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论文

时间:2024-07-03 15:30:55 物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物理论文大全(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理论文大全(15篇)

物理论文1

  摘 要:只有有效地将学生引入新课,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导入新课必须具有绚丽多姿的艺术色彩,必须讲究“新”、“趣”、“巧”。在高中物理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学习物理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关键词:物理规律 课堂教学 解决问题

  学习物理规律时,要帮助学生明确,运用任何一个物理规律的基本思路,都应从规律本身中寻找,并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清运用规律的思路。比如对动能定理的运用,应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即研究对象所受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除此之外,用资料导入(如物理学史料、科学家轶事、故事等),依据教学内容,通过巧妙的选择和编排来引入新课,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讲“热辐射”时,教师先给学生讲故事——“煤灰救命”:“1903年在南极探险的‘高斯’号轮船,被茫茫的冰原封住了归路,船员们想了很多办法——挖、炸、锯、砍,冰层岿然不动,一切‘武力解决’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有位学者提议,把船上的煤屑、煤灰都铺在冰原上。奇迹出现了,冰开始融化,船线得以开通,船员们得救了。为什么煤屑、煤灰能使轮船摆脱困境、挽救船员呢?大家听了这节课就会明白了。”通过这个故事,生动地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思维顺着故事的情节进入学习物理的轨道。物理是与生活联系相当紧密的一门学科,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知识,如果能在课堂上多举物理知识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就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的“有用”,同样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所学的内容是“有用”的。比如磨刀时为什么要往菜刀上洒水?这是因为,刀与磨石摩擦生热,刀的温度过高会使钢铁的硬度降低,刀口就不锋利了,洒水可以使刀石间的热量被水带走,这样刀口的温度升得就不会过高了。像这样与物理知识有关的例子还有很多,作为教师应当能解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很有好处的。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还要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为此,对不同的物理规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

  1.探索实验法。探索实验法就是根据某些物理规律的特点,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2.验证实验法。验证实验法是采用证明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具体实施时先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将物理规律直接告诉学生,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分析有关现象、实验结论,验证物理规律。

  3.演示实验法。演示实验法就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二、理想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而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可应用“合理推理法”。比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在不同表面上做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小车滑得越远。如果推理到平面光滑、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小车则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又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是在理想条件下得出的。

  三、理论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论规律是由已知的物理规律经过推导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比如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由动能定理推导出来的,动量守恒定律是由动量定理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来的。因此,在理论规律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推导法”。

  四、物理模型教学方法

  物理学所分析和研究的问题往往较复杂,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采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建立一个“理想化”模型。理想模型方法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理想化模型很多,有的是对研究对象的理想化,比如质点、点电荷、点光源、理想气体等;有的是对物理条件的理想化,比如光滑、轻质、不计弹性、理想电表等;有的是对物理过程的理想化,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弹簧振子和单摆)。如果学生把这些理想化模型建立起来了,那么就能解决很多物理问题了。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一些综合题,由于物理情境比较复杂,已知条件多(有些已知条件还比较隐蔽),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及物理规律也比较多,一个缺乏经验的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因而,教师要把自己掌握的各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实际,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教学中就像一台文艺晚会的导演一样,有效地调控着教与学的节奏。

  参考文献

  [1]高海山 高中物理新课改中体现的教学新方法[J].新课程学习(中),20xx年,06期。

  [2]魏越峰 浅议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与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xx年,07期。

  [3]何必安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年,24期。

物理论文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核心。在高中阶段,知识点的难度相对于初中阶段加深很多,学习任务较重,新课学习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做到教学 “高效性”。这就要求每个老师在单位时间内能更多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或完成同一教学任务所需更少时间、更少精力等成本代价,包含着 ‘轻负、低耗、高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提高教学效益。

  高中物理主要的学科模块包含力学、电磁学、光学和热学是选修模块,高考重点考察力学和电磁学,而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这两块学会并熟练掌握,必须要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进而提高解题效率。一堂课堂教学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一堂高效的课堂必须经过一线教师的认真备课、细心组织才能让学生获益最大。教师能事先备好知识点、备好学生,才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机智从容应对学生的各种疑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笔者认为要做到高效课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课素材多样性必不可少

  在教学之前,教师必须阅读很多相关材料。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理解教材的知识脉络,并能有针对性的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如果还相对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可以在备课时,遇到难以突破的知识点或者比较抽象的内容时,可以事先请教老教师,或者利用好网络资源,以及中学物理等期刊的相关书籍进行参考,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当然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泛,在某些领域甚至比老师知道的更多,此时我们教师的职能就需要发生变化,不仅会传授知识,更要会引导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动力,要做到这点,老师必须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教学思路,随手为课堂提高一些丰富有效的素材,让物理课堂生动形象,有血有肉。

  二、注重自然现象的呈现,揭示物理规律

  物理是一门科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走进课堂。比如在上选修 3 -4 第四章第 1 节 《光的折射定律》这堂课时,教师的引入可以从平时的生活经验着手导入新课。比如放在水中筷子像弯折成两段; 在一张纸上写上一个字,让学生透过装满水的水杯观察这个字,发现字变大了。课前也可以让学生做个小游戏。让学生试着用牙签叉静止在水中的鱼 ( 可以由彩色泡沫块做成的) 。结果眼睛瞅准了鱼,但老是叉不到。

  “筷子弯折”实验中,学生根据平时的经验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思考,为什么筷子会在水肯空气的交界面处发生偏折? “水中叉鱼”的实验中,学生看到了鱼,但是没办法叉到鱼,这又引起了他们的思考,为什么看到的鱼不是真实的鱼? 其实他们只是看到鱼的虚像。这是因为光线发生偏折现象,从而引出新课光的折射。

  经过这两个认知冲突,此时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迷惑就会逐渐解开来。所以教师应该关注每堂课的实验教学细节,让课堂丰富多彩!

  三、巧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索

  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及时获得启迪,提高学生的知识转化和应用的能力。

  怎样设置有效性问题成为每一位老师在教学前应该仔细斟酌的必要环节。新课程强调提高学生的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等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的问题,应该层层深入,层层对比,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可以针对一个知识点,提出几个问题组成问题组,在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时,也就自发地概括出相应的知识。例如在学完选修3 -1 第六章第2 节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中洛伦兹力的基本概念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洛伦兹力的理解,教师可以将洛伦兹力与电场力进行对比,提出这几个问题:

  1、电荷放在电场中一定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对不对?

  学生: 对!

  2、电荷放在电场中一定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对不对?

  学生 ( 思考) : 不对!

  3、什么样的电荷放在磁场中才有可能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

  学生 ( 思考) : 运动的`电荷

  4、是不是所有的运动电荷放在磁场中都能受到洛伦兹力作用?

  学生: 不是。

  5、电荷做什么运动可以不受洛伦兹力作用?

  学生: 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洛伦兹力的作用。

  通过这些问题的逐一抛出,加深了学生对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理解和应用。

  四、合理的课堂练习是巩固新知的关键

  学完新课后,教师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对新知进行巩固,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课堂适应性练习不在于量多,而在于能够突出针对本节知识的应用,同时如果教师能够举一反三,先举一个例子,然后逐渐变换条件,衍生出更多的练习,让学生逐步思考,对于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处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物理是一门有趣而严谨的学科,学习物理能让学生明万物之理,发现科学规律,增强逻辑推理能力。而高效课堂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当然要做到高效课堂,除了以上几点建议外,还要求老师们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老师建立了信任,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这样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每堂课都能成为高效课堂。

物理论文3

  摘要:在高三物理后期复习中,教师应教会学生仔细分析样题、明确高考的要求、确定复习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策略。主要是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增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查漏补缺;抓针对性练习,以增强学生的推理能力;重视实验复习,提高实验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复习;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练习;实验

  高考主要功能是为高校选拔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高考试题应具有良好的选拔性和区分度,同时又必须符合大纲的要求、符合考生的实际。高考的命题突出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能力的考查。所以在高三复习中必须强调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以提高复习的质量。下面谈谈高三后期物理复习策略。

  一、加强对大纲、教材特别是对考试说明的学习

  仔细分析样题,明确高考的要求,确定后期复习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考试说明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大纲,并根据中学教学实际制定的。通过对考纲的学习,掌握高考对学生5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善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了解物理学科考试内容包含的131个知识点。通过题型实例的分析,掌握高考题是怎样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和能力的,即什么样的题考什么样的能力,以便于在教学活动中选好题,搞好针对性练习。通过对近三年的考试说明的学习,对照分析、掌握考试的变化,分析高考的趋势,以更好把握教学的度。另外,通过前一段时间复习和多次模拟考试对学生的复习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包括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现状、能力水平怎样是否达到高考的要求、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同时应对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心理状态都要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为后一阶段的复习,提供依据。

  二、高三物理后期复习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复习和训练,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较为系统的基础知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方法,分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一轮复习的周期较长,就会导致复习到最后前面的知识又忘了,造成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因此,后一阶段复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高中阶段的物理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对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增加知识储备。在能力训练方面,前一阶段主要是分章节、分单元进行的,学科综合的训练少,因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后一阶段复习中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明确要求,加强综合题的训练、阅读训练,做到定时、定量、规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思维能力、推理能力、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并形成良好应试心理,最终为参加高考作好知识、能力和心理准备,在高考中争取良好成绩。

  三、复习的具体措施

  措施是复习的过程和方法,是实现复习的目的,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措施要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并且易操作。

  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增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材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课程理论,遵循物理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编制的,是大纲的细化和具体体现,是通过众多的课程理论专家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而编订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任何课辅资料都不能替代的。无论前面通过什么样的复习,最终都应回到课本中来。第一,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对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形成知识结构,更加准确地理解物理基础知识。具体操作是:(1)将考试说明中的131个知识点和对知识点的要求印发给学生,作为学生回归教材进行知识梳理的提纲,然后让学生据此回忆,如果回忆得较清晰,说明这部分知识掌握较好;如果感到模糊不清,说明遗忘严重,就要认真阅读理解记忆,把考试说明中对知识点的要求作为知识复习的参照物,也可采用看到书上的有关目录回忆内容,或先看书上每章节后面的小结回答有关内容,主要起到查漏的作用,再回到教材。阅读和利用教材要有针对性,印象才深刻,防止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做到查漏补缺,以达到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2)分章节、分板块。让学生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写出知识结构图,进行知识的整合,书才能越读越薄,才能不断缩短复习知识的周期,使知识准备充分,信心坚定地迎接高考。第二,回归教材,阅读教材中与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联系紧密的应用性、探索性的例子。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农村中学更应如此。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很少接触到这方面的仪器,实际阅读科普读物少,见识相对较少,如果考题中一旦出现这方面内容,很难适应,感到茫然,解题就更难了。学生通过对以上内容的阅读,既可熟悉这方面的内容,又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其获取自然知识的能力。教材中与生产实际和现代科技相联系的内容,主要有:飞船问题,加速器、汽车的加速显示仪,静电除尘,电磁流量计,等离子发电机,磁单极,超导体,磁悬浮列车,等等问题,都在教材中有比较清楚的叙述,充分体现了物理学在现代科技中的支柱性作用。通过回归教材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紧扣高考的主题,培养考生的能力。

  2.后期复习中,除落实基础知识的复习外,还要抓针对性练习,以增强学生的推理能力,可以按专题,或以板块为主线进行。形式为采用讲练评相结合,做到精讲、精练,有计划、有针对性,实用、有效,防止缺少计划地讲得太多太细,练得太乱。具体可以这样进行:讲要求,讲方法,讲注意事项,讲典型,讲类型,使学生明确学习应达到什么程度才能适应高考、怎样才能提高能力。练习一般在课堂上定时、定量、独立进行,适当补充课后训练,把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比如,在复习某一章节或板块时,针对这一内容进行练习,可以分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进行训练,一般按25分钟10道客观题、30分钟4道主观性试题的结构进行练习,练习完后及时批改、重点评讲;也可以采用自评和互评的辅助方式进行,目的是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掌握技巧。在评讲时引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进行物理模型的建立,如何进行推理,如何提高思维质量、思维的敏捷性和思维的扩散性,并讲评一题多解和解题的规范性。学生一周可以做一次学科内综合练习,主要以中档题和传统题为主,带有检测性,教师必须即时进行批改,作好试卷分析,收集解题信息,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寻找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有序性,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高三后期物理复习,还要重视实验教学。近几年的高考都有相当分量的实验题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所以要狠抓实验复习。要让学生明确实验复习的重要性,明确考试说明中对实验能力的要求,即能独立完成学生实验,具有设计实验的能力。具体复习中,首先复习高中阶段物理学科各类实验仪的使用,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正确地读取数据的方法。实验仪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多用电表,示波器,双缝干涉仪,等等,先讲清楚再到实验室亲自操作。其次把高考说明要求的18个学生实验,进行分类复习,主要可分为测定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这样便于在复习中,除了复习实验内容外,还可总结出实验的不同类型以提高实验能力。例如:测定性实验可以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间接测量往往与某些规律相联系,如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测量,就与电阻定律相联系进行间接测量,又与电阻的测定、面积的测定联系起来,确定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电流、电压、金属直径和电度。通过实验,掌握实验的原理、选用实验器材的标准,同时又复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和刻度尺的使用。这个实验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要很好复习。此外,还要加强有关实验设计的练习和复习,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即根据考题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物理规律,确定实验原理、确定要测定的物理量,再选择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以及确定合理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设计。实验复习必须要将实验理论和实验实践结合起来,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结合起来,只有经过锻炼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4.在后期物理复习中,强调查漏补缺。查错反思,即对知识进行排查、梳理、整合,以保证高考知识储备;同时进行物理资料的整理,主要是平时练习题考试题,重作错题,寻找思维缺陷和解题方法的不足,从而起到一种修复功能,全面掌握物理学的概念、规律、方法。后阶段主要进行学科内综合和理科综合的强化训练,练速度,练质量,练规范,练技巧,练心理,练出能力,练出状态,目的是确保考生在良好状态下参加高考。

  总之在后期复习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自主性学习,尽量把时间和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主要进行考试说明钻研,样题分析,分析高考趋势,收集高考信息,把握难易程度,确定复习方案,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辅导,确定好专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学生作好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为取得良好高考成绩打下基础。

物理论文4

  物理教学要将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紧密的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物理小实验教学.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小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生活的本质,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积极地引入生活小实验教学,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充当仪器,让学生独立或者是合作完成小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很多的知识规律都是经过物理实验总结出来的,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只有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才会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 初中生的好奇心非常强,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一些小实验,他们的兴趣非常高涨,总是盼望着小实验的到来. 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精心地设计物理实验,增强物理课堂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感官的刺激下增强自我意识,提高学习的热情. 教师要合理地设置物理课堂实验,合理使用物理实验突破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例如,在讲“大气的压强”时,教师可以进行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个大试管中装满了水,将口径相对较小的试管压入在大试管中倒过来,观察小试管是否会掉下来. 同学们经过观察之后发现,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反而还会不断地上升. 学生观察到这个实验之后,就会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再加以引导: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实验的应用原理吗? 接下来,我们学习压强.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迅速提升.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小实验是课堂知识的延伸,也是物理教学课堂的重要组成,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教师做好了物理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培养出来优秀的科学能力.物理小实验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小实验着重设计的难度,有的小实验侧重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中加强思维能力.对于要求比较高的物理实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和讨论,让学生配合着完成物理实验. 在物理小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和教材紧密的联系,让学生既能够在教材的指导下完成物理实验,又能够领悟物理实验的方法.教师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师要认真地探究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符合要求的物理实验,保证智能和水平一同提高.

  教师要组织物理教学实验,做好实验形式、时间、地点的安排,让学生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若是物理实验的材料容易收集、设备简单、没有操作危险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完成实验. 教师要定期地检查学生的物理实验和实验的效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充满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声音”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自制土电话; 在讲“照相模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物理相机; 在讲“汽化和液化”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纸锅烧水”的实验; 等等. 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迅速提升.

  三、有助于进行物理思维发散

  初中物理的知识很难理解,教师在讲解公式定理时若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就会感觉到厌烦和枯燥,若是结合着物理实验,就能够提高物理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着学生主动思考,完成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 物理实验教学必须要和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物理实验的时候能够对生活加深感悟,了解到更多的物理知识. 为了让学生加强对物理实验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加强生活应用的支撑,让学生能够通过表象看本质.

  例如,在讲“力的相互作用”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 我们在溜冰的时候向前推别人,自己就会后退; 在划船的时候用船桨向后划,船就会向前走.又如,在研究“力和哪些因素有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块橡皮泥,亲自动手选择一条小船,将沙粒、图钉等作为货物,看看哪条小船装的货物多. 在动手实验的时候,学生能够理解浮力和排开水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以将物理小实验和家庭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进行家庭实验,提高对物理的认识能力.

  因为有的物理实验在课堂上很难完成,因此教师就可以和家长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环境. 家长要保护学生实验的人身安全,主动地提供物理实验的材料,并且能够配合着学生一起完成实验. 家长要主动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物理实验的方法,尽量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更好的环境. 家长陪伴着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加投入的进入到物理实验中,还能够在同学中展示物理实验的成果,提高自信心.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引入小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物理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做好小实验教学.

物理论文5

  一、运用趣味教学方式

  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改变与添加一些相关的物理实验,包括与别的物理教师一起为学生表演的物理魔术,重点突出了提升实验观察和操作当中富有的趣味性,全面挖掘利用初中生好动的这一心理特点的正面效果,借助实验趣味来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转化为初中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获取优良的教学效果.记得有一名初中生因为物理实验所含有的妙趣,从而对物理学科产生出了极大的兴趣,不断地参与到小实验与小制作中,不但提升了基本技能,增强了处理问题的重要能力,并且还从中得到了一些物理学知识.在参加中考的时候该同学的物理分数是满分,而该同学的其他学科的成绩大都是在70分以下.

  二、运用实验增趣

  物理实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有些实验现象也十分有趣,所以教学中可以利用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在研究了光的折射的相关规律以后,可以引导初中生制作用渔叉叉鱼以及激光打鱼的相关实验,这样可以让初中生深化认识光折射这个现象,使初中生对初中物理学科充满好奇心和兴趣.

  三、运用物理趣味史

  科学知识的本身是严肃的,但是在表达的形式上可以是多样化的.我们知道,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少年儿童的特征极其鲜明,有兴趣通常是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关键动力.所以,在初中物理教材内容范围可行的基础上,刊登一些与物理知识点密切相关的有趣事例,并且配上一些卡通漫画,如阿基米德验证黄金王冠的故事等.如此一来,初中物理课本中的“能量”将会更足.五、运用生活事例激趣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初中生熟悉及有兴趣的例子,还可以引导初中生找出他们身边的相关例子,找到通性,总结归纳,之后再运用找出的规律处理现实问题,这对启发初中生喜爱物理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讲“水的沸腾”时,教师可以先向初中生提问生活中可见到的“扬汤止沸”及“釜底抽薪”的说法,其中的“扬汤止沸”所指的是将锅里边沸腾的开水舀起之后倒回去,而“釜底抽薪”所指的是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原料.运用热学这一知识解析下,何种止沸的功效更好?是为什么呢?先让初中生带着这一问题回家进行实践之后,再到课堂上来讲解得出来的结论.显然,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在轻松快乐中顺利完成.

  此外,还能借助于此补充以下各个层面中的生活小常识,比如在夏天的时候在屋里地面上洒水,借助水的蒸发来进行吸热从而达到给房内环境降温的效果;因为狗的身体表层没有汗腺,在酷热的时候无法靠身体的出汗来进行散热,唯有张嘴伸舌,大口的喘气,依靠快速呼吸、提升体内水分的蒸发量来进行散热等.结合小常识的认识,初中生不但了解了蒸发吸热的生活实例,而且还增长了知识面,提高了知识内容的趣味性,这样便进一步提升了物理学科的魅力.

  总之,因为每位物理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尽相同,所以课堂教学效果也未必一样,但是如果物理教师能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趣味教学模式,则教学效果一定能得到提高.

物理论文6

  一、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实践教学

  物理知识比较抽象、理性,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物理课堂教学要结合教材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物理现象及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从而以强烈的好奇心、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机械效率》的教学中再现生活场景:从水井中提水,工人用口袋背水泥上楼,农民用滑轮组往屋顶吊粮食,起重机提升重物等,让学生明白,为达到目的做的功叫做有用功,而任何机械在做功时都要克服摩擦和自身重力做功。这部分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就是额外功。接着讲解什么是总功,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水到渠成的得出机械效率的概念,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又如速度的教学,我们播放运动员百米赛跑的视频,跑到中途暂停,此时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得出结论后继续播放视频,到达终点的时候提问:哪位运动员是冠军?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接着出示一些不同竞速项目运动员的成绩,针对材料提问: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在学生的'强烈需求下引出速度的概念,再结合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的速度,这样一系列的生活化问题,让知识的建立有了依托,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这种开放式教学情境的创设,把教学目标隐含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学习起来既不枯燥又非常感兴趣,学习效果好,而且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明白了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让学习热情化为持久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实验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开放式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努力超越,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养成独立探索、研究的习惯。

  1、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教科书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旁观者,如同看影视节目一样,观察教师把这些实验按照严格的步骤和要求,演示一遍,只看个热闹场面,对于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缺乏主动性的探索。所以在开放式教学中把一些现象明显,不利于大多数学生观察的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由演示改为分组,把学生5~6人分成一组,共同设计步骤,亲自参与,分工协作,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究,既观察到了清晰的现象,又锻炼了操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加强分组实验的探究性。

  分组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在兴奋的状态中探索,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让探究向深处发展。如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他们顺利完成实验操作及规律的总结,认为实验已经结束的时候,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凸透镜残缺不全,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你如何进行实验?学生的思维顿时又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的讨论,最后想出了方法,用一张白纸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来观察现象,他们惊喜地看到了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变暗。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这种开放式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主动参与探究,既掌握了操作技能,又培养创新能力。

  三、开放教学手段,拓宽课堂教学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还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的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

  1、注重学科渗透。

  如《乐音的特征》教学采用控制变量法,结合乐器来进行音调的教学,改变二胡、小提琴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振动发声,判断音调的高低;通过学生吹奏长笛、箫等乐器,让学生思考,音调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决定音调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对于响度的教学,通过改变敲击大鼓的力度,鼓上碎纸屑、粉笔头跳动的幅度,让学生领会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音色的教学,采用分别敲击鼓、锣,吹奏笛子,让学生闭着眼睛猜是哪种乐器发声,掌握音色的概念。这样,一堂枯燥的讲授课变成了一节声情并茂的欣赏课,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兴趣。

  2、利用网络学习。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网络成了人们学习的另一个阵地。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特点,适当引导,让网络辅助教学。如在讲授《升华和凝华》时,提问电冰箱中的霜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上网搜索无霜冰箱是如何自动除霜的,并观看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视频。

  3、加强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课堂教学的深化,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探索学习。如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发动学生自制针孔照相机,懂得了杠杆的原理后,回家自制杆秤。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联系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使课堂教学具备鲜明的时代气息,充满生机与活力。总之,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模式,服务于教学,为新课程的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

物理论文7

  摘要:在高中阶段, 开展家庭物理实验既是对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室实验的补充, 也是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 巩固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从提高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高中物理学习中开展家庭物理实验的意义入手, 探究家庭物理实验在高中生物理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并对学生在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从而帮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家庭实验的重要性, 进而实现物理知识学以致用。

  关键词:家庭物理实验; 意义; 应用策略; 问题;

  物理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 在日常生活中, 蕴含着物理知识的生活现象比比皆是, 而由于物理实验的材料、工具比较丰富, 许多日常用品都可以被当作简易的实验用品, 以进行家庭物理实验操作。所谓家庭物理实验就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安排, 利用物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利用家庭中现有的工具、器械、材料所开展的实践活动。由于家庭实验的操作成本低、材料易得、过程简单且具有极强的趣味性, 因此, 鼓励高中生开展家庭实验,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验能力,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方式。

  一、高中生开展家庭物理实验的意义

  首先, 家庭物理实验可以有效地补充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室物理操作的不足。高中物理课程相较于初中物理而言, 无论是从知识容量上, 还是从知识难度上, 都提升了一个高度, 许多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用在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因此, 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物理实验的时间就被严重压缩了, 而家庭物理实验则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时间从实验室延伸到了家庭,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 则有效地弥补了课堂实验的不足。

  其次, 家庭物理实验为高中生开展自主实验提供了均等的操作机会。由于高中物理实验室的设备不足, 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 通常都是几个人共用一套实验器材, 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动手操作的机会有限, 通常是几个人分步骤共同完成实验, 而难以实现一个人“从一而终”地把握整个实验过程, 由于实验操作不连贯, 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参与实验的兴趣。而在家庭实验中,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验材料, 并能够独立观察每一个操作细节,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再次, 家庭物理实验可以深化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理解通常与考试卷中的计算题目和实验步骤的再现相联系, 而这样的实验操作与其验证物理知识,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相背离, 而在家庭物理实验中, 学生可以在简单的实验材料、实验器材以及实验过程中验证物理知识, 并探究常见的物理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物理规律, 进而强化了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最后, 家庭物理实验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验室中, 每一个实验器材都是经过专门的机构生产加工而成, 学生在实验中不需要做出过多的思考, 只需要了解每一个器材的功能, 按部就班地操作就可以了, 这样的实验过程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思考。而在家庭实验中, 实验器材随处可见, 但有些器材还存在一定的弊端, 而学生要想完成实验, 就必须开动脑筋, 思考日常用品与实验器材之间的联系, 并通过反复操作, 优化实验过程, 而这样探索性的实验过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家庭物理实验在高中生物理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首先, 高中生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 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斥着各种物理特性的世界, 如气体的密度、液体的浮力、金属的导电性、磁铁的磁场等, 这些知识都等待着学生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因此, 为了便于随时开展实验, 并养成利用家庭实验分析生活现象的习惯, 高中生应该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 尽量取得家长的允许和支持, 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实验室, 这样学生在平时就可以从家庭生活中不断收集与物理教材中实验内容相关的材料、器械;在专门的实验空间内进行自主探究, 以实现验证、探索物理知识的目的。

  其次, 高中生要开展科学操作, 将家庭物理实验转化成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 家庭物理实验已经突破了部分学生兴趣爱好的局限, 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因此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 应该积极与喜欢开展家庭物理实验的学生进行沟通, 认识到家庭实验的重要性, 而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将家庭物理实验与物理作业内容相结合, 利用家庭实验报告完成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此外, 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 应该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使实验设计形式、设计内容呈现多元化, 进而保证家庭物理实验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 高中生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 以及时获得教师的实验指导。高中生由于自主实践能力较低, 其在开展家庭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而学生在这时应该积极与物理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以实现对实验操作的有效指导。而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 应该侧重于方法指导, 即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应该选取哪些生活用品进行实验, 而是要通过对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结果的说明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 然后再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客观评价, 并对典型的实验进行示范性展示, 以调动学生参与家庭实验的积极性。

  三、高中生在开展家庭物理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家庭环境中开展物理实验虽然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但是由于家庭环境以及实验器材的随意性, 高中生在实验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 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 明确家庭实验的目的。许多学生虽然能够在家庭环境下正确开展实验, 但是对于实验的目的却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即许多学生将实验室实验盲目地套用在家庭实验中, 甚至直接去采购一些实验工具, 而不能从现有的生活资源中挖掘实验价值, 从而影响了家庭实验的真正目的。基于此, 高中生应该明确家庭物理实验的目的, 并积极开动脑筋, 在家庭实验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第二, 家庭实验的难度要适中, 即高中生在选择实验项目的时候, 应该尽量与自己现阶段所学的物理知识相呼应, 并尽量简化实验过程, 这样才能在实验中既开拓思维, 又能够获得乐趣。

  第三, 家庭实验要保证安全第一, 许多从家庭环境中获取的实验材料并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 其性能并不稳定, 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因此在开展家庭实验的过程中, 高中生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对所使用的实验器材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在使用一些危险系数比较高的家用器械, 如电冰箱、电风扇、煤气灶时应该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 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人身安全。

  四、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 家庭实验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问题环境,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通过实验过程的设计, 实验细节的完善, 实现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进而形成科学探索精神。高中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 积极开展实验活动, 并通过就地取材, 不断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崇山.家庭物理实验在高中生物理学习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xx (18) :135.

  [2]高钰.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学周刊, 20xx (10) :103-104.

  [3]梁正德.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 20xx (11) :136.

  [4]翟小铭, 孙伟, 郭玉英, Meilan Zhang.智慧教室:应用现状及其影响研究:基于高中物理学科学习的跟踪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xx (9) :121-127.

物理论文8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战斗在一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处理好课程、教材与教学活动的关系。教学改革最关键的是考试与评价制度及其方法的改变。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评价中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事实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提倡和发展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物理课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要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制度,参与设计学习评价。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内在动力的支持(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评价学生学习时,还要看学生是否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真正“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

  二、更注重过程,而不是注重学习成绩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进行传统的考试,以分数评价过多地关注结果评价。但这只能判断出学生在某一时间上取得的成就或表现,我们只关心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知道学生哪些题会做哪些题不会做,而对于不同学生个体如何取得现有的学习成绩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则缺乏足够的关心。我们的考试成绩只关注共性发展(即目标中心),而忽略个体的独特性,注重“秋后算总账”、“一分定乾坤”,这种评价方式显然不符合课改的要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在每一章节或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测试性评价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结果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我们要针对课程实施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经常采用形成性测试和诊断性测试的评价方法,这样才能改变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双向发展,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把考试分析深入每位学生的考试答卷上。

  三、更重视学科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评价

  “所谓学科能力”,通常有三个含义:一是学生掌握某学科的特殊性,二是学生学习某学科的智力活动及其智力与能力的成分,三是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物理观察能力、物理实验能力、物理思维能力、物理自学能力和物理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个性发展固然有遗传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来自后天环境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在学生的各种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活动和努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每个学生的智力、个性和品德都有所不同,我们不能只关心他们个性和品德发展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学习智力的发展情况、个性的发展方向及其道德品质的表现。

  四、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评价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变化。而教师在这一方面在某个程度上和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能只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评价学生的学习,而应该换位思考,给学生比较合理的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学习进行评价,这些评价应该以一定的份额记入学生的评价成绩中。

  五、更加注重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物理教学的评价是根据物理教学的目的和标准,通过系统的调查、比较和收集材料,对学生学习物理这一活动的结果、过程和有关因素进行描述或价值判断,并且通过协调达成学生及其家长对学习的共识,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物理的质量。教学评价必须正确有效,否则就会变成“无用功”,于事无补,甚至产生负面影响。要做到评价的准确、有效,教师必须“公正”,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说:“所谓公正,就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即对智力、相貌、性格、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普施爱心,有教无类。要做到公正,教师必须实事求是,不能以势压人,强词夺理,而应平等对待学生,以免在学生中失去威信。总之,初中物理的教学评价,形式要多元化、多层次,性质要公平、有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从而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物理论文9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我国1994年起开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理论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研发大量教育资源,发表许多论文。20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如果想要突破重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必须明确现状和不足之处。

  (1)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相互渗透局限于课堂教学,在课前和课后几乎没有任何涉及。

  (2)在课堂教学中盲目追求信息技术的使用,过度凸显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3)已建成的网络教学资源和课件资源维护和更新不够及时。

  (4)教学软件和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往往注重技术,而忽略物理学科的特点及其教学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1、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的原则

  (1)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强调在整合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整合不在量的多少,而是质的高低,关键还是要有效。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整合方式,有时甚至还要考虑到自身所处学校可提供的硬件设施。

  (3)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都有要求。在整合过程中,要求老师能够摒弃“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为课堂服务,比如在网络模式下交互合作的“问题探究式”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4)长远性原则在高中阶段把信息技术融入物理教学,能让学生同时具备足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的方式

  针对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原则以及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就能构建出适合有效的整合方式。在此笔者以教学的时间顺序为线索,简要讨论一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的'几种主要方式:

  (1)课前整合:根据课本的学习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浏览信息,获取更为丰富的网络资源,达到提前预习,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能够带给我们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并且具有生动直观的图片、声音和视频元素。学生若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就能迅速的初步了解课本的相关知识,提前做出思考,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

  (2)课堂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物理情景,演示物理现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协作交流式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评价方式也由终结式评价转变为过程式评价。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最大的体现之处就是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电脑可以实现教学情景的创设和再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使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一些实验性开放性强的物理实验课上,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分小组竞争协作式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信息技术还可以成为课堂及时反馈的重要工具,教师可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技术设置相应的同步练习和思考题等,学生在课堂的新课教学环节完成后立即进行实时在线训练、巩固、拓展和测试。测评系统还能及时向学习者提供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便于有目的地调整学习。

  (3)课后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后实现开放式学习和交流,弥补课堂式学习的缺陷。网络环境大大拓宽了现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局限,同样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打破了传统课堂封闭式的交流模式。

物理论文10

  一、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物理提出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重视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2)重视课程理论基础,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时代性和基础性;(3)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生自主学习;(4)更新课程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要实现有效教学,结合新课程理念,教学需要做到几个方面的改变:首先,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课程目标为核心.高中物理新课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融为一体,教学过程应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其次,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到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其之后继续深造,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有深远影响.第三,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起效的方法.另外,贴近了生活,学生也更容易看到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践经验的途径,并可以随时进行实践,这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也有帮助.

  二、实现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实现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增进师生交流

  对于一个成功的人来讲,其自身的专业学识仅占成功的20%,而内心素养则占成功的80%.因此,尽管是物理教学,教师也不能忽视学生内心素养的提高,而这正是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中三个维度之一的要求.培养学生内心素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能够起到榜样作用,学生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也就潜移默化的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改善了自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与一名学习成绩相对较落后的同学进行过一些师生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笔者与该位学生一同学习,学生写作业或习题,笔者备课或学习新教法.这样进行了一段时间,该位学生学习到了笔者平时的学习方法,并且对物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学习态度也端正了许多.当然,在那一段时间的共同学习中,笔者与该位学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学生也与笔者成为了朋友,帮助笔者对学生群体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2.提高教学趣味性

  有趣的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趣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有趣的知识内容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可见趣味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提高教学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例如,将科技软件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让学生对电磁感应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再如,给学生播放牛顿的纪录片,让学生对于伟大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提升他们对于科学探究的渴望程度.在播放完纪录片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寻找牛顿的所有科研成果,并分组给全班同学进行讲解,这样既让学生对物理历史事件有了了解,还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形成成果以及现场表达的能力.

  3.推行分层教学

  传统教学粗暴的将全班同学的教学水平一刀切,规定了一个教学目标.这样的做法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现代学生个性明显,对事物的爱憎喜好也更加分明.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给予学生个性足够的尊重.有效的做法是进行分层教学.即考虑到学生的接受速度、理解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让学生虽然在同一个教室学习,但是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所得,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而不是只有一部分学生学有所得.

  总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教与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不可分离,更不能相互背离,二者应该密切结合.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应多研究教学教法,在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兴趣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其真正的能力提高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这也是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文中部分观点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物理论文11

  一、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我国教育水平.近年来,职业高中物理教学水平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阶段,教师对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进行深刻的分析,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造和创新,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教师没有完全注重对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及其他方面的关注,因此就使得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同时也没有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而且教师在讲解知识过程中只是对着教材照本宣科的念,学生完全出于被动的地位,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使得职业高中物理教学水平普遍偏低.因而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入手分析,从而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综合能力偏低.

  二、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匮乏自主性目前大多数职业高中物理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是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身没有想主动参与教学课堂的兴趣.学生在物理教学课堂上,通常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自身基本上没有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其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也匮乏主观能动性.

  2.缺少独立的学习环境在经过对学生及教师的访问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职业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核心,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在课堂唱主角,学生当观众,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练习,学生无法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对物理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3缺乏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把实验纳入到理论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验的成效和结果,以期能够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实践教学动手能力.但是事实是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并没有演示一些相关的实验来更加生动地体现理论知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以学定教”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

  1.从学生自身的兴趣入手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想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首先就必须从学生自身的兴趣入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从物理课程的属性出发,选择一些有趣味性实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着教材照本宣科的念,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尽管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自身匮乏实践教学,无法深入地理解其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实践教学综合能力.譬如教师在讲到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可以首先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向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之后教师可以在空旷的教学楼中进行试验,将两个重量不一的球体同时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观察两个球体落地的时间.学生对于试验的结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疑问,于是老师就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一一解答,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从学生实际能力入手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因为大多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其实际能力也是各有千秋.所以在制定和安排教学计划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以期能够促进学生物理水平的.提升.譬如教师在讲解万有引力定律时,教师可以事先设计一个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的研究问题,譬如分析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然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个稍微难一点的问题,让物理基础好一点的学生进行自主完成,物理基础偏弱的学生在前者的协助下共同完成,如果其中出现什么疑问,老师可以随时给出回答.最后是老师设计出一个困难度更大的问题,对于一些物理基础偏弱的学生来说,可以进行分析不需要完成,但是基础偏好的学生必须进行独立完成.其中老师可以协助和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对问题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基础偏弱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基础稳固的学生取得更深层次的发展.

  3.从学生的自身需求入手众所周知,大多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都是按照教材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安排,所以基本上没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备课阶段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本需求,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尽管很多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大多数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充分掌握实质的内容.因此老师在实际教学课堂中,不但要对实验进行演示,同时还应该额外准备一些实例,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在选择实例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这样才能够强化教学的效果和作用.同样也可以采取一些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介绍目前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的近况,具体地分析“以学定教”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够更好地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物理水平。

物理论文12

  [摘要]在现代教学中,物理教师应用媒体教学,能增加知识容量,开阔学生视野,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但物理教师必须注意走出媒体教学的误区:一、运用了媒体教学就是一节好课;二、容量大,节奏快就是教学效率高;三、“电子文档展示”就是现代化教学;四、媒体与学生对话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走出这些误区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物理媒体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媒体、物理教学、误区、优势

  时代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教学已进了物理教学课堂,增加了知识容量,开阔了学生视野,有效地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联想,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是存在许多误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应更加注意,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运用了媒体教学就是一节好课。

  为了使用媒体而使用,为了讲“公开课”、“优质课”而机械的使用媒体教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并不是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应该是两者有机的结合,互补优势,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媒体教学,有的通过教师的演绎、语言的描述,姿势语及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提问所反馈的信息,教师灵活地运用适当的教育手段,因势利导,获得了最大最好的效果。每一种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都只是教师开展活动的工具,都必须依靠物理教师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合理地运用,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人格魅力影响是任何一种媒体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而网络、媒体教学所具有的强大信息处理和直观化,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所以不能厚此薄彼,应坚持“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唯物主义观点,二者优势互补。在信息时代里,应使学生具有信息素养,提倡媒体网络教学,用它去解决传统教育所不能解决或难以实现的问题。

  二、容量大,节奏快就是教学效率高。

  网络媒体教学虽然节省教师作图、板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加快课堂节奏,但有时欲速则不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运用媒体把教案中的例题投上屏幕,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手写板书”,授课人只要点击鼠标,加上讲解,十分方便。当学生正在思考回味时,屏幕上又显示出了下一个问题,缩短了学生思维时间,不利于学生自己独立自主地学习,此时媒体有“喧宾夺主”之嫌。学习过程是有一个认识、思考、探索的过程,应该注意媒体的“快”与学生学习的“慢”的关系,切实把媒体教学用到实处,让学生得到实惠,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成绩。

  三、“电子文档展示”就是现代化教学。

  实践教学中部分物理教师把教案、例题等内容投到屏幕上,以“电子文档展示”代替“黑板板书”,授课者只需点鼠标,对其他教学手段置之不理,不加整合,由“人灌”变成了“机灌”,教师成了播放员,学生成了观众,以为就是现代化教学。严重不符合新教学理念,影响教学效果。从课堂效益角度讲,有的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讲得清清楚楚的知识点,或让学生自己学习就能掌握的知识,就没有必要去采用网络下载整合媒体教学。从身心健康角度讲,过多的.“电子文档”显示,有损学生视力,易使眼睛疲劳,降低学习情趣,影响学习效率,减轻学生主动性,挫伤学生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媒体展示运用要适当。

  四、媒体与学生对话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

  大多媒体教学的课件,都配有语音,取代了教师的说教,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组织作用。实践中,学生在电脑中完成选择、填空、作图十分方便,而完成解答计算就很困难,还不说方案设计,单就公式,就存在严重的障碍。它不利于学生的演示和口头的交流,在这些方面,运用传统的稿纸和黑板十分方便,优势很大。在实际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是必需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手势在提高教学效果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启示、组织、诱导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难的培养。

  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走出媒体教学的误区,有效开启学生思难之门,激发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课堂高效。

物理论文13

  物理与生活联系密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探究的动力,是值得每位物理教师切磋的话题,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略谈以下几种策略。

  1、用“物”和“理”之间的联系创设生活化情境

  物理来源于生活,用大量的生活事例让学生感觉: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在《物态变化》这章的教学中,像“夏天感觉井水凉,冬天感觉井水热”“测体温时先要把体温计甩一甩”,“冰雪熔化”“河水结冰”“水的沸腾”“刚洗完澡感觉很冷”“夏天吃冰棍儿时,刚从冰柜里面拿出来,包装纸外面有‘粉’,剥开之后会冒‘烟’,把它放在茶杯里,茶杯会出‘汗’”“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过段时间变小甚至不见了”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像关于电冰箱的冷藏原理,由于我们是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家庭没用冰箱,但农村有一些保鲜的土办法,如把装有食物的器具浸在冷水里(水不没过装食物的器具),再用湿毛巾盖上;甚至将食物用篮子装好吊在井里(不与水接触);关于蒸发致冷,讲到了用擦酒精的办法为高烧病人退烧,但学生更熟悉自己如果发烧,父母会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帮助退烧等,这些都是学生现时的生活环境,教师要启发他们进行比较,悟出其中的道理。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生活化情境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新奇的生活化情景,能强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用分别带有方形、三角形、圆形小孔的三张白纸发给学生,并提问:太阳光线射过这些小孔在地上会留下什么样的光斑?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这样回答,跟几何图形一样。然后,让学生走出教师,在阳光下观察光斑的形状,结果光斑都是圆形的(也可以在日光灯下观察,结果是细长的光斑)。现象与学生的想象出现了差异,从而造成了悬念,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自始至终带着这个问题主动的去学习。又如:在讲热传递时,演示这个实验用火轻而易举地烧掉一张纸条,把同样的纸条紧缠在铁棒上,再用火烧,纸条安然无恙,学生很奇怪,这时,告诉学生,骗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推销假毛料服装坑害人的。创设这些情景使学生既觉得新奇,又倍感亲切,但就是不知所以然,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3、利用实验活动创设生活化情境

  物理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投放足够的实验设备,让学生围绕某个专题展开实验探究,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就像科学家一样探究问题验证假释,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

  在教学“浮力”时,为了说明物体的沉浮条件与物体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我设计了一个实验:一个鸡蛋在清水里下沉,再在水里加盐并搅拌使其充分溶解,鸡蛋又能浮起来,水和盐的比例如果适当,鸡蛋甚至还能在水里悬浮。实验中,通过比较鸡蛋和液体的密度来总结物体沉浮的条件。实验过后,有一个同学问,为什么师傅往榨好的油里加盐?我就告诉他,榨出来的油里含有一些杂质,放一段时间以后,这些杂质就会发生沉淀,卖不出去。在油里加盐后,增大了油的密度,使这些杂质悬浮在油里面,卖的时候就连杂质一起卖出去了,还增加了油的质量。这样做是坑害消费者的、不当的做法,以后再看到要加以制止。这样一解释,关于物体沉浮条件的知识获得了巩固,还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一举数得。再如:在教学“升华和凝华”时,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我指导学生在课外做了“人造雪景”的实验。即在一透明的玻璃杯内放少许樟脑球的粉末,再在杯内放小树枝或小石子,将杯口盖严后再缓慢加热,直到樟脑粉末完全消失,最后让它冷却。当同学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时,让学生说出其中反映的物理知识,使这一节的知识点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诸如此类,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如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出结论,使学生既掌握了物理概念或规律,又从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精髓,体验成功的喜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多媒体网络技术能跨越时空的限制

  能生动的再现生活情境,也能将不同的情境进行整合,并且形象地展示情境的核心内容。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物理过程,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电流时,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总是感到抽象难以理解,而现在通过多媒体课件十分直观的演示出电流在电路红流动的画面,这样把微观粒子夸张,学生就容易接受了。又如,电流的磁场、磁场的分布情况。光学中的光路图等,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难以理解的现象,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可清楚地再现生活中的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把物理教学生活化,把生活现象物理化,“物”和“理”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物理论文14

  摘要:构建了以手机为终端的大学物理实验微课程移动学习系统,共享本专业物理实验知识及相关信息,惠及其他专业学生并辅助教师进行实验教学。为移动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以拓展大学物理实验学习方式与途径,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移动学习系统;研究与构建

  在参考和借鉴相关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创建了大学物理实验微课程移动学习系统——辽科大物理实验小站,在普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让更多学生了解大学物理实验原理及操作技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避免了传统实验教学较为枯燥以及信息量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辅助实验教学的功能[1-3]。

  一、系统结构设计

  大学物理实验微课程移动学习系统由移动学习平台、移动交流平台、日常推送平台和数据监控平台构成(见图1)。通过移动交流平台在线互动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日常推送平台,推送科技类图文信息,介绍本学科领域国内外发展前沿动态,开拓学生眼界。通过数据监控平台,及时将学生的信息反馈给授课教师,便于教师及时调整、修改实验教学方案。

  二、系统功能

  大学物理实验微课程移动学习系统自定义菜单有3栏,其中,“我的实验”介绍实验操作规程、实验考核办法及实验报告撰写要求,使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的整体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实验教学”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校内讲义子菜单,利用语音、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传递各种信息,使物理实验学习更加具象、更有重点,避免了传统教学方式较为抽象的弊端。“教学成果”展示了学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物理竞赛、物理实验竞赛取得的成果等信息。(一)通过学习平台与推送平台辅助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内容和一些科普知识、趣味物理实验等科技信息编辑成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图文、视频信息,通过学习平台和推送平台发布,为学生搭建差异化知识平台[4],实现课前知识渗透、课后学习实践。将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做成图文资料,挂在相应实验教学目录中,将实验中的重点与难点以问题形式提出,让学生多角度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流程,带着问题做实验。实验后,通过这些信息资料,化解了部分学生对实验中存在的疑问,加深了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的理解。(二)通过移动交流平台在线有效沟通拓展课堂教学。系统平台的互动性可以实现实时交流,有效拓展课堂教学[5]。学生若对推送的实验教学模块产生疑问,可以通过移动交流平台直接发送语音、文字等信息等,与系统平台管理者进行沟通。系统平台管理者可以在“消息管理”中查看关注者发来的消息,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实现课外在线辅导答疑。系统平台还具有“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随着关注人数的增加,管理者与用户交互频次增多,可以对教学模块中的高频词设置“关键词自动回复”。当学生用户发送包括关键字的消息时,平台可将设置好的消息自动推送给用户,提升读者体验。利用留言、回复功能,开展群组讨论、分享体验,进行双向或多项互动讨论交流,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讲内容在课后融会贯通,由知识的灌输对象和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接受者。(三)通过数据监控平台统计体验信息,及时调整推送内容。移动学习系统“统计”功能包括用户分析、图文分析、菜单分析、消息分析、接口分析等,利用统计数据,可以了解学生的使用情况,最大程度发挥系统辅助实验教学的作用。根据用户分析统计出的数据,系统正式运行以来,辽科大物理实验小站订阅用户增长迅速,净关注人数近两千人。学生对实验项目极其重视,如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点击率超过了2/3,设计性实验和校内讲义的点击率也远超过实际实验人数。

  三、系统实施效果

  为验证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学习系统辅助性实验教学效果,课程结束后,对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冶金专业、化学工程学院化工专业、矿业工程学院采矿专业20xx级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网上问卷由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发出调查问卷374份,收到有效答卷348份,占比93.05%。统计数据显示,整体平台推送内容符合学生兴趣,学生对推送内容满意度高达83.34%;88.20%学生认为把老师录制的.实验操作视频上传到平台,通过视频教学模块,能够顺利地完成实验;超过90%学生认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主整合碎片化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地点以及学习内容,能够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大有裨益。平台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大家相互交流和学习,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大学物理实验微课程移动学习系统——辽科大物理实验小站的建立,一方面整合了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加大了优质课程的共享力度和深度;另一方面,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所受到的时空约束,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较系统运行之前更加踊跃。学生对实验的重点和难点理解更加深刻,对实验操作更加娴熟。任课教师在授课中也更加得心应手,沉稳从容。学生对物理学科前沿发展信息有了更多关注,有意愿参与物理实验学科竞赛的人数明显增多。在实验中积极动脑思考,观察实验仪器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积极研究实验的测量技巧,等等,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戴朝卿,赵丽华,吕卫君,等.“大物理”教学体系下“互联网+”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33(5):205-208.

  [2]崔连敏.微信支持的大学物理实验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J].软件导刊,20xx,14(12):199-202.

  [3]王大庆,刘海玲,管孝振.微信支持下的计算机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xx(8):42-44.

  [4]刘桂兰,孙俊.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平台分析与设计[J].通讯世界,20xx(8):34-35.

  [5]闫晓甜,李玉斌.微信平台支持下的高校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xx(7):52-57.

物理论文15

  一、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现状

  信息化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直观地表达抽象的理论,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化的课件的运用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在对学生观察、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信息化教学方式在物理课堂的运用还能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使课本知识更加直观更具审美效果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1教师对信息化技术过于依赖

  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教学只是参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促进教学的有效、有序开展,他们认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省时、省力,从而对其过于依赖,甚至有些教师一整堂课都是用多媒体来教授的,这将导致从以往人的灌输转变成为机械式的灌输,完全违背了新课改的宗旨。其实,好的信息化教学是一个具备高质量、多形式、内容丰富的教学大纲的载体,重在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的优越性方便教学,而不是忽略教学方法的运用和研究一味依赖。比如:一些教师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对互联网技术依赖较大,上网收集各种视频和图片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生搬硬套,既不备课,也不理会这些素材与课程主题的关联性,一味地教授给学生,忽略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1.2学生对信息化技术过于依赖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无疑会将教学过程加快。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教学时间的把握和课程内容的安排,也容易使学生造成厌学情绪,不愿意抄写笔记;或者是走极端,通过对高科技手段,如录音笔、摄影机等将课堂教学内容录制下来,美其名曰在课下学习,其实不然,初中生课业负担较重,课余时间根本不够重新学习,因此,那些录制下来的视频或声音也会被弃在一旁。

  二、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改革

  2.1注重教师的指导性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性地位是不容忽视和取代的.,不能因为有了信息化教学的介入而忽视了教师在物理课堂中的关键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认真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技巧,注重对学生的监督和引导,并能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和提问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盲目地只运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展示,而应当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总结和概括,在使用多媒体时,不要有过多花哨和复杂的操作影响学生的感触,使学生能够在物理课堂上得到系统和全面的收获。

  2.2注重内容信息量的合理性

  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应当注重信息量的适度问题,信息量太大,学生就成了信息化技术的“灌输”对象,则学生就难以有多余的精力进行思考和总结,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但没能得到有效学习,反而会显得极为疲惫,这便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应当有取舍地对拓展信息进行删选,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发挥自主能力和思考能力。

  2.3注重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小心,不要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填鸭式的灌输,也不能只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脱离教师仅仅依靠机器。教师在课堂上仍然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时需要始终反映出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教学对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的基础上,过度追求信息技术“满堂灌”是不可取的,只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物理论文】相关文章:

物理论文06-07

物理教学论文11-19

物理建模论文11-21

物理的小论文05-16

(经典)物理论文06-07

(实用)物理的小论文05-22

论文:学好物理的方法11-24

物理论文与小结11-09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15

[集合]物理的小论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