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自己的大脑当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时间:2024-09-04 19:58:28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别把自己的大脑当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毕业论文

        ----语文独立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

问题缘起:针对当前教师强调利用资料书与网络进行课前预习,绝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中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盲目依赖资料与网络,导致学生独立学习能力逐渐退化的新问题,笔者所做的实践研究与思考。

“真正的学校应该是思考的王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

不过,笔者听了无数公开课,看了无数优秀教案,并通过调查研究,惊奇地发现了1个迫切值得研究的问题:那就是教师们在上课前,都强调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辅导资料预习,因为中学语文课文篇幅较长,为了能在短时间尽可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恨不得学生根据已有的资料,对课文的内容做到了如指掌:大到作品风格、主旨意义,小到字词读音、作者情况、写作背景。特别是上公开课,课堂几乎成了对答如流的演出。

在学生的课桌上,《中学语文教材详解》、《非常讲解》、《发散思维大课堂》……各种辅导资料书齐上阵,炫耀他们的先知先觉。尤其是上文言文时,学生对文言文翻译书更是言听计从,寸步不离!好象少了翻译书就掉了魂似的。

那么,辅导资料对于当今的学生如此重要,大部分同学是怎样利用这些辅导资料的呢?大部分同学都是粗看1下课文,然后不假思索地看资料书的讲解或是上网查找资料,那些急功近利的同学甚至只是想到怎样利用它完成练习册,或者等到老师讲解时,又怎样利用这些辅导书显示自己的预习是多么到位,或者等老师讲解完后,又怎样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自己的大脑呢,基本不用,这样的教学引导,让孩子们的大脑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我举双手反对这样的预习、学习引导方式,这是违背新课标强调的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精神的!说在如今这个信息、资料大爆炸的时代,教师如果不对学生的独立自主地阅读能力苦心孤诣地引导和培养,那么网络及各种辅导资料就是孩子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有力杀手!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现在不是有科学家研究得出结论:新的白领1族已到了离开网络就无法办公,思维因为对网络的依赖而严重退化吗?

别把自己的大脑当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新课标强调:语文注重个性化解读!

正如鲁迅先生在〈〈〈绛洞花主〉小引〉〉中所说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话表明:语文阅读是1种再创造过程!

所以我主张:在未运用自己的智慧之前,不要让任何资料与讲解干扰自己的直觉与判断,再怎么权威的专家的影响也不需要!

遵循这种教学原则,在我的语文教学中,首先,我要求学生把每1篇课文、每1段文字当作1次语文阅读测试,读出自己的感悟,再与合适的资料对照,然后向老师质疑,这样就能真正从思想意识与阅读习惯上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

以高中教材必修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这是1篇白话古典小说《水浒》中的精彩章节。既然是小说,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就会紧紧抓住小说的3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来整体感知课文:主要人物林冲,故事情节是林冲被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高俅又派爪牙对林冲赶尽杀绝,林冲终于忍无可忍,怒杀陆虞侯等的故事,环境最动人心魄的就是“风雪山神庙”。

我采取让学生独立阅读,然后概述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准确感知与概述的能力,这难道不比随意滥用资料,完全依赖资料更好吗?

于是教师在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再紧紧抓住故事情节中的某1亮点,譬如“伏笔与照应”,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去独立解读,去体会人物形象和波澜曲折的情节:有的学生发现小2的偷听与叮嘱是伏笔;有的学生发现林冲的解腕尖刀是伏笔;有的学生发现林冲细心盖炭火、反锁门是伏笔;有的学生发现林冲入山神庙时把门掩上,掇过旁边的大石头靠了门是伏笔;甚至有学生发现酒葫芦也是伏笔……并11找到了照应的地方,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最后学生真的体会到了在故事情节中“名家笔下无闲笔”!这对于学生的写作也是1次很好的感悟。然后再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这些个性解读与资料对照,既能与资料相辅相成,又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全弃别人左右自己的大脑!

至于诗歌,本人更是忌讳资料支离破碎的讲解,痛恨先入为主的解析!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1首很美的抒情诗,但每个人感受美的味道与深浅截然不同:爱好朗诵者很快感受到他的琅琅上口的韵律:来、彩,娘、漾,摇、草……而且首尾回环往复,韵味10足!这也需要资料的解析吗?情感丰富的人立马感受到了诗人对康桥那依依惜别的情感:康河就是诗人心中的新娘,诗人的梦中情人,诗人甘愿躺在她柔波似的胸怀里,不忍离去……而这种情感又是通过生动的意象构成的优美意境外溢出来:那河畔的金柳,那波光里的艳影,那榆阴下的1潭,那油油的水草……简直令人陶醉,倍感温馨!

自主阅读后,再整合大家的阅读经验与感受,教师点拨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思维方向:从诗歌的形式入手;从诗歌的情感入手;从诗歌的意境入手。这些难道需要借助资料与讲解吗?我是坚决反对学生在独立阅读之前,借助任何使人变跛的“拐杖的”,他的害处很有点象赵本山对范伟卖拐时的忽悠!

当然,自主阅读之后,再借助资料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作品延伸,教师点拨,那么学生就会有别有洞天的感受!

如果自己的大脑先被别人的见解给“污染”了,哪里还会有5彩缤纷的感受呢?

因为对诗歌的美的感受力因人的气质、经历、感受力的强弱而千差万别!正如朱光潜在《给青年的102封信》中所说:同1美颜,同1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1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再比方街上有1个乞丐,我只能见到他的蓬头垢面,觉得他很讨厌;你见他便发慈悲心,给他1个铜子;旁人见到他也许立刻发下宏愿,要打翻社会制度。

为了生活中多姿的美,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的精神,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后再利用网络或教辅资料,时时提醒孩子们:别把自己的大脑当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也许有人说,对于文言文,如果缺少了文言翻译书的帮助,我们就会寸步难行了。真的如此吗?其实当我开始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阅读能力的时候,我坚持向学生强调把课内课外的每1篇文言文当作测试来阅读,每天强化“别把自己的大脑当作别人思想的的跑马场”的意识,学生阅读的思维能力与阅读效果真是1年1道风景!

【别把自己的大脑当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相关文章:

学习是给大脑“吃饭”03-06

怎样向别人推销达到自己的目的(一)03-07

实效营销大脑升级03-07

哲学与思想03-18

艺术审美活动对大脑结构与功能的特殊影响05-08

论汉字对世界的贡献:汉字与英文对大脑的不同影响01-07

中国思想与历史哲学03-18

董仲舒思想的再诠释03-18

中国思想与分析哲学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