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及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逻辑性论文

时间:2024-08-19 05:08:04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文学及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逻辑性论文

  众所周知,古往今来的文学及优秀中外影视作品,其艺术形式,须新颖独特,别具一格,有开拓,有创造,有发展;其思想感情,须有发现,有见地,发自肺腑,深刻独到,真挚感人。而注重真实性,讲求逻辑性,则应该是任何文学与影视作品必须要遵循的最基本的法则和要求。

浅谈文学及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逻辑性论文

  真实性,即个性真实、生活真实、历史真实、环境真实等。缺乏真实性的作品,是没有生命的,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像人物形象的概念化、脸谱化即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忽视了个性化。生活真实,是说在反映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或某一国家的个人及社会生活时,要真实具体,客观准确。所谓历史真实,就是要认识并了解历史上特定时代与社会的宗教、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风俗等条件,要尊重历史。时下有些影视作品,女性角色动辙大摇大摆,出入朝堂,甚至在朝堂之上打打闹闹,即是缺乏历史真实的表现。环境真实,是说描写自然环境,要符合特定的时令、地域及自然规律。鲁迅先生曾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成笑话了。”这其中,应该有对环境真实的最为形象的解释了。

  文艺作品的真实性,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是十分容易的。时下有些文学及影视作品,或言阴谋权术,或言情色贪欲,或推崇富贵,或张扬暴力,其缺乏真实性,真是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程度。电视剧《甄娟传》中,皇上外出,令华妃主持后宫,华妃妒忌怀有身孕的莞殡,便在大庭广众之下找借口罚其跪于殿外烈日之下,念诵《女诫》,不料致其流产。这一情节看似编得十分圆满,但细想之下,便会觉其荒唐。历来后宫斗争,虽剧烈异常,但表面看来,大多都是不显山不露水,明使一把刀,暗使一把火,玩弄阴谋,施放暗箭,不知不觉问已将对手置于败亡之地。而华妃,明知皇帝宠爱莞殡,而且有孕在身,竟罚其跪于烈日之下,这不是明明白白给自己找死吗?文艺作品需要想象,但不能胡编厂稍有常识者,大概都会知道,被称为扁鹊的秦越人首创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方法,为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大秦帝国》剧中,秦越人却成了一望便知病人身患何病且病情如何的神医,作者别出心裁的创造能力,实在令人叹服。还是在此剧中,程下学宫讲学论辩的故事情节,也是缺乏真实性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道:“(孟子)道既通,游事齐宣土,宣土不能用。适梁,梁惠土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土、宣土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可见,孟子至齐,是在齐宣土时期,而这时商靴已被秦重用,变法已经取得成功。而在电视剧中,根据剧情,商靴至齐国临淄程下,当在赴秦变法之前,其时齐国正是齐威土当政。这时,碰到孟子讲学,与其论辩,岂非关公战秦琼邪?

  莫言的小说,我是比较喜欢的,但那种不加节制的肆意渲染,我却觉得有问题。杨光祖曾评价莫言说:“他不是一个文体家,这一点你与鲁迅相比,就一清二楚。”真可谓是独具慧眼。鲁立人的部队要反攻,司马库的国军即将败亡。之前作者用了大段的文字,大肆铺陈,写种种不祥之兆,实际上,其效果适得其反。其实,我们都有这方面的体验,无论个人家庭的重大变化,还是社会与国家的巨变,往往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瞬问悄无声息地就发生了,哪有那么多的征兆啊!商靴说:“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意思是说,愚笨的人,事情发生了都不明白何以发生,而智慧的人,事情尚未发生,就已经发现了先兆。我们读《红楼梦》,读鲁迅,读外国名著,当然也有渲染,但那都是多么的俭省,多么的节制,仿佛信手写来,水到渠成。莫言小说中不加节制的大肆渲染,从形式上说,与莫言的文体意识不够强有关;从实质上说,其实也是生活的真实性上出了问题。

  文学及影视作品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换句话说,就是文学及影视作品要遵循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人类的思维,除了精神病患者,那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就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另外,我们知道,所有事物无时无刻不是处在变化之中,但在特定的时期内,还是有相对的统一性与稳定性。文学及影视作品如实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性与稳定性,这也是具备了逻辑性的体现。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的情节。每每读到这里,我就想,在本书中诸葛亮不是一个足智多谋、能掐会算、能预知天时变化并曾经成功地以草船借箭的人吗?他在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不能预知天将大雨?再说上方谷形似葫芦,两头出口狭窄,为何不提前埋伏人马,当司马靓父子逃出谷口时加以堵截呢?其实,这也是作者在逻辑上出了错误。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这是很有道理的。

  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对仕途、“经济”及官宦应酬毫无兴趣,对科举及八股文章厌恶至极,而在高鹦的续本中,却变得喜欢用功,最后中了举。还有,贾探春跟其他姐妹相较,她举止大方,胸襟阔朗,性格倔强,颇有识见,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形象。“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样的见识,何等了得!探春在和宝钗谈笑争论时,引用《姬子》中的话说:“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可知探春对投机功名的蔑视态度。但是,在高鹦续本的第八十回,却是“占旺相四美钓游鱼”,不光探春和其他三个小姐钓鱼占旺相,后来连贾宝玉也加入了进来。这里的探春、宝玉,与前八十回的大相径庭。鄙薄俗名俗利、品格超凡拔俗的探春、宝玉,竟然钓游鱼而占旺相了,真是让人大感奇怪的事。高鹦之续,真是驴唇不对马嘴,非但逻辑不通,还反映出了他和曹雪芹在思想见地和文学才华方面的天壤之别。

  文艺作品的真实性与逻辑性,互相关联,互为依存,有了真实性,才有可能具备严密的逻辑性;有了严密的逻辑性,文艺作品中的虚构,才有可能是成功的,精彩的。一部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要彻底杜绝真实性与逻辑性方面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欣赏中外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真实性与逻辑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少的。而阅读时下的一些文学作品,观看当下的一些影视作品,概念化的人物形象,匪夷所思的故事,前后矛盾的情节,错误的价值观念,往往司空见惯。文艺作品创作中的这些不良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浅谈文学及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逻辑性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新课标下的文学教育的论文07-11

浅谈文学中的北京精神论文05-12

浅谈戏曲文学的几点认识论文08-01

浅谈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思考的论文10-22

浅谈影视作品中的方言现象09-07

浅谈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论文06-18

浅谈幼儿文学欣赏客体的选择原则的论文09-26

浅谈苏联的文学09-01

浅谈幼儿文学欣赏客体的选择原则分析论文05-13

浅谈现代文学论文:《等待戈多》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