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现状思考论文

时间:2024-05-30 03:33:21 舞蹈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舞蹈教学现状思考论文8篇

  第一篇:民族舞蹈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摘要:民族舞蹈教学课程是我国近年来教育界新开设的学科,发展时间较短,而且经验较少,所以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健康发展和进步。本文通过现实调查和参考现有的文献就民族舞蹈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舞蹈教学现状思考论文8篇

  关键词:中职;民族舞蹈教学;现状;改进措施

  民族舞蹈是经过历史发展而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舞蹈,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尤其为了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民族舞蹈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在我国的众多学校教育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发展重视,然而作为新开设的课程,发展的时间较短,经验较为不足,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急需要改进,以便发展民族舞蹈教学,保护和继承民族舞蹈的精神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1民族舞蹈教学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个学者和相关部门对于民族舞蹈的深人研究,从第一所舞蹈类学校创建开始,民族舞蹈教学展现到了世人的眼前,从此以后经过了系统化得整合,科学地培养民族舞蹈人才,通过创新和发现使得我国民族舞蹈得到了有效的继承和发展。民族舞蹈教学是根据相关人员口头和肢体相结合,通过以身示教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舞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舞蹈的背景文化、精神文化等课外文化知识,还能够有效地使学生掌握民族舞蹈动作的真谛和内涵,对于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2民族舞蹈教学现状

  2.1民族舞蹈教学的认识不足

  民族舞蹈是是历史的产物,并且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行自我创新和进步,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民族舞蹈教学是二十世纪才开始创设的,发展的时间较短,而且对于民族舞蹈的.深人研究不够彻底,导致了相关部门并不能够有效地认识和了解民族文化的特征和内涵,进而不能够高效地进行民族舞蹈教学的研究和发展,不能实现有效地民族舞蹈的继承和发展。重点体现在中职教育中,民族舞蹈教学的相关人员较少的理解和掌握民族舞蹈专业性的知识,并不知道其真正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所在,现实状况表明了在中职教育中,有些并不是民族舞蹈专业的教师在从事着民族舞蹈的专业教学,通过调查了解到相关的领导并不清楚民族舞蹈的历史文化、风格特征,并不能够由针对性地管理和发展民族舞蹈教学活动。这些问题的出现证实了相关人员对于民族舞蹈的认识并不充分,在此环境下进行民族舞蹈的教学并不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继承和发展民族舞蹈文化的重任。

  2.2民族舞蹈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胜

  在当今中职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中,民族舞蹈的教学虽然时间发展较短,但是仍然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使得民族舞蹈教学的问题得到了足够的发现和披露。就中职舞蹈教学的现实状况分析其局限性的表现。

  2.2.1局限于表面

  中职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视舞蹈动作,严重忽视了理论的教学;重视舞蹈表演的技巧性应用而忽视了民族舞蹈作为感情交流的精神方面应用;重视舞蹈的肢体语言而忽视了口头教学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学生仅仅局限于当前的舞蹈动作,而与民族舞蹈相关的课外文化知识和精神却并不能够所学习和掌握,这种简单、枯燥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逐渐产生了消极的态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使得教学活动和任务不能够有效地完成,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低下,不能够有效地实现民族舞蹈的继承和发展。

  2.2.2民族舞蹈教学的环境不合理

  众所周知,舞蹈教学和音乐教学的环境大体还是一致的,主要就是硬件设施、创造的氛围以及资源的利用和配置,但是在中职民族舞蹈教学中,根据现实状况分析得到其存在着设施缺乏,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不能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资源的配置上也存在着不科学的问题,这些使得教学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阻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得学生不能够有效地继承和发展民族舞足舀。

  3中职民族舞蹈教学的改进对策

  根据中职民族舞蹈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首要改进的就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民族舞蹈的肢体教学的实践中融人相应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民族舞蹈的背景文化知识,加深对民族舞蹈的理解。其次需要改善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相应的专业素质,从而能够在学生的民族舞蹈教学中改善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案,能够将现有的资源合理化得应用,从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结合现实状况充分的使用和挖掘各种有效地资源,最大化的配置资源,从而能够提高民族舞蹈教学的质量。此外,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感情融人到民族舞蹈中,充分实现民族舞蹈的感情交流作用。通过解决存在的问题,改进现有的状况,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民族舞蹈教学在中职教学中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保障民族舞蹈教学课堂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完成,促进学生继承和发展民族舞蹈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还能够高效地培养综合性的人才。

  4结束语

  在中职职舞蹈课程教学中,作为重要舞蹈课程部分的民族舞蹈的教学,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融合理论才能够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相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的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现实教学活动中,才能更好的掌握民族舞蹈的真谛,实现民族舞蹈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伍彦谚.《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黄斯.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l).

  [3]肖灵.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

  第二篇:舞蹈教学方法思考

  【摘要】舞蹈课是高等院校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科目,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舞蹈教学成为全民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言传身教法和因材施教法两个方面,对舞蹈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舞蹈教学课提供一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舞蹈教学;教学方法;艺术教育

  一、言传身教法

  (一)言传法

  首先是动作讲解。舞蹈教学无论是教学新动作还是老动作,都离不开舞蹈教师对动作的讲解,包括动作的名称、标准和要领,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等,语言方面的知识是少不了的。其次是知识的传递。舞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指示或者评论,学生从中可以接收到舞蹈的相关知识和音乐信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不同舞蹈之间的异同点,也更好地理解音乐。再次是思想渗透。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价值观、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都成为思想的组成部分,舞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无意识的将自己的思想表露出来,教师本人的品质、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语言习惯,都会潜意识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模仿教师的言语和行为。因此,舞蹈教师除了要具有高水平的舞蹈修养,还需要一定程度的语言修养。舞蹈教师需要具备的语言表述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准备。舞蹈动作的讲解以及相关知识的传授,都要求语言做到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抓不到重点,学生也才不会出现误解。因此,舞蹈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防止学生对舞蹈知识产生误解,同时也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舞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二,生动。舞蹈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这能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所以说,舞蹈教师要在语言生动形象这块下功夫,避免挖苦学生,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第三,精炼。语言的精炼有利于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学习的重点,提高舞蹈知识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第四,亲切。舞蹈教师对学生多给予一些耐心和亲切,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温暖,这样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代沟,从而促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来完成舞蹈学习。

  (二)身教法

  所谓身教法也就是示范法,舞蹈教师亲自塑造形象,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模仿。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生动的形象去启发学生,反复地给学生进行动作示范。并且示范动作要求教师具有饱满的热情和感情,动作要标准、力度节奏也要鲜明。示范的动作包括单一动作和组合动作,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做局部动作示范。除了教师亲自示范动作以外,还可以让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示范。教师在制定舞蹈训练步骤时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因素来设计,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简化动作。在某些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用手来比划,从而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学生刚开始应当尽可能地去模仿教师的动作,而且模仿地越像越好,当学生领会了舞蹈动作规律之后,则应让学生大胆想象,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舞蹈动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舞蹈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身教”,首先要不断加强舞蹈训练,保持自身较好的体型和功力,增强舞蹈协调能力;其次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思想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学到新知识,增强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信心。

  二、因材施教法

  (一)提高学生的舞蹈感受能力

  乐感与舞蹈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一个舞者对音乐毫无感觉,那么他就难以理解到作曲家的意图,自然也就无法完美地完成舞蹈,所以说舞蹈是舞者结合音乐完成的一系列动作。但是拥有了乐感还不够,还需要舞者具备舞蹈感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舞蹈感染和打动到观众,加强学生舞蹈感受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根据研究表明,中国古典舞能帮助学生培养舞蹈感受力。中国古典舞非常注重能力训练和身体语言表现力的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古典舞能够养成神形兼备的动作习惯。另外,学习民族民间舞能丰富学生对于动作韵律的把握,从而解放身体,提高了舞蹈的感受能力。

  (二)加强学生技巧训练

  舞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舞蹈技巧的训练,使之技巧能够达到高超、精良和出类拔萃的特点,更多地体现出技巧的独创性。在当今社会中,只有充满特色、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才能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

  (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习舞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这是普遍的现象。文化素养的高低对学生今后艺术道路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这对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们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从中、高年级开始,应逐步加入舞蹈常识和编舞常识课的`内容。前者要求舞蹈学生必须懂得一些本门艺术的基本常识,后者要求学生在习舞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早期的对身体表现功能的开发。逐步进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创造属于个人对生活与情感的体会的表现方式。另外,将视唱练耳与音乐欣赏纳入正常的专业教学计划,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能力,这样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要做好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工作,需要运用到言传身教法和因材施教法,提高学生的舞蹈感受能力,加强学生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舞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高校舞蹈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莉.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浅谈舞蹈教学方法[J].黄河之声,2014(18).

  [2]徐静.高校舞蹈课的教学方法研究及其实际运用分析[J].黄河之声,2013(1).

  [3]李萨.高校舞蹈教学方法研究[J].艺术教育,2013(03).

  [4]赵容芳.高校舞蹈课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际运用[J].考试周刊,2010(42).

  第三篇:少儿舞蹈教学中形象教学思维的价值思考

  【摘要】少儿舞蹈教学对于提高少儿艺术素养,促进少儿身心健康,使少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少儿舞蹈教学的教学效果一直并不理想。虽然一些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但是收效甚微。本文简要探讨了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形象教学思维的价值。

  【关键词】少儿舞蹈教学;艺术素养;形象教学思维;价值

  少儿舞蹈教学课程,是少儿艺术教育的主干课程,对于提升少儿审美情趣,训练孩子柔韧性,培育孩子气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少儿舞蹈教学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舞蹈教学中,不仅考虑其思维能力、模仿能力,还要考虑到这一年龄段身体调控能力以及心理智力特点,并根据少儿心理智力特点对少儿展开有效教学。形象教学思维应用于少儿舞蹈教学中,对于提高少儿舞蹈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少儿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简要探讨了少儿舞蹈教学中形象教学思维的价值。

  一、形象教学思维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一)为学生做好示范动作,使学生掌握技术要领

  什么是形象教学思维,形象教学思维主要指在舞蹈教学中,教师用简洁、生动、贴切的口语,通过直观、优美的、形象的示范,使学生掌握舞蹈语言,在心中形成规范化的动作意象,调动学生已知的舞蹈知识技能,在学生思维中确立未知观念。同时,也可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一个具体形象的概念。例如,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带领学生训练芭蕾基本功中的一位pile(蹲),由于少儿年龄较小,不能够理解教师意图,不知道怎样去控制身体。在做plie的时候,往往会膝盖关节朝前,或者翘臀、前仰,此时,教师必须边示范便讲解,一定要做好标准的示范,要先让学生脊柱垂直,膝关节朝两旁,而后背靠墙双手扶把。一定要头,肩、腰、腿紧贴墙壁,然后再顺着墙慢慢往下pile。在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脚尖、膝盖、胯是否已经在一个平面上,并告诉学生两膝也要贴墙。在plie的过程中,尽量将头、肩、腰、膝都贴墙。

  (二)引导学生,做好“手眼动作”的训练

  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手眼动作”的训练非常关键。不仅要求眼睛灵活、传神,还要眼神表达准确,做到“手”到、“眼”到。然而,在少儿舞蹈教学中,这一训练却比较难,不仅学生手眼不能准确地配合,还眼神不传神,缺少“神韵”。要解决这一问题,形象教学思维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教师为学生做示范,必须优美,准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去实践。例如:在少儿舞蹈教学中,教授“点”的“手、眼”练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心情要愉快,动作要活泼、轻巧,仿佛步入了一个很大的苹果园中,去采摘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散落了一地的苹果,我们怎样才能够找到。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们很快进入角色,按照教师的指令,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这一动作技巧。

  二、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形象教学思维的价值

  (一)形象教学思维的'引入,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舞蹈的喜悦

  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舞蹈艺术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对少年儿童进行舞蹈教学,对于培养少儿艺术素养,提高少儿审美情趣、培养少儿乐观主义生活态度、提高少儿综合素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引入形象教学思维,对促进少年儿童成长,使少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引入形象教学思维,对于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培养少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舞蹈课程教学不仅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同时,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练习。如果少儿没有良好的意志力,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柔韧性素质训练,有些训练内容,对学生肌肉和骨骼的柔韧性要求比较高,在训练过程中,有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疼痛感,如果没有一定的毅力、耐力和韧劲,也很难完成训练任务。如今,许多少年儿童都是独生子女,集亲朋好友宠爱于一身,在家庭中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在少儿舞蹈教学中,柔韧性素质练习,就成为影响少儿学习舞蹈的一道分水岭。因此,舞蹈教学中引入形象教学思维,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舞蹈的喜悦,将被动的学习舞蹈,变成积极主动地参加训练,养成一种行为自觉,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舞蹈教学效果。

  (二)引入形象教学思维,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提高审美能力

  舞蹈教学引入形象教学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入形象教学思维,有助于少儿开阔眼界,培养其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少儿的自信心,提升少儿适应集体的能力。同时,舞蹈教学获得形象思维过程中,还能够激发少儿强烈的表现欲,促进少儿智力发展,使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舞蹈是人体形态美最高表现,少年儿童舞蹈无一不需要大脑来支配,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形象教学思维,能够促进儿童骨骼发育,提升少儿身体各机能的灵活性,还有助于开发少儿智力发育,提升其对于舞蹈动作的敏感性。背景音乐响起,听觉能够将其信号迅速传入大脑,然后,由大脑作出反应,肢体做出相应动作,大脑与身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舞蹈动作。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如果我们遵循舞蹈形象教学思维,就可以有效的增强少儿形态的表现力,对于张拉少儿身体肌肉也有极大的帮助。少年儿童虽然认知能力和辨别力比较有限,但是,其模仿力和记忆力都比较强,开展少儿舞蹈形象教学思维,对于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有极大的帮助,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还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不断完善自我。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在舞蹈表演的感染下,提高审美能力。

  三、结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少儿舞蹈教学一定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大胆地运用形象教学思维,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少儿舞蹈学习欲望,提升少儿舞蹈学习能力,培养少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审美情趣,促进少儿综合素质的普遍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兰华.关于对少儿舞蹈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网络财富,2010(09).

  [2]王永利.浅议少儿舞蹈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J].参花(下),2013(08).

  第四篇: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教育理念的进步,对美的感受和对美的审视能力逐渐成为教育学关注的一个焦点。音乐欣赏则是培养,提升审美能力和对美的感受的途径之一,而音乐的欣赏对于舞蹈教学的开展,也有重大影响。本文针对提高音乐水平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进行研究讨论。

  【关键词】提高;音乐欣赏;舞蹈教学;研讨

  一直以来,音乐和舞蹈的关系密不可分,像是鱼与水的关系,舞蹈的灵感多来自于生活的感悟,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来源于音乐的激发。舞蹈教学中,要求突出人对情感的积极作用,而对情感的激发则来自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对音乐不具有欣赏能力,则很难感受到舞蹈中蕴含的美,更加不能在舞蹈中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困此在学生学习阶段,音乐欣赏是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只有提升音乐欣赏能力,才能在舞蹈中激发美的感触,进一步的引起对心灵的净化和情操的陶冶。

  一、音乐欣赏与舞蹈教学的关系

  音乐欣赏即欣赏整个在对音乐的欣赏过程中,获得心灵净化,得到情感共鸣,从而实现精神上一中愉悦感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音乐欣赏是进行申美教育的最佳方式。在音乐欣赏中,申美主体是所有参与到音乐欣赏中的人,申美主体性一系列的欣赏活动中形成自身的申美观念。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美,从而做出直观的评价。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音乐欣赏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音乐家进行创作、演奏的出发点。舞蹈教学在当前社会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舞蹈教学,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姿势协调性以及其对音乐能力的感受能力。同时其还是学生抒发感情,加强舞蹈学习的一种途径。通过舞蹈教学,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往,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在众多艺术中,音乐和舞蹈的关系最为密切,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二、提高音乐水平对舞蹈教学的作用

  (一!音乐欣赏水平是舞蹈教学的基础

  舞蹈不是单纯的舞步和固定的程式结合起来的连贯动作,而是舞者用身体表达内心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舞蹈教学中,依靠教师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够的,需要学生的配合学做,充分的将作品的内涵体现在舞蹈所表现出的感情意境当中。作为舞蹈老师,要在对音乐熟悉的基础上,协助学生对音乐进行探讨、分析,同时欣赏音乐,使其充分感受到舞蹈和引种所表达出的感情。例如,在牧民新歌这首音乐舞曲中,舞蹈来时不能给予开始教学生舞蹈动作,可以找一些关于蒙古族舞蹈视频,让学生感受草原的辽阔,蒙古人舞蹈的粗狂以及音乐的独特韵味。通过对音乐的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同时更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舞蹈能力。只有充分重视音乐欣赏的重要性,才能有助于学生舞蹈技巧的提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对与舞蹈来说,从原始的手舞足蹈到现在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作为舞蹈动作

  而音乐则是打击物体发出的声音演变过来的,到现在,音乐和舞蹈的关系己经相当亲密。而舞蹈的灵感常常来自于音乐,舞蹈家感受音乐的能力很强,往往通过一段音乐,借助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申美观,就能即兴编出一点舞蹈并且展示出来。但对于观众来说,在欣赏的同时,二者缺其一照样可以进行欣赏或者聆听,但缺其一,则会影响作品本身的震撼力。所以说音乐欣赏说平对于舞蹈教学来讲,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音乐欣赏是对舞蹈教学的补充

  舞蹈教学,并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艺术家,更多是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申美能力和欣赏能力。而目前的音乐作品中适合用于教学的作品很杂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选择有价值的作品,培养学生的申美观念。同时,舞蹈在表现上始终围绕着“艺术情感”在进行感情的传递。所以在长期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体会舞蹈以及音乐中的那份情感,融入情中,达到心灵上的一种共鸣,才能理解艺术的内涵,表现出艺术本身的魅力。音乐是一门能触动人心中感情的艺术,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既锻炼了学生对美的感触,同时又能体会到舞蹈中相关的意境。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对音乐的理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心灵的净化和情操的陶冶,离不开音乐的聆听。音乐有着用一般语言无法表达的特殊性,音乐是将内心感情的宣泄,感情的抒发,用一种特殊的形式表选出来,是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展现。音乐欣赏的感情体验大体一致,但却保留了独有的差异和个性。常常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人自身会勾勒出各种画面,在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准确的用音乐本身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感受,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提高欣赏水平对于舞蹈教学的意义是重大的。

  【参考文献】

  【1】刘娜.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4:136一137.

  【2】李韵藏.浅析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及改进的对策【J].大众文艺,2015,12:229一230.

  【3】陈琳.浅谈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J].民族音乐.2013.02:124一125.

  第五篇:大学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策略

  摘要:舞蹈能够十分贴切的利用肢体语言表现出人类情感,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在大学舞蹈教学中的重点分析,教学过程中表演意识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大学舞蹈课程;舞蹈教学;表演意识;培养方式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舞蹈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在仪式中、在庆典方面,更是在日民的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舞蹈指的是一种表演艺术,主要是运用肢体来完成各种表现情感的动作。而舞蹈一般是与音乐相辅相成的,需要利用音乐来调整动作变化的节奏。而舞蹈都具有的特殊作用,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特别喜欢的活动。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舞蹈专业。这就要求教学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是要纠正学生错误的动作,更多的还是需要培养学生在多方面的意识。其中,在舞台上的表演意识是需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意识形态。

  一、舞台习惯意识的培养

  创新无论用在什么方面,都是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关键部分。因此,舞蹈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舞台习惯意识方面,也要将创新用于其中。因为舞台习惯意识对于学习舞蹈初学者的自信感和身体仪态等方面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也是培养学生表演意识的首要环节。学习舞蹈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必须要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成功。而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灵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要有不怕挫折和失败的精神。因为舞蹈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量最后达到一个质变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漫长时间的过程。另外,老师还需要告诉学生,舞蹈是一门依靠身体进行表演的艺术,而自己的身体就是舞蹈的载体。要将自己彻底融入这个舞蹈中,做到灵魂与肉体共同的结合并且符合表演的要求来完成,才能呈现出一台精彩绝伦的盛宴。千万不能抱着随意和马虎的心态,因为舞者的情感通过舞蹈更容易传递出来。也就是说,老师需要从第一节课就教育学生,无论是一个眼神,还是一个动作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想象着自己是在舞台上进行表演,从而为以后真正能在舞台上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形象美感意识的培养

  舞蹈每一个动作里都透露着优美两个字,而舞蹈也是利用连贯的动作不断地向世人展示人类身体多都具有的魅力。因此,无论在台上台下、空中还是陆上,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是连贯的`舞蹈动作。因此,这就需要学生用心掌握每一个舞蹈动作,保持动作之间的连贯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舞蹈动作的理解,真正掌握连贯的动作中能够发散出美的角度。首先,需要老师在动作的教授过程中,通过简单的动作来启发学生,让学生仔细的体会每个动作和每个动作之间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且在练习舞蹈中要始终体会所感悟的思想感情,从而保证真正找到潜藏在舞蹈深处的关键情绪。其次,要培养学生恰到好处的节奏感。不论是舞蹈动作所表现出来的节奏感还是舞蹈背景音乐所表现出来的节奏感,都是需要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感受的。主要是因为舞蹈节奏和音乐的节奏是恰到好处穿插在一起的,因为这样才能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表演自然有序。然而节奏感不是在一朝一夕内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心思来寻找到最好的培训方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从音乐的节奏中找到舞蹈的节奏。最后,同样的舞蹈动作,采用不同的演绎方式会呈现出不同的表演效果。因为不同的风格潜藏在其中的性格方式是全然不同的,例如不同民族在针对同样的摇摆动作时,理解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气势。例如汉族带来一抹矫健的身影,而蒙族则会给观众带来坚韧和刚毅的体验,而藏族则是将人们带去了雪域高原,体会到了高原的清澈沉静。因此,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是学会简单的舞蹈动作,更是要掌握针对不同音乐而采取的不同的演绎方式。并且将自己独特的理解融入其中,才能赋予表演以灵魂。

  三、作品表现意识的培养

  上文中所提出的舞台习惯和美感意识都是为了充分展现出舞蹈作品,一切都是以作品的中心而做出的努力。这也就说明作品表现意识是老师需要着重进行培养的专门意识。舞蹈作品和文学作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想更好地表现出舞蹈作品,那就需要深入去把握潜藏在舞蹈动作中的情感本质,了解作品所要呈现的意境。舞蹈作品的演绎并不是单纯的临摹出来,而是要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其中,真正将舞蹈动作打上属于自己的烙印。这就要求老师培养学生对情感的把握能力,对作品的表现能力。在舞蹈课程开始之前,老师需要根据舞蹈动作设计时的构思,将舞蹈的背景,选择音乐的想法,舞蹈所要表现的一种情景都尽可能全面地讲述给学生。利用生动的语言来讲学生引入这个情景,让学生产生出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来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深入情感。在尚未学习舞蹈动作时,可以鼓励学生在彻底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和设计,如果他们想要烘托出这种情景,应该选择怎样的肢体语言来表示。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作品的表现意识。神韵是作品的灵魂,作品的灵魂卞要寄托和体现在作品的艺术形象上。作品的表演能否吸引观众,感动观众,让观众感到共鸣,卞要因素是对作品的艺术形象。神韵是舞蹈表演的最高境界。要使学生明自,要做到传神,要达到韵的境界,只能是通过长期而艰苦的心摩手追,逐步去领会,逐步去升华。

  四、结束语

  舞蹈表演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按部就班、由浅入深的过程,所培养的是学生综合的表演能力和表演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坚持一手抓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一手抓文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德艺双罄的高素质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江晖.谈大学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9):282.

  [2]曹环.谈大学舞蹈教学中节奏意识的培养[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2):281.

  [3]付菊梅.浅谈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和训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1):47-48.

  第六篇:儿童舞蹈教学趣味性提升思考

  【摘要】教育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应,在当前社会,教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家关注的不再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关注教育的类型,比如说艺术类的学习。在选择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会选择舞蹈作为孩子学习的项目。目前社会中的舞蹈机构种类多样,儿童由于自己年龄较小,因此如何做到不加重学生负担,而且让儿童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我认为提高舞蹈教学的趣味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不错方法。本文就是我对如何提高儿童舞蹈教学趣味性的简单探讨。

  一、提高儿童舞蹈教学趣味性的相关背景

  1.提高趣味性符合儿童认知情况。儿童时期是人生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儿童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对于舞蹈的学习充满着喜欢,而且舞蹈学习的初期,不仅十分累,而且还特别苦,对于孩子来说,由于其年龄较小,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抵触的心理,因此在儿童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趣味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2.提高趣味性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新时期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这过程中,对一切教学活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减负是重要的目标。新的时期,儿童学习舞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各种舞蹈学习机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的学习学习的负担,对于儿童时期的孩子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提高学习舞蹈的趣味性被视为有效减轻儿童学习负担的重要手段,其符合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3.舞蹈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舞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对情感的表达,对于儿童来说,学习舞蹈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感染力十分强的艺术,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艺术形式,但是其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却十分稀少,因此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其自身在不断朝着趣味性方向发展,不断的完善自身,实现新时期新的发展。

  二、提高儿童舞蹈教学的趣味性的具体措施

  儿童舞蹈教学的趣味性需要提高,而且在现实中,其趣味性也在不断的提高,相关的舞蹈教学人员在不断的寻找办法去提高舞蹈教学的趣味性,其中有许多的方法被开发出来,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认为提升儿童舞蹈教学的趣味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视舞蹈教学背景音乐的选择。舞蹈是一种节奏感十分强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舞蹈需要结合相关的音乐才可以使整个舞蹈显得更加引人入胜。新时期出现了许多种类的音乐形式,可以应用到舞蹈教学之中,比如说《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等这些歌曲在极短的时间,依靠其独特的'节奏感和音韵感,红遍了大江南北,受到了儿童的喜爱,不少儿童在听到这些歌曲的时候,会不自觉翩翩起舞,我们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歌曲,编排相关的舞蹈,来进行教学。帮助我们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舞蹈教学之中,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让儿童可以享受这一过程,提高舞蹈的趣味性,让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舞蹈,享受舞蹈。

  2.完善舞蹈学习场所,体现趣味性。现在学习舞蹈的场所,大概的类型都是一样的,都是在一个房间内,放置一些镜子,横杠等器具,来练习舞蹈,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舞蹈场所,是不利于儿童学习舞蹈的,不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这些应该是年龄较大一些的学习练习的器具,是不适合儿童的。我认为应该将舞蹈练习的场所进行特殊的装饰,在里面挂一些儿童喜欢的卡通形象、或者毛绒玩具等。从外形上可以吸引学生,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其中。同时,在学习不同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舞蹈,营造出不同的氛围、环境。紧紧抓住儿童的心理,让儿童被其氛围所吸引,主动投身其中。从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升舞蹈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

  3.充分将游戏内容和舞蹈学习形式相结合。舞蹈学习对于儿童来讲,是性质和做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致性,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面对儿童,教师可以有效的结合游戏的内容,将游戏内容和舞蹈学习的形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体现舞蹈教学的趣味性,比如说借鉴儿童游戏中的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来进行相关的舞蹈练习,学会舞蹈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基础动作,而且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措施,比如说小红花、糖果等,来激励儿童学习舞蹈基础动作,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结

  儿童舞蹈教学在新时期受到的重视程度是其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新时期,提高舞蹈教学趣味性,符合儿童学习舞蹈过程的认知,同时也是舞蹈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的重要表现,尤其是儿童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具体的措施,不断的提升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让儿童积极参与其中,享受舞蹈带来的乐趣,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卫红.浅谈儿歌的意义与教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

  [2]罗丽芳.亲子共读,点亮儿童心灵世界的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

  [3]李卫红.浅谈儿歌的意义与教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

  [4]覃思.趣味性探索性创造性——广西部分地区学龄前儿童音乐教学方法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

  第七篇: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艺术观研究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在民间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就是往往认为民族或者民间的舞蹈发自生产活动或者发自市井,并不是民族艺术家的创作,或者具有先验性的艺术底蕴和有目的性的创作。关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艺术思考就是基于这种观念,强调在民间民族或者民俗的“艺术”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包含着许多值得深思的艺术观念和自发形成的艺术美感,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艺术观思考就是对教学中涉及到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与准确表达,为更进一步做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艺术观;思考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毋庸置疑的,哪些来自民间或者民俗的朴素的艺术形式都在不同层面上引导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魅力追溯,都在不断地向人们诉说着民族民间的生动故事,暂时抛开艺术内容,我们仅仅看民族民间舞蹈的表达形式也能够感受到民间劳动人民通过肢体语言传达的艺术内涵,如何看待民族民间舞蹈,如何把握其中存在的艺术内涵,才能够真正的从思想上,从行动上融入到我们的具体教学工作当中,只有好的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观引导,才能更加深入的推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本文也正是基于上述思考,展开了关于教学方式、内容、情感表达等层面的一系列思考,以希望能够促进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形式

  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形式非常丰富,它是基于传统文化发展的艺术创作,尽管来源于市井甚至于民俗,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艺术形式均是来自于社会,来自于一个时期社会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很多所谓高雅的艺术也都是脱胎于民族民间的艺术。比如,享誉世界的孔雀舞,实际上是最基本的一种脱胎于传统社会人们对动物的模仿,寄情于拟物,而且这种类似的舞蹈可以追溯到很远的历史时期。所以,强化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首先就是要把握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形式,明确其到底属于什么文化范畴,应该怎么看待这种艺术形式,如何能够发挥出这种艺术的魅力等,这些都是非常基础的工作。看待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形式,主要是从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它包含已经具有现代舞蹈艺术形式的民族民间舞蹈,包含传统文化承继的民族民间舞蹈,包含国际化的民族民间舞蹈。现代性是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通过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将其升级为现代舞,结合了诸多现代舞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层次;传统文化的承继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的尊重,如脱胎于祭祀的舞蹈,如战国时期的舞蹈形式,等等,都属于失去了文化就失去了一切的舞蹈,这样的舞蹈不能够改革,更不能创新,应该用最真实的记录方式去传承。国际化的舞蹈是指已经走上国际舞台的舞蹈形式,被全世界广为承认的舞蹈,像孔雀舞等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只有把握了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去理解其源头,才能够真正的做好艺术表达和艺术表现,发挥艺术的功能作用。

  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现状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长时期保留着一种固定的范式,似乎掌握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形式,基本桥段,基本肢体动作,似乎就能够被认为是民族民间舞蹈一样。实际上,在过于标准化的动作前提下,这样的舞蹈已经脱离了传统,也就谈不上是民族的或者民间的,民族民间首先就确定了其独特性,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在最大范围内说明了民族民间舞蹈需要不断得到传承式的发展,一谈到新疆舞就是动脖子,一谈到蒙古舞就是扭腰臀,一谈到古代舞就是甩袖子,尽管这些动作和肢体语言是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点,但是如果简单的将其概括为这就是民族民间舞蹈,那么也就不值得在艺术观上作出更多的思索。民族民间舞蹈实际上应该是包含着很深刻的文化属性的内容,民族民间舞蹈需要的是更大程度的艺术表达而非简单的肢体动作。所以,从上述观点和思考中看待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很多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总结起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简单化的趋势。仅仅通过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断,看看教学短片或者舞蹈视频就能够完成一节教学任务,这种简单化的趋势实际上那就是淡化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属性。第二是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现代化的趋势。现代化不都是好的,否则也不会出现后现代主义思潮,现代化是当代社会的表达形式,不能说明现代化就是好的,也不能说明民族民间舞蹈需要现代化支撑,所谓的中国风,所谓的汉服骑射,都需要我们不一而足的去讨论,去看待,艺术不能跟风。第三是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过渡化的趋势,所谓过渡化,就是正在失去传承,过渡到新的舞种,这是可悲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也是我们无能为力的现状。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人越来越少,人们更认可拉丁舞、印度舞等舞种,而教学也在向这个方向偏。

  三、将艺术观融入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思考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正确面对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重构艺术价值体系,让民族民间舞蹈焕发活力。艺术观就是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认知,情感寄托,与行动跟进。只有先让舞蹈专业的学生把握好艺术价值观念,才能谈及实践教学,否则任何教学形式都将付之东流,变成无用工作。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建议有三个方面:第一,加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对于一个民族舞蹈,要让学习者首先认识到这个民族,把握每个肢体语言的民族属性和文化内涵,了解每一个动作的起源和发展,让这种认知带有感情色彩,包含深情的去表达,去展现。第二,加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情感表达。肢体是基础,但是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和重要,每一个动作和神态都要具有输出性,感染性,让人们在欣赏民族民间舞蹈的同时,能够真挚的感受这些舞蹈背后的深层次含义与情感基础。第三,加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实践内容。多欣赏大型的,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的民族民间舞蹈,多去参加民间实践,而非庙堂上的欣赏实践。只有将实践作扎实,才是推动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最有力的行动。

  参考文献:

  [1]彭洁,周芸帆.民族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探索[J].民族艺术研究,2009(2).

  [2]裴亚建.论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的“风格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苏京.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第八篇:小学舞蹈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分析

  摘要:对于小学舞蹈教学,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学习舞蹈的目的和自身的学习方法等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加上小学生对于自身的控制能力较弱,在学习时往往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选择,影响小学舞蹈教学的效果。为了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舞蹈教学的效果,开始将多媒体技术引进到小学舞蹈教学中,本文对小学舞蹈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小学舞蹈教学;多媒体技术;作用

  对于舞蹈来说,其是人类进行交流过程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能够将人心灵中最深处的情感进行直接的表达。而小学舞蹈教学则是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肢体表达感情能力。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差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小学舞蹈教学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提高小学舞蹈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舞蹈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作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舞蹈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因此,人们的追求逐渐向着精神层次方向发展,在这种形式下,舞蹈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对于舞蹈来说,其能够对人的情感进行较好的陶冶,且通过音乐节奏的融合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为自己孩子的舞蹈学习选择条件,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但由于孩子大部分的年龄都较小,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知道自身应该怎样去学习,且对于学习舞蹈的目的不了解,在加上孩子自身的多动性,导致大部分的小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为此,我国逐渐引进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舞蹈的画面和优美的情景真实的展示给小学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能为孩子呈现最真实的舞蹈教学内容,帮助孩子更好的`了解舞蹈,认识舞蹈,激发小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习来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老师,因此,在小学舞蹈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舞蹈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调查可以知道,大部分的儿童对电子产品的兴趣都非常浓厚,在进行小学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教学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将真实的画面和舞蹈动作呈现给小学生,使其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舞蹈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多媒体技术还综合了声音和图画等多项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感官的强烈刺激。为了更好的帮助舞蹈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下面作者提出了几点自身的教学体会:

  1.先声夺人

  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玩耍,对自我的控制能力较低,因此,在进行小学舞蹈教学之前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教学内容进行直观的展示,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像在教授《笑笑斗牛士》这一舞蹈时,教师可以先将教学舞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通过视频中孩子的优美动作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上灯光的震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多媒体设备作为教学铺垫,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好奇心

  对于舞蹈来说,优秀的作品往往包含着各种生活和思维等引人思考的情感表达,随着我国舞蹈行业的发展,各种优秀的少儿舞蹈作品逐渐出现,其对少儿的青春活力等符合少儿特点的情感进行了全面的表达。而在对这些舞蹈作品进行教学时,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各种灯光和道具等的展示,使学生能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这种故事情景教学的模式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能够主动去对舞蹈的结局进行探索,增强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

  3.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对舞蹈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详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少儿舞蹈教学来说,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是将舞蹈的内容完整的展示给学生,而对学生无法理解的一些重要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对其进行慢动作的讲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而在多媒体设备引入到小学舞蹈教学之后,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对教授的舞蹈内容进行慢动作播放,学生通过认真的观看能够更好的掌握重难点舞蹈动作。另外,视频定格形式能够对舞蹈中的某个动作进行长期的定格处理,方便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动作演示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且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舞蹈学习中的一些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多媒体在小学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多媒体设备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和课堂需要的新型教学设备,通过多媒体设备能够将一些难以展示的教学内容进行真实的反映,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而在小学舞蹈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一些常规的舞蹈动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认识不足问题,而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又不能对其进行一一展示,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则能够将小学生不了解的内容进行真实的展示,且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占用教师的教授时间。另外,多媒体设备通过真实的画面将舞蹈的动作进行了详细的展示,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将学生情感和舞蹈所要展示的情感进行有效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备将自身所要讲解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这种教与学的有效结合,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既能提高学生对舞蹈学习的认识,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能解决一些教师难以讲解的舞蹈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等。

  四、总结

  伴随着人们对舞蹈教学的认识逐渐深入,小学舞蹈教学逐渐成为人们的重点关注内容。在进行小学舞蹈教学时,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舞蹈知识和艺术能力,同时还能通过舞蹈教学对学生的思维等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在小学舞蹈教学中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真实的舞蹈教学体验,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舞蹈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喜丽.浅谈小学舞蹈的教与学[J].音乐时空,2014(23).

  [2]龙文波.小学舞蹈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5(17).

  [3]何苗.电教和网络教学形式在小学舞蹈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10).

【舞蹈教学现状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体育舞蹈的研究现状的论文12-01

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与思考论文12-02

企业电力管理现状思考论文11-09

声乐与舞蹈课程融合教学的思考与构建论文11-18

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对策思考论文06-18

舞蹈教学论文03-15

农村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11-23

我国舞蹈类综艺节目发展现状与思考03-14

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教学现状研究及思考论文11-25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现状及对策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