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论文

时间:2024-07-05 17:56:34 物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精]物理论文15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精]物理论文15篇

物理论文1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中可以看出它在教育教学中有如下作用:

  1、集中注意,激发学习动机。注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上课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就好,但是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分散,幻灯投影、电视、计算机等多媒体,可以直观地再现客观事物,它们生动形象的画面本身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2、材料直观,有利感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要以大量的感性经验为依据。学生的感性认识有些是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的,大量的还要靠老师讲解和学生的观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生动,而且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来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进行感知,物理教学尤为突出。

  3、具体形象,有利理解。电教手段以直观形象尤为特长,对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突出重点有很好的作用。如物理教学中的楞次定律等一些定律或实验现象,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时不妨用动态的投影片或计算机动画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看后就容易理解。

  4、提供示范,培养技能。在培养学生的技能时,除教师用语言讲解外,还应通过实际动作或有关的视觉材料提供示范,使学生获得有关练习或操作的印象,有模仿的样板。如物理实验,实验前把实验过程的录像播放给学生,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就会掌握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较为规范地完成实验。

  5、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看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电影、电视、计算机、VCD能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把内容呈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接受,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容易造成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部动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6、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率的提高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对教师而言,在一定时间内要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说,在一定时间内要学到比原来更多的内容。从以上介绍的学习比率、注意比率、记忆比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在学习中,眼和耳最有效;多种感官并用效率最高。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1在物理理论课堂教学方面的应用

  用多媒体辅助物理课堂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以往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一直沿用“一支笔、一张嘴、物理现象全凭讲”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普遍感到“物理难教”;学生感觉“物理难学”。有了多媒体的辅助,利用计算机设计的图形,特别是三维动画结合多媒体优势,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物理过程,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效率,难教与难学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有所缓解。多媒体声、光、色、形综合表现力强,且不受时空限制,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及声响效果,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多媒体假设的情境中,联系已有知识或日常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引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2.2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教育

  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会给传统物理实验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受某些条件的限制,一些实验根本就不能做或难以实现,而电脑模拟实验则可以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定,化抽象为具体、动静结合再现物理实验场景,从而发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计算机辅助物理实验教学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功能齐全的设计软件,特别是由计算机创造的二维、三维动画模拟某些实验,再现物理情景和过程,对揭示物理规律有良好的优化作用。

  2、中学物理中的某些现象是很难理解又无法通过常规实验了解的。如:原子物理中的粒子散射、原子结构等,尽管教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讲解,但学生还是难以理解,而如果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则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输入数据控制α粒子的偏转,使学生清楚地看到α粒子的运动轨迹。

  3、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规律、情景,学生建立起来很困难,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用计算机动画,可以帮助学生对它的理解,例如:带电粒子在两个带电的平行金属板之间作匀速直线运动;带电粒子在多个带电极板间被多次被加速———直线加速器中的实验现象有这种生动、直观的情景,学生对微观粒子在场内的运动就不难理解了。

物理论文2

  一、信息技术模拟实验

  初中物理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成功的实验是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实验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逻辑思维、观察分析、归纳综合等诸多能力。所以实验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回事,由于实验器材的缺陷或者环境条件的影响等干扰因素太多,现象不是很明显,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可以放大实验现象,使实验结果清晰呈现,再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有利于得出科学结论。可以弥补真实实验的种种不足,提高实验成功率。如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由于教室里光线太强,光屏移动时,凸透镜成像的变化不是太清楚,学生难以分析归纳出其规律。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制成的课件,在电脑上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演示,学生很清晰地观察实验的全过程,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很容易掌握像与物的关系,而得出科学结论。然后将课件的模拟实验与真实实验进行比较,更加能够找出本质现象,揭示科学结论。并且在实验中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养。

  二、信息技术虚拟实验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由于有些实验容易发生意外或造成器材的`损坏,教师往往会取消实验,或者只有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不让学生做实验,这样会使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难以体现实验的作用和意义。如果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虚拟实验,可弥补初中物理实验中的不足和欠缺。如在做电学实验时,学生对电流有畏惧心理,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设计了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利用课件进行网上虚拟实验,可以保护器材,又可以完成实验,而且可以让实验更清晰,使实验结果放大,利于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三、信息技术扩增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发展最快,在很多网站上,储存有大量的与初中物理教学有关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也在不断更新,随着网络的更新,物理知识也在跟着更新,所以在许多网站上,都可以收集到最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适时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补充。比如,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新教材修改和更新了许多知识,删除了少量的内容,我们通过网络都能够快速更新,从而适应新形势。也可以从网站上找到最新的习题,最前沿的测试题,在课堂教学中有选择地使用,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给教学带来新气象,从而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信息技术网络还可以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教师和教师之间可以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交流,教师和教育专家之间可以交流,通过交流分享资源,发挥集体的力量,为学生解难释疑。教师也可以从中发现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网络,促进师生共同提高,共同受益。教师也可以在一些互动网站上,参与网站设计的教育论坛,参与网络学习,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和技能,寻找更多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好方法,可以在交流中共享教学资源,如优秀教案、课件、最新的教学方法等,还可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论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晚上好!

  我叫XX,来自XX班,我的论文题目是《关于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之成就-历法的基础研究》。这是一个综述性的研究,所以可能论文里面自己研究的内容比较少,还望老师们给与意见。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论文题目,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1、兴趣。因为我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天文学,而当初选择物理专业也是出于想深入了解这些有关天文的神奇现象,所以这次毕业论文我便选择对中国古代天文学进行了基础研究

  2、天文学的科学重要性。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里说:要研究自然科学各部门之不断地发展,首先就应研究天文学。单单为了定季节,游牧民和农业民族就绝对需要它。是的,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已经有相当的研究了,那个时候没有大城市、大建筑物,没有工厂的烟灰,人们可以很自由自在地欣赏自然界的美丽。不过那时候农牧民族欣赏自然美并不单纯是为了求心灵的安慰,而是从其自身的实际应用出发的

  3、 有助于教学。通过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研究,让我对天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有助于我今后从事物理教师的工作,增加我与学生们交流的话题。

  (一) 国外研究现状

  发展动态:20世纪70年代以前,几乎没有西方学者认真对待过中国历法史的研究,在西方学者眼里,中国历法改来改去,无非是附会天象,没有什么科学体系。倒是日本学者从17世纪的和算家,到20世纪的科学史家,对中国历法中的研究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以京都大学薮内清为核心,形成了一个京都学派。1994年,薮内清博士论文《隋唐历法史的研究》的出版,标志着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深入到中国数理天文学中真正核心部分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薮内清的开创性工作,才使得国际学术界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数理天文学所蕴含的研究价值,并由此树立了现代科学史家研究中国古代历法的价值信念。除日本学者外,外国学者对中国传统历法的研究不是很多,其中比较系统的成果,大概只有洪天赐对《大衍历》的翻译这事他的博士论文,可惜尚未正式出版。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发展动态:20世纪中国学者对历法史的研究,以70年代为界限,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前70年,在深度上落后于日本学者的研究;后30年则全面赶超并保持领先。70年代以前关于汉代以前的研究,大多数是历史年代学的老问题,与数理天文学的核心内容距离较大。在通史方面,深入到隋唐以后历法中的研究不是很多。因此,这一时期虽然投入的人力不少,但是对于真正困难问题的解决,只能是差强人意。

  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设计共分六章

  第一章 前言。阐明了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1、盖天说

  盖天说是中国最古老的讨论天地结构的体系。早期的盖天说认为:天就像一个扣着的大锅覆盖着棋盘一样的大地,这样的天地形状很容易让人们产生疑问:圆形的天怎么能够与方形的大地合拢呢? 随后盖天家又主张:天像圆形的斗笠,地像扣着的盘子,两者都是中间高四周低的拱形。这种盖天说即能克服天圆地方说的缺点,也能解释很多天象

  2、浑天说。张衡在《浑仪注》里阐述了浑天说的主要思想:天是一个球壳,天包着地像蛋壳包着蛋黄,天外是气体,天内有水,地漂在水上。全天为3651/4度,其一半盖在地上,一半环于地下,所以二十八宿恒星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半。

  3、宣夜说。在盖天说和浑天说中天都是一个壳层结构,日月星辰都附着在天壳上,而宣夜说认为:地面之上不存在固体的天壳,天之所以呈现出蓝色那是因为离我们太遥远的缘故。地球以外到处都是气体,日、月、行星、恒星甚至银河都是会发光的气体,它们在气体的推动下自由来往、互不干涉。宣夜说打破了天的边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广阔的宇宙空间。

  第二章 数理天文学成绩--历法

  1、中国古代历法概览

  中国古代历法的中心课题可以归结为两个:原理和数据

  原理:是指日、月、五星运动规律在历法中得到的反映;

  数据:是指历法对日、月、五星运动的数值描述

  历法之疏与密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根据原理和数据这两个要素

  对中国古代历法作纵向考察

  可以按时间顺序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两汉魏晋南北朝历法;

  (2)隋唐两宋历法;

  (3)元明历法

  2、星图、星表与三垣二十八宿

  (1)星图、星表与数理天文学的关系

  (2)岁差是指太阳从某年的冬至点出发,在黄道上运行至下一个冬至点时,并没有走满360度,其间有一个微小的差数,住一段小小的差数被称为岁差

  祖冲之在《大明历》中提出岁差值为每年45年11个月退行一度

  紫微垣是北极星周围的一些星座组成的星域,居於天球北极顶部,一共包含了三十七个星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太微垣在紫微垣东北角位於北斗南方,包括22个星座。太微垣主要是天帝的政府机关所在,所以太微垣各个星座皆以官职命名。如五诸侯、三公、九卿、太子、幸臣、从官、郎将等;天市垣在房、心、尾、箕、斗诸宿之北,包括19个星座,它是三垣中的下垣,是天帝率领诸侯、群臣所游幸之都市。所以天市垣各星座多以市井建筑命名譬如车肆、楼市、屠肆等,二十八宿是指绕天一周的二十八个天区,它们宽窄不等,各有名称。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我的自述完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物理论文4

  1.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物理课堂教授的知识的容量,因为老师可以不用逐句逐字的写在黑板上,可以通过关灯片很具体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同样一节课的时间,学生看到学到和听到的内容会更多。多媒体的教学还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对于一些课堂上书本不能表达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在线进行搜索。这样,学生可以学到的物理知识的全面性更强。同时,利用网络,可以版主学生、教师和学校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下,随时可以进行沟通心得和了解最新的知识。在大学物理课堂上,用多媒体可以表现想要表达的图形、声音、视频和文字等等,这样会使课堂变得更加的活泼生动。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听到看到更形象的知识,因为形式的多样导致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这样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想要表达的知识,教师可以选择变化多样的字体,对于重点可以标注的更明显,那么学生能够更快的抓住课堂的重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通过多媒体的教学,不仅能够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同时可以突出重点,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效果。

  2.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2.1形式灵活可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用更形象生动的方式去表达物理知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直观。多媒体技术可以对教学内容中比较难懂抽象的概念进行现象再现,把难以弄懂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这样深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就会变得有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对学习物理有了继续深入探索的愿望,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比如在阐述物理中地球在宇宙中的关系时,如果只是老师单调的口头表述,就让学生很难想象那种形式,利用多媒体放映动画时,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2.2可以增强物理实验教学的成效

  在大学物理中,有很多的`实验要进行阐述。对于大学物理中实验是比较多的,如果都逐一带学生去做实验,那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设备,有的实验学生也会比较生疏,就需要用多媒体先对物理实验进行演示,这样就可以增强物理教学的成效。对于一些物理实验,学生做过了也许就忘了,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还能帮助学生回忆起实验,达到加深记忆的作用。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或者波的干涉等现象,老师讲述,学生想象就比较难,这时如果用多媒体的动画来呈现这些,就能让学生更具体的了解。还有一些实验是比较危险的,或者难以在实验室完成,这时就必须通过多媒体来演示实验的过程,使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也能有形象的了解。

  3.大学物理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

  3.1多媒体中的网络平台技术可以帮助物理教学

  大学物理教学中,它的内容多而难懂,覆盖面比较广。但是在大学课程的安排中,物理的课又不是够多,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之后如果有问题就没有地方可以问。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建立公共交流的网络平台,学生有问题可以再网络平台上提出,教师在有时间时就可以查看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解答。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能及时的解决,在复习时变得比较容易,因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就会越来越高。同时对于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资料,有时学生会来不及记录,或者有的实验视频比较好,教师都可以将其放在网络平台上供学生浏览和下载。在网络平台上,还可以设置多媒体试卷网络评价系统,日常学生可以进行下载或者在线答题,测试自己的物理知识学到是否扎实,然后在真正的考试到来时,就能够应对自如。对于这套测评系统,要让学生能够准确的填自己的信息,这样可以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利用多媒体中的网络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教师更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2将真实的实验和多媒体演示实验相结合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基础,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物理实验进行演示,这样让学生更加形象的了解实验的过程。通过教师精心选择的演示的物理实验,能让学生脑海中形成更具体的物理图像,对重点和规律更好的把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可以把物理的真实实验所需要的设备和内容及步骤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个实验,从而进行有机的融合。利用多媒体,可以避免在实验室无法做实验和时间空间的限制,保证了学生在实验条件无法满足的条件下,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验。

  4.结语

  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由于物理知识的内容多,并且物理实验也多,这就需要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视听效果和用更形象的方式去表达大学物理中比较难懂的知识和实验。在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的同时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成效。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运用,这对大学物理教学有深远的意义。

物理论文5

  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学生,并努力探索培养物理优秀学生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1991年以来,我校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政治思想健康、学习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的后备力量,特别是王泰然、任宇翔、杨亮、谢小林、陈汇钢等五位同学分别在第22届、第25届、第26届、第27届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得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校学生在全国物理竞赛决赛中获一、二等奖各8人次,获上海赛区一等奖94人次,20人参加国家集训队.在令人瞩目的成绩后面,一般都有科学规律的东西.

  有人可能认为培养优秀学生主要靠课外小组和个别辅导,与课堂教学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课堂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着重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这一侧面来总结取得这些成果的经验.

  我们十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经验可以总结成三句话:追根寻源真一点,实验研究多一点,能力要求高一点,简称三点教学法,因此我们称自己的教材为三点法教材.

  我们的三点法教学完全是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编写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全班学生,不可能而且也不应该把课堂教学变成物理竞赛辅导,我们确确实实通过课堂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学生在高考和物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追根寻源真一点

  一个学生学习物理,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物理定律.因此,怎样搞好物理定律教学,必然是每个物理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进行某一物理定律教学时,我们有意识补充了大量的与这一定律的建立过程有关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溯源教学.任何一个重要物理定律的建立,都有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探索定律的工作只所以能成功,这个定律最后只所以能够确立起来,其中一定有很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正确的推理思维方式,这些内容毫无疑问是属于物理学科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人类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也是我们物理教学的宝贵财富.

  在讲授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时,我们从第谷对行星进行几十年的观测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讲起,然后是开普勒在拥有这些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计算总结出描写天体运动的经验规律(开普勒三定律),最后才是牛顿用定量的动力学原理对这些规律予以解释,终于发现了对天上、地上的物体具有普遍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学习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我们还着重向学生介绍了归纳法、理想化和间接验证三种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学习库仑定律的过程中,我们纠正了学生由于大多数教科书叙述笼统而形成的错误观念,使他们明白:1.库仑当年只用扭秤做了两个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实验,而未做两个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实验,因为在后一实验中的平衡有可能是不稳定的.库仑是用电摆来完成后一实验的;2.无论是扭秤还是电摆,精确度都是很有限的,根本无法确定两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更不是和距离的1.98次方或2.02次方成反比.当年的库仑(实际上还有更早的卡文迪许),以及后来的麦克斯韦、普林普顿等人都是用另一种实验方法将指数的精度逐渐提高,直至今天的2310-16,终于使库仑定律成为当今物理学中最精确的定律之一.结合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我们还向学生介绍了类比和演绎验证的方法.

  在学习欧姆定律的过程中,学生一开始都以为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不困难的,只要用电流表、电压表再加电源和可变电阻器等组成电路即可.可是我告诉他们,在欧姆那个年代,非但没有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连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定义和单位都没有,欧姆所面临的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他到底是怎样得到这个电学中最重要的定律的呢?学生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欧姆定律诞生过程的同时,我们还结合欧姆的实践,介绍了用图线探究新规律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结合牛顿运动定律介绍了理想实验、推理、实验研究等方法,结合气体定律介绍了分析法,结合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介绍了综合法.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一些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有的同学深有体会地说:物理定律是宝贵的,但研究物理定律的科学方法更宝贵.谁掌握了这些方法,谁就能不断地去探索大自然层出不穷的奥秘.

  在物理定律的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经常采用设问的方法,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某个定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摆出困难让学生去克服,提出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制定目标让学生去实现.这样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自学.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苏格拉底明确强调过:好的、正确的教学不是传递,而是对学生的自学辅导.我一贯强调学生要学会自学、讨论、研究.我教的优秀学生,学得的物理知识,最多只有一半是在课堂上听我讲的,其它一概由他们自学.到一定阶段,我开始指定几个学得比较好的学生轮流给其他学生上课.每次课分两部分,前半部分由主讲同学讲,后半部分由全体同学提问、讨论.像王泰然和任宇翔在高二阶段就给其他同学作过二十几次讲座,杨亮、谢小林、陈汇钢等同学也不例外.

  我们这种自学讨论式教学还延续到学生毕业以后.获金牌或学有所成的学生进了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后,有机会还回来给小同学谈自己的体会.例如1994年暑假任宇翔从美国回国探亲一个月,来学校给95、96届学生讲了10次课.他向小学友介绍物理学中一些新进展、中美物理教学中的差异以及他们当年学习过程中曾激烈争论过的问题,使听课的学生大受裨益.1996年暑假,谢小林和陈汇钢两位金牌获得者又为97、98届同学讲了十多天课.他们既讲物理知识,又讲国家集训队队员奋发学习的感人事迹,使小同学们大开眼界.

  这样的训练方法也得到了权威人士的肯定.1992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物理特级教师会议上,原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现全国中学物理竞赛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沈克琦教授在他的题为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报告中说:我听到两名得金牌的上海学生讲他们的老师如何培养他们的情况,我认为这个经验倒很值得推广.他们说他们的老师不是采取灌输的办法,而是启发引导,要求他们给同学讲课,这对他们搞清概念原理和科学地进行表达都非常有帮助.我想这可能是提高优秀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那么自学为什么会对提高学生的能力起这么大的作用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学与听课可能有以下两点不同:

  (1)人类的思维活动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一个学生在自学某一个新的物理内容时,少不了理解、思考、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等工作,这里面充满了分析、综合、比较等过程.因此相对听课而言,自学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大的锻炼.

  (2)人们的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无意注意;有预定的目标,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有意注意.一个学生在自学的时候,他的目的一定是十分明确的,而且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否则难以坚持),因此学生在自学时,可保证在绝大多时间内都处于有意注意的状态,这一点对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有的学生在自学中往往会十分投入,进入一种旁若无人的境地,而相对来说,这种情况在听课时就比较少.一个学生坚持自学一段时间之后,便能渐渐地从有意注意转化到有意后注意,即不需要意志努力也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长期保持在这项工作上.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它既有明确的目的,又不需要用意志努力来维持,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需条件.学生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他们的物理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成绩就会有明显进步.

  二、实验研究多一点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规律的发现和确立主要依赖于实验.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方面的训练,无疑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条必由之路.

  目前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安排了相对数量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不难发现,这些实验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教材中几乎所有实验是为配合所学内容而安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学生不易通过这些实验掌握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

  第二,课本中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都讲得十分清楚,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即可.这样的实验只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不够的,也无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目前课本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要学懂了书上的定律,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实验.这种安排违反了教育应该走在学生智力发展前面的原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不利的.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使实验教学为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在实验内容的改革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

  (1)增加实验数量.

  不论是在课堂演示实验,还是在学生实验或小实验方面,平均增加了60%的实验.其中有一部分新实验,学校没有现成的仪器,安排学生自己制作,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

  (2)重视实验误差讨论.

  物理实验离不开测量,测量是实验科学最本质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结果准确的实验就是成功的实验,反之就是不成功的实验.因此在培养优秀学生的过程中,应该让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实验误差的基本知识.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求学生们尽量消除实验的系统误差;在选择实验器材时要考虑它的精确程度;在处理实验数据时,要采用尽量科学的方法.

  (3)加强重要实验方法教学.

  在实验领域中有一些重要的方法,比如减小实验系统误差的方法、减小实验偶然误差的方法、实验探究规律的方法、迂回测量的方法等,这些方法不是在个别实验中,而是在许多实验中都有应用,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些方法一定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在必要时,我们甚至根据实验方法来安排实验内容,集中安排几个某种方法体现比较典型的实验,这样便于学生深刻领会和熟练掌握某一种实验方法.

  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1)在课堂上创设一些实验问题让学生研究.

  在高中阶段,每周至少有4节物理课,充分利用物理课中碰到的各种各样问题,可设计一些供学生讨论的实验题目,并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探索、解决.

  我在讲功率一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题目:要求测定一个人骑自行车的功率.在自行车由静止启动的过程中,人做的功除了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之外,还要克服空气阻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其中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哪些因素是次要的?学生根据自己骑自行车的经验,认为空气阻力是很明显的,不能忽略,而地面和车轮之间的滚动摩擦一般比较小,可以忽略.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测量人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顶风骑车时,骑得越快风的阻力越大,因此可以设风的阻力和车的速度成正比.车的速度怎样测?风的阻力和车速成正比的比例因数是多少?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被大家一个又一个地解决,终于找到了一个大家都比较满意的实验方案.接着全班同学兴高采烈地到操场上去做实验,最后再回到教室里,师生一起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图象,得出实验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除了实验题目是由老师提出的外,实验方案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都是由学生讨论研究出来的,因此他们都觉得很有意思,收获很大.

  (2)对课本中一些重要实验进行深入研究.

  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现成的实验,有时可以对这些实验进行一些讨论和改进.

  在做直流电路的实验时,我们让学生对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这个实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用简单的伏安法电路,不论是采用电流表内接还是电流表外接,都有系统误差.结合这个问题,我给学生介绍了补偿的思想,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了电流补偿和电压补偿两种线路.补偿法解决了由于实验电路不完善带来的系统误差,但这个矛盾解决了,电流表和电压表不够准确的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怎么办?经过进一步研究改进,大家认为可以用准确度高得多的电阻箱来取代电压表和电流表,再辅以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便可以明显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这就是常用的惠斯通电桥.接下来学生分别用简单伏安法、补偿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测量了同一个标准电阻,比较测量结果,可以证实先前的想法.在历史上,从伏安法到惠斯通电桥是有一个很长的过程的,而在我们这堂实验课中,学生经历了这么一个碰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这样的实验课对增强学生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1)和(2)实际上都是不断地给学生提出新的目标,诱导他们提高实验水平,我们有时称之为目的诱导法.

  (3)给特优学生安排一些特殊实验.

  我校有一批进口物理仪器,性能比较好,涉及的实验内容面也比较广.这批仪器的说明书是英文或日文的,我指定一名学生准备某一个实验,要求他先翻译好说明书,准备好器材,然后带领其他同学做实验.这个主讲的学生还要准备好一些讨论题,在实验后供同学们讨论.学生对这样的实验非常感兴趣.此类实验虽然有时和高考、竞赛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种带有研究性的实验对优秀学生很有好处.

  三、能力要求高一点

  物理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解习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习题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就本质来说,物理习题是人们编制的一些假想物理场景.毫无疑问,物理学家是不会去做物理习题的,而他们是在研究那些真实的、尚未发现的物理规律.同样,发明家也是不会去做物理习题的,他们是在力图应用已有的物理规律去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做那么多人为假想的物理习题?目的无非是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推理等能力.所以物理习题教学应该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

  我们常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习题教学:

  (1)按照解题方法组织习题教学

  一般的习题都是按力、热、电、光的顺序来讲授的,但我们比较倾向于按照解题方法来讲解物理习题.例如理想化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等效替代法、小量分析法、叠加法、对称法、图象法等,这样比较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到学习的某一阶段,集中将一批用解决方法相同的习题安排给学生练习,使他们由不会用到会用这种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每隔一定阶段让这种方法再出现一次,以加深这种解题方法在大脑中的印象,达到牢固掌握,应用自如的目的.

  (2)采用台阶法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难度较高的解题方法.学生有一道难题不会做怎么办?老师不是直接告诉他怎么做,而是另外出几道与这道难题内容相似,难度较小一点的题让他去做,或者是出一道内容完全不同,但所用方法有某些类似之处的题让他去做,直至他领悟出这道难题应该怎样解为止.我们称这种方法是搭一个台阶让学生自己往上爬,用这种台阶法进行习题教学能使学生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解那道难题的效果要好得多。

物理论文6

  摘要:人生旅途中极其重要的一次考试高考无论是在学生或是家长、老师眼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于高考题型的认真对待和分析在高考面前显的越来越有价值,作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我认为分析高考物理题型无论是从教授学生的职业态度还是从对学生的认真负责方面都是必要的。下面我就近两年高考谈一下我对高中物理高考题型的一点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考题型基础

  一、立足基础和常规题型,降低难度,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近两年的物理试题,继续保持了前些年试题的“稳定性”。从题型、题量、试卷结构来看,整体上保持不变,这个便于考生把握;再从试题难度比例分配及总体难度的把握上看,总体基本稳定。与前两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总体感觉难度不大。从试题命制情况来看,对考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学生都反映说难度较为适中,而试题基本上是常规题,使得绝大部分考生能够能下笔作答能得分。尤其是两道大计算题,一改往年必有一题较难的情况,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没有遗憾。

  二、知识点考查全面,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从试题知识点的考查来看,试题注意力依旧聚焦在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图像、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匀电场中的运动等主体知识点上,从08年试题为例:24题通过光滑圆弧轨道与水平木板的衔接,将动能定理、圆周运动、滑动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综合在一起,充分考查了考生灵活应变、综合应用的能力;25题将电磁学中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射击轨道半径又涉及运动时间)综合在一起,综合性增强,而难度相对比往年降低。对考生带来的不利就是选考内容得分的难度以及计算量都明显加大。另外近两年高考有个别重点知识点考查略显欠缺,如电与磁的联系——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以及相关的综合性电能、机械能、内能等转化问题很少涉及。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践,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

  在试题情境设计上更加注重加强物理与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中问题的能力。如08年高考物理19题,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与变压器问题,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涉及变压器原理、远距离输电。再如22题,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考查了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受力分析,第23题,为了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两个知识点。三个题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同时培养了学生节能环保意识。

  四、关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

  关注与物理学有关的新鲜事物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的好机会,也是新课程“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理念的体现,更是终身学习的要求。08年试卷的第18题以我国20xx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首次实现了航天员出舱为背景设置题目,体现了时代性,对这个物理问题进行探究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以课本实验为原型,进行适度的拓展与设计

  随着国家教育课改的推进和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查越来越体现在高考人才选拔的考试中,在中学物理中,实验被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技能有了显著的提高。08年试卷的第23题就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创新思维迁移能力。此题以课本实验为原型,进行适度的拓展,并注重了与实际的联系,让考生通过课本实验原型,开动思维,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从表面上看,

  (1)小题对考生来说似曾相识,极为熟识。但仔细分析后你才会发现,此题把原来的“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中的一条橡皮筋,两条细绳换成了三条橡皮筋。如果不仔细审题将会犯严重的错误,这就必须要求学生认真的态度。

  (2)小题考查日益广泛应用的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考生必须综合考虑电学试验的.基本知识,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等实验探究环节,从而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从新课改的要求来看,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考查天线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运用上,不过总体而言,近两年的实验题难度稍偏低、重点似乎不够突出。在题目设置设计上知识点较为简单、思维含量不多,从知识点来看仅仅涉及了胡克定律、传感器、两电阻串联的分压、光敏电阻特性等较低要求知识点,我认为这个不能较好反映考生的实验功底;命题着眼点似乎有些“偏”,诸如一齐读数的规则、电阻测量、电源电动势内阻测量、欧姆表使用等等、重点实验均未能涉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结语

  总之,试题注重考查基础、以能力立意为主要导向,总体上注重对考生五种基本能力的考查。从整体上来说试题做到了稳中求变,变中有新,内容贴近时代现实,贴近生活内涵,贴近考生实际,梯度还是合理的,难度比较适中。从国家选拔人才的角度看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从中学教育的方向来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改革进程。

物理论文7

  物理小实验是课堂教学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织成分,他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值得认真探计讨的。

  一、切实重视初中物理小实验的教学。

  初中物理第一、二册课本中安排的小实验有21个,练习中的试验题就更多了。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这些小实验适应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一方面,煎蛋易做,可以由学生自己取材,自己动手做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紧密配合教材,让学生既动又动脑筋,从中领悟学习物理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促进他们的智 能融洽结合,和谐发展。

  搞好初中物理小实验的教学,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应根据教材和整个体系,按照各个小实验和实验题的不同特点和作用进行分类,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包括实验的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和效果检查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设备不太复杂,材料容易收集,操作比较简单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特别是小制作和设计实验,教师要给予指导,甚至做出示范,;还要注意提前“备料”,平时注意收集资料。

  二、调动学生做好小实验的积极性

  首先,我们举办实验的小展览,把前届学生的小制作,获奖作品,实验报告或小论文及科学家的小故事等展览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其次,要注意抓“起步”。第一册物理练习――关于长度测量的观察、实验题,课后第一个小实验又是自制的卷尺测量身高,我们挑了几个学生把自己测量的数据写在黑板上,因为他们的数据各不相同,我们引导学生找出原因,并教育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和如何多动脑筋,多想几个为什么,然后再让学生重新测量,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二年级做橡皮筋测力计的小实验,虽然橡皮筋容易找到,但实验时不很准确,我们稍作改变,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弹簧,指导他们制作弹簧秤,并逐一校准。由于弹簧秤的实用性,学生高兴,家长欢迎。在初中三年级,为了加深学生对摩擦起电的理解,我们把课后摩擦起电的实验与练习中,自制简单验电器的实验结合起来,利用第二课时活动时间进行分组实验表演评比,学生分组比赛,都希望自己小组获胜,遇事翻资料找“顾问”,情绪很高。评比时,实验器材有:塑料泡沫,牙刷,梳子,兽皮,腈纶布等,验电器式样也各异。有一个学生好当场讲了一段梳头发,脱腈纶衣见鬼火的模拟故事,使活动更具声色。

  三、大胆改进小实验,加强小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第一册82页关于光的折射现象实验中, 我们学生做了“水中分币折射现象”的小实验。学生倒水时往往会把分币冲浮而游动,达不到实验目的,即使慢慢倒水,保持分币在杯底的位置不动,学生对倒水后能看见分币,并随水面的升高而上浮的现象,往往怀疑为分币被水冲浮起来了,影响实验效果,我们将这个实验作了改动,把课文中的往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的做法改成在空的杯底图上一点红漆或者直接用搪瓷牙标底部有年瓷的黑点代替分币来做实验,使实验更为简单易做,效果更好。

  为了更好的配合课内教学,我们增加了一些练习性的小实验。例如利用磁极相互作用的性质做“自动跳棒”、“小猫钓鱼”小制作。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做“空茶壶变茶”的魔术表演等。讲到光学时,我们拿了一些口径相同的凹凸透镜、平面镜、玻璃镜让学生分辨。结果,同学们各显神通,有的用手摸透镜中央和边缘厚薄来分辨;有的同学提出了用放大或缩小的像来分辨的'方法。

  四、把小实验、实验题引进课堂教学中来

  有些小实验、实验题跟课内的物理概念、规律密切相关,可把它们引进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我们把上述水中红漆点折射现象和用纸盒烧开水的小实验等引进课堂,分别给学生做和教师演示。实验时,学生看到意想不到的现象无不感到新奇,产生疑问,并由“凝”激“趣”,随时进人新课,效果很好。

  在第二册114页练习中,关于“一位同学做实验时,需要阻值为2Ω 、5Ω 、40Ω 的电阻各一个,但是手边只有一些阻值为10 Ω的电阻,请你为这位同学考虑一下,怎样用10Ω 的电阻组成所需要的各个电阻,一共需要多少个10Ω 的电阻“的实验设计题,有些学生感到困难,我们利用习课题的时间,引导学生计算。经过计算,然后引入实验设计,再不感到困难了,这样既巩固掌握了所学的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

  五、做好小实验,大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初中学生的特点就是爱动手,在养成做好物理小实验习惯的基础上,可以布置一些有意义的实验给他们做,以拓宽他们的视野,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潜在创造因素。如在学习平面成像时,我们布置学生拿两个平面镜,平行相对而立,中间放一只小车,从一镜旁看,能看到另一镜里有几个小车的像?起初,学生的答案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经过争论和实验,学生激动的对老师说:“我们从镜中看到一列车队,有无数个像!”我们又以理发店里的人在两面镜子中间,可以看到对面镜里有无数个像来启发他们,其中两个学生还制成了一个小作品――万里街。

  初中物理第二册中有一个小实验:“楼梯电灯开关电路”在楼梯中间安装的电灯,需要在楼梯的上、下两头都能控制,当上楼时,能用下面的开关开灯,人上楼后能用上面的开关关灯;当下楼时能用上面的开关开灯,下楼后能用下面的开关关灯,让学生根据设计的电路图,组装电路。有一个家住在医院的学生,做实验后提出了一个绝妙的联想,病房1、2号病床上分别装上了一个电键,各控制护士室里的一盏小灯泡,则病人与护士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

  在智力竞赛上,我们又启发、引导学生利用电磁继电器控制工作电路的作用,结合上述的形式,自制了一个简单的“抢答装置”。

  通过这样的实验制作,学生的潜在创造能力被不断地挖掘出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物理论文8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初中生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关注度也在不断上升。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是需要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为此,文章对初中物理教学展开了分析,提出有效措施促进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其他课程知识的学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分析

  1前言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物理课程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很好地实现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下,学校需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因此,需要加强相关措施的了解,通过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对很多学生而言都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作为老师要想提升教学效果,就要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就属于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一门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学的直观以及立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加入自己的想法,最终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在新的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相应的知识点,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当筷子放入了盛满水的杯中,会发现筷子有明显的弯曲;下雨的天气,在车内会发现降雨都是直接降到自己的身上,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对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确保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

  3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提问

  在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运用主要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之上的,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养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是说,在物理教学中,作为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要在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这块着重培养。

  4开展分小组的试验

  在传统的教学环节,老师在对学生分组之后,学生必须严格的按照实验的流程进行操作,实验过程中,学生也不具有发言和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教学改革之后,老师的教学必须要联系学生的特点,在试验过程中,老师应该是引导作用,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考、动手和观察能力,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学会观察,分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假设,最后需要试验来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过程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比如说,在学习透镜时,有一部分的学生会有下面的疑问,如果透镜有一部分被东西遮挡住,那么穿透过来,印出来的图像仍然是原本的图像吗?印出来的头像是否完整?要鼓励学生主动的思考,作为老师需要正确引导,让学生们自主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自己动手之后,能够发散思维,在验证之后得出的结论才会影响深刻。教学时老师的位置务必摆正,要帮助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5拓宽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书本上能够囊括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物理教材也不例外,老师需要不断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才能进一步的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他们主动的学习,并抓住时机激发他们的.思维,牛顿能够从掉落的苹果发现万有引力,并不是因为他的运气好,更多的是平时就已经养成了观察的习惯。而且他在平时也注意积累知识和技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给学生太多的压力,要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能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具备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样可以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坚持的理论基础。

  6重视学生创新萌芽的发现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刚开始接触物理知识时,存在着非常大的好奇心,这是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作为初中教学老师,需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学生的探索欲,促进新知识学习水平的提高。物理知识和其他课程相比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需要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这对学生动手能力的也具有一定的要求。让学生能够了解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物理知识学习水平的提高。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通过观察、分析,并对整个实验进行思考,这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好处。就比如说,在进行《电磁铁》这节课程知识学习时,学生对此的兴趣都非常的大,实验课程的开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想法。

  7加强创新动力的重视

  为了促进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不断提出疑问,才能够有动力去解决问题。就比如说,在初中的物理课本上,会经常出现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都蕴藏着物理知识。像苹果为什么回落到地面上,而不是飞出去等这些问题。学生对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存在着质疑,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充满动力,同时还能够积极的思考。作为教学老师,需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当学生提出质疑的时候,老师应该給与鼓励,而不是批评。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提出质疑是正常的学习行为,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好处。就比如说,在讲解《平面镜》这节知识时,老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给学生们几分钟自由思考。通过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

  8结语

  总的来讲,加强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学老师,需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有效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实现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敬辉.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新课程(中学),20xx(02):106~107.

  [2]魏志朋.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谷,20xx(16):167.

物理论文9

  摘 要:在我国教育事业逐渐改革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教学模式的引进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发展现状;活动教学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趋于综合性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过程中,整个教育模式也就成为人们多关注的焦点。而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一定要掌握基本的课程特点,通过活动教学内容的引进,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学习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主体性的精神,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形式差别

  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基本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通过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引进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现阶段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教师在课程讲解时会运采用活动性的教学模式,也逐渐运用了快乐教学法、探究学习模式以及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课堂上虽说营造了和谐化的学习氛围,并没有在根本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分的保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二)物理教师的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在现阶段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些物理教师会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活动性的教学思维相对较少,大部分时间还是以教师的讲述为主,而在课堂中也很少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相关调查显示中可以发现,在物理课堂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从而导致整个课堂的氛围过于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激发出来。而且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物理教师的自身水平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也是不爱开展活动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因之一。

  二、活动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建立活动教学的教学情境

  通过活动教学模式的引进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必修二“向心力”的课程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烧杯,在烧杯中放入一条小鱼,让学生思考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将烧杯放到之后,烧杯中的水和小鱼不会掉落,通过问题的设立学生会积极参与到整个课程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会说“把它放在外太空”,有的学生会说“将烧杯上方盖上塑料片盖,通过压强的作用将其吸引,这样就不会掉下来了”等,相关教师要给予鼓励性的回答,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一定的自信心,然后,再根据向心力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以下活动,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向心力的理解。

  (二)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探究

  在现阶段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活动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假设以及猜想的思维模式,从而通过对知识的运用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时,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安培力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要称作是安培力”等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目标,与此同时,在问题设立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所建立的活动内容,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为我国人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保证。

  (三)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

  在现阶段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课程的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知识总结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相关知识,也在根本意义上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对于高中物理课程而言,许多物理知识都要根据相关实验的总结才能得出结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活动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知识的运用掌握基本的学习技巧,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现阶段我国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活动性教学模式的引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为我国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现状,制订科学性的活动策划,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活动过程中,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物理论文10

  一、学校提倡合作学习,完善物理实验器材建设

  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合作学习的弊端问题暂时还没有出现,合作学习之所以表现的如此优异,在笔者看来原因大抵有两个,一是合作学习本身根本不存在弊端,它是一种完美的教学模式;二是合作学习现今应用的深度和范畴还不够广阔,其弊端问题还没机会暴露出来。但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所以其原因可以归结到后者,就是合作学习的模式应用的深度和范畴还不够。针对此种情状,学校应该大力提倡合作学习,安排尽量的物理实验来考验合作学习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打造高中物理高校实验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要想切实发挥合作学习的成效,学校应该完善物理实验器材的建设,从硬件设备上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加之合作学习并非简单地课堂分组学习,课堂分组只是合作学习的外在形式,如果只注重形式,那么所谓的优良学习模式只是“走过场”,缺乏实效的价值。所以说,学校应勇于变革,提倡并推进正确的合作学习模式,建设完备的物理实验室,给学生提供设备丰富、优良充足的学习环境,强化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二、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切实提升自我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性组成部分,他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也是率领合作学习模式前进的先驱,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自我的前进步伐,切实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全力确保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引导下领悟到物理实验教学应用合作学习的目的。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许多物理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团队合作的学习模式,学生只需与组员合作,不需要独立思考,这样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此老师应该调整好合作学习的流程,在正式开始合作学习过程之前,可以先给学生一段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再让学生进入到合作学习模式中,确保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所锻炼。除此之外,老师还应把握好课堂教学气氛的尺度,虽然合作学习需要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是气氛活跃并不代表纪律良好,所以老师应该严格监督学生的小动作,将课堂纪律调整到最佳状态。再者,老师应该适时提升物理实验任务的难度,凸显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从心底接受合作学习的优越之处,以此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老师也可以建立良好的实验讲评激励机制,在实验结束后让小组成员自行进行评价,再接由老师进行二次评价,全方位的展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优劣之处,激励优势、改进问题,从而彰显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

  三、学生注重小组分工,重视团队合作能力展现

  关于合作学习价值的有效体现,除了学校和老师付出必要的努力之外,学生也应该做好自己的学习准备,迎合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在实际的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个人在小组内部的分工,做好自己负责的实验部分,并善于尝试各种实验操作,这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性格养成均大有裨益。同时,每位同学都应该尊重小组内的同学,善待每位同学的不足之处,成绩好的同学主动去帮助成绩差的同学,乐于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和全组同学分享,从而体现团队合作的伟大力量。总的来说,合作学习的模式要想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淋漓尽致的发挥价值,就必须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共同重视,才能保障“生本”理念落到实处。再者,合作学习方式的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物质知识实践能力,鉴于此般多种好处,我们也应该加强合作学习模式的扩散,将次学习模式运用到高中的各门学科中,逐渐加深此模式对高中教学的影响,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带来新的春天。

物理论文11

  摘要:固体物理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体物质微观结构、宏观物理性质,以及构成物质的各种粒子的运动形态、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研究内容极其丰富、应用极其广泛的分支学科,是微电子、光电子和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基础。固体物理是应用已知的物理学原理去解释人们所面临的复杂的实际问题。但是与逻辑清晰的四大力学相比,固体物理学知识点相对零散,课程内容涉及的概念多、模型多、原理多。因此,固体物理学的学习常常使学生不得要领,不容易理解,学习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讲授晶体的微观结构和空间排列,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因此,本文以固体物理学中7大晶系中立方晶系为例,利用VESTA可视化软件搭建简单立方、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晶格的原胞、单胞和超胞。同时,利用直观形象的微观结构,讲述原胞、单胞和超胞的区别于联系,进而展示VESTA在固体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固体物理学;课堂教学;应用

  固体物理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相对于传统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体物质微观结构、宏观物理性质以及构成物质的各种粒子的运动形态、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研究内容极其丰富、应用极其广泛的分支学科,是微电子、光电子和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基础。固体物理是应用已知的物理学原理去解释人们所面临的复杂的实际问题。但是与学生刚刚学过的理逻辑清晰的四大力学相比,固体物理学知识点相对零散,课程内容涉及的概念多、模型多、原理多。因此,固体物理学的学习常常让学生不得要领,不容易理解,学习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讲授晶体的.微观结构和空间排列,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授晶体的微观结构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可视化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不仅可以变抽象为形象,给学生以感官刺激,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固体物理尤其是晶体的微观结构和空间排列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固体物理学基本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巩固。可视化软件可以直观地展示组成晶体的微观粒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和特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14个布拉伐格子和7大晶系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性能得到了飞速的提高,人们对物理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入,利用计算机模拟对晶体材料进行设计已经成为现代材料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随之发展起来的可视化建模软件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如MaterialsStudio,VESTA(VisualizationforElectronicandSTructuralAnalysis)等。相对于MaterialsStudio而言,VESTA是不需要安装的、功能强大的晶体建模显示工具,包括MaterialsStudio的可视化模块,而且比MaterialsStudio显示晶体结构更好看。本文将以固体物理学中7大晶系中立方晶系为例,利用VESTA可视化软件搭建简单立方、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晶格的原胞、单胞和超胞。同时利用直观形象的微观结构,讲述原胞、单胞和超胞的区别于联系,进而展示VESTA在固体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简单立方晶格金属

  Po的晶格类型是简单立方晶格,其晶格常数为3.4。简单立方晶格中Po原子占据立方体的八个顶角位置,因此知道了Po的空间群,对称性或原子的Wyckoff坐标之后,就可以用VESTA搭建Po晶体。具体步骤如下:

  (1)File◇NewStructure◇Unitcell◇Spacegroup处输入空间群的编号195,属于正交晶系,Setting处可以对该空间群编号下的不同表述方式进行调整,金属Po为1,显示为Pnma。

  (2)然后点击VESTA工具栏中structureparameters处,点击New,然后在Symbol处选择Po元素,然后将金属Po的空间位置x、y和z填上,输入完毕,再点击New,输入其他原子坐标,直到八个金属Po原子的坐标全部完成。

  (3)完成之后,主显示框显示Po金属晶体结构图。最后根据自己喜好选择Po金属结构显示类型,可以是键线式,八面体或四面体等。这样搭建的结构既是金属Po的原胞,即体积最小的周期性结构单元。又是金属Po的单胞,即不是体积最小的,但是对称性较高的周期性结构单元。完成上述步骤后,点击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属Po晶体以cif格式导出。同样也可以利用VESTA显示金属Po超胞形式。点击VESTA左侧工具栏中boundary◇Rangesoffractionalcoordinates◇x、y、z,分别设置在主轴方向上的周期结构单元的个数,最后主显示框显示出金属Po的超胞结构。然后点击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属Po晶体超胞以cif格式导出。根据搭建的金属Po的原胞、单胞和超胞对比比较讲解简单立方晶格的特征和原胞、单胞、超胞的区别于联系。

  二、体心立方晶格

  碱金属的晶格类型是体心立方晶格,以金属Li为例,其晶格常数为3.5092。体心立方晶格中Li原子不仅占据立方体的八个顶角位置,同时还占据立方体的体心。因此知道了Li的空间群,对称性或原子的Wyckoff坐标之后,就可以用VESTA搭建Li晶体。具体步骤如下:

  1.File◇NewStructure◇latticeparameter处输入晶体的晶格常数3.5092以及晶格基矢夹角90°,属于正交晶系。

  2.点击VESTA工具栏中structureparameters处,点击New,然后在Symbol处选择Li元素,然后将金属Li的空间位置(0.000,0.000,0.000)填上,输入完毕后,将第二个Li的空间位置(0.500,0.500,0.500)填上,根据对称性限制,我们就可以得到体心立方晶格Li的单胞。

  3.完成之后,主显示框显示Po金属晶体结构图。最后根据自己喜好选择Li金属结构显示类型,可以是键线式,八面体或四面体等。这样搭建的结构仅是金属Li的单胞,但不是金属Li的单胞,也就是说它不是体积最小的周期性结构单元。完成上述步骤后,点击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属Li晶体以cif格式导出。同样也可以利用VESTA显示金属Li超胞形式。点击VESTA左侧工具栏中boundary◇Rangesoffractionalcoordinates◇x、y、z,分别设置在主轴方向上的周期结构单元的个数,最后主显示框显示出金属Li的超胞结构,然后点击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属Li晶体超胞以cif格式导出。再回过头来搭建金属Li晶体的原胞,用VESTA打开刚刚建立的超胞结构搭建原胞。体心立方的原胞结构可以看成是以体心原子为顶点,连接三个不相邻的顶角的射线,与以体心原子为主轴的三个相邻单胞中的体心连接的射线组成的对称性稍差的平行六面体结构。然后点击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属Li晶体超胞以cif格式导出。根据搭建的金属Li的原胞、单胞和超胞对比比较讲解体心立方晶格的特征和原胞、单胞、超胞的区别于联系,注意与简单立方晶格作对比。

  三、面心立方晶格

  金属Pb的晶格类型是典型的面心立方晶格,其晶格常数为4.95。面心立方晶格中Pb原子不仅占据立方体的八个顶角位置,同时还占据立方体的六个面心。因此知道了Pb的空间群,对称性或原子的Wyckoff坐标之后,就可以用VESTA搭建Pb晶体。具体步骤如下:1.File◇NewStructure◇latticeparameter处输入晶体的晶格常数4.95以及晶格基矢夹角90°,属于正交晶系。

  2.点击VESTA工具栏中structureparameters处,点击New,然后在Symbol处选择Pb元素,然后将四个金属Pb的空间位置填上,分别为(0.000,0.000,0.000)、(0.500,0.500,0.000)、(0.000,0.500,0.500)、(0.500,0.000,0.500)。根据对称性限制,我们就可以得到面心立方晶格Pb的单胞。

  3.完成之后,主显示框显示金属Pb晶体结构图。与金属Li晶体类似,这样搭建的结构仅是金属Pb的单胞,它不是体积最小的周期性结构单元。完成上述步骤后,点击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属Pb晶体以cif格式导出。金属Pb的超胞的搭建与金属Li超胞的搭建类似,点击VESTA左侧工具栏中boundary◇Rangesoffractionalcoordinates◇x、y、z,分别设置在主轴方向上的周期结构单元的个数,最后主显示框显示出金属Pb的超胞结构,然后点击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属Pb晶体超胞以cif格式导出。用VESTA打开刚刚建立的金属Pb的超胞结构,以顶点原子为中心点,连接三个相邻面心的射线,与体对角线上另一侧顶点为中心点的三个相邻单胞中的面心连接的射线组成的对称性稍差的平行六面体结构。然后点击File◇Exportdata,把搭建的金属Pb晶体超胞以cif格式导出。根据搭建的金属Pb的原胞、单胞和超胞对比比较讲解面心立方晶格的特征和原胞、单胞、超胞的区别于联系,注意与简单立方晶格作对比。

  总的来说,VESTA在固体物理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晶体的直观形象展示,既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又可以改变教学形式。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实现教学的生动性,强大的交互性可以实现学习的自由性,教学的开放性可以实现课后自主探索学习。实践表明,这种借助可视化软件的展示晶体微观结构的教学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课后还可以利用VESTA自主学习和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黄昆.固体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物理论文12

  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体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符号、图象、声音等多媒体信息,把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呈现于屏幕上,并能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那么随着电脑使用的日益普及和学校多媒体网络设备的日益完善,多媒体在平常教学中将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物理学科具有实验性强、抽象性强、应用性强等特点,如何使物理问题形象化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因此将多媒体应用于物理教学,无疑对提高课堂效率、改善课堂氛围、展示先进的时代气息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下面,我就多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一、多媒体对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

  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烘托课堂气氛,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是每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利用多媒体支持强大动画和声音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清晰愉悦的感受。比如在《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教学时,用多媒体播放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和我国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录像资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2.利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展现宏观与微观世界,增强实验效果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教材中有许多实验因条件限制,无法用实验直接演示或演示效果不明显,借助多媒体可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起到优化实验效果的作用。例如在讲解高三课本《原子和原子核》一章的教学时,由于这一章比较抽象,老师难教,学生不容易学。而使用多媒体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因为在讲到α粒子散射实验时可以将有动画的实验课件引入课堂,既直观又形象,而且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的过程,并在短时间可重复多次。

  3.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内容具体化

  物理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变化的'科学,在某些方面用传统教学手段很难表现物理学中“变”与“动”的特征。在物理学中有很多难理解,很抽象的概念,如力学中冲量、动量概念,电学中电流、电压、电场概念,热学中的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光学中的干涉、衍射、光电效应等,单凭教师是很难说清楚的,这样明显的影响了教学效果。

  若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拟相应的内容,如振荡电路在一个周期内电容器充放电,电路中电流变化磁场电场变化是教学中的难点,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电容器充电放电、磁场电场变化,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学生直观而形象地接受知识。 4.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尽管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仍存在相当多的地方,或内容抽象深奥或演变过程十分漫长,或实验具有危险性、污染性,或实验器材无法满足要求等方面条件的限制,给实际的教学带来许多不便。而多媒体恰好可以通过创设物理情景,分析物理过程,实现由抽象到形象,由感性到理性,从而揭开物理现象的奥秘,概括出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进而突破难点、掌握重点。例如:静电平衡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静电实验本身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很高,另外静电平衡的实际过程瞬息即逝,学生对此知识没有一点感性认识,只能被动地记忆接受,解题时只能生搬硬套。利用多媒体的模拟,能形象生动地把电荷移动,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的这样一个过程给予展示,使学生很好理解什么是静电平衡,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为什么有许多规律。

  二、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具有以上几个非常显著的优点,但也存在局限性,多媒体只能称为一种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式的教学,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应该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盲目追求多媒体的表现形式,认清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手段的本质

  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掌握知识而运用的,如果纯粹是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话,那么这种直观材料对教学非但无意义,相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多媒体教学的立足点是辅助,而不是完全替代。如果认为有了多媒体,教师就可以将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用多媒体显现出来的观点是片面的。大多数的物理知识,还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为宜。合理选择多媒体教学内容和时机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2.多媒体模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它的概念的建立和定律的获取大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在物理学中处于重要地位,它的直观性、真实性是多媒体课件无法达到的。在实验室能做的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和直观的真实感受。多媒体模拟试验虽然逼真,但毕竟不是学生亲手做的实验,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应该以真实实验为主,模拟实验为辅。能做的实验一定要做,不能亲手做的再考虑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习惯,加强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总之,要通过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避免其劣势,选择合适时机使用多媒体,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与方便快捷的工具。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

物理论文13

  1实验成绩评定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

  物理实验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传统的实验成绩评定是根据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给予评定的,通常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验课的表现与实验数据的处理来评定的,因此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验能力的差异,这也是部分学生对物理实验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在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以后,我们开始尝试使用新的虚拟实验室,选取了部分学生参与虚拟实验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虚拟实验的设计、调试和研究。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经验和结论。

  2.1虚拟仿真实验可以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

  作为传统物理实验内容的重要补充,虚拟仿真实验也是学生认识物理现象,掌握物理知识的,培养实验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我们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虚拟仿真实验具有很强的可设计性,既可以完成一些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也能开发成为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特别是对于一些物理原理较复杂的、实验图像较明显的力学和光学实验,使用虚拟仿真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恰当地使用虚拟仿真的实验内容不仅可以丰富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

  2.2虚拟仿真实验有助于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

  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还在于可以转变单一的实验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进入交互式的,友好的仿真界面,可以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主地完成一些较为简单的仿真实验,得到相关的实验结论。因为所有的实验仪器都是虚拟的,因此学生可以进行多次尝试,也不会造成仪器的损坏,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地,较危险的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更是不可替代的。另外虚拟仿真实验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仿真实验可以不用在实验室里完成,也可以在课后独立完成,这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物理实验是非常重要,也可以极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3虚拟仿真实验有助于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

  除了让学生独立地完成普通的虚拟实验,我们还进一步鼓励学生参与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和开发,让他们学习一些虚拟仿真软件(例如LAB-VIEW,MATLAB/SIMULINK)的基本知识,通过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抽象出物理模型,利用虚拟仿真环境,构建虚拟的实验仪器,最后调试仪器,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这样既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图像和实验结论认知的'全过程,也能全面反映学生完成实验的真实水平,也有利于对学生实验成绩客观评价,形成个体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2.4虚拟仿真实验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不足

  虚拟仿真实验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它只是传统实验教学方式的重要的补充。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虚拟仿真实验的开设需要学生预先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需要学生对物理原理和物理模型有较深入的理解,另外学生参与虚拟仿真的信心和经验也是制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成败的主要原因。此外,在虚拟仿真实验室的管理上也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对虚拟仿真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上更需要一些专业的管理人员,这也对实验室设备的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结论

  通过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补充虚拟仿真实验内容,我们发现这样做不仅能丰富实验内容;还有助于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另外学生学习物理实验、参与物理实验研究的兴趣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更有助于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客观评价。此外,虚拟仿真实验在教学和管理上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

物理论文14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分析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难以达到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的目的。探讨了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引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给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流程。最后,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针对典型案例开展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教学。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

  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它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是进入大学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实验训练和实验仪器操作技能训练的开端[1]。因此,大学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活跃的科学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实验课程所不具有的。在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都是先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讲起,然后进行从头到尾示范演示,最后学生机械地按照教师示范步骤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把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在实验报告上。学生根本不用提前预习和思考实验仪器操作中的问题,只需上课时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观察老师的操作即可顺利完成实验。这种僵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更谈不上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了,难以实现开设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宗旨。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一直作为高等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开展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提出了实施教学的方案,最后提供某个任务项目完成的典型案例。研究证明,大学物理实验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很好的完成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而且对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介绍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基于趣味性,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背景下,利用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2]。任务、情景和教学目标是该教学法的基本三要素。该教学法的载体是任务,且任务一定与教学内容和要求紧密联系;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或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情景是任务完成时的结果或作品。教学目标决定任务的设计和情景的设定,任务设计和情景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3]。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提倡以通过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形式上主张探究体验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程学习的参与者、知识的生产者,教师是过程引导者和结果评价者。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主要由四个环节构成:知识点的分割———任务的设计———任务的实施———任务的评价。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们细心研究和讨论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教学知识点,把每个或几个知识点设计成任务。通过实施任务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完成任务和教师有价值的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获得感,进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非常积极地学习基础知识、并进行了知识回顾与积累,主动认真地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享;对教师而言,则需要熟悉并细化整个大学物理实验知识与技能点,并时刻关注物理实验仪器的改进和发展,将物理研究所出现的新颖热门问题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所以需要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

  二、任务设计的要求

  1.在完成大学物理实验任务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明确目的及最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设计的任务,要求足够详细并且细致,尽量符合物理实验的特点,且最终在完成实验的实践中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承担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和实验内容,能够按照教学目标去设置教学任务体系,安排教学项目。另外,教师能够合理的分解教学任务和教学环节,且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了解,保证分解后的任务适合学生实践。3.在设计任务时,需要从分析和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出发,了解大学物理实验及仪器设备的发展动态,设计出符合学科发展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项目。4.在设计任务时也需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如果设置的任务过于困难,容易打击学生的信心。如果设置的任务过于简单,容易引起学生轻视的心理。应该设置具有探究性,只要学生努力就能实现的任务,以至于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我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共30个学时,设计15个教学任务,课程教学安排在大学的第四学期进行。在学习大学物理实验以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大学物理学、高等数学、数学实验和C语言等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实验首先是基础性实验,主要是学习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等。然后在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与实际相关的任务项目进行教学。

  (一)设置教学任务

  在课程教学实施之前,教师要深入各高校大学物理实验室进行走访调研,与优秀教师、实验教师一起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进行实验内容的重新构建。大体包括:制订实验内容、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典型任务的`设计等。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基于实际问题来进行相关教学任务的设计。老师应该提前完成任务设计,一般提前3-5周发布任务,具体分配任务时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略做调整。

  (二)实施教学任务

  发布教学项目时,教师应该讲清楚任务的目的、所需实验仪器设备和所需知识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与物理实验相关的实践问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提出实施方案、主动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利用团队合作的力量实施任务。组成团队执行任务,并不是要降低个体的角色,而是要分工协作、各司其职,自主履行职责,共同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对所领到的任务首先在中国知网上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参考相关的文献,提出小组对任务的解决方案。各小组在实验室中准备仪器、实验材料,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完成数据的测试和数据的整理。最后,对完成任务的各个细节进行总结,参考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制作工作汇报的课件。

  (三)评价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之一就是任务评价。合理有价值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热情、自身的完善和自我反思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评价分为组内自评、组外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形式。组内自评是指小组成员在团队内部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完成所承担任务的过程和收获。自我评价对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和完善自己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为进一步提高能力,能够及时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查缺补漏。组外互评主要是为了加强各种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加强问题的理解。最后,教师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种评价方法。这样的评价方法,比较客观,比较科学。例如过程性评价能够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细节。结果性评价指的是任务项目完成后,教师对学生小组完成项目的结果进行评价,也是对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总结,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四、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案例

  本部分以实验《牛奶掺水量的检测研究》(本实验为2学时)为例,给出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的实施案例。这个实验是实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的扩展实验,授课地点是大学物理实验室。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第一步,教师利用PPT课件给学生讲解,由于受到利益的诱惑,商贩们在牛奶中掺假的事件屡见不鲜,特别是牛奶中掺入了过量的水。那牛奶中是否掺入了过量的水,如何进行检测,自然成为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生活实际问题的引入,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为后面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步,教师向学生说明,总任务和本次任务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整个实验课产生的作用。第三步,教师向学生讲解本次任务的目的和完成本次任务的意义,这样学生们就知道通过本次任务后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以便学生进行自我检验和反思。

  (二)布置任务

  我们根据本实验的三个教学目标,向学生布置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任务,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三个不同层次的任务分别是任务一:不同掺水量牛奶样品的配制;任务二:不同掺水量牛奶样品的特征量的测定;任务三:Origin软件的使用或者C语言的学习。

  (三)完成任务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们领到具体任务后,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讨论。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请教老师。学生分组讨论和研究每个任务具体解决方案,如何分工协作等事项。对于任务一,牛奶样品的配制可以由个体独立完成;任务二,为了让学生们重点掌握某个物理量的测定方法,这是一个教师半开放性的任务,学生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找到该物理量的测定方法,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例如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比重计检测牛奶样品的相对密度和牛奶样品冰点法检测等,去完成任务。最后,任务三主要是要求学生学习一些科研中常用的软件,这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是有益的。这一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双主教学方法,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激励者、启发者,而学生是知识的生产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项目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和探索,鼓励和帮助学生在一定的情况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汇报任务成果

  成果形式主要以PPT课件形势展示、汇报地点是创新实验室,配有多媒体设备。PPT内容包括项目简介(包括简要概述项目研究目的、意义、研究过程及取得成果)、项目研究过程(项目研究过程及思路、项目组成员分工、研究方法及步骤等)、项目成果(项目成员发表论文、制作实物、设计图纸、研究报告等)和参与项目取得的收获(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业能力和科研等能力及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等。

  (五)任务的评价

  改革前大学物理实验的考核主要通过操作考试形式完成,这种测试主要侧重学生对知识理解,不能完全评估学生的操作水平,所以不能全面合理地评价学生在整个实验课程学习效果。改革后的课程评价主要根据学生对项目任务实践操作情况,采用多形式、分阶段评价[5],由过程考核50%+汇报考核20%+组内协作20%,综合表现10%来进行考核。过程考核重在考核学生对物理实验仪器操作掌握的程度,在每个实验任务过程中完成;结果考核在整个实验课程结束后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完成任务及团队协作能力。组内协作主要考核每个学习团队间的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表现包括对学生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等方面。

  五、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实践的研究表明,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明确,结构合理和教学设计科学、操作方便、易于实施,并且这种方法能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也说明,通过物理实验课的学习,他们既掌握了物理实验仪器的基本技能,基本实现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开设目的,另一方面也对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其他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占新,王汝政,王凤鸣.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xx(6):108-110.

  [2]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xx(7):57-59.

  [3]吴德群.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基本内涵与实施条件———以《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xx(2):130-133.

  [4]陈小春,陈志辉.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旅行社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xx(4):115-118.

  [5]陈毛华,张晓玮,尹恩,等.《设施蔬菜栽培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韶关学院学报,20xx(4):100-103.

  作者:王畅 陈佰树 朱文霞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物理论文15

  1情景分析,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

  要开发适合当地和本校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开发前做到知己知彼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我国学者及部分学校的经验,情境分析可以借助SWOT模型。S即Strengths(实力),指学校的强项和优势;W指Weakness(缺陷与不足);O指Opportunities,表示机遇;T即Threats,表示危机和威胁。校本课程开发借助SWOT模式,校本课程可以系统认识学校课程开发的内外部条件,如在学校规模,地理环境,硬件设备,教师资源,学生,家长等方面进行W,O,T,S的列举,便于开发者把握机会,预测挑战,发挥学校优势,避免障碍。

  2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五个教学情境教学项目均来自于校企合作单位的真实工作项目(每个学期的项目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使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同时,引导学生参与企业市场调研实践,以加深对市场调研理论的理解及实际工作中的灵活运用的感悟。在市场调查的微观设计上,尽量做到以学习激励和亲验教学为基本点,以学习团队组织的自主学习参与实战市场调研为主线,构建由学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教学的教学理念、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的开放教学系统。具体每个学习任务的教学实施,严格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组织教学。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咨询,此步骤要求企业兼职教师根据工作项目要求设计有关市场调查具体工作任务,理论教师向学生提出课程要求和要达到的.目标,此目标不仅包括知识目标,还包括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态度目标(职业素养),引导学生获取完成具体学习工作任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第二步,计划,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行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在理论教师和往届优秀学生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案,此方案要涉及市场调查各个典型工作(调查计划、调查方法选择、资料整理分析、调查报告撰写等);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比较各种方案;企业兼职教师、理论教师、往届优秀学生共同对各个学习小组进行指导、交流和修正。第三步,决策,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最终的项目工作计划方案。第四步,实施,明确小组学生的分工及合作,按照项目工作计划方案所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实施学习(工作)任务,形成学习(工作)任务成果。第五步,检查,教师检查学生对各个阶段的学习(工作)任务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同时检查每个学生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所涉及到的技能和方法是否熟练;并对各个阶段的学习(工作)成果进行初步鉴定。第六部,评价,教师(理论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往届优秀学生)和学生共同对实施学习(工作)任务的过程、结果,以及工作作风等情感因素进行评价,通过过程+结果模式的全方位评价,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学习(工作)质量。

  3《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改革总结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从传统的理论讲授式课程转变为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更好地体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课程教学目标不再只局限于理论学习,而是更加突出对学生市场调查、分析、预测的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课程设计符合职业能力养成规律,符合行动导向的设计理念,教学设计实现了岗位工作内容与理论知识点零距离,实现了“学中做、做中教、做中学”的高等职业教学新模式,较好地提升了《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质量,效果显著。

【物理论文】相关文章:

物理论文06-07

物理教学论文11-19

物理建模论文11-21

物理的小论文05-16

(经典)物理论文06-07

(实用)物理的小论文05-22

论文:学好物理的方法11-24

物理论文与小结11-09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15

[集合]物理的小论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