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时间:2024-05-28 10:30:20 物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通用[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物理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通用[15篇]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

  摘要: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文章从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宏观教学方式角度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以及微观教学实践视角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思维能力;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不仅是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日常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以达到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形势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在教学活动中也多采用题海战术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成绩,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对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1]。

  一、宏观教学方式角度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发展基础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与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物理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物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带动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要工作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为了有效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灵活转变,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与探索性。例如,在进行课堂知识讲解之前可以通过相关问题进行课前导入环节,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将原本单一、枯燥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以探索的心态开始新课程的学习,为学生物理学习思维培养准备基础[2]。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物理学科的思维能力是一种复杂而又具有逻辑性的思考方式,其主要核心在于对已学知识进行重新分析、整理、归纳,并通过思维发散的形式在原有的知识认知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与拓展。高中物理阶段的学习是学生从定性了解物理现象到定量研究物理问题转变的过程,教学活动中物理知识的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的学习,又可以从整理相关物理知识点,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比较、概括学习开始。学生在独立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积极的给予引导解答,帮助学生独立思考相关问题的因果关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解决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带动思维能力的提升[3]。

  二、微观教学实践视角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强化物理概念教学,建立科学思维发展意识

  在高中物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相关概念是开展有效物理学习、掌握物理规律及解决相应物理问题的基础。因此,加强物理概念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物理观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物理概念教学。第一,以直观感受为基础进行物理概念教学。在进行物理相关理论概念教学时,既要注重技巧教学,又要注重直观感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物理现象引发学生对新课程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感性入手,对该物理现象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知,在利用课堂小实验产生直观的视觉认识,通过这种直观的感受教学,促进学生对物理理论概念的理解程度。第二,加强对比教学,剖析近似概念。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难免出现许多近似的物理概念和理论,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对先进的概念进行分析,加强对比讲解,例如,动量与冲量的概念及其方向性上的区别等。引导学生从本质物理定义上进行区别,再通过相关概念单位及矢量等方面进行类别分析,以达到强化区分记忆的目的。

  (二)优化课堂精讲,促进思维活跃发展

  传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多以教师为课堂讲授的主体,通过对教材内容知识点进行讲解,然后安排学生进行专项习题练习,以达到强化知识点的目的。这种传统形式下的物理教学虽然对学生的知识点记忆有显著的帮助作用,但就学生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工作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课堂讲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此,新的教育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室应该积极发挥“引导”的作用,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学习,改传统线性思维为放射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在熟悉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学习设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阶梯性教学安排,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透过表层概念理论知识深入物理现象本质,从而达到对某一物理概念或规律的深化理解记忆的目的。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在理解记忆知识点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思维发展,以点带面,促进思维能力灵活发展。

  (三)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物理学科的许多知识点,内容与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物理学科的学习除了基础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之外,学习过程中的物理实验必不可少。物理实验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循规蹈矩的观察、记录和操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基础实验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实验过程,发散学生思维能力。第一,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与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著名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实验现象以及结论进行猜想,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看法,然后再通过实验过程进行验证。学生大胆猜想的过程也是思维快速运转的过程,大胆的猜想可以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教材思想的框架,并在猜想过程中迸发创造性的思维火花。第二,改传统验证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实验都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实验验证,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只是根据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最终对已知的物理现象或定理进行佐证。因此,在开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以验证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的学习,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并根据实验做好记录、分析、归纳等工作。例如,在学习“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以先开展实验教学,后开展理论知识教学,用实验现象来表现理论知识定律,通过让学生开展动物自由落体运动,结合打点计时器的记录,根据计算运动过程中任意三个点的动能及重力势能从而算出三个点位置的机械能,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得出E0=E1=E2的结论。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激发对未知内容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散性发展。

  三、结语

  高中物理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数量的掌握运用,更重要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带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逐步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物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单义成.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xx(6):140.

  [2]夏俊.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xx(6):47.

  [3]余会来.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xx(42):113.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2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创造性地整合教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探究性,使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物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让他们高效掌握物理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习主体;教学策略;合作学习

  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很多抽象的知识,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教材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分析和探究教材中的新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使学生在遇到较难的物理问题时,能有效地从物理知识体系中调取有用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在优化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多采用题海战术。在高强度的题目练习中,学生感到疲劳和压抑,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不高。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到课堂的主体位置,引导他们积极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在学生主动探究下,他们的兴趣高涨,对教材中的新知识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充分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构建以人为本的课堂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

  二、深入挖掘教材,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改变教学观念的同时,要深入探究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对教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让学生能够高效掌握学习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物理知识结构进行设计,使课堂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准备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认真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究,获得新的发现,有效掌握所学的知识。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精心准备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和自身能力出发,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师生互动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情况,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和他们一起探讨物理学习中难度较大的问题。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在进行师生互动时,教师还要注重生生互动,通过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使他们通过互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小组的合作探究贡献一份力量。小组成员的分配要合理,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分配,把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以使合作学习更好地开展。同时,在小组成员分配时,教师要把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使小组成员在探究过程中能互相帮助,共同取得发展。

  四、设计开放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他们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从多个角度对题目进行分析,理清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设计开放性的题目时,教师要融入创新思想,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入手,注重题目的质量。在让学生进行题目探究时,教师要对他们的思路进行指导,让他们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在解决这些开放性的题目时,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路,而是要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在不断的探究和尝试过程中,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思维也获得了发展。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题目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启发和点拨,让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开动大脑,让他们自主解决这些问题,实现高效的开放性课堂的构建。

  五、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又要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探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新,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小实验,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结合物理知识来进行思考和探究,加深他们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在课堂上结合小实验进行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直观的物理操作来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义。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敢于尝试,在遇到问题时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有利于更加深入地发展他们的物理思维。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调动学生操作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思维的主动性,让他们能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地改进已有实验,甚至自己设计实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真正被开发出来。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使物理教学在改革中不断取得进步。教师在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同时,要从物理学科的特点出发,既要注重物理知识的教学,又要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结合实验操作来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理论知识。在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志德.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浅析[J].读写算(教育导刊),20xx(9):15.

  [2]石磊.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xx(21):126-127.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3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程理念,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和体会:

  一、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过去在教学活动中由教师控制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怎样才能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我认为:

  1、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要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探究。

  2、教师要学会倾听、赏识和激励

  教师要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把“很好”、“不错”、“真聪明”、“了不起”等常挂在嘴边,把赞许的目光和掌声经常送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得到快乐和动力。

  二、发挥教材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新颖丰富、联系生活实际;栏目分明、图文并茂;趣味性、可读性强,这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借此基础充分发挥教材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的具体做法是:

  1、制定课前预习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要探究的新问题,了解明确新课知识中的疑点、难点、重点、激发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2、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自主学习问题情景,亦即把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让他们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独立掌握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或指导。

  3、充分利用教材中“实践与拓展”、“资料活页”、“我们的网站”栏目,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粤教版教材“实践与拓展”栏目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外动手实验、调查或者搜集、分析资料等实践活动,以及有关知识拓展性的思考等。“资料活页”、“我们的网站”栏目中有介绍物理学家、物理发现、物理学及其技术对社会带来的影响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物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栏目,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三、积极实践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合作学习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要有好的合作学习效果,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建立学习小组。建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各种能力、男女性别等,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取长补短。

  2、小组每个成员应有不同的任务或角色。如在四人小组的实验探究中,小组长、实验操作人、记录人、中心发言人等应明确分工;在课堂的讨论和交流活动中,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的分析或者推导证明,对多个问题的研究,小组各成员应承担不同的任务。

  3、交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能说:要求学生学会中心发言,语言流畅清楚,能说服其它组的同学。会听:要学会倾听,听也是学问,要能听清他人与自己不同之处,听懂与众不同的见解,听好自己疑惑之处别人是什么见解。勤思:对别人的.发言不能听而不想,要善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要运用知识、经验进行反驳。

  四、加强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因此,一方面,教师要认真落实教材中已有的探究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适合的内容,结合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在课堂内外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当学生学习了电路一章后,笔者经过精心的实验准备和教学设计,对“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的变化规律”的教学采用了课堂探究模式,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1、提出问题:当外电阻变化时,电源的

  输出功率如何变化?

  2、猜想与假设:当外电阻为零,输出功率为零,当外电阻为无穷大,电源输出功率为零,故当外电阻从零逐渐变大时,输出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指导。

  实验室可提供器材有: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20Ω),电阻箱,定值电阻(5Ω),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

  4、进行实验:学生开始合作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关注实验技能差一些的小组。

  5、分析与论证:小组初步处理实验数据。

  6、评估:各小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电阻变大,输出功率变小,与预测不相符。讨论分析后发现电源电阻太小,提出改进实验方案:采用等效电源法—给电源配置5Ω电阻,“增大”电源内阻。小组再次进行实验。

  7、交流:各小组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并将其张贴在教室后面黑板栏内进行交流。

  这节探究课是一堂探究内容丰富、深刻的探究活动。通过合作、探究,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粤教版物理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觉到,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与新课程标准和改革方面的理论,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次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合作探究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4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核心。在高中阶段,知识点的难度相对于初中阶段加深很多,学习任务较重,新课学习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做到教学 “高效性”。这就要求每个老师在单位时间内能更多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或完成同一教学任务所需更少时间、更少精力等成本代价,包含着 ‘轻负、低耗、高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提高教学效益。

  高中物理主要的学科模块包含力学、电磁学、光学和热学是选修模块,高考重点考察力学和电磁学,而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这两块学会并熟练掌握,必须要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进而提高解题效率。一堂课堂教学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一堂高效的课堂必须经过一线教师的认真备课、细心组织才能让学生获益最大。教师能事先备好知识点、备好学生,才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机智从容应对学生的各种疑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笔者认为要做到高效课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课素材多样性必不可少

  在教学之前,教师必须阅读很多相关材料。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理解教材的知识脉络,并能有针对性的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如果还相对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可以在备课时,遇到难以突破的知识点或者比较抽象的内容时,可以事先请教老教师,或者利用好网络资源,以及中学物理等期刊的相关书籍进行参考,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当然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泛,在某些领域甚至比老师知道的更多,此时我们教师的职能就需要发生变化,不仅会传授知识,更要会引导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动力,要做到这点,老师必须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教学思路,随手为课堂提高一些丰富有效的素材,让物理课堂生动形象,有血有肉。

  二、注重自然现象的呈现,揭示物理规律

  物理是一门科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走进课堂。比如在上选修 3 -4 第四章第 1 节 《光的折射定律》这堂课时,教师的引入可以从平时的生活经验着手导入新课。比如放在水中筷子像弯折成两段; 在一张纸上写上一个字,让学生透过装满水的水杯观察这个字,发现字变大了。课前也可以让学生做个小游戏。让学生试着用牙签叉静止在水中的鱼 ( 可以由彩色泡沫块做成的) 。结果眼睛瞅准了鱼,但老是叉不到。

  “筷子弯折”实验中,学生根据平时的经验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思考,为什么筷子会在水肯空气的交界面处发生偏折? “水中叉鱼”的实验中,学生看到了鱼,但是没办法叉到鱼,这又引起了他们的思考,为什么看到的鱼不是真实的鱼? 其实他们只是看到鱼的虚像。这是因为光线发生偏折现象,从而引出新课光的折射。

  经过这两个认知冲突,此时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迷惑就会逐渐解开来。所以教师应该关注每堂课的实验教学细节,让课堂丰富多彩!

  三、巧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索

  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及时获得启迪,提高学生的知识转化和应用的能力。

  怎样设置有效性问题成为每一位老师在教学前应该仔细斟酌的必要环节。新课程强调提高学生的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等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的问题,应该层层深入,层层对比,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可以针对一个知识点,提出几个问题组成问题组,在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时,也就自发地概括出相应的知识。例如在学完选修3 -1 第六章第2 节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中洛伦兹力的基本概念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洛伦兹力的理解,教师可以将洛伦兹力与电场力进行对比,提出这几个问题:

  1、电荷放在电场中一定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对不对?

  学生: 对!

  2、电荷放在电场中一定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对不对?

  学生 ( 思考) : 不对!

  3、什么样的电荷放在磁场中才有可能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

  学生 ( 思考) : 运动的电荷

  4、是不是所有的运动电荷放在磁场中都能受到洛伦兹力作用?

  学生: 不是。

  5、电荷做什么运动可以不受洛伦兹力作用?

  学生: 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洛伦兹力的作用。

  通过这些问题的逐一抛出,加深了学生对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理解和应用。

  四、合理的课堂练习是巩固新知的关键

  学完新课后,教师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对新知进行巩固,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课堂适应性练习不在于量多,而在于能够突出针对本节知识的应用,同时如果教师能够举一反三,先举一个例子,然后逐渐变换条件,衍生出更多的练习,让学生逐步思考,对于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处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物理是一门有趣而严谨的学科,学习物理能让学生明万物之理,发现科学规律,增强逻辑推理能力。而高效课堂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当然要做到高效课堂,除了以上几点建议外,还要求老师们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老师建立了信任,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这样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每堂课都能成为高效课堂。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5

  摘 要:在我国教育事业逐渐改革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教学模式的引进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发展现状;活动教学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趋于综合性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过程中,整个教育模式也就成为人们多关注的焦点。而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一定要掌握基本的课程特点,通过活动教学内容的引进,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学习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主体性的精神,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形式差别

  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基本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通过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引进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现阶段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教师在课程讲解时会运采用活动性的教学模式,也逐渐运用了快乐教学法、探究学习模式以及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课堂上虽说营造了和谐化的学习氛围,并没有在根本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分的保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二)物理教师的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在现阶段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些物理教师会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活动性的教学思维相对较少,大部分时间还是以教师的讲述为主,而在课堂中也很少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相关调查显示中可以发现,在物理课堂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从而导致整个课堂的氛围过于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激发出来。而且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物理教师的自身水平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也是不爱开展活动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因之一。

  二、活动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建立活动教学的教学情境

  通过活动教学模式的引进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必修二“向心力”的课程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烧杯,在烧杯中放入一条小鱼,让学生思考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将烧杯放到之后,烧杯中的水和小鱼不会掉落,通过问题的设立学生会积极参与到整个课程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会说“把它放在外太空”,有的学生会说“将烧杯上方盖上塑料片盖,通过压强的作用将其吸引,这样就不会掉下来了”等,相关教师要给予鼓励性的回答,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一定的自信心,然后,再根据向心力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以下活动,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向心力的理解。

  (二)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探究

  在现阶段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活动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假设以及猜想的思维模式,从而通过对知识的运用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时,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安培力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要称作是安培力”等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目标,与此同时,在问题设立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所建立的活动内容,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为我国人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保证。

  (三)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

  在现阶段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课程的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知识总结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相关知识,也在根本意义上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对于高中物理课程而言,许多物理知识都要根据相关实验的总结才能得出结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活动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知识的运用掌握基本的学习技巧,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现阶段我国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活动性教学模式的引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为我国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现状,制订科学性的活动策划,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活动过程中,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6

  一、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提问和勤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不能为实验而实验,要有意识地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对出现的各种现象,应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时应精心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教师可提出问题:(1)把铁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圆盘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两种测力计示数变化的关系如何?(2)两个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说明什么?这样设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二、把部分演示实验改变为师生协同实验。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将物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协同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边提出问题,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得出的结论有可能与应得的结论不吻合,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反复实验,直到实验成功,让学生在主动否定自我和超越自我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探究实验。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运用实验启示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相关信息,得出相应结论,对实验进行评价,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这里一定要注意有意识地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尽可能做到一个物理规律可用多个实验方案来探究。例如,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经过学生思考,分组讨论设计出多个方案:(1)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反映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一系列点迹来进行探究;(2)用光电门计时的自由落体实验仪进行探究(获得多组速度v与时间t数据,描绘v—t图象进行探究);(3)利用直尺、停表记录物体下落高度和所用的时间进行探究;(4)用滴水法进行探究(找一敞口输液瓶,在其下方放一个金属盘);(5)利用在本地拍摄的频闪照片进行探究;(6)利用单摆进行探究。通过多个实验探究同一个物理规律,不仅让学生感到通过探究所获得结论是可靠的,更让他们感到课本上的实验不是唯一的,而且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欲望,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得到培养的目标。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将同一套器材尽可能地应用于不同实验之中,凸显尽可能多的实验现象,发掘实验器材的新用途,从而实现创新。

  四、拓宽实验方法。

  物理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常见的物理方法,如模型法(即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叠加法(物理学中常常把微小的、不易测量的同一物理量叠加起来,测量后求平均值的方法)、控制变量法(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殓技能,还要能根据典型的物理实验,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归纳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7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质疑、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相互探讨,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习热情。

  一、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学生的学习可分为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探究性学习模式贯穿始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台上讲授知识,学生在下面听讲并且做笔记。这种模式在很多学生看来是枯燥无味的,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尤其是物理这样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而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因为其在本质上来说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物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如何自己寻找答案,通过自己的思考,学习到新知识,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二)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探究性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因为其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没有固定的教学思路。因此,教师教学的灵活性非常高。对于高中物理而言,每一堂课讲授的知识都是不同的,而每一种知识有着不同的探究模式。学习物理的方式有实验、模型观察等方式。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改要求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探究性教学模式恰好符合这一点,其讲究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因此,通过探究性学习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

  二、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巧妙设置问题

  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之中,教师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而教师的引导很多时候是通过提问问题来进行的。因为学生的能力不一,一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全部的知识点,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无法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全部的知识点,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教师只是引导,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因此,设置问题非常关键。例如,在讲授重力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问:“牛顿为什么被苹果砸?”引导学生联想并预习重力知识。在课上,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苹果掉落与地球引力有关吗?假设苹果质量为0.5 kg,那么它掉落的速度是多少?”以此来引导学生探究重力与质量、速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充分理解牛顿定理。

  (二)注重物理实验

  高中物理也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课程,而通过物理实验,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细致地了解所学知识点及其中所包含的疑点,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学习物理的效果。例如,在讲解高中物理中打点计时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实验室,让学生自己使用打点计时器,并利用打点计时器来完成一系列的物理实验,这样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地掌握了相应知识。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习知识时,课堂上大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而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例如,高中物理的比热容知识就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时,不自觉地就会加深对知识的认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结语

  课程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当前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具有创新性、探究性、思考性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能够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重视探究性学习模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贯穿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徐积风。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80.

  [2] 饶永康。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C]//新教育时代。新时代教育学术论文集。天津: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xx:2.

  [3] 仇晓凤。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xx(16):136-137.

  [4] 李娅。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核心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xx(5):49.

  [5] 唐芹。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xx(5):115.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8

  一、物理生活化探究的缘起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勇于实践,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1.新课程的研究

  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们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

  2.高考改革的要求

  高考改革的目的主要不是追求公平,而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是追求教育的效率。实行高考与学考两种不同的形式,就要求我们进行分层教学、分组学习、选课制和“走班”教学等改革尝试。

  3.物理课程的特点

  中学物理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识别所观察到的现象中的变量,会整理观察到的信息(例如,观察和记录电流改变时导体上的电压),要会处理信息,以便研究找出关系(例如,作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会根据简化的假设粗略地进行估算,会把空间信息转化成其他形式(例如,理解实际电路与电路图的关系)。

  4.专家的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在20xx年就说:我们进行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教育的效率,为了改变青少年的普遍厌学状况,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发展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为了改变“读一本书、教一本书、背一本书、考一本书”的局面。

  5.学生的感受

  一个早就毕业的学生在某个论坛中就说道:我读高中的时候,物理就烂得不得了。当时觉得兴趣不在上面,现在发现不是,其实问题还是在应试教育上,老师讲的就是做题,和生活实际脱节了。不过最近看了部日剧,叫《神探伽利略》,作者把推理和物理结合起来,让我又来了兴趣。还专门去图书馆找了物理书来读。所以说,学习的关键还是在兴趣,知识也要活学活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我高中毕业十几年了,前不久我才知道铝箔纸包住手机可以屏蔽手机信号,而这个知识点我也是从《神探伽利略》里面学来的,而我的高中物理老师从来不讲这些,据说他还是省里的高级教师。

  二、物理生活化研究的原则

  我们在研究物理与生活的时候,教学目标是从学生认知能力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来研究教材。

  1.适度性原则

  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结构来研究教材,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知识的.学习不宜过早,不宜过难。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因此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宜增加教学难度和深度。

  2.发展性原则

  结合选修教材3-1中电学知识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常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书本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学习一些电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对家里的电器进行简单维修。为此,需要比较全面地学习一些电学常用技能。通过实践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性原则的另外一个体现是在原有知识和能力上适度创新。有些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比如,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瓶车、手机等电器充电时间过长,对电瓶或电板造成损伤的事情,我们可以创造出电路,解决好这个问题。这样的小发明、小创造是我们学习物理知识最大的成就。当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后对物理知识就不仅仅是喜欢,而是非常热爱这门学科了。

  3.可操作性原则

  高中生拥有比较多的物理知识,从理论上说可以完成很多生活中的电学应用,甚至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电器维修。但实际上很多学生连基本的生活电器常识都不清楚。因此,我们需要解决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通过一定的衔接性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常用工具,学会一定的实用技能。然后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学会相比原有物理书本上更加实用的电学技能和应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协作等方式培养学生不同程度的技能水平,也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更好的实践训练。

  4.综合性原则

  在制定目标时要以学生实际知识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为基础,既要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又不能忽视教育过程的系统性。在教学中,还要能体现良好的合作精神,毕竟学生在学校学习是为了今后参与社会活动做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

  三、物理生活化的研究策略

  高中物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三合一”的方式,即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创新意识”为目标来培养学生能力和兴趣为主的特色教学。1.基本能力培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各种生活中实际用到的电学基本技能,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获得实践的体验,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实践操作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技能水平,提出相应的课程要求,让学生完成一定的具体工作,在实际中提升自己的各种操作能力,熟悉各种常用设备的应用。这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3.案例分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一些其他同学曾经完成的研究案例,通过分析比较,掌握基本的研究方式和特点,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小组调查为了完成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了解具体的相关信息,必须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调查。确定研究内容是否具有研究价值,研究的方案是否科学,研究的内容和材料是否真实。通过各种不同的调查方法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

  5.作品展示

  这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通过集体对比和讨论,不断完善研究成果,真正有效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四、物理生活化的实践

  在实际教学的设计中,我们有意识地根据新高考改革特点,大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利用高中阶段的电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家用电学知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做一点科技创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物理教学中部分选修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1.对学习选修3-1后的一些理论知识的深化

  电学中的一些书本知识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强化教学,让学生能将书本知识生活化,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电学电路知识。比如,多用电表是电学上一个比较重要的仪器,通过教材上的原理学习,知道多用电表的内部结构,了解测量原理和读数的特点;学会用多用表测量小灯泡电阻、二极管等元器件;探究用多用表测量和区分新旧干电池。比如可以提出如下的探究问题:有同学通过多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测量三节干电池(一节新电池、一节旧电池和一节废电池)。他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通过这些读数,很快分辨出哪一个电池是新的,哪一个电池是旧的,哪一个电池是废弃无用的。请同学们实践操作一下,找到分辨的方法。通过对多用电表不同量程的估计分析,提升学生实践操作和理论结合的综合能力。对生活中常见电器测量和诊断则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家里实用电器的功率和实际电阻,为今后学习判断电路是否正常和维修打好基础。同时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学习电工笔的正确使用。同时能区分各类电容器,并了解和实践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

  2.电学应用入门之实践操作

  了解一些常用电学维修常用的工具,并通过一些理论分析了解这些设备的实用特点和注意事项。可以通过多样化课程等形式,动手操作掌握电学运用于生活中的基本功。可以分成四个环节:第一节:电烙铁的认识和使用。通过理论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电烙铁使用方法,了解一些和电烙铁有关的操作要求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第二节:实践操作动手,这一节课让学生实践操作使用电烙铁。在实践中学习操作拆焊和点焊,逐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用电烙铁完成对一块废弃电路板的若干元器件的拆卸。认识白炽灯的控制电路,动手安装一个控制开关。第三节:门铃制作,认识门铃的主要结构,要学习和了解各类门铃特点,学习简单门铃内的主要元器件和电路图。重点学习三级管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的判断技巧。第四节:实践操作制作简易门铃,这节课是学生实践操作为主,通过实践安装门铃,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现场指导方式一步步示范各种实践技能,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学有所用。

  3.生活中的电路和简单维修

  物理应用于生活中,要更加关注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知道,有时候家里的一个插座坏了,一个吹风机坏了或电茶壶坏了,我们总觉得扔掉可惜,但是去维修点维修的话,他们也不太愿意维修。其次,了解家用电路的特点,学习家用电路图的识别和比较。生活中各种电器有各自不同的符号,这个内容比书本上更加细化,让学生了解各种生活电器的特点。当然,在电路安装中也有许多小技巧,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掌握更加实用的电路安装技术。再次,让学生尝试用工具更换插线板的连接线,或焊接脱焊的节点。通过电吹风等小家电的简单维修实践,学生可以学习各种电吹风的主要结构,学习各种常见问题的处理,通过实践案例告诉学生电学维修的各种小技巧。

  4.科学探究和调查报告

  通过案例,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定的课题研究,完成相关的研究报告。并通过集中展示评比的方法,对学生研究进行考核。部分优秀的成果进行改进后参加上级各种活动评比,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学会做科学探究的调查表。通过实践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分析,制作和完善一些科学探究的调查表。这样的能力也是今后学生非常有用的职业技能。深入研究,完成课题报告是以《充电保护器的设计和制作》为例进行说明如何不断完善科学探究过程,如何进行科学报告的撰写和完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探究的真正价值。当物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物理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兴趣。因此,物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渗透生活化元素,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与问题,引导学生用物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环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物理课堂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应用,从而切实体会到物理在生产、生活、科技与社会领域的应用价值。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维修,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生活中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提升学生学有所用的意识。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常用技能,为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职业道路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实用技能。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9

  摘要:高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的要求较高。在我国正式进入微时代之后,教育领域也受到微时代的影响,使得微课在教学之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分析微课的含义与特点,这样才可以运用微课,让高中物理教学变得简简单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微课

  随着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其本身相对传统,对于物理知识的讲解也显得相对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不到有效地调动。随着高中物理课堂与微课的相互结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满足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微课的含义及特点

  微课,基于课堂教学视频作为核心,从而形成囊括教学反思、素材课件、学生反馈、练习测试等一系列在内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主题的利用,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独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从而实现知识集中性的讲解。就微课本身而言,其存在的特点在于:第一,时间短。微课本身就体现出一个微字,在教学之中,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要截取重点的知识呈现在微视频之中即可,一般在5-8分钟最佳。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地集中注意力;第二,内容精。所谓的精,也就是要求微课的内容能够最大幅度地精简,教师要为凸显课堂教学的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是针对某一个教学环节来进行精简化地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微课的内容条理分明,并且内容主题也足够清晰。当然,微课的精致,也要求教师在制作视频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修饰教学的内容,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使用方便。在实践教学环节,当教师做好视频,将其上传到网络之中,通过网络设备就可以进行自由地观看与下载,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变得更加灵活。

  二、高中物理教学之中运用微课的有效途径

  (一)在课前预习中微课的应用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物理课前预习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因为高中物理本身的特殊性,所以部分学生没有进行预习。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的制作,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如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曲线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需要测量哪些量,才可以对小灯泡伏安特进行描绘?如何去测量?之后,让学生自行进行思考,利用电压表来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用电流表来对小灯泡的电流进行测量。结合初中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学生就可以通过外接法使用。在这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一下实验,在电源上直接接上已知阻值的小电阻,然后通过外侧法的方式来测量其电压和电流,并且让学生求出具体的电阻,同时比较已经给出的电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实现电流表的内接,最终让学生得到实验结果,从而找到具体的原因。利用视频之中的电压表以及电流表示数,让学生将具体的电阻求出来,然后比较给出的电阻,做好相对应的引导,这样就可以实现电流表的内接,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验,找到实际的原因。通过视频之中所呈现出来的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利用最初的实验获取电阻,总结相应的规律。通过这样的视频,就可以达到相关知识的丰富,并且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也可以自己找寻规律,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其能够充分地了解实验。并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利用微课来开展课前的预习,还可以节约大量的课堂时间。

  (二)课程创新设计中微课的应用

  长期以来,物理学科都备受争议,主要是因为很多无法理解的概念与实验。在传统的物理课程之中,讲解知识主要是利用书本和PPT,很少会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这样的纯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厌倦。但是微课背景之下的课程设计,就可以很好地改良这种授课方式,将原本的抽象化概念直接具象化,让物理教学变得生动而形象,这样不但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激情。另外,课程的设计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通过情景式的体验,就很容易让学生发现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物理现象本身就是解释生活之中的现象,微课的利用可以进一步强化这一种情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思维格局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地扩大。微课不仅是网络化的课程体系,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以及知识的获取方式,课程的创新设计就成为教学质量得以衡量的.重要指标。在对成效进行衡量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微课本身所带来的课程新体验,也是传统课堂教学本身无法比拟的。

  (三)实验设计中微课的应用

  通过实验,就能够为学生展示出原本枯燥的概念,但是并非所有的演示实验都存在进行的条件,这就需要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通过微课开展相应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实施引导,能够真正地从“微”入手。如,在光电效应概念的讲解中,传统的板书模式很难让学生得到直观的认识,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有需要考虑到周围气候的干燥性,并且与锌板之间的连接电器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定角度地张开,并且电荷也会出现中和的情况,导致实验无法正常的进行操作。但是微课的利用,就可以让学生看到生动的视频,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其的记忆与理解,从而确保学生在光电效应习题的练习中,能够大幅度地降低错误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之中应用微课,就是为了实现教学方式与学科教学之间的相互融合,这也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教师分析物理学科的特殊性,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就能够实现在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方面的突破,并且能够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最终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航宇.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xx(03):176.

  [2]胡闪闪.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xx(01):32.

  [3]韩仲文.高中物理光学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xx.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0

  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学生,并努力探索培养物理优秀学生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1991年以来,我校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政治思想健康、学习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的后备力量,特别是王泰然、任宇翔、杨亮、谢小林、陈汇钢等五位同学分别在第22届、第25届、第26届、第27届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得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校学生在全国物理竞赛决赛中获一、二等奖各8人次,获上海赛区一等奖94人次,20人参加国家集训队.在令人瞩目的成绩后面,一般都有科学规律的东西.

  有人可能认为培养优秀学生主要靠课外小组和个别辅导,与课堂教学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课堂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着重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这一侧面来总结取得这些成果的经验.

  我们十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经验可以总结成三句话:追根寻源真一点,实验研究多一点,能力要求高一点,简称三点教学法,因此我们称自己的教材为三点法教材.

  我们的三点法教学完全是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编写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全班学生,不可能而且也不应该把课堂教学变成物理竞赛辅导,我们确确实实通过课堂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学生在高考和物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追根寻源真一点

  一个学生学习物理,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物理定律.因此,怎样搞好物理定律教学,必然是每个物理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进行某一物理定律教学时,我们有意识补充了大量的与这一定律的建立过程有关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溯源教学.任何一个重要物理定律的建立,都有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探索定律的工作只所以能成功,这个定律最后只所以能够确立起来,其中一定有很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正确的推理思维方式,这些内容毫无疑问是属于物理学科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人类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也是我们物理教学的宝贵财富.

  在讲授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时,我们从第谷对行星进行几十年的观测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讲起,然后是开普勒在拥有这些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计算总结出描写天体运动的经验规律(开普勒三定律),最后才是牛顿用定量的动力学原理对这些规律予以解释,终于发现了对天上、地上的物体具有普遍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学习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我们还着重向学生介绍了归纳法、理想化和间接验证三种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学习库仑定律的过程中,我们纠正了学生由于大多数教科书叙述笼统而形成的错误观念,使他们明白:1.库仑当年只用扭秤做了两个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实验,而未做两个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实验,因为在后一实验中的平衡有可能是不稳定的.库仑是用电摆来完成后一实验的;2.无论是扭秤还是电摆,精确度都是很有限的,根本无法确定两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更不是和距离的1.98次方或2.02次方成反比.当年的库仑(实际上还有更早的卡文迪许),以及后来的麦克斯韦、普林普顿等人都是用另一种实验方法将指数的精度逐渐提高,直至今天的2310-16,终于使库仑定律成为当今物理学中最精确的定律之一.结合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我们还向学生介绍了类比和演绎验证的方法.

  在学习欧姆定律的过程中,学生一开始都以为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不困难的,只要用电流表、电压表再加电源和可变电阻器等组成电路即可.可是我告诉他们,在欧姆那个年代,非但没有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连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定义和单位都没有,欧姆所面临的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他到底是怎样得到这个电学中最重要的定律的呢?学生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欧姆定律诞生过程的同时,我们还结合欧姆的实践,介绍了用图线探究新规律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结合牛顿运动定律介绍了理想实验、推理、实验研究等方法,结合气体定律介绍了分析法,结合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介绍了综合法.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一些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有的同学深有体会地说:物理定律是宝贵的,但研究物理定律的科学方法更宝贵.谁掌握了这些方法,谁就能不断地去探索大自然层出不穷的奥秘.

  在物理定律的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经常采用设问的方法,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某个定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摆出困难让学生去克服,提出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制定目标让学生去实现.这样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自学.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苏格拉底明确强调过:好的、正确的教学不是传递,而是对学生的自学辅导.我一贯强调学生要学会自学、讨论、研究.我教的优秀学生,学得的物理知识,最多只有一半是在课堂上听我讲的,其它一概由他们自学.到一定阶段,我开始指定几个学得比较好的学生轮流给其他学生上课.每次课分两部分,前半部分由主讲同学讲,后半部分由全体同学提问、讨论.像王泰然和任宇翔在高二阶段就给其他同学作过二十几次讲座,杨亮、谢小林、陈汇钢等同学也不例外.

  我们这种自学讨论式教学还延续到学生毕业以后.获金牌或学有所成的学生进了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后,有机会还回来给小同学谈自己的体会.例如1994年暑假任宇翔从美国回国探亲一个月,来学校给95、96届学生讲了10次课.他向小学友介绍物理学中一些新进展、中美物理教学中的差异以及他们当年学习过程中曾激烈争论过的问题,使听课的学生大受裨益.1996年暑假,谢小林和陈汇钢两位金牌获得者又为97、98届同学讲了十多天课.他们既讲物理知识,又讲国家集训队队员奋发学习的感人事迹,使小同学们大开眼界.

  这样的训练方法也得到了权威人士的肯定.1992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物理特级教师会议上,原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现全国中学物理竞赛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沈克琦教授在他的题为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报告中说:我听到两名得金牌的上海学生讲他们的老师如何培养他们的情况,我认为这个经验倒很值得推广.他们说他们的老师不是采取灌输的办法,而是启发引导,要求他们给同学讲课,这对他们搞清概念原理和科学地进行表达都非常有帮助.我想这可能是提高优秀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那么自学为什么会对提高学生的能力起这么大的作用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学与听课可能有以下两点不同:

  (1)人类的思维活动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一个学生在自学某一个新的物理内容时,少不了理解、思考、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等工作,这里面充满了分析、综合、比较等过程.因此相对听课而言,自学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大的锻炼.

  (2)人们的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无意注意;有预定的目标,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有意注意.一个学生在自学的时候,他的目的一定是十分明确的,而且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否则难以坚持),因此学生在自学时,可保证在绝大多时间内都处于有意注意的状态,这一点对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有的学生在自学中往往会十分投入,进入一种旁若无人的境地,而相对来说,这种情况在听课时就比较少.一个学生坚持自学一段时间之后,便能渐渐地从有意注意转化到有意后注意,即不需要意志努力也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长期保持在这项工作上.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它既有明确的目的,又不需要用意志努力来维持,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需条件.学生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他们的物理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成绩就会有明显进步.

  二、实验研究多一点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规律的发现和确立主要依赖于实验.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方面的训练,无疑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条必由之路.

  目前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安排了相对数量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不难发现,这些实验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教材中几乎所有实验是为配合所学内容而安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学生不易通过这些实验掌握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

  第二,课本中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都讲得十分清楚,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即可.这样的实验只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不够的,也无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目前课本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要学懂了书上的定律,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实验.这种安排违反了教育应该走在学生智力发展前面的原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不利的.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使实验教学为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在实验内容的改革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

  (1)增加实验数量.

  不论是在课堂演示实验,还是在学生实验或小实验方面,平均增加了60%的实验.其中有一部分新实验,学校没有现成的仪器,安排学生自己制作,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

  (2)重视实验误差讨论.

  物理实验离不开测量,测量是实验科学最本质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结果准确的实验就是成功的实验,反之就是不成功的实验.因此在培养优秀学生的过程中,应该让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实验误差的基本知识.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求学生们尽量消除实验的系统误差;在选择实验器材时要考虑它的精确程度;在处理实验数据时,要采用尽量科学的方法.

  (3)加强重要实验方法教学.

  在实验领域中有一些重要的方法,比如减小实验系统误差的方法、减小实验偶然误差的方法、实验探究规律的方法、迂回测量的方法等,这些方法不是在个别实验中,而是在许多实验中都有应用,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些方法一定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在必要时,我们甚至根据实验方法来安排实验内容,集中安排几个某种方法体现比较典型的实验,这样便于学生深刻领会和熟练掌握某一种实验方法.

  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1)在课堂上创设一些实验问题让学生研究.

  在高中阶段,每周至少有4节物理课,充分利用物理课中碰到的各种各样问题,可设计一些供学生讨论的实验题目,并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探索、解决.

  我在讲功率一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题目:要求测定一个人骑自行车的功率.在自行车由静止启动的过程中,人做的功除了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之外,还要克服空气阻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其中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哪些因素是次要的?学生根据自己骑自行车的经验,认为空气阻力是很明显的,不能忽略,而地面和车轮之间的滚动摩擦一般比较小,可以忽略.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测量人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顶风骑车时,骑得越快风的阻力越大,因此可以设风的阻力和车的速度成正比.车的速度怎样测?风的阻力和车速成正比的比例因数是多少?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被大家一个又一个地解决,终于找到了一个大家都比较满意的实验方案.接着全班同学兴高采烈地到操场上去做实验,最后再回到教室里,师生一起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图象,得出实验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除了实验题目是由老师提出的外,实验方案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都是由学生讨论研究出来的,因此他们都觉得很有意思,收获很大.

  (2)对课本中一些重要实验进行深入研究.

  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现成的实验,有时可以对这些实验进行一些讨论和改进.

  在做直流电路的实验时,我们让学生对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这个实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用简单的伏安法电路,不论是采用电流表内接还是电流表外接,都有系统误差.结合这个问题,我给学生介绍了补偿的思想,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了电流补偿和电压补偿两种线路.补偿法解决了由于实验电路不完善带来的系统误差,但这个矛盾解决了,电流表和电压表不够准确的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怎么办?经过进一步研究改进,大家认为可以用准确度高得多的电阻箱来取代电压表和电流表,再辅以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便可以明显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这就是常用的惠斯通电桥.接下来学生分别用简单伏安法、补偿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测量了同一个标准电阻,比较测量结果,可以证实先前的想法.在历史上,从伏安法到惠斯通电桥是有一个很长的过程的,而在我们这堂实验课中,学生经历了这么一个碰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这样的实验课对增强学生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1)和(2)实际上都是不断地给学生提出新的目标,诱导他们提高实验水平,我们有时称之为目的诱导法.

  (3)给特优学生安排一些特殊实验.

  我校有一批进口物理仪器,性能比较好,涉及的实验内容面也比较广.这批仪器的说明书是英文或日文的,我指定一名学生准备某一个实验,要求他先翻译好说明书,准备好器材,然后带领其他同学做实验.这个主讲的学生还要准备好一些讨论题,在实验后供同学们讨论.学生对这样的实验非常感兴趣.此类实验虽然有时和高考、竞赛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种带有研究性的实验对优秀学生很有好处.

  三、能力要求高一点

  物理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解习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习题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就本质来说,物理习题是人们编制的一些假想物理场景.毫无疑问,物理学家是不会去做物理习题的,而他们是在研究那些真实的、尚未发现的物理规律.同样,发明家也是不会去做物理习题的,他们是在力图应用已有的物理规律去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做那么多人为假想的物理习题?目的无非是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推理等能力.所以物理习题教学应该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

  我们常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习题教学:

  (1)按照解题方法组织习题教学

  一般的习题都是按力、热、电、光的顺序来讲授的,但我们比较倾向于按照解题方法来讲解物理习题.例如理想化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等效替代法、小量分析法、叠加法、对称法、图象法等,这样比较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到学习的某一阶段,集中将一批用解决方法相同的习题安排给学生练习,使他们由不会用到会用这种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每隔一定阶段让这种方法再出现一次,以加深这种解题方法在大脑中的印象,达到牢固掌握,应用自如的目的.

  (2)采用台阶法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难度较高的解题方法.学生有一道难题不会做怎么办?老师不是直接告诉他怎么做,而是另外出几道与这道难题内容相似,难度较小一点的题让他去做,或者是出一道内容完全不同,但所用方法有某些类似之处的题让他去做,直至他领悟出这道难题应该怎样解为止.我们称这种方法是搭一个台阶让学生自己往上爬,用这种台阶法进行习题教学能使学生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解那道难题的效果要好得多。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1

  摘 要: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媒体CAI进行演示实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提高了实验的精度。借助于通用软件如EXCEL和数字信息系统实验室对物理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 数字化 信息技术 整合

  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实现了实验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能够创建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体验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以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为目的,对实验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综合科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实验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演示实验,教师操作,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理规律。由于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及实验仪器、实验设备的性能制约,多数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以及物理现象可见度较低,无法让全体学生同时获得有效的刺激,难以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

  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演示实验,不仅要求学生关注所观察的实验现象,同时要求引导学生理解该物理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和怎样说明问题的、了解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独立操作,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仪器和工具,获得准确的实验信息,避免刻板的技能训练,以适应对技能要求的不断变化。实验是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是信息获取、信息演绎、归纳的过程。演示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获得直接观察经验,体验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生分组实验采用探究式教学,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增加学生在实验室的活动,练习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实验设备,尝试实验设计,收集实验数据并归纳、总结实验规律。

  二、有利于学生探究物理本质

  1.动画模拟与真实实验相结合。

  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可利用实验模拟动画,展示实验现象发生的全过程,利用交互功能控制过程的进行,强化观察主体,引导对物理现象的分析,增强实验效果;可应用信息技术叠加分析性信息,搭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桥梁”,使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客观物理规律及其应用。在“平抛运动”的教学中,利用实验演示平抛运动的物体和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同时落地,得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的结论,现象不明显,结论的'得出略显牵强。而利用Flash动画模拟、重现运动过程,过两个小球连一条直线,使直线随小球一起下落,放慢动画速度,发现直线始终保持水平,学生自然、合理地接受了实验结论。 2.利用动画技术模拟无法用传统实验演示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创设生动形象的物理情境。在“波的形成和传播”的教学中,仅利用绳波的演示,学生很难发现质点的运动与波的传播的关系。而Flash动画演示,绳子被形象地分解为一个个质点,动画模拟波的形成和传播、质点的运动,清楚、直观地演示质点的运动与波的传播的关系,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模拟实验规则不允许操作或进行的技能训练。模拟物理实验不受实验一般规则的限制,学生可自由地进行模拟实验的“操作”。在虚拟物理实验室中利用相关课件,可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去独立“操作”。例如观察课件所模拟的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测量值超过了量程、电源短路等误操作情况下发生的现象,既保护了仪器又规范了学生的操作习惯。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如学生在虚拟场景中拆解游标卡尺,练习测量(如测量圆柱的直径、圆桶的深度和内径等),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测量方法和读数)进行针对性训练,完成了对游标卡尺的结构、测量方法及读数的意义建构。

  三、有利于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信息技术能使实验信息处理高速化和智能化,一些通用软件(如Excel)的数据处理界面非常接近实验数据的分析方式,数据以图表的形式显示,有利于分析实验数据。如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用记录表中的数据创建Excel数据表,生成点线图,有助于学生发现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DIS可以替代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计、压强计等仪表,可以测量传统仪表无法测量的物理量,如测量瞬时速度(光电门)、磁感应强度(霍尔传感器)、微电流(微电流传感器)等。替代不是简单的功能重复,而是测量范围的扩展,是测量精度、速度的提高,是对电磁学实验中暂态现象的观察与记录。

  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发挥传统实验与信息技术各自的优势,优化实验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并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朝劲以信息技术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开放.《教育信息技术》,20xx年,第9期。

  2.李明浅谈物理实验中多媒体的运用.《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xx年,第3期。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2

  摘要: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对学生容易发生差错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探讨提高物理概念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建立起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关键词:高中物理 概念 方法 能力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物理定律、公式和理论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正确建立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质的飞跃,是物理教学的任务,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物理概念来源于物理实践、物理事实,它是由实践得来的感性认识而上升成的理论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用来指导实践,并予以检验和深化。若学生只知道物理事实,而不能上升到物理概念,就不能说学到了物理知识;若学生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或理解片面,就谈不上对物理概念的认识掌握;若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混淆不清,就难以进行判断、推理等抽象活动,更不能正确地应用定理、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用多种方法,形成物理概念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物理学家探索物理的方法与物理教学的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不过前者是物理学家寻觅直接经验,后者是学生在教材、教师的安排、引导下有目的地学习间接知识。所以物理教学不可能像物理学家创立概念、发现定律那样亲身经历、事事实验。这就是说,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就可能因无法通过实验,而只能采用其它方法。

  1、类比方法:如用水流类比电流,用水压类比电压,用电场类比磁场等。

  2、比较思维:如比较电场与重力场,从而讲清电场概念。

  3、演绎推理:如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推导出洛仑兹力公式等等。

  4、比喻方法:如用地势降落的陡度比喻电势降落的陡度,使“电势降落的陡度”这一概念一目了然。

  5、理想化思维:在物理学中,实际研究对象和它所处的环境一般比较复杂,决定的因素和受约束的条件很多,如果不分主次轻重地考虑一切因素和条件,那么必然会使问题复杂化而无法研究。为了方便研究,暂时抛开次要的或非本质的.因素,割断事物的某些联系,保留实际对象的某些主要性质和主要条件,加以概括,这种形成概念的方法,就称为理想化思维。物理学中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研究物理学如果不采用适当的物理模型,那么就很难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一个物理模型胜过无数个事实。

  二、帮助学生深化物理概念

  学生掌握了物理概念后,在用它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将会更深刻,内容也会更丰富,且易于巩固。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物理概念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只有把物理概念应用于实践,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体现出物理概念的价值与作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物理知识不在抽象、难懂。

  三、作概念图,建构网络

  根据人的记忆规律,如果把所学的概念纳入一个网络,就不容易遗忘,而且在解决问题时也更容易快速检索出所需的概念。在概念网络中激活任意一个网点,都将引出相关的联想。

  概念图是表示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概念图包括概念、分支和层次、概念间的连接线和连接语、例子等几部分。概念图的制作可以用纸和笔,还可用专门的绘图软件。

  虽然概念图的制作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但要制作一个较完整的概念图,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选取一个熟悉的知识领域,罗列出尽可能多的概念; 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 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 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和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促进新旧概念的整合,形成概念网络;随着知识的积累,网络的编织将更加完整。

  另外,概念图的形成是学生经历一次头脑风暴的过程。这既是原有思维的呈现,更是创造性思维的激发过程。当用概念图把知识展示出来时,知识结构会变得更加清晰,这时很容易产生新想法。概念图中的交叉连接需要横向思维,是发现和形成概念间新的关系、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

  实践证明,制作概念图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为学生主动建构概念开启了一扇门。

  四、重视物理概念比较法教学,提高学生概念应用能力

  物理概念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矢量和标量,状态量和过程量,特性量和属性量等。掌握了概念的种类后,学生对概念就会有更深的理解。概念的种类是概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如果讲得不清、不透彻就会影响学生解决相关物理问题的能力。如讲授加速度概念时,首先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人们为了研究运动规律的需要,通过对运动现象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再引导学生将加速度和速度两个概念用比较法进行分析。此外,提醒学生要明确加速度跟速度、速度增量的联系与区别:加速度的方向决定于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速度增量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跟速度的方向一致;负加速度不一定就是匀减速运动,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搞好物理概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物理规律和定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3

  摘要 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仍是传统的一刀切、千人一面的教育方式,统一的教学评价严重挫伤了部分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高中物理教学应实施有差异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的差异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什么样的差异教学策略才能满足学生的差异发展,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这些策略,成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急需探究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探讨,分析差异教学策略的构建原则,提出构建高中物理个体差异之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物理 个体差异 教学策略

  一、差异教学策略的构建原则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和利用差异进行课堂教学。

  ( 一) 尊重差异,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物理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及能力来选择学习内容。如:可选择教材中的开放性栏目“科学足迹、STS、做一做”等内容,让学生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并可将学习成果以自己的方式展示、讨论和交流。这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供给他们展示自己、发展个性、体验收获与成功的机会。如:学习了人教版物理必修的第一章第4 节后,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基础上,为照顾学生的差异性,教材中安排了做一做“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测速度”,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培养了学生把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到学习上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对科学技术运用产生深厚的兴趣,从而自觉的.培养科学的精神和素养,学会以更加科学的眼光看问题。

  ( 二) 创设差异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的原则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不同的、有差别的物理教学情境,可以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物理知识的建构,这就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认知水平。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差异、性格差异、经历差异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积极理解知识、构建知识,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逼真的物理实验情境,来吸引学生,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组织材料进行自学学习,促进知识的主动构建。

  ( 三) 通过合作完成差异教学的原则他们在异质小组中彼此通过对话、合作,完成一项教学任务,实现了差异资源的共享。小组合作不是几个同学一起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这样简单,分组时充分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进行分组,使每个同学都能参加小组活动,即发挥了他们各自的优势,又使他们从其他成员中学习了自己的弱势。通过相互合摘 要 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仍是传统的一刀切、千人一面的教育方式,统一的教学评价严重挫伤了部分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高中物理教学应实施有差异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的差异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什么样的差异教学策略才能满足学生的差异发展,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这些策略,成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急需探究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探讨,分析差异教学策略的构建原则,提出构建高中物理个体差异之教学策略。

  二、构建高中物理个体差异教学策略

  ( 一) 激发物理学习动机的策略

  1. 挖掘教学内容本身蕴含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准备几个有趣小实验,如“小鱼煮不死”的实验,使学生对物理课充满兴趣。教师要充分挖掘并借助于情境、活动等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要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教学要联学生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内在需要,激发内在动力。如:物理老师在教授共振知识可以从洗衣机的振动说起;教学反冲运动内容可以和航天火箭联系;教学离心运动可和骑车拐弯减速说起,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生活需要物理。

  3. 提高物理教师自身魅力和教育水平俗话说“信其师,听其道”,大多学生喜欢某门课程,往往是从喜欢某位老师开始。

  而决定教师在学生中地位的因素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知识水平以及教育水平。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自如的驾驭教学,还能用自己的神态和语态、丰富的媒体、幽默的故事牢牢的吸引住学生。当然,为了使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动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领域,给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 二) 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策略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课前预先筹划,如上课时给学生什么直观材料,提供哪些问题,做哪些示范,怎样组织探究学习。

  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哪些不同方法,不同方法之间如何有机结合,甚至还要提前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境。是讨论式教学还是讲授式教学,是小组合作还是个人自学,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还是演示实验,这都需要教师精心筹划。但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应体现启发式教学的思想,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不同学习方法,并加以指导。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注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探究和构建知识,这是因为未来的社会要求有主体精神的人,有创新精神的人,要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另外,从照顾差异角度来说,只有当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教师才有时间和经历去照顾差异。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绪表现不同,需要灵活的调整教学方法而这正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

  ( 三) 创设优越的教学环境

  教学需要一定教学设施如:实验仪器、多媒体平台等,这些设施能够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学校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各种社会关系与外界进行交流。

  处在丰富信息环境中的学生,与处在闭塞信息环境中学生其见识水平、学习效果是有差异的,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加工程度也不一样,教师要及时给以指导。同时在座位编排上教师也应兼顾学生的差异,对于学习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爱做小动作、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应尽量安排在教学活动的“行动区”,使其处于教师课堂监控的有效范围内,学生自然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认真听课。教师也可以通过眼神、表情、举止将自己对学生的关注和期望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产生心理共鸣。

  三、结论

  本文对高中物理差异教学的设计原则及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究,通过理论分析,文献的分析探究出了高中物理个体差异教学的具体教学策略。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策略为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提供参考。鉴于笔者的研究时间、能力、文献资料的搜集能力和教学实践经验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高中物理个体差异教学策略有待进一步探究,希望广大的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华国栋, 差异教学策略[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2] 朱文红. 差异教学的课堂组织策略研究[G].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6[3] 李吉. 差异教学一一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参考,20xx.47-50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4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高中物理教学当中的实验教学内容越来越多,学生必须掌握,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冲突愈发凸显,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自己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就云思想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阐述了一些意见,分析了云思想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云”实验模式的概念和实现步骤,希望能够对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云思想;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各个物理实验为基础进行,这种教学模式割裂了不同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实验能力的提高。

  一、基于云思想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内容

  云思想是在“云计算”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思想,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产生的超级计算模式,利用远程的数据中心和大量的电脑和服务器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运算能力,用户利用各种终端设备接入到数据中心当中,利用数据中心可以进行存储和运算。可见,“云计算”就是将各种数据、程序和资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数据库进行集合利用的一种处理方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可以借鉴这一思想,形成一种新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也就是“云”实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结合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大部分内容,包括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大部分“操作程序”,不同教学参与者之间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可以以实验问题为导向,通过选择、组合等程序来形成具体的实验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云”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是:新课改理论指导→新课改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新课改实现条件→新课改教学评价,在这种模式当中操作程序处于核心地位,利用“云端”思想建立一个物理实验“云端”数据库,由学生、教师共享资源,利用数据库中的资源解决物理实验当中的具体问题。

  二、高中物理“云”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

  1.操作形成开放的特性

  “云”教学模式是从宏观的角度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程序,形成一个操作程序的数据库,针对物理实验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具体操作中的问题,开放“操作程序”要素,从而形成程序集合+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当中选择和使用哪些程序,这些程序如何具体运用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中。

  2.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高中物理教学当中,必须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物理实验教学对任何一个高中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验创新能力。在高中物理“云”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处于辅助地位,在教学当中重点放在物理实验方法上,对于具体的物理实验问题,在教学当中学生根据教师教的方法,针对物理实验问题自己选择操作程序,形成具体的实验方案,当然实验教学方案需要教师进行审核,确保其在实施的时候不会出现安全性问题,明确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指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审核的时候只审核实验方案是否安全,以及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实验方案是否正确不审核,实验方案是否正确需要学生在实验当中自己验证、自己改进。

  三、高中物理“云”实验教学模式的实验步骤

  高中物理“云”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步:第一,根据实验教学的模式,确定各个物理实验的“理论指导”和“实验教学目标”,这一点在实验课上教师必须详细地向学生作出说明,只有了解了实验的目的,学生才能根据具体的实验目标,选择合适的实验程序或器材。第二,详细检验各个物理实验的具体条件要求,比如实验当中所需的各种物质材料,实验过程中所需的实验器材,实验的时间要求、地点要求、形式要求,以及实验所要达成的目的。比如说研究平抛运动,这个实验需要记录平抛运动曲线,在实验当中需要平抛物、一定的平抛环境等,这些都需要在这一环节当中确定,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启示。第三,制定和完善各个实验的具体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主要对学生完成实验的质量及其结果进行评价,也可以对教师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作出评价,并详细地记录在实验报告当中。第四,根据以往的实验教学材料和教材上的实验教学要求,建立高中物理实验“操作程序”库,高中的所有实验都可以纳入到这一数据库当中,各个实验的“操作程序”不限于教材上规定的程序,完成实验、达到实验目的的其他程序也可以纳入这一程序库当中。教师可以将实验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分为可解答的问题和不可解答的问题,教师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建立“问—答”文本库,作为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参考。总之,伴随着高中物理教学思想的发展,传统的实验教学思想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物理教学方式,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增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和物理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亦弛.高中物理实验学习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xx(29).

  [2]张文超.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xx(21).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5

  一、问题提出

  复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是知新的过程、是补缺提高的过程、是系统化的过程。从教学角度看,复习是防止遗忘的基本方法。复习的目的,不仅是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现在的物理复习教学模式一般是先进行知识的回顾与梳理,然后利用大量习题进行训练与巩固,主要教学方式以教师讲、学生听和练为主,如“炒饭式”、“电影式”、“堆积式”、“操练式”等。这就导致学生对学过的内容缺乏新鲜感、能力的不同导致积极性的缺失、习题难度大缺乏成就感、知识罗列缺乏联系性,教师讲解使学生缺乏思维主动性。因此复习教学中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老师讲得兴起,学生听得乏味。

  二、运用创新实验复习高中物理的原则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根据物理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将物理实验融入复习教学是强化复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但是复习教学中的实验应注重以下几个原则:(1)指向性。复习教学要打破原有的章节限制,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多、范围广的复习不能平均用力,而要重难点突出,实验就是要突破其中的重难点,因此要有明确的指向性。(2)趣味性。复习教学中的实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趣味性的引领下想看、想做、想说、想思,并且将兴趣延伸到课后的探讨与实践,以强化复习效果。(3)简洁性。实验应短小、简单,节约时间、取材方便,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4)拓展性。实验要体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要能够给学生的思维“留白”。(5)关联性。一方面实验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关联,另一方面实验要关联多个问题或知识点。

  三、运用创新实验提高高中物理复习有效性

  1.利用实验有效创设复习情境

  正如余文森老师所说:“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习内驱力、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建构主义理论更是把教学情境的创设看做是构成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中的首要因素,是学生进行“意义构建”的最新一步。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能够凸显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物理研究方法,因此利用实验创设复习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提高复习课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揭示物理现象本质,探究物理规律,彰显课堂活力。如在《互感和自感》的复习中,可以利用“千人震实验”创设“惊”的情境。2节干电池能够让10名学生同时有被电击的感觉。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强烈的心理反差,激起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兴趣,在复习课堂中“动”起来;将实验与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融合,利用实验的“惊”、“险”、“奇”和“趣”等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提升思维的活跃程度,以改变物理复习单调、机械和枯燥的情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实验创设有效复习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复习情境;通过老实验新做法或者新思考创设复习情境;通过生活化的实验创设复习教学情境,等等。

  2.利用实验有效巩固基础知识复习

  基础知识是物理复习的重要内容,落实“双基”,打好基础是学生综合提高的前提。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不能单纯依靠记忆,而要抓住其本质进行深入理解。只有深入理解,才能把握联系从而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用它们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再现物理现象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得出概念,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建立和总结出来的。美国教育家戴尔指出:教育教学的最大失败,在于使学生记住了许多普遍的法则和概念时,没有具体经验作它们的支柱。在高三物理复习中,不能就基础讲基础,学生会背、会说、会写就可以了,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过程获得的必要的`感性认识的再现深入理解和构建。而实验的直观、形象恰好为学生的复习提供了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建立了“具体经验的支柱”。如在静电场复习时,可以利用辉光球、氖管等器材让学生体验到电场的特性。辉光球通电后,用手接触辉光球的外表面,辉光球中的“闪光”将随着手在求表面的移动而移动,这是由于手接触点的电势较低造成的;将氖管逐渐靠近辉光球,氖管开始发光并逐渐变亮,这说明辉光球外存在电场,电场强度随着距离而发生变化,而且可以估测出氖管发光点的电场强度。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直观观察相结合,巩固基础知识并加以灵活应用。物理实验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鲜明的直观形象,还能为学生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环境,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融境、趣、疑、究为一体,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3.利用实验有效突破重点难点复习

  物理复习应以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为抓手,它是既是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又是高考考察频率较高之处,如果重难点内容长期解决不了,就会对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心理造成影响如连接体问题。如何突破重点、难点就成为高三物理复习的关键。重点、难点可以通过教师精彩而逐步深入的讲解突破,但是缺乏直观性,造成学生理解上的不足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做好实验,对学生突破难点、重点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4.利用实验使知识系统化复习更有效

  复习是要诊断和弥补之前课堂学习的不足,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重组和建构,形成系统化和网络化的知识结构,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是复习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罗列和再现,忽略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是由围绕着关键概念的网络结构所组成的。因此,我们倡导以实验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和重组,优化复习效果。如在电磁感应复习中,可以利用“模仿法拉第实验”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等知识点串接来,进行自我构建和重组,形成“一个中心(电磁感应现象)”、“两种说法(切割说和磁变说)”、“三个方面(感应电流的条件、大小和方向)”的知识系统,增强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整体把握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结语

  将物理实验融入复习课,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决定的。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尝试,通过教师的设置和引导,以物理实验为途径,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从而扎实有效地提升复习课的实效。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05-27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05-17

高中物理教学实验研究论文11-11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精选11篇)02-17

高中物理教学在美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1-10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实用)05-17

高中物理教学优化策略论文11-10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12-09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论文03-27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的论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