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4-24 11:19:19 舞蹈论文 我要投稿

试论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选用舞蹈配乐还必须坚持目的性原则,要牢牢把握教学目的来选用音乐作品,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探究音乐在舞蹈教学作用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试论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篇1

  摘要:舞蹈是融音乐、舞蹈、于一体的一项具有健身、竞技、文化娱乐等功能的项目。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艺术与完美结合的运动。本文从舞蹈的概述入手,阐述了音乐对舞蹈灵感的诱发、对舞蹈动作的提示、诱导、记忆和辅助等功能,概括了音乐在舞蹈教学中选用的原则。

  关键词:音乐;舞蹈;教学

  音乐和舞蹈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紧密相关的。有人说,舞蹈与音乐可谓是姊妹艺术。旨在指出舞蹈与音乐之间相辅相成的重要关系。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离不开好的音乐,好的音乐给予他们身体律动的灵感,让他们在舞蹈动作中产生情绪的起伏,更加深刻的理解舞蹈动作所要传递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出发进行探讨,进而指出在舞蹈教学中选用音乐的一些原则。

  一、舞蹈中音乐的作用

  舞蹈和音乐可谓是完美结合的艺术。舞蹈作品往往就是需要借助音乐伴奏,传递舞蹈情绪,因此舞蹈的无声艺术和音乐的有声艺术之间存在的奇妙的联系,两者的结合能够同时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双重的感觉享受。具体而言,本文认为音乐在舞蹈作品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音乐能激发舞蹈者的情绪

  从人体的神经刺激角度而言,音乐作品能够直接作用于舞蹈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舞蹈者会表现出较高的兴奋度,身体也会更加灵活和协调,处于一种有节奏型的身体机能律动状态。因此,音乐作品是能够帮助舞蹈者进行情绪调动的,也能够通过音乐的切换来切换舞蹈者的情绪状态,从而能够及时适应不同的舞蹈风格。具体而言,在迪斯科这种舞蹈中,由于音乐作品的节奏性极强,这种强烈明快的跳跃性节奏,容易使人有起舞的欲望,从而使舞蹈者的动作体现出丰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1]。

  (二)音乐能诱发舞者的灵感

  对于舞蹈者而言,动作本身的意义是可以有很多种理解方式的,而在特定的音乐作品的伴奏中,舞蹈者往往会对动作的理解产生自己的领悟,迸发出领悟层面的灵感。所以,舞蹈是“形动于外而精于内”的表情艺术,其舞种的音乐不同,所表达的舞蹈意境也就各不相同。举例而言,拉丁舞中的伴奏往往是伦巴音乐,这种音乐给人以缠绵、浪漫、抒情的感觉,会让人联想到激情的爱;恰恰舞的伴奏音乐则往往是欢快的曲调,整体给人以欢快诙谐的感觉,充满活力;桑巴舞音乐欢快、热烈,带有浓郁的巴西民族风格;斗牛舞音乐则是西班牙风格的进行曲,舞蹈表现出男子汉的英武和豪迈昂扬的气概。可以说不同的音乐搭配不同的舞蹈,也可以说是不同的舞蹈,以其舞蹈情绪为出发选择了不同的音乐种类,舞者在音乐中畅游想象,任凭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舞动身躯,是极为美好的艺术表达。

  (三)音乐能加强舞者对舞蹈动作的记忆

  书本文字不易于记忆,但是歌曲中的歌词相比之下就更容易记,同样的,舞蹈动作可能变化多样不易于记忆,但是搭配对应的音乐节奏,就更易于记忆。对于舞者而言,在学习舞蹈的时候,如果能够结合音乐节奏来记忆舞蹈动作,那么在练习环节伴随着音乐节奏的响起,舞蹈动作也会更加易于复原。之所以音乐作品能够帮助舞者更好地记忆舞蹈动作,是因为音乐的旋律与舞蹈的动作能够在人的大脑皮层中搭建一定的对应关系。当舞者伴随音乐起舞时,就能够通过音乐节奏的提醒而联想起对应的舞蹈动作[2]。

  二、舞蹈教学中音乐的选用原则

  在舞蹈教学的进程中,对于音乐的选择并不能随便,不仅要考虑到舞蹈作品设计的意义,还应当结合音乐作品的律动节奏感特征,只有良好地把握音乐与舞蹈的关系,选择正确的音乐作品,才能够对舞蹈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3]。本文认为在舞蹈教学中选用音乐作品,应当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首先,在选用舞蹈配乐的时候,应当保证所选用的音乐作品的风格与舞蹈动作的风格是一致的,能够促使舞蹈学习者在音乐与舞蹈动作之间产生多种形象联系,能够促进学习者对于舞蹈动作的记忆,并能够在学习的进程中投过音乐更加充分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

  其次,为了保证舞蹈动作与音乐作品的“一致性”,在为舞蹈作品选用音乐的时候,应当确保音乐的节奏与舞蹈动作的节奏是协调一致的。音乐作品讲究节拍,舞蹈动作同样也存在节拍节奏的律感,因此二者如果能够达成协调一致,那么就能够形成很好地艺术协调性美感。如,狐步舞就应选择4/4拍的音乐,基本节奏是慢―快快;维也纳华尔兹舞则应选择3/4拍的音乐,基本节奏是蓬―嚓―嚓。

  再者,在选用音乐的时候,也应当确保音乐作品与舞蹈作品之间的共鸣性。无论是音乐作品,还是舞蹈作品,两者都属于包含精神意义的艺术作品,对于理解作品的观众而言,它们都能够给观众带去奇妙的精神体验与艺术收获。因此,如果音乐作品选得得体,能够搭配舞蹈作品的深层含义,那么不仅是舞蹈学习者,乃至舞蹈欣赏者,都能够很好地理解作品。舞蹈者自身也能够通过肢体更好地向别人传达舞蹈之美,艺术之美。

  最后,选用舞蹈配乐还必须坚持目的性原则,要牢牢把握教学目的来选用音乐作品。不同的舞蹈其教学特点也不相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目的也就不相同。比如如果舞蹈学习者未来是要去参加国际性的一些舞蹈竞赛的,那么所选用的音乐应当与国际接轨,在舞蹈作品和音乐作品中都能够使观众感受到国际化元素的融入;又比如我国的广场舞而言,其所选用的配乐往往就非常的“接地气”,不管男女老少,对于音乐作品都能够朗朗上口,也能够通过音乐作品很快地记住舞蹈动作。

  参考文献:

  [1]许昌等.体育舞蹈文化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取向[[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

  [2]黄淑萍等.论体育舞蹈教学训练中的音乐配合[[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

  [3]张晓吃.体育舞蹈与音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

  试论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篇2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音乐欣赏课对舞蹈学习起到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肯定在舞蹈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音乐欣赏课的学习以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和理解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情绪并在音乐中准确进入舞蹈意境,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舞蹈专业;作用

  自古以来,音乐与舞蹈总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姊妹艺术,音乐的与舞蹈之间的关系被很多人这样形容着: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音乐与舞蹈是鱼水关系;音乐与舞蹈是珠联璧合,相互辉映,互相补充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音乐与舞蹈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舞蹈的灵感多来自生活的各种动作与情景,但更多的是来自于音乐引导与激发。因此这便要求舞蹈家对音乐要有优秀的理解力与感受力,并能将舞蹈与音乐真正完美地结合起来。

  本文所讲的舞蹈专业指的是中高等舞蹈专业学校,各种舞蹈团的舞蹈教学部。而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教学培养目标的不同,其内容与侧重点均应有所调整,以适应教学需要。音乐欣赏在上述舞蹈专业学校的舞蹈教学活动所起到的作用除了具备其“共性”作用(指音乐欣赏课在其他专业学科或者普通音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如陶冶情操,健全学生人格)之外,还要有“个性”作用。

  一、拓展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

  舞蹈的灵感来自生活的各种动作,更多的是来自音乐。有人说,脱离音乐的舞蹈是机械呆板而又缺乏生命力的。而一个舞者若忽视其音乐素质的培养,必然会影响其舞蹈专业能力的发展。

  故扩展音乐眼界、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及感受力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来讲与提高舞蹈专业技能同样重要。音乐欣赏课通过选择体裁形式、风格多样,题材内容丰富的音乐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各种不同的音乐意境并了解各种文化背景,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并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值得一提的是,音乐欣赏作为一种抽象的教学方式,其奇妙之处在于给予同样的音乐欣赏而不同的学生将会有不同的收获。比如同在欢乐的音乐中,有人体验到的是亲友团聚的欢畅,有人体验到的是事业成功的喜悦,有人体验到的曾经幸福美好的回忆。而富有意境的音乐带领学生进入同样的音乐情景,不同的人也将会在各自的脑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这便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地感受音乐,通过自身情感的注入而丰富了对音乐的理解[3]。

  由于音乐的这种非语义性,抽象性,不像文学和美术能用文字和视觉具体的表达思想内容,在音乐欣赏的同时教师必须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准确感受音乐,才不至于扭曲作品的思想内涵,真正达到音乐欣赏的目的。

  二、帮助学生更准确的进入舞蹈意境

  意境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舞蹈家吴晓邦所认为的:“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现出来”。而一首恰当的音乐则能提示、引导舞者更好地诠释舞蹈。例如优秀的舞蹈作品《孔乙己》,在热闹活泼的音乐《欢沁》声中,舞者动作潇洒神气,一个癫狂可爱的老头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舞蹈第二段随着音乐节奏的骤然紧张,舞者采用许多的跳跃、旋转、翻腾带入情节“偷书挨打”,表现人物此时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进而在第三段音乐《迎春》声中,舞者运用平淡的舞蹈语言迅速将观众带到凄凉的环境中。最后的童声诵读“人之初,性本善……苟不学,性乃迁”,凄惨之余突显了读书人的本质,使得观众对整个舞蹈人物同情之余又生责斥。正因为音乐与舞蹈的巧妙结合,使得该表演深入人心。音乐欣赏课则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正确“品味”各种各样的音乐并理解不同的旋律与节奏特点,进而帮助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熟悉与陌生的音乐中找到启示与灵感,更准确,更迅速地进入舞蹈意境,进而更好地表现音乐。

  三、帮助学生管理情绪

  人的原始情绪可分为快乐、喜爱、兴趣、惊奇、惧怕、悲痛、厌恶以及愤怒八种并可归类为积极与消极两个对立的方面[2]。在舞蹈表演中,不管是人物形象的需要或是音乐情景的引导,舞者可表现任何的情绪以诠释各种情节的内容,然而,舞者自身的情绪及状态却必须是积极的,饱满的。这便要求舞者能够很好地管理自身的情绪而全身心地融入舞蹈及音乐中。音乐欣赏课或通过讲述某个励志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找到一种奋斗的精神,或通过观看一段通俗易懂的影片视频带动学生引发共鸣。不管采用怎样的形式,音乐欣赏课能够通过牵引、拉动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放下自身原有的情绪而迅速地进入设定的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

  “艺术就是情感,舞蹈是一门情感艺术,情是舞艺术内在的核心”[1]。音乐欣赏课让学者在绚丽的音乐世界里用心去理解、去感受一切;引导学生用心与音乐、舞蹈完美结合,从而展现艺术的真正瑰丽。在舞蹈专业院校里,为了促进舞蹈教学,音乐欣赏课在教学内容上课可增加各种音乐视频、舞剧的欣赏,也可采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音乐。

  参考文献

  [1]岳丽薇.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人文论坛.

  [2]苏鸣,余俊.歌唱心理艺术之我见.艺术教育.

  [3]郭育宁.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学术论坛.

  [4]董李娟.谈几种不同类型音乐欣赏方式的特点及其作用.理论研究.

  试论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篇3

  摘要:音乐是舞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学是以有组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为主要方式,运用节奏、表情、构图、造型等要素塑造形象,表现情感。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舞蹈教学所需要的视觉的可感性,恰好与音乐情感表达的概括性和艺术表现的非具象性相互补充。音乐与舞蹈教学相结合,丰富了舞蹈课堂的情绪,渲染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乐感,是舞蹈教学的有力臂助。

  关键词:音乐,舞蹈教学,作用,影响

  音乐与舞蹈,这两门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从产生开始就已经密不可分了。同其他艺术样式相比,音乐与舞蹈这两种艺术形式,都能够最直接、最强烈、最细腻地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坦露人的心灵与灵魂。身体最原始的律动必然伴随着最朴素的节奏,或节日狂欢、或祈福祭祀、或庆贺丰收、或狩猎归来,几乎在每一个聚集的场合,原始人类都用自己的身体以鲜明的节律来释放情感,这应该归于人类的一种本能的体现,这种本能的体现恰恰生动地解释了舞蹈与音乐的一体性。在当今的非洲的某些原始土著舞蹈中,我们还依然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这种原始的乐舞一体所带来的冲击与震撼,二者是天然的密不可分的。

  在舞蹈教学中,许多课程的教学都需要音乐的伴奏,因为它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节奏、旋律、和声是音乐表现人类内在情感的三要素,好的音乐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学会听音乐,继而从感性理解逐渐地进入到更为深刻的理性想象与表演创作中。好的舞蹈一定要有好的音乐配合,只有二者天衣无缝的搭配,才会产生具有强烈生命力和感召力的舞蹈作品。因此,音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舞蹈教学。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插入比较合适的音乐,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不仅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奏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舞蹈的学习与音乐艺术修养的形成起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1.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1.1 音乐具有激发情感的作用。

  一个人舞蹈时的灵感来源于对旋律及节拍的了解和想象,由于人的神经中枢对听觉安慰作出的心思反映是有规律的,不同的听觉安慰往往诱发不同的心思反响。而这种反响,既能惹起人的联想,同时又能激起人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的抒发,使我们在舞蹈进程中,发生出一种情形融合的心灵感应,激起出内心的情感与想象,充沛展开想象的翅膀,勾勒出深邃的舞蹈意境,使整套动作发生富有发明性的艺术思绪的深入耐久的艺术感染力。意境是一种“情与理”、“形与神”的一致,意境是在情形融合的根底上所构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以意蕴、情味取胜。舞蹈是“形动于外而精于内”的表情艺术,作为舞蹈的扮演者应理解音乐和舞蹈的深层含义,从而激起内心境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勾勒出深遂的意境,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量”,使身体动作表现出深入耐久的艺术感染力。

  在舞蹈中,我们不能只表现音乐节拍,更重要的是再现音乐外延,假如音乐可以独自、完好地使观众体会到音乐的意境,那么舞蹈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必需将音乐与舞蹈无机地结合在一同,经过听觉来显示热情,作用于人的感官,激起灵感和激动;经过视觉来表达情感,表现作风、衬托氛围。两者完满结合,才干将客观与客观相熔铸。换言之,就是音乐的外延与舞者的形体律动相结合,只要这样能才将自在下与观众带进美好的意境之中,对欣赏者发生深入耐久的感染力。

  在舞蹈扮演或竞赛中,我们只要精确、细致、深入地体会音乐的内容、体裁、作风、特点等,在舞蹈时才干充沛激起灵感,经过听觉来显示热情,经过视觉来表达感情,这样才干将自在下和观众带入美好的意境。假如一个人不能理解音乐的外延,也就无法抒发本人的情感,就没有舞蹈美。动而不抒,舞而无情,蹈而无感,充其量也不过是机器人的模仿而已,从基本上得到了舞蹈的.意义。

  1.2 音乐对创编舞蹈具有诱导作用。

  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地协调一致。舞蹈作品不是把动作设计成之后,再配上音乐的,而是在进行动作设计之前就必须有音乐。音乐可以使人发生联想,音乐节拍的强弱、节拍的轻重、音调旋律的谐美、音乐的淳厚悦耳,会发生同举措和事物的联络。因而,依据音乐的这种特点,能激起对举措发明的灵感,激起中枢神经零碎兴奋灶之间发生多种抽象联络,进而能更美、更好地创作出与音乐相顺应的舞蹈动作来。

  1.3 音乐具有增强舞蹈动作记忆的作用。

  我们在舞蹈练习进程中,会发生对舞蹈动作的运动方式、方向、速度等记忆,以及对身体各局部挪动的地位和间隔的记忆等。虽讲进步运动记忆的办法有很多种,但从某种角度来看,音乐旋律与节拍能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有“重现”和“再认”的功用。由于认知神经中枢对听觉安慰作出的心思反映是有规律的,它可使大脑皮层中构成一定的联络,并由此发生不同的心情回想。记得有一次我为县里国庆晚会编排了一个舞蹈,这个舞蹈由12人组成,约有6分钟的时间,动作、队形变化多端,演出过程相当精彩,一年后学生们搞毕业晚会时想起了这个舞蹈,因长日子没有组织练习,大家忘记得差不多了,但当这音乐再次响起时大家立即识记起了很多动作、队形,是音乐让大家迅速恢复起记忆。

  1.4 音乐在舞蹈中教学具有辅佐作用。

  舞蹈以开展节拍为中心,以自然动作为根底,在创作和扮演进程中离不开音乐的辅佐。在教学中所选用的乐曲,有的轻歌漫舞,有的激昂热烈,有的华丽优雅,使低潮和高潮、紧张与舒缓相辅相成;音乐的旋律感、节拍感、力度音色、构造特性和气质以及内在激动和运动时对人体的情感变化、人与人体运动的影响,都直接对舞蹈教学有着极大的辅佐作用。当音乐的前奏响起,随着旋律和节拍的共鸣,会发生一种跳动的富有节拍的气氛,从而调动起大家的心情,引起大家的兴趣,使我们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动起来,进行舒展大方、刚劲柔和、活泼优美的形体运动,使身体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从而使教学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1.5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具有协调作用。

  在教学理论中,音乐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协调舞蹈的动作。优美的有节拍的旋律,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体会音乐伴奏带来的愉快,使那些学起来比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变得和谐而有情趣。如动作不协调,该动的部位不动,不该动的却动,就会使本来十分美的动作看起来别扭,学生自己也感到不舒服,因而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而音乐的强弱节拍就可以让学生晓得哪些动作在强拍上动,哪些动作在弱拍上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和动作的协调性,而且可以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力,发展学生细腻的艺术感受力,增强自信心。

  2.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影响

  2.1 音乐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

  舞蹈的音乐之美有助于舞蹈意境的展现。舞蹈中的音乐既可成为舞蹈者吐露情思的主线,又可感染观众共同投入到舞蹈表现的意境之中,令人心驰神往、遐想万千,尤其能够充分表达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微妙情感,恰到好处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利用音乐节拍的强、弱、急、缓,充分展现动作的艺术风格的能力,哪怕是一个小小动作也应要求到位。如果表演者能够做到把自己融入音乐之中,就是“入境”,再通过动作表现出来,那就一定是出色的。当然,动作的表现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刻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用心去体会、去感觉就更为重要。

  2.2 音乐旋律对舞蹈的影响。

  音乐的构成要素有音高、节奏、节拍、和声、调式、调性、音色、音区等,将这些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成音乐旋律。因此,旋律是音乐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它表现特定的内容与情感。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音乐的内容、体裁、风格、特点等主要是由旋律体现出来,不同时代、国家、民族、地区的音乐往往可以从旋律区分出来。音乐旋律对舞蹈的影响是深远的。如热烈奔放的旋律中必有豪情;舒缓优雅的旋律中必有柔情;轻柔飘逸旋律中必有温情。没有情感,便没有舞蹈。

  2.3 音乐节奏对舞蹈的影响。

  曾有人形象的比喻说:“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音乐的灵魂,是心脏的跳动或是脉搏,它推动着血液的运转。”节奏犹如人体骨骼作用于人体,能使乐曲体现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是音乐形象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舞者是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变化来表现其舞蹈内容和情绪的,而节奏是体现力度、情感的基础,舞者只有准确地把握住节奏,人体线条的流动和情感流动才能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各舞蹈动作才能在方向、力度、幅度、速度等方面显得更有性格、特点和意义。而在有些人看来,音乐的情调、情绪、情感都可以不管,不论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只要合上舞蹈动作的节奏就行,就是一种舞蹈动作什么音乐都能跳,就算是这样的音乐与舞蹈结合了,岂不知像这样机械的、牵强的凑合就像是一颗树上挂满五颜六色各种瓜果,尽管看上去还像那么回事,可是果与枝并无任何联系。如用极快和极慢的音乐节奏舞蹈都将会失去它的本来意义,太快显得其动作不是那么“井然有序”,太慢则感觉不到动作的完整性。

  音乐与舞蹈相互交融结合,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结合以后绚丽多姿的综合艺术又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形成完整的舞蹈艺术。舞蹈所表现的动作和姿态是世界万物中最美、最能打动人的动作和姿态,与之组织得最美、最动听的声音即音乐艺术相结合,将给人带来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并从而产生社会作用,这就是“天作之合”。

  参考文献

  [1] 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 吕艺生.《舞蹈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 汤晓宁.《舞蹈艺术与实践》.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试论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篇4

  摘要:舞蹈表演作为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还是从舞台表现力、情境的展现、感情的抒发上都要求舞蹈表演者具有过硬的基本功。音乐对于舞蹈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音乐与舞蹈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感受音乐的同时拓宽了艺术视野,可提高学生的表演文化素质。

  关键词:舞蹈表演;教学;音乐

  如果把舞蹈表演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输出和吸收的过程的话,那么,无论教师对学生的愿望有多美好,无论教师多么想把全部的知识奉献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永远只有一半的权利,那就是输出的权利;教师的付出能否得到好的成效,所教的知识能否输入到学生的体内,能否被吸收,让知识成为孩子自己的财富,却是由不得教师的,因为输入和吸收的权利在学生一边。也正是因为这样,只有当学生自己愿意学习、需要学习并喜爱学习时,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舞蹈表演教育的真谛实际上在于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情,要让学生有深刻的舞蹈肢体感受和体验。这个道理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不容易。

  一、舞蹈表演教学的重点

  舞蹈教学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形体气质,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身韵的舞姿、步伐、造型练习中发挥想象,加入信念、交流、感受等表演元素,从而使自己个性化的表演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一个训练有素的演员,在舞台上的举手投足都会让人感到美,同时也让人觉得总带着那么一种味儿,一种韵律。一般人都能感觉得到,但却不一定能说出所以然。其实这其中的奥秘就是“形、神、劲、律”作为身韵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

  形,即外在动作,包含姿态及其动作连接的运动线路。神,即神韵、心意,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劲,就是力,包含着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等关系的艺术处理。律,也就是动作本身的运动规律。这四大动作要素的关系,是经过劲与律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其规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不可否认,在舞蹈表演教学中,基本功的训练是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舞蹈表演教学又要求元素性动作的高度统一、谐调,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美学理论,这就需要乐舞融合。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舞蹈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人们不断探索舞蹈表演教育教学方法,多年来,舞蹈表演教学也不尽相同。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的投入舞蹈表演,更好的把握肢体美,人们不断探索应试教学的实践之路。转变教学思路、明确目标、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肢体表现力成为现阶段舞蹈教学的重点。

  二、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教学实例

  1.音乐激发学生的舞蹈表现意识

  通过音乐渲染,可以激发学生的舞蹈表现意识。每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都有自己的特征,比如芭蕾的“外开”“伸展”和足尖技巧,印度舞变换多样的手势和眼神等。舞蹈表演中主要以演员在一定节奏中的形体动作指事造形、表情达意、展示情节。

  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音乐伴奏调动舞蹈中的“即兴表演”来加以训练,使学生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要学会灵活地、综合有机地运用表演元素。在表演中,人物的举手投足、喜怒哀乐等形体动作的表现与生活中并无两样。在用舞蹈来进行艺术表现时,舞蹈中要模仿一些生活动作,这时学生可将自己对乐曲的想象与感受融入舞姿、步伐中,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音乐调动学生舞蹈表演的情感融入

  舞蹈是形体动作的艺术,舞蹈教学是为了学生在学习后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进行舞蹈艺术表演。在舞台表演中人物的表情是难以控制的,舞蹈演员对如何能把握好情感,将之真实生动的运用在舞蹈中是相当难的一件事。于是对于舞蹈表演而言,音乐的融合就不仅仅是一种伴奏,也不仅仅是机械的节拍,而是在表现情感、表达艺术等更深层面上的和谐一致。中国大部分舞蹈表演的形式是边歌边舞,舞乐一体,这其中的作用就是使舞蹈表演者在舞台表演中能够更加深入地融入自己感情,使表演生动、肢体表现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舞蹈本体的视角来看,乐舞融合之后的“和谐”贯穿于舞蹈编创和舞蹈表演的始终。在教学练习时强调随乐声调整手、眼、身、法、步法的各种表情状态。可以专门设计不同音乐,来对身体不同部位进行练习,以提高身体的默契与表演的真实性。舞蹈演员必须深入音乐情感,通过自身情感变化来表现音乐的表情。在调动情感的方法上最重要的是去体验规定情境中的乐舞状态。

  3.乐舞融合教学实例――芭蕾舞教学与天鹅湖舞曲伴奏

  随着舞蹈教学的发展,钢琴伴奏在舞蹈表演课堂上越来越受关注。舞蹈动作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对舞蹈伴奏音乐的要求有所不同。芭蕾舞是一种优雅、舒缓的舞蹈,其中最为著名的音乐是天鹅湖钢琴伴奏舞曲。

  在学生完成了芭蕾舞基本功课时后,老师可先安排学生观看天鹅湖舞曲录像,学习专业舞蹈演员的整台舞蹈表演,再对学生进行音乐舞蹈训练课,通过钢琴音乐伴奏,把基本动作有机连接,让学生体会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再现。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老师要抓住每一个细节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利用课余时间自己不断练习,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舞台上真正的舞蹈表演,不是舞蹈加音乐或是音乐伴舞蹈,而是“舞中有乐,乐中有舞,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音乐虽是不变的,而舞者却是鲜活的,舞蹈表演与音乐融合是富有弹性的。

  三、小结

  舞蹈表演教学离不开音乐,音乐表现是舞蹈创作的源泉。好的表演者能用舞蹈活化音乐,让观众观看时不但耳朵和眼睛得到享受到,内心也是一种享受。旋律是舞蹈的灵魂,节奏是舞蹈的骨骼,只有使音乐和舞者配合得更好,表演才能够更为完美。

  参考文献:

  [1]罗嘉.浅谈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2):136.

  [2]张芳.浅谈舞蹈钢琴伴奏教学中的二次创作[J].辽宁高职学报,2008.(01):95-96.

  [3]崔新琴,陈.感觉与敏锐――现代电影表演理论研究(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415-428.

  [4]史影.论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戏剧文学,2006.(10).

  [5]徐福平.谈舞蹈基训课堂钢琴伴奏音乐的特点[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1(03)

【试论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相关文章:

舞蹈欣赏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作用10-04

略论音乐在舞蹈创编中的作用论文06-16

试论校园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08-05

民族舞蹈在民歌教学中的作用08-12

舞蹈律动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论文07-03

课堂语言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论文06-23

教学细节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作用论文08-19

浅谈符号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作用10-17

舞蹈在音乐教学的作用与影响探讨性论文07-02

试论舞蹈服装与道具在舞蹈创意中的作用论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