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师课改下的当代文学的论文

时间:2024-08-31 14:03:03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研究教师课改下的当代文学的论文

  一、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

研究教师课改下的当代文学的论文

  是根据专业特征对这门课程进行重新定位,改变专业不同但课程定位趋同的现象。之所以学生会觉得课程难度大,有畏难心理,还是因为最初此门课程是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名,“文学史”课程所要求的学习目标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确实是过高。不同专业的学生基本能力构成并不相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主要生源是艺术特长生,理论课并非他们的专长,他们的专业培养目的也不是研究型人才,而是要成长为应用型人才。所以,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回落到文学阅读,以“作品赏析”为主,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从而具备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都要作出改变。教学内容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发展线索,每个时代的重要作家与他们的代表性作品,是此门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不能全部砍掉。而且鉴于课时的限制,一两个学期的课不可能穷尽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所有内容,也能够为学生进一步自学提供线索。但所占比例应缩减,可在课程开始时用两个学时先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轮廓介绍给学生,之后再穿插在作家作品的讲解中。每个阶段文学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总体特征,本来也是理解作家作品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两者融为一体,学生能够渐次吸收,比一次性将“史”的线索强灌给学生的教学效果要好。

  二、作品赏析是课程的主要内容

  但不宜过于分散,应精选每个时期的典型代表,每次课两个课时,主攻一个作家一部作品。大一学生还是初学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了解只是基于中学阶段零散的阅读,阅读量较多的学生也没有文学史的意识,求多对初学者来讲并非好事,往往会生出杂乱无章之感,抓不着头绪,最后收获就很少。诸如鲁迅,他的经典作品数量很多,如果为了求全一个课时讲四五篇甚至更多,每篇分配到的时间短自然就不能细读,学生只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久而久之学习兴趣自然大减。其实鲁迅的《祝福》、《孔乙己》、《药》等作品学生之前都学习过,“阿 Q 精神”说起来都头头是道,不必再重复,可从学生不太熟悉的篇目中选一篇进行细读。当然,经典的标准有争议,所以教师要做好统筹规划工作,综合教师的研究专长、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总体安排等因素,在篇目安排上尽可能兼及各种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文学鉴赏方法。进入文本细读之前,应先对作家生平创作等背景知识稍作讲解,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作家有虽简单但较为完整的认识,弥补单篇细读容易留下“以偏概全”印象的弊端,也培养学生对该作家进一步的阅读兴趣。在细读文本过程中,也可穿插其他作品相互比较。以《狂人日记》为例,讲到“看客”时可联系到祥林嫂、孔乙己周围的看客们,即便以前学习时未有讲到,在熟悉故事的支撑下,学生自然能够加深对“看客”的理解与认识;讲到“吃人”情节时,也可联系到《药》等作品,如果对学生“吃人”的象征涵义掌握情况良好,甚至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狂人”吃人与华小栓吃夏瑜血馒头的异同,进而分析国民性及知识分子问题。同样的,其他作家作品也可拿来比较,纵横比较之下,拓展知识面自不必说,对深层次把握作品也是非常有益。教学方法也应多样化。

  三、传统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

  这对初学者来说也并不全是坏事,在几乎不了解一门课程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先学习。在学生打好基础之后,教师则应采取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避免“填鸭”。每个班上经常主动发言的学生一般只有十多位,为了调动很少发言或从不主动发言的学生的积极性,开初需要进行强制性的提问,由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逐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诸如叶绍钧的《潘先生在难中》,作家安排了很多细节刻画潘先生这一人物,像是下火车后与妻儿走散而生出家破人亡之感这一细节,因为很多学生都有挤火车与同行人暂时走散的经验,不管何种程度的学生都可就此对潘先生的性格作出点评,有学生会认为这是潘先生爱家爱妻爱子的表现,也有学生表示反对,认为潘先生未免太大惊小怪,不过走散而已不至于就家破人亡了。有争论就有思考,老师再加以引导,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讨论也是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很多同学都是心里明白但说不出来,到后期这种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文学与影像的互读、讲授与表演的结合是结合了文学与影视两者专长的教学方式,也为学生所欢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很多名著都已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或话剧,影像的加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改编与原著之间的差异也是很好的思考点,像是电影《家》与小说虽然故事走向一致,但很多细节不同。以瑞珏难产死亡为例,小说中高觉新就在产房外,电影中高觉新则是被家人强硬拦住未去探望瑞珏。将这种差异比较布置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专业特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提升了文学鉴赏能力,也巩固了专业知识。表演的进入课堂也是如此,将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截取出来让学生表演并对自己的表演加以陈述,他们的表演是否到位反映了他们对作品理解的程度。但应注意的是影像与表演的加入不能喧宾夺主,毕竟“现当代文学课还是要立足于‘文学’”。

  四、考试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是检测教学成果的主要方式,也能帮助教师反思改进教学效果。传统考核方式倾向于一卷定乾坤,不注重能力的日常训练,往往造成高分低能的窘境。“高校应努力克服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生课程成绩的弊端,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扩大教师考核的自主权,鼓励他们寓教于考、寓考于教。”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不同,没有办法将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作为主要考核内容,还是需要依赖考卷的形式,同时增加平时考核的力度。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可以分别占 30%与 70%的比例。平时考核的方式多采用作业与小论文的形式,学生的课堂活动(讨论、表演等)也都计入成绩。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模式,考试内容应合理分配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的比例,尤其是作品鉴赏部分,不让所谓的“标准答案”禁锢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面临新的时代变革、新的专业形势,应该致力于发展转型,重新定位课程目标,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机制,建立一套适用于应用型文科专业的教学体系,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研究教师课改下的当代文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研究论文11-20

当代文学论文范例12-04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05-06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研究03-28

关于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论文11-08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论文11-14

新课改下中学生写作心理论文12-01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新移民文学研究03-26

新课改下物理实验教学的点滴体会论文11-2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改下的改进论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