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学读物对学校德育教育的作用论文
一.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中学生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纪律观点淡化现象。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获得仅仅来源于有限的课堂传授和偶得的社会反面教材,缺少系统的习得;纪律观点也不像企业员工培训一样,有清晰的步骤和有效的招数,虽然可能有象征性的开学第一课讲话,可能有“文化立校”的制度手册,但是学生往往鲜有认知,基本上都是先有行为过错,后有诫勉谈话,有的甚至是纪律处分等。
(2)现阶段,中学生存在价值观念含糊,价值判断淡化现象。不同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的人生经历会导致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判断和价值观体系,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判断和价值观体系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同,有的甚至与学校大力倡导的德育标准背道而驰,使得本就缺乏道德研判能力的学生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中。
(3)现阶段,中学生存在道德堤坝滑坡,心理品质脆弱现象。物质文明发达不能掩盖精神文明缺钙;身体“大厦”庞大不能替代心理“框架”坚实。在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下,当下学生消费观念畸形,比吃比穿比玩的现象屡禁不止,事实上也不是禁止就能解决问题的;团结友爱、艰苦朴素、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品质不翼而飞,代之以动辄吵嘴斗殴,相互猜忌,个体娘化、脆弱、多疑、恐惧、猥琐、畏缩等心理问题层出不穷。
二.文学读物对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的作用
面对新问题,研究新办法。以文学读物为抓手,从优质文本选择、优良主题萃取、优秀章节体认等角度浸润、渗透、影响学生,不失为一种操作简便、润物无声的方法。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读书是人成长过程获得认知,习得知识的必经途径,学生阶段,培养人的读书习惯,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1)文学能够夯实学生的价值根基,养成积极向上的发展潜质。教育培养人是一项长期工程,要着眼长远,要从容长进。学生没有跨入社会,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往往不能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错误性,被表面现象所蒙骗,甚至做出错误的决定。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充分发掘文学读物的积极主题,用最生动的故事去阐述社会的复杂性,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培养思维品质。比如说,中学语文文言文里有很多关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篇章,教学时为我所用,积极引导,让学生把这些传统道德因子内化在自身修养的路上。
(2)文学能够使学生明白事理,促进学生对道德观念的深化,弥补学生在道德判断方面的缺失。从语言学科必读篇目入手,如英语课文《鲁滨逊漂流记》里主人公以超乎寻常的勇毅,把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一一征服,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个赖以生存的家园。鲁滨逊身上体现了顽强不屈、坚忍不拔、永不言弃、敢于冒险的“硬汉子”的品质;还有一篇关于对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生存状况的分析,通过和学生的阅读赏析,让学生养成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进而养成关注人类生存质态的环保意识。
(3)文学能够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踊跃参与思维再创造。德育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其中学生将德育要求不断内化,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我经常说,一个优秀的作家就是一个卓越的建筑师,建筑设计家。文学是凝练的艺术样式,文学创造的过程是作家思想沉淀的过程,阅读文学读物就是对文学生成过程的体认,读者通过还原作品的创作背景,感受作家提炼加工素材的艰辛,感悟作品主题,阅读的过程就是德育浸润的过程。因此,提高文学读物的阅读量,使得学生不仅能够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能接受德育教化,以文化人,化文成人,不断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既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因此,以文学读物阅读为抓手,用好用足学校现有资源,丰富德育模式,充实德育素材,不断推动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再上新水平。
【文学读物对学校德育教育的作用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学科德育教育论文07-08
论德育教育中的激励因子作用的论文08-03
古代文学的教育作用浅析论文07-04
德育教育与学校教学探究论文08-14
关于直觉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论文09-09
戏剧体验在现代文学中的作用论文09-20
浅析英语语言文学对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论文06-13
古代文学对思想品德修养形成的作用论文05-29
德育教育建设论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