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妇女干部轮训班

时间:2024-05-07 05:28:40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注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妇女干部轮训班

关注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妇女干部轮训班 
代炜利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一般指6~16岁)。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衍生物,它突出显示了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村居民缺乏人文关怀的特性。所谓“二元结构”,就是把社会区分成乡村和城市,这本来是所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存在的现象,但我们国家有特殊性。我们国家的“二元结构”,并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而是全方位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诸方面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将面对的教育等方面的诸多现实问题。因此,他们只能将孩子留在了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现状。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留守儿童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家是孩子最早的启蒙地,选择隔代教育还是亲子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祖父母和其他非直系亲属对儿童的照顾远不及亲子间的教育那样有针对性和富情感性。更何况许多儿童连这种照顾都无法享受,从小他们只能寄居在别人家里或者独自生活。孩子正处于一种转型期,这段时期是直接影响到他将来各个方面的发展的,父母亲良好的教育和对他们人生观上的指引对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不少数的“留守儿童”逐渐变成了“问题儿童”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好,整个社会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不外出打工,孩子成为失学儿童。”《千里寻母记》著名导演田纪珍一句话道出了农民进城打工的尴尬局面,也道出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必然性。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越来越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将对我国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在我们的西部地区他们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更令人担忧。 在当前充满机遇而又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虽然各地区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却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如焦虑、孤僻、易怒、偏激、攻击性和破环性强等等,并由此使得很多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极差,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学校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我国,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学习较差且失学严重。大部分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在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比较令人悲哀的一点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对于学习的目的与理想比较茫然。而最为严重的一点是,导致了失学率的大幅度上升,据调研统计,有些留守儿童比例较高的学校,其失学率居然高达50%,实为教育界的悲哀。
 第二,心理和情感世界问题,以及性格有缺陷。数据显示,普遍的留守儿童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如果父母在其子女很小时出去打工,子女一般不会很想父母,甚至有时只知道叫“爹妈”,却不知道“爹妈”的这个名称的具体含义,更有甚者,有些子女不愿叫其父母;如果父母是在子女十几岁离家找工的,子女一般十分想念父母,但毕竟由于时间的关系,对父母的情感也会一天天变淡。通过调查还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第三,安全隐患和社会治安的问题。对于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差、自制力比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比比皆是。因此不得不呼吁社会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安置问题,不要让他们的生活再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了。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监护人管不好或管不到,甚至有不管的现象,而儿童的可塑性极强,极易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在外学坏,时有发生违法犯罪的现象。
 留守儿童存在的以上问题只是现在我们所普遍了解到的,还有更多的问题有待我们去发现和解决。总而言之,留守儿童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产物,由于从一开始就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已经引发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了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道“伤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地认识到,关注“留守儿童”,并切实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如此一来,无论是社会经济发展还是体制改革问题,还是中国农村问题,甚至是中国国情问题,应该都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关注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妇女干部轮训班

【关注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妇女干部轮训班】相关文章:

谈加强社会控制与和谐社会构建06-18

浅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09-29

构建和谐社会的税收政策选择05-24

浅议旅游业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09-17

浅谈“和”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06-28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蕴涵的哲学思维方式08-30

儒家道德思想视野下和谐社会的构建08-22

浅谈劳动价值论与构建和谐社会07-13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10-05

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民工社会管理10-01