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训课程设计和实践教育论文
【摘要】根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校办学条件出发,将物理实验课改革为物理实训课。课程设计科学合理,增加了课程的技术含量。由于准备充分,实施比较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实训课设计准备实施效果
一课程设计原则
根据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高职2009级教学计划,结合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专门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划》的要求,考虑到辽阳校区的办学条件和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岗位技术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目标,确定了准确界定、保证基础、循序渐进和独立训练的物理实训课程设计原则。职业教育课程作为教学改革实施的重要载体,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准确界定
物理实训既不是物理实验,又不是专业实训或实习,它是与产品的加工、组装、调试和检测等工艺过程相关的、与物理学的应用密切联系的基础性实践活动。
2.保证基础
开设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实验项目,使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与了解,学习使用基本的仪器或量具,了解实验的一般过程。这样既可以补充中学物理实验训练不足的缺陷,又为后续实验打下良好基础,起到承下启下的作用。
3.循序渐进
按照难易程度将物理实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实训项目,每一项目分为若干模块。初级实训为1个模块,中、高级实训为2~4个模块。
4.独立训练
让学生根据物理实训项目的要求,自主设计实训方案和步骤等,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完成实训内容。
二课程的准备
依据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高职2009级教学计划和物理实训课程设计原则,制定了物理实训教学大纲,确定了20个物理实训项目,并按照实训项目内容填报仪器、用具购置计划,编写实训讲义,试做实验等。
三课程的实施
经过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教师认真准备、精心组织,于2009/2010第二学期2~7周首开2009级高职工科各专业613名学生的物理实训课,共进行三个批次,平均每批次205人。每名学生平均选7个项目、计14个模块。实训项目需要精心挑选,包括安装、调试和检测等内容。
1.初级实训通过一些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使学生学会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了解科学实验和技术测量的一般过程例如,在初级实训项目“回路接线法”教学中,通过电压和电流的测量计算电阻,给学生的实训任务有三个:第一,学习电路基本连接方法;第二,学会电流表的内接与外接方式;第三,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每个工作任务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来组织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教材信息和经验,按回路接线法概念连接电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重点是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难点是电流表内接与外接。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2.中级实训主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操作训练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训练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记录表格,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表达,绘制特性曲线,进行误差分析和实训总结等。例如变阻器研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己设计实训方案,总结、整理操作步骤,对实训结果进行表达,分三个模块:模块一:比较变阻器两种接法的用途、调节范围、程度,研究变阻器的限流特性。模块二:研究变阻器的分压特性,对于不同负载电阻,随变阻器取出部分电阻占总阻器的改变,电压比的变化规律不同。模块三:变阻器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设计1:设计用伏安法测量阻值为100Ω负载的控制电路,要求电流在0.01~0.1A之间连续可调;设计2:校正电流表的控制电路;设计3:设计一个十一线电位差计工作回路的控制电路,要求在定标时工作电流的精度达到1mA。学生通过这三个模块训练,学会了处理数据,绘制曲线,设计电路,安装、调试仪器。
3.高级实训着重对学生进行产品的制作、组装和调试等拓展性操作训练
指导老师首先讲解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及历史沿革,由此激发学生对物理与科学技术的探索欲望,然后对所制作的产品提出要求,学生自己进行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制作。例如风能发电项目,学生通过风能发电四个模块实训,复习了物理学楞次定律,实际制作线圈在电磁中的作用和电磁感应现象,以及对电吹风的拆装。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了实际操作,制作出了风能发电装置,各组发电大小不同,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物理实训课的效果
通过物理实训课程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生对实训课抱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使教师对进一步搞好实训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
参考文献
[1]乐传永等.回顾与展望:2009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J].职业技术教育,2010(4)
[2]姚建宁.高职物理实训的实践与思考[J].机械高职教育,2003
[3]鲁刚.物理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物理实训课程设计和实践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3.实训论文致谢词
6.实训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