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20 14:30:21 物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共15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共15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

  初中物理课堂的高效性

  一、课前准备

  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是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下产生的,要向学生学习高效,教师的教学首先就要高效,因此,高效课堂的课前准备是极为重要的,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是十分高的,教师课上轻松的同时,课下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通力合作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将学生进行有效分组,每组中将好、中、差三类学生进行组合,选取组长,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在组长的带领下能够“兵教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同时为了使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我尝试进行了导学案的使用,效果较好。导学案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要求教师首先要对讲课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导学案的设计与制作: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我分为三部分:预习案、探究案、课堂检测。

  (1)预习案:根据教材内容将学生可自学的部分、可独立完成的部分放在预习案中,让学生在课前通过预习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设计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哪些学生、哪些题能够完成的怎样,要心中有数。同时鼓励小组内优生将差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解决。

  (2)探究案:物理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科学的核心就是探究,因此学会物理就是要学会科学探究,因此在导学案中的探究案是整个导学案的主要部分,探究案的设计要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在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探究案应起到引导作用,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实验,避免以往实验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不参与,不思考的弊端,通过组长协调使每位组员都有一定的任务,使每个人都能体会实验成功的快乐。

  (3)课堂检测:没有评价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单纯的学习也无法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导学案中我设置了课堂检测环节,每节课根据本节内容精选3—5道典型题在课堂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比较完成的效果,教师通过统计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课后练习时有所侧重,同时这种检测也激励学生课上积极思考,认真掌握知识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不同课型导学案的设计也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教学流程的设计:

  针对教学内容,科学的设计教学流程,主要是教学中每个问题的设置即不能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也不能太显而易见,一定要巧妙的设置每一个问题,而且问题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每个环节的过渡语的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简单、精炼。

  二、课堂教学过程

  在精心的课前准备基础上,学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检测学习成果,起到评价作用。然而对于一节课中哪些问题学生不能轻易地解决,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以往经验,以及学生的预习案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出现在什么地方,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或者组与组间交流解决,对于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引导解决。这样学生自主解决的问题印象会很深,而且理解会很到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学生的讨论和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倾听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误区,及时纠正。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最大限度的深入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课后复习时学生针对课堂中不理解的内容进行重点复习,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复习量,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实现了高效学习。

  三、课后作业设计

  结合教学内容和在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后作业,精选典型题学生回去重点完成,而且作业设计要有梯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数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于一些较难的习题让学生课下一组为单位共同研究,明确答案,上课后教师找学生讲解,通过学生的讲解了解学生在解题时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课后作业的设置要少而精,每个知识点布置一至两题,重点知识点设置两至三道不同类型习题,作业控制在20分钟以内,减少学生课后负担,对于学生作业中掌握不好的题型课上利用多媒体再精讲精练,达到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学会的目的。

  四、结语

  以上是我针对我的教学方法总结的一些方法,实际上要想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仅靠这些做法还是不够的,还要综合考虑很多的客观因素,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继续探索好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孩子的学习越来越轻松,真正的实现“高效、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2

  摘要:针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提出几点应用策略,以期对增强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有所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媒体技术;自主探究学习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普遍应用,而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物理教师也要将这一手段引入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作用,加强多媒体与初中物理的有机结合,努力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水平。

  2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求知欲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热情高低和学习成绩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兴趣的多少,兴趣是学生的不竭动力源泉[1]。对于刚接触物理知识的学生而言,物理抽象的知识和复杂的原理是挡在学生面前最大的障碍,抑制学生的积极性。而多媒体形象直观的表现特点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刺激学生感官意识,拉近与物理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如在教学“杠杆”时,教师可以首先问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阿基米德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你们觉得他是在说大话吗?”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抓住了学生的思想,成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随后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搜集生活中涉及到杠杆原理的事例,借助学生熟知的镜头导出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理解,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深入探索的兴趣,比如撬大石头、开啤酒瓶盖,借助杠杆原理,费很小的力却能做到原本不可能的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学习瓶颈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元化、集成化又有丰富性、交互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能够大大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与形象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表现力,不但有利于信息的加工和整理,而且便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充分感受到物理课堂的乐趣[2]。教师可以利用模拟性课件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所谓模拟性课件,是指用多媒体模仿真实的物理现象,或塑造理论中的理想模型,以供学生观察和学习,帮助学生发现这些物理现象的本质。通过具体教学发现,很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如在教学“光的反射”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一束光线碰到物体表面而发生反射的现象,同时出现发射光线。为了进一步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用另一束别的颜色的光线沿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入,可以看到光是沿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射出的。这一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光的可逆性,对下一步实验的进行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此外,利用以练习为主的课件突破重难点。练习类型的课件,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练习的方式进行训练,通过做一些必要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一类的课件通常采用多媒体给学生提出问题,当学生做出判断之后,再给予相应的指导。如电学中的电路故障、结构、情景分析等都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两极分化现象。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兼顾所有学生。采用多媒体课件,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和发展,并有效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实验教学效果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变微观为宏观。有研究表明,视觉是人们获得信息与感知的主要途径,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视觉体验尤为重要[3]。在具体教学中,不管是概念的构建,还是规律的验证,都离不开学生的观察和想象,没有观察,就没有想象。但是很多物理现象是发生在微观世界中的,难以用肉眼观察和体验,所以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一难题,将微观世界变成宏观现象,便于学生观察与记忆,从而顺利掌握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如在教学“摩擦起电”时,学生对于“原子推动电子使物体带正电,原子得到电子而使物体带负电”这一物理现象感到茫然,而将其反映在大屏幕上就可以非常形象地展示这一物理运动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物理世界,并牢牢掌握物理知识。

  其次,通过虚拟实验模拟,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实验演示呈现知识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实验受到空间与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常常出现力不从心、事倍功半的现象,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利用模拟实验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电流”是初中物理电学中的重点,但是电流在导体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把握。虽然教材中配以很多相关插图,但是这些插图却是静止不动的,不能让学生产生电流流动的直观感受。利用多媒体中的动态软件进行设计,则可以很方便地做出导线中正负电流的流动画面,促进学生理解,加深学生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物理教学的'目标之一。“温故而知新”,借助多媒体形象具体的表现特点,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开展类比教学,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规律,找到物理概念的相同点,不但能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更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初中物理教学阶段,有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如压强概念、功率概念、速度概念、密度概念等,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深刻地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类比教学法。例如:在学习速度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画,让学生明白速度表示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的单位,从而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学习密度概念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类比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明确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表示单位体积内质量的大小;在学习功率、压强时同样可以类比学习。这样一来,教学过程水到渠成,一举两得,大大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根据物理教学的实际,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增强物理实验效果。因此,物理教师要将物理课堂和多媒体技术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建军.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教学[J].科技资讯,20xx(30):98-99.

  [2]季国昌.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J].现代物理知识,20xx(1):78-79.

  [3]董晓莉.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xx(12):122-123.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3

  探究式教学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种教育方式,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尤为重要。本文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问题”中成长,实验探究一切只为学生能力的提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

  1.观察是学习物理必备的素质

  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是指通过我们身体的感觉器官,或者间接借助于器材对物理现象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持续、反复的知觉过程;就是要有目的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努力,克服一定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1)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教学中学生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如观察停止沸腾的热水中浇上冷水后又开始沸腾等,但学生观察时抓不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所做演示实验的每一步都应该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2)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教材刚开始的几个探究实验,都是有意识的安排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动手能力,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特点、串并联电路电流及电压规律特点等。在这些分组实验中,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3)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组织学生参观、做课外小实验等,如学习物态变化前,就布置学生写小论文《水的循环过程》,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了解自然界相关物理知识,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达到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还能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4)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能力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改变了以前呆板的教学方式,它以图、文、声、动画、影像并茂,加强了表现效果,不仅能再现或模拟各类物理现象,还能通过各种手段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漫长或瞬间的物理过程演变成为可控、有序的演化过程,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整、清晰、形象地感知物理现象,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2.在实验探究中“创新”学习

  (1)通过探究,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实验及其作用

  例如,可以通过人造小彩虹,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通过实验探究,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2)认真引导学生做好每个实验探究

  ①引导学生做好新教材下的探究实验

  应指导学生做好教材中安排的探究实验,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教材的好习惯,养成尊重科学的好品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违反操作规范的操作,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指导,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②创造机会多做实验,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如在课堂演示实验中,声的产生中音叉实验、摩擦起电实验等;有条件就将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如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等,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③在实验中不断为以后的教学做准备

  几乎在每次实验探究中都会遇到没有学过的问题,在电学实验探究中尤为突出,例如学生练习连接串并联电路时,细心的学生会发现,规格相同的'灯泡,当把它们串联或并联时,亮度会不一样,此时就可以根据教学的实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以后的教学做准备。

  二、让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1.让学生明白“问题”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回顾科学史上因善于发现问题而取得成就的例子,如1935年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查德威克就是从约里奥·居里夫妇的论文中发现问题进而发现中子,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取得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也是学习,并且是深入的学习。

  2.在实验中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问题”,如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时,遇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比较普遍,此时可以找比较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小组提出若干“问题”,分析小灯泡不亮的可能原因,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检测问题所在。

  三、实验探究一切只为学生能力的提高

  1.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认识物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后,对学生实验探究应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此时应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和设计性的实验,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一切目的只为实践应用。

  2.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完基础电学知识后,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一些用电常识问题,例如家里为何不能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为何不能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应用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总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方式。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4

  一、采取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

  在初中物理中有专门讲授速度的一节课,以这节课为例,探讨一下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在这节课中,通过老师的讲解,稍有数学基础的同学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速度的计算以及换算方式。但是在速度的比较方法上面,仅仅靠教师的理论讲解是不够的。教师只是告诉了学生如何比较速度的方法,但是却无法用语言讲解这种比较方法的合理性。这种比较方法的合理性只能通过物理实验来论证。因此,教师在讲授这节课程时,应将此课程设计为三部分: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进行课堂理论的讲解、进行课堂实验的论证。在该实验中借助带刻度的长木板、实验小车、秒表以及挡板,通过多次实验分别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底端和滑到斜面中点的路程及相应的时间,利用公式算出它们的速度并求取速度的平均值,再算出后半段路程的速度。学生通过对比前半段和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就能很好地理解了速度的概念和速度的比较方法,并以此论证比较速度的方法的合理性,从而使学生达到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统一、结果与过程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还有磁现象中,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磁体中间磁性最弱;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多少有关等抽象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认识这些物理知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可以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让学生更为直观、深刻地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

  二、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探求真知的科学方法

  实验是探求真知的一种科学方法。实验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有很多种,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实验归纳法”、“验证法”、“理想化实验法”……下面,我就以几种实验方法来简述它们的原理和作用:

  1.实验归纳法

  “实验归纳法”是在实验基础上,对实验数据认真加以分析,通过实验事实归纳出符合物理规律的认识方法。例如阿基米德原理中浮力的计算公式的得出,就是通过多次实验分别测出物体在漂浮状态、悬浮状态和下沉状态时所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而归纳出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浮=G排=液gV排。在论证金属能导电这个物理原理时,也是运用了实验归纳法。在通过多次实验证实了铜、铁、银、铝、锡等金属能导电之后,教师便带领学生一起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得出所有金属都能导电这个原理。还有所有发声体都在振动;一切物体的分都在作无规则的运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特点等都是利用了实验归纳法。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能让学生掌握并学会应用实验归纳法,将在一个实验中学到的思维方法应用到其它的物理知识的探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2.验证法

  验证法又称演绎法。它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即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实验验证法是以推理为前提的。在具体运用过程中,首先要在搜集相关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到一个设想,然后通过多次实验进行论证。如果论证结果与预期结果相一致,那么就证明所设想的是正确的,就得到一个规律。如果论证结果与预期结果不一致,那么就证明所设想的是错误的,不存在所设想的这个规律。例如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或猜想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控制变量法来控制其他变量都相同,只有接触面积的大小不同时来探究此猜想。通过实验验证,这个猜想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验探究,通过实验验证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走出个别的实验误区,从而得到正确的实验理论。同时,老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通过思维、推理、实验验证、得出正确结论的程序进行探究,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自主探究。

  3.理想化实验法(也叫实验推理法)

  理想化实验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实验,它以现实中有限的实验为前提,经过人们的推理判断,从而得出在理想条件的物理原理。这种理想条件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就是通过实验,再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在这一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是为了保证每次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速度),然后比较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通过的距离不同,总结出物体所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通过的距离越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通过的距离越远。(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小车在毛巾上滑行很短的距离就停下了;第二次在水平面铺上较光滑的棉布,小车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较远;第三次是光滑的木板,小车滑行的距离最远)。伽利略认为,是平面对小车的阻力使小车停下,平面越光滑小车滑行就越远。伽利略科学地想象:要是能找到一块十分光滑的平面,阻力为零(这就是一种理想化的条件),小车的滑行速度将不会减慢。后来经过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最终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理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在我们现实的生活环境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这只能是在实验的基础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得出。由此可见,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科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探究真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意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地位,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好物理知识并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采用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初中物理主要探究的对象是光、电、力、热。这些事物是抽象的,其中所包含的规律是学生难以在脑中想象的,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抽象难懂。如果教师仅仅采取课堂理论教学的方式,先教后学,那么课程就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不但会使课堂气氛沉闷,而且会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失去兴趣、丧失求知欲。教师应该将物理实验引入初中物理教学,首先演示实验,让学生见到难以想象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地会在脑中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以此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同时由教师在旁边做指导,以此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在探究大气压的存在时,教师应先做演示实验,展示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履杯实验:在装满水的杯口上放一片纸,用手按住杯口上的纸,然后倒放过来慢慢把手移开,便可发现杯里的水和纸片都不会掉下来。见到这种现象,学生就会十分惊奇,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会积极主动地思考、讨论,会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相关原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物理实验教学能锻炼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探究能力、总结能力

  在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动手做实验,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原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与演示工作。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其次,教师要向学生详细地讲解实验器材的构造、功能,并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实验之前实验器材的状态;在实验中,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并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最后,教师要从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总结从而引出所要讲授的原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演示实验通常要做两到三次,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物理实验,不但锻炼到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在自己做实验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积极思考总结,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总结能力。综上所述,物理实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五、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符合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物理实验的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更好地传业授道,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应用的必要性

  1.从学生角度分析

  由于物理学涉及的范围较广,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前,可从生活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一般称之为前科学概念。尽管前科学概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知识,但其中也存在许多错误的成分,这会影响到学生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因此,如何将前科学概念向正确的科学概念转化要求采用有效的教学活动。

  2.从传统教学方式角度分析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很少表达自己的观念,使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在合作学习方式下,学生能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互动,加上教师的从旁指导,使学生能够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例如,在学习电流方面知识时,很多学生的认识局限在:电流会通过电线从电池的一端流向灯泡附近,从而使灯泡被点亮,并消耗流过来的电。对这种情况,采用小组合作实验的方式,将两盏同样的灯进行串联,通过对发光情况的观察以及电流表的使用,对不同位置的电流进行测试,整个活动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既加深了对电流知识的理解,也纠正了学生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因此,应用合作学习方法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

  二、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尽管目前很多初中学校已开始采用新课程标准下的合作学习方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未能发挥其真正的效果。因此,合作学习的开展应坚持学生主体性、教师平等参与以及科学性的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科学组织物理实验。同时应注意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培养。进行小组实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并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完成物理实验。另外,在保证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下,使学生学会如何倾听他人、尊重他人,能够以小组交流与合作的方式解决物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平等参与原则

  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指教师可放任学生不管,而是要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给予适时的帮助与指导。因此,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坚持教师平等参与的原则。同时,教师需对自己的权威地位进行弱化,保证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减少师生间的隔阂,以此实现更好的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3.科学性原则

  合作学习的开展不仅要满足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也要与物理课程教学的实际特点相吻合,进而促进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更具可行性与科学性。因此,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并对小组设置一定的实验目标,对物理实验过程中每组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样能够使小组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模式。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应用合作学习的具体案例分析

  针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一课题,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摩擦力的相关知识进行展示,然后再将生活中关于有害摩擦、有益摩擦的实例列举出来,以此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后,教师便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划分实验小组,进行关于“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在实验初期阶段,教师准备砂纸、玻璃板、不同重量的砝码、弹簧测力器、有挂钩的小木块以及细绳等必要物品。各小组实验过程中,教师需注意进行必要的巡视与观察,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指导。当小组实验汇报完成后,教师可进行关于摩擦力的实验,如将放在玻璃上的木块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拉动,将示数读出,然后再将砂纸上大小与体积相同的木块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拉动并读出示数。对此,各组学生对同样的木块在玻璃与砂纸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时存在的示数差距进行原因分析,既保证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另外,教师也可引入生活实例,如汽车在雪地上行驶为何会安装链条在轮胎上,再让每组学生对其中的物理学原理进行分析,并由此推出接触面的光滑度能够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物理学知识,并提高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四、结论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吻合,同时能够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际应用中,要求教师坚持学生主体性、教师平等参与以及科学性的原则,保证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使物理实验教学实效性得以提高。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6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及实施,农村中学物理教学的问题愈加凸显。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结合笔者多年的农村物理教学经验,对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有以下思考。

  1.学生因素

  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科技息息相关,知识点繁杂,说理严密,换算单位严谨。对于刚接触到物理这门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抽象晦涩的学科。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农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科技成果较少,亲身体验感受的更少,对许多概念很难形象理解,只能死记硬背。物理学科的题目大都来自城市建设,城市生活,以及能源创新。农村学生接触到的文化环境较少,信息渠道闭塞,对物理知识点并不能真正融会贯通。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渐渐降低,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进而导致学生上课紧张害怕,不喜欢物理课,甚至连物理老师也不喜欢,消极应付物理作业及考试,互相抄袭。这样厌学的情绪会影响到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最后出现翘课,逃学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一些起初对物理学科感兴趣的学生来说,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透彻,也会影响到物理学科的学习。通过对我校九年级13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有43.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物理成绩在九年级上学期时开始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理解能力差,听不懂等等。第三,农村中学中也不乏物理成绩一直保持良好的学生,这类学生只能在本学校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却没有信心参加与物理知识相关各种的比赛,导致学生有坐井观天的思想观念。

  2.物理教师因素

  众所周知,在乡镇及乡村,教师资源匮乏。很多物理教师带不止一门课。这样一来,物理教师面临着备课量大,作业批改量大等实质性问题。而这些问题也直接影响到物理课堂的'质量。近几年,国家颁布了许多激励大学生下基层的措施,不断有物理教师被引进。但是,这些年轻的物理教师并不能完全扎根于农村中学,因而导致物理教师流动性大,在教学管理上很难实施长久、长远的工作目标。物理教师如果无法安心、静心地在农村中学扎根,那么物理课程的讲授也是敷衍了事,照本宣科,与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目标渐行渐远。由于地域性的因素影响,教师很难及时或许最新的物理科学方面的知识及资料,所以在与时俱进方面也难实施。

  3.客观因素

  首先,在农村,物理教学受到特殊地域性的影响。学生上学路途遥远,极少有午休时间,有些学生放学后还要帮家里做农活,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物理教学的实施。另外,学校也没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可以获取信息的来源,这就阻碍了学生与外界的知识沟通。物理教材内容有限,物理习题训练也相对较少,这就限制了学生的见闻,生活中、科技中的物理知识、物理现象就很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给物理教学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其次,农村中学的学校设施也是困扰物理教学的一大难题。学校人数不多,但是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却举步维艰。尤其是物理实验教学,学校没有实验室,鉴于课程内容的设计,物理教师只能在教室演示实验,学生只能坐着看老师讲解演示,能亲自体验实验过程的学生为数不多。特别是一些实验器材体积小,精度高,例如千分尺,在实验演示中很多同学只能靠老师描述的想象,然后强行背诵记忆。有些实验器材已坏,无法精准地向学生展现实验结果。实验器材也有短缺现象。严格来说,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是失败的。

  4.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目标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新课程标准下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对于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来说,由于学生接触的生活现象、科技实物太少,所以物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不够。在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方面,学生只能由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引导,课后通过练习加强巩固。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另一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于农村中学物理实验设备的欠缺,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还远远不够;由于地域性因素,学生搜集和处理物理现象等方面的能力也与城市学生相差甚远;另外,农村学生在物理课后的习题训练也甚少,对知识点的理解也难以透彻。对物理知识点一知半解的现象在学生中占不少比例。鉴于学生因素,教师资源因素,客观因素等,在农村中学实施新课程的改革目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这并不代表农村的物理教学无法做到。新课程标准要求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农村初中物理教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多关心、鼓励学生,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在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上做出更大努力,这样才会渐渐向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靠近。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7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教学的前提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地看待学生,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的主体,树立起一种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学生观,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一种学生本位意识,心中装着学生,一切以学生为本,照顾学生的情绪,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要改变以往的以武力课程为本位的教学观念。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坚持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学生是学习物理课程的主体,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激发,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同时学生也是一个个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确立新的课堂目标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重视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在物理知识本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上的重视度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教学观失去了一种人文关怀。初中物理教学除了要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外,还需要注重对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在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对过程和方法进行关注,并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新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将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将过程和方法的思维在课堂目标中加以突出,使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尽可能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可以将知识和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知识和能力的和谐发展。其次,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一种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人格,使学生感受到一种高尚道德生活,并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获得一种人生的体验。

  三、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下,物理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而应该进行一种角色的转变,将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督促者,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思考,从而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同时也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享受课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亦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掌握多种教学方式,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不再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可以在思考过后的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养成一种自主、探究和合作的习惯。在具体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教材的特点,安排学生进行合理的自主、合作探究,这样才能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具有更强的发展精神。

  四、重视课程实践

  进行物理创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其中物理实验就是一项非常实际的模拟训练,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实验,并且尽可能地在实验中增加一些设计的环节,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验能力,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物理的实践无处不在,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进行主动的观察,并学会质疑,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力学定理的时候,就可以讨论一些关于力学的问题,为什么下坡的时候不能急刹车,车在行驶的时候涉及到哪几种摩擦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并且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立即和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的积极性。总而言之,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要想实现创新教育,就应该打破科学的界限,注重创新,使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情感价值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作者:黄卫 单位:河北省公安县裕公中学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8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它贯穿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摸索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科学素养,为投身未来的事业奠定基础。

  一、科学探究的含义和特点

  探究的含义是探索和研究。究其根源,学生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引导,亲历和体验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相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理解科学本质,挖掘智力潜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而非机械记忆探究的结果;重在收集数据,多方寻求答案,而非繁杂无意义的计算;重在对结果客观科学地评价,而不要迷信于权威。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可以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互动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中学生的探究活动虽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不同,但基本环节是相似的,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收集事实数据与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二、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

  探究式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与科学探究有所不同:科学探究中探究者并不知自己的探究结果,而探究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有着明确的探究结果;科学探究所面临的问题情境远比探究教学的情境复杂,无关变量特别多,而探究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无关变量较少;大多数科学探究活动都以结论的得出而告终,而探究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挖掘教育的价值。探究教学的实质是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方式,得出结论。在每一个步骤中,学生都有若干能力得到培养,因此,教师要在各个阶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选择好科学探究内容,安排和设计好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课堂探究活动中,要努力创设物理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多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加强研究性习题的开发设计,实现教学双赢;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重视生活体验及社会实践,多方积累知识;打破传统,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课外探究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设计探究计划,自主开展探究过程。在选择课外探究内容时应该倡导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可以设立一个“探究问题征集箱”,鼓励学生把生活或学习中的问题写出来,定时汇总,向学生公布,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条件支持等实际情况集体讨论确定探究内容,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探究课题,自主组建小组进行探究。教师定期检查学生方案的实施进展情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三、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以主导者的身份、以知识的先知者的姿态向学生传授知识,要求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直接接受已有的知识,使得学生受到的控制太多了,他们不得不跟着教师一起走,尽管这些东西自己可能不一定需要。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成为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资源的供给者,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主持人,从确定者转变为预定者,从反馈者转变为评价者;学生则由听众、观众变为发现者,。教师要承认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信任学生中潜藏着极大的智慧和才干,只要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只要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自由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探究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做,不仅丰富了课前准备的材料,降低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四、科学探究中应克服的问题

  1.片面追求探究形式,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表现为学生在老师预设的轨道上进行探究,整个过程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老师给学生设计统一的实验、统一的方案,让学生得出统一的结论,整个探究过程整齐统一,标准化行动,学生毫无自主性可言,这种探究实质是“满堂灌”的翻版。

  2.注重探究结果,淡泊探究过程。表现为对探究过程轻描淡写,把教学重点还是放在探究结果上。杜威说过:“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这一论断足以说明探究过程的重要性。造成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认清探究式教学的作用和任务,出现了理念上的偏差。

  3.探究课堂的开放性取代了老师的指导性。表现为老师一旦设计方案定下来,便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于是对学生的探究过程一概不问,探究过程“放羊式”,或变成几个精英学生的探究。这一误区的形成是教师没有把握好开放性和指导性之间的关系,开放性和指导性是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总之,探究式教学日益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对学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对教师却是极大的考验。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探究式教学中蕴涵的思想,尽快转变教育观念外,还应该根据探究式教学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才能使探究式教学有效地实施。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9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实验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初中物理教学人员掌握先进的教学技巧、改进教学方法增添了砝码。而在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后,为处理和解决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又做出了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靠直观感受而学习的科目,所以,很多原理都是通过实验所得出的。但是,很多物理现象比较复杂,比较枯燥,繁琐的实验是很难将其所对应的实验结果呈现给学生的。所以,将交互式电子白板这种全新的教学设备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必将取得质的突破。

  1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阐述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高效的集成方式、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及快捷的操控方式被广泛的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而且,可以将计算机与交互式电子白板连接到一起,展现出计算机中的内容,并通过应用程序将全新的教学环境创设出来。实现听众和演示者、计算机和白板之间的双向交互。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设备,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加顺畅的完成实验教学。

  2具体的应用情况探究

  2.1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处理实验课堂问题

  新课标指出,要积极通过计算机或者录像片把传统教学中理解困难的现象模拟出来,这对学生们在脑海中建立物理模型会带来很大的帮助。案例分析:以匀速直线运动为例进行研究,实验内容:通过单摆对重力加速度进行测量;电学实验:通过扫描法把电场平面中的等式线画出来。光学实验:通过双缝干涉分析和判断光的波长;热学实验:通过油膜法把分子个体大小测量出来。传统单一的实验方法,学生难以深刻理解,一知半解。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充裕的表现力,在大屏幕上生动的呈现出这些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现象,教师只要稍微的启发与点拨,学生就会快速理解。

  2.2利用此方法,完善物理实验操作程序

  将交互式电子白板恰当的应用到物理实验课堂中,需要恰当与传统教学方法融合为一体,即便不在实验室,也可以把一个系统、周密的物理模型创设出来。之后依据此模型把相关参数以及实验环境创设出来。案例教学:在电学实验教学时,尤其在恒定电流这一节中,设计与连接实验电路是样一章所要综合考察的内容。在教学中,规定学生需要掌握连接滑动变阻器的方法、测量机理、掌握重要设备仪表的应用对策,教师引导学生把实物连接到一起,然后教师顺表指出这是本节学习的难点。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只是依据教师的设计方案去做,很难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对与错。而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后,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思路把相应的连接电路设计出来,将逼真的模拟实验预设出来,这样随着电路结构的改变,电表的读数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有效的解决了这些误区和问题。

  2.3利用此方法,提升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快节奏、大容量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特征,然而,如果实验过程不够精细,加上实验内容较多,这样学生在吸收和消化时必然面临困难。文章以“电流做功”一节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白板展示电动机的做功过程。第一,通过手把钩码提升一定高度,这就表明手将功作用到了钩上。之后,放弃手动提钩,连接电机电,观察出现的现象。电机通电后,也会提起钩码,这表明电动机也会为钩码做功,通电结束后,钩码不再工作。只有通过交互电子白板才会引领学生找出现象的根源,得出电流做功的结论。如果没有利用上述分组实验和实验演示,就会弱化学生的感受,在理解知识时就会出现偏差,缩减所掌握的知识情况。分析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一些稀奇的东西很容易吸引学生。

  2.4正确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水平

  尽管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内容详实、操作容易、技术先进的优点,它固然不是知识库,没有必要将身边比较熟悉的自然现象一一展示出来,因为教师几句简单的话语就可以解释清楚,更不要把重要的结论或者公式提前陈列出来。建立在实验基础上时物理学科的主要特征,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假设和猜想、设计实验和制定计划、收集数据和实验分析、合作和交流等方法获取物理知识。案例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出事先所准备的板书,给学生充分模拟的机会,例如在实验分析力学时的`受力分析图时,教师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把平衡力、二力分析情况呈现出来。通过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科学的应用交互式物理白板,使得传统实验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处理。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良好的实验教学质量,对于提升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会带来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应用有效的方法展开物理实验,把醒目的实验结果呈现给学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此,文章利用上文首先论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内涵;其次,对这种教学设备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通过上述的解析,目的是为同仁们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展民.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教学研究,20xx,(8):522-523.

  [2]邢耀刚.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现代化教育装备,20xx,(8):963-965.

  [3]黄颖红.论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经验交流,20xx,(5):698-699.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

  如今,时代的进步促使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越发重视。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得到更好的教育条件,父母就会给孩子报更多的补习班、辅导班。然而,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在节假日有做不完的作业和上不完的课。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泯灭了孩子的天性。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工科的基础阶段,这将决定学生今后物理学习的质量。在这个阶段,要给予学生的不是更重的学习负担,而是更好的学习方法,更高的学习效率。笔者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例,通过探讨减负增效这一教学理念,以此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1减负增效的定义

  减负增效最初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是指公司企业为了增加产出效率或效能而采取的减员或精简机构等措施。简单地说就是减轻负担,增加效能。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减负增效概念,是为了通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教学负担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负在教育事业中一直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是为了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也有人认为减负会过度放纵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听、说、读、背能力最强,给学生施加更多的压力可以让学生成长得更快。笔者认为,初中学生还处在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过多的压力只会导致学生的心态变得扭曲,甚至可能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2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2.1言传身教的“灌输式”教育

  “灌输式”教育方式是目前教育领域中最常见的教育方式。不仅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如此,其他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也是采取“灌输式”教育,即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照着课本讲解知识点,学生在下面听着,偶尔做做笔记。这种“灌输式”教育磨灭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性,进而出现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因此,要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摒弃“灌输式”教育模式,释放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初中物理师资队伍建设欠缺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由于师资力量薄弱,物理教师资源缺乏,导致出现“一师多班”的教学现象,即一个物理教师教导几个班级。这就使得班级与班级之间缺乏竞争,甚至有些素质较低的教师会因为班级成绩的差异,在中意的班级花更多的心思,而不重视基础偏弱的班级。这就导致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这严重违反素质教育中教育公平性的原则。另外,在同一班级中,物理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是否执行彻底也有待考证。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他们需要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习成效。学校师资力量的欠缺也是学校管理系统欠缺和学校发展不健全、不完善的体现。

  2.3物理教师的教学素质不高

  在地方学校,特别是地级市县的中学中,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中用地方语言代替普通话来进行教学,这就影响学生知识的接受与吸收质量。另外,有些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平铺直叙、语言平淡,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其实初中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是很紧密的,比如在学习“水的形态及相互变化的关系”这一章节时,水的形态有固态、液态、汽态这三种形态。完全可以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冰、水、蒸汽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就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2.4初中物理教学实验设备缺乏

  物理学科重视的是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在初中物理知识中,有很多是需要通过做实验来让学生切实体会的,从而达到理解和熟知物理知识。但现实情况是,在很多中学里并不具备做这些物理实验的设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都是物理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实验操作来给学生演示。比如在学习电阻、电压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熟知电路通路、闭路的情况并做演练。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观察电路情况,以此推导出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式。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来学习物理知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2.5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之一是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以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课本为主,熟知课本,强记理论知识。最终通过考试分数来体现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这种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人们读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生存能力,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這就要求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现减负增效的方法

  3.1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

  上文提到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要摒弃,突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工科类学科的基础,物理本身就对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带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是减轻学生学习物理压力的关键所在,再辅之以少量的课后习题将知识点进行巩固,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3.2强调师生平等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重要保障,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因而学生的学习变得压抑、枯燥,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新课程背景下讲求师生平等,主张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问的互动和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也要强调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有疑问或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都可以提出来与教师分享讨论。生活中,教师可以多与学生聊天谈心,了解学生的发展近况,了解学生们的内心世界。这样,教师就能知道学生之所想,从而更好地开展物理课程教学。

  33重视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实验

  实验是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的重要方法。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有一段对话,如果直接朗读,就体会不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但是,如果通过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同学们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样就相当于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情景之中,对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就会深有感触。物理实验也是一个道理。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将自己置身于实验之中,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来指导实验,经过自己的操作,对相应的知识点就会掌握得更深刻。倘若就凭教师在讲台的演示或是枯燥的讲解,只会让学生的理解越来越模糊,进而产生苦恼的情绪,最终选择放弃学习,久而久之,问题就会越来越多,成绩也就会越来越差。此外,在进行课本实验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创新实验,即所谓的“举一反三”。对同种实验,采取多种方式来操作,既能让学生深刻掌握知识点,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4提倡学以致用,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物理有关的有趣现象。比如,夏天屋子里炎热干燥时,往地上泼点水能够降温:菜刀切菜、切肉要把锋面磨尖才会轻松;一阵风吹过,客厅里的壁画会飘飘作响……这些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工科的基础,也是和现实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只有能够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才能体现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让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从而实现减负增效。

  4结语

  减负增效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在这篇文章中,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此为突破口来提出相应的方法来实现物理课堂的减负增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完善教學方式,以为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发散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减负增益目标。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目标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是合理的、科学的、能够实现减负增效目标的方法,都是值得提倡与付诸实践的。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1

  物理计算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计算题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综合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无论是期中、期末、还是竞赛考试卷中计算题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恰当的引导学生对各类计算题进行分析。这对指导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答计算题的能力和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应如何提高学生解答计算题的能力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对简单计算题的教学不能简单

  简单计算题是指那些几乎是直接套公式就能解的题,无需拐弯抹角。一般要求学生明确解题的格式和规范,弄清物理过程,明确套用的公式和涉及的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意义即可。

  例如:一架飞机在120分钟内匀速飞行了1440千米,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合多少米每秒?

  这道题对教师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但对于刚刚接触物理计算题的学生来说却未必感到容易。

  先让我们分析一下要完整规范解答次题学生应有的基础知识储备:1、知道速度的计算公式,公式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2、路程、时间、速度的单位及换算;3、知道规范解答物理计算题的格式和要求等。若无以上基础知识储备,题的计算简直无从谈起。更不要说什么思路分析、方法技巧等。

  从对作业或多次考试的分析来看,学生做不出或做错计算题的主要原因大多就是这些基础的问题没掌握好。如符号公式写错、单位或单位换算写错、乱套公式、乱写单位等。因此,在解此类题时,我们要让同学们首先掌握问题中用到的基础知识,然后再解题。如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解答物理计算题的一般格式是什么?本题中要我们求哪些物理量,它们的符号、单位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公式?从公式可看出要求这个物理量需知道哪些物理量?本题已告诉了我们哪些物理量?本题中涉及的物理量用什么单位较好?等。基础知识有了,再由几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完成后再集体纠错,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接下来,再请几位同学改动题目中的几项内容或数据,把原题改编成求路程或时间的题目,由同学们再解。或在原题的基础上补充或去掉几个条件改编成一道多步计算题。通过改编、补条件、或结合实际问题自编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题的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常会有许多题外的收获。同时,也为解答较复杂的题目打下了基础。

  二、对综合计算题的教学要层层分解、步步深入、并抓好思路指导与训练

  综合计算题是在简单计算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综合计算题又不等于简单计算题的简单叠加。解答综合题要从中找到简单,并发现各简单题之间的联系,找准切入点,理清解题思路,从而步步深入,达到目的。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方法渗透,使学生学会思考。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比如综合法、分析法等。例如:某扬水站每天需将1000立方米的水送到18米高的蓄水池里,若由一台离心式水泵来完成,水泵每天工作5小时,问,这台水泵的功率至少是多少千瓦?(取g=10N/Kg)

  解题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将题分解为三道简单的计算题,层层设问,引出目标。

  如:

  1、1000立方米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重为多少牛?

  2、把1000立方米的水送到18米高的地方须做多少功?

  3、若水泵每天工作5小时,水泵的功率是多大?

  进而让学生讨论,如果题目中没有问水泵的功率是多少千瓦,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信息,你可提出几个问题?可求出哪些物理量?经过这样的引导,久之,学生会养成提问题,想问题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同时,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题给信息,据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和规律采取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和解答问题,培养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提高解题能力。

  三、密切联系生活,加强情境题的训练

  近年来,试题中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贴近生活的题目增多。这些试题中物理情境的取材范围广泛、立意新颖、构思独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这类情境题今后会更多。

  如:人跳高时要消耗体内的能量去做功,可提出一问题,你最近跳高的记录是多少?计算一下,当你跳过这个记录时,至少需做多少功?此题便是利用同学们都熟悉的跳高这一情境去研究里面包含的物理问题。这类情境题往往难度不大,但需同学们能从中抽象出物理模型,能将来自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转化为物理问题。所以要顺利解答这类问题,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夯实基础知识,切实领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含义,抓住概念和规律的实质。同时,我们要注意观察生活,关注当前的科技动态、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多收集整理与物理相关的素材,加强对此类题的分析训练,定会收到成效。

  总之,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前提,老师的正确引导与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反复训练是提高能力的关键。只要我们按照新课标的总体要求,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2

  摘要:在教育改革理念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形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符合物理课程的基本学习理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的内容,也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完成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出现的问题,然后分析实验数据,最后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再改进实验方法。在学生自主实验的基础上,自主构建中突破实验设计方案的难点。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验教学

  一、创设物理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生活现象以及物理实验的启发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创设相关的物理情趣,激发学生思考,带动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乐意主动思考,乐趣发现其中的乐趣,乐此不疲。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知识,所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可以当成引课的最好事例。这些事例也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利用这些可以使学生更加理解我们学习物理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真正明白物理并非是遥不可及,高深的一门学科。例如下图是科技馆中拍摄的一幅图片。图片的中人只能看见他的头,而她的身体我们却看不见。去过科技馆的学生也许都去感受过这个有趣的实验模型。只给学生播放图片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它的神秘,课前老师可以利用两块平面镜做出一个相同的模型。一个实实在在的模型放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走进去观察。利用这个看似PS过的图片,配上老师自制的模型,学生可以近距离的感受这个模型。引课的时间大学在五分钟以内。课前的15分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间,所以用来引课的时间不应该太长。主要的时间用来知识点讲授,然后学生动手实验。实验的时间学生更容易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二、结合教学实践,优化实验探究

  (一)敢于放手,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实验,学习相适应的良好环境。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内在。真正的懂得了知识的内在,这样才可以想出更好的实验改进方案。理解知识的内在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存在的一些探究点。传统的实验教学也是讲授式的教学。教师在课上讲授实验的.过程,并且演示实验的操作方法。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实验自主设计部分的欠缺,没有根本的落实到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才是课堂主体”进行真正的地位转换。教师在课上可以从引导,教学辅导的角度开展内容的讲解,从而来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充分的做到让学生敢于动手,提升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仅仅作为讲授者,教师更应该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发掘者。

  (二)精心设计实验,强化实验改进。初中学生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应该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出发去主动获取物理知识,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光的折射这一实验中,学生发现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度不断的改变,折射角度也在不断的变化。当入射角达到一定范围内我们不仅可以看见折射光线也可以看见反射光线,并且在一定角度时只能看见反射光线而看不见折射光线。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善于观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动脑思考,这也是我们进行实验的真正目的。学生的能力,思维在实验探究中得到提升。

  (三)转变思维,交流演示实验方法。实验课中教师的演示虽然可以节省时间,流利的讲解实验步骤,但学生的听课的效果却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高效。传统的教师讲解知识点虽然可以节省时间,知识点讲解的更加全面,但由于学生每天都要面对着不同学科老师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精力很容易分散。不是老师讲多少学生就可以理解多少,如果我们种方法来翻转我们的课堂,结果会出乎我们的预料。

  三、善于发现、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实验题是常见题型,具有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判断性强、知识容量大、考查覆盖面广等特点。不仅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可以考查学生的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课对教师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新时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教师最好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来发现问题,利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这样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的物理,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改变学生对物理非常高深的认知。通过对教学部分的反思,不仅可以让课堂效率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无论是实验课还是习题课,想要真正做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练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改变。我们不仅要做好以为讲授者,更要做好以为启发引导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便会愿意踏入这充满无穷乐趣的物理天地。这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真正希望看到的。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3

  摘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对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应该找到其中的难点和问题并积极的寻找其解决的办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通过新的方式来完成对其教学的创新并积极地寻找其中最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们学习的方式,从而切实去提升学生们的物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难点;突破;尝试

  初中物理对学生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大部分学校的物理课程的系统开设都是从初中阶段开始的,这也就是说已经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的起点上都是一样的,学生们所产生的差距,都是在教学或者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慢慢拉开的。因此笔者认为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在让学生们的接受程度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换句话说,学生们接受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并且响应教育者的号召加之教育者本身具备很高的教学素养,在这些条件的互相作用之下学生们才能切实的去提升成绩,更好地学习物理;反之,则不然。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难点以及该如何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们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做系统的探究。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

  初中物理教学难点基于很多方面,需要从学生、教育者以及课本内容等多方面来进行分析。1.学生们刚开始接触这一点是我们必须首先承认的,初中物理是学生们最开始接触物理的阶段,对学生们来说在此之前完全没有学习物理的经验也就不能及时而准确地找到学习物理的方法。物理的趣味性纵使是提升学生们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一点,但有兴趣还要懂得怎样将之使用在正确的地方。2.教育者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很多教育者愿意相信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而不愿相信当前阶段研究的优秀成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低下并且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对克服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

  1.创新情景的引入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引入新课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对其内容与现阶段的科技进行延伸的方式来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引力这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完全可以在课前采用播放一组幻灯片或者短视频的形式来进行对新课程的引入。然后在放映结束之后对学生们进行提问:为何宇航员能跳这么高?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下就能调动学生们思考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们对本节课学习的欲望。

  2.让学生们学会质疑,大胆地猜想和假设现代的物理学也不是物理学的终极阶段,可能也会存在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但其实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正确,这些可能都会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被发现。所以说,我们培养物理人才并不是要求“守旧”的物理人才,而是能够做到不断去创新的物理人才。

  3.创设生活化的情景物理情景的创设对学生们去增强其代入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们在进行情景代入的过程中若是因为其情景的问题而导致其并不能顺利的将自己代入情景之中,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建立情景的时候应该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问学生们: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怎么来的?夏天自来水管上为什么会常挂着水珠等等

  。4.增加实验课程实验课程对学生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们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实验步骤来完成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从而加深对实验结果的印象;以及若是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什么学生们不理解的情况定然也会及时的反映,这正是帮助学生们建立实事求是精神以及提升学生们的.质疑性的重要方式。甚至,为更好地提升其趣味性,也可以将实验过程进行精心的包装使能够通过类似游戏的方式来表现出来。提升学习的趣味性的同时,寓教于乐,帮助学生们去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5.制造矛盾,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的环节中,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去制造一些矛盾来帮助学生们对思维进行不断地创新以及帮助学生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对是教学案例进行延伸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电流这一个单元时,可以将已经接好的电路断开一处直接问:什么情况下电路在开关断开一处时能够让电路继续流通。

  6.充分利用学生们的业余时间学生们课上的时间毕竟还是少数,一周的课程加上实验课总体的数量也是有限。而如何提升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就成为很重要的问题。针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对学生们的课后生活或者回家之后的时间合理利用。例如:通过身边的物理现象来解释我们课上所学习的物理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可能还是一种比较困难的学习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是很高涨,对于这些情况我们不应该回避而是应该直面问题,并不断地探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翟向辉.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J].基础教育论坛,2017(20):28-29.

  [2]华德宝.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J].考试周刊,2016(88):119.

  [3]向青松.有效突破初中物理教学重点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中学),2015(09):72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4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首要任务,只有这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才能更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才更易完成。本文从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措施入手,并细致的进行了研究,望与同仁相互探讨学习。所谓教学,就是有人要教,有人要学,传统意义上的教学都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过多的强调了教,而忽视了学的人,这就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教学效率,因为不知道学生的感受,也不去过问或者了解。新课改让这样的现象得到了改善,要求转换下传统师生的角色,学生要摆在首位,应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师生达成共鸣,产生互动,这是当前教学应看到的。只有学生这个学的主体发挥了应有作用,教师的工作才更轻松,教学效率也才更容易提高。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以往传统的教学当中,通常都是教师把控课堂,很少有学生占据主动,都是听教师讲,对知识的学习也比较被动,因为没有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新课改主张从学生出发,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只有切实激发他们内心学习物理的兴趣,让他们的思想活跃起来,才能事半功倍。学生自己的努力远远要比教师督促的效果要好,因为思想的关卡打通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也能懂得是为自己学习,在学习动机上就能显得很主动,主动去探索物理中的难点,不懂的地方,这才是教师希望看到的效果,也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

  二、因材施教,因情况定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初中物理来说亦是如此,有些学生对物理就不是很通窍,教师要查找其中原因,而不是一个劲的强压,通过做题或者考试来解决问题,这兴许能解燃眉之急,但不是长久之计。倘若学生的物理学习很差,要从其兴趣上谈起,要从其学习习惯上入手,总之从本着提高其自身学习意愿的方向上做工作,至于态度摆正了,学生也用功了,成绩还是一般的话,那就双方都不留遗憾了,毕竟每个人能力不同,可以朝着自己有优势的方向发展,作为物理教师也应给予鼓励,而不是从中批评。另外,教师要对自己学生学习物理的整体情况要掌握,根据学习的平均水平,去想办法如何教,比如基础不好,需要夯实基础的学生,可以额外加强基础性的锻炼。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略微拔高的题型去做,本着照顾大部分,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去开展备课工作。同时,跟学生沟通好预习和复习的事宜,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多复习,多对讲过的基础进行巩固,有能力的学生要多预习,把在预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或者教师探讨。

  三、重视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要重视实验教学,这样能起到很到的效果,因为学生对实验器材比较感兴趣,对实验的过程也希望自己能参与,这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很好的切合点,要好好的把握住。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动手操作问题,之前的教学多是教师先给演示实验过程,然后让学生或者是学生代表操作,也有的分组进行,教师这样做的顾虑可以理解,因为实验有的具有危险性,但是这样无形中也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束缚,加上有的学生没有亲身体验,难免对实验的过程不明白,对实验的目的不清楚。教师不要怕实验做不好的后果,要争取条件给每个学生创造做实验的环境,这样,学生一方面对学物理产生兴趣和期待,另一方面能够很好理解所讲内容,至于注意事项,教师讲清楚,让学生不明白的地方举手示问,自己再加以指导,这样就可以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犯的操作错误,批评的方式要适当,既要让其明白原因,也要令其欣然接受。

  四、物理教学多与实际联系

  初中物理很多章节都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比如教声音的时候,就可以举很多例子,如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有可能相同,但是其音色绝对不同,通常说的辨音识人分辨的就是音色。还有很常见的烧水倒水的情况,声音的音调越高,证明水快倒满了,如果声音音调低,证明没满,接着倒就行。还有讲热学的时候,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谁是吸热谁是放热,单纯讲概念可能学生印象不深刻,用生活中的例子就很一目了然。夏天天热洒水降温,就是利用汽化吸热,降低温度。冬天呼出去的白气放出热量,凝聚成小水滴看似白气,还有很多戴眼镜的同学冬天进屋也深有同感。再者,家里柜子里的樟脑丸随着时间的延长,慢慢就没有了,还有汽车的香盒慢慢变小,这都是固态直接吸热变为气态,升华的过程。平常冬天看到的霜,窗花,都是气体放热直接变为固态,凝华的过程。不仅如此,在学习光学、电学的时候很多知识也都是与生活紧紧联系,教师一定要找到切入点,化难为简,让学生对物理的一些现象不再陌生,对物理的学习更感兴趣。

  作者:孙占清 单位:宁夏平罗县回民初级中学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现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大多数的学生初次接触物理这一学科,加上该学科难度较大,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化,导致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参差不齐.传统的“一刀切”“填鸭式”等教学方法会造成学习较强的学生“吃不饱”,而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吃不消”,这样的模式下,学习效果较差.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研讨与合作得到发展,促使对知识的认识更加的深刻.合作学习的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促进整个班级的共同进步.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趣味活动和实验竞赛,加强学生的认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和灵感,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几点问题.一是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够.不仅是学习的授予者还是接受者对于合作学习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使得合作学习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二是缺少和家庭之间的交流.学生的学习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家长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有效的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动向和学习情况,发挥其作用.三是教师在合作教学上的教学方法有待提高.有些学校的物理教师使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时没有充分考虑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的兴趣,甚至有一些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和心思认真准备有关的教学活动,导致本应丰富多彩的合作学习变得枯燥乏味,长时间下去,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从当前合作学习的现状看,学生和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合作学习与课堂效果结合的不够紧密,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改革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

  1.科学分组,全员学习

  合作学习中,学习小组的模式的展开是十分必要的.合理的建立学习小组是有效学习的基础.教师进行小组的划分时,不能单纯随机的进行划分,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以及性格特征等进行合适的组合,有助于学生之间的配合.小组间的组合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主体原则进行,组内应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得每一位成员都相应的担当一定的职责和扮演特定的角色.必要时,还可以相互进行角色的转换,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责任感,增强合作意识.为了使学生有较为浓厚地兴趣,教师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小组间的知识竞赛活动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合理引导,积极调控

  初中物理属于理科教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是一个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实验为主的学科,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每位同学的掌握情况进行悉心的引导,并在合作学习中起到积极调控的作用,担当好学习的促进者.对于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重视度,了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其次,针对学生的情况和物理学科的需要设计出一些既能促进物理知识的理解,又能激起学生参与的合作学习活动.最后,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教师也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虽然,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在这一类活动中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平等的和学生进行相关讨论,有效的进行互动,尽量做到以生为本,寓教于乐.

  3.合理评价,反馈学习

  小组成员间的共同努力是合作学习教学的重要方面.评价机制作为保障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作用无可厚非.只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针对合作小组的表现,从小组成绩、配合的默契、创新思考能力等方面给出适当的评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自信.与此同时,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还应适当的进行监督,避免小组内出现虚假作弊现象,力求评价的公平客观性.

  三、小结

  新课改要求合作学习作为教学理念逐渐进入初中课堂,合作学习有益于学生融入相互帮助、协调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中,并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教师学生间的沟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学生的共同的进步.同时,物理教学中,学生能通过合作学习体会到科学真理的魅力,勇于进行大胆的猜想,逐步增强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1-01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15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16

[荐]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20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优]07-21

[实用]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6-26

(精)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21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精]06-22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必备】06-23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精品)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