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哥特式风格与《道连·格雷的画像》文学论文
摘要:作为王尔德唯美主义代表作中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哥特式风格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尤其是其深刻的心理学意义。本文力求从文学与心理学相互作用的跨学科研究角度,通过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来诠释小说的哥特式风格,以此加深读者对作品内涵的深层次理解。
关键词:《道连·格雷的画像》;哥特式风格;本能理论
一、引言
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作的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介绍了美少年道连·格雷看到画家霍尔华德为他创作的画像后,许下后来竟然应验的诅咒———“要是永远年轻的是我,而变老的是画像该多好!为了这个目的———为了这个目的———我什么都愿给!……我愿拿我的灵魂去交换!”。[1]于是,他开始放纵人生,随心所欲地满足自已的每一个欲望。而那幅画像成为他为所欲为的灵魂寄托,承受了一切道德上的堕落,使原本单纯的美少年变成了一个灵魂污秽的杀人犯,最终走向了穷途末路。
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备受评论界关注的原因除了作者的唯美怪论外,其将深刻的道德寓意蕴藏于离奇的哥特式情节的创作手法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西比尔的自杀开始,小说就笼罩在一片不和谐的氛围之中,这些哥特式情节与作者在小说中一直坚持和捍卫的唯美主义似乎格格不入,但王尔德正是利用这种冲突来深化小说的内涵,达到他的创作目的,而隐藏于这种创作手段的内在心理根源正是作者的死亡本能。本文旨在创造性地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通过深入分析小说主角道连·格雷性格中的阴暗面,挖掘小说与本能理论的契合点,以此揭示王尔德的文学创作与心理学相辅相成的深层次关系,拓展王尔德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王尔德与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风格主要指在文学作品中充斥恐怖气氛和死亡气息,进而展现隐藏于人类外表下的扭曲心理,展示人类各种阴暗面,诠释人类一直恐惧和压抑的主题———死亡,以此探索生命的根本意义和价值。
王尔德的作品多带有哥特式风格,如童话《快乐王子》中,快乐王子为帮助穷人,牺牲自己;《夜莺与蔷薇》中,夜莺为了使年轻学生获得爱情,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蔷薇,等等。《道连·格雷的画像》尤其如此,从西比尔因为失去爱情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扭曲变形、黑暗堕落的伦敦一角、刺杀画家、毁尸灭迹、艾伦愧疚自杀、道连被追杀、詹姆斯花园里被误杀,再到最后道连再次举起杀死画家的匕首刺向画像却出现意料之外的结局等等,这一系列极力渲染神秘恐怖气氛和诡谲怪诞的故事情节都具有明显的哥特式风格。
这些哥特式风格似乎与王尔德崇尚唯美的艺术理念不太吻合,因为长期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美应该是多姿多彩、明亮鲜活的,绝然与恐惧、死亡、阴暗沾不上边。其实不然,从人生境界理论的美学维度来看,王尔德正是在不和谐的氛围中寻找更高层次的美———灵魂之美,使读者在身临其境地感受恐惧的过程中灵魂得到升华。这样的创作手段正根源于王尔德灵魂深处的死亡本能。
三、哥特式风格下的《道连·格雷的画像》
弗洛伊德1905年第一次提到本能时,以生物学为基础将人类的本能分为两类:自我本能和“力比多”即性本能。他认为,自我本能是以食欲为基础,包括饥饿、害怕的本能等等,“力比多”则是以性欲为基础。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恐惧和痛苦后,他意识到人类还存在着一种毁灭的本能,即“死亡本能”(Thanatos)。[2]他进而在1920年发表的《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提出了死亡本能的概念,即“生命向寂灭状态的回归,是它的本质和目标所在,是生命内在的本能”。[3]在之后的《精神分析引论》中,弗洛伊德进一步将人类的两种主要本能修改为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Eros(生命本能)常欲将生命的物质集会而成为较大的整体,而死亡本能则反对这个趋势,主要将生命的物质重返于无机的状态。这两种本能势力的协作是与反抗产生了生命的现象,到死为止”。[4]“生命现象就能从这两个本能及其相互抵抗活动的相互作用中得到解释”。[1]也就是说,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的斗争是人类生存的内在动力,人类的存在与发展证明了生命本能滋长并战胜死亡本能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而《道连·格雷的画像》这部文学作品所展现的哥特式风格则是死亡本能最终战胜生命本能的典型个案。
(一)生死本能斗争的发端
《道连·格雷的画像》前半部分到处充斥着作者崇尚唯美主义的呼声,丝毫感受不到邪恶和阴暗等恐怖气氛的渲染。随着情节的推进,小说开始发生戏剧性变化,成为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较量的发端。在第四章中,道连爱上了单纯善良的西比尔,当道连第一次在戏院看到西比尔的精彩演出时就被她迷住了,对她一见钟情,“她是我今生今世见过的最可爱的女子。……我确实爱她。她是我生活中的至宝”。[1]这段爱情经历象征着他出于生命本能对新鲜、美好事物的好奇心与追求,可惜这种从善从美的本能过于脆弱,经不起任何考验。
当西比尔全身心爱上她的迷人王子,道连失去了舞台表演的灵魂,在朋友面前演出失败后,他的爱就马上就消失了,“你扼杀了我的爱。……你简直一点吸引力都没有。……现在你对我已经毫无意义。我永远不想再见你了。……而现在你是什么呢?一个有一副漂亮脸蛋的三流戏子”。[1]当他回到家发现画像的变化,“整个表情变了……嘴角上露出了一丝凶相”,[1]“他心头萌生了说不尽的遗憾,是他决不造孽。这幅画无论变与不变,都是他良心的明白写照。他会拒绝诱惑。……他要回到西比尔身边,跟她重归于好,同她结婚,努力再去爱她”。[1]这些都说明了在道连身上生死本能一直处在激烈的碰撞和僵持中,而王尔德要告诉我们的是,人类要进步、发展,就必须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压抑死亡本能,刺激生命本能发展壮大。
(二)死亡本能战胜生命本能
笔者认为,西比尔的死是道连的人生也是小说进程的重要转折点,道连从此失去了“爱”这一生命本能的重要构成,此前生死本能在他身上只是处于激烈的斗争状态,但此后死亡本能战胜了生命本能,道连站在了罪恶的一边。当西比尔自杀以后,“暗影迈着银色的脚步,从花园里悄无声息地潜入室内”,[1]阴影也就是道连天真外表下的邪恶本能,开始潜入道连的灵魂,这凸显了小说的哥特式风格。道连在刚听到西比尔自杀的消息时出于良知感到愧疚,“那么我谋杀了西比尔·文啦。
……就仿佛跟用刀子割断她细细的喉咙那样,肯定是谋杀”,[1]但他很快就对它麻木了,“这件事没有什么可怕的。这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浪漫的悲剧之一。……西比尔多么与众不同!她上演了自己最出色的悲剧……”。[1]从西比尔的死开始,整篇小说就笼罩在一片死亡气息中,直到最后道连出乎意料的死亡,都是王尔德突出小说主题的手段。
在第十三章中,道连因为惧怕和仇恨,谋杀了因听到太多关于道连丧德败行而出言相劝的霍尔华德,将小说的哥特式风格推向了高潮。出于内心无法抑制的疯狂和仇恨,“他内心涌动着困兽般的疯狂,厌恶那个坐在桌子旁边的人,超过了平生所厌恶的一切”,[1]“道连向他直冲过去,将这把刀刺进了耳后的大动脉,把头按到了桌子上,对准它一刀刀刺了又刺。一声透不过气来的呻吟和一个鲜血堵塞喉咙的人恐怖地叫喊。张开的手痉挛地往上伸了三次,在空中挥动着僵硬古怪的手指。道连又向他刺了两刀,霍尔华德没有动弹”。[1]这经典的一幕是在典型的哥特式场景中进行的,“到处布满了灰尘,地毯已是千疮百孔。护墙板后面,一只老鼠在逃窜,房间里有一股潮湿的霉味”,[1]晦暗的氛围加上越来越狰狞的画像,这种刻意营造出来的恐怖气氛加重了道连身上的罪恶。由此,道连已然成为死亡本能的奴隶,“有时候他简直把罪恶当作实现他审美观的一种方式”,[1]已是“麻木不仁,一心想着罪恶,玷污了的头脑和灵魂渴求着反叛”,[1]“其恶浊来自内部,某种罪恶的病菌侵入了内在生命”,[1]本来应该占上风的生命本能,即自我保存的本能在他身上已经开始失去了制约死亡本能的作用,死亡本能渐渐吞噬了他的灵魂。王尔德借此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没能克制住隐藏在他·学术论坛·83身上的毁灭本能,他不仅会摧毁自己的生命,更将毁灭他人。因此,如果道连身上的生命本能可以得到强化,从而与死亡本能处于平衡状态,西比尔和霍尔华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小说发展到这个时候,死亡本能已经完全控制了道连的理智,崇尚光明的生命本能完全被压制,所以作为生命本能的象征———教导他过高尚生活、受人尊敬、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导师画家霍尔华德的牺牲也是必然的。过后道连睡了一个好觉,因为对他来说,“某些奇怪的得意之情,往往满足了自尊,而不是满足了感情。它激起了理智的愉悦,比带给或能够带给感觉的愉悦要大得多”,[1]他把这次谋杀看成是他自我满足的一种方式。
(三)生命本能的短暂苏醒
可以说,画家霍尔华德是为善而死,他希望把道连拉回正确的轨道,然而毁灭一切的死亡本能却让道连在失去“爱”以后进一步失去了“善”,生命本能在他身上渐渐褪去。尽管大部分时候在道连身上死亡本能处于优势,但是当无法消除那些可怕回忆的时候,他还是会惧怕罪恶,“一想起良心竟能唤起骇人的幻象,又使这幻象活龙活现地在面前走动,也够让人胆战心惊的”[1],他的灵魂也会渴望得到平静,得到救赎,这意味着生命本能的苏醒。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他试着去遗忘和逃避,遗憾的是在他身上死亡本能过于强大,完全超越了生命本能,所以他不仅不能消除恐惧,反而因为新的罪恶带来更大的恐惧。弗洛伊德认为,没有生命本能的约束和提升,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王尔德也是通过这一连串的罪恶和死亡设置了道连的结局: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道连失去了所有的感情和理智,这些都注定了他的死亡。
(四)死亡本能的彻底爆发
小说的后面几章,詹姆斯对道连的苦苦追杀加重了紧张的气氛,而詹姆斯在后花园被误杀则是王尔德给道连最后一次反省的机会。为了生存,道连尝试着开始新生活,重塑道德,“我要改好,我会改好的”。[1]可是道连的死亡本能已经达到了极致,他出于自我毁灭的本能产生了销毁画像的冲动,这种自毁的冲动可以说是死亡本能的向外爆发,是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的。王尔德则一反常态地仅用简单的手笔描绘了道连死亡的过程来说明一个原本美丽的灵魂最终堕落的结局,“只听见一声惨叫和忽喇喇的倒地声”。[1]这就是道连·格雷的下场。
四、结论
王尔德在他的唯美主义作品中大量融入哥特式手段的目的在于用生命的最终形态———死亡来使读者的灵魂得到升华,所以在他的笔下,美丽事物的死亡别有意味。他在小说中诠释了这种创作风格的心理学意义,罪恶出于本能,尽管他并没有直接指出是什么本能。正如文中所言:“当犯罪或是世人称之为犯罪的那种情绪,支配着天性时,人体的每一根纤维就像头脑的每一个细胞那样,似乎都本能地产生了一种可怕的冲动。在这样的时刻,无论男女,都丧失了意志的自由,不由自主地奔向可怕的结局”。[1]这与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不谋而合,他指出了死亡本能是促使人类回归原始状态的力量,会让人的行为失去自我控制,从而滋生攻击、破坏等一切毁灭行为,即攻击本能、破坏本能,会导致个体灵魂的堕落,甚至会导致对他人的仇恨、谋杀等,当这种本能没有生命本能的控制,最终酿成自身乃至人类的悲剧。道连在死亡的阴影中丧失了理智,出于死亡本能,也忘掉了生命本能,最终丧失了自己的性命。小说中几次极具感染力的死亡,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都是道连受潜在的死亡本能驱使的结果。这种哥特式风格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及如何维持健康的人生,有效地克制死亡本能,从而使我们的生命本能和死亡本处于平衡状态。人类只有在协调好内心的平衡才能得到心灵的安息,否则最终会陷入无法挽救的深渊,道连最终的毁灭有力地证实了这点。
参考文献:
[1]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源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6:自我与本我[M].车文博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3]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5[M].车文博编.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84.
【哥特式风格与《道连·格雷的画像》文学论文】相关文章: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黄庭坚诗歌的美学风格11-19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蒋捷词的艺术风格03-04
论文的格标准格式12-03
秦汉雕塑的风格特点论文06-26
涵义与意谓-理解弗雷格03-18
试论李长之文学批评风格03-26
梅里美的文学创作风格探析03-06
文学论文提纲范文03-13
文学论文提纲模板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