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论文
一、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
(一)降低难度的要求
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可以不必按照传统舞蹈教学模式来进行技能训练。应将舞蹈训练中的软开度和控制能力等训练适当地减少,难度也要适当降低,而应更加重视锻炼学生的动作和协调能力,从简单的单一动作到一整套的动作训练,以此来达到使学生肢体灵活和动作协调的目的。
(二)提高学生的素质
由于初中阶段的教学在舞蹈方面没有过多的要求,所以幼师专业的学生也普遍缺乏舞蹈功底。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才能更好地保证他们步入社会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这也同样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一)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口语能力是教师必备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清楚地表达出自己对舞蹈语汇的理解,在练习舞蹈动作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舞蹈课上教师提问学生的内容可以是舞蹈的作用、动作要领等。此外,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小组成员进行相互的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印象更加深刻。在找到难点的突破口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让学生在组织管理上也得到一定的锻炼。
(二)舞蹈创作能力的培养
1.进行模仿训练。作为幼儿园教师,一定要有舞蹈编排的能力。幼儿师范专业的学生在编创能力培养过程中,首先应做的是模仿训练。从模仿开始,逐渐再向创作的方向发展。幼师专业学生中不乏一些舞蹈能力较差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留作业的形式,将固定的歌曲分配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视频,并进行模仿,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在教学中一定要循序渐进,开始时尽量降低舞蹈创作的难度,使学生能够萌发创造的意识,通过对舞蹈模仿的总结来产生联想,从而创造出新的舞蹈。
2.动作重组。动作重组指的是将原有的动作进行变化,做出其他的动作来。变化可以分为:节奏变化、改变部分动作、改变顺序等。教师可以用简单动作引导学生进行变换,可以从方向、顺序各个方面进行变换,然后再由教师进行动作的点评,最后选出一组合适的动作再由学生进行练习。
3.了解幼儿。作为幼儿园教师一定要了解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例如:可以在幼儿卫生学当中了解到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骨骼比较软,容易变形。通过对幼儿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为幼儿选择舞蹈,使他们能够在舞蹈练习中避免伤害。在动作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身体发育规律及特点,且动作的设计可以具有一定的童话色彩。
4.提高专业素养。舞蹈是一门以人为基础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在舞蹈的表演中除了人体的动作之外,背景音乐、画面以及灯光等都对舞蹈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以及对灯光和服饰等方面的了解。只有做到全方位的了解才能有效提高舞蹈创作的能力。
5.实践与练习。教师可以采取个人与集体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将所选定的歌曲分配给每个小组,安排各小组根据指定的歌曲编排舞蹈,并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进行表演。表演完毕后,由学生之间进行互相点评,在锻炼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在幼儿园中让学生进行舞蹈的编排,等舞蹈成型之后由学生带领幼儿进行表演,并由教师验收实习成果。
【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幼师舞蹈论文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