征性的形象描绘,有时更是众说纷纭,莫衷1是。假如我们教师过于拘泥,微言大义,草木皆兵,每1句、每个细节都要给它落实,这句隐射什么,那句隐射什么,这无异于作茧自缚,不是我们正确理解诗歌的做法。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主题和整个意境出发,去理解和分析诗中那些具体的形象描绘。
  总之,我们只有注意诗歌的跳跃性和含蓄性,经过反复钻研,才能对作品有正确的理解和深刻的体会,只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正确了,体会深刻了,才能有效地向学生传授有关的语文知识,真正发挥诗歌教学的作用。

3、我觉得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朗读训练。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1种基本训练。由于诗歌是感情的升华,语言又富有音乐美,因此,诗歌朗诵在诗歌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通过朗诵训练,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作好示范朗诵外,还要拿出教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反复朗诵,教学短的作品尽可能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出来。学生朗诵时,可根据诗歌作品的特点,分个人朗诵、小组朗诵和全班朗诵,形式可多样化。除了课堂训练以外,还可通过举行诗歌朗诵会等课外活动进行训练。
    我觉得在朗诵诗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饱满的感情。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1点,没有做到这1点,不但不可能把诗中的内容和感情准确而充分地传达出来,而且还会破坏整首诗歌所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应事先对全诗的内容和感情作1番分析研究,看它是赞颂的,还是激愤的;是欢跃的,还是哀痛的;是轻快的,还是深沉的;或者几种感情都存在。这点必须要很好地把握。

(2)要发音正确、吐字清楚、口齿流利。朗诵1定要用普通话,并努力克服各种方音的影响,力求符合标准音;事前1定要反复练习,做到熟读能背,以免正式朗诵时结结巴巴。

(3)要抑扬顿挫,富于节奏感。这1方面要做好音节的处理,每个词或词组的后面要有短暂的停顿和间歇;另1方面要做好标点符号的停顿处理。

(4)要注意重要音节的读法。我们说话或朗读,往往要把句子的某些地方读得较重1些。
  

总之,根据职高语文教学的目标,课前努力备课,课堂上多多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多多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多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学他人之所长,必能教学好职高的诗歌课。












【谈职高诗歌教学】相关文章:

谈诗歌欣赏在英语教学的模式运用03-18

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03-19

谈巧用ESP改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03-21

谈职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03-18

谈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03-19

谈职高英语课中学员主体性的培训11-26

谈地理视听教学03-18

也谈英语分组教学03-16

职高数学教学信息技术论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