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学欣赏课程与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论文

时间:2020-08-19 12:18:43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试论文学欣赏课程与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论文

  摘要: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人文情怀的培养,愈来愈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文学艺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之一,由于其丰厚的人文内涵,理应在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文学与人生”的角度,探讨了如何综合开发与利用文学欣赏这门课程,发挥其人文情怀的熏陶与培育作用。

试论文学欣赏课程与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论文

  关键词:文学;人生;文学欣赏;人文情怀

  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种种不足之处,其中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下滑与人文情怀的普遍缺失,成为令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现状,笔者认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作为与人文精神密切关联的高校人文学科,理应承担起传递和培育人文精神即“传道”的历史使命。因为人文精神主要是依靠人文知识来进行传播的,人文学科理应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令人欣慰的是大学人文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之重要性已逐渐为人关注。近年来,为了强化高校素质教育、重建大学人文精神,不少院校开设了各类艺术欣赏课,如书法、绘画、音乐、戏剧、影视欣赏等等。与文学有关的除了开设大学语文等传统的人文课程之外,还开设有文学欣赏类课程,如文学欣赏导引、文学文本解读、中外文学欣赏等。这些都是教育界试图通过提高大学生文学艺术的修养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的努力。

  那么,文学艺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借助文学欣赏这门课程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对此试作一些探讨与论证。目的是欲引起更多教育界同人的共同关注,一起加人这门学科的建设队伍之中,使文学欣赏课程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发挥其应有的学科意义与作用。

  一、文学艺术与人文精神

  1.文学艺术的学科属性及其特质

  何谓文学?文学何为?在文学被人遗忘和冷落之际,竟然成了一个需要重新追问的话题。文学艺术,按其学科属性无疑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其性质与意义,正如叶朗在为“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中“人文学科与人文精神系列”所做的《丛书总序》中所言:“人文学科总是要设立一种理想的目标或典范。人文学科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咬学其特质是以语言为工具,艺术地反映人类生活、传达人类情感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在人文学科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仅仅是因为其源远流长,更是因为它是人类自身命运的生动记录,表现的是人的心灵与精神世界。阅读欣赏文学,就是在重温人类的心灵史、精神史。

  对于文学的价值与意义,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可以净化情感,赫尔岑在《给儿子的信》中说:“歌德和莎士比亚抵得过整整一所大学。”恩格斯则说他从《人间喜剧》中学到的东西甚至比从当时所有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可见,文学具有认识世界、启迪心灵、娱乐感化等等作用。文学是人类艺术的宁馨儿,其价值与意义本无须质疑。而怀疑文学存在的价值,质问“文学有何实际意义?”“文学能带来经济效益吗?”折射出的只能是发问者对人类文明、文化艺术的无知或功利主义的目光短浅。

  2.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

  “人文”这一概念,可以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里的“人文”意义可以宽泛地理解为礼乐教化。西方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则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其核心是对人的尊重。那么何谓人文精神?一般认为: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尊重人格和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关注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等等。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塑造应该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之一,因此才有人呼吁:人文精神应是大学教育的灵魂。

  3.文学艺术与人文精神的'关联

  文学是人的生活活动的特殊形态、高级形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艺术展示。故而文学又被认为是“人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其蕴涵的丰富内容以及表达意义的方式也都与人性、人生、人文等等“人学”的范畴有关。无数文学经典名著都贯穿着人文精神的内涵:如关注人自身的命运、尊重人的价值;如揭示人类追求探索真理的精神;如追问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对现实的批判意识与超越精神等等。

  文学被人接受欣赏或消费的方式是通过情感的共鸣、心灵的体悟,通过审美体验来进行的。文学是超越现实功利、庸常生活的,如果一定要追问文学之功用,那么它是关系着人类心灵的更广大更长远的功利与效用。正如加拿大学者弗莱所说:“它加深我们的同情心,扩大我们的度量,为我们提供对事物的新视角,并加强我们表达自己或别人信念的力度。”即通过文学欣赏,我们可以丰富内在的情感世界、开阔认识外在世界的视野,并有助于表达人类的情感和信念。德国学者姚斯认为:“阅读经验能使人们从一种日常生活的惯性、偏见和困境中解放出来。这句话点出了文学欣赏具有使人超越现实功利的意义,从而使我们对于个体认识世界、体验生活的局限性有所超越和突破。同时,流连在文学艺术的美境之中,也会令人获得审美愉悦,提升精神境界、陶冶道德情操。 鉴于文学艺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必然联系,借助文学欣赏以培养人文情怀自是无须赘言,而且,这也应该是文学欣赏的最终目的。

  二、如何发挥文学欣赏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中的作用

  1.理性分析,坚定信心

  面对人文学科包括文学遭受冷落以及当代大学生人文情怀缺失的现状,面对当今时代“文学何为”的质疑,作为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师,首先要学会理性分析探索其中的原因,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其实,文学自诞生以来,在历史上既受过恩宠与青睐,也受到过冷落与排斥。如在中国古代有墨家的“非乐”、法家的“息文学而明法度”;在西方则有柏拉图欲将诗人逐出“理想国”。“读书无用论”在20世纪贻害中国多年,而当下之“文学何为”的质疑也就不足为怪了。其中原因很多,过去主要是源于政治的干扰,现在则是日趋功利化的价值观之盛行所致。然而,只要人类还要继续自己的生存、发展自身的文明,还要有精神生活的话,那么,文学就不会真的灭绝;而文学必将继续发挥其艺术地记录人类心灵史的作用,必将继续发挥其启迪心灵、陶冶情操的人文价值。对此要有坚定的信心。其实,即使是在当今所谓的“消费主义时代”、“信息爆炸时代”、“视觉文化时代”,文学也从未真正消亡。我们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继续发挥文学在教育中的人文价值与意义。

  2.选择切合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文学欣赏视角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一个急速发展变革的时代,一个人生观与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同时又面临课业、考试、升学、就业等等压力。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案例告诉他们:文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文学,有益于我们的人生。那么,就有可能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从而发挥文学服务于人生的功能。

  例如,文学作品中许多反映的都是人生永恒的话题: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情感与理智、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的冲突等等,我们可以紧扣“人生’,这一主题,结合文学名篇,让大学生在畅游文学园地之际得以品味人生,或反观自己人生中遭遇的种种问题,或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多变,从而获得重新看待世界与人生的眼界与心胸。

  因此,在文学欣赏中,虽然需要了解文学史、文学常识,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学会分析鉴赏文本,甚至学会文学创作,但是这些都还不是文学欣赏的最终目的。文学是人学,创作之源是作家的人生,阅读的目的是丰富读者的人生。教师要从文学艺术创作与接受的特点人手,在教学中避免应试教育的干扰,避免枯燥的说教和课堂气氛的沉闷乏味,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阅读文学原典的热情,如不失时机的课堂讨论、课后组织文学读书会、交流读后感等。总之,贴近心灵、启发诱导、共同思考、唤起共鸣,让学生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培育自己的人文情怀,这才应该是文学欣赏的最终目标。

  3.发挥经典名著的人文价值

  笔者认为,文学欣赏课程在有所选择地接纳各种新的文学门类如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等等前提下,还应坚持以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为引导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向。不仅仅是因为大学生的阅读时间有限,更是因为经典名著是历经岁月的淘洗、筛选而留下的人类艺术的精华,其触及灵魂、涵养精神的力度,尤其是营养成分,与那种快餐式的普通读物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一流的文学家往往能够通过作品传达出人类共同的渴望和梦想,能够揭示那些带有普遍、永恒意义的价值与情感,所以他们的作品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世界一流的文学大师对话。正是在这种跨越时空、种族、阶层的对话中,人与人之间获得了心灵的沟通。在当前这样一个多元文化、资讯爆炸的时代,学习与阅读必然要有所取舍,而文学欣赏选择经典名篇为主也是必由之路。

  面对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作为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从而发挥教师的引领与示范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的学科特点和优势,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尽一份力量。让师生一起直面纷繁的现实人生,通过文学艺术的熏陶,了解历史、认识社会、体悟人生,从而重塑人文情怀,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富人文理想的事业。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能否真正建设出世界一流的大学,更关系到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和未来。

【试论文学欣赏课程与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1.文学欣赏课程与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的论文

2.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论文

3.试论新闻与文学的分野与融合论文

4.用文学魅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5.小学语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思考论文

6.戏剧影视文学的特点与欣赏论文

7.古代文学课程中人文演绎教学模式讨论论文

8.小学语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